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人见到中国人被遣返了,又是遗憾,又是高兴,特别是西乡隆盛这样的军人,意识到中日两国就像亚洲的难兄难弟,但这对落后的兄弟将来很可能因为争霸而打起来,远洋巨轮的出现已经让海洋不再是天堑,日本像以前那样靠神风的庇佑而免于蒙古大军的侵略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第89章 建国大业
曾纪泽离开了考察团,但考察团并不会停止它伟大的历史使命,在新加坡补充了煤球和食物之后,奔赴伦敦。英国这个全球实力最强大的发达国家将是唐宁给考察团安排的最主要目的地。
而唐宁在伦敦开始筹备他接手卢森堡大公国的事宜。卢森堡是后世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因为人口少),先是欧洲的钢铁制造中心,后来又成为了欧洲的金融中心。不过,现在的卢森堡可不是这样。拿破仑大帝战败之后,决定卢森堡命运的最重要的伦敦条约决定了它现在的格局——它的防御工事是欧洲最强大的之一,因此普鲁士的5000士兵占着不愿走,法语区基本上全部划归比利时,成为“卢森堡省”。最要命的是法语区是工业区,卢森堡最有钱的地方,所以,现在的卢森堡是一个农业穷国,在传出唐宁接手大公国之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卢森堡人受不了穷往外移民,最大的目的地是方兴未艾的美国。
在唐宁接手的消息传出之后,所有有移民倾向的卢森堡人纷纷驻足观望,因为这位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工业家可能给卢森堡带来振兴的希望。也就是说,他们的新君主还未上任就已经赢得了巨大的威望,可以说,反对唐宁接手卢森堡的臣民基本上为零。
温莎大公也没有让他的新臣民们失望,接手政务之后第一个计划就是超低税政策,平均工商税率为1%,消费税为零,遗产税为零,农业税为零,关税为零,不错,所有商品来到卢森堡都跟本地的商品一个待遇,单方向免除对所有国家的关税,也就是说,将来在卢森堡你能买到全欧洲除了原产地之外最便宜的商品。
税率低了,经济活力就上去,而在温莎大公手下干活的公务人员不仅工资没降,还有所上升,这就是土豪大公的魅力,卢森堡人做梦都要笑醒。卢森堡人口总共也就二十万人,跟一家大工厂似的,大公做这种“慈善事业”一点压力都没有。
请大家注意,遗产税为零,这将吸引全欧洲的富人到卢森堡来,富人来了,那经济不上去才怪,我们大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很多人怀疑大公这个遗产税政策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
消费税为零,那当然是鼓励消费。
既然是自己的国家,唐宁会把所有的产业都在卢森堡搞一个“备份”,以备不时之需,电报机、钢铁公司、铝业公司、自行车、牙膏、牙刷、甜味剂、医疗器械、制药厂、兵工厂、留声机、计算机……
这些工厂只求技术储备,不看重销量,仅仅是这,就够卢森堡受益无穷,还会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进入卢森堡来,而科技与教育是大公的大政方针重要一环,他会斥巨资创办卢森堡大学,请来以英语、德语、法语、荷兰语授课的优秀教授,把卢森堡建成欧洲学术中心。至于基础教育,那更不用说,以全民普及12年高中教育这个全世界最高的标准为目标。这些都是要钱啊钱,正是土豪大公的用武之地。
卢森堡的国防,则主要采取跟列强打好关系为主,只要跟英国、法国、普鲁士、比利时打好关系,基本上不虞被侵略。当然了,本土的国防军也要开始建设起来,逐步把现在的普鲁士守军和黑森雇佣兵取代。卢森堡人口这么少,基本上只能走瑞士的老路——全民皆兵。
大公出手了!卢森堡的经济将像滚雪球似的增长,每一个卢森堡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唯一不好的是大公竟然宣布卢森堡是无神论国家,“因为进化论已经彻底否定了上帝存在的可能,作为一个理性的国家领袖,我有理由认为宗教属于过去,未来属于科学。卢森堡不会对宗教信仰进行迫害,但对滥用宗教自由会有限制:一、任何用死后下地狱及类似方式吓唬民众的传教将被列入恐吓罪;二、任何用死后上天堂或者天堂有72个特贡处女等类似方式诱导民众入教将被列入诈骗罪;三、卢森堡大学将开设公开的宗教辩论台,欢迎持任何宗教观点的人士前来辩论,辩论需要使用逻辑或者证据,持‘神拥有绝对权威,不可不信’观点的人不会获得辩论的机会;四、卢森堡大公国将在10年内由唐宁?冯?温莎大人进行独裁统治,10年之后进行公投选择新的社会制度,若温莎大公在公投中失去统治权力,将以个人名誉保证,会和平地离开,带走所有属于他的个人印迹。”(摘自《电讯报》1856年6月某日)
毫无疑问,一个无神论国家将会把许多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不过大公大人不在乎,他本人就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生产力、最先进科技的代表,他要开创的国家是一个富裕、强大、理性、科学、自由、公平、真诚、勇敢的国家,不管卢森堡的未来会不会成功,这都将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卢森堡,进化论会像四则运算一样重要地列入小学的必修课。每一个小学生从小就要明白,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整个地球的生物圈里的生灵万物是真正的一个大家庭,一草一木,一猫一鼠,都可以是我们的伙伴,真正的爱心在于我们应该对自己圈养和种植的动物、植物之外的所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长的、地里埋的所有万物有爱,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这是基于理性的爱,将永世长存、经得起风雨和时光荏苒的爱。
魔鬼大使徒终于出大招了啊,这些日子以来,教会对唐宁的严厉批斗一浪高过一浪,卢森堡大公国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处于风口浪尖。法国人甚至建议拿破仑三世干预卢森堡这样的国家建立。普鲁士王国的国王也对唐宁的狂妄火冒三丈,不顾俾斯麦的反对,公然宣布不再支持新卢森堡建国。
拿破仑三世听到普鲁士国王的这个决定,高兴得手舞足蹈,哈哈,小样儿,终于撞南墙了吧,叫你嚣张!现在的局势最让拿三开心了,不用冲在最前面以致被禁运,有普鲁士王国当大先锋。他是被唐宁的商业帝国吓怕了,不敢公开表态。
由于基督教的广泛基础,在英国,以女王为首的政治家都没有人愿意支持一个无神论国家,阿尔伯特亲王被老婆骂了一顿,什么也不敢说。巴麦尊首相在国会的压力下,撤回了对唐宁敕封“伦敦公爵”的封号!这是一个强烈的警告。
真是破鼓万人锤,连巴伐利亚国王都不满唐宁的表现,唐宁有失去茜茜公主的危险!黑森…卡塞尔公国的君主表示明年不再继续向唐宁提供雇佣兵,除非唐宁放弃自己的无神论主张。
一个“无神论”的建国计划竟遭到如此巨大的阻力,唐宁还真没想到。
或许他的欧洲大发展的计划从根本上就错了,一个人不可能对抗整个欧洲的意识形态。
或许他该考虑考虑“脱欧入亚”了,为欧洲培养一个恐怖的对手,使欧洲中心论的人们失去他们的幻想。唐宁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奋发图强的中日考察团……
第88章 先觉
香港。
直到此刻,中日两国使团才发现身为对中全权代表的港督大人竟然要对唐宁行礼,深感震惊,伦敦公爵厉害啊,相当于日本的“江户大名”、中国的外姓王爷,吴三桂之类的。
当然了,贵族也没有那么值钱,更令中日使节震撼的是香港正在施行的陪审团制度,竟由平民来做审判团,法官只做主持人和量刑的工作。香港的终审权当然在英国上议院。日本人最喜欢这个设计,他们的大名之类的找到了知音,平权之后还有司法上的特权,这使得变革没有那么大的阻力,如果完全剥夺贵族的特权,那维新的难度就大了。
在晚上的讨论会上,唐宁又向大家介绍除了这种叫君主立宪的形式之外,还有像美国那样的联邦制度,美国的制度设计者非常巧妙地使州权非常大,每个州还都有两个参议员的名额,使每个州在参议院享有相同的话语权,州与州之间形成有效竞争关系,整个国家比较平均地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像瑞士那样的全民直接民主,任何公民都可以发起全国公投以否决掉议案或者法律。
日本跟英国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都很相近,他们就特别喜欢参考大英帝国的制度,而曾纪泽对美国的联邦制很感兴趣,因为州权大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很重要,国家大了,大家反而没有什么归属感,本来中国人就比较重乡土之情,否则也不会把军队分成湘军、川军、贵军。如果把中国建设成以省权为重的国家,是不是更合理?可惜现在湘军“屡败屡战”,太平军之祸还望不到尽头,更不用说建设新国家。
对战事忧心匆匆的曾纪泽终于注意到了黑森雇佣兵那与众不同的步枪,不过,士兵未经允许不得谈论自己的武器,这是唐宁对fn…1855这种“大杀器”的严格规定,他们也不懂日语和汉语。岛津齐彬、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早就问过了,得到的是“无可奉告”的回答。
曾纪泽不敢直接问唐宁,先去向徐荣村探探口风。
徐荣村只是商人,虽然这些年为唐宁收集情报长了不少的阅历,但仍然只是一个小民心态,而曾纪泽不同,兵部侍郎的公子,对大清多少有点主人翁精神,也许大清的将来就寄托在小曾身上了,这些日子来徐荣村尝试与小曾深交,见唐宁没有反对的意思,他就更大胆了,在从香港到新加坡的航程中,一个月黑风高的日子里,徐荣村邀请曾纪泽来到自己的舱房中喝茶,与小曾越聊越投机,觉得中国也应当建立像欧美那样的现代制度。俩人决定共同为这个理想而努力,不过,他们建立羁绊的方式却很乡土——拜把子。
兄啊弟啊叫了半天之后,老徐这个当兄长的终于吐露惊天之秘——威震欧洲的伦敦公爵大人有一半中国血统。
小曾虎躯一震,难怪某唐的相貌如此奇怪,汉语讲得如此完美。
徐荣村:“明白了吧?大清要变革,希望全在于唐先生身上。四年前我在伦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比较有名的发明家,而今他已经是全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甚至自己就是一个德意志邦国的君主。他如果一心一意完全忠于英吉利,那他是不会去德意志、瑞士这些国家混的,恐怕欧洲人没有懂得唐先生的心思。大东方号将太平军吴如孝镇守的镇江水师打得大败的事情你怎么看?”
曾纪泽:“朝廷认为一艘游轮不可能打败上百艘战船,而我父亲认为大东方号太大,使镇江水师无法进行接舷战。反正我是相信大东方号的实力的,站在这艘全球最大的船上才叫震撼,不用开炮,光是这速度和体量就能把太平军的水营撞飞了。”
徐荣村:“当时我就在船上,就我看来,秘密还在于唐先生士兵的步枪上,那步枪在很远的地方都打得奇准,太平军水师根本没有机会凑近开炮。要是湘军有这武器,一举荡平贼寇易如反掌。”
曾纪泽:“我也隐隐觉得这步枪非同寻常,听你一说,更相信了。我也曾随父亲手下的士兵看过不少洋人的武器,唐先生的步枪却没见过。”
徐荣村:“唐先生是大发明家,也许这是他亲自发明的更先进的步枪,所以他才敢闯到镇江去,而他去镇江的目的更值得我们猜测,他为什么要去闯太平军的兵营?也许是为了验证太平军的理念是不是值得他扶持,后来让祁先生去向江苏巡抚报讯也是这个心思,在试探各路军队的态度。”
曾纪泽:“大哥的意思是……”
徐荣村:“湘军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成为唐先生在中国扶持的力量,才能平内乱、御外侮,劼刚(曾纪泽的字)对现代制度的看法以及对条约的态度跟唐先生的期望吻合,我亲耳听到唐先生在与英吉利女王论道的时候说应该扶持中国愿意遵守条约的势力,而且,唐先生身为英国有名的温莎医院的创始人,是反对鸦片的,照我的判断,唐先生是极少数完全为所有国家百姓的福祉来做事的有德之士!”
经过徐荣村这么一番忽悠,曾纪泽“造反”的心思更强烈了。现代社会制度,至少要建立君主立宪制,自然是要把朝廷皇家的权威灭掉,其实,曾国藩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在湘军第一次出征之前,曾国藩写了一篇著名的文采斐然的《讨粤匪檄》,里面并没有对朝廷进行歌功颂德,而是强调了太平军的匪性和拜上帝教的夷性,弄得民不聊生,将毁灭中华孔孟文明之类的。
曾国藩现在是兵部侍郎,听起来官儿很大,但是实际并没有什么权力,他能拉起湘军来简直是才干和组织能力的绝强表现,曾国藩打仗有胜有负,有一回拿下了湖北武汉,立下大功,咸丰帝很高兴,准备授予曾国藩湖北巡抚这个地方权力很大的职位,当时就有大学士祁隽藻进言,称“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暗示曾国藩这么大的号召力和能力,恐怕再给他地方实权会让他尾大不掉。结果曾国藩就仍然只是一个兵部侍郎。
没有地方事权,湘军在老巢之时还好办,一旦出了湖南就开始出现掣肘的事情了,现在曾国藩“困守南昌”,指的就是他在江西被地方势力排挤,粮草、政令诸事不顺,自然战斗力就大降,江西的官员都不听他的,甚至他派出去办事的手下经常被刁难和囚禁,他出示自己的令札也不行。
清廷未得胜势先忌大将也是清兵战斗力不行的原因,猜忌不是不可以,也得等到把粤匪打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出手,好不容易有一支能打的军队都给耗在内部了。应该像刘邦,一旦手下大将打了个大胜仗,他就亲自溜到大将那里夺兵权,这才是明君所为。
意识到唐宁对干涉中国政治有强烈意愿的可能之后,曾纪泽更努力地学习各国政治制度,成为超乎寻常的奋发学生。
面对越来越出色的曾大人的公子,唐宁果然对他也另眼相看,到新加坡之后,破例让正在练兵的祁泰裕带曾公子见识了一下他的猎兵团练兵的方法,以及大杀器fn…1855步枪的性能。
见识过fn…1855之后的曾公子果然大为震惊,这种步枪的战斗力甚至比他所了解的洋人的军队还要厉害,当晚,曾纪泽连夜写了一封长信给父亲,陈述他在大东方号、上海、香港和新加坡的见闻。结论是,“若得唐先生之助,天下大事何愁不成?”他不再用“讨匪”这样的字眼,希望父亲能看得出他用心。平天下可以,但不一定是为了清皇室平天下。大有“清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意思在里头。
写完了,又觉得不过瘾,曾纪泽决定调头返回中国,亲自向父亲说项。临别前,唐宁赠送了一支fn…1855让他带回去。唐宁很期待这位曾大人会是什么反应。
第87章 考察团
唐宁来到日本之后就不着急离开,大东方号简直成了江户博物馆,天天有江户百姓来免费参观,连无老中首座之名而有实际权威的幕府实际主政者阿部正弘大人和井伊直弼大人都到此一游了,有这种大好的机会当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
阿部和井伊这些天一直在与各藩主讨论如何派遣使团前往欧洲,他们两藩肯定是重点,名义上的老中首座同为开国派的崛田正睦所在的藩当然也在内。
这三藩都是开国派,攘夷派当中也有“师夷长技”的开明藩主,主要有四位:松平春岳(原本主张加强海防以攘夷,但与阿部弘正交流之后认为洋人太强大,恐怕不先当好学生很难,现在已经逐渐向开国派靠拢)、伊达宗城(以上任藩主时代的殖产兴业为中心,对藩政进行改革,实施对木蜡的专卖化和石炭矿藏资源的调查。同时庇护被幕府通缉的高野长英、从长州藩招揽人才村田藏六,着手于宇和岛藩军制的近代化建设。长州藩是当下日本主张向洋人学习的放眼看世界的核心。)、山内容堂(持续推动西洋军备、海防强化、财政改革,并派遣藩士到长崎游学,并且改革身份制度、奖励学术等措施,推动藩政改革,相当具有政治的决断力。但是,也以“鲸海醉侯”自称,给人们这种印象。当喝酒以后,意见就会经常变换。)、岛津齐彬(这位藩主的萨摩藩在离政治中心江户最远的地方,日本分成北海道、本州、九州三大岛,江户位于本州的中央,而九州在南端,与本州隔着一个海峡,萨摩藩则位于九州的西南端,远得不能再远了,所以萨摩藩向来相当地独立,敢做各种与幕府不对路子的事情。)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一向被日本视为老大的大清国被洋大人揍了,日本举国震惊,大清国忙着掩盖自己被揍的熊样儿,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而日本各雄藩最先谋求变革以自强,其中上述那四藩是变革比较成功的,也是因为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功就觉得了不起,嚷嚷着要攘夷。
幕府也极不情愿开国,征夷大将军(幕府将军的正式名称,征日本虾夷国时确立的大号)本来有自决的能力,却在1853年佩里到来时以“需要征得天皇同意”为由拖了一年。
这一个借口给了后来天皇崛起一个很好的借口,各雄藩一看,似乎天皇这个几百年不干政的“虚位元首”居然还有这么强的理论号召力,纷纷聚拢到天皇旗下,现在的德川齐昭是攘夷派的领头,他的妻子是皇族炽仁亲王妻子的妹妹,不过,德川齐昭的政治地位实际上比贫穷了几百年的皇族要高。
有六个藩主是征夷大将军的候选人,被称为“御三家”和“卿三家”。御三家是较早确立的继承人选家族,地位最高,拥有独立的封地,而卿三家的封地是幕府代管的,标准为10万担。不过,正是由于卿三家不需要自己经营封地,使他们全力在江户搞政治和阴谋,实际上卿三家更有可能决胜而出,这位卿三家之一的一桥家的德川齐昭就打算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现在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定(无子女)。
这些日子,老中首座堀田正睦正式与幕阁僚臣们定下计议,着各藩推荐前往欧洲考察的人员,最后再由幕府审定,共计名额50人。大概开国派和攘夷派各占一半,在大东方号期间,根据洋人的规范,人人平等,平民见高级贵族也不需要跪拜行礼,当然,更不得带刀。考察的费用由各藩和唐宁各出一半,先由唐宁垫付,回来之后再结算,不过,凡是受益的各藩必须让唐宁的电报公司入驻公开营业(日本电报公司)。目前,日本电报公司只有长崎在公开营业,在江户和大阪有秘密经营的站点,知道的人并不多,山本音吉的朋友福泽谕吉是因为在长崎呆过才知道怎么在江户找到电报公司。电报是个好东西,唐宁的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吧?就算不开国,给开电报公司也挺好的嘛,日本人对兰学的开放态度决定了他们对电报这种东西并不排斥。
唐宁的大东方博物馆在江户开了好几个月,这50个考察人员终于确定了下来,包括伊达宗城派出的村田藏六(讲武所西洋兵学教授),山内容堂派出的吉田东洋(藩政改革者)和他的两个弟子后藤象二郎、岩崎弥太郎(后来的三菱财阀创始人)。
萨摩藩的藩主岛津齐彬亲自上阵,带着他的得力藩臣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岛津齐彬不是一般人,受曾祖父,萨摩藩第8代藩主岛津重豪的影响,从小对西洋科学有浓郁的兴趣,对曾祖父广为收集的西洋用品,例如钟、乐器、望远镜、显微镜和武器等爱不释手。他熟悉拉丁语,曾利用日语转换罗马字的方法发明了一套个人密码。重豪还介绍齐彬认识著名的日本博物学家,德国籍的兰医菲利普?弗朗兹?凡?西博尔德,这使齐彬成为少数亲身接触过西方人的日本人之一。但这与曾祖父如出一辙的所谓“兰癖”也使藩内的财政稳健派颇有疑惧,因为与兰学有关的研究及现代军工产业的创办会耗费大量资金,岛津重豪挥金如土的作风便曾使萨摩藩濒临破产的边缘,藩债总额高达500万两之多。
岛津齐彬是为了改革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他久居江户,与阿部正弘结为盟友,谋得藩主之位,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败北,这对于齐彬形成了不小的震撼。因此就任之初他便立刻着手积极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着手“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以鹿儿岛地区为中心开始了日本第一个近代西式工厂群的建设,其中涉及造船、冶炼(反射炉、熔矿炉的建造)、纺织、军事工业(大炮、地雷、水雷)、玻璃制造等,被统称为“集成馆事业”。西方殖民主义也迅速地学会,数年前就派西乡隆盛秘密勘察台湾岛,在基隆登陆时发现那里有清兵把守。清廷实行海禁,大迁岛民往福建,在台湾有守兵倒是令人惊奇的,也许清廷也怕这大片领土让于外国人手对国防不利。
长州藩人才济济,其中最瞩目的人是吉田松阴。没有人比吉田松阴出国的渴望更强烈了,他早在1853年就想登上停泊在长崎的俄**舰而出国,根本不管自己懂不懂外语,不过俄**舰因为克里米亚战争而提前离开,吉田松阴未能如愿。
到了1854年,佩里因听取日本对开国的答复而再临日本,松阴乘机再次和同属长州藩的金子重辅开展出国之旅,二人从伊豆半岛南端下田附近的柿崎村岸边乘小船,向停泊在下田对开海面的美国舰队前进,希望培里准许二人随舰前回美国,以汲取西学。鉴于当时培里准将刚于三月三日在横滨与德川幕府签订日美和亲条约,不欲牵涉入协助日人偷渡出国而引致和日本的外交纠纷当中,故对二人要求加以婉拒,但承诺替二人保守秘密,其后将二人送回岸上。
但事后,松阴二人仍选择立刻向幕府驻下田的奉行自首,可见他崇尚光明正大,并且有下克上的性格。四月时他俩被人由下田押解至江户,十月时又被押返原籍长州服刑。松阴被囚于囚禁武士的野山监狱,不过,由于松阴的学问出色,幕府和藩主允许他在狱中讲学,给他的开国倒幕讲学提供了机会。而陪同松阴的金子重辅则因地位较低,被囚于平民所用的岩仓狱,最后在翌年次月病死狱中。
由于是犯罪之身,松阴本人无法代表长州藩登上大东方号,不过,被他主张开国的恩师佐久间象山与松阴合称为二虎(松阴小名中也有一个虎字)的小林虎三郎有这个机会,松阴的学生桂小五郎、高杉晋作也加入了长州的队伍。
日本人喜欢把名字改来改去,这个桂小五郎就是后来的木户孝允,唐宁对日本的历史不甚了解,但明治维新三杰还是知道的,他感慨地看着手中的欧洲考察的名单,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上了他的船,唉,如果他跟日本人有仇,把这50人丢到太平洋喂鲨鱼,日本的维新起码要晚五十年啊。这就跟苏联在卡廷大屠杀把波兰的精英全干掉使波兰从此一蹶不振道理是一样的。不过,这又跟不自信的荷兰人在印尼屠杀华人一样了,自信满满的温莎大公根本不屑去做这种事情。
日本考察团的50人是确定了,唐宁通过电讯报的中文版向大清国也发出了邀请,向各督抚更是直接让路透社网络直接送请柬。不过,战乱中的大清国能有多少有影响力的人肯远赴欧洲,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说实在的,唐宁对大清历史也不熟悉,他是科学史爱好者,大清国根本就没有科学,他知道的只有寥寥几个人,日本考察团里他只知道三杰,而且三杰都亲临大东方号,可是当大东方号回到上海又逗留了几个月时,仅有一个人他稍微留意到——曾国藩之子曾纪泽,17岁,小伙子目睹大清局势之糜烂,决定抛弃科举的仕途,留洋!
小伙子不仅敢到欧洲,还敢用真名,兵部侍郎的儿子啊,又是与太平军作战的主力湘军头目的公子,唐宁对曾国藩顿生好感,这位晚清名臣真有远见。
不过,跟日本那50人跃跃欲试、朝气蓬勃相比,我大清泱泱大国,最后只弄到30多人,曾纪泽主仆就占了5个,别的好多官员派来的人好多贼眉鼠目,估计连名字都是假的。也是,太平军现在气焰嚣张,在镇江借大东方号之威取得大捷的吉尔杭阿被东进的太平军李秀成、秦日纲打败,再失镇江,5月,扬州被太平军占领,清军用来包围天京的两座大营之一的江北大营被攻克。6月1日,秦日纲部于烟墩山将清军包围,吉尔杭阿知难脱逃,自杀身亡。现在,就算祁泰裕借到三千城管也报不了仇了,祁兄弟似乎失去了人生的动力。
与日本相比,大清国明显是狡猾狡猾滴,日本是明显地分为开国派和攘夷派,也就是说,他们提倡开国的大臣至少是真诚的,而大清国自咸丰帝以下都认为南京条约不过是缓兵之计,两广总督叶名琛对咸丰帝的心思心领神会,在他当广东巡抚其间就跟两广总督徐广缙一起在广州发动群众阻止英国人进广州城的运动,杀一个洋人赏银多少之类的,这明显是违约的事情,叶名琛竟还因此获得男爵的嘉奖。总之,南京条约中规定的开放广州之事从条约签定到现在1856年,拖了十几年,英国人还是进不了广州城。
现任的广州领事巴夏礼不久前在伦敦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正值雄姿英发的当口,准备改变英国人进不了广州这个无能的事实,叶名琛借的是百姓之手,巴夏礼也一直在找借口弄一弄大清国,现在大清国境内不太平,巴夏礼不停地向他的领导香港总督宝宁进言,要求再打一打清国,以便取消一切贸易障碍。
在大东方号从上海开赴香港之时,唐宁就拿这个事情考一考中日两国的考察团,请他们发表看法。日方60%成员都认为叶名琛的作法有问题,清廷的作法当然也有问题,叶名琛既然“无法约束百姓”,那就该问责,换一个官员来主政广东。英国人也真够有耐心的,都已经十几年了,西乡隆盛、村田藏六都表示,如果他们是英方,早就打起来了。
中国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