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觉着不是个事!”

李泰点头:“嗯,别说,燕儿的说法是好,但各处都在干活,咱们还是先让他们干吧。想来过段时间凝儿回来了,到时候把所有的人聚在一起商议商议,这个地道真是个大事,以后要是城墙建成了,外来的人必然多,做什么事情都不像现在这么放开手脚了。如果对面吐蕃的探子过来就更麻烦了。呵呵,燕儿真给少爷出个好注意!聪慧之人啊,就是不一样。”

燕儿递上一杯茶:“燕儿可不想当个聪慧的丫头,有少爷在,燕儿就想做个傻丫头才好呢。可是少爷太忙了,凝儿姐姐还未回来,少夫人忙着带兵,要是燕儿在不替少爷想点事,当真是说不过去了。来,少爷喝茶,看一会就成了。人家说看金子看多了,会得失心疯呢!”

李泰点了点头:“嗯,少爷听你的,不看就不看。”说完,低头瞧了瞧自己身上的铁砂笑道:“燕儿。你说我怎么感觉这么轻松呢?要不以后你把所有的脚印上都放上金子吧。嘿嘿,少爷捡起来不累!”

燕儿扑哧一笑:“要是等少爷练成了,那得多少金子呀。不行换铜板吧。”

李泰笑道:“少爷可不是丐帮的,要不然还真能练成!”

没过多久,王平就来报告地洞已经挖好,李泰点了点头,毕竟是一百人,干活就是快啊。随后带人把二十二口箱子(外加珠宝两箱)放入地道之中,此时刚挖完地洞却没有摸水泥,李泰索性也不想把自己地藏宝室弄的那么讲究。直接用水泥和石头封门,忙活了大半夜,才算一切搞定

从地道中出来,看见满天星斗,李泰狠狠伸个懒腰:“哎~~燕儿啊~~饿了::的去。哎,这大半夜,月娘姐姐已经睡下了。咱们还是自己动手吧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巨响,李泰一皱眉头言道:“王将军。怎么又炸上了?”

“回大人,石头已经都用光了。还剩下不多,为了不影响进度便又炸了一批。”

“这么快?”

“是啊,现在修城墙之人怕是不下五万人了。反正都有工钱赚,干的自然快些!这些人晚上都不睡觉,现在还在干呢。”

燕儿言道:“少爷,最近进度是快了不少。但燕儿觉着,这里还是有鱼目混珠之人,没干什么活却白领工钱!”



王平忙道:“不会的,不会的。关魁带人守钱,潘魁带人检查发签,多少人干一段都是有数的,断然不会出现混吃之人的。”

李泰心里笑道。这样的人哪都有,算了。毕竟他们都不容易。混就混吧。想到这里一愣,笑道:“走啊。咱们去城墙看看,其一是瞧瞧进度怎么样。其二看看他们吃什么。咱们也跟着混些,哈哈,这个办法很好。走。现在就去!”

李泰带着几人深夜走出县衙,远远望去,前面地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点燃着一只火把,黑夜中一眼望不到头,宛如一条火龙般横卧大地之上,此时,在火把的照耀下,每段地工人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搬运石头,有的负责运送水泥,有的负责找平,反正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李泰点了点头,几万人地场面就是不一般啊。

此时城墙的高度已经达到了近七丈,宽度十丈,目前在上面跑马或者运送一些物资不成问题,要是再这么干下去,用不上一个月城墙就可以竣工。李泰仰望着城墙,心里不觉美滋滋的。他娘地,全是石头和水泥,这跟钢筋混凝土差不多吧。嗯,上去瞧瞧!

走了近一炷香,李泰才算找到上城墙地台阶,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前面绿油油的稻田,火把之下更显翠绿,侧目望去,脚下十丈宽地道路被火把照映的一眼往不到头,此时城墙之上来往人不断,但并未觉着拥挤,燕儿看了良久,感慨道:“少爷,这城墙比京城的大多了,太壮观了,怕是不亚于长城吧。”

“嗯?燕儿去过长城?”

“哪有,就是听说这长城连绵万里,甚是宏伟,却是无缘一见,但燕儿想来,肯定没有咱们城墙宽,也没咱们城墙高。少爷,您向下看,这人不过三尺,要是修到十五张高,再看人怕是就三掌之数吧、”

李泰笑了笑:“是吧,少爷也不知道啊。嘿嘿,走。何大叔,王将军,咱们往前走走。瞧瞧!”

走到人多的地方,大伙见到李泰到来,都放下手上的活问好,李泰也对大家抱拳不止,此时夜间凉风阵阵,大伙不时喊着号子,看着石头一个个的传到城墙之上,李泰第一次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真理。

“大人来了……是大人来了……哎~~老少爷们!大人来看咱们啦!”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嗓子,顿时问好之声此起彼伏,李泰也知道,此时说话后面的人根本听不见,不由的走到城墙之上对这大家挥手致意,看着下面的百姓对自己招手,李泰很有伟人地感觉,难怪人越多越愿意挥手。这感觉太好了。哈哈,再挥一会!

王平在身后言道:“大人,咱们这是城西,您要是去了城东。那边地进度要比这边快上一些,毕竟都是一些人犯干活,有虎烈营看着,干的也甚卖力气。”

李泰言道:“王将军,那晚上给他们吃什么?”

“回大人,吃糠面的大饼,喝得是粟米粥!大多数都能吃饱。”

“有菜吗?”

王平笑道:“菜不曾有!白天有菜。晚上有饭吃就不错了。咱们这边都是家人晚间给送饭。那边都是虎烈营地火头军做饭。”

李泰一愣。随即笑道:“走。咱们去瞧瞧,呵呵,这火头军本官是有时间没去了。走。”

众人来到城东,看着城墙是比城西的高了一些,此时的犯人也在有条不紊地搬运沙石,李泰也没怎么看,直接走到火军处,离着远远就见到火军的旗帜飘扬,一时间,李泰感觉又回到了军营一般。不觉加快脚步,边走边喊道:“丙组的兄弟们。我回来啦,哈哈。”

几步跑进院内,看着干活的战友都在端着勺子瞧着自己,李泰嘿嘿一笑,抱拳道:“诸位,自从来到河州,兄弟就不曾与大家见面,实在是太忙了,对不住大家了。给大家赔不是了。”说完。对着大伙抱拳施礼。

有反应过来地,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跑过来单膝跪地言道:“参见大人!”

一人带头。大伙都要过来,李泰忙道:“诸位兄弟,快快请起!程大哥,你……”

此时。程元单膝跪地,双眼含泪道:“虎烈营丙组火长程元拜见大人!”

李泰上前抱着程元站起,哽咽言道:“你不是火头军长。本官才是。你是丙组的火记

“不!不!属下不敢,不敢!”

“我看你就是。咱们当初在京城八营会战,火头军虽说未立大功,却是小功不断,当初陛下也赏赐咱们了,我李泰明白,当你们知道我是平食郡王的时候,就已经觉着我不在是你们的兄弟了。现在我李泰已经不是什么郡王了,只是一个县令,难道你们还不认我吗?”

李泰几句话说的大伙热泪滚滚,就连王平都不住低头,程元哽咽道:“大、火长,咱们认,认!只要火长认得咱们弟兄,咱们永远记着你才是咱们丙火的火长,您看,火军战旗依然飘扬,经过八营会战,咱们这二十人的火军给天下所有的火军都立下了榜样,这都是您的功劳啊,想起当初虎烈营选拔入京之组时,是您带着咱们冲进了战场,为咱们丙组地兄弟出了一口气,当时大将军要打你,您喊着本为一灶之兄弟,焉能与难不救?您可知道,就是您这声一灶之兄弟,咱们丙组和火军算是融到了一起。您忙,没时间来。但是咱们大伙吃饭的时候都谈论您,今天咱们炸石头,明天咱们修城墙,今天咱们开佛事,明天咱们拿祈愿箱,您地一举一动,您每天的事情,大伙吃饭的时候都在谈论着,您留下的歌曲,现在虎烈营所有的兄弟都会唱,王将军带着咱们每天吃饭,早操,睡觉都唱。咱们大伙想你啊,有空你要多回来看看啊……呜呜呜……”

几句话说得李泰嗓子堵着难受,鼻子发酸,眼泪不住在眼眶打转。抱着程元对大伙言道:“是我李泰对不住诸位兄弟了。是我对不住大伙了。兄弟我刚到河州

,这里穷得不像样子,兄弟当时真是心力交瘁。无着让这里的百姓能吃上包饭。当时兄弟弄来的第一批粮食就好悬让土匪给抢了,就连我的命都是河州的乡亲们在乱刀之下救下地。我当时真想你们啊。可是你们来了。我却没有过来瞧瞧。是我不对啊……你们刚到河州的时候土匪闹的凶,本官还要带着人派粮食,打水井,始终没有见到诸位,不是我李泰忘记你们。实在是太忙了……太忙了……”

燕儿在旁边哭泣不止,她虽不明白战友之间的情谊,但看到李泰与他们相谈,却是句句真心,燕儿上前言道:“少爷,别难受。你们兄弟见面应该高兴才是。你忙大伙都是看到地。没人怨恨您,您也是为了百姓啊。反正咱们以后还在河州驻扎,今天见面了,还有以后呢。以后您就常来看看吧!”

程元言道:“是啊……火长……您就别难受了。”

李泰拍了拍他的肩膀,对着大伙笑了笑:“好,咱们不说了,不说了。今天我只要大伙听着一句话,只要我李泰不死,永远是丙组的火头军长,永远是诸位地兄弟。永远是大炎火军的一员!”

程元笑道:“信!信!火长说话咱们都信,火长啊,前些日子您让虎烈营踢正步,练队形,打军体拳,咱们可都一天不拉的跟着学呢,王将军还特意指点过咱们呢,火长您看着。”说完,转身喊道:“集合!”

二十人迅速战成一排,程元喊道:“向前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报数……”

“一……二……三……四………七……十一……十六……二十……”

程元笔直一个转身。对着李泰喊道:“火长,丙组火军正在做饭。应到二十人,实到二十人,请您指示!”

李泰欣喜若狂,怎么也想不到这二十人居然也是有模有样,走到人前李泰喊道:“兄弟好!”

“火长好!”

“兄弟们辛苦了!”

“为大炎的鼎盛——战斗!”

李泰哈哈大笑:“来。本火长今天教你们做点咸菜。以后你们要看仔细了,这咸菜好做的很,任何蔬菜都可以,以后晚上再怎么忙也要做点咸菜,人不吃咸的身子没有力气。不管打仗还是干活都不成。大伙明白没有!”

“明白!”

“好!全体都有,听我口令。稍息,立正!解散

看着大家都去做饭,李泰笑道:“程大哥,咱们还有什么菜?”

“火长。咱们现在有和胡瓜、王将军派人到外地买菜去了。过一阵子就有了,但是想来不多,路途虽然不远。但到了河州也就没什么好菜了,都烂了”

李泰笑道:“无妨,无妨,大家先忍忍,今年咱们冬天就能强些,到了明年冬天,哼!怕是全大炎的人都没有咱们这的菜多。来,我先教大伙做点咸菜,以后你们就按照这个做便可。来人,准备点花椒大料,葱姜蒜!”

随后,找来一口大锅,倒上油烧热,把花椒大料,葱姜蒜全倒进去,待凉后,笑道:“这叫料油,专做咸菜之用,这油你们就留着吧,做咸菜的时候放上一些,很是提味,但是咱们这个盐不行,太粗了,要是没有时间磨,就先拌着,等盐化透了再吃。”随后,李泰教他们做了几个简单的咸菜,无非就是切成小块用盐拌一下即可。其后告诉他们,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可以生吃地,都可以拌成咸菜。这样吃起来方便许多。但有条件的最好还是放点蒜,这样更加好吃。

看着做好的咸菜,足足有几大锅,李泰对着燕儿笑道:“看见了吧,一万多人吃饭,就是壮观,不管吃什么都香啊。”

燕儿点头道:“是呢,燕儿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菜,还以为相府的就是最多得呢。今日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呵呵,难怪少爷当兵的时候胖了一些。原来这么好啊。说的我都饿了。”

李泰笑道:“来,今天让你尝尝大锅饭!哎~~兄弟们。忙完没啊。咱们吃饭了、”

二十多人围在一起,每人捧着一个大碗,手上拿着一个大饼,圈中放着一个大盆,里面是白菜和黄瓜拌的咸菜,大伙边吃边谈,甚是开心,光李泰自己就喝了两碗粥,两个大饼!

吃着吃着,突然好像听到前面人群喊着什么,李泰走出去一看,只见城墙之上,火把之下,不管是犯人还是兵卒,都是手上端着一个大碗,拿着大饼对李泰这边喊道:“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李泰哈哈一笑,咬了口大饼跟他们挥了挥手,找个高点的地方站上去,一举大碗,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瞬间,一万多人跟着李泰一样,一大碗粥仰脖全干,李泰站在高处上哈哈大笑。拿着大碗不住地晃动,身上已经撒了不少的米粒都没在意,下来之后打个饱嗝:“靠,吃撑着了。”

燕儿捂着肚子:“是呢,是呢,刚才一激动,我也跟着干了一碗,现在肚子都涨了。少爷,人多吃饭就是热闹,饭量也大,呵呵,这犯人跟兵卒能这么和气,怕是千古少有啊。少爷更是有趣,硬是干了一碗粥。您都喝三碗了。”

李泰笑道:“你没看见吗?少爷现在背着铁砂都不觉着累,为什么?因为军队就是有种气势,即使身上千斤重担也是压不跨、捣不烂。何况这区区百斤。哼,你还没看见潘哥呢,那家伙,在县衙还好点,要是在军营,一顿一盆啊。也别说,人家那朝天狼牙枪使地。真是霸道。对了,王将军,你那兵器想必送来了吧,用着合手不?”

王平一提到兵器,当真是变了一个样子,那脸上笑的是异常灿烂:“大人,送来了。哈哈,太好了,太好了,你不知道,这军中还有不少人不服气的,跟我一个照面兵器就被打飞。好家伙,厉害着呢,等潘将军回来定要和他比试一番!”

李泰笑道:“虽说潘哥的兵器比你大些,但你的兵器乃是精钢打造,这便扯平了,呵呵,等他回来试试!对了,程大哥,我上次在军中做的酸菜可还有?”

程元笑道:“火长做的早就吃没了。不过咱们一直都在做,将士也都喜欢吃。现在还有不少呢!最近天热,不怎么做了。”

李泰拍了拍吃饱的肚子一笑:“嗯,好,一会给我拿两棵!带走!”说完,自己心里琢磨,妈的,明天弄点大骨头炖酸菜!

【卷三】

第八十八章 … 海带居然能入药?

走到哪里,都有人很像你。只是可惜,越看就越有怀疑,少了什么东西,是你的灵魂,还是我太想你,梦……”

燕儿从屋外进来,看见李泰手上拿把扇子放在嘴边正在闭目陶醉,燕儿笑道:“少爷,您干嘛呢?又做了一把扇子?”

李泰很是深沉的点了点头:“唉,少爷我天生的多愁善感,多才多艺,一时有感而发,觉着唱首歌才能体会我此刻的心情!但是,唉,就算在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我此刻的忧伤啊。心情复杂啊复杂!”

“肖邦是谁?少爷此刻又是什么心情?”

“你没听出来吗?我憋着难受啊……”

燕儿扑哧一笑:“是呢,少夫人带兵,凝儿姐姐又在外面未回,燕儿在城门处忙活了大半天,衙门前堂后堂都有人在干活,唯独少爷是清闲之人呢,不过少爷,您最近真的挺累的。干嘛不借此机会休息一番?”

李泰伸个懒腰言道:“最近可把我闲毁了,除了伺候地以外,就是练功,唉,真没劲!对了,瞧,我这把扇子不错吧。”说完,很是潇洒的把扇子打开,当着燕儿的面摇了摇。燕儿上前拿来瞧了瞧:“嗯,这桃花画的真好,是少爷的手笔吗?”

“嘿嘿,当然不是,找邓大才子给画的!少爷我哪有那本事。旁边的那首诗是我写的,亲笔啊。”

燕儿看着诗慢慢的吟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读完,燕儿点了点头:“少爷这此诗甚好,要是在京城,怕是一首流传开来的佳作呢,此诗甚有轻狂才子的韵味!好诗呢!少爷。过了今年,少爷该有个字了,以后署名不能叫李泰,应该叫字才好。多少您现在也是县官大老爷了。”

“哦?是该起个字了,那叫什么呢?”

“呵呵,这字一般都是长辈给起,少爷自己起不得。”

李泰言道:“谁说起不得,我现在就起一个!”说完负手在屋中来回踱步:“嗯,字就叫……宝玉如何?唉……你别摇头啊,那换一个。嗯……叫嘉诚吧!李嘉诚,嘿嘿。这个名字不错,很有前途,啥?还摇头?那我再想想,嗯……叫李嘉欣?不行,李世民?不行不行,这个弄不好会掉脑袋的,嗯……叫李、李、哈哈,燕儿,我想好叫什么了。我想好了。”

燕儿笑道:“少爷想叫什么?”

李泰嘿嘿一笑,上前挑起她地下颚新月笑道:“少爷我叫寻欢?怎么样?哈哈。李寻欢,李寻欢,哈哈,老子太牛逼了。”

“不好。不好,哪有好端端的一个县令叫寻欢的,像什么样子。县令不为民。还要寻欢作乐。成何体统,要是让老太爷知道了,还不打折你的腿呀!”

“切,怕什么,如果少爷当真有李寻欢的本事,天下哪里去不得?”

燕儿一愣:“少爷,那李寻欢是什么人?”

李泰言道:“李寻欢,江湖人送外号小李飞刀,他的小李飞刀,列不虚发,曾杀死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在百晓生的兵器谱上排名第三。此人被称作六如公子,他贪酒如命。疾恶如仇。爱友如。挥金如土。出刀如飞。》=出口成章、满腹经纶,文可安邦、是御笔钦点的探花;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武可定国、更是江湖的中流砥柱,他看似风流不羁,是情场上无情无义的浪子,实则为情所困、呕心沥血,是难得一见地痴心爱人!多少个薄雾中的黄昏,他默默地立于冷香小筑的梅林,遥望那近在咫尺却恍若隔世的爱恋,多少个寒风中的子夜,静静地坐在一灯如豆的窗前,独酌穿肠烧喉的苦酒来消耗自己的韶华……少爷我!哎……你别笑啊。别笑,再笑我就用小刀飞你啊!”

燕儿笑道不知说什么才好,良久点了点头:“少爷,可这乐死个人了。瞧你前面把李寻欢说的那般好,却是跟少爷没有半点相符,他的探花之才少爷怕是能与其比肩,但人家那飞刀却是真功夫,从这列不虚发地词中就可听

。人,要不是少夫人看着,怕是少爷已经妻妾成群了!您刚才一摇扇子,也不知道怎么着,燕儿怀里就像揣个兔子,不住的痒我,真是、真是把持不住了。”

李泰也没说什么,把扇子一合:“反正,少爷以后就叫李泰,字寻欢!哼,飞刀不会,我还不会练吗?再说了,要是百步飞云练好了,他就是飞刀也杀不了我。”

燕儿一愣:“少爷,您这么一说,燕儿忽然觉着您该练习一下飞刀,要是百步飞云练成了,您在会手飞刀地功夫,那必是一代高手啊。真要是练习到您说的地步,怕是江湖之上也会有少爷的名头,说不准那个时候,人家真会说您,小李飞刀,列不虚发呢。”

嗯?这个有点意思,有点像段誉,上面六脉神剑,下面凌波微步,不错,不错嘛。哈哈。想到这里一步穿到燕儿身边亲了一下:“好燕儿,有你这句话。少爷我肯定要练习飞刀。哈哈,到时候你就等着瞧好吧。走,咱现在就去找我师兄去!”

两人一路来到城中,看着周围的百姓忙着干活,李泰不断和他们打招呼,一会问问这,一会问问那,远远看见潘魁扶着他娘走进药铺,李泰一愣:“燕儿,那不是潘魁吗?他娘怎么了?走。咱们去瞧瞧!”

燕儿忙道:“少爷。您先想想今天是不是潘魁当值啊,要是的话,切莫进去,好像咱们找人家麻烦一样!”

李泰挂了她鼻梁一下笑道:“就你鬼主意多,我与潘魁虽为上下,却与好友差不多,再说,潘魁他娘那真是好样的,老人家有病,咱们看见了怎么着也要进去瞧瞧!别想那么多了。走!”

拉着凝儿。两人走进药铺,看见潘魁身穿青衣站在母亲身旁不语。坐堂的郎中正在闭目把脉,见到李泰进来刚要说话,就被李泰挡住,指了指郎中,示意不要出声。”



那郎中五十岁上下,满面红光,此时正在闭目把脉,良久睁开眼睛笑道:“夫人是不是时常无力,却是心慌、盗汗、有时候容易饥饿,还有些轻微腹泻!”

夫人忙道:“正是。正是,要老身说也不妨事,可孩子不放心,偏要领到此处让您瞧瞧!大夫。可有何疾?”说完,转身对着潘魁笑道:“如何。

李泰连忙按住她笑道:“老夫人。莫要多礼,咱们也不是外人,呵呵,近来身子有何不适?郎中,这位老夫人所患何疾?”

郎中起身施礼言道:“不知是大人驾到,有失远迎啊,回大人,夫人不过是身子虚弱一些罢了,不碍事地。”

李泰起身看着潘魁言道:“说,你的俸禄是不是留着娶媳妇的?不舍得给你娘花?”

“我……”潘魁一激动,好像嘴被赌住了一般,郎中忙道:“大人,不是地,不是的,草民年轻之上曾奔走四方,多见此病,这病乃与地理有关,但却不知道病因,靠海边之人就无此病,此病轻则如夫人这般,重则脖子发粗,再重则是全身浮肿,但很少有出人命的。”

李泰心道。脖子发粗?仔细看了看潘魁,看了看夫人,看了看郎中,又看了看燕儿,良久心中一惊,我靠,这不是缺碘吗?想到这里忙道:“那有何办法?”

郎中笑了笑,转身从药柜里拿出几张似纸一般薄的药材言道:“不妨事,不妨事,用昆布即可!”

昆布?这明明是海带嘛,李泰接过,撕下一块点了点头,嗯,不错,是海带,还是阳光海苔呢。放在手上翻来覆去瞧了半天言道:“大夫,此物如何用法?”

郎中闭着眼睛,粘着呼吸言道:“据《吴普本草》《本草再新》《要药分剂》记载,此物酸咸,寒,无毒。入肝、胃、肾三经。与裙带菜等配伍,有消痰及软坚散结之功。如噎,饮食不下。可用砂仁共研末,牛奶送服,如气,可与海藻、小香配伍。如水肿、脚气。可与其他利尿药物配伍。”说完。睁开眼睛笑了笑:“如大人想听,草民再与大人说说!”

李泰连忙点头:“好,好,你再说说,此物还有何功效?”

郎中言道:“据《本草经疏》记载,昆布,咸能软坚,具性润下,寒能除热散结,故主十二种水肿、瘤聚结气、疮。东垣云:坚如石者,非此不除,正咸能软坚之功也。详其气味性能治疗,与海藻大略相同。据《本草汇》记载,昆布之性,雄于海藻,噎症恒用之,盖取其祛老痰也。据《本草拾遗》

此物主颓卵肿。据《食经》记载。治九风热,热痹,以生啖之益人。记载:裙带莱,主女人赤白带下,男子精泄梦遗。据《玉药解》:泄水去湿,破积软坚。清热利水,治气水胀,瘤,恶疮,与海藻、海带同功。所知有限,让大人见笑了。”

李泰咽了下口水,心道,没想到此时海带就这么出名了?这年头盐中缺。远离海边之人怕是都有这毛病吧。难怪刚才老夫人就这毛病,要是小爷不知道还罢了,如今知道了,哪能放过此物。想到这里忙道:“这位大夫,你这海、昆布从何而来?”

“呵呵,当然是从药贩处得来?大人要是需要此物,草民这里还有些。直管拿走,分文不取!”

“你给我点!”李泰压根就没客气,此时满心的想拿些海带回去研究。还是燕儿聪明,看出李泰此时心急。连忙递给郎中半钱银子言道:“还请多拿些才好!”

郎中连忙点头,回身给李泰拿了能有一斤,李泰道谢后,拿着海带对潘魁言道:“本官还有些事情,就不停留了。”说完,拿出五两银子言道:“这钱拿着,回去给你娘补补身子,别推!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我走了!”说完,转身而去。

看见李泰离去,郎中言道:“早就听说这李泰李大人为民尽心。真……”

“喂……”李泰突然又重新出现:“以后,请叫我寻欢!”说完。被燕儿拽着衣服扯走!

药铺中。留下了石化的三人……

被燕儿拽走,李泰没有一刻停留,转身来到街上,四处购买食材,要是自己拿不下地,都交给燕儿,弄地燕儿不知所措言道:“少爷,您买这么多食材干嘛呀!少爷!”

李泰光顾着买,听到燕儿叫自己一愣,回头笑道:“少爷有大用。你先拿着,掌柜的,给我拿两块排骨,什么?没有。那你案子后面的是什么?不是卖的?行了,你都给我吧。我全要了。”

两人一路忙活走回县衙,燕儿放下食材揉着胳膊言道:“少爷。这昆布是药材,还能做菜吗?”

李泰一笑:“这本就是做菜的。咱们先研究研究,要是成了,百姓就没毛病了。”

燕儿言道:“少爷莫非也精通岐黄之术?”

李泰言道:“岐黄之术谈不上,但说起这吃海,嗯!吃昆布,嘿嘿,要说起这吃昆布,天底下怕是没有人是我对手。来,少爷给你先给你做几道尝尝!嘿嘿,有外来做生意的就是好啊,没想到这河州城还有两间肉铺了呢!”

燕儿笑道:“是啊,他们赚了不少银子呢,少爷,咱们城外养的猪怕是也要出蓝了呢。以后河州慢慢就好了。对了,为什么少爷不买肉,专要这骨头干嘛?咱也不是吃不起。”

李泰拿起排骨笑道:“你懂什么,这排骨才是好东西呢。嘿嘿,燕儿,你洗一下,我去架锅!”话音刚落,就见到月娘走进后堂,看见李泰忙活言道:“公子要作甚,我来吧。”

“姐姐歇息一会吧,您拿好纸笔,把我做的菜式记下来。回头咱们好帖在城门之上,这菜不仅好吃,还治病呢。唉。以前怎就没想到呢。”

月娘知道李泰的本事,连忙拿出纸准备好:“公子做吧,月娘会把公子所做地详细记载下来。说不准,又是一本菜谱呢,咱们河州地百姓真是有口福,前番有平空素食帖,后番还有县令蝗虫美食谱,如今要是再做出一些美食。当真不知道叫什么才好了!对了,公子,您手上拿地是什么?好似药材吧。”

燕儿连忙将刚才的所见给月娘讲,月娘听后言道:“公子啊,那老夫人的毛病咱们都有,莫不是真有什么病?”

李泰笑道:“不会的,本公子以后不会再让这里的人再犯这样的病。”说完,一举手上的海带笑道:“一切,都要靠它,等咱们研究好了,让王平派人出外地,有多少买多少,回头送给乡亲们,哈哈,这毛病不就解决了吗!小事!”

月娘大喜:“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