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米,那还叫野兔吗?它那长长的耳朵是多么滴灵敏。
唐氏狩猎投石机将设计到200米准确射程,装弹重量从100克到1000克,一千克的“巨型投石机弹”,连驯鹿那么大的野兽都要受重伤,可谓是单兵猎人的高级武器。投石机的弹道受到风速、海拔的影响,因此,团队把最新型榴弹炮的技术和控制芯片都用上了。
不多久,唐宁就带着这种投石机回去拜访那个猎鹰世家,在他们面前显摆新时代猎人的趁手武器。这件古怪的武器表演200米开外砸中一个哈蜜瓜,把爷俩惊得目瞪口呆,唐老板则沾沾自喜,说:“跟你见过的最厉害猎鹰相比,我这件武器怎么样啊?”
岂知爷俩不服,大爷笑眯眯地说:“你这是相当于一支厉害的猎枪,我们传统的驯鹰术有更多的含义,他们可以追击猎物呢,有时能把一只狼追得精疲力竭,然后从容下爪。”
唉,不服是不行的,唐老板陪爷俩打了两天猎,又回拉萨去研究新型武器,这一次,把慕尼黑的人造肌肉团队叫到了拉萨,在布达拉宫中建起了武器实验室。以前的人造猎鹰其实就是小飞机,马达嗡嗡响,有了人造肌肉纤维,就可以像真正的鹰一样扇动翅膀。
得益于在埋木寺被困时大量研究的房车式实验室,布达拉宫的实验室很快就建了起来,那强劲的翅膀可以产生可怕的力道,竟可超过金雕。理论上能够抓起200公斤的猎物,需要长达3米的翼展。
这么可怕的参数,唐宁给这种人造猎鹰命名为恐鸟。这是一种新西兰在1800年已经灭绝的巨型鸟类,最大的个头达到了3。6米。不过,真正的恐鸟不会飞,而唐氏恐鸟拥有巨大的3米翼展,足以使它能够翱翔在千米高空。
这可称得上是超级机械猎鹰了,当它出现在哈萨克猎鹰世家爷俩面前时,差点把他们吓死,果然是恐鸟。尼玛这个爱显摆的业余狩猎爱好者是谁啊?能造出这种神物来的,不能不膜拜。
唐宁参照真实猎鹰的爪子,设计出了防猎物滑落的爪型,这货可就是真正的空中霸王了,金雕见到它都得叫一声大哥。
实际上,唐宁一路乘坐飞艇从拉萨来到哈萨克时,这只机械猎鹰是跟着一起飞的,丝毫没被落下。当它在高空盘旋时,更是省力到极点,能够一次满油盘旋10天不歇脚。
当它起振翅起飞时,那翅膀掀起的狂风几乎要把要把人掀倒。可惜,真正实战的时候,那狡猾的兔子左一拐右一绕,几乎成功率为零,把爷俩笑死。而唐老板则丢尽了脸面。
想用短短几十年的科技来超越动物进化千万年而生产的机智,看来不是那么容易。
不知道法王最近捣鼓出来的机械猎鹰和投石机能否则用在哈萨克的战场上,似乎有这个可能,但唐宁还未抓住灵感。
第341章 桑丁
白宫很大,能容纳数万人,但是粮食是个大问题,不要说外面的粮食送不进来,布达拉宫里除了两宫之外的任何一处都随时可能被炸,使守军第二天就支持不住,藏教领袖与清军领袖发生了内部冲突,火拼起来。
第三天,火拼结束,藏教领袖因武器落后,拼不过清兵,死伤者众,驻藏大臣德泰率一千多残兵败将向大唐军称臣,德泰保留了大臣称号,但已经被软禁起来。
宗教事务这边,哒赖喇嘛一脸疲惫地在白宫面前宣布将闭关直至圆寂,已选定桑丁嘉措为转世灵童,第十三世哒赖喇嘛。桑丁嘉措就是唐宁,桑丁在藏语里是禅定的意思,跟唐宁的发音又有点像,所以唐宁选了这么一个名字。
嘉措是大海的意思,引申为智慧的大海,为历代哒赖喇嘛的姓氏。转世灵童居然是个成年人,很是奇葩,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了住住自己家族的利益,就算唐宁要求让一头牦牛作转世灵童,那些宗教领袖们也得答应。
藏区沦陷,天下震动。唐大帝的十全武功自是不用说,全新的政教合一统治思路倒是令人耳目一新,看来唐大帝已经转变治理思路,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或者是花猫,能治住那帮刁民就是好猫。
桑丁法王在白宫前继哒赖喇嘛位,并宣布新政:取消一切官盐、官茶专卖,任何人都可以从事任何生意,只要保证卫生就行。所有的商人在藏做生意,都享受低税费,年收入不到10英镑的商家全免税,就算到了这个数,只要能拿出不盈利的证据来,可申请退税。
有承诺就要实现,雅鲁藏布江农垦公社成立,真正可以凭捡到的印有唐**王头像的那三万枚银币领取一亩新地,不过,全部都得实名制,每个年满16岁的藏民可以领一亩,多了不算,您还是把银币送给别人吧。
不过呢,那新开垦出来的地不是直接给你的,而是入股,只能采用机械化的手段来耕种,每十亩一个单元,十户人家可以自己组织起来租农机来耕种,否则就入股到农垦公社,雇佣专业的技术员来耕种,而农户呢,可以在学会使用农机后享受优先被录取的权力。
这是**王解决吃饭问题和效率问题的奇怪新政,虽然很怪,但反正农户们也没损失,他们报名的积极性很高。天下掉下一亩地,谁不开心呢?
唐**王的政教合一很有意思,宣布信教者将得到菩萨庇佑,而不信者,也会得到菩萨的宽容,不允许教民对异教徒有任何歧视。这个全新的政教合一政权只惩罚妨害别人信与不信的强迫症人士,崇尚自由、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就在全大清、全印度的盐商闻风而动的时候,第一批的廉价盐居然是面向高端市场藏北盐塔出品的商品,以前的盐实在是太贵,高端的盐塔虽贵,也不过是两三斤青稞的价格而已。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藏北盐塔离拉萨这么近,自然要抢得头汤了。
有了西藏的统治权,开垦荒地就合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垦荒机械涌入**王的藏区,在雅鲁藏布江边掀起了世所罕见的农垦运动,我**王就是能把农业也搞成大规模工业的范儿。
祁泰升跑到正在开垦的江边去看,乌泱乌泱的机械大军在劳作,让他心中涌起感慨,搞不好真的会弄出一百万亩良田来,他已经亲眼目睹了真空虹吸水泵的威力,把江水一直抽到几公里之外的新田中,当然,这需要沟渠的配合。
沟渠的造价便宜,因为使用的是当地的粘土和黄土为原料,利用早已经在黄土高原防沙长城建造时已经成熟的技术来生产砖块,在江边磊起三十米高的水塔,真空免电源水泵在雅鲁藏布江强力的水流下轻松把大量的江水抽到水塔,然后依梯度逐渐自流到遥远的新田区。
在沟渠的两边,涌现出大量的肥美农田,全都是大沟通小沟,全免灌溉的青稞田。青稞亩产仅4千斤,一年只一熟,可是这规模实在太大,搞不好西藏要变成农业强大的地区。
那些领到免费新田的农民欢天喜地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田,由衷感谢**王的恩情,至于真实性、合法性嘛,还是那老话说得好:吃他娘,穿他娘!
没有领到银币而不幸福的藏民很快也不会有怨言,因为**王已经宣布了藏民保障法令,任何在西藏定居的成年人,只要守法,全部都可以申请西藏银行的十年期免息贷款,能购买到两亩新田。
该法令优先保障那些没有田地的穷人,最终将扩展到全民,至少保障每户人都有两亩田,有饭吃。这才叫公社嘛。这不是平均主义的公社,而是实在大机器农业的生产力太强大。以前没有人口普查的西藏不知道有多少人,据估计大概是30万户,绝对在农垦公社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有感于**王的法力无边,这段时间以来祁泰升干活很积极,有目共睹,终于,没有什么精通藏务人才的**王决定让祁泰升成拉萨市长,理论上跟他侄子的天津市长齐名了,可谓功成名就。
合法性不论,**王所到之处,糖衣炮弹纷至沓来,仅仅是这规划中的一百万亩良田,其产出的粮食收获之后还有大量的秸秆可以用来当成饲料,足以养活十万头500公斤重的牲畜,可创造150万英镑的终端消费价值。
高原牛羊的味道别有一番情趣,与城市中央厨房结合起来可将这些商品卖到全世界去。**王挥舞法力大棒,规划中将创建大公社,把这150万英镑的利益全部一分不落地分给10万户精英藏民,只要他们愿意接受自由主义新式教育。这将占到全部藏民的三分之一,培养出我**王的庞大信徒。
说实在的,以**王的实力,养这十万头牲畜也不过是派出十个人的小团队就可以了,不过,赚钱就没意思了,让十万户藏民衣食无忧才显示出法王的法力嘛。这剩余的劳动力全部投入服务业,只要每人每天出工一小时,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
当然了,**王也不念念不忘老本行——沙图什。哈哈,这个是法王初来乍到时的第一桶金,当时对这个工艺很不熟悉,想去克什米尔发现内幕还碰了一鼻子灰,现在嘛,派人把那些匠人拉壮丁似的找来一问就真相大白了。
当然,目的不是为了压榨克什米尔的手艺人,只是看看如何能够把极为复杂的传统手艺工业化,像巴拿马草帽似的。沙图什披肩可是一件值一辆中级车的,每年生产一万件就相当于卖了一万辆车,能赚大钱。茜茜大人最喜欢奢侈品工业,这门生意可以交给她来打理。
为了生产一条沙图什披肩,要消耗三条藏羚羊的性命,这……当然不能用野生的,否则一年屠杀3万只藏羚羊,很快它们就灭绝了。所以呢,最近的科研任务就是藏羚羊的饲养方法。
藏羚羊的羊绒是羊毛之王,就算不做沙图什,想必其商品价值也极为可观。粗算这是400万英镑规模的生意。这指的是从饲养藏羚羊到制作成沙图什披肩整个产业链。
同样,不为赚钱,只要卖出一条沙图什,公司就会与西藏银行合作为一个藏民提供免息购房贷款,进一步改善藏民的生活。
政教合一的地方讲究个人崇拜,**王毫不谦虚地把自己的头像印上了新发行的西藏钞票上面,不论是什么面额都印上自己的头像,哼哼。
因为汉地被排斥得厉害,**王倒是在西藏散发法力散得很愉快,这段安排大生产的日子里,大唐军逐步打败了拉萨之外的所有西藏军队,清军完全退出藏区,标志着除了直隶省之外,一个硕大的省份又落入了唐王的手中。
藏民用的奇奇怪怪的法器以前都是宗教贵族垄断的,这方面**王倒也不开明,把生产这些法器的专利归为自己所有,声称所有的法器,必须经过我桑丁法王亲自开光才有法力。
什么袈裟、项珠、哈达(礼敬类),什么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称赞类),什么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供养类),什么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持验类),还有护身佛、秘密符印等(护魔类),包括最后的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劝导类)一概属于**王的作坊才能生产。
这些法器的官营收入呢,**王决定全部投入到新建学校和招募老师,等到下一代的时候,整个藏区的百姓素质要上一个大台阶。一条深深的代沟将会横亘在孩子们与父母们之间。
唐宁把一尊纯金与一尊和田玉的护身佛分别送给万里之外的茜茜和林菲尔,声称这是桑丁嘉措**王开过光的,绝对有效,把她们笑惨了。
第340章 猛龙过
祁泰升的老命总算是保了下来,毕竟因为祁泰裕有钱,帮叔叔送了那么多的礼,德泰大人还真不好就这么宰了他。
德泰大人抛下一句话:“回去告诉唐王,我德泰知道他想干什么,我大清军早已经有所准备,只管放马过来。至于他要对法王动手,嘿嘿,悉听尊便,我倒要看看藏民知道自己的活佛被‘强行圆寂’之后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放马过来泰德大人是有所准备,放龙过来呢?恐怕他还是想不到的。唐宁得到了回复,第一:泰德大人对发展一百万亩农田不感兴趣,也不信,也不知道如果这成功了会对西藏人民的民生有什么影响。第二,泰德大人觉得让活佛强行圆寂很搞笑,大概以为那哒赖喇嘛还真有点法力什么的。
好吧。看来要动点真格的了。唐宁开始在加德满都着手制定“猛龙过江”计划,也就是迅猛龙过雅鲁藏布江。
西藏驻军达到了5000人的规模,不过唐宁觉得派出一千的尼泊尔士兵就ok了,据英**官说,他们非常英勇。己方的空中优势会让藏军在正面战争上处于绝对劣势,这一千龙骑兵主要是用来追杀被空军打散的散兵游勇的。
根本不需要出动大规模的空军,能适应青藏高原的空军实在太昂贵了,所以唐宁把印军最新的野战炮兵连调了一连来,拥有16门精准的6英寸口径榴弹炮,因为预计将是单方面的优势打击,这16门hd6足以让藏军再也笑不出来。
炮兵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为了夜战做好了准备,这些新式火炮都是自动装弹的,利用了炮弹的后座力,有点像自动步枪,因而每门炮只需要一个操作的士兵。这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做到,因为大炮的整个机械结构非常笨重,花了世界上最精英的工程师巨大的精力才把唐老板的目标达成。
大炮一轮自动发炮会打光“炮弹链”上的6枚炮弹,这时需要炮兵去补弹,整个补弹过程不会超过30秒。
炮弹是很重的,正常要两个士兵来杠才轻松,而现在炮弹被搁在了炮链上,链上自带小轮,变成了小推车,一个士兵也可以换弹链。
炮弹的自动化最牛的是无线接收来自飞艇观察员的指挥,所以炮兵都会很清闲。炮弹之间可以通过蓝牙通讯,自动协同,因此这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蓝牙大炮,只要其中一门接收到了信号,立即可以开始作战。
让藏军最终走向毁灭的终极力量还是定位系统。由于卫星的存在,辅助导航的信号塔可以做得非常便捷,由飞艇来部署在战场的附近,整个120万公里的西藏战场只需要为数不多的辅助信号塔,深藏在无人区,这毫无难度,因为对方根本就没放信息战放在心上,他们也不懂。
高空侦察飞艇一次侦察就将可疑的军事目标一一用gps标示,印军则可随意挑选炮兵的位置,因为hd6最大开火距离远达一万多米,在8000米之外就已经相当的准,是目标的死亡线。
但在进攻之前,不知死活的驻藏大臣就发动更不知死活的藏民全拉萨、全藏抵制入侵者,大清的官员最会的就是造谣生事,把入侵者说得极为不堪,藏民们个个激愤。其实,亵渎哒赖喇嘛已经足够罪孽深重。
武力不是问题,统治是大问题。为了后来的统治,唐宁必须得跟对方打宣传战。飞艇携带着宣传品飞到拉萨上空去投放。宣传品不是一叠废纸般的小广告,而是经过经心设计的木盒,被小降伞吊住温和降落。
木盒打开之后有一枚银币和一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卡片上才是宣传的内容,还是“吃他娘,穿他娘,唐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的,并且表示,捡到银币的都是被观世音菩萨选中的幸运儿,将来可凭此银币免费认领一亩良田。
卡片又说,银币上的喇嘛头像是下一代的哒赖喇嘛,解救万民于水火,将用神力在雅鲁藏布江边开垦出一百万亩良田,菩萨先送一万亩,将来活动不断,还有更多。
为了这次宣传,唐宁可是印制了自己身穿喇嘛教僧袍的银币一万枚,花费了一万银元呢。宣传可能不被认同,但是这是真白银。这一银元真银相当于大清百姓平均收入的十五分之一,而且藏民更穷,这一个银元说不定能让他们吃上很多顿饱饭,这是真真儿的。
真菩萨不知道会不会来,真银币真的来了!
当然,除了物质上的好处,还得诋毁一下现在的统治者,说现在的哒赖喇嘛成烈嘉措被小人蒙蔽,与清帝国的乏走狗驻藏大臣勾结鱼肉百姓,比如说,官盐垄断,这在全天下,连大清都废除了,结果藏民还是得高价买盐。别处一斤青稞(藏民60%的主粮,是一种耐寒大麦)能换一斤盐,而在西藏,百姓要花50斤青稞才换一斤盐。
有祁泰升这个在驻藏大臣手下工作过的人做帮手真不错,把蒙蔽成烈嘉措的小人的名字都点了出来。
有钱真是好,打宣传战都打得这么游刃有余,藏区政教领袖都感到了极大的不安,这一万个银元是好东西,很少百姓愿交出来,哒赖、****两大活佛连同藏大臣都三令五申地要求百姓把银币、卡片交出来,谁也不愿交,卡片当然不值钱,但交了卡片就得交银币,当我傻啊?
过了七天,再次天降祥瑞,“下一代哒赖”又来空降了,再次投下一万枚银币,引发万民哄抢,穷苦百姓哪管你那个,有饭吃才是正道。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安之若素。
说起来也巧,成烈嘉措最近身体不咋好,连出来辟谣的力气都没有,要是强行出来,说话上气不接下气,那不是更显得活佛快圆寂了?所以就算是在灵童即将转世的宣传战上,藏军这边也吃了个哑巴亏。
事实上,唐军准备了三万枚银币,当第三次空投时,所有的拉萨军民都出去抢,万人空巷,正是大军偷袭的良机,早已经偷偷运过了边境的龙骑兵绕过了边防,直接进攻拉萨城。
骑着迅猛龙的一千大军呼啸着在光天化日之下劫营,藏军的士兵慌忙地从大街小巷返回要塞。
别看这只有一千士兵,可是火力绝对强过对方守城的2000人,因为黑之契约者步枪的无弹壳设计,一个弹夹就有50发,有迅猛龙的士兵更是负重能力大增,因此他们一边骑龙冲击要塞一边像不要钱似地把子弹向对方倾泄。
仓皇的藏军的大炮什么的都没有机会准备,对方冲上来的速度实在太快,这拉萨城的天险要塞连主战坦克也很难开进来,羊肠小道,错综复杂,可是对方是迅猛龙,一种挂气球的跳跃式前进载具,一跃便高高升起7、8米,没有什么障碍能拦得住龙骑兵。
迅猛龙高高跃起之后有一段二三十米的滑翔期,士兵乘机扣动扳机,子弹扫射得如同水平的暴雨,真是疯狂的骑士。
石达开派过来的士兵居然还是精锐,他们拼命用俄制k1步枪来反击,然而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发现对方的座骑逆天的装有重型护盾,还是45度斜角装甲呢。唐宁没有给步兵战车装备斜角装甲,却把它装配给了迅猛龙,使清军的普通火力完全推动作用,恐怕只有把加农炮调过来才能对付这些龙骑兵。
护盾看起来像战舰的前端,把射过来的子弹纷纷弹开,唯有唐宁没想到的一点是进攻的路线实在太狭窄,弹开的跳弹时不时还能弹在尼泊尔士兵的身上,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清兵不得不在强大的火力之下崩溃、原来的藏兵不堪一击,而石达开派来的援军很强悍且战且退,退到布达拉宫时仍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令人头疼。而大唐军这边的战损之大也超过了唐宁的想象。
没想到在这么先进的进攻武器的帮助下,仍然还有超过百人的伤亡,这个战果比英法联军在八里桥与僧格林沁大战时可要难看多了。唐法王的脸色也变得难看。好在尼泊尔士兵骁勇,根本没把这几十条人命当回事。
接下来的布达拉宫包围战可没有藏军想象的那么轻松,16门榴弹炮已经在5公里之外秘处架好,在空中悬停的飞艇发现哪里有人活动,立即发送座标,通常一个目标由三门炮齐射,几乎百分百地把目标炸飞。
这自动计算经过历代的改善,连风速、海拔等因素都考虑得很周到,因此准确得令人发挥,宫里的守军苦不堪言,几乎不敢稍微露头,都挤在白宫和红宫中。这两处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暂时唐法王没有下令给炸了,否则他这个下一代哒赖的合法性就不好说了。
白宫是最高领袖哒赖的寝宫,红宫则存放着历代哒赖的遗体,圣物也。
因为唐宁法王预先给拉萨人丢了三万枚银币,所以城民们似乎敌意大减,只有最愚昧的信徒在家里念咒,大多数的城民都观望着战势的发展。大唐军才出动了一千人,补给充足,秋毫无犯实在太简单了。
第339章 无人区
这个碰巧撞上的美丽咸水湖成了唐宁灵感触发的点,他有了一个两全的计划。同时解决水源和生产一种食品工业产物——盐。
这里是深度无人区,湖水纯净无比,所以所产的盐也纯净无比,含有独特矿物质使它有一种迷人的味道,在场人士纷纷直接品尝了一下晒出来的盐巴,赞誉有加。
小规模晒盐当然很简单,而要达到大规模工业生产,还得发明一样好东西。受到蔬菜塔的启发,唐宁想到了要造晒盐塔。
在唐宁的构想中,晒盐的秘诀就在于增加咸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外加自动化的扑洒。玛雅文明喜欢在山上筑城,他们发明了一种依山而建的梯田,不是用来生产作物,而是用来晒盐。
梯田晒盐的好处在于整个过程从上到下,咸水自动地流经地表,在强烈阳光下迅速地结晶,盐农就等着采收即可,效率极高。唐宁的精巧工艺能使得人造晒盐梯田的每一级流速都被精确计算,成盐的时间也就可以精确计算。
梯田像盘山公路般缠绕在盐塔的四周,高2米,正好是现在盛行的机器人手臂能构着的高度,因为采用机器人来收盐。水泵将咸湖水抽到塔顶,开始倒计时,当咸水流到最后一阶时正好用完一次积蓄。
机器人(盐姬)立马就来采收,采收的方式很科学,梯田由像抽屉的阶面构成,盐姬只要把抽屉一拉,结晶的盐粒就自动被挡板磕掉,落入下面的盐槽。这个工艺需要把盐塔做得很精密,正是数控加工中心派上用场的大好时机,所以即使是一个晒盐场,也是很高科技的。
在设计上,水汽被蒸发到空气中,这个不能浪费,因此要设计覆盖在梯田之上的水汽收集器,跟纳马夸兰沙漠那条水道的采水方式类似,水汽将以椎形上升,被外壳的低温所冷凝,因此,每晒一桶盐,便收一桶纯水,塔中央是纯水,外围则是盐。
盐由盐姬来收集,而淡水则通过水管汇集到水池中,供发电、饮用、洗浴等使用,解决藏北的饮水困难问题。
唐氏晒盐塔跟别人的海水晒盐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将表面积扩大了几百倍,因此效率也成百上升,甚至在制造过程中有工程师还提出把水汽收集器做成球形,起到聚集太阳光线的作用,使晒制的过程更加快速。
试验下来,同一占地面积比普通的海水晒盐效率高了400倍,且收集全自动化,人力成本低。纵然比别人成本低了n倍,也不足以使温莎财团进入制盐业,因为这是一个太成熟的行业,竞争之激烈实在不足为外人道,只有行政垄断机构能够真的赚大钱。
因此,唐宁还想进一步提升盐塔的商业价值。要不,直接进入最终端的消费吧。在食盐越来越成为超便宜商品的年代里,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就成了营养学家们的一个关注方向。
干脆,把制好的盐装进一个设计极为考究的调料瓶中,这个瓶子的高级之处在于每一次弹出标准剂量的盐粒,从0。1到1克,可调节,且在弹出时会洒出一个精美的霰弹面,用来煎蛋时简直是一次享受。
这样的高级调料瓶便于注重健康的厨娘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更高级的甚至每弹一次都会计数,以蓝牙网络的形式与pc连接,在numberpress中显示你做饭的时间,以及每次使用的盐量,画出精美的图表。
温莎医院迄今为止只告诫人们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但没有给出具体的限额,因为那是没什么用的,谁做菜还特么去测量放了多少克?但如果这种能计数并传到pc的放盐工具能够普及,温莎医院就能够从中得出有用的大数据,不仅能够给出限盐量,还能够直接给用户减盐量的建议。
由此及彼,唐宁准备推出蓝牙系列调料瓶,什么盐、油、酱、醋、孜然、八角、香菜、薰衣草……只要是这个系列的,全部都可以把数据传到pc,再传到温莎医院的专用服务器上去形成一个巨大的食品健康大数据。
anyway,经实验,从藏北无人区咸水湖晒出来的盐居然不需要二次结晶就是纯白色的,不用二次结晶,就没有二次污染,也不会丢失一些有用的营养矿物质,成了高端的盐品,价格再卖个比别人高几倍,总的算下来,上千倍的优势,足够让唐宁能够信心百倍地进入制盐工业了。
藏北盐塔阵列初期规模为100座塔,日产盐10吨,牛刀小试。包括那创意蓝牙调味瓶在内,这是每年10万英镑的小生意。唐老板的小生意概念跟别人不一样,这在现在的大清算是3万个平民的年收入。
你猜唐老板会为这个小生意安排几个工人呢?三个。后来,团队嫌放三个工人在无人区实在是太惨无人道了,增加到了10个。也就是说,唐老板这10个工人的生产力是大清3万人的生产力,工资开到多少都划算。你自己算吧。
祁泰裕这些日子一直跟在唐老板身边,很看好这门生意,乐作天津的代理商。唐老板的产品就像有魔法一样,只要说这是唐老板发明的,不管是盐还是白开水,都是好卖的。
唐老板为了不蚀老本儿,还是要做做推广的,办法很简单,让拍一部纪录片,在摄像头下展示整个过程是如何地干净、卫生、高效、简约,拍拍无人区的蓝天、碧湖、旷野,顿时逼格闪闪,小清新恨不得买多点回去,以后去哪儿都为自己带盐。
驻藏大臣真是气儿不打一处来,仗还没开打,居然生意都做上门来了,德泰派出搜索队去藏北去找找,欲把这个胆敢在我大清境内搞私盐的不法之徒绳之以法。
大清国的汉地十八省早已经开放了私人制盐,导致盐价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但是西藏这种鸟不生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