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安民摇了摇头:“这咱就不清楚了,再过一两天我就要回去了,元霸已经走了。军中不可无人啊,唉,真想在此多呆上一些时日。”

南山笑道:“贫道本想出去云游,但走到哪里都没此处好。呵呵。贫道可要再待一阵子。泰儿说了,过一阵子要自己酿酒呢。在此等段时日吧。咦,那不是凝儿吗?”

凝儿走到南山身边施礼,南山言道:“凝儿。你带这些账房干什么?”

“相公说了,今天就要开始收粮食,要白天黑夜的收,这一次派了三十名账房统计,凝儿正要带着他们去呢,少爷晚间便去粮库!您要是无事也去瞧瞧吧。怕是这几天要热闹地紧呢。”

“热闹?有什么热闹?”

凝儿笑道:“相公说,谁家种地种的好,选出头三名。每人给一百两银子呢!”

南山一愣:“那岂不是谁家的地多,谁家就得银子?”

“嗯,当初凝儿也是那么想的,后来相公说要取什么平均值,凝儿也不懂,反正地多不一定打得多。相公还说,这次不止要奖赏胜出的人家,还要他们上台讲讲怎么种地呢。也好让大伙都听听。”

李安民笑道:“嗯,别说,这孩子鬼道道就是多。泰儿现在干什么呢?”

“蒲松说所有地兵器都打造完毕了。相公正带人往城墙上装呢,您再往前走走就能看到!”

“嗯?这小子要装什么?走,咱们去瞧瞧。”说完与南山向城北走去。

两人走到城北,见到李泰带人在城门之上忙活着,李民安天生对兵器就很热衷。见到不少零件组装在一起便成了一个大弩。不仅异常惊喜,连忙走上城门喊道:“泰儿。你装的是弩吧!”

此时李泰忙的汗流浃背,见到李民安上来笑道:“爹爹果然厉害,连弩都认识?”

李安民不以为然道:“当年秦国不正是靠这弩占领的燕国吗?还以为老子不知道?不过这弩却是很少有人用了。不方便!”

李泰看着一眼望不到头地城墙,心里异常爽快,擦下汗言道:“爹,你看咱这弩怎么样?够大吧?这要是上来敌人,全数发射一下就是二千五百只。孩儿敢说,只要这弩一发,穿透一人不成问题。这弩箭一出。最起码倒下五千人。嘿嘿。师傅,您也来了。”

南山点头一笑,瞧了半天言道:“嗯,此物甚是精巧,咦,便是用底下这些碎物组装而成?”

“是啊,这地下的叫零件,都是一样的型号,嗯,就是一边大,随便组装即可,如果城北敌人太多。只要一个时辰,城西的两千五百只弩都可以移过来。”

南山惊讶道:“你打了多少这么大地弩?”

李泰嘿嘿一笑:“也没打多少,四面城墙每面都二千五百支。一支弩能配一百到一百五十支箭。唉,还行吧。算不上多。”

李安民拿起一支箭瞧了瞧,突然骂道:“你个小兔崽子,有你这么败家的吗,这、这剪枝是用精钢打造的。你有多少钢啊。你可知道,整个大炎的精钢加在一起也没你这一面城墙的弩多啊。你、你、”此时,给李安民气的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其实想想也对,自己带了一辈子兵,除了几个将领手上有精钢的武器,哪还有什么精钢之物,可自己的儿子倒好。用了一年地时间,把河州所有的兵卒武器、盔甲全换了不说,就连这弩箭都是精钢的,这么好的装备,这么好的城墙,这么坚固的铁门。李安民实在是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良久,看着远处延伸的城墙,看着虎烈营的兵卒在安装弓弩,不由的感慨道:“京城与此相比,当为废墟!”

李泰哈哈一笑:“爹,京城怎么跟这相比?孩儿不说大话,五十万军队敢来此处,孩儿就敢让他们又来无回!”

“啥?”李民安恨不得上前给他一巴掌。见到李泰要跑喊道:“你回来,敢跟老子吹。就凭借你手上的五千娘子军?敢跟人家五十万干?哼,送给人家白干都不够。我告诉你,你对面就是吐蕃,要是真有一天铁骑前来,看到守不住立刻就给我跑。别逞能。知道不?”

李泰看着吐蕃那边狂笑,站在城墙之上很有指点江山之意:“爹,你错了,五十万。对于孩儿来说不多。”

南山言道:“泰儿,你与为师说说,要是吐蕃来犯,你如何御敌?”

李泰笑道:“师傅。徒儿现在手上有两千虎烈营,五千娘子军,七千条獒犬,一万五千名在押人犯,前几天师兄来告诉我,出佛寺已经召集万名武僧,。你看,这惠山之上。大小道观庙宇不下百间,再出五千人没什么问题吧。呵呵,獒犬还小,咱们先不算,光这些人加在一起就三万七千人,依靠如此坚固地城墙,你说他们进得来吗?你看咱们的城门,那是从上而下插在地里地,你想撞开,除非拆墙。再家上精良的武器。再加上这一万张大弩和一百多万只弩箭,徒儿身后还有尽二十万的百姓。您说,他攻地下来吗?”

“这……”南山听到李泰地话不由地低头沉思,是啊,这么硬气地家底。换谁都是头疼啊。

李安民言道:“如果敌方在水里下毒。你该当如何?”

“哈哈,爹。孩儿到河州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枯井全部打出水。这么大的城镇里二百多口井啊,全是地下水。谁喝浮水?哈哈,不可能,不可能。就算是火攻,浇也浇灭了。只要粮食下来,咱们这粮,水都不缺。哼,除非他能挺住五年,您觉着可能吗?”

几句话说地两个老人一点脾气都没有,李安民看了看城下,心道,这么好的地界敌军肯定是上不来了。下面城墙还那么坚固,要是我,如何才能拿下这座城?用巨石也砸不坏啊。这、这该当如何。突然之间,他觉着自己好像老了。不由的言道:“爹真的老了。连个城池都拿不下来了。”

李泰看出他地心思笑道:“爹,您别这么想啊,我是您儿子,要是您来攻城,孩儿直接出城恭迎爹爹,操这心干嘛。再说,您要是站在这上,指挥这里的兵卒御敌,那什么感觉。嘿嘿,是吧。”

李民安不住点头:“嗯,嗯,有理,有理,泰儿此话甚是有理啊。就是,这城墙是我儿子修的,老子夺他干什么?嗯,好好干,越结实越好!嘿嘿,泰儿啊,你还有多少精钢,给爹也换换呗。前些天看到你手下的兵卒盔甲甚好,能不能也照这样子换换?对了,那个叫什么甲?”

“那叫鱼鳞甲,都是一些钢片做成的。此甲穿在身上异常灵活,而且硬物扎上去主动泄力,很不错,爹,你想要多少?

“三万……”见到李泰眼神不善,两忙改口:“那就两万五吧。”

“啥?孩儿我拼死拼活才凑出不到八千?您张嘴就两万五?你是我爹吗?”

“那、那就再少点,两万总成吧!”

李泰眼睛一转:“不行,最多一万套,嗯。明年此时过来取吧。咱们先说好了。所有的材料都有你们出,嗯。每套盔甲工钱五十两。”

“啥?材料我们出,一套还五十两?换上一茬光银子就五十万两,你把军队都卖了也没那么多钱啊。便宜点!”

李泰长叹一口气:“爹啊,不是孩儿不孝敬您,您要是弄个几百件,孩儿这里都有,直接拿走便是。可您要的太多了。这样吧,要是没有战事,您给五十两,半年内交工如何?唉,河州穷啊。要……”

“我呸!你他妈小小年纪就敢跟老子哭穷,听凝儿说,你一场佛事会下来就弄了两百多万两银子,还不算你剿匪的。人合商会马上就要收上银子了,再加上你二叔地四百万两,一个破县城就千万两银子。你比江南的大县还他妈有钱,你敢跟我哭穷,大炎五年的税收都没你多,你他妈敢跟我哭穷?”

李泰苦笑,心道,你还不知道我有多少黄金呢?光衙门那一快菜地就值多少银子?等百姓的粮食下来,做成吃食有是多少银子?商场盖好了,光收房租就多少银子?水库马上要建成,养牲口还是银子,出佛寺马上建成,每月的香火钱也不少。再加上每天来往的人,他们吃饭、睡觉、卖布、买纸,嗯,要是不赚他几千万两,好像对不起大家吧!

“你想什么呢?给个痛快话,做是不做?”

“爹啊,既然您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孩儿也不能不孝顺,您这样,价钱是不能减了,但您可以先付三十万两,剩下的分十年还清,但利息还是要给的。这样没问题吧?”

李安民心中一琢磨,嗯,十年还清,不错,只要拿到盔甲就不给他银子了。反正我是他老子,怕啥,不就三十万两银子吗?省点用先给他便是。有钱再说。想到这里点头:“行,拿就先给你三十万两。那你半年内必须交货!”

“好。您是为朝廷,孩儿也是为河州,既然谈到了买卖咱们就要立下字据,您可别反悔。要不您就把孩儿坑了。”

李安民嘿嘿一笑:“放心吧,你是爹的孩儿,坑谁也不能坑你,走,咱们现在就回县衙!”

“好!”

几人回到县衙,命燕儿摆上纸墨,两人写好字据画押,李泰拿出衙门官印盖上,李安民拿出兵符盖上,随后李泰特意把师兄叫来,与南山一起做个见证人,最起码他们两人的身份在佛道两家都是人物,做见证人很有分量。

待几人签完字后,李泰拿起字据吹了吹笑道:“爹啊,孩儿知道您手头没有三十万两,咱们这字据上写地明白,一个月之内,要是定钱和材料不到齐。孩儿可就不管了。”

李安民把字据往怀里一揣:“行,等爹后日回去便派人把材料和银两都给你带来。”说完,嘿嘿一笑,感觉占了很大便宜。

南山此时越看越不对,总感觉哪里出了问题,但还莫不准,与平远两人商议一下也没有结果,见到李安民离去,不由的问道:“乖徒儿,你这是打的什么算盘啊?为师怎么看不懂?”

燕儿也言道:“是啊,咱们不差那些银子。您干嘛还立字据?万一老爷不给,咱们也不好要不是。”

凝儿摇头:“我觉着相公这么做对,毕竟这是衙门与军队的事情,还是弄清楚比较好,要是爹没有了银子,只要说话,相公会从自己的腰包掏出来地。但牵扯到军队就不好说了、相公,说说,您是怎么想地。”

李泰嘿嘿一笑:“这不明摆着让咱们赚钱嘛。先不说他给不给剩下的二十万两,你们想,爹带那么多兵,如果别地兵都看到有新盔甲了,谁不想要?谁穿上新盔甲能不显摆?这么一来,军心必然不稳,要不他就把那一万件盔甲放到库里,要不就全军都配备上。嘿嘿,放到库里,爹看着还心疼,而且将士都知道有新盔甲了,你为啥不给将士们穿呢。这军心还是不稳,要想军心稳也好办,全军配齐嘛。哈哈。到时候想做第二批就得把第一批的帐给结了。要不就不给做。反正大炎就咱们一家能做。还怕他吗?一批垫一批,进来就出不去喽。”

几人听完李泰的解释,不由一愣,随即一想。不由的都望向李泰,南山良久言道:“枉费李将军一世虎将,还是让他儿子给拐沟里了!”

【卷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 丰收

“你们。上那边把粮卸了,记住要拿好凭证,去师爷那边领钱!”

“那边粮囤满了,去十六号库!”

“东街的百姓把粮食放到十九号粮库!那边再去几个衙役安排一下,别太乱了。”

“大伙精神点啊,现在是晚上,多少粮食自己看好了,别少算了。”

此时,河州城西处火把通明,卖粮的百姓都排出了几公里,虽说此时已经是秋天了,但丰收的喜悦让百姓们座在一起并未感觉到寒冷,彼此都在询问打了多少粮食,要是你家的比我多,一定要好好的讨教一番才好。虽然不明白科学种田的道理,但却明白虚心请教。

李泰带着衙役不住的维持秩序,在火把下,粮库前面的百姓已经突破了几万,不为别的,因为这时第一次家里丰收,每家成员都全部出动,等着领取有生以来的第一笔巨款,不少女子抱着孩子座在粮车上,看着男人不断的忙活着,不时的上前送杯茶水,递上一口饭,一脸的满足,男子则是擦下汗,对着女子嘿嘿一笑,摸着自己的孩子,一脸的欣慰。

凝儿在李泰身边感慨道:“相公,你忙活了一年,今天终于有收获了。”说完,转头一脸温柔的看着李泰不语。

火把下,凝儿的容颜依旧,唯一不同便是长发以被盘起,浑身散发着一种女性成熟美。李泰牵着她的手望着前面的百姓笑道:“是啊,忙活了一年,等得就是这一天啊。凝儿,你看那个孩子。在他娘怀里睡的多香,呵呵,只有他地年纪才不知道愁啊。”

凝儿点头应道:“是啊,或许他只听娘亲说,过了今天。就可以有好吃的呢。”

两人站在火把下,看着远处的百姓,看着一车车丰收的粮食,心里当真是甜蜜异常。李泰不由的言道:“多好地场面啊,要是芝萌在此就好了,嗯,娘亲在也好。岚儿在也好啊。”

“相公,你想家了。”

李泰一笑:“是啊,想家了,也不知道娘亲爷爷和岚儿怎么样了。”

凝儿看着远处笑道:“是呢,相公帮着百姓打了这么多粮食,要是娘在这里,定然会开心的。一定会夸奖相公的。”

话音刚落,远处跑来衙役言道:“大人。林雷您去歇息一下吧,城东还有一大半百姓都没打完粮呢,城外还有小一半地没收呢,怕是要过三四天才能收完啊。”

李泰点头言道:“嗯,知道了,告诉大伙买点力气,这个月工钱加倍,呵呵,去把王将军叫来。”

不久,王平来到。李泰言道:“王将军,告诉将士们最近辛苦一下,粮食下来,河州安全是最重要的。虽说惠山之上地土匪都清理掉了,但是咱们此处毕竟是边境。告诉将士们打起精神来。这段时间一定要保证平稳度过。还有,无事的时候要多练习城门弓弩的用法。弩箭咱们不缺,让大伙放开了练习,每天十个队,挑成绩最不好的走到城外回收剪枝,獒犬要抓紧时间训练,此物半年便可派上用场,今年一年大伙都辛苦了,等过年,咱们好好犒劳一下将士们,替我谢谢他们吧。”

王平看着长龙般地粮车笑道:“大人才是累了一年呢,将士们看着百姓打了这么多粮食真是高兴呢,哈哈,大人,咱们城东也没少打粮食啊,大人是先让百姓入库罢了。要不咱们现在也完事了。”

“咱们的是军粮,多等一会没关系,对了,看目前的样子,咱们粮库肯定不够用,我先让何大叔把比较好的粮食都记下来,回头命人秘密送入地道,人手一定要安排好,就用挖地道那些人便可!”

“嗯,属下都记下了,还有什么事吗?如没事,属下要回城墙之上布防了。”

“嗯,辛苦王兄了,等过了这阵子,兄弟好好请你喝一顿!”

王平言道:“大人不说,属下都忘记了,咱们城东的水库怕是还有一个月就能差不多了。现在城东已经不少的牲口了,咱们什么时候能吃啊?将士们都馋了。”

“哈哈,别说将士了,兄弟我都惦记好久了。可是不行啊,县衙花钱雇些人专门饲养牲口,不出数怎么能行,咱们河州至少要有万头母猪才行,现在可能还不到二百头吧。不行啊。等过了这阵子,派人出去买,有多少要多少,反正咱们有粮食,有银子,不怕!嗯,你先不用担心。兄弟心里有数!”

“那好,属下就告退了。”说完,转头而去,凝儿笑道:“相公,你的口气太大了。就算京城怕是也没有万头母猪吧。”

“切,京城算什么?那是因为有了皇上才叫京城的,京城未必好,给相公两年时间,马上超过京城。嗯!等我一下。”说完,找个最高地地方站了上去喊道:“乡亲们,乡亲们,走到这里来,本官有话要说。每家派出一个人便好,剩下的看护好粮食。“

李泰一发话,不少人都慢慢的走到脚下:“大人,何事?”

李泰笑道:“乡亲们,等粮食卖完了,大伙都上都有钱了,你们是不是该干点别的了?怎么着也不能看到手里这俩钱吧。”

大伙一听,顿时激情一片,古人大多都是以种地为主,哪有什么副业,听到李泰说还有赚钱的活,都想问问怎么回事,李泰伸手压了压笑道:“本官觉着,咱们河州有了粮食,大伙都该干点别的了。谁家要是有地方,可以养猪,养羊,养牛,养鸡,养鸭,什么兔子了,鹿了,反正能吃的,养什么都成,到时候衙门出钱收购,肯定不能让大家白忙活,家里有了牲口,咱们自己吃这也方便些,大伙说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

“是啊,大人,可是咱们现在没有多少牲口啊。”

李泰喊道:“无妨,明日本官在城门处贴上告示,想要什么都到衙门处登记,把定钱交齐,然后衙门到外面为大家收购去。本官先告诉大伙,咱们养那些牲口可不是为了满足河州百姓,咱们要供给附近几十个州县,少了可不行,嗯,本官算了一下,要是养好了,一家一年下来,赚个百两银子怕是不难。”

“啊?养牲口能赚百两纹银?”大伙本不相信,但话是李泰说出来的,谁有能不相信呢,忙道:“大人,那咱们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养牲口岂不更好?”

李泰笑道:“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养牲口怕是比种地还难,万一有什么兵灾地,损失的也多啊。大伙先别着急养太多。慢慢来,钱不是一天能赚完的。回去跟家里人都商量商量,想要养的,明天都到衙门去报名。要是谁家有人专门会养活牲口的,咱们衙门出钱,让他好好给大家讲讲。要实在没有,衙门就到外面请人给大伙讲讲好不好?”

“好!好!”

“好啊,大人啊,你这赚钱地道道真多啊。”

李泰哈哈大笑:“这算什么。关键是咱们河州地百姓不富裕,要是大伙都有钱了,本官一年就能让你们都翻两倍的赚回来,可是现在不行啊,不过也没关系,谁都是从穷日子过来地。慢慢就好了。这不,有了粮食咱们就有了第一笔钱了。”

“大人,我们有亲戚在邻县,他们听说衙门收给这么高的价钱收百姓粮,他们都不相信呢,等咱买完粮了,到他们家显摆先显摆,哈哈,谁让当初大旱的时候走来着。好日子这不就来了吗?大人,上次衙门分给俺们家五只鸡,现在都不小了,明天请大人到咱家吃鸡如何?”

李泰笑道:“还是留着吧。什么时候你家养上千只鸡的时候再叫本官去。本官一定狠狠的吃你一顿。”几句话说的大伙开心不已,李泰最后挥了挥手:“好了。大伙都忙去吧。都散了吧。本官还有事,就不跟大伙聊天了。”

来到凝儿跟前,见到凝儿正与冰儿聊的火热,见到李泰到来,冰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李泰嘿嘿一笑:“冰儿,在这住着习惯吗?”

冰儿轻轻点了点头,随后拉着凝儿不松手,凝儿笑道:“刚才你不能挺能说的嘛?怎么相公一来了就没了声音?呵呵。”

“姐姐!”冰儿一跺脚,低头不语。李泰哈哈大笑,走上前去言道:“冰儿啊,本想送你回去,可是咱们将士都比较忙了,你再玩一段时间吧,有时间去出佛寺,那马上就建成了,城东还有水库也快了。嘿嘿,有什么难处只管说话。本官都帮着你。”说完,很自然的伸过手去想摸两下。奈何冰儿胆小,转身就靠在了凝儿身边,李泰伸着手在空中摇了几下:“哪来的蚊子,真讨厌!”

冰儿一笑,躲在凝儿身边不语,凝儿言道:“相公,咱们先回去吧,今夜应该就是这样了。兵卒也甚卖力气。燕儿带着账房忙活良久,凝儿回去给他们做些饭食吧。”

李泰点了点头:“也好,我回去还有些事情,师兄说出佛寺从动工我就没去过,作为河州的知县,有点不妥吧。呵呵,看来本官还得去。”

【卷三】

第一百一十八章 … 出佛寺

九月的惠山,处处已经泛起了金黄,走到山道之上,感受着脚下落叶的柔软和泥土的芳香,李泰不忍多呼吸了一会,突然,一个松鼠从树顶穿过,看着毛茸茸的尾巴覆盖着身体,对着李泰眨了眨眼睛跑走,李泰笑了笑,要是岚儿在此,一定会嚷嚷着要了吧。

“相公?在想什么?”凝儿提着裙子,轻擦额头香汗问道。

“没事,不过就是空气清新,想多闻一会罢了,累不累?不让你来,你偏来。”

凝儿笑道:“大家都在忙呢,燕儿还带人收粮呢,凝儿怎好一个人呆在家里呢?这么好的天气,也随相公出来走走,闻闻着山间的青草、野花,人都轻快不少呢。”说完。擦下香汗笑道:“走吧。过了这个山头就是出佛寺了吧。我好似都闻到香灰味了。”

李泰笑道:“这寺庙还没盖起来就能闻到?哈哈,真难为你了。来,我搀着你走,别说,被你这么一说,还真好像能闻到香灰味了。”

两人边说边走,慢慢的爬过了山头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什么叫宏大,什么叫庄严,什么叫清幽,什么叫大气,此时,就算李泰本人也无法形容此寺庙的壮阔,让人看上一眼就有皈依我佛之心。

只见这山头的远处,赫然耸立着一座巨大的寺庙,在外面看,五丈多高黄墙延绵无际。当真不知道大到几何?站在山头上远远望去,好似小城一般,这寺庙内红砖绿瓦,甚是醒目。丈大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好像重重敲在人们心里一般,站在山上往下看,寺内青松耸立,红柱支天,金顶的大雄宝殿甚是恢弘壮丽。再往后看,隐约见到烟雾缭绕,凝儿言道:“相公,那后院烟雾缭绕。似乎都看不到头。怎么回事?”

“走,下去瞧瞧,是不是有妖精在作怪,待本法师与他拿下。是男的就杀,是女的就奸!”

两人来到寺门之前,见到五丈宽地红色山门紧闭,在旁边开着一扇小门,不时得有人进出,这山门外有两个五丈高的雄狮,看的李泰一愣一愣的,这都从哪弄来的?抬头上瞧。脖子好悬没折,这门也太高了。之间朱檐之下丈大地三个金子…………出佛寺!

凝儿不由的惊叹道:“相公,这么大的寺庙,凝儿真是第一次见到呢!你看着门槛,想要迈过怕是使上全身的力气呢,这人往这里一站顿显渺小。”

李泰嘿嘿一笑:“是啊,要不说建筑地魅力就在于此呢。走,咱们进去瞧瞧。”

话音刚落,就见里面走出一沙弥,见到李泰一愣。显然是不认识,双手合十言道:“阿弥陀佛,不知道施主来此是上香还是还愿?”

“嗯,这么快多有还愿的了?”李泰心里一笑忙道:“什么都有了。林雷哈哈,你去忙吧。不用你招待。”

“这……小僧是这里的门僧。这寺庙偌大,要是施主走到一圈。怕是要累的紧,咱们此处虽为出佛寺,但寺庙中供奉地佛祖不下千尊,还是小僧为施主引路吧。”

李泰一挥手:“呵呵,不必麻烦你了。本官自己转转。”说完,带着凝儿走进山门,回头一指:“嗯?记住?别跟来啊。”

那人一愣,站在原地,李泰带着凝儿随便挑个地方跑去,凝儿笑道:“这便有饭香味,怕是斋堂吧。”

“嗯,应该是的,嘿嘿,走,我去瞧瞧,这里面万名僧人要用多大的锅吃饭啊。哈哈。”跑了不远,见到一个偌大的房子,进去之后,突然发现里面简直大的出奇,几乎可以跟黑虎寨比肩,见到几个僧人在远处忙活,李泰站在远处惊讶道:“我靠,普天之下怕是没有比这锅再大的了吧?这都赶上池子了。”

凝儿点头笑道:“嗯,真是大啊。相公洗澡的木桶都没这个大!”随后两人走出。看到哪里都甚是新奇,不由的像大雄宝殿走去。这大殿檐分二层,八角挑檐,凌空飞起。顶层地屋檐下竖着一块雕工精细的匾额,上面有两尊佛在低头默祷。殿内东西两侧有十八罗汉佛像,有的笑容可掬,有的长眉善目,有的静坐沉思,有的合掌拜佛,有的捻珠诵经,最中间供奉的便是由李泰亲手策划的石头了。见到石像座在上面,被无数的香火供奉着,自己这个佛家信徒心里当真是不知道该哭该笑。

“阿弥陀佛!”一道哄音传来。

李泰回头一笑:“师兄好啊。哈哈。”

平远此时面目红光,一看就是这个方丈做地异常舒服,见到李泰到来,平远眉间含笑:“师弟可是百忙之人啊,呵呵,今日能来出佛寺,当真是我佛缘分。来来来,给佛祖上柱香吧。”

李泰也不好说什么。与凝儿上香拜了拜起身笑道:“师兄啊,没想到这出佛寺这么快就要建成了。当真是宏伟异常,师兄开创了我大炎佛教最大的寺庙,功德不可限量啊。”

“师弟休要这么说,这都是脱师弟的洪福啊,你看那些地界的寺庙。虽说也算气派,但无论是地界还是大小都与咱们无法想比,这不,庙门未开,四方供奉的百姓几乎天天络绎不绝。此处乃佛家圣地,佛祖也是异常灵验啊。”

李泰嘿嘿一笑:“那是师兄大德,方能在此坐镇,要是换了师弟,怕是早就不行了。”说完,抬头看了看棚顶,靠,太高了。走到红漆地柱子旁边比划了一下,至少要六七个人才能抱住,由于正殿太大,人站在哪里都显着单薄,甚至有些发凉,李泰不由地感慨:“师兄啊。好大的手笔啊,师弟站在这边看旁边地罗汉似乎都看不清楚。对了,你这用多少匠人?”

“不多不少,正好一万五千人,用了尽三个月地时间搭建而成。呵呵,多亏了师弟的银两,才能让这大炎最恢弘的寺庙在最短的时间内屹立于我大炎啊。呵呵,师弟才是功德无量!”

凝儿一笑:“切莫说了。要凝儿说,还是匠人厉害,要不是他们,这河州的城墙和这出佛寺哪能这么快就建成呢。对了。相公,既然来此,便留下墨宝吧。也不妄来一次,怕是这出佛寺建成了,就没有时日来了,到时候才子佳人多会于此,相公与他们也是神交呢。”

“阿弥陀佛,师弟留此墨宝。师兄当真是求之不得啊。你看,这大雄宝殿之外还却一幅楹联,不如师弟就做上一联吧。”

李泰一笑:“这样吧,师弟我在此出一个上联,待出佛寺建成之日,咱们也好求个下联,呵呵,不求别地,只为一段佳话。”说完,负手在大殿之中踱步。良久一笑言道:“嗯。师弟出个上联,我这联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日送僧归古寺呵呵,到时候请人对来!“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日送僧归古寺”平远在边上小声嘀咕,良久摇头笑道:“呵呵。此联甚巧啊。寸土之上建寺,寺旁填言为诗,其后,最后一字又回到诗上,呵呵,当真是一绝对。师弟,可有下联?”

李泰一摆手:“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师弟不才,还没想到下联。便教给那些才子才女吧。”

话音刚落,听到外面一声叫好,转头观瞧,进来三名男子,中间一人身高六尺,年纪与李泰相仿,浓眉鹰目,身材修长,头上带着一白玉冠。穿着白色绸缎,负手跨进殿门,一块玉佩在白玉带下不住的摇摆,一进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