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训牢掖笥⒌酃始液>垢悴欢林�
可是等英**队再从本土出发时,要耗时一个月,恐怕那时2000大军已经被土著生吃了(毛利领袖原话)。而从澳大利亚调军队,他们的弱小军队又不一定打得过据说已经得到优良武器的毛利人。
有将领给国防部官员估算了,在夏威夷拥有大型海军基地的东印度公司,离新西兰约7000公里航程,可能部署有翼地效应飞机,时速500公里,仅14个小时就能赶到战场。这么一算,国防部官员都震惊了,这么说,就算是东印度公司的海军从英格兰出发也只要40个小时就能赶到战场?
英国将军们现在明白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大英帝国现在跟跨国大军阀的差距有多大了。
第287章 素数花园
一般来讲,科学的昌明跟学术自由相匹配,由于法国的民族情绪很浓郁,明显对科技产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只有一个学科仍然在法国相当出色,那就是数学。因为数学家并不需要太多的科研工具。在唐宁解决费马猜想之前,关于这个猜想的最先进的成就便是来自于法国。
为了表彰法国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唐老板向巴黎公社当局在西郊要了一大块地,用以建造一个科学家聚居地,奖励给出色的科技工作者,顺便把这些人才都网罗到温莎财团旗下。
本来世界上没有纳入温莎体系的科学家就不多,现在唐老板的政策更是要像海绵动物吸水一般把科技人才都吸干了。
这个巴黎科学家小区由唐宁亲自设计,被命名为“素数花园”。它名字源于乌拉姆螺旋,数学家乌拉姆在一次参加数学会议时闲得无聊,在纸上画格子,然后把它们编上序号,自然数1正是唐宁把地图数字化时的“中央区”的位置,然后往右格子为2,再围绕着1逆时针绕圈,完了一圈再从右开始下一圈。
乌拉姆把这样的螺旋画出来之后再把其中的素数涂上色,他想探查素数在这样的螺旋中的分布会不会有出人意料的规律。居然还真地被乌拉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排列,比如:素数似乎在这个螺旋中喜欢爱以斜直线的方式排列,迄今为止,没有数学家能说出这是为什么。
唐宁以乌拉姆螺旋为概念设计的花园主为两块:素数占住的格子规划为6层公寓,因为有建筑学家认为6层的建筑是人口聚集会在心理上感觉比较舒适的最好的高度。其余的是空地、花园、菜园、道路等非建筑用地。
素数被认为是自然数的“骨干”,因为所有的自然数都可以被表达为素数的乘积,很多的数学家直觉感到素数的排列是像杂草般没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在乌拉姆螺旋中表现出来了惊人规律性实是一个相当意外的事件。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科学家们去思考这背后的奥秘,素数花园的建造严格地按照格子来进行,当你站在6层的公寓之顶时,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格子的存在。不同的格子里栽种的植物种类是不一样的,甚至花季都不同,使它们的区别更明显。而占据不同格子的道路被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道路可能是史无前例的设计。
巧的是仿佛为主干道路留下的一样,右、上、下三个方向都有一条明显的非素数区,所以唐宁要在巴黎西郊建造这个花园,方便它与巴黎联通。
由于法国人道德水准下滑得厉害,他们的食品工业安全问题严重,比人多事儿杂的大清国、印度还严重,所以有点空地巴黎市民喜欢自己种点蔬菜。在唐宁设计素数花园的时候,法国的园林师就建议可以在非主干道之外的花园里种上各种蔬菜供居民随手采摘,那里灰尘少,适合种蔬菜,这会是一个居民区的亮点。
于是,就有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私家菜园,住在素数花园的居民可以在下班时顺手牵羊,从此再也不用去农贸市场买蔬菜,得到的蔬菜还比任何市场更新鲜、干净。
素数毕竟是自然数里的少数派,所以花园里还是以合数格子为多,这造成了花园里的菜园数量远远超过建筑,菜园的面积相当大,不用机械化照料是不行的了。
为了使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这些机械都被艺术加工过,比如,用来灌溉的机器需要大肚量,被设计成了犀牛外形,它的犀角是一个喷水装置,水压可精确控制,可以指哪儿喷哪儿,加上菜园是也是一格子一格子的井然有序放置,程序可以精确地规定每个格子要喷多少的水份。
为了得到了最佳的浇水量,园艺技术员甚至可以通过编程来把整个菜园当成实验室,喷水犀牛则会忠实执行他们的实验方案。同理,施肥也可以通过喷水犀牛来实现,精准控制。而喷水犀牛自身采用了自动剪草机上面的那种定位系统和路线记忆系统,可以自动到水阀处加水,成为素数花园里一道奇特的科技景观。
有不少的游客是专门为了看一眼喷水犀牛而在周末来到素数花园观光,并经常有素质不高的“不素之客”骑上牛背去合影,害得菜园维护方不得不给喷水犀牛加大马力以便适应无良游客。
摘菜的活儿却复杂得多了,为此,维护方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案,园丁们有一个手持设备,可以识别贴在菜盆上的荧光条形码,人肉认定某一盆菜可以采摘之后便记录下它的电子信息,由搬砖独轮车改装过来的搬菜盆机器来统一搬运。正因为如此,高大的果树是不会被栽种在菜园中的,那不是素数菜园的菜。
菜园专门为搬菜盆机器留出一米的空间,为保障工作效率菜盆的底部被设计成魔方一样可以转动的方块,在搬盆车到来之前,魔方早已经通过智能旋转,把被“翻牌”的菜盆集中到了一起,搬运车来到之后就直接当叉车把几只盆子叉走。
现在,整个系统正在为菜园积累数据,每种蔬菜可采时的重量,采后的重量,再次被采时的重量,形成一个重量参数,还有蔬菜的颜色参数、形状参数等,通过数码相片的像素点来寻找可采蔬菜的识别模式,将来就可以全面实现自动送上门去被采的智慧菜园。
菜园繁茂之后一定引来大量的昆虫,然后是吃昆虫的昆虫、鸟类,菜园子里会一派欣欣向荣。不过,如果害虫太多就需要动用除虫工人了,他们手持冰沙霰弹枪,是守护菜园的猎人。
也有开发机器猎人的团队,不过,这个项目难度比较大,一时半会儿还是要靠工人来完成工作。
菜园项目延伸到了建筑的楼顶,这里栽培的多是一些香菜、香料,方便居民做菜时随时到自家的楼顶去弄点配菜,随心所欲的沾花惹草,实在是厨艺爱好者的天堂啊。
所有的菜园都是由经验丰富的植物学家、美食家、园艺师们一起商量设计的,保证居民们拥有最大程度的新鲜、美味、养眼,没想到唐老板为巴黎打造的第一款产品如此地富有田园诗意啊,果然唐老板的形象很快就因为素数花园这个科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产品而火速改善。
学术小区还是全球第一个风鸟快递节点延伸至每一个楼层的居民区,跟全球第一高楼广东塔相同的待遇,不过,那个是商业办公楼,所以素数花园的民宅在这方面还是独一无二的。
巴黎沦入温莎帝国魔爪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渐有一统江湖之势的武林盟主在school上公开了两大战略意义的工业技术:氢燃料电池制造和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并在电讯报网站上声称,等“美国局势稳定”之后将公布“微型计算机”的奥秘。这个承诺做出之后,很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期待美国人被打败的那天。
除此之外,唐盟主还开始解释为什么北美野牛值得他发动一场战争,当然,还有cia不地道的因素在内。地球上约有一千万个物种,任何物种也不能独自存活,包括我们拥有智慧的人类在内。
生态链有着奇异的联系性,这可以从塞拉多大荒原跟非洲大草原的对比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众所周知,非洲大草原有极为壮观的成群结队的草食动物,如角马、牛羚等,可是南美的塞拉多荒原却没有,只有众多的白蚁殖民地星缀在当中,这是为什么呢?
生物学家们经过对草原上最重要的“青草”做对比,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青草的氮含量非常低,只有反刍动物的胃能够勉强从青草中获取氮,这是制造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就算是反刍动物,也只能少量地得到氮的补给,而只有一种体型巨大的动物是从氮贫瘠的草原获取蛋白质的专家——犀牛。
犀牛的体形极为巨大,仅次于大象,因此它的胃摄取氮的能力首屈一指,通过犀牛改造过的物质变成了高氮的代谢产物,它进入生物链之后滋润了土壤,使这里的青草最适合草食动物摄取,这是幸运的非洲大草原能养活庞大的兽群的最大奥秘。
青草是顽强的生命,不需要高含氮量,而树木需要大量的氮。北美的季节森林的繁茂跟它拥有巨大的氮来源有关。海洋的氮跟陆地原生的氮是不同的,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拥有鲑鱼洄游溪流的森林的大部分氮一来源于海洋,原来是从海洋中洄游的鲑鱼给森林带来了丰富的营养。
具体的过程是棕熊知道鲑鱼回来的大致时间,在那段时间内,它们疯狂抓鱼吃,而且只吃最有营养的一部分,大约仅25%。母熊会带给自己的宝宝吃,而公熊很坏,经常咬死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熊,这么一来,熊宝宝得躲在树林里进食,大量的鲑鱼残余就丢弃在树林里,被小型食腐动物分解之后成为肥沃的营养进入树木的食谱。
这些不可思议的生态循环是亿万年进化造就的,北美野牛所处的生态环境也是如此,如果任由资本主义美国真的把数千万野牛都以极为浪费的方式弄死了,北美生态链就会断掉一环,它将成为野生生物的灾难,以百年计的时间内都难以回复。
那将不仅仅是以北美野牛为生的平原印第安人的灾难,也是整个人类的灾难。不仅会让北美草原发生物种大灭绝而有碍观瞻,还会危急人类自身的粮食安全。因为粮食多元化是安全的保障,不久前发生的欧洲大饥荒就是因为主粮马铃薯遭到严重的晚疫病袭击,其中受灾最重的爱尔兰正是因为主粮太单一。
所以,唐老板宁可跟美国人打一仗也要阻止他们干这种蠢事。
第286章 巴黎
在爱国主义的澎湃动力下,法国空军那真是发挥得相当出色,面对敌人永无止境的机器军团,他们再一次上演了大绝杀,被猎豹阵追杀了一阵之后,法国空军指挥官又命令法军杀回去,采用了两两配合的方案,一架战机负责引诱敌机,另一架则冷不丁从侧翼杀出,总之是利用人脑完胜程序的机智形成各种局部战场优势。
法军把敌人杀到只剩下3架然后丢盔弃甲逃,己方只损失18架,可谓又一次完胜。巴黎市民一次又一次的欢庆胜利,一直持续了半个月,法国前线的空军终于拼到只剩下区区十二架。每一次法国空军都是大胜,可是德国人第二天一定会补齐所有的损失,满血杀将过来,这让法国皇帝很没底,到底德国人是有多么强大的实力啊。
法国人赢得了每一场战斗,可是输掉了战争,最后一天空战他们的空军终于崩溃了,因为德国人出动的战机数量是120架,一半是轰炸机,强力杀入法军有防空网的军事基地,毫不客气地撕碎了对方的空中防线,一阵狂轰滥炸,地面指挥中心里的高级将领和皇帝的耳膜都快被震破了。
这一次,德国空军终于真人登场,再不登场就没机会了,所以无人战机方案遭到战斗飞行员们的严正抗议。巴黎距离阿尔萨斯洛林不过是200多公里,所谓的前线,在空战时代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航程而已,所以,巴黎已经要直面德国空军的火力,毫无花假。
“怎么回事?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打胜仗吗?”法国人民非常困惑。隐瞒军情是法兰西帝国政府的强项,所以真实的情况他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只有政府里的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法兰西帝国已经被德意志战争机器给碾碎了,双方在空军实力方面相距太远,之前德国之所以一直战败,只是因为他们要保存战斗飞行员而出动无人战机而已。
法国前线的情况如此糟糕,被法国的无厘头宣传憋了一肚子火的德国空军轰炸的力度前所未有,反正也是温莎财团的钱买的炸弹。拿破仑三世连偷跑回巴黎的机会都没有,一直躲在坑道指挥中心里,跟战士们一起忍受匮乏的痛苦,这一刻,他真的后悔了。
德国国防部的发言人设立了一个电报公众号,向全世界广播:“德国空军、陆军已经包围了巴黎,全歼对方118架战机,已经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这番简短而冷酷的广播刹那间传遍整个互联网,然后是传统报纸、广播媒体。
全世界人民恍然大悟,这才是法国人的正常表现,他们怎么可能是温莎军阀的对手?也不看看这些年来温莎帝国发明了多少改变世界的科技,论财力、物力、人力、科技、军事、政治,法国人都没有任何的机会。相信法国会胜利的法国人真是猪油蒙住了心。
包围巴黎的德**队参谋部还在谋划如何进攻坚城巴黎,巴黎已经是风起云涌,由于皇帝无法回到巴黎,蓄谋已久的法国共和派终于成功发动了政变,掌握了巴黎的政权。
雨果虽然是共和派的灵魂人物,但他太理想主义,根本没有跟唐宁打招呼,也不愿温莎军阀主导法国政治,所以共和派的“革命成果”被巴黎总督特罗胥窃取,成为新政府“法国国防政府”的主席,因为他在巴黎手握重兵。
巴黎政局相当不稳定,国防政府不敢在巴黎办公,转而去了凡尔赛,这给了国际工人联合会在巴黎的活动机会。一向对帝国统治不满的巴黎底层市民渴望巴黎自治,这个法国特殊的大都市一向以来受中央政府管辖,反而没有法国小镇那么自由。
这帮底层巴黎市民对民主的渴望比共和派更强烈,他们组织起了激进的“巴黎公社”,并拥有30万巴黎市民组成的“法国国民自卫军”,其领导组织为“中央委员会”。
这帮巴黎市民的觉悟可比一心一意打土豪的某些穷国无产阶级有觉悟多了,他们居然懂得保护私有财产,没有打劫巴黎银行的金库,也没有把富人、教会的财产充公,还在搞真正的选举。
由于巴黎公社的民主太激进,手握重兵的共和派准备用强硬手段镇压他们,在强敌在外举国危险的情况下,法国人自己打起来了。德**队就暂停了进攻巴黎的计划,先让法国人自己打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再说。
不管是共和派赢还是巴黎公社赢,反正法兰西第二帝国是崩溃了,得到巴黎传来政变的消息,拿破仑三世钻出藏身的坑道,仰天长叹,继而放声大哭:“我的法兰西啊,你终于……离我而去……”身边的卫士无不伤感万分。
德国人在这个地区搞了一个变态的无人轰炸机自动轰炸策略,只要侦察机发现有人露头就锁定位置派无人轰炸机去扔一颗炸弹,以便让战区的法国士兵过上生不如死的生活。
绝望的拿破仑三世在外头呆了一阵子,立即就飞来了一颗炸弹,一个忠诚的卫兵很机智,舍命保护了没有了权势的皇帝陛下,自己被炸成碎片,三世皇帝也被糊了一脸的血,抱着卫兵的尸体,在无比凄厉的痛哭声中被另一个满脸是血的卫兵拖回到了坑道中。
无论是国防政府还是巴黎公社都准备与德**团签订停战协定,就看谁开出的条件更诱人了。从军事力量上来说,巴黎公社不如国防政府的正规军,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倾向于接受德国人的苛刻条件。
唐宁觉得巴黎公社人主张的不要法国中央政府的想法比较符合他跨国大财阀利益,所以倾向于支持巴黎公社谈。最苛刻的条件是巨额的战争赔款,50亿法郎,为了保证法国在赔款之后还能保持金融稳定,还要求法国加入欧元区,接受位于卢森堡的欧洲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规范。
战争赔款嘛,谁都可以想到,还有一个是法国人最纠结的,唐宁还要求法国人在局势稳定后将凡尔赛宫和卢浮宫拍卖给私人。这是因为要讨好日益吃醋的唐夫人,唐夫人最近正在嫉妒林总督主政了朝鲜半岛,并住在青瓦台路一号的景福宫。为此,日益嚣张的唐土豪决定把凡尔赛宫和卢浮宫买下来,包括里面所有的艺术瑰宝全拿下,汉城景福宫算什么?看,我还是对你最好吧?不要吃飞醋了。
虽然协议里没有规定要拍卖给谁,可是谁敢跟唐老财争呢?
为了保障温莎企业在战后不受清算,还要求由温莎财团组织的国际维和部队长期驻扎在巴黎郊区,这一部队由温莎财团从第三方中立国招聘来雇佣兵组成,包括英国、比利时、瑞士、丹麦、瑞典,够讲究了吧?
这么苛刻的条件,共和派是不能答应的,巴黎公社则是实在被打残了才想到破罐子破摔,与德国各谈代表订立了密约。终于,在1868年12月1日这天,eic的网站正式宣告了即将在元旦离职的德意职联邦主席的新职务——巴黎公社保护人。
而最近民选上任的德国主席则宣布他将致力于将上一任主席聘请为德意志联邦内阁资政,希望唐先生继续成为德国联邦政府的一分子。从理论上来讲,未来的巴黎和德国关系似乎比意大利的关系更密切,因为都使用欧元。
法国国防政府明知巴黎公社跟温莎军阀的密约也不敢公之于众,怕惹怒无良军阀,现在无良军阀似乎对共和派没有明显的敌意,任凭国防政府和巴黎公社狗咬狗,并没有大力支持巴黎公社进攻凡尔赛,所以国防政府也悠着点。
可惜,国防政府井水不犯河水的天真想法被进取的国际工人联合会给戳破了,法国各大城市纷纷在谋划马赛公社、里昂公社、图卢兹公社和波尔多公社等实际上脱离国防政府控制的“自治区”。这些公社们无一例外都找唐宁当“保护人”,法国传统社会秩序崩溃在即。
法国人民虽然是仇恨温莎帝国主义的,但那都是皇帝控制的媒体的一面之辞,公社们为了自身的合法地位,则拼命地为温莎大帝开脱,在那些公社城市,温莎大帝一下子又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慈善家,超级巨型植食动物。
拿破仑三世再抵抗下去也无意义了,他向德军投降。德军将领寻求唐宁的意见之后,允许他带着几个忠诚的警卫流亡英国。一代伪帝终于黯然收场,据说三世和欧仁妮到英国之后立即生病,恐怕时日无多。
德军收下了前法兰西皇帝的大量降军之后交给了巴黎公社,现在公社派的军事实力赶上了共和派的国防政府。人们普遍预测将有一场法国大内战,赢家将取决于温莎军阀站在哪边,目前来看国防政府不容乐观。
不过,唐宁才没有那么笨,现在左右逢源刚刚好,帮公社灭了国防政府的话,说不定公社的领导又来民族主义那一套,什么驱逐鞑虏、恢复法兰西之类的。有趣的是公社派也不打算很快收拾国防政府,因为一旦统一了法国,就要交巨额的战争赔款,现在最好,让德国佬找不到债主。
三方势力就这么耗着,谁也看不透法国的未来。温莎企业强势袭来最倒霉的那些法国国产的商品,一下子被梦幻般的温莎产品冲击得鱼贯破产。好在这些工厂、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被温莎企业接收了,而且唐宁还邀请随园饭店进入巴黎,用中央厨房处理便宜的食材,为失业工人提供免费食品。待遇跟秘鲁的灾民一样。
在新闻管制的帝制时代,法国人的素质下降得非常厉害,电线杆子、报纸、杂志、广播上充斥着骗人的广告,因官商勾结,司法颓败,骗子得不到制裁,在唐宁看来,这巴黎就是一个烂摊子。
唐宁亲自为巴黎成立了消费者协会,专门处理一大堆的集体诉讼,为加速法国中小企业的迅速破产立下汗马功劳。当然,这会给巴黎市民一个印象,似乎温莎财团只愿意让法国人买他们温莎企业的产品,巴黎市民是敢怒不敢言,以为还处在言论管制时代,哪敢去摸老虎屁股?
第285章 尔要战便战
正当美国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美国佬节节败退的时候,居然……又一次发生了大地震。不过,这是一次大地震跟基督教徒们祈祷的不一样,它并没有发生在温莎军阀统治的任何国家,而是发生在南美国家秘鲁。
这是一次超级大地震,根据环球自然灾害救援组织的全球地震网监控数据显示,达到了9级。监控网当然不是弄着玩的,立即向有可能发生海啸的夏威夷、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尼、台湾、日本等地区送出了最强烈的海啸预警。
这些国家的联网pc甚至被直接全屏弹窗,吓死个人。所有船只的电报机都收到了强烈警报,那些还在太平洋上作业的船长们纷纷吓尿,紧急返航,实在来不及上岸的船只都手忙脚乱地准备好救生艇、救生衣,要是这些都没有,那只好向各国的海事救援中心求救了。而全球最大规模的海上救援组织就是环球自然灾害救援组织旗下的海难部门,他们已经立即动员起来准备大作战。
那些在近海作业的小渔船的渔民们纷纷抬头看,因为有超级大喇叭从飞艇上冲着他们喊话。bbc不停地插播海啸预警的新闻,听得不相关人士都厌烦了。在这么大的力度警报之下,当大海啸真的来到夏威夷、日本、新西兰等国海岸时,90%的渔船都已经安全地泊岸。
从巴西出发的侦察飞艇到秘鲁的上空一看,我草,这个国家的整个南部都被地震摧毁,直接被活埋的居民数以万计,看来环球自然灾害救援组织有得忙了。
在电讯报的网站上看到了航拍的惨照,美国的基督徒们纷纷表示:“貌似上帝的怒火发泄错了地方,哪怕东移一点到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去也好呀……”
巴西的基督徒们则烧了高香,划着十字架感谢上帝他老人家忙中出错,他们是如此的感恩,成了义务献血的一大来源。除此之外,被海啸预警机制救了的新西兰、夏威夷和日本都比较积极为救灾献血,印度的贡献是最大的,因为他们的献血机制全球最完善。
地震把秘鲁南部的交通全部瘫痪,他们的政府想做点啥都做不了,这个时候只能仰仗自然灾害救援组织了,他们向温莎财团打报告,照例,温莎军阀停止了所有的进取性军事行动,大部分空中运输能力都投入到秘鲁去了。
为了使救灾物资的发放井然有序,救援组织破天荒地使用了“灾民手环”来做为领取物资的手段。灾民先排除领取灾民手环,然后凭手环领取食品等生存必须品。这些救灾物资全部通过自动售货机来发放。连正餐也是救援组织采购了温莎企业的大型中央厨房来生产,然后包装起来放到solostore去。
免费的配额每人一份,要多的话得自行给手环充值。由于灾区的交通中断,通常地震之后当地的物价会涨得非常离谱,所以solostore给灾民提供平价的日常商品已经是最大的福利了,不要怪它居然还在赚钱。
这都是很平常的手段,但如果你知道半个秘鲁的灾区没有一个乡村落下都纳入了救援体系,你就会惊叹温莎帝国的庞大物流能力了。
解决了生存者的问题,同时进行的是挖掘机大作战,由没有受伤的灾民在崩塌的建筑物边上游荡,看看有没有幸存者,如果有,则呼叫挖掘机,灾民手环有一个“呼救”功能,专门用来定位呼救。
现在全世界在进行的最大工程是加拿大横贯公路、澳大利亚联邦公路和高丽国王公路,唐宁把三大工程的一半机械和操作员都调来参与救援工作。日本、意大利是地震多发区,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搜救设备、援救犬,现在全都被调来了秘鲁。
全世界到秘鲁来考察的记者都盛赞环球自然灾害救援组织的效率高超,只有秘鲁政府苦恼不已,他们早在建造国家铁路网络的时候就欠了温莎财团一屁股债,现在半个国家被震坏了,恐怕债务是没法按时偿还了。更让人纠心的是救援组织的新闻发布会说这次救援行动的费用主要算在秘鲁政府头上,全球慈善机构和捐款只是作为补充。
秘鲁全国共有250万人,这一次受灾的人口近半,就算一人被援助10英镑,那也是一千多万的巨额数字,救援组织的网站公布了所有捐赠物资的去向明细,最后把500万英镑的债务亮给秘鲁政府——你们看着办吧。
秘鲁政府欠苏黎世银行的800万还没清偿呢,这一加起来就是1300万英镑的巨额债务,秘鲁政府恨不得宣布破产了。没有温莎同意,一个国家想破产也是不行滴,最后秘鲁政府不得不跟苏黎世银行签订了公有资产抵扣方案,将大量的铁路、铜矿、金矿、锌矿、渔业资源以市价卖给了温莎财团。
与教会有关系的慈善机构纷纷指责温莎财团慈善变味儿,“动机不纯”。唐宁的金融助理摩根表示:“这些‘很纯’的家伙根本没法想象让这么大规模的灾区没有出现商品奇缺是怎样的一种奇迹,只有温莎财富帝国可以做到这点,并乐于做到这一点,慈善跟生意是两码事。想象一下帮助救灾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等下一次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发生时会发生什么——很纯的悲剧。”
反正,无意间秘鲁的经济命脉就被温莎财团控制了,这真不是故意的。南美国家当中已经有三个入温莎帝国彀中——哥伦比亚,军事占领;秘鲁,经济控制;巴西,军政经全面控制。
被秘鲁的事情分心可不是什么好事,美国大兵乘机大举反攻,原来藏起来的大炮全抬了出来,还真让美国人收复了一些国土,被白宫大肆报导以提振士气,只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会是昙花一现的事情,等秘鲁灾区安顿下来美国人还是会被痛殴。
美国人对于缅因州的战场最是重视,疯狂地反攻,而法国人也发力在英法之间德国远征军的补给线上制造麻烦,使德**团的补给由汉堡港改成了由巴西东北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