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被推举为代理人的,则是钱老板钱昇。陈恪让其余几人也选派可心的子弟,跟着钱昇进钱号历练。末了,他严肃的告诫钱昇:“要抱着谦虚的心态,尽快把人家本事学会。若是光想着争权夺利,不在业务上长劲,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三郎放心。”钱昇拍胸脯道:“你不说我也会虚心学的。”
第230章 汴京钱号
“方才三郎说到,担心咱们将来不团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钱昇马上进入角色,想一想道:“亲兄弟也得把丑话说在前头,到时候真要有人一时犯浑,咱们大伙儿的基业,转眼就让人夺了去!”
“能不能想个法子,把这种危险消灭掉。”李简问道。
“人家一赐乐业人为啥没这份担心?”涂阳也问道。
“因为他们是一个集体。”陈恪解释道:“在祭祀和族长的领导下,所有问题都在内部解决了。”
“哦。那我们干嘛不学学他们?”钱昇道:“干脆咱们先成立一个商号,再由这个商号来向汴京钱号投资。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只有商号的股份,而没有钱号的股份,对方想拉我们变节也无从下手。”
“好主意!”李简几个赞道:“看来还咱们还真选对人了!”
“那就这办吧。”其实陈恪早就这样想,但有些话,还是让他们说出来更自然。
※※※
第二天,陈恪和钱昇到蓝帽街去签署协约。
“青神财团?”看到陈恪他们有样学样,李维暗暗失望,却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他们这边,也不是具体哪个人,而是以蓝帽商会的名义签约。如果表示反对的话,只能说明他们有不良居心。
可要是就这么签约了,日后万一想要夺去控制权,就难上加难了。
“利韦有什么异议么?”陈恪笑着走到他身边。
“哦,没,没有。”李维干笑着看看白雅铭,白雅铭也是一脸的无奈,总不能因为对方堵上了漏洞,而指责他们吧。
“既然没问题,”把毛笔蘸了墨,送到李维的手中道:“就签了吧。”
李维接过毛笔,悬在纸上。
“快签,签了咱们好喝庆功酒。”陈恪眯眼笑着,目光却压迫感十足,竟把李维看得心慌意乱,完全没了章法。
“签……”李维一咬牙,提笔在纸上写下名字、花押,又拿起商号的印章,闭眼盖了下去,抬起手来,他定定看着陈恪道:“大人,我们一赐乐业人的百年财富,可都归你支配了,可千万不要负了我们!”
“前路风高浪大!”陈恪朗声笑道:“你我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李维笑得比哭还难看。
接下来的时间十分紧迫,作为一家志在高远的钱号,总得让人知道名号吧,总得有间店面吧?店里面总得五脏俱全、摆设高档、宾至如归吧,还有伙计、档手、掌柜的……在陈恪看来,这都是繁琐至极的活计,可一赐乐业人只用了短短两天,就全办妥了。
殊不知,这是一赐乐业人准备走出小圈子,跻身大宋朝上流的第一步,阖族上下都极端重视。当初一和陈恪签订盟约,他们便开始紧张准备。打的就是哪怕陈恪最后撂挑子,自己也要把这家钱号开起来的主意。
第一家店铺,开在最繁华的马行街上,望着那阔气的三层店面,气派的欢楼彩门,欢腾的狮子锣鼓、劈啪作响的爆竹烟花,陈恪都有种如坠梦中的不真实感。
“汴京钱号!好气派的名字!”一赐乐业人邀请了他们在京中的生意伙伴。赵宗绩、曹评、杨怀玉几个,则带了一帮朋友,前来给他捧场……话说北海郡王当上大宗正后,小赵同学身边一下就热闹起来。
“来来来,快里面请。”陈恪笑着伸手延请道。
“好小子,不声不响,把钱庄都开起来了!”曹评半真半假道:“怎么不叫着我一声掺和掺和?”曹家是汴京城数排名前列的富户,产业之广,耸人听闻。
“我可不是东家,只不过在里面入了点股份,跟着挣点零花钱。”陈恪打个哈哈笑道:“再说还不知道挣不挣钱,哪敢惊动你老哥?下次吧,等着要是真赚钱,定要拉你入股!”其实早预备了些干股,准备投资在一些重要目标身上,曹评就是其中之一,但现在,显然不是说这个的场合。
“咱可说好了。”曹评笑道:“大家做个见证,到时候不许这厮赖账!”
众人进了店中,一边说笑一边打量这座新开张的钱号。只见新装的红松木地板刚用桐油打过,柜台上的黄铜隔栅擦得锃明瓦亮。墙角处还设着让客人休憩的桌几茶几,一旁站着养眼的侍女,随时奉上茶水点心。
陈恪引着众人上了二层,二层的装修,比简洁大方的一楼,要豪华多了。随便打开一间门,只见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墙上挂着唐人字画,墙角摆着古董瓷瓶,一溜官帽椅全都是紫檀木的。长长的茶几上,摆满了十几样时鲜水果。
陈恪领着他们进去,关上门,外面的声音便一点也听不见。
“你这店不糙啊。”推让之下,赵宗绩坐了正位,笑道:“看来是要大干一场。”
“这话可别到门外说,让人家东家听见,会撵我拿钱走人的。”陈恪坐在主人位上,招呼众人吃水果道:“我就是个穿针引线的,把我们蜀中的富户,和本地的财主拉到一起,人家念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才让我入了点股份。”
“本地财主,说的是不是那些蓝帽回回?”一个贵公子问道,看在赵宗绩、曹评的面子上,他对陈恪还算客气。
“是。”陈恪点点头道。
“这些人有钱?”另一人问道:“总觉着他们神神秘秘的,也不大跟外界来往。”
“那是你光玩去了。”有一人爆料道:“我可知道,这帮人是做钱生钱的买卖的,北边的边商,十个有九个是他们的主顾。”
“看见了,刚才楼下,瞧着侯义、李全几个汴京城有数的大财主都来捧场。”那公子又道:“看来,这路神仙平时还真是藏得深!”
“管他是哪路神仙,能借钱给我就是好神仙。”另一人两眼期盼的盯着陈恪道:“仲方,你不帮着问问东家,怎么个规矩、多少的利息。”
“好,我给你问问。”其实陈恪就可以解答,但他毕竟是个读书人,还是要尽量撇清的。
拉了拉手边一根线,敲门声便响起,一个身穿皂衫,头带八角帽的一赐乐业人走进来,看打扮就知道,这是钱号里的经济。礼貌的朝众人躬身施礼后,陈恪把那人的要求,对他一说,这位经济便笑道:“那要看你借多少了。像刘公子这样的身份,一千贯以内,不需要任何抵押,凭你的名号就能借出来。至于利息么,开业优惠,月利三分。”月利三分,折成年利是百分之三十六。现在汴京城典当业普遍的年息都在三四成左右,但是,必须要全额质押才能贷出来。若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年利都要达到六成的。
见利息如此之低,众人登时都来了兴致,问道:“那要是有质押呢,能给到多少?”
“足额质押的话,月利两分五。”经济微笑道:“月利两分五,就是年利百分之三十。绝对是全汴京城最低价。这还不算什么。”顿一下,他又放出个重磅利好道:“借款超过万贯的大客户,全额质押的情况下,月利可以再降!”
“降多少?”众人感觉心跳有些加快道。
“一万贯月利两分四,两万贯两分三,三万贯两分二,以此类推,直到十万贯月利一分五封顶。”月利一分五,年利就是百分之十八,这在习惯了高利贷的宋朝人看来,跟白送没什么区别了。
“奶奶的,果然是大优惠啊!”那刘公子喘着粗气道:“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今天就可以办理。”经济彬彬有礼的笑道:“去官府办了质押手续,当日便可提款。”
“诸位,我失陪了。”刘公子一下蹿起来,朝着赵宗绩抱拳道:“回头我请客!”说完,嗖得窜下楼去。
“我们也失陪了。”众人一看,心说我们也别待着了,这钱号有个几十万贯撑了天,晚了可就贷不到了。说着便鸟兽四散了。
那经济也躬身退下。
雅间里,除了陈恪,只剩下赵宗绩了。两人相视苦笑道:“都是让十三行铺给闹的。”赵宗绩现在恨不得披着两片麻袋上街,自然不会掺和。他奇怪道:“曹国舅有百万贯家资,怎么曹公正也凑这热闹?”
“百万贯家资,不一定能拿出十万贯钱来。”陈恪笑道:“弄不好就得变卖产业,那可都是下蛋的金鸡啊。现在有这么低利息的贷款,不用的话不是傻子么?”
“你们不怕赔钱么?”赵宗绩关心起好兄弟来。
“哈哈哈,全额质押怎么可能赔?”陈恪笑道:“月利两分已经是大赚了,是那些典当行太贪婪了,非要把人的血吸净!我们这家不一样,我们放水养鱼,利人利己。”说这话,他脸都害臊。但跟那些九出十三归的当铺比起来,却又是理直气壮。
说完,他意味深长的望着赵宗绩道:“兄弟,你知道么,历朝历代,都是被高利贷毁了的……”
第231章 开张
“这话,”赵宗绩呷一口茶,笑道:“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我最近看了很多史书,可都没听到过这种说法。”
“一点也不夸张。”陈恪摇头笑笑道:“你之所以在书里看不到,是那些编史书的人,要么脑子里灌了浆,要么故意不说。”
“为何?”赵宗绩问。
“无它,人总要为自己的利益集团服务。”陈恪淡淡道:“那些写史书的文官们,家里本身就是放高利贷的,他们怎么可能把这黑锅背在自己身上呢?”
“愿闻其详。”
“高利贷在城市就是典当行,在农村则是地主。”陈恪轻声说道:“大宋之前历朝历代,尽管有关市之征、山泽之禁、盐铁之榷,但这些只是小菜,国家的真正主食,是农业和农民。农业提供了主要税收,农民还负担者主要劳役。所以我们先只看地主放高利贷的危害。”
“对于高利贷的危害,我大概知道一点,把借钱的贫民搞得身无分文、家破人亡。”赵宗绩道。
“不错,但这是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危害。”陈恪道:“农村的农民,最好的状况,便是家里有十几亩地,七八口人。自己种粮食种棉花,养鸡养猪,可以自给自足,再用剩余的农产品,到集市上去买些盐铁等必需品,手里就不剩什么钱了。但因为唯一的负担是朝廷的赋税,所以生活还算将就。”
“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农民家庭了。”赵宗绩点点头道。
“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一旦遇到了荒年,红白喜事、生老病死等状况,收入减少或者开支大幅增加,就不得不靠举债过关。而向周围的贫农借钱是不可能的,只能向地主借。”
“一直到这里,这家人还想着,自己第二年好好干,紧紧裤腰带,就可以还上高利贷,从而过上原来的正常生活。”陈恪接着道:“可是,他借的是高利贷,且是他没有议价能力的高利贷,第二年他收成好了也没用,因为多收了三五斗,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他还是还不上。”
“另一方面,农村的高利贷,比城市里的要野蛮多了,往往每年利息的增长,要超过农民那点微薄的收入。农民忙活一年,往往只能还上新增长的利息,这还是好年景,若是年景差,连吃饭都成问题,又何谈还债?而欠款却利打利利滚利,越来越高,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地、牛、妻子儿女,乃至自己,抵给地主还债。”
“一旦遇到荒年,大规模的农民无以为继,其后果必将是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农民要么成了佃户,要么背井离乡成了流民。”陈恪认真的给这小王爷,讲述在别处可学不到的兴衰之学:“还有两个因素推动了这种现象。一是土地在多年耕种后会退化,产出会越来越少,能养活人口的数量自然减少。另一方面,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人口就会慢慢增长。时间一长,两相作用,又会使土地兼并、农民破产益发严重。”
赵宗绩听得无比认真,连发问都忘了,只在那里默默的做笔记。
“而对一个王朝来说,这两个问题,都是致命的。土地兼并,使国家大量的财税之源,聚集到了豪强地主的手中。比起如绵羊般驯服的农民,地主们狡诈而有力,他们通过种种政治特权,可以有大量的田亩免税。再贿赂地方官吏,使应税的田亩和免税田混淆,或者干脆瞒报田亩,总之有的是办法逃脱税负。则朝廷的收入必然锐减。”
“农民破产的危害更严重,方才说过,破产农民有两个流向,一个是给地主作佃户,一个是离开家乡、成为流民。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国家纳税人的减少,承担劳役的人群缩小。”陈恪缓缓道:“这又会使没有破产的农民负担加重,从而使更多的农民破产,产生更多的流民,导致遍地土匪、强盗的情况。匪乱横行必然民不聊生,更多的农民无法生存下去。这时候若是再遇到连续荒年,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造反。”
“而国家,早在此之前,便已经深陷财政危机,军队人心涣散,无力镇压造反。最终导致一个政权的衰落乃至灭亡。尽管有的朝代,并非被农民造反覆灭,但皆是先被其动摇了根基后,才点燃了枭雄们的野心。”
“其实这一番剖析,其实并非难事,只不过历朝历代的既得利益者,都不愿承认这一点——承认了就意味着‘抑兼并’成为国策,在土地就是财富的年代,你让士大夫们还有什么搞头?”陈恪嘲讽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的土地本都是君主的,这是天下百姓纳税的法理基础。土地兼并的本质,其实就是王公士大夫们,与君主争夺天下之利。可笑的是,许多皇帝也被士大夫们忽悠了,竟然允许他们兼并,还不收他们的税。这不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么?”
赵宗绩被深深震撼了,从前,他只把陈恪当作知己好友,最多就是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好帮手,但现在他才发现,对方那不羁的面容下,其实隐藏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这些知识,自己在别处是绝对学不到的,却又是一个有志于天下者,绝对需要学习的。
想到这,他深深一拜道:“仲方兄,日后我想多多向你请教。”语气从亲热变成了敬重。
“这些事儿吧。”陈恪却又恢复了他的吊儿郎当,笑道:“其实我姑妄说之、你姑且听之就好。国家就像人一样,开头没开好,畸形了,是改不过来的。”
“国家毕竟不是人。”赵宗绩却面色坚定道:“毕竟有商君成功的例子。”
“千古,仅商君一人尔。”陈恪摇头道。
“有一就有二,你就是二人!”赵宗绩目光热切的望着陈恪。
“我可不想被车裂。”陈恪大摇其头道:“一来,我没有商君之才,二来,大宋比秦国的问题,复杂了何止十倍?绝非人力可以扭转。”
“事在人为!”
“呵呵……”陈恪不禁苦笑,这还没当上太子呢,就开始有主人翁精神了。不过他也不打击赵宗绩的积极性,轻笑道:“你要是真有志向,从今往后,多看看韩非子的书,还有李悝的《法经》。”
“哦……”赵宗绩笑道:“想不到你是法家。”
“我是洒家。”陈恪哈哈大笑道:“我没有门户之见,只有对错之分。”
※※※
两人在上面谈得入巷,完全不知道,楼下正经历怎样的场面。
短短两个时辰内,竟有百余份贷款告书递到了柜台上,经过审查剔除后,仍有六十份合格的全额抵押,申请贷款金额达到了一百六十万贯……
出任店东的钱昇和掌柜的李达……他是李维的侄子,当时就下来汗了。因为整个钱号一共只有二百万贯的本钱。其余的资金最快也得十天,才能陆续到位。
但要是刚开张,就停止受理的话,对钱号声誉的建立,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势大财雄、深不见底,才能让人们有信心,将钱财交给他们打理。否则无法借鸡生蛋,腾飞也就无从谈起了。
可受理的话,上哪找那么多钱去?一旦拿不出钱来,情况更糟糕。
两人不敢拿主意,陈恪又在会客,李达只好去找交子铺找白雅铭。
“接单,只要是合规的就接。”白雅铭却不以为意道:“别的行业,是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的饭。但咱们这样不行,得吃十倍的饭。”
“要是兑不出钱来怎么办?”
“不用担心,银票是干什么用的?”白雅铭胸有成竹道:“告诉那些客户,他们贷到的钱,可以先存在我们号上,不仅不需要保管费,还可以按存款给利息。等到用钱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和卖家来号里办一下过户,钱就是对方的了。”
“记住,银钱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他沉声教训内弟道:“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它留在我们的库里,同时还要把放款量提上去。只要把握好这两点,你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样办了,可还是有人坚持要现钱呢?”李达其实是来求援的。
“有人坚持要钱,你一定要痛快的给。”白雅铭道:“我知道你想拆借些现银去。可是这阵子,我这里也是提款高峰,老百姓不认交子,我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钱。”顿一下道:“所以你只能用钱号的现金解决问题了。”
李达一趟徒劳而返,回去钱号的时候,就遇上了非要现钱的横主。
钱昇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道:“这看起来是闹事儿的,手里拿的是小甜水巷整条街的地契,要贷八十万贯。”小甜水巷是大相国寺和潘楼街之间的一条小街,正是万姓交易市场的一部分……那可是全大宋的贸易中心啊!价值何止百万贯。
第232章 用钱压死你!
“按说,我们没理由不贷给他。”钱昇一脸忧色道:“可库里只有不到一百万贯的现钱,我问一半交子一半现银行不行,他们却说只要现钱。”
“这分明就是来砸场的。”李达在京城土生土长,自然更加了解情况:“小甜水巷是大相国寺的地产,那些和尚的反应可够快的。”
“实在想不到,我们的对手,竟然是一帮秃驴。”钱昇有些哭笑不得道。
“绝对不能轻视他们,大相国寺的和尚,是比我们蓝帽商团还要有钱的祖宗。”李达一脸郑重道:“他们不仅垄断了汴京城的大宗商品交易,还广开无尽藏,大放长生钱,是汴京最大的借款人。”
“这么说,他们这是来跟我们斗法了。”钱昇苦笑道:“看来不接招都不行了。”
“是啊,开业第一天,要是服了这个软,后面的计划就泡汤了。”李达道叹口气道:“想不到,就遇上这种事。”
两人不得不禀报陈恪,请他拿主意了。
听了李达的讲述,陈恪对赵宗绩笑道:“刚跟你讲起,城市高利贷的危害,那些放高利贷的和尚,就来过招了。”
“你先忙吧。”赵宗绩绝对不是说笑,起身道:“我回去了。”
“我送你。”陈恪便起身把赵宗绩送出去,转进来,和李达、钱昇回到办公房中。
“光想着树名了,我们开业太仓促了。”钱昇检讨道。
“正好相反。”陈恪呷一口茶,颇有些气度雍容道:“他们现在发难,比拍卖会时闹,要强之百倍。”
“怎么讲?”李达和钱昇问道。
“做银行,就是做个信心。”陈恪笑道:“公众对我们信心十足,咱们便能空手套白狼,废纸也是钱。要是没有信心,那就只能真金白银说话了。”
“嗯。”李达对此有感触:“交子铺就是例子,商人们不担心无法兑付,也就放心的把真金白银存在库里,自己拿着纸片片。要是对交子铺没信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正是公众对我们树立信心的机会!”陈恪一攥拳,对李达下令道:“明天去开封府办理抵押之后,就把钱解付给他们。”
“大相国寺这是想一棍子把我们打蒙。”李达却无法乐观,有些愤愤道:“可我姐夫就是不肯帮忙。”
“不借给你是对的。”陈恪却道:“那些和尚耳聪目明,不可能不知道,汴京钱号和东都交子铺的掌柜都是蓝帽回回。肯定会防着两家拆借。要是白掌柜把钱借给我们,对方肯定会拿着几十万贯的交子,去他那里挤兑。那时候,可就不是买卖开不起来的问题了。”
李达一听,顿时消了气……挪用交子库银,白雅铭是要掉脑袋的,一赐乐业人也要受到致命的牵连。
“能不能顶得住?”钱昇望着陈恪,汴京城里果然风高浪大、凶险无比。
“没问题。”陈恪哈哈一笑道:“你们附耳过来……”
两人凑近了,听他把明天的安排细细道来,脸色不禁变得古怪起来。
李达道:“大人,这样也太贱了吧……”
“难道他们不贱么?”陈恪冷冷一笑道:“圣人云,人至贱则无敌!明白了么?”
两人一起摇头,虽然他们读书不多,但也不信圣人能说这种不着调的话。
※※※
大相国寺出招一事,果然引起强烈的反响,尽管申请贷款的人有增无减,但其实所有人都在观望,想看一看这家钱号到底有多少分量。
第二天上午,李达亲自与大相国寺的人,去开封府衙验了地契,然后办理了抵押手续。
再回到马行街时,便见大街上人山人海,目光都落在他俩身上,原来是汴京城的百姓,听说今天有人要取八十万贯钱,便呼朋唤友的前来围观。
“八十万贯啊,那得几千斤铜钱?”只听有市民感叹道。
“傻货,几千斤黄金还差不多,要是换成铜钱,得四百万斤。兑成银子,也得八万斤!”有明白人纠正道。
“四百万斤,那是?”众人感慨道。
“每年夏秋两季,各路解钱进京的铜船看到过么?每条装二十万斤铜。”这位是在码头营生的。
“整整二十大船啊!”众人惊呼道。
“太宗时,每年铸币就是八十万贯!”还有学明算科的书生显摆道。为了效果,他不会告诉他们,现在每年的铸币量是六百万贯。
“哇……”众人果然齐齐倒吸一口冷气。挠心挠肺的想要见识,大宋朝‘一年’铸造的铜钱,究竟是怎样的一大坨。
“今日贵寺可是大大的风光了。”下来马车,李达对身边人冷笑道。
那人乃是大相国寺专管无尽藏的长老,法号圆缘,为了遮挡扎眼的秃瓢,他穿了儒袍,戴了帽子,慢悠悠道:“风光的可是你们。”
“我们不风光,风光的是你们。”李达嘿嘿一笑,带着他走到后院。后院里站满了开封府的官差,保护着院子里,堆得像山一样高的铜钱……一串串的铜钱,像沙砾一样不起眼,堆起了这座丈许高、周长五丈的青山!
看着这座铜钱堆成的山。李达眼里却浮现出,昨天陈大人那凶神恶煞的模样,记得他狠狠啐一口说:‘八十万贯,就是八百万斤铜钱,换成银两也得八万斤,看你怎么拉回去!’
库里其实只有二十万贯铜钱,其余的是金银。仅那二十万贯铜钱,在库里便堆得像山一样……那是趁着半夜,请开封府派兵一路戒严,一赐乐业人全族出动,二百辆大车整整一晚上才运来。陈恪就很想看看,那些秃驴是如何将其运回去的。
这就好比你去银行取八个亿,然后银行全给你一元的钢镚……稍稍一想,就能理解大和尚此刻的心情。
※※※
回过神来,李达朝那眼睛瞪得溜圆的圆缘和尚道:“这是十万贯……其余的还在库里,大和尚找人来清点一下,然后运走它,好给我们清理出,继续放钱的地方来。”
圆缘不是没见过大钱的。他负责管理的无尽藏长生库里,铜钱数目曾一度超过百万贯。
但也正是因为曾经吃过苦头,他最怵头的就是清点这些见鬼的铜钱。掏出丝帕擦擦额头的冷汗,圆缘干笑道:“给我们换成金条吧。”
“抱歉,没有。”李达彬彬有礼道。
“那银锭也行啊。”圆缘咽口吐沫道。
“抱歉,也没有。”李达歉意的笑笑道:“敝店东家是头一次开店,没经验,光弄了几百万贯的铜钱。”又笑道:“不过大和尚放心,十天之后,就有一批银子到了,你要是不着急,到时候再来取就是。”这是实话,一赐乐业人关闭在河北路的质库,成百万两的白银,正在运往京城的路上。
圆缘怎么可能答应,忍不住动了嗔戒道:“你们是怎么做生意的?难道不知道,超过十贯的交易用银、超过千贯的交易用金,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说了,鄙东家刚入行,不摸规矩。”李达态度极好道:“下次就知道了。”
“下次,下次……”圆缘气得直打哆嗦,面色晦明晦暗半晌,好半天才狠狠点头道:“好,我叫人来点!”便吩咐小沙弥,把自己的手下都找来。
“还得要二百辆车。”李达好心提醒道:“找壮点的和尚拉着。”
“哦?”圆缘惊讶道:“你们不送钱到门么?”
“不送。”
“这是行规,懂不懂!”圆缘暴跳如雷道:“连规矩都不懂,还开什么质库!”多年修行毁于一旦,他真后悔来这一趟。
“我们开的不是质库,而是钱号。”李达冷笑道:“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准则——出门概不负责!”
“你荒唐!”圆缘怒道:“为什么不早说?”
“这有什么好说,帮你送货,那是情分。”李达冷笑道:“不帮你送,那是应当的。”说着笑容变得灿烂道:“再说了,汴京城里朗朗乾坤,你还怕有歹人抢劫不成?”
“你看外面这水泄不通的人挤人。”圆缘的火气越来越大道:“谁敢这时候推着一车车的钱上街!”
“那就等等,等人少了再运,”李达幸灾乐祸道:“还可以请开封府的官差的保护。”
“那得请示我家龙图。”带队的捕头闻声笑道:“不过我们很忙的,不一定有功夫。”
“……”圆缘直接气晕了过去,徒弟又是掐人中,又是扇耳光,好容易才把圆圆的师傅唤醒过来。只见大和尚哆嗦着嘴唇,一脸的幽怨的盯着那座钱山。他想过对方会用各种计谋,唯独没想到,用这种最笨的方法——用山一样的铜钱压死你。
第233章 买扑大会
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那圆缘和尚的窘态,赵宗绩摇头笑道:“也就你能想出这种馊主意。”
陈恪端着酒杯,呷一口一赐乐业人所酿的葡萄酒,惬意的笑了。
“不过,这有些胜之不武吧。”赵宗绩笑道。
“不能那么说。”陈恪摇摇头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是个普通的客户,这样对人家自然不对。可这些贼秃明显是来砸场子的。自家开着汴京最大的钱号,却要借我们的钱,而且是八十万贯啊!难道要替大宋,支付今年的辽夏岁币?”
“就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赵宗绩这个汗。
“这分明就是要把我们压住。”陈恪冷笑道:“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贷给他,可那样的话,咱们钱庄的底子就露出来了,后面那件大事便不敢做。更何况,商场如战场,不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更不能让人给压住了。是他们先出阴招害我,还想让我老老实实接招?真如数给他了,别人只会说我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