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江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砀瘛9视腥私茸魈畲剩导噬媳忍畲驶鼓选

应试的格律诗也是一样,十分考验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基本功。

而且,诗赋也不是自由命题,而是从《十三经》中寻找题目出处,不能随意自拟。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不能把《十三经》烂熟于胸的考生,可能连题目出自何书都不知道,就更别说破题了。考场又不许发问,只能瞎答一气……

这还算好的,在庆历改革之前,主考官为了显示学问,多取别书、小说、古人文集、或移合经注为题目,要得就是让考生傻眼。好在庆历新政中,规定诗赋论只能从《十三经》中出题,不然陈恪也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了……

这此应试诗的题目是《天德清明诗》,有人说,应试诗就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否则两宋三百年,几十万首应试诗,怎么几乎没有流传下来的名篇呢?这次也不例外。

应试诗不是一般的诗词,它是淘汰考试的科目之一,越是思想内容缺乏,就越是要在艺术形式上较真。作出来的诗必须要合乎规矩,贴题、用韵、对仗,一点错误不能犯,还得写得美轮美奂,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比如这首诗,要求以‘题中平声字为韵,限五言六韵咸’。如果你用错了韵,则万事休矣,直接就黜落。

好在,对经过严格训练的陈恪来说,他欠缺的是艺术的灵感,而长于声韵格律。在这种死板的应试中,正可以扬长避短,就像为他专门设立的考试一样。

第183章 写你妹的太学体

苏洵和陈希亮,都吃过诗赋欠佳要求的亏,因此在培养晚辈学业时,向来把诗赋作为重点来教导。陈恪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便学声韵、学对仗、学命意……在与苏轼兄弟日日切磋中,打下了坚实的诗赋基础,也学会了如何在应试时取得高分。

比如这首《天德清明诗》,要求以题中平声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首先你得明白,这是出自《毛诗》‘清庙,祀文王也’注:‘天德清明,文王象焉。’破出题来,就要在诗中,将题目中的几项内容,从它们的上下、左右、前后、正反、内外各个方面挖空心思拉拉扯扯。看起来也不失巧妙有趣,但实际上它如后来的八股文一样,没有作者自己的任何思想、感情,更不用说发为议论了。

如果能做到贴题,用韵、对仗上没有一点错误,这首诗便算合格了,若在此基础上辞藻华丽,就算是上等了。若能写出一二警句,便是顶尖高手了。但想要写出传世名篇,怕诗圣再世也做不到……

至于那首《乐在人和不在音赋》也是一样,四六骈文,限以八韵,并要求按所限韵依次而用,平仄相间、韵字嵌于文中。且要用典故、讲对仗、阐事理,真如螺狮壳里做道场,十分考验一个人的文学水准、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

陈恪自问不是苏轼那样的文学天才,哪里敢有丝毫大意?他打出草稿后,又逐字推敲,反复斟酌,连午饭都顾上没吃,直到过午才把三道诗赋论作完。

认真的誊抄完毕,他看沙漏,离着天黑还有一个时辰,便把试卷小心的吹干,收入囊中。然后抄下五道策论题,一道道的推敲起来,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动笔。

晚上吃过点干粮,陈恪躺在铺盖上,继续打着腹稿。不一会儿,考场里便鼾声如雷,考生们昨晚大都没睡着,今天自然睡得沉,鼾声也比昨日高出一截。当然也有那连续两晚睡不着,红着眼想杀人的……

陈恪也没马上睡着,但他早有心理准备,便闭着眼睛继续打他的腹稿,直到下半夜才迷糊过去。等到天亮,监考官叫早,他出去简单一洗漱,赶紧回到桌前,把昨晚打好的五篇腹稿抄在稿纸上,再仔细斟酌修改一番,誊抄到试卷中。

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也没有忘记避讳,陈恪长舒口气,看天色才刚刚中午。

但锁厅试顾名思义,就是把他们锁在办公厅里考试,不到时辰绝不开门。陈恪只好把考卷收进卷袋,吃了点东西,然后放下铺盖卷,准备睡个回笼觉。

监考官走过来,黑着脸道:“大白天的,睡什么觉?”

答曰:“午睡……”

※※※

申时一到,考场中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锣声,考生们基本早就答完卷,考官收了卷,把十个考场的考卷都捆扎封好,才打开贡院的门,放考生离场。

陈恪背着考箱、提着铺盖卷,在院中与宋端平和五郎汇合出了贡院。而他们的考卷,则被送到了收卷所。收卷所中,有收卷官先检查每份试卷,是否有不规矩的地方,主要是看,是否把字写在格子外面,再看有没有在里面做记号。如果有,这张试卷就会被挑出来,彻底没戏了。

合格的试卷会被盖上考号交给封印所。封印所的职责是糊名,即是将考生的个人信息封起来,盖上章,即是考官也不能撕开。

在此之后交给誊录所,誊录所有书吏百人,用红笔誊录考卷,每份必须原原本本的抄,一笔一划不能有误……包括错别字。在誊写完的卷子上,要注明誊抄人的姓名。

为了保证誊抄准确无误,考卷还要被转到对读所。对读所中两个人一组,你读我对开始阅错,确认无误后,也要注明对读人。一份誊抄的试卷,共有三人签名,将来出现问题,这三人都要被追究责任。

考卷完成了防舞弊处理,这才送到内帘官处……处理试卷和阅卷的院子之间,只隔一道帘子。但这一道帘子是不可逾越的,只能隔着帘子说话,外面的人不能进去,内里的人不能出来,这是绝对不能违反的,以防内帘和外帘人勾结。

内掌收将外帘送来的朱卷,送给了主考官谢景初,但谢学士不阅卷,而是将试卷分发给诸科同考官。虽然国朝科举,同开了十余科,进士只是其中一科,然而时至今日,朝廷独贵进士,因而考进士科的,要比明经、明法等诸科加起来还要多得多。

因此判进士科卷的同考官也最多,足足有二十八位之多……好在大宋朝最不缺的,就是官员。为了避嫌,一捆捆试卷被编号,由同考官摇签,摇到哪一捆就阅哪一捆。

每个同考官大约阅二百分份,先阅贴经、再阅墨义,这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阅起来最简单。同考官遵循同一个标准,考生贴经十题最多错一道,墨义十题最多错两道,墨义和贴经加起来,一共不能错两道……只有这样的卷子,才有被继续阅下去的资格。

不符合的,便直接被黜落,管你后面写得繁花似锦,考官连看都不看。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但确实可以大大减轻考官的工作量,而且也有道理……贴经、墨义只看基本功,要是连基本功都不扎实,可见学习态度如何。这样的考生,怎能被发解礼部?

大概在这个环节,就会有五分之二的考生被黜落,但真正的困难在后面——诗赋论和策论,都是主观题,考官必须一遍遍通读,才能评判优劣。怕考官敷衍,要求他们给考生的文章句读。只有加上标点,才能证明你已经读了,而且每一份都要标点。

精读还不够,还要写评语。不管是录取的,还是不录取的,都要给出理由……二百份试卷,一千六百篇文章,要求在十日内批完,绝对可以让人崩溃。

但是谁也不敢敷衍,因为所批阅的试卷,最后还要送到礼部磨勘,复核考官的阅卷工作。那怕只是标点不正确,也要被算为误判。出现误判便会被罚俸,再次误判,则会被降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没人愿意当这个同考官,每次礼部都是要强行指派的。

同考官们将认为可取的卷,送回主考官处,先是副主考看过,认为可取,便会写个‘可取’,递给主考官,认为不可取,便会打回去。

主考官一般不会驳斥副主考的面子,最后批一个‘中’字,答这份卷的考生就被取中了。

除此之外,二位主考官,还有复核锁厅试考卷的责任……因为锁院、弥封、誊录等防舞弊手段的引进,现在锁厅试考生的卷子,已经不必另外找专人阅卷,而是与其它考生的卷子一起送进内帘,然后被随机分配给两名同考官。

只是在两人阅卷结束后,二位主考官还要把所有卷子检索一遍,以确定没有徇私舞弊。

这日,已经是阅卷的第十三天了,谢学士正在检查锁厅试的考卷。他听信了文三公子的挑唆,把陈恪当成个沉溺于倚红偎翠、不务正业的风流书生。谢学士是古板的读书人,决意要抑浮躁、树正气,便有心把陈恪的卷子挑出来,黜落了。

但是朱卷上没有姓名,就连字迹也不是本人的,却叫他如何辨认?不过谢学士有个见识,他知道陈恪乃是欧阳修的学生,而欧阳修平生最恨太学体,其学生想必也不会写太学体的。

于是谢学士专从‘论’中,找出太学体取中,非太学体的,统统不取……其中着实有几篇非太学体的好文章,但谢学士都狠心刷落了。

后几日,又与副主考,诸位同考官商定了名次,通常除了最前面几名外,发解试的名次并不重要,因为这只是个参加贡举的资格。所以考官们比较放松,很快就把名次拟了出来。

到八月廿八日,二位主考同各经房在至公堂上拆号填榜。先填了正试的,见第一名是大名鼎鼎的刘几,考官们均高声喝彩……取中了公认的解元,这说明他们阅卷公允。

第二名叫苏轼,这个考生大家都比较陌生,但他的文章众人皆惊艳不已,认为实超过刘几一筹,可因为并非太学体,被谢学士落到第二。也算让人心服口服了。

第三名叫曾巩,这是欧阳修的高足,自然无人不服。

第四名苏辙,竟与那苏轼是亲兄弟,考官们笑道,却又是一段佳话。

接着填下去,第五名吕惠卿……第十名陈慵、第十一名张载、第十六名曾布、第二十八名郏亶、第三十八名曾阜、第六十八名吕德卿、第一百七十名程颢……考官们早达成共识,这一科国子监试的水平极高,发解的举子怕是来年基本都能登第。

待把五百名正额举人填完,再填锁厅试的。只见拆卷官唱出首卷的编号,书吏找到对应的试卷,当众拆开糊名,大声唱道:“中者姓陈、名恪、益州青神人氏,官左承事郎……”

‘哗……’官员们都听过陈恪的大名,纷纷笑道:“果然是他,这科锁厅试里没强手,怕是得等到殿试,才能称出他的斤两……”

却不见那谢学士的鼻子都要气歪了,他要过陈恪的原卷子看了一遍,果然没错。不禁无比郁闷,心中大骂道,你不是欧阳修的学生么,写你妹的太学体啊!

第184章 大龙头的宝藏

出了考场,在家歇了一日,陈恪便带着宋端平,往东南便桥一带去了。在如影随形几个月后,皇城司认为警报解除,终于撤走了烦人的卫士。

大水已经退去半个月,但洪灾对汴京城带来的伤害,仍然随处可见。沿街的店铺都在重新装修,道路上堆满了从水渠中挖出的淤泥……这样的情形,越往东南越严重,因为开封城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越往便桥一带地势就越低洼,受灾也就越重,到现在,这里仍然是一片黄泥荡,到处可见坍塌的房屋。

两人卷着裤腿,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巷子里,只见满眼都是残垣断壁,完全辨不清原先的街道门户了。

他们转了一上午,也没找到目标。中午时分,便在附近找了家茶摊,要了壶热茶,几个馒头,胡乱填饱肚子。

宋端平就着茶水咽下口干粮,小声道:“瞎转悠找不到,咱们得问问人了。不行还是找那个经纪人吧。”其实随便找个人问问最简单,但宋代的邻里联结互保制度太厉害了,遇到陌生人打听地址,他们必然会反问你要找谁,一下就抓了瞎。

“嗯。”陈恪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一把拴在木牌上的钥匙,看一眼便收回去。这把钥匙,正是当日从那丐帮大龙头身上搜出来的,见它被大龙头贴肉藏着,陈恪敢打赌,丐帮的真正家底,就隐藏在它的背后。

但是知情人已经死的死亡的亡,唯一的线索,就剩下这把钥匙。陈恪细端详这把崭新的黄铜钥匙,被一根绸布,系在一面写着数字的小木牌上。

他们起先一直以为,这是某家钱庄、牙行或者客栈的寄存钥匙。但多番打探,发现各家虽然都有寄存业务,却没有提供储物柜的,更谈不上钥匙。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的打探下来,他们终于弄清楚,这块木牌其实是牙行待售房屋时,绑在钥匙后面的。不久也打探到了,这是哪一家牙行的木牌……

秋闱前的一天,他们三个来到了这家位于城东南的牙行。房屋经纪听说他们要买房,顿时大喜过望……因为这场内涝,城东南房屋的行情看跌,许多原住户都想搬到城北去住,更不会有人来买这里的房子。房屋经纪手里的多套宅子行情看跌,正焦心如焚呢,好容易逮着几只大羊祜,焉能让他们逃了?

经纪人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还拿出登记册来,殷切的介绍优质的房源。陈恪表示,担心会不会再有水灾,经纪人马上拍胸脯保证,这种百年不遇的涝灾,下一次得一百年以后。现在很多人杞人忧天,让这一片的房子便宜了不少,现在正是逢低买入的大好时机。要知道,京城就这么大点地方,过不了几天,这里的房子又会抢手起来,到时候,客官就是转手卖了,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他在这边跟陈恪滔滔不绝,那边五郎则黑着脸,和宋端平翻看登记册,好像在寻找心仪的房源。经纪人几次想拿回自己的册子,都被五郎那张黑脸,吓得不敢开口,只好任他们看了个够。

一直扯到口干舌燥,陈恪见宋端平朝自己点头,便与那经纪人胡乱约个看房的日期,拍拍屁股走掉了。

离开牙行后,宋端平告诉陈恪,他看到那套编号‘七五三’的宅子了,是驴尾巷中第七户,显示在二月份才卖出去。

当时苦于身后有吊靴鬼,陈恪没有动手寻找。直到现在,才来到便桥附近找寻这条巷子,谁知道整片区域已经面目全非,根本找不到原先的街巷了。

※※※

填饱肚子,两人便回到那家牙行,也巧了,还是那个房屋经纪在。看到陈恪两个,经济脸上自然没有好颜色,宋人注重承诺,对于不守信的人,那是很瞧不起的。

陈恪忙陪着笑道歉,说被秋闱耽误了云云,那经纪人脸色这才缓和些道:“你们将来是要作官人的,就更得守信了。”

“一定一定,下不为例。”陈恪低姿态道。

“走吧,去看房去。”显然最近的买卖不咋地,六七天前的房子仍然在售。

“不看那栋了,我们实地转了一圈,”宋端平出声道:“想在驴尾巷置业。”

“那里……”经纪人道:“位置很偏,出入都不方便。”

“我们就图个肃静。”

“好吧……”

经纪人便从柜子里,拖出一大串钥匙,果然每把钥匙后面,都系着块木牌。翻了好久,经纪人找到两把,解来下道:“走吧……”

两人便跟着他出去,走在大街上,那经济道:“我可不瞒你们,房子都被水泡坏了,你们要住的话,肯定得翻修。要不,也不能这么便宜。”

看看满眼的残垣断壁,陈恪点头道:“了解。”

经济带着他们左拐右拐,不一时,到了一条破烂隐蔽的巷子口:“这里就是驴尾巷第二户、第六户有售。”

“看看第六户吧。”宋端平道:“第二户太靠路。”

“……”经济心说,都偏成这样了还嫌闹,真有够变态。

经济把他们带到第六户去,谁知门锁已经锈住了,好半天才捅开,进去一看,好家伙,七间屋塌了一半,院子里到处都是黄泥。

经济一看,心说要坏。他都不抱希望了,谁知两个变态的客人却一致点头道:“不错,就是它了。”

陈恪交了五两银子作定金,约好明日去官府签合同,那经纪人便把钥匙给了他,放心的走了。

“怎么,你真要买这栋房子?”宋端平道:“这本钱,也太大了吧。”

“不大,二十两银子买这么大一宅子,平时可捡不着这种大便宜。”陈恪笑笑道:“你在这守着,我去隔壁探个究竟。”

“嗯。”宋端平点点头,陈恪便迈过坍塌的院墙,到了隔壁院子里。他先观察了一下左边的一户,见也是空着的,这才放下心来,打量这套大龙头的密宅。

这处庭院与隔壁大小相仿,但屋宇完整,不过院子里的黄泥也不少。陈恪里里外外仔细搜查一遍,见屋子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水泡过的痕迹。黄泥完整的覆盖着地面,显然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过了。

“这怎么找?”宋端平隔着坍塌的院墙,看得清清楚楚。

“肯定不在地面以上。”陈恪道:“耗子永远改不了打洞的习性,估计是埋起来了。”

“屋里还是屋外?”

“屋里的可能性更大些。”陈恪拎起院中的两只水桶。

“你要干甚?”

“洗地……”陈恪郁闷道。不把厚厚的黄泥都洗掉,你怎么知道底下有什么?

好在后院就有井,而且井水漫到井沿,都不需要用辘轳汲水。陈恪脱掉上衣,一连打了八桶水,才把东屋洗出来。然后倒持着匕首,逐格敲击地砖,一直忙活到黄昏,才颓然道:“没有……”

“不急,还有八间屋呢。”一直在望风的宋端平道:“先回家吃饭吧。”

“嗯。”陈恪叹口气道:“走,回家吃饭。”

回到家,两人洗了个澡,还是耽误了晚饭。陈希亮看两人满脸疲惫,腰都直不起来,不禁皱眉道:“你们是不是去青楼,要注意节制啊……”尽管宋朝男人逛青楼合法,但在做父母的看来,孩子还没结婚就沉迷花柳之地,显然是有害无益的。

两人这个汗啊,连忙矢口否认,好容易才把小亮哥应付过去。

第二天,陈恪把五郎也叫上,他去跟那经济签合同,宋端平两个则径直去驴尾巷里继续寻找。

办完过户手续,已经是中午了,陈恪买了些吃食,便往驴尾巷行去。街道里十分安静,他突然微微皱眉,便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拐过一道弯后,倏地闪进了一处断壁后。

过不一会儿,便见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拐过弯来,看到没了陈恪的影子,一人轻咦一声:“人呢?”

“不会发现我们了吧?”另一人沉声道:“快追!”两人便急匆匆跑了过去。

待脚步声走远,陈恪现出身形,原路折回……

※※※

陈恪急匆匆回到驴尾巷里,敲敲门。

门开了,露出宋端平一张笑嘻嘻的脸,陈恪提着半天的心,才算放下一半。闪身进去,关上门:“方才我遇到盯梢了。”

宋端平登时就笑不出来了:“什么人?”

“不知道,我没有妄动,只是把他们甩掉了。”陈恪皱眉道:“这里没有被发现吧?”

“没有。”宋端平道:“丝毫未动,没有人来过的迹象。”

“那就好,看来是今天才盯上我的。”陈恪轻舒口气道。

“不会是临时起意的吧?”

“不像。”陈恪摇头道:“看两人的打扮,不像是歹人,倒像是密探之类。”顿一下道:“不管怎样,只要他们盯上我,很快就会找到这里。”

“怎么办?”宋端平皱眉道。

“找到了!”突然听到一声兴奋的低吼。

第185章 多少钱?

“想不到啊想不到,这家伙还真不讲究,竟能藏到茅房里。”陈恪和宋端平奔过去,一看,五郎把茅房挖地三尺,从地下掘出了一个很大的油纸包裹来。

揭开层层包裹,只见一层油纸一层石灰,竟包了十余层,也正因如此,里面才能依旧保持干燥。

当最后一层油纸被揭开,一个密封良好的藤箱,出现在三人眼前。

藤箱没上锁,使劲一掀就开了,便见一摞摞纸钞,整齐的码放在里面,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味。

“竟然是交子?!”身为四川人,对这种纸钞自然十分熟悉,宋端平不禁惊呼起来:“这得多少钱啊!”都是百贯一张的大面额。

陈恪拿起厚厚一摞,点一点道:“一百十张一扎,一共是……一百扎。”

“那是多少?”宋端平瞠目结舌道:“一百万贯?”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要知道,陈恪在四川,利用各种划时代的知识,苦心经营十年,才攒下十万贯的家业……当初提了六万贯来京里存下时,还出动了全体兄弟一起护送,当时就觉着,那是了不得的巨款了。

这可是整整一百万贯啊!数目太惊人了,让三个年轻人很快从狂喜变成了紧张。

“会不会,那些人也在找这笔钱?”宋端平冷不丁冒出一句,显然是极有可能的……

如果真以这笔钱为目标的话,那些人怕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这时候,五郎通常都会一声不吭,听哥哥们说话。

“会是什么人?宋端平沉声道。

“无忧洞的余孽?”陈恪问道。

“极有可能,之前皇城司一直保护着我们。”宋端平推测道:“他们不敢妄动,昨天皇城司的人刚撤,今天他们就盯上你了。”

“他们跟踪你俩了么?”

“没有。”宋端平摇头道:“我们俩特意打了个马后炮,没发现有人。”顿一下道:“他们应该还不知道这里,看来那大龙头的保密工作很到位。”

“也保密不了多久了。”陈恪沉声道:“只消去问问那经济,就能找到这儿来。”

“怎么办?”宋端平把烦恼抛给陈恪。

“这回咱们是自找麻烦,不过已然如此,就是把这箱子埋回去也不成了。”陈恪自嘲的笑笑道:“只好陪他们玩下去了。”

“正怕这个冬天太平淡呢。”宋端平笑道。

五郎也咧嘴笑起来,他们能抄了无忧洞的贼窝,就不会怕丐帮的余孽。

“趁着他们没发现,咱们赶紧走吧?”宋端平道。

“不能躲,越躲越显得心虚。”陈恪断然道:“既然他们没弄清我们的意图,就让他们继续迷糊下去!”说着朝二位兄弟笑道:“我们不是买了房子么?下面该干什么了?”

“翻修……”

“对,老宋你去找五六个人力,咱们今天就把活干起来。”陈恪吩咐道:“我和老五在这儿,把现场恢复原样。”

“听你的。”宋端平点点头,看看那口箱子道:“这个怎么办?”

“先收起来,天黑带回去……”陈恪说着眯眼一笑道:“这可是我们剿灭无忧洞的报酬啊!”

※※※

现场恢复起来十分简单,只要把茅厕的坑填上,再把冲出来的黄泥,倒回各个屋里去,然后摊平即可。最多过上半天,就看不出异样来了。

陈恪兄弟俩手脚麻利,处理完了手脚之后,回到自家院子坐了好一会儿,宋端平才带着一帮短工来家里。雇工们早就得了交代,进门便热火朝天清理起来。

宋端平坐到陈恪身边,小声问道:“没人找来吧?”

陈恪摇摇头,笑道:“比想象的要笨些。”

一直到吃过午饭,才发现有人探头探脑,陈恪眼尖,问道:“门口是哪位高邻?”

那人没想到他冷不丁问这句,倏地缩回头去,见陈恪没下文,他又伸回来,满脸堆笑道:“这户有新主家了?”

“是啊,还未问候高邻,失敬失敬。”陈恪笑着往门口走去。什么高邻?分明就是盯梢二人组中的一个。

“这户遭灾不轻啊。”那人唱个喏,往里张望道:“咋买了这样的房子?”

“图便宜呗。”陈恪笑道:“汴京城的房价太贵了,难得有这么廉价的时候,咱就算买下来重盖,也划算得紧。”

“哦,官人好算盘。”那人不由信了七分。

“今天家里没处插脚,就不请高临进来了。”陈恪抱拳道:“还没请教高临住处?咱也好登门拜访。”

“我就住前面。”那人紧张了一下,干笑道:“家里也乱着哩,还是收拾好了,再来请官人。”

“这样啊,也好。”

“不扰官人了,我也得去找几个人力了。”那人怕多说露馅,朝他草草抱拳,便赶紧走掉了。

望着他离去的身影,陈恪不禁轻舒口气。警报,解除大半了。

※※※

那探子走出巷子,他的同伴急声问道:“怎么样?”

“正在那拆旧呢,干得热火朝天。”探子擦擦汗道:“姓陈的那个热情劲儿,真把我当成邻居了。”

“难道开始不是他甩了咱们?”

“估计不是,可能是咱们跟得不紧,跟丢了。”探子道:“瞧那双大长腿,走道得多快啊。”

“兴许吧。”同伴压下狐疑,心说这样最好了。

“你继续盯着,我回去报个信了。”探子道:“咱们可对好口供,不说曾经跟丢了。”

“不说。”同伴也不想多事,道:“你别说漏嘴就行。”

“操心你自己吧。”探子说一声,便匆匆离去了。他穿越了大半个京城,又兜了几个圈子,确信没有尾巴缀着,才走进了一处深宅大院中。

通禀半晌,管家才让他换了鞋和衣裳,进去内宅,探子低着头,不敢四处打望,却也能看到脚下丝帷锦帐重重叠叠,能闻到各种华贵的香气。也不知过了几重门,管家才叫他站住,自个进去禀报。

探子职业使然,偷眼瞧去,只见眼前陈设珠光宝气、极尽纷华富丽,听得内里丝竹阵阵、莺声燕语,让人心里痒得很。他也形容不出如何好来,只觉着皇帝老儿住的地方也不过如此。

等了好一会儿,管家才叫他进去。

待探子进去,丝乐已经停了,只见一个面如冠玉、鼻子有些鹰勾的青年,身穿如流光般的宽大绸袍,腰间系了条勒帛。他黑发披肩,没有戴帽子,也没系头巾,双脚伸在一个美人怀中,身子靠在软榻上,后面还有个近乎赤裸的美女,在轻轻为他捶着背。

“这是主人。”

不用管家介绍,探子已经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卑微了,他深深躬下身施礼,额头几乎要擦到地了:“拜见主人。”

“今天头一次盯梢,没让那杀才发现吧。”青年声音慵懒,却充满着上位者的威严。

“没有。”探子赶紧摇头道:“我们小心着呢。”

“有什么发现?”

探子便将陈恪买房,拆旧,准备盖房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还呈上一本册子,赫然就是那经纪人的房产登记册。

管家呈上来,青年看着那脏乎乎的册子,微微皱眉,便由侍女持着,为他翻看。

翻到最新的一页、最新的一栏,便看到了陈恪的名字,以及房产的地址——驴尾巷。

“汴京城还有这等地名?”青年是土生土长了,却也没听说过驴尾巷。

“有,在便桥附近,十分的偏僻。”探子回禀道:“周围全是贫民居,费了好大劲才找到。”

“跑到那去买房?”青年沉吟起来道:“我记得,那杀才是个土财主吧?”

“是,去蜀中的人回来说。”探子轻声道:“很多蜀中的新富,都是托他的福。他自然也是极富的,据说进京前一番退股变现,兑出来六七万贯的现钞。”

“万贯身家就算大富了,何况六七万贯。”青年紧紧皱眉道:“这样的富豪,却到贫民窟买这种破房子,他到底想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