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回春-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说纷纭,到了唐府都不敢再多嘴。唐府依然做着自己的时,王氏与秀姨娘商量着嫁妆的事,唐月婉除了请安,便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的绣着嫁妆,书坊的学业一直持续着,就算是下雪也没有停歇,每天周而复始的学习。
飞雪落下来的时候迎来了腊月。张家提前六天就来柳城接亲,飘着大雪,敲锣打鼓的从江城来到柳城,接了新娘子马不停蹄的又三天的路程回到江城,腊八那天在张家拜堂成亲。虽然麻烦,因为是喜事,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敲锣打鼓,从腊月初二开始,唐府就一片忙碌了,王氏每天带着秀姨娘把置办好的嫁妆放在后院的厢房里,整整放了两个院子,张家来了十辆马车,三十担子,二十奴婢,那么按照礼仪,唐家要最少要去十二辆马车,三十六担,三十个奴仆。
实际上,唐老爷说了要办得隆重些,王氏便在张家的聘礼上翻了一个倍,要去二十辆马车,六十担,以及三十个奴仆。如果去六十个奴仆,恐怕张家会安置不下,张家在柳城的院子并不是很大,安置不了那么多人。
族里的人,老太太并没有过来,倒是派了赵氏过来,赵氏是唐建华的正房夫人,也是唐老爷的弟弟,娶的是京城护城官的女儿,前几年升了官,才做到护城官这个职位,负责管理来往京城人的文书,是个肥差,赵氏的外公的哥哥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否则赵氏的爹爹也不会升职到这个肥差。
娘家地位显赫,赵氏在唐家,除了老太太,就是她一手在打理,唐建华都不管理家里事物,赵氏行事谨慎,八面玲珑,倒是把上下打点得服服帖帖的,要说不好的一点就是生了一个痴呆儿子,以后再无所出。本来她是不同意唐二爷纳妾的,可是她肚子不争气,生了一个儿子又是傻子,自然没权管着,唐老太太起先碍于她是官家的小姐,倚在忍让,就算生下傻瓜儿子,明面上也没说什么,过了两三年,她的肚子一点消息也没有,唐老太太就不乐意了,把身边带着的小婢女送到唐二爷的房里,唐二爷推迟不了,而且他也没打算推迟,在外面,别人都暗地里笑话他,就这样,他把那个小丫头收回了房里,赵氏气愤却无可奈何。
那个妾室没多久就怀孕了,生下来的是一个女儿,老太太本来就偏爱这个二儿子,找事的肚子依然没动静,不说儿子,就连女儿也没有生下一个,唐老太太又不乐意了,把身边的另一个丫头又送到唐二爷的床上,如此几次。赵氏的肚子依然没音信,赵氏知道唐老太太对她有意见,她便贤惠的让唐二爷纳了她的表妹,,第二年生下来的也是一个女儿。到现在,唐二爷的后院里有六位姨娘,一位正房,姑娘倒是有十三个,儿子就是那个赵氏生下的傻瓜儿子。
正因为如此,唐老太太这才想起远在柳城的唐老爷,便把唐继明接回了京城,以后生的男孩,过了三岁也要送回京城去给唐老太太带着。
正文 第七十一章聘娶(七)
第七十一章聘娶(七)
王氏把赵氏安排住进了外院东厢房最大的院子里,赵氏带来的人不少,而且又是代表唐老太太来的,自然要受到这样的礼遇。
与赵氏一起回来的还有唐继明,他们真好在腊月初一到达柳城唐府。腊月初八就是拜堂的日子,真正的迎亲队伍在腊月初二,也就是明天开始就从江城张家出发,见面结着薄冰,柳城又是在江城的上游,渡口已经不让停船了,陆路要走三天。迎亲队伍到了柳城之后,稍作歇息就会回江城,行程三天,正好能够在腊月初八那天回到江城拜堂成亲。
所以这些日子唐府里忙得不可开交,王氏也不想让赵氏说闲话,让钱妈妈亲自去打点,自己与秀姨娘一起核对嫁妆,嫁妆整整站了两个院才放下。马车都已经准备好,被带走的奴仆也已经较大清楚,只等着花轿临门。
书坊的学照样上,根本没有她们什么事,后院不与前院连接,不是府里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书坊。
唐月婉的嫁衣在十天前就已经做好,凤冠也于昨日就已经送了过来,放在她的房内。秀姨娘看着连连赞叹,说是最漂亮的衣服,唐月婉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白皙的脸上浮着一抹红晕,秀姨娘看着更加高兴。
吃过午饭后,唐明珠去王氏的院子,正好赵氏也在,坐在王氏下位,唐明珠看着站在门口的眼生的婢女就知道家里的客人已经来了。守帘子的婢女掀开帘子让她进去,同时有一个婢女报道“大小姐来了。”
闻声,王氏笑了笑,看了一眼赵氏,笑着道“珠儿来了,快过来渐渐婶娘。”门帘处,一个身穿粉色对襟夹袄。边沿处镶着白色的狐狸毛,里面同样是粉色长裙的及鞋,脸上红彤彤的,许是刚从外面回来,明亮的双眼,含笑的眸子,倒是多了几分婉约,身上的大裘在进来的时候就让书琴抱着了。王氏招了招手让唐明珠过来,
唐明珠笑了笑,走过来朝王氏福了福“娘亲万福”又笑着朝赵氏福了福身“珠儿见过婶娘,婶娘万福。”又看了看赵氏身后的女孩,嘴角含笑“这位妹妹是谁?”
“是玉英姐姐,珠儿以前不曾见过。”笑看了身后的人一样。
女孩会意,从她身后走了出来“珠儿妹妹真的如娘亲说的一般惹人喜爱。”
说着上前拉着唐明珠的手,唐明珠没有挣脱,笑看了她“姐姐才是惹人怜爱。”
闻声,王氏笑了笑“你们姐妹难得见面,珠儿带着玉英去外面说会话。”唐明珠笑着点点头,朝她们福了福,唐玉英也福了福便掀帘出去了。
唐玉英是赵氏表妹的大女儿,乖巧懂事,赵氏没有女儿,只有一个痴傻儿子,这么些年来,没少看郎中就是怀不上。看着唐玉英乖巧就带着身边。
“当初说到大姐的亲事,娘是不同意的,张家是小门小户,一唐家今时的地位与财富,总能找到一份门当户对的人家,做个正房也是不难的。若不是早些年有了婚约,娘也不会点头。”语气里满的不乐意。
“张家是老爷的救命恩人,就这样说起来,大姐嫁过去也亏不了,再说,张家过来的聘礼一点都没有委屈大姐。弟妹这话要是被外人听见了以为唐家是知恩不报的人,会招人唾弃的。”王氏笑着出声,却说得一字一害。
赵氏皱了皱眉“嫂子误会了,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大姐可惜了。”
“大姐不可惜,能够为老爷偿还恩情是她的福气。况且张家也不是外人说的那般,否则也不会单是聘金就是一千两,就是在京城的大户,也下不了一千两的聘金。”不要以为,她没去过京城,就不知道那里的时。赵氏当年嫁到唐家,唐家去的聘金也不过六百两。春天时刘大人的嫡女嫁给陈大人的长子,聘金也不过三千两,比起来,张家的千两定金可是比大数目。不是谁家都能拿出来的。
赵氏被王氏这样一说,面色一红一白,尴尬的转移话题“嫂子说的是,倒是我不懂事了。不知道珠儿这些年来可学了什么没有,京城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珠儿愚钝,比不上京城的千金小姐,倒是不知道弟妹的女儿们,都学了些什么,倒是让嫂子开开眼见,也让珠儿学学。”真正接触赵氏的机会不多,王氏也知道她这样说的目的,想让她自惭形秽,还轮不到她。看着那个小家碧玉的唐玉英就知道京城里的那些姑娘们也不过如此,连珠儿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还在那自夸,倒是不怕羞了人。
“嫂子说笑了。”赵氏尴尬的笑了笑,端茶掩饰。
王氏见她不语,也就不再多说。
接下来的日子,两兄嫂之间还是要见面的,王氏因着赵氏没有生子,自是不怕的,有怨恨赵氏出主意,让老太太大府里的男孩都送到京城去,想着大公子眼看着就到了三岁,王氏怎么舍得么还不趁这个机会给她小鞋穿。
腊月初四那天,张家的迎亲队伍到了唐府,腊月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即使是初四也不例外。唐老爷带着人在门口等着迎亲队伍,张家公子穿着大红的新郎袍,骑着黑色骏马,前面系着红花,脸上带笑,浓眉大眼,带着一股子水边人家少有的英气,朗朗身影,却不是柔弱的书生。眉目坚毅,目光清朗,倒是一表人才。一路爆竹声声,看见门口的唐老爷勒住马跳了下来跪在雪地里“小婿来晚了,让岳父大人久等了。”
唐老爷一身紫色长袍,留着美须,笑着上前扶着他的手“贤婿一路辛苦了,外面风雪大,还是进去再说。”说着看开了唐管家一眼,唐管家会意出去安置了。
张公子点点头,身后的爆竹身在此响起,唐府门前贴着大红的喜字,挂着喜字大红灯笼。
王氏早就准备好宴席,就等着他们过来,吩咐下人门开始上菜,门外的东西唐管家会安置,明天就会启程去张家,今晚要在这留宿一晚。而今天,也还是唐家宴请宾客的日子。唐月婉是待嫁新妇不能见客。一切都是张公子这个准姑爷出面。
唐老爷把张公子带到祖先的灵位前祭拜之后才带着他去大堂见诸位客人,男女分开两个大厅,男子在正大厅,女眷在偏厅,院子外面摆了三天的流水席,从今天开始一直到初八,张公子进来的以后院子里得人已经给他道过贺离去。
张公子知道会是这样,耐着心含笑回礼,连日奔波不显疲倦,倒是让唐老爷刮目相看。
酒高夜深之后道贺的人才酒足饭饱道谢离去。
第二日天未亮,唐月婉的院子里就已经忙碌了几个时辰。梳洗打扮,王氏亲自给唐月婉开妇人面,嘴里唱着“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赵氏亲自给唐月婉挽上发髻,秀姨娘给她戴上凤冠。嘴里也唱着《鹊巢》祝福之意。
唐老爷就在前院,看着唐管家吩咐下人把嫁妆装车。整个唐府天未亮就忙碌起来,好的预兆就是下了几日的雪已经停了。
王氏与赵氏扶着唐月婉去了祭拜祖先的祠堂前,就在门外磕了三个响头才出了门,秀姨娘跟在身后泪水连连。除了后院便来到了大厅,唐老爷已经坐在主位上,王氏也走了过去。张公子已经过来了,拉着红绸的另一端与唐月婉朝他们齐齐跪拜。大红高烛燃烧着,跳跃着烛光。
敲锣打鼓,奏着喜庆的乐曲,唐月婉却忍不住眼泪直流,哭得伤心不已,这是出嫁之前的哭嫁,倒是不会让人笑话了。
上了花轿之后,王氏在花轿旁叮嘱几句,秀姨娘探了半个身子进去,把一个木匣子塞进她手里“姨娘能为你做的就只有朕么多,以后的路就看女儿自己了。”
“姨娘放心,女儿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爆竹声声中,唐老爷坐上了马车,王氏与其他的人目送着花轿离开,秀姨娘哭成了一个泪人。倒在陈妈妈怀里。
路上休息的客栈都已经报了下来,唐老爷亲自护送唐月婉去张家拜堂成亲。上下花轿都是有唐老爷亲自扶着。
夜宿客栈都是分房而睡,一路上唐月婉与张公子都未说上一句话,倒是张公子在送唐月婉上马车的时候在她的身边小心提醒了一句“小心”
唐月婉听见了,略显低沉的嗓音,在她耳边回响。
到达江城的时候已经是初七下午,唐老爷他们夜宿江城最大的客栈里,整间客栈都被爆了下来,而张家迎亲的队伍都已回去,明早吉时已到便来迎亲。
小瑶和小环在一旁候着,孙妈妈和郑妈妈伺候她更衣,孙妈妈是秀姨娘身边的另一位妈妈,秀姨娘本来想让陈妈妈陪嫁过来的,陈妈妈不愿意,唐月婉也不同意,她身边知心的人就陈妈妈一个,他怎么好让陈妈妈陪嫁过来,况且唐月婉已经选好了人,以前的奶娘孙妈妈对她也是真心实意的,前几年因为相公有病就回去照顾着,她只是雇用的,并没有卖身与唐家。在唐家,有一大半的人是卖身于唐家的,一小数得人是雇用与唐家的,相对而言比较自由。只要惊得主人同意便可离开。半年前孙妈**相公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儿子以前是跟着孙大跑腿的,几个月前孙妈妈带着儿子到唐府来求秀姨娘,秀姨娘收留了他们,他们卖身于唐家,母子俩都分到了秀姨娘的院子里。
另外一个是张家过来的郑妈妈,说是张家夫人身边的人人,长得精明干练,却比不过孙妈妈,到底孙妈妈在唐家生活了几年。不过孙妈妈知道如何收敛,毕竟郑妈妈是张家的人,也是张夫人的陪嫁丫环,她自然得小心着,若是郑妈妈不满意在张夫人耳边闲言闲语,对唐月婉是不利的。因此有些什么事孙妈妈还是会找郑妈妈商量,听听她的意见。而郑妈妈也觉得这位新夫人是大户出来的热门,懂礼数,看身边的下人就明白了,心里的喜爱又多了几分,便也尽心了。
晚上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天依然未亮就已经起床梳洗打扮了,郑妈妈与孙妈妈两个人轮流着值夜,更是没怎么睡,却还是精神奕奕,只要瞒过着一天倒是可以休息的了。她们也聊了一桩心事。这几日天气都打好,地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客栈前停留着花轿,整个客栈也挂上了红色丝带,喜庆得很。早早的便有围观的人看这场亲迎。红红火火的从腊月初二便已经出发,昨天到了江城的时候,大街小巷的人都已知晓,张家迎来了柳城的唐小姐。
一路上都还算顺利的,只是来回奔波,使得唐月婉晚上的时候突然全身发热,请了郎中忙了一宿才算好了些。唐老爷又派人去张家通传了一声,张家的人也已经知晓。看情况,吧堂拜了再说。
一路敲锣打鼓到了张家,爆竹声声响着,唐月婉半靠在小瑶身上晕晕乎乎的根本就不能站起来,蓦然花轿停了下来,伸过来一只手,小瑶看见了,推醒了唐月婉,就听见一个声音道“大姐,还能站起来吗?”
这个低沉的声音?唐月婉睁开眼,在小瑶的搀扶下躬着身子,小瑶便把她手里的红绸递给张公子,边道“大姐说无事,有劳挂记了。”
“吉时已到,大姐便出来吧免得误了吉时。”唐月婉微微点头,小瑶代为应了一句便扶着她出来,亲朋好友都在看着,看见一身凤冠霞披的唐月婉出来都嚷嚷起来,头上戴着大红的帕子,视线只在脚下一点,以及手里的红绸,勉强的站着,双手一左一右被人扶着,倒是减轻了不少重量。
跨火盆的时候唐月婉脚一软,嫁衣的下摆差点被烧着,看得张公子都心惊,倒是小瑶机灵,腿一勾,就把衣裙勾了过来,拜天地,送洞房,该做的礼仪唐月婉强撑着行完之后才被送入洞房,她不想罗仁把柄,张公子悄悄的说若是不舒服可以省掉一些礼仪。唐月婉只是摇头。
送进洞房之后,张公子与唐月婉并坐在喜床上,让喜婆唱了喜歌之后让她们退下去了。张公子并没有离开,接下连在一起的衣角,去了交杯酒过来交给唐月婉“大姐,还有一点,喝了酒,掀了盖头你就躺着休息一下。”
“多谢相公记挂。”盖头下的人动了动,张公子这才想起来要把红盖头掀了,小环会意上前接过交杯酒,小瑶替上喜棍,张公子掀开盖头就看见微微抬眼看过来的唐月婉,一双眸子带着迷蒙之色,脸上泛着不正常得红晕,肌肤雪白中却煞是惹人爱怜,小巧的脸庞略显憔悴。
张公子痴了一下,他没想到,他的娘子比他想象中更加美丽,他们这只是初次见面。见唐月婉羞红了脸,张公子才惊醒过来,打拱赔罪“相公无礼”
引得一旁的小瑶小环人不知吃吃的笑了一声,连忙低下头,唐月婉就更加不好意思了,耳根子都红了。
“公子,客人都等着开席了”外面传来郑妈妈催促的声音让张公子面上一红。
小环端上交杯酒,张公子端了一杯放在唐月婉手中,唐月婉低垂着的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酒杯,含笑抬起头与张公子对视,仰着脖子喝下喜酒,见她看来,张公子呛了一下,看着眼前的美娇娘,嘴角含笑。小瑶接过酒杯放在桌上,小环扶着唐月婉在床上坐着。
“大姐身子不爽,娘已经请了郎中在外面候着,过来瞧瞧就好,外面的客人在等着。”
“相公慢走”唐月婉就要站起来福身,张公子见她站不稳的身子连忙上前扶着,正好扶着她的手,唐月婉怔了一下,另一只手已经揽了过来扶着她坐下。
“大姐好好休息”看了一眼坐在床沿的人,便出去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新妇(一)
第七十二章新妇(一)
张夫人带了郎中进来,唐月婉已经躺在床上,额上敷着巾子正昏昏沉沉的守着,孙妈妈与小瑶小环都在房内,见她们进来连忙站了起来“见过夫人”
“都起来吧”目光在床上扫了一眼“大姐如何呢?”郑妈妈抬了椅子过来让张夫人坐着。
“回夫人的话,大姐正烧着了。”孙妈妈如实回答。
“哎真是苦了这孩子。”张夫人叹了一声,道“郑妈妈让郎中瞧瞧。”郑妈妈福了福身,开了门出去,没一会就进来了,手里拿着一捆红绳,孙妈妈会意接了过来,小心的绑在唐月婉手腕上,郑妈妈把红绳拉了出去,交给门外的郎中,张夫人探了探唐月婉的脸惊了一下“怎么会这么烫?你们路上怎么照顾的?”在场的人都低下头不敢做声。
张夫人也不好多说,这路上连日奔波的,一个从未出过闺阁的小姐能够撑到现在已经算是不错了,再说,她也算是有心了,礼仪一件不少的做到了,倒是给他们张家长了脸,张夫人从没见过唐月婉,现在倒是第一次见面,看着柔顺的面容,沉静的睡容倒是与怀勇相配,生辰八字她也特地找人瞧了的,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旺夫,也就是这一点,她才能够容忍下唐老爷那些要求,否则就是公主下嫁她也不愿意。
就娶了眼前的大姐,他们家也被人在身后说了不少闲言闲语。想来那些人是妒忌,唐家是柳城的大户,虽然怪了点,近一年来,唐家的名声却是好的,再说,他们家如果不让外人帮衬一下,他们家已经没有多少祖产够他们挥霍了。
正想着,郑妈妈已经进来了“夫人,郎中说少夫人感染了风寒,加上连日的奔波疲劳所致,开几服药煎着喝了,多加休息一下便可安好”张夫人松了口气点点头,吩咐人下去抓药回来煎了。只要不耽误洞房就行,想着张夫人便看了孙妈妈一眼走了出去。
孙妈妈交代小瑶和小环两个婢女在房内守着,尾随其后跟着张夫人出了房间“孙妈妈是大姐身边的老人,也知道一些,如今大姐是张家的媳妇,有什么事就得守着张家的里,我看大姐也是温顺的孩子,娶了这样的好媳妇,也就放心了。”
“夫人说的是。奴婢们都会谨记在心。”张夫人点点头,和善的面容,微微上扬的眉梢下,眼尾浮着淡淡的鱼尾纹。孙妈妈一眼就看出来,眼前的这位夫人是个精明的人,看她手下恭敬的郑妈妈就知道,精明干练的同时不乏八面玲珑,倒是这位夫人,有种笑里藏刀的意思。姑娘若想在这里挣得个安慰,须得好好的计量计量。
说了心思,孙妈妈低下头,张夫人说什么她都印着,幸好在路上的时候她也算是对郑妈妈恭敬了,现在一看,那时的郑妈妈是故意做这样子试探她,若是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姑娘在这里的日子就难过了,想了想,孙妈妈便心有余悸,顿时觉得这个张家也不简单,说是小门小户,这心思,可不比大院里单纯。
推门进去之后,就看见小瑶小环靠在一旁打盹,一路上她们也跟着没休息的时候,眼帘下一片青黑,孙妈妈走了过去拍了拍小瑶的脸,又拍了拍小环的脸,道“少夫人这里有孙妈妈守着,你们俩下去休息一下,让其他的人候着,晚上的时候还得值夜,少夫人身边不能没有人。”
“姑…”意识到自己的口误,小瑶连忙顿住,才道“少夫人这里只留孙妈妈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环也点点头,她是几月前才到了唐月婉身边的,那几个都还小,根本做不了什么。
“无事有孙妈妈看着,快去休息,到时过来换孙妈妈就行了。”见小瑶犹豫,孙妈妈拉着她站起来,小瑶无奈,说了几句带着小环福了福身就出去了。
这一出门,小瑶才看清她们的院子,与唐府的院子比起来真的是小了许多,庭院也就是几颗落叶的树而已,环着的偏房院子,一条青石路铺至月牙门到门口。
冰冷的气息吹了过来,隐隐还能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以及客人们欢呼的声音。看了眼挂着红绸子的檐栏以及大红喜字灯笼,小瑶吸了口气,她们真的不在唐府了,到了陌生的地方,从此,这里就是她们的家。
候在门外的婢女看见她们出来,忙问道“是小瑶姐姐和小环姐姐吗?”
小瑶看了过来,将是两位比她们年长的婢女,身上穿着青衣,便知道她们的身份笑着点点头“两位姐姐客气了,妹妹比姐姐年幼,担不起这身姐姐。”
见她语态谦卑,两位婢女对视了一眼,上前笑拉着她们的手道“妹妹真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婢女,就是与我们这等人不同。”语气里带着羡慕有嫉妒。
小瑶几不可见的皱了皱眉,面上依然含着笑“姐姐取消了,什么大户不大户的,妹妹们也是张家的人,姐姐这样说,倒是叫妹妹们伤心了。”说着做出悲切的神态,倒是把她们说的一时无言以对。
“妹妹说的是,是姐姐们的不是了。”另一个婢女道“妹妹们应该累了,夫人说了让你们下去休息一会,房间都已经备好,让姐姐带妹妹们过去。”说着朝另一个人点了点头。
“有劳姐姐了。”说着又朝站在门口的婢女点点头“以后有劳姐姐们照拂了。”婢女笑了笑点头看着她们离去,神色不变。
“少夫人那边如何了?”张夫人坐在房内,看着郑妈妈道。
“药已经服下了,孙妈妈说已经好了不少,不会有大碍,让夫人放心。”郑妈妈如实的禀告。
张夫人道“这个孙妈妈倒是精明的人,而且知道进退,想来唐府出来的人也不会差到哪去,听说是少夫人的奶娘?”
“是。几个月前才又回到唐府,现在已经是唐府的下人,她的儿子,孙小就在前院,也一起过来了。与少夫人一般大,奴婢见过几次,倒是一个机灵的人,会耍滑头,倒也不是不安分的人。”张夫人点了点头,郑妈妈又道“陪嫁过来的两个贴身婢女,一个是从小就在身边的,另一个是几个月前新选进来的,房里还有四个小婢女,都还小,倒也听话,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让鸣凤鸣鸾过去守着,有什么事没有?”鸣凤鸣鸾都是她身边的人,是给张公子作为偏房准备的。
“都过去了,换下了门口的婢女,房内也只剩下孙妈妈再守着,那两个婢女让孙妈妈打发下去休息了。”
“她们是什么态度?”鸣凤鸣鸾都是她身边的人,她们的性子也知道,两个人都想爬上怀勇的床,这点她是明白的。
“与小瑶小环说了话,姐姐妹妹的笑着,倒是小瑶丫头进退有数,没让她们钻着空子。鸣凤有些不悦。”
“连一个笑丫头都斗不过,还没气量,鸣凤这丫头还真是让人开心不起来。”张夫人冷言冷语,她会选中这两个人也是看她们机灵,加上又听她的话,是她身边的人,张怀勇总会娶妻,不想让别人把持着这个张家,张夫人才会在身边养着两个面容姣好的婢女,为的就是给张怀勇准备的。张怀勇身边本来就有了通房丫环,这两个,她是准备作为妾室抬上去的。她们在后院的地位是不同的。
现在看来,这位新夫人也不简单,就身边的婢女轻而易举的就能让她身边人吃了闷棍。倒是让别人占了优势。
不过,如果是一个厉害的媳妇,倒也是不错的。只要能够执掌好张家,也算是功德一件了。想到这,紧蹙的眉头松开了。转动着手上的玉镯,缓缓露出了笑容,郑妈妈在一旁看着,并未开口,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张怀勇喝得大醉进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瑶看见来人,连忙站了起来朝他福了福“见过新姑爷。”
“大姐如何了?”
摆了摆手,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包交给小瑶小环,两人说着喜庆的话接了个过来“少夫人吃了药,好了不少。新姑爷不用担心。”小环到了一杯茶过来放在张怀勇面前,张怀勇人高马大的,烛光从身后找了过来,身影投在地上,让人怯怯的,小环端着的杯子抖了抖,茶水差点破了出来。
小瑶见了,瞪了过来。张怀勇倒像是没察觉一般,接过来喝了一口,床上的人有了动静,弱弱的嘀咕着什么,小瑶还没有听清,张怀勇已经走到了床边“大姐,你说什么?”
“水…水…”唐月婉神智不清的喃喃着,根本没听出异样。小瑶停了连忙去倒水,端过来的时候张怀勇已经把唐月婉连人带着被子裹着抱在怀里,就着手就喂着唐月婉,神色自若,面色不改。
小瑶在一旁看得目瞪可呆,端着茶杯的手紧紧的握着,心思复杂的看着张怀勇的侧脸,比起儒雅的杨公子,眼前的新姑爷却多了几分英气,从他的举止中可以看出她对姑娘的关心。想到这,小瑶低下头,回头看了小环一眼道“夜深了,奴婢们伺候新姑爷梳洗。”小环会意,开门走了出去,很快又端了热水进来,拧干巾子递到张怀勇面前。
张怀勇把茶杯交给小瑶,接过巾子擦拭唐月婉嘴角的水迹。被这样一热,唐月婉悠悠醒来,睁开眼看着眼前的面容,惊了一下就要躲开,张怀勇扶着她不懂“大姐醒了,身体可好点了。”
听着低沉的嗓音,唐月婉愣了愣,目光怯怯的看了一眼张怀勇,心里百转千回,最后只是点点头“多谢相公关心,已经好了许多。”撑着坐起来,张怀勇也不勉强,拉了拉被子盖在她身上,起身唤了一身,一个绿衣婢女推门进来,不过十六七岁,面容略显清秀,微微低着头。
“奴婢红袖,见过少夫人。”朝唐月婉福身,唐月婉看了她一眼点点头,红袖站起来又朝张怀勇福了福便上前解脱张怀勇身上的衣服,红袖是他身边的婢女。
见了这一幕,唐月婉想到了什么,目光暗了暗,只要是有些田产的人家都会有通房丫头,眼前这个叫红袖的就是他的通房丫头,想到这,唐月婉苦笑了一下,小瑶给她梳理着头,见她神色怪怪的,低声道“少夫人不要多心”唐月婉点点头。
身上只剩下一件里衣,张怀勇走了过来,红袖以及小瑶她们福了福身退出去关上了门。唐月婉躺在床上,手紧紧淡淡握着放在胸前,全身微微颤抖,闭着眼,心动动的跳着仿佛要跳出嗓子眼。
张怀勇看了一眼床上的人,坐在床沿看了看,这才脱了鞋上来,放下大红的床幔,缓缓的躺进被褥里。床幔外,燃着的高烛发出噼啪的声音。
张怀勇躺在床上,看了看床幔,手悄悄的摸索着去抓唐月婉的手,刚一触摸到她的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