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印度的负责人洛克菲勒跟马克思的想法简直一样,巴基斯坦想分出去?看在大帝有言的份儿上,就给你一点国土,但只是一点点,人口嘛,只给50万,就算分出去了,一个屁大点儿的地方,完全无法构成对印度的威胁,再想要大点,那就打一仗吧。
苏联、德国和印度迅速达成了三国合作的秘约,而中华联邦也答应要制约住大清国,让它动弹不得,这些联合国成员是天然的盟友。
不仅如此,高丽与九州总督法拉第小姐居然也秣马厉兵呢,使日本联邦颇为担心。法拉第小姐如今势力也不小,除了高丽与九州,阿拉斯加、库页岛、千页群岛也全是她代管的,而且主政菲律宾的唐萨拉从小就暗恋林大小姐,所有的事情都听她的,相当于是太平洋岛链整个儿都是林总督的势力范围。
最友好的就是美利坚共和国了,开始与友邻修好,包括四大敌国在内:加拿大、合众国、联盟国和墨西哥。
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原英属殖民地,能够不给上头交税谁稀罕主动去交税啊,他们没有一个理睬原宗主国抛来的媚眼,大英帝国政府讨了个没趣。
最有玄机的是中华联邦,主政的是个德国人或者说英格兰人,恩格斯同志。北京市长徐荣村被恩格斯总书记将了一军,一直怀恨在心,为了保住权位,他公开狠狠地把自己侄儿徐润批了一顿,并不分青红皂白地向公众告自己的“失察之罪”,原向廉政公署交纳300万大洋的和解费。
一旦确认了唐老板不管事之后,他就开始活动,与温莎共济会勾结,企图排斥恩格斯这个外国人。
而在西班牙帝国里,原本只有女王之名而不掌权的欧仁妮女王也有了一个机会,皇家军队的指挥官告诉她,现在法国国力疲软,可早做准备,一旦法国将来竟敢参加德国统一之战,那么西班牙军队可以打着联德灭法的旗号进入法国,那我们的原法国皇后就可以再次有机会踏足法国,甚至可以重掌政权。
欧仁妮吃不准唐宁的态度,试探了一下,唐大帝没有做任何回复。
第415章 福利
超低价格的物流使通用动力旗下的家庭系列汽车全面进入免费赠送可供行驶9万公里的氢燃料。也就是说,只要买了温莎系的汽车,每天可以免费行驶5个小时,基本上不用再考虑省油的问题了。
如果你在北京工作,而家在150公里之外的天津,每天开车去上班划不划算?如果你使用的是温莎系的家庭轿车就划算。这150公里的路程大部分都可以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
如果你要是头一天晚上没睡好,还可以趁这两个小时睡一个回笼觉呢。你还别说,真的有人经常这么干,后来,这些人干脆把心一横,不买别的车,直接上房车,每天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房车上睡一觉。
有玩得更绝的,不睡家里的别墅,而睡在房车里,第二天房车自动启程,主人习惯之后可以做到一睁眼,已经从天津的家里来到了北京的上班地点呢。所谓的智慧公路和智慧汽车就是能让人这么任性。
这种模式除了温莎帝国之外谁也玩不转,因为它涉及到的大整合是空前的,不仅是汽车系统、公路网络,连停车场都被整合在内,所以才能做到从家庭到公司的无缝衔接。
这种工作模式一出,对于这些人来说住在远离上班地点跟住在公司里也没多大区别了。当然,提前是你得付得起入门级的mini房车的年金,可不便宜,达到了60欧元之巨。驯鹿级房车虽然谁都可以买得起,但是它是拖挂式,不好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温莎帝国大整合有一个离奇而不可思议的案例——超级搬家。温莎商业帝国拥有深入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产品,只要你使用的是全系列的温莎产品,那你就有福了。
针对温莎的产品,通用电气设计了一种搬家系统。先用机器人到你们家,把所有的家具电器等生活用品扫描一遍,然后根据数据库里的资料为每一件物品提供自动拆解、打包方案,由搬家机器人来执行。
搬家机器人来到你家之后,带来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包装盒来打包一切温莎产品,这一切都由机器人来完成,所以搬家公司的运营成本低。整个搬家服务相当于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
大部分人家里80%的想搬走的产品都是温莎系的,结果就是大家发现温莎系的产品搬走之后就不剩下什么了。这种廉价的服务有一个很厉害的后果,以后你再想买什么东西,当你不是永久居住一个地方时,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以后搬家麻烦不?
当超级搬家服务普及开来之后,即使是品牌垄断程度低的产品,你的第一选择仍然是温莎系的产品,否则搬家成本就高了。
丧心病狂的大整合就是这么厉害。而搬家服务中凡是非温莎系产品,其包装需要人工介入,服务费一下子就上去了,在同样的数量、重量下,大约会是温莎产品的十倍。
什么西门子冰箱,什么爱迪生电视,你们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竞争手段吧?恐怕谁也想不到厉害的机器人技术还能这平惠及别的温莎系产品。没办法,温莎财团要养活的人真多,不提高品牌竞争力、不赚多点钱怎么行呢?
温莎帝国统治的33个国家共7。8亿人口中,即将实施大快人心、奔走相告的大福利计划,每一个年满18岁的公民如果处于失业状态,将可申请至少每月1欧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失业率为百分之五的话,温莎财团将每个月为此支付高达3750万欧元的保障金,你说它压力大不大?
钱也赚够了,现在的温莎大帝就得要立牌坊了,所以这些钱是不用政府出钱的,直接由温莎大财团来支付。当年唐宁刚出道的时候一出手就是150万英镑的慈善款,当时已经被称为史上第一慈善家,如今这相当于每个月3750万英镑的支出又算什么呢?
像印度这种财政直接算是温莎财团的钱的国家当然没什么,而意大利、德国这种相对独立的国家政府就纷纷很不好意思了,要给温莎财团减税。温莎财团还拒绝了这两个政府的减税优惠呢,说是“还杠得住”。在发达国家温莎财团的先进产品赚得更多,所以有胆气不要它们减税。
这种大福利意味在联合国成员最低工资是年收入12欧元,像大清国这种人均gdp只有3欧元的国家自然是恨得牙都咬碎了。穷人被富人平均了,其实穷人还远远赚不到3欧元这个数呢。
这还不算完,因为联合国是普遍实行免费医疗(除了美利坚共和国这种极端自由经济体之外),所以更显得联合国公民的福利强大。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一般来讲要征收专门的医保税,但联合国不是这样的。现在联合国政府只是把不含专门税的10%来将医疗服务外包给温莎医院,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率。
在历史上,很多的医疗福利国家要把近半的财政收入用于医保。大垄断的温莎医院用这么少的钱打造出了远超人类想象的医疗服务。最典型的就是原本应该贵得让人牙疼的特护病房,普通人也可以享受。
温莎医院专门弄了一种特护小包厢。病人起居在9平米的空间,他所需的一切都环绕在他的周围。病人有一个手环,上面的转盘轻轻一拨就能操控周围的各种服务,有:洗漱设备、饭桌、药箱、茶几、卫生间、轮椅、电脑、人工服务。
这是国际自然灾害救援组织发明的野外医疗病房,所有的设备都在病床的四周,完全自动化地为病人服务,能极大地减少人工服务的工作。后来很多的温莎医院都喜欢采购一些放在医疗里备用。久而久之,发现这种廉价的小型特护病房很划算,于是成了被大规模采用的可扩展性很强的特护包厢。
医院里都有专用的清洁机器人来维护这些房间,还有专门的紫外灯,在病人不使用设备的时候随时消毒。
这种特护包厢的售价是每年10欧元,一个医院要是不准备几十个这样的病房,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医院。
这种特护病房最大的创新就是最有效率地利用了空间,在15平米的空间里把病人所需的一切都完美地准备好了,直接就可以用它来对病人进行严格地隔离,即使发生大规模的疫情也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医护力量。
要是病情有所好转,病人还可以乘坐给力的轮椅到外面去“踏青”,与亲友们、病友们相聚派对。如此完备的设备一整套算起来每一天的价格只是稍稍好一点的快餐,只有我大温莎帝国能提供得出来。
这套设备还可以用在养老院,它的智能设备能够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和老人。等温莎帝国大福利出炉之后,任何一个老人都能够有钱去租一个这样的特护包厢,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温莎财团所付出的不过是12个欧元的代价,换来的却是整个社会没有了老人负担,间接得到的经济效益将惠及整个联合国。所有的福利都是有选择性的,只针对服从温莎帝国统治的友好团体与个人。
表面上联合国所有的18岁以上公民都有这个福利,其实只有60%的人愿意接受温莎的一切统治。由于政治观点、宗教、科学的观点面不服从也不敌对人士还是有不少的。
在最自由的美利坚共和国,不服的公民甚至可以不交税,温莎也不会把任何产品卖给他们。这些人被称为联合国内的反温莎势力,一切敏感的政治、经济中心他们都是不允许被进入的。他们连温莎修的公路也不允许上路,可选的生活方式非常有限,这种人在共和国占2%,也不算少。
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印度,唐宁以为固若金汤的地方,终于让唐老板自食其果,由印度的老东家英国人挑唆,终于也起火了。人类都是记吃不记打的,在大好的福利大好的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印度人居然想造反。
唐宁还真是低估了宗教和传统的力量,它已经超越了唐老板给印度的福利,引发了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唐老板要对爱尔兰动手,英国人当然不肯善罢甘休,成功地把一部分印度人的不满情绪点着了。
以孟买为中心的印度发生了百姓闹事,似乎已经忘记了唐老板几年前铁血镇压的教训。
这其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这边厢唐老板才正式开始实施联合国成员的大规模福利政策,那边厢孟买居然要起义了。“义军”采纳的是英国人教给他们的所谓的民主、自由、民族独立之类的东西。
如果整个印度实施最低工资12欧元的政策,不久之后其经济规模将达到原来英国的两倍,这原本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却不料成为反温莎势力认为的最后的反击机会,因为过了这个时间点,以后印度人习惯了臣服在温莎帝国的羽翼之下问食,恐怕再也无人可以撼动温莎帝国的地位了。
考虑到露易丝公主正在怀孕阶段,为了积阴德,唐宁一再错过使用铁腕手段的时机,最后,印度西北部连**武装都组建起来了。协约国欣喜若狂,把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俄国送到了印度西北部去,**武装的力量一下子变得很强大。
连露易丝都替他着急了,唐老板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大不了不要印度,少了三亿人的负担,说不定是件好事呢。”露易丝对此表示很无语。
第414章 树
唐老板居然能把菜园子都变成旅游项目。这还不算完,他还打算把科考基地商业化呢。很多的科考项目都很好玩,为了普天同乐,也为了替科考项目筹集更丰厚的资金,他决定把一些有趣的野外观察动植物的基地变成经营旅游业务的场所。
植物的观察站就不用说了,没什么含量,重点在动物的观察。唐宁把单向玻璃技术用在了动物观察上。只能观察者看到动物而动物看不到观察者,这是多么好的研究方式。
为了不引起动物的注目,开这个种隐蔽观察站的团队还千方百计把观察站的外形改造成了多种自然界的常见物。第一个被模仿的外形是大石头。模仿技术再好也不如真的,团队直接把观察场地附近找到的巨石搬回去改造。
科学家像伪装艺术家般琢磨狡计,在巨石的底部装上轮毂,其实就是把石头改造成了一辆汽车,它能慢慢地移动,甚至能够在动物的眼皮底下完成悄然入侵的任务。
如果要观察狮子,它能够以蜗牛般的速度靠近狮群,估计那群狮子还在纳闷,我怎么猛然间来到这块石头边上了?
而它的观察孔也是经过深刻思考,没有直接打孔,而是在石头上开凿一道一道的裂缝,透过裂缝加单向玻璃,动物们打死也想不到这块石头里还有不速之客正在窥视它们的**。
有些场所不咋有石头,这时科学家们可以伪装成大土墩,这种伪装品的工艺就更简单了。同样是土墩的裂缝加单向玻璃构成可移动式的土墩车。视观察需要,可载一至五名乘客,在平坦的路面能够达到一辆自行车的速度,平时科考工作人员也喜欢把它们当成交通工具。
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是带有超级吸氧物质的水下观察站,同理,科考团队会建议到当地的水下去找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也改造,也有建议拿一块落入水中的朽木来当伪装物。
唐宁把超级吸氧物质的秘密保持得很好,那些科学家们都不知道那些设备居然是可以直接吸取水中的溶氧从而保证团队可以长时间呆在水底观察的,他们在初期使用时经常担心自己会缺氧而死,所以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都自带一个氧气浓度监控器,他们被仪表上几乎永远不会动的氧气浓度数值所折服,是真服了。
联想能力强的水下科考科学家已经把这种技术跟温莎海军用来封锁航道的超长下潜时间的潜艇给联系起来了。他们在进入设备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要对这种设备保密。
温莎科技帝国像是地球科学界的一个保护者,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自己是从属于温莎帝国这个组织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违反约定去揭露这种秘密武器。
这种黑科技设备可能是唯一一个不能在对公众开放时使用的。
下一个有趣的伪装来自于观察昆虫的需求——伪装成一颗树。即使是一颗可以移动的树,有那么多假叶子没用的呆在树上,还不如干脆把这些树叶都变成有用的东西——光伏电池。
世上只有温莎大土豪能够为了观察昆虫而将树叶光伏电池变成了一个产业,负责的团队花大量的金钱与精力打造这种仿树叶的电池板。数千片的钙钛矿结构叶片要安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开发团队把树干和树枝全做成空心,当需要安装树叶时,叶子从树干仓库中沿着导轨奔赴出叶地点,到了点儿之后叶片从缝隙中纷纷钻出来,就好似摄像头对着一颗树拍摄了整个春天然后在一分钟之内快播完成一样。
树干中有一组高能锂电池,能够储存200度电,而这一组高达5米的树叶电池板的最高功率是20千瓦,十个小时能充满整个电池组,工作人员夜晚用电也毫无压力。
这种树叶接收电阳能的能力比真的树叶儿还强,因为它可以转动,实验室里已经设定好了这些“向日葵”树叶的转动模式,能够追逐太阳的方向,始终保持着向阳姿态。
20千瓦相当于20几匹马力,这辆伪装成大树的树车的运动能力可不小,可以直接拿来当交通工具使呢。其实,如果不是要一定得模仿树叶,这些树叶还可以做成小风车呢,也不用大动干戈,只要把三片树叶聚拢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小风车。
科学家们的大本营不需要伪装,他们也使用这种很好用的能源收集系统,到了晚上或者太阳能量小于风能的时候,他们的太阳能树就变身为风能树,树叶三个一组地变为小风车,煞是好看好玩。
这种模拟成直径1。5米大树的产品后来成了野生动物园的主力军,因为唐宁已经想到了一种吸引野生动物主动过来被观察的好办法——动物自动贩卖机。这种机制对聪明的动物最适合了。
比如猴子。在它们的栖息地附近弄一颗伪装的大树,树下放一个透明玻璃的贩卖机,被发现之后,猴子们一定会过来尝试一下能不能打开玻璃箱。这时候,打开玻璃箱的按钮闪动着绿色的光,聪明的猴子一定会被吸引着去按绿光按钮,这时“贩卖机”就把食物送出来。
只要经过一两次,猴子们一定能找到规律——绿灯闪,有食物。以后当有游客来野生动物园观光的时候,他们就出钱提供食物,吸引来猴子吃免费午餐。科学家经常拿来做动物实验的啮齿类动物也是很聪明的,用这种办法也可以培养不是饲养胜似饲养的野生动物。
这种动物园可真是省钱啊,只有游客来访的时候才闪灯,然后一大群动物就主动过来受赏,野生萌宠必杀技。这种方法甚至可以以不同的灯的颜色来吸引不同的动物。
在按钮上面做点文章,使用弱电流探测动物的神经电流模式,可以确定对方是什么动物,如果不是目标对象就不给食物。啧啧,如此一来,游客们可以自由地翻牌了,想看美猴王看美猴王,想看美鼠王就看美鼠王,想看渡鸦就看渡鸦(最高智商的动物之一,会投掷坚果、蚌、筋肉、贝壳在公路上,等着汽车轧过后取得果实)。
有了野生动物园的运营保障,几乎所有的野外观察点在废弃之后都可以改造成低成本的动物园,所得收入用来支持更多的观察点开发。这种双赢的方式将大幅地降低温莎科技帝国的科考成本。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未如此亲密,这是多么好的自然主义教育方式啊。最受欢迎的项目一定是自由自在生活的野外的动物踩着欢快的步伐来到游客的面前,而传统的把动物关押在臭哄哄的固定场所肯定会越来越被埋汰。
而科考团队所发明的树型太阳能风能一体设备效能很给力,能够为满载的微型卡车提供整车50%的动力,而晚上要是搁置吸收风能的话,100%的动力都能供应,非常合适在能源网络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通用动力以此技术为核心,开发了理论上零能耗的微型卡车,年租金仅10欧元。这几乎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它的出现相当于把物流成本降到了一个新低,一辆微卡每天运营10小时的话,每年能够出勤3500个小时,能够将6吨货物运输18万公里,从赤道的一面运输到另一面才20万公里呢。
它又相当于把1080吨的物资在一千公里的路途上跑运输。这个成本啊,你就算是拉一车煤到山西去卖也许也能赚钱。拉一车水到稍微干旱点的地方也许也能赚钱。
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都这么低,繁忙公路的运输成本当然也不可能更高,以后的行道树再也不用拿真树来栽培,不划算,直接上马人造能源树,其底部与电缆相连为整条公路提供源源不绝的能源。
公路的电气化也提上了日程,其方法是与智慧公路的荧光线结合,其下埋设电缆,i系列的汽车底部都有一个集电器,离地仅2。5厘米,相当于是2。5厘米距离的无线充电器。
i系列的汽车跑在智慧公路上是不需要损失燃料的,全都由路面电缆包办了。智慧公路的成本完全参照上述的微卡,每6吨跑一千公里就是两顿快餐钱。从北京到广州这2100公里嘛,就相当于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
古代中国最名贵的木材,紫檀、黄花梨什么的,砍下来的时候值一两银子,送到北京之后变成了6万两,物流费用净消耗数以万两计,如今却只用一顿火锅钱,真是天壤之别啊。
而协约国,包括发达的英国在内,由于温莎能源帝国、温莎交通帝国的制裁,其物流成本将是联合国的十几倍,在俄国、大清国的偏远地区,成本能够达到上百倍。这些都是无形的东西,表面上看不见,实际在经济发展与军事上将逃无可逃的体现出来。
在不远的将来,英国的物流成本比非洲大陆要高的时候就比较搞了。
第413章 电
温莎财团支持着全球80%的野外科考团队,从“三生万物”技术发明的初期,他就打算用这种技术提高科考团队的生活质量。有人说,温莎帝国首先是科技帝国,现在很多的平民只要见到来搞考古、调查野生动植物之类的科学家,总以为全部都是温莎财团支持的呢。
野外科考队有了这些好东西,可以给部落、村民们一些小恩小惠以便与他们打好关系,这对他们的安全和成功有很大的好处。
有一只对南美苏里南地区巨型电鳗有兴趣的科考小队就是用一张加工好的凯门鳄皮衣讨好了当地土著,带他们去这些传说中超过两米的巨型电鳗的栖息地去。这些神秘的电鳗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所放电的强度也最高的,生物学家们一直对它们很感兴趣。
很多种生物都进化出了放电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双髻鲨、电鳐。不过,只有电鳗能够直接把电当作杀敌的武器,其余的放电生物只是用放电的手段来侦测猎物或者自卫。
双髻鲨的探测生物电本事最大,十亿分之一伏特的微弱电流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虾与蟹等小生物的神经传导电流都是它侦测的对象,就算躲到水底的沙石里也没有用。
因为去收集巨型电鳗的一个科学家不幸被电昏,唐宁带着看好戏的心情去看望了他,少不了一顿友善的奚落。巨型电鳗进化得把所有的内脏都集中在离头部不远处,其余的身子全部都是能放电的细胞,联合起来最高能达到700伏特,连凯门鳄也能被它电昏。
当猎物在水中时,如果昏迷,就会溺水而亡。不过,电鳗的本事还不仅于此,它还能以省电模式遥控小鱼,只释放适量的电力,使猎物的肌肉麻痹动弹不了,乖乖地成为电鳗的盘中餐。
在看望科考学者的时候,唐宁心生一计,貌似学习电鳗的捕猎办法可以部分解决滥捕滥杀的问题。唐宁对开放他发明的捕鱼技术始终有戒心,害怕被用来大规模渔猎,会使野生动物急剧减少。
如果使用点对点电击的办法来捕猎,每一次电击都有纪录。再把双髻鲨的电力侦测技术也学过来,那就是连猎物的大小各类都能判断个大概,因为鱼类的神经传导方式是各异的,就像人的心电图有自己的特征一样。
配备了识别芯片的电击渔具非常安全,因为能识别人类,而且唐宁准备使用的是电鳗的“定身术”,而不是击昏术,万一把错误的目标麻痹了,也不会造成损害。
经过一番实验,发现将中等大小的鱼类定身的电流最佳工作范围是三米半径,即使是100米宽度这样不小的河,仅需要了30个节点就能“封锁”一条河。你要是嫌守株待兔不过瘾的话,左右各有一条小船,溯河而上就能把n公里内的鱼一网打尽了。
每一个节点都安排一个“宝葫芦”,其实是一个小水泵,能够以抽水的方式对准无法动弹的猎物吸水,将猎物收入透明的塑料做成的宝葫芦中。宝葫芦是真的分成两个仓,里面有一个大葫芦专门用来关押猎物,只有在收鱼的时候极快速地打开一下,保证猎物不能越狱。
科学家们对这个宝葫芦的战斗力肃然起敬,太厉害了,简直能做到想捉什么鱼就捉什么鱼,想捉多少就捉多少。当然,除了电鳗这个老祖宗自带防电功能无法捕捉之外。
以后科学家们出勤的时候再也不愁没有鱼吃了,只要在两岸固定,用宝葫芦电网来一个雾满拦江,天天来全鱼宴也没有压力啊。据不完全估计,这种捕鱼设备的生产力足以保证一个宝葫芦供应一个10人科考组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有个科学家建议用这种方式来做兽阱,因为它们经常有捕捉野兽然后给装上追踪器之类的任务。以前科学家们使用的是用诱饵和兽笼的办法,经常碰到有不相关的野兽来把他们的诱饵给吃掉,结果抓到的是不相干的野兽。
空气不如在水中那样导电,所以不能直接侦测出是哪种动物,但当它们踩到导电网的时候芯片就能分析出这种动物的各类,至少是动物的体重。电子化的兽阱仍然可以放诱饵,但有保险措施,电侦测技术发现不是目标的话,立即释放“呜呜呜”的警报器把不相干的动物吓跑。
也可以在兽阱边上放一个摄像头,先看看是什么动物,如果是很常见的非珍惜动物,可以抓起来当晚餐,换换口味。用来打牙祭的电网可以部署得很大,只不过是消耗几十米几百米的导线而已。
猎杀用的电网根本不用笼子,直接把野兽电昏过去,抢在秃鹫赶来之前把野兽捡走就ok了。
在一程度上,发展渔猎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因为畜牧业跟农业都是要占大量的耕地的,这跟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存在竞争关系。而渔猎产业要搞得好,最重要的是保护生态,让野生动物以最好的状态生长。
如果要让述的论断成立,必须是合理的渔猎,所以只有在电击渔猎技术成熟之后才可能。每一次电击之前传感器都会把猎物的身份自动存档,所有的数据将来要交给温莎财团控制的渔猎工具公司去审查。
下一个农业变革,唐宁已经决定使用可控渔猎技术来大规模替代传统农业,以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如今,大规模工业化的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大的食物来源,但这种方式没有美感。
唐宁已经决定打规模打压传统农业,都市农业公司在老板的一声令下之后开始大幅降价。历史上那种工业产业补贴农业的事情在发达国家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唐宁要用都市农业代替传统农业,而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则引导他们走向渔猎。
所谓的都市农业就是唐宁几年前发明的在家里全自动、智能化种蔬菜、饲养家禽与牲畜的技术。它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省去了批发商、零售商的盘剥,还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又不用卖方自己出场地,其成本、含量均大大优于传统农业,以前是想着赚钱才给了传统农业生产商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