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步。
可怜的岛民在永无休止的内战中变成了毫不知廉耻的机会主义、冒险主义者,当库克船长来到此岛时,发现他们极度的穷困潦倒,并在互相交易中有个岛民抢了库克船长的一包货物,士兵朝那个岛民放了一枪,当然,那时的破枪没打中抢劫者,但把他吓得丢下赃物尖叫着逃走了。
欧洲人的到来给岛民更带来了各种疾病,复活节岛人口再次下降,到了1860年代,下降到3000人,更悲惨的是秘鲁的奴隶贩子在1862年,也就是去年登上了此岛去抓奴隶,一下子抓走了1500个岛民,此事件在当时很轰动,奴隶贩子的总后台某唐也那事件时中躺枪,被严厉谴责。
范德比尔特注意到,唐宁在描述复活节岛历史时更多的是平淡甚至有些嘲讽他们的命运,而不是同情。
正好此时唐宁所在的巴拿马城离复活节岛似乎并不远,拿出地图一看,大概是5000公里,飞艇的50小时航程,去看看这些命运凄惨、被他们的神灵抛弃的岛民吧。
对任何事都意兴索然的唐宁终于又找到了一件勉强愿意去做的事,都拜范德比尔特所赐,唐宁便随口跟他说:“我想去复活节岛瞅瞅,你去吗?”
这是跟大老板打好关系的好机会,范德比尔特欣然乐于前往,虽然他不明白一个破岛有什么好看的。
他们离开了巴拿马,前往太平洋东南深处,经过50多个小时的飞行,于夜间到达复活节岛,暗淡的月光下,他们就去造访那著名的几百个摩崖石刻。巨大而神秘的石刻令一脑门生意的范德比尔特也心有所动。
为了看得更清楚,唐宁命令飞艇投放照明弹,顿时千米高空中铝镁燃烧的光焰将整个岛屿照得通明,将不明真相的岛民吓得直哆嗦。
虽然燃烧弹很明亮,但毕竟不是太阳光,巨大石像在这种怪光之下显然更加诡异。范德比尔特终于看清了石刻的面目,惊讶道:“果然跟那个木雕很像!”
唐宁:“那些大的石像有5、60吨重,欧洲人认为只有巨人才能雕刻并搬运这些石像。”
范德比尔特:“那么你的看法呢?”
唐宁晒道:“只要有基本的工程学知识就知道,拿些滚木来很容易就能搬动60吨的石头,就算没有滚木,上百个人就可以拖动了。巨人是无稽之谈。还有那些刻痕,因为石头被风化了,很脆,我一只手就可以用另一块石头在上面划出痕迹。”
范德比尔特尊敬地道:“您是伟大的工程师,你说你可以一只手搬动这些石头我都信。”
唐宁哈哈大笑。
他们就在石刻边上宿营,到了早上,再去观摩那些石刻,似乎一切神秘、诡异都已经消失,就剩下千年之念天地之幽幽。
范德比尔特注意到很多石像被推倒,求解释。
唐宁说:“也许是在内战中被敌人推倒的,这些石像并没有鬼神,所以应该是祭祖,推倒石像是岛民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祖先对敌方的庇护。现在,整个岛的树木都已经被砍伐一空,岛民再也没有滚木可用,似乎也没有新的石像诞生,这种对祖先的信仰已经崩溃,神灵也无法庇佑没有了资源的子孙。”
范德比尔特频频点头,看来这世上没有唐大师解释不了的现象。
此时,唐宁的助理发来了达尔文纠集博物学家一起研究出来的成果,范德比尔特赠送给唐宁的那个木雕与库克船长的画师所描绘的一组木雕中的其中一个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连肋骨的数量都是一致的,可以确认这个木雕正是来源于库克船长的那一次交易,而船长手下有一个波利尼西亚的翻译,很可能当时船长并没有把木雕放在心上,送给了波利尼西亚人,最后辗转到了美国水兵手里,流入美国。
看来这一切明了了。当库克船长来到复活节岛时,穷困的岛民匆匆拿了他们认为很值钱的已经失传的木雕艺术品换取物品。库克船长虽看不上这些木雕,但它们是真正的绝版奇珍。用于雕刻的这种木头是生长于复活节岛的独特品种,木质致密,利于雕刻,早已经灭绝。
他们去逛拉帕努伊人的市场,经过秘鲁奴隶贩子的入侵,这里的岛民只剩下老弱病残,市场极度衰败,岛民看到外乡人,纷纷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怨毒眼神注目。
范德比尔特对岛民的眼神感到很不安,却发现唐宁安之若素,甚至嘴角有一丝冷酷的嘲弄。最终,怨恨的岛民没敢怎么样,警卫们手持黑之契约者突击步枪严阵以待,岛民们没人认出这是什么武器,但外表就把他们吓住了。
范德比尔特从空中数了数这些岛民,认为岛上人数已经不足300,且是老弱病残,如果没有人帮助,这个民族很可能在几年之后亡种。
“嗯。”唐宁淡淡地应了一声。
大慈善家喜欢到哪里都做点好事,但这一次,他什么也没做。
第217章 道
没有不透风的墙,日本报纸虽然对他们的精神天皇爱护倍加,但随着日本的开放,很多美国、法国的记者也在经济腾飞的东京游荡,是他们最终把唐宁与“女学生”析绯闻传播了出去。
唐宁年轻的时候因为英俊多金,少不了无中生有的绯闻,但由于他一直洁身自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传闻了,这一次与之前不同。因为树敌太多,这些敌对国家的报纸当然是不遗余力地要往他们的敌人身上沷脏水,现在唐宁主动送上门来了,他们的狗仔队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标题惊悚,给林菲尔安上什么“前养女”“女博士生”,更神奇的是这是著名科学家法拉第的养女,17岁未满的华裔天才女孩。
唐宁的女儿才刚刚出生不久,更是增加了这些绯闻的打击力度。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女以为自己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当法拉第闻讯找她对质时,她竟然还承认了,结果使年老心灵脆弱的法拉第生病,并且挺严重,法拉第夫人让她回伦敦去。林菲尔还以为老两口在忽悠她,派了自己的朋友去刺探情报,结果是“真病”。她终于感到了巨大的社会,向她的师父恋人辞行。唐宁当然是没有脸去见法拉第的,派军用飞艇护送她回英国。
这一段时期可能是唐宁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郁闷的时光。权倾天下又怎么样?照样敌不过人言可畏。他更恨自己精神上不强大,欧洲贵族拥有情人的概率几乎是百分百,连贞洁牌坊立得妥妥的基督教徒都不能免俗,他一个无神论者怎么会在乎这一点风声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莫非是好人做不得?要是做个坏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精神压力。每个中年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一股颠覆自己的冲动在他的心中酝酿。
在三藩市的军营里郁闷了一段日子,忽然有个日本人来访,报上名字:井伊直弼。在真实历史中这位在日本曾经位极人臣的大老因掀起安政大狱,早在1860年就在樱田门外之变被水户藩的浪士给刺杀了,而在这个时空,他被日本联邦政府软禁,最近才释放出来,失去一切政治地位,反而得以身免,他在日本本岛呆不下去,决定到“日本的殖民地”加州来看一看,说不定另有一番作为。
唐宁差点不记得这位当初第一次到江户之时接待他的老朋友。而当井伊出现在他面前时,往事一幕幕回到记忆中,不由得感慨,吩咐警卫提高警戒级别,这位访客可不是普通人,说不准会有什么恶意,但是老朋友又不得不见一见。
井伊直弼也知道自己可疑,所以寸铁未带,警卫的金属检测器没有报警。
唐宁保养得不错,跟三十岁的大龄青年似的,但15年出生的井伊看上去就老了很多。这位大老当然生活得比唐宁要艰辛,从日本幕府的第一重臣到阶下囚,这可不是一般政客能有的经历。
唐宁此刻仍然不会讲什么日语,透过翻译说:“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老朋友。”
井伊直弼似乎只是来叙旧的,表情显得很是淡定:“是啊,我也没想到,我应该感谢您,帮助我日本国在这里找到了这么好的地方,阳光灿烂,我可能喜欢三藩市更甚于江户。”他还是喜欢说江户,而不是东京。
唐宁想起了直弼的茶道,似乎有一种令人精神宁静的作用,现在唐宁最需要的就是让自己静下来,否则真的会释放心中的魔鬼。强大的权力导致他释放的邪恶将拥有极大的破坏力,到那时真就是“世界崩坏”了。
“那么,我们一起喝茶吧,很怀念当初一起喝茶的时光。”唐宁说。
井伊深以为然。
茶道是一种仪式,是通过肉身的状态影响本难以捉摸的心灵的一种途径。在仪式的过程中,他们有近半个小时没有说一句话。就好像两人在一起练某种功似的。
德川四代将军秀纲制定了武家茶道的规范《石州三百条》,想想这三百这个数你就知道井伊直弼的仪式有多繁缛了,唐宁第一次进行这个仪式时差点崩溃,但现在,他很享受这种可以助他忘却烦恼的茶与道。
井伊直弼感觉到了唐宁的沉迷,先开口,微笑道:“唐君悟道了。”
唐宁:“马克吐温说,幽默源于内心的悲伤。茶道似乎也是吗?”
井伊直弼:“马克吐温是谁?”
唐宁:“一个讽刺家,美国骂我最狠的人之一,他说我是全世界奴隶贩子的后台老板。”
井伊直弼:“哦,你觉得委屈吗?”
唐宁:“……没有。”
井伊直弼笑而不语了。其实他知道某人真正被困扰的是什么问题,但他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忘却就是一种安慰。唐宁似乎迷上了茶道,此后接连数天都请井伊直弼来喝茶,对他的戒心也渐去,从井伊淡定的状态中,唐宁似乎感到了一种不记前嫌的释怀。
唐宁从不问井伊直弼他对现在的日本政府有何观感,从他称东京为江户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怀念江户时代的人,当时的权势,当时的风云际会。
井伊直弼倒是问过唐宁“为什么放弃意大利的皇位”,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未解之迷。
唐宁:“因为我发现自己终究是个科学家,喜欢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我的科学家朋友们都不愿称我为陛下,而我在最初的兴奋之后,也感觉皇帝是一个落后腐朽的名字,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回收站。”
井伊直弼皱眉:“回收站?”
唐宁呵呵一笑:“是啊,回收站。现在我所到之处,都喜欢建立回收站,把90%的垃圾都重新利用起来,一不小心就说顺口了。”
井伊直弼:“为什么这么做呢?你这样的身份之人,居然还管垃圾再利用这种事情?”
唐宁:“你还真是问倒我了……哦,给你看一样东西。”
以色列太空探索公司刚刚拍到的一张照片,由无线电控制的徕卡相机从30公里高空拍到的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的图片,在这个尺度上,能看到方圆1200多公里的地貌,半个阿拉伯半岛,呃,估计是能在北海道看到鹿儿岛!地球的巨大的弧线已经清晰可见。
井伊也注意到了这条弯曲的地平线,问:“这是飞艇上拍的照片吗?很美。大海变形了,是技术问题吗?”
唐宁:“不是技术问题,这就是大地的本来面目,地球是一个大球,你现在亲眼看到了。”
井伊吸了一口凉气:“才30公里高就可以看到地球的线条,太……”
唐宁:“是的,地球并不大,将来能拍到一千公里高的照片时就更加震撼了……我们所有国家、所有人类、所有动物、植物的家园就是这么一丁点儿,不好好收拾,垃圾就会堆满了。”
井伊直弼:“你的思维真是与众不同,谁会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人间的幸福呢?”
唐宁:“幸福……不幸……,有时候都不重要,说不定我自己会亲手毁掉这一切。看得远有时候也不好,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你,我,整个人类,地球,无一例外。这个时候,就有一种无力感,荒谬感。”
井伊直弼:“是的,不能想太远,这也是一种偏执,有违道的真义。”
唐宁微笑,两人又很默契的很久无言,直到唐宁终于问起:“你来加州做什么?”
井伊直弼:“出家。离开日本,真正的出家。”
唐宁:“莫非你还想当和尚?”
井伊直弼一晒:“只是出家,美国又没有寺庙,我倒是想在美国找个佛门清静地。”
唐宁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我好像见到过一个庙,就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种。”他把跟林菲尔在三藩市闲逛时看到的一个地址说了。
井伊直弼:“那是佛教,跟我信奉的禅宗不一样。”
唐宁“哦”了一声,想了想,道:“我倒是想时不时找一个能够清心寡欲的场所呆一呆,不如你帮我在日本找几个禅宗建筑高手来,我想在三藩市修建一个……就算是寺庙吧。”
井伊直弼:“行啊,但我要求留一间禅房给我,让我也时不时去修行。”
唐宁:“一言为定,最好你在里面当方丈,嘿嘿。”
唐宁不需要什么大师,只要跟井伊喝喝茶,想想前大老的起伏生涯,他就感觉在修行了。
唐宁还嘱咐井伊不要把他要建寺庙的消息散开去,因为他需要的是真正的清静场所。
两人已经在商量选址的问题。井伊表示:“应该找一个可以种茶的地方,那么寺里就可以不用外出,直接解决喝茶的问题。再种点蔬菜、水果,什么都自己解决了,自给自足,与世隔绝。”
唐宁想起了圣克拉拉谷的大片果树,那么,就在圣克拉拉谷建这个寺吧。
井伊:“那么,这个寺庙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唐宁:“随意,叫埋木也不错。”埋木舍是井伊直弼不一定能继承彦根藩藩主时对自己居所的称呼,自比为无法开花而被埋没。唐宁若是把寺庙叫这个名字,想必井伊直弼会全心全意去建设好这个避世胜地。
井伊直弼先是一怔,随后也没拒绝:“好的,那么暂定为埋木寺吧,我回一趟日本寻找最得力的禅式建筑师。”
唐宁随后指定了一个负责财务事项的助理跟进这一项目,协助井伊造寺。
第215章 加利福尼亚
环球旅行的惊喜处处皆有,如果到加州补给,可见到一处世界自然奇观——加州红杉,世界上最高的生物,最高的超过110米,90、100米的红杉比比皆是。红杉生活环境需要大量的湿度,因此它们总是长在太平洋沿岸的山区,那里因为海洋吹来湿润的空气而雾气很重,这又成就了红杉仙境般的美丽,当渺小的人类站在巨树下仰望被遮蔽的天空时,云雾森林如梦似幻。
然而,这些巨人在唐宁的眼里就像可爱的宝宝,他在森林里放声大喊:“精灵们,不要怕,我来了!”
林姑娘恋爱之后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微笑道:“你在喊什么?”
唐宁解释道:“我让路透社调查了加州原始森林的状况,红杉被砍伐得很厉害,有时候我觉得咱们人类像是大自然的癌细胞,不加节制地到处入侵我们生物远亲的地盘,可恶得很!现在……我来了,自然就要把加州的癌症控制住!”
林姑娘虽然很赞同他的作法,不过她可不是没有思考能力的花瓶,她深知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力量,恐怕也只有唐宁这样的奇葩资本家能够热爱自然,除非独裁,否则很难在民主情况下建立扼制商业砍伐。这样就好了,只要有他在,这些伟大的森林之魂就能够好好活几十年。
西乡隆盛听闻唐宁大人大驾光临,很是兴奋,因为他要向唐大人当面讲述“推土机战车”的威力,建议他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建造更专业更有威力的装甲战车,使东印度公司陆军更加所向披靡。他正等待着大人召见,不料却被告知大人去观赏红杉森林了,唉,真是不务正业啊。
不务正业的唐大人过了几天还是没召见军政重臣,又跑去圣克拉拉谷去观光。这里是后世被称为“硅谷”的地方,现在却仍然是萌哒哒的农业区,加州老乡在这块肥沃的地方种满了果树,并且相当地整齐,乍一看就像英式园林,此时正是果树开花的季节,大片的花树几乎能算得上自然奇观,当然,这是人工种植的,似乎不太自然。
急性子的西乡君已经受不了了,乘坐他的欧陆gt级军车前往离三藩市45英里的圣克拉拉,毫无疑问惊扰了“圣驾”。不过,对这个带领日军一直打胜仗的手下爱将,唐宁毫不介怀,邀请西乡君一起观赏美丽的果园。
西乡君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农夫和果园,终于把话题扯到建设战车上面。这不是推动坦克的发明吗?这位可真是陆战奇才,唐宁顿时对他令眼相看,狠狠地夸奖了他几句。
坦克和战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是火力、机动性、防守力等参数的大小不一样,如果这个时候就发明火力和装甲最强大的主战坦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对手还没有那么强大,盲目发展大杀器是很浪费钱的,比如履带式就很难维护,出勤率不高。
所以,唐宁要发明的第一代战车根本连标志性的倾斜装甲都不用,稍候地倾斜一下就足以有效防御现在的敌军主力加农炮。而且大量的战车都是轮式的,大不了多弄几个轮子,或者将实心轮胎放在第一排,以抵御正面的强大加农炮。只有用于攻坚的主力战车配备3。5英寸主炮和履带式牵引。
西乡隆盛对战车的研发提供了不少的建设性意见,比如让他着迷的推土机功能,即可以清理铁丝网等路障,又可以排雷。主力战车本来就已经很重了,不好再加铲子,唐宁把它放在没有主炮的装甲推土机上,这货直接就是在重型机械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为驾驶舱加上装甲,并在顶部加上一个天窗,架上黑契加特林机枪,清除干扰“施工”的敌对势力。
装甲推土机是用于清理和扫雷的第二序列,跟主力战车一起为步兵的前进扫除障碍,步兵也再不能靠两条腿跟上战车,那太费劲,所以第三序列就是装甲运兵力,轮式,顶部也配有黑契加特林机枪,空间较大,士兵在里面会比在主力战车里舒服点,主力战车则因为要降低受弹面不能造得那么高大帅气。这种运兵车有两名驾驶员,一次运送9名乘员,如果把副驾驶员也算进去,可运兵10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衍生品以应对战场的各种战况,有侦察车、机动炮车、迫击炮车、指挥车、炮兵观察车、工兵车、野战急救车,甚至有生化侦测车,因为前北约国家为了弥补武器的劣势,丧心病狂地在研发生化武器,不可不防。虽然北约国家在秘密研发,但路透社军情处已经听到了风声。
唐宁完全不怕对手使用生化武器,他能够造出更恐怖的生化武器不说,单讲生化防护,他的工厂掌握着高分子技术,能够造出可靠的防护设备,对手则短时间内难以匹敌,跟温莎帝国拼生化,那是作死。
听了唐宁的概述,西乡隆盛才发现老板早有准备,不愧是神级发明家,跟老板作对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为了开发加州,必须要向美国政府释放善意。唐宁先是得到美国政府的承诺,释放了所有的加州战俘,要求这些被释放的战俘五年内不得参与对南方和对东印度公司的战争。林肯答应了,因为他可以把这些大量的士兵投到别的战场去,然后把换回来士兵投入本土战场,效果差不多,不外乎是多花了点运费。
唐宁又向mit捐赠了100万美元巨资。这是真真的巨资,一举将纽约变成美国经济中心的erie运河从1817年开始修建到1825年完工,也不过花费了800万美元,在这个金本位时代,美元的购买力变化很少,你就知道这一百万美元意味着什么价值。唐宁这是要把mit建设成全美第一名校的节奏啊。mit也不理现在美国和温莎财团是敌对关系,坦然笑纳巨额捐赠,还让唐先生成为校董,此举被美国媒体称为“蜗牛也比mit有骨气!”
后来,各种蜗牛形象的漫画登上了美国各大报纸,对mit大加嘲讽。温莎财团发言人j。p。摩根表示“愿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加利福尼亚。”更是引发美国人民的愤慨。摩根表示:“请大家冷静一下,1848年的美国…墨西哥战争之后,美国花1500万美元买下了加州和新墨西哥,如今局势使然,请美国人民务必考虑一下这个对世界和平有利的建议。生意嘛,总是有买有卖,对吧?”
什么叫“生意嘛”,那是墨西哥被打败了好不好?当时连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都被占领了。诚然,现在战局对美国不利,但远远称不上决定性失败,尚武的民族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继续战争的呼声在美国占了主流,林肯总统在被联合新闻社记者问及对此事件的看法时表示:“我们无法接受温莎财阀对美国的侵略,我将为美国的利益战斗到底!”
林肯总统慷慨激昂的回应话音刚落,bbc就报导了东印度公司兵工厂将向美利坚联盟国出售10万支fn…1855及100门野战炮的消息。名枪名炮的名望一下子让尚武而不傻呵的美国人忧心起来。以前的美国毫无疑问是美洲第一强国,但现在分裂之后局势有点像魏蜀吴的架势。从领土上来讲,合众国依然是最大,联盟国则自认为是老二,唐老板则乐于盘踞在易守难攻的“蜀地”。
使美洲局势更复杂的是墨西哥现在被法国人军事占领,并扶植了傀儡政权,这是合众国的天然盟友。不过这个盟友实力一般,唐宁还在哥伦比亚有一个“傀儡”呢。
唐宁的联盟国盟友并不是很铁,他们想在北美未定归属的领地获得更大利益,但目前仅有一个加州的“蜀国”显然不会满足,这跟南方的利益有冲突。所以南方得到的不是像英国那样的军事技术授权,而是枪支与大炮的终成品,严重依赖东印度公司兵工厂的南方并不一定是好事,将使他们的地位削弱。
对于东印度公司来说,盲目扩张并不是好事,还是好好经营好加州这个很有前途的州吧。和谈不成,只好强行发展加州了。唐宁宣布为开发北美成立“红杉资本”。这一次融资的方案比较特殊,只向来到加州投身实业的企业家发行股票,包括合众国的企业家,你只要肯来加州投资,照样可以申请成为红杉资本的股东。
对于红杉资本的定位,j。p。摩根向路透社表示:“用高科技改造加利福尼亚,初步确定,农业和下一代智能机器将是重点。还包括面向北美市场的皮卡,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适合美国大陆的客货两用车型。”
单单是皮卡就能让加州成为北美的一个工业中心,其带动经济的作用就跟慕尼黑的汽车厂一样,往后向加州移民的人会大量涌入,以充实皮卡汽车厂的下游供应链。
有些人觉得唐宁放弃意大利皇位而到荒芜的加州“从头开始”是个不明智的选择,殊不知唐宁正是觉得意大利文化传承太源远流长,所以不适合他深耕细作。美国之所有在后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跟它的移民国家属性是息息相关的,来美国的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英国人为主体,并辅以大量的各国精英。将加州从一穷二白建设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才会让唐宁拥有成就感,统治意大利有诸多不如意之处,没有实权的皇帝也不过瘾,还是以“红杉资本”的名义随意所欲地折腾加利福尼亚好玩。
对唐宁的折腾最有信心的是英国人和日本人,两国的实业家开始纷纷问道怎么去加州,红杉资本在苏黎世银行的各中心网点都开设了投资加州的服务专柜。这两个岛国似乎对唐宁在欧陆的大退让没有什么感觉,像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巴伐利亚、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实业家很多都认为温莎财团是有可能在军事上失利的,所以他们红杉资本的未来持谨慎的乐观。中国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感觉一个连“皇位”都保不住的人不靠谱。
英国由于在“世界大战”中一直维持中立,成了各国精英纷纷避难的场所,所以越来越富,对伦敦公爵在全世界折腾的成果相当满意,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占领加州的军队主要是他们国家的军队,拥有天然的亲切感。巴伐利亚王国由于身处德意志邦国,因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关系,最近与温莎财团之间的关系也稍微疏远了,连卢森堡被开除德意志邦联都没说话。茜茜这一次回慕尼黑将会感觉到奇怪的目光。
第214章 环球旅行
唐宁还在夏威夷逗留的时候,达尔文告诉他,大英博物馆外派的探险员工真地在东非发现了传说中耐力超强的黑人猎手,常常追逐猎物长达7、8个小时,这是人类双足奔跑的一大优势,在这样高强度的追逐中,以鹿、羊为主的猎物往往筋疲力尽坐以待毙,这是人类非洲同源说的一大证据啊,要不为什么人类是毛发稀疏的动物呢?正是为了在长途奔跑中有散热的优势。
在唐宁的行程计划中,还包括了南美的亚马逊丛林,这样一想,他的影响力可谓横跨欧、亚、非、南北美多个洲,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涌上他的心头——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见识大自然的壮美,这是最自然、最强有力的自然主义教育,只要让人们看到大自然的美,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然这是一种教育,那就不是为了赚钱,他将开创全球第一家非盈利旅行社,而且是环球旅行社。旅行的交通工具是白鲸飞艇,为了增强旅行的安全性,每一次环球旅行都由三艘飞艇组成旅行编队,两艘飞艇装乘客,余下一艘装乘客的消费品。
旅行团自带消费品,不仅如此,连消费之后的垃圾也不能随意丢弃,要原封不动地运回去,尽量不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留下一丝痕迹,否则就不自然了。也正因为这个理念,飞艇只在大自然中的无人区观光,所到之处几乎不会重复,世界这么大,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
体现非盈利的特点在于将乘客分成两类,一类是商业乘客,出资赞助一次环球旅行,另一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