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有得玩了。西乡隆盛为两个团的联军总司令,从完全防御姿态调整到伺机进取的姿态,大战随时可能发生。
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长毛奇也已经做了进攻的完善计划,向国王请求正式宣战。
要是唐宁没有开始对普鲁士进行产品禁运,威廉一世还会犹豫,现在他决定灭一灭卢森堡大公的嚣张气焰,将正式对卢森堡宣战。
终于,双方正式进入交战状态。英国国会的辩论也进入了尾声,投票结果出炉,印度最高行政权交还给东印度公司,维多利亚女王将登基为印度皇帝,继续大英帝国的荣耀。
这只是一个面子活儿,实际上印度的将一切由温莎大公说了算,明白人都明白这点。罗斯柴尔德和苏格兰银行家集团在东印度公司保留了少量象征性的股份,两亿七千万巨大人口的印度次大陆军政大权已经落入大公手中。这一次可能令任何人灰飞烟灭的交易到底有多贵呢?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一切问题——东印度公司已经向英国政府举债高达5000万英镑!这笔钱当然是要慢慢还的,而印度的税收根本连每年的支出都难以为继,你想如果不是发神经,谁会买印度?就算买了,仍然有破产的可能,英国政府仍然可能在未来从大公手里接过最高权力,就看你能不能经营好这个大英帝国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了。
大东方号悄然载着四万支fn…1855步枪和四万支训练枪,数百万的子弹与训练弹开往印度首都加尔各答,即使卢森堡大公在这一次“卫国战争”中失利,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这一次,将是装备了先进步枪的东印度公司军队,以英国人为主。
现在的印度总督坎宁在平叛中表现还可以,唐宁问他是否有意留任,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印度总督便得到授意,在短短的国会投票结束后三天,总督代表印度向普鲁士宣战。至少有四万英军和十万仍然忠于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土兵成为卢森堡大公的新生力量。
随即海峡殖民地总督宣布对普鲁士进入战争状态,这是至少2500名已经相当出色的黑森猎兵和300名华人雇佣兵加入战团,并开始招募当地英国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编练更多的军队。
大公对日本太好了,又是赈灾重建江户又是帮助购买阿拉斯加,幕府没有一点表示也太不够意思了,2000万人口识字率全球居首的大岛国日本在井伊直弼率领下,加入大公的联盟,向普鲁士宣战。欧洲人还以为日本陆军个个像瞬间让叛乱的黑森雇佣兵团灭的萨摩团那么强悍,这给普鲁士人心理造成巨大压力。总之,普鲁士王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良好的左右逢源的良好外交态势现在灰飞烟灭,力劝国王无果的俾斯麦含恨“告老还乡”,辞去了法兰克福大使的职务,成为社会闲散人员。
现在的卢森堡大公终于是一个像样点的对手了,普鲁士对比利时施加外交压力,要求比利时不允许跟卢森堡大公有关的任何势力通过比利时进入卢森堡。现任的比利时首相德克尔的上台跟唐宁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跟唐宁关系很铁,比利时宣布“中立”,但允许大公的军队通过指定的通道调度,相当于偏向大公的外交政策。如果仅仅是卢森堡与普鲁士开战,比利时可不敢这么偏心,问题是东印度公司是拥有强大海军的,谁也得罪不起,你们自己过招吧,我就看看不说话。
鉴于比利时如此识相,唐宁的新式步枪第一次对非己方军队开放,让比利时充实国防力量。比利时军方第一次见识到“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兵工厂”出品的步枪,颇有意思。比利时跟卢森堡大公眉来眼去,它的中立比直接宣战让普鲁士更难受,难道你想再施压逼迫比利时加入大公的联军吗?
至于另一个邻国荷兰的态度……反正唐宁已经代表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普鲁士宣战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有荷兰国王和大量的荷兰人的股份,国王陛下,您看着办吧。
现在,大公这边有印度、马来亚、日本、比利时、荷兰六国联盟,还有不太可能看着东印度公司就这么被打残的大英帝国可能伸出援手,而大公的要求仅仅是普鲁士军队离开卢森堡这个大公的领地,多么正义的理由,普鲁士这战还真的能打得下去吗?
除了国王自己之外,越来越多的大臣不希望开战,乘着现在双方都没有大打出手,赶紧撤吧,咱又没损失,打这仗不值。
看来是要打不成了,毛奇参谋长的案上正放着一支普鲁士军事间谍弄来的一支fn…1855,他研究了半天,射了几发,感到这货好恐怖,向国王建议,还是别打,大公的军队的武器可能超乎想象的先进,要打也等过阵子,现在动手,虽胜也可能是惨胜。
总参谋长的一句“还是先别打了”是压跨国王斗志的最后一根稻草,军事贵族都不愿打了,国王也难为无米之炊,只好撤兵,并找外交官去讲和。
和谈很顺利,双方同时宣布停战,还没真正开打,停起来也容易,普鲁士军队迅速退出了卢森堡,大公终于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卢森堡人民举城欢庆,终于停止了逃难,人口还有所回流。经过这一出,大公在卢森堡的统治权威也树立起来了,看看,咱大公能把普鲁士军队都吓跑,谁敢不服?
最失落的当属黑森大公国,白白被弄死了一千多雇佣兵,因为是叛乱被剿灭,还没地方说理去,军法如山,大公发明的安乐死已经很人道了,还有一定的抚恤金呢。因为黑森大公已经公开与卢森堡大公决裂,明年的雇佣兵合同肯定是吹了,黑森大公国失去了一笔买卖。要不是看在手下大将路透和李比希都是黑森人,说不定黑森还要遭到经济制裁。高科技产品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制裁是最容易的,我的产品你没有,而你的产品满世界都找得到替代品。
普鲁士王国回归正轨,不过,他们的国王很失落,不是一般的失落,铺天盖地的卢森堡大公不战而胜的报导让他日以继夜地精神不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王宫里传来不幸的消息——国王精神失常!
堂堂普鲁士国王,被卢森堡大公“略施小计”便逼疯了,这个传说顿时传遍了江湖。更讽刺的是国王陛下医治无望,最后竟送到了柏林温莎医院,因为那里有大公新发明的镇静药物——苯二氮草类药物。这是一类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的药物,同时,具有抗惊厥、抗震颤和中枢肌肉松弛作用。中枢神经递质丫氨基丁酸在此类药物和苯二氮草受体(位于神经细胞膜)相互作用下,主要在中枢神经各个部位,产生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作用。苯二氮草受体是功能性超分子功能单位,是苯二氮草一丫氨基丁酸受体一亲氯离子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主要起氯通道的阂阀功能,调节细胞放电,苯二氮草类药物可增加氯通道开放的频率,引起突触前、后神经元的超极化,抑制神经元放电,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如此高科技药物也只能缓解威廉四世的病情,国王是真疯了,他的弟弟威廉亲王被拥戴为慑政王,实际掌握了普鲁士的权力,称为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刚刚一执政,就把已经告老还乡的俾斯麦招回来,给予英国、卢森堡双料大使的职位,好让他去调和普鲁士与卢森堡大公的关系。
俾斯麦听到老朋友执政的消息,瞬间返老还童,终于可以施展他的统一德意志的抱负。为了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俾斯麦最先要做的就是出使伦敦,找老朋友卢森堡大公重建两国友谊。聪明人之间的对话方便多了,当年唐宁为了得到卢森堡第一时间放弃了对雨果共和派的支持而缓和与法国的关系,俾斯麦就看出温莎大人的雄才大略,想必不会让他失望。
俾斯麦来到思陀园,刚刚进门,就看到唐宁跟两个日本人围着桌子讨论什么方案,向他招手:“啊,奥托来了!快来一起看看,这里有几个震抗木屋的设计,一起来参详参详哪个好点,奥托最有眼光了!”
这时的俾斯麦仅仅比唐宁大十岁,可谓风华正茂。
这里有来自日本、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等国的木屋设计师的杰作,经过改进的电报机已经能够传真比较大的图形,安置在全球比较重要的大城市,所以全世界的设计师都能为木屋提高设计方案。
俾斯麦匆匆看了一眼图纸,精通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的他毫无障碍地用英语说:“江户不是因为震后火灾才伤亡惨重的吗?为什么还使用木屋做方案?”
不愧是战略大师,那么漂亮的木屋设计方案不看,一眼就想到了关键处。
唐宁:“日本没有什么资源,就是森林多点,考虑到成本、建造速度等因素,最后还是觉得平民造木屋合算,火灾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避免:一、普及电力,不使用明火;二、用耐火隔离层来包裹厨房等重点防火区;三、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方便灭火;四、用道路和混凝土大型建筑作为火灾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
做到这四点,火灾就不是问题了,其实木屋在抗震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在我们的测试中,木屋比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的抗震能力还强,更不用说砖结构,因为木头有弹性,能够在地震波中坚持很久,即使坍塌,危害性也比沉重的砖块和混凝土小得多。利于救灾,利于重建。现在江户被一把火烧干净了,比较好清理,如果是砖石,那就难清理了。”
俾斯麦一边听一边点头,技术的东西他不太懂,唐宁说什么就信什么吧,估计没错,他把注意力又集中到设计方案的复杂度上,这些设计似乎都很漂亮,也就是相当有组装难度的样子,这对于灾民来说合适吗?
唐宁得意洋洋地说:“合适!复杂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会建一个大工厂来造房子,在长长的流水线上组装好了再运到房子的真实地点,每个工人只需要很少地学习就能掌握自己工作岗位上的组装技术,这样生产出来的木屋也很便宜,速度更是快得不行。当然了,对于身无一文的灾民还是要用最简单方案,最下面那个,瑞典设计师的倾斜屋顶结构,极简,很直观,主要是有点难看,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在江户看到的房子都还可以的,我猜江户人也不喜欢。”
最有意思的设计是日本设计师的榫卯结构木屋。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工技术,完全不需要钉子也能把木制零件连结起来,中国和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都有这样的工艺,其中没有铁资源的日本木匠更是特别喜欢并特别擅长制造榫卯家具和建筑。
榫卯工艺对凸出部分的榫头与凹进去部分的卯眼结合处的尺寸要求很高,可是对于机床工艺先进工厂来说就不是问题,瑞士精密仪器公司已经着手研制各式木匠机床,以便供应木屋制造厂。
唐宁对榫卯建筑的喜欢在于它是那么的纯粹和干净利落,来的时候是那么精妙巧思,拆走的时候是那么不带走一片云彩。选用自己进化出了防虫防腐能力的木材来建造更是连涂料都省掉。当然了,唐宁并不是一昧地追求纯天然,前面提过,天然木材的纤维只对竖直方向坚挺,把纹理垂直叠放的胶合板抗震强度无疑更出色,而且这样可利用大量的小直径的木材,把它们的树皮卷下来能合成大型板材。使用黏合剂甚至可以把加工剩下的渣渣都整合在一起,变成家具的填料,一点都不带浪费。这样的人造板材更轻更坚固,因此更便捷,做家俱的能耐优于死硬死重死贵的实木家俱。
另一个纯天然的大敌是白蚁,这可能是传统木建筑最大的危害,革命性的改进在于通过在木建筑四周土壤用可以杀死白蚁的化学物质处理,可以永远性地防止白蚁。
连白蚁都有解决方案,俾斯麦只有点头的份儿,没啥好建议了。接下来唐宁随口说到的售房策略更是让俾斯麦觉得,跟大公做对绝对没好果子吃。这个方案就是针对江户大地震中失去一切经济能力的赤贫居民发放消费信贷,使他们的家人能买得起廉价木屋,而受益者本人就得在风萧萧兮之中乘船前往阿拉斯加殖民、探矿、采矿!大公施善、行政、赚钱都不耽误,丝丝入扣,无懈可击。正是在这会儿,俾斯麦暗暗下决心,这世界上,招谁也别招卢森堡大公大人,太可怕了。
美艳动人的大公夫人给客人们送来印度的阿萨姆红茶,缓解了俾斯麦心中的震惊。
唐宁问大家:“味道怎么样?”
这里的两位日本客人,一位是来伦敦向大公诉职的萨摩雇佣兵统帅西乡隆盛,一位是翻译中滨万次郎。他们喝习惯了远东风格的茶,哪料到阿萨姆红茶里居然还有糖,纷纷表示“不怎么样”。
唐宁也很不理解:“我准备在印度禁止种植鸦片了,所以要大规模寻找替代农业,还好红茶在印度生长得不错,欧洲人喜欢放糖,真是没品,我尝试了多次都不习惯,喝完了嘴里一股味儿,远远不如纯茶叶的清香淡雅……”
两国战后谈判,来使俾斯麦几乎找不到温莎大公一点点把战争放在心上的感觉,给这位内心铁血的战略家强烈的印象,好像大公一点都没变,仍然只是一个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工业家。
俾斯麦突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卢森堡是德意志邦国成员,普鲁士要统一德意志的话,这位威望如此强盛的大公的态度怎么样?会允许卢森堡并入德意志帝国吗?是否意味着普鲁士和卢森堡之间终有一战?以前以为卢森堡这个弹丸之地根本就不能影响德意志统一,现在看来,这是个大麻烦。
第103章 大买卖
“解散就解散呗……”唐宁有气无力地评价着。
茜茜:“海峡殖民地总督说,现在是全面控制东印度公司的大好时机,他建议你收购恐慌抛售的股民的股票,使你在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投票权超过50%。”
唐宁一直在收购日薄西山的东印度公司股票,等待的可不就是这一天吗?不过,他现在状态很差,似乎对控制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兴趣,对这一段情报半天没回应,在沉默中纠结。
东印度公司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破产止损,因为印度是最重要的殖民地,大英帝国绝不会坐视印度失去控制,所以一定会接手。另一种是股东们打落门牙往肚里咽,为这一次大叛乱买单,只能往里填入巨额的资金,现在的东印度公司已经在财务上破产。本来,让英国政府接手是唯一的选择,不料现在海峡殖民地的军队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似乎可以代替英军接替印度军务,所以在各大股东眼里已经成了第二个可能的选择。
远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银行行长罗林森和诺丁汉银行史密斯家族都是东印度公司股东,他们已经习惯了跟着唐宁发大财,这个时候唯唐宁马首是瞻,老大让干嘛就干嘛,反正他们赚的钱已经足以弥补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损失,现在关键在于唐宁有没有控制印度的野心,这个地方虽然重要,可是不赚钱,一个合格的投资人如罗斯柴尔德之流肯定是要抛弃的,但有政治抱负的人是例外,唐宁就很可能有政治抱负的人。
东印度公司还有什么?近三亿的巨大人口,数万英军和大英帝国的荣耀,远东、南亚的战略地理位置。这些早就在唐宁的脑子里,但由于他一直没有表态,路透现在做总督已经做上瘾了,很想更进一步,不停地用印度的政治地位来引诱唐宁收购东印度公司,三天两头来电,唐宁的床头丢满了路透的劝进表。
唐宁生病没有好,本无精力考虑这些大事,实在是被路透逼得厌烦了,好吧,那就收购吧,他对“土豪的贴身公主秘书”说:“把那个小伙子叫来。”
公主秘书:“哪个小伙子?”
唐宁:“j。p。摩根。”现在,这个小伙子是他众多的助理之一,j。p。是金融方向的助理,要花大钱了,自然要定计划,让j。p。来制定,唐宁自己是没有精力了。
这是一次要花多少钱呢?可以打个比方,这一次是要买印度。
买卢森堡可以算是小买怡情,买阿拉斯加已是大买伤身,买印度……这可是一桩大买卖,举世瞩目的生意,会不会强买灰飞烟灭呢?已经同时在进行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两大世界级工程的大土豪,还经不经得起折腾呢?
唐宁现在本来就已经是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他只要从罗斯柴尔德或者苏格兰银行家集团买入股票就能持股超过50%,还能获得一个坚定的盟友,因为印度殖民地的政治地位极高,这桩买卖不仅仅是买卖,英国政府和国会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英国也不可能放弃印度的全部权力。这里又有点让人为难,这两大巨头,得罪哪个也讨不到好处,总不能全都买下来吧。
看到了有大土豪全盘接手东印度公司的可能,一些小散户还把现在已经不值钱的股票捏在手,不断发声支持唐宁接盘,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次财富的再分配。温莎财阀已经赚得够多了,现在东印度公司有难,大公大人何不救苦救难?换了政府直接接手,小股民们可就惨了,政府能给得出多少钱?在民主制度下,政府的日子都是拮据勤俭的,想拿纳税人的钱去布施,这样的预算能通得过才怪。
原本唐宁的打算只是跟英国政府谈判把海峡殖民地拿下,不料现在英国的气氛似乎预示着他接手整个印度的可能性。主政印度这个事情虽然荣耀,但却不符合唐宁的利益,因为印度这个国家太大太复杂,又不像大清那样有归属感,所以基本上唐宁是不愿意在那里施政的,千辛万苦最后又来个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所有努力全白费,太伤身了。
j。p。代表唐宁去与英国政府接触,表达了只收海峡殖民地的意图,这个方案的花费就小多了。消息传出来,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再次暴跌。
经过这一次的暴跌,终于,罗斯柴尔德和苏格兰银行家集团开出的价格已经能让唐宁全都买下来而不至于灰飞烟灭,但他仍然拖着,等政府方面开政治条件。
说实在的,让唐宁接手整个印度的唯一理由就是实行靠谱的仁政,改善次大陆人民的生活和文明,这个地儿真不好赚钱,人太多,神太多,刁民倒是没有多少,刁神却一大把。
巴麦尊的政治条件主要有如下:第一、英国女王登基为印度皇帝,成为名义上的印度元首;第二、印度的终审法院在英国上议院。第三、印度殖民地有义务参加大英帝国的全球性军事行动,如:最近很可能对大清国发起军事行动。第四、保障基督教在印度的传教自由,原来唐宁计划在卢森堡实行的那种无神论总纲自然就不能实行了。
前三条都没问题,保护基督教是唐宁无法接受的,他只同意把印度的宗教政策改成“不支持也不打击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三大宗教,以传统和世俗为指导原则尊重百姓的宗教自由,但重大事务不得让宗教势力染指,另外两大宗教是指在印度广泛流传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啥叫“重大事务”?这个细节可很重要,这个事情嘛,唐宁交给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主导与英国政府磋商,这两位可兴奋了,将来在印度谋一份差事,说不定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公有制。
对于全面收购东印度公司,唐宁还是感到颇为不舒服的,这好像是第一次做赔本儿买卖。不过,这个事情对普鲁士王国来说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靠,这一下还敢笑话卢森堡小国寡民,大公说不定要主政印度了,与卢森堡大公开战,就相当于跟印度开战,你普鲁士有2000万人是吧,咱印度有3亿……
再说了,要跟印度干仗,说不得东印度公司那数万的英军得上阵,女王还是印度的元首,打来打去,英国死了那么多人,估计国会将推动大英帝国参战,那普鲁士就悬了。俾斯麦最喜欢玩平衡,希望左右逢源,东边俄国、西边法兰西、北边不列颠,都不要干涉德意志的统一,否则将极为艰难。威廉四世再傻也感到卢森堡大公权势日盛,跟大公作对实在是下下策,不由得相当郁闷。
小摩根跟茜茜是同年的,还不到二十岁,在这一次全面收购东印度公司的交易中发挥了相当出色的才华,进退有据,终于跟罗斯柴尔德、苏格兰银行家集团达成协议,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有大巨头们的支持,小散户的支持,罗林森、史密斯等股东的支持,政府里又有内阁级人物印度控制委员会主席伍德的支持,巴麦尊首相并不太反感温莎大公入主印度,黑森猎兵团的忠诚度和战斗力在平叛当中又表现出色,局势似乎日趋明朗。
西乡隆盛的萨摩雇佣兵一直与普鲁士大军远远对峙,仅发生了少量的交火,发现了普鲁士人全是后装膛线枪,跟原来情报的不符,还以为300人能封锁对方2500人呢,他迅速调整策略,1000名士兵集中在一起,自保可以,要照原计划消灭对方共一万多大军,恐怕相当困难,幸好普鲁士国王一直在观望印度的局势,连宣战都还没有正式宣布,双方还有回旋余地。
唐宁也批准了西乡的防守姿态,他还得收拾印度的残局,这事儿没有一年半载恐怕搞不定,还是做出一点经济制裁的姿态,开始大规模减少工业产品往普鲁士的出口。对普鲁士打击最严重的就是钢材和铝材价格暴涨,对普鲁士的重工业影响很大。普鲁士政府去质问克虏伯,你不是已经掌握了炼钢技术了吗?为什么我们普鲁士的钢价会比周边的法国、比利时、荷兰贵那么多?
克虏伯的人对政府说:“确定要跟卢森堡大公决裂了吗?这样我们可以不理会原来达成的协议,扩大生产规模。否则我们会违约的,在我**队没有撤出卢森堡之前,所有的生产都是由大公来定的。”
当法兰西被经济制裁的时候,普鲁士的经济发展数据明显好过这个最主要的工业邻国,当时普鲁士政府眉花眼笑,现在风水轮流转,到普鲁士“享受”这种待遇了,国王再一次郁闷。决裂呢?还是不决裂呢?这是个痛苦的问题。
俾斯麦对国王说,克虏伯与唐宁的技术交换协议是他牵头的,如果普鲁士不撤出卢森堡,那相当于他俾斯麦欺骗了温莎大公,如此不义之名,我也干不下去了,只能“告老还乡”。
印度现在的局势大部分是因为英国政府派出去的达尔豪西总督玩坏的,这相当于政府的过失,现在,东印度公司要借此重整权力结构,收回最高行政权,也算说得过去,将来的印度会成为一个自主权比较大的殖民地,但仍然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之内,国会开始辩论了。
辩论的焦点在于宗教问题,各议员和势力还是倾向于基督教新教的主导地位,以恩格斯为首的工党则是无神论一派,双方的观点对立得非常激烈。恩格斯讽刺基督教,按它的教义,印度这三亿异教徒死后全都得下地狱,多么可怕,把这个“真相”告诉印度人咱们还能统治得好印度吗?社会都乱了。可见,基督教比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好不到哪儿去。不要怪人家以反对牛油、猪油纸弹壳为由来叛乱,基督教本身也不讲理,上帝凭什么就比人家的真主更真,比人家的真神更神?
唐宁这派的人找到了一些“鼠神庙”的照片拿到国会给议员们看,这是印度的一种对鼠的崇拜行为,整个庙宇爬满了令人作呕的老鼠,却因为愚昧崇拜鼠神而不允许扑杀。老鼠与人同属哺乳类,一旦暴发鼠疫,这是很可怕的祸源。类似的还有对各种动物的崇拜。蛇神,鸟神,虎神,猴神,象神,树神,山神,水神。还有几百种其他的神。每一种神都对人民进行完全荒谬的各种精神和生活方式的禁锢,宗教的迷信是愚昧落后的象征。简单的说教没意思,当议员们看到那一大堆老鼠,感受一下这种落后。
不多久,唐宁这边又收集到不少“好东西”,是印度人在宗教指引下对道德罪犯进行残忍酷刑的行刑场面,有个议员看到之后“哇啦”一声吐了,身边的同僚赶紧嫌弃地躲开。
唐宁手下有高人想出了大招,没事儿就三天两头往爱搞宗教迷信的议员家中邮寄“好东西”,看看你们这帮愚昧迷信分子的逻辑会产生什么。
后来有议员无福消受这么好的东西,把唐宁告上法庭,初审法院判决唐宁赔偿三名议员每人10英镑的精神损失费,并在电讯报上刊登道歉信,唐宁的道歉很有诚意,还表示要多寄些印度各地风景优美的照片
第102章 双开
要是换一个人,普鲁士的大兵早就扑过去了,但是威廉亲王和俾斯麦不断致电国王,强烈反对为了虚无飘渺的宗教理由跟卢森堡大公交恶,国王也不禁犹豫起来。更让普鲁士国王犹豫的是卢森堡大公处理叛乱收服黑森雇佣兵的政策太震撼了。原本全球最大慈善家,大家都以为是个人畜无害的大好人,竟华丽转身成一代枭雄,500个降卒大多数相对平静地接受了人道毁灭,留下了几百封遗书和遗言,这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显示了大公动静之间可怕的张力,这个气场说实在的,当世所有名将无出其右,全世界深深为之摒息。黑森大公自以为处死500降卒的事情会引发全世界的公愤,不料,bbc和一些报章摘了一些真实的遗言出来之后才发现,大公军法处死叛军是完全合法的,连那些死囚都只能怪自己一时贪生怕死铸成大错。没有多少人呼应黑森大公的所谓“正义”和“公允”,这是战争,是军法,不是叛军死,说不定就是忠于大公的士兵有难,大公虽然大公无私,你总不能要求他连既定的军法都不执行吧?
死囚们的尸体运回黑森故土之后,大家发现士兵们不知道被什么毒药致死,脸上还带幸福的微笑,仿佛上了天堂,一具尸体这个模样也许还是桩巧合,可是全部的尸体都是这样,这就诡异可怕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各国对枭雄大公的恐惧之心更盛。
普鲁士国王生生就不敢立即下达全面进攻卢森堡的命令。诡异的事情总是令人心生疑惧。
被封锁的普鲁士士兵还未接到突围的命令,兵精粮足,也没有轻举妄动。
就这么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对峙着,全球局势风云突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