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也有一两个人注意到了书店一角聚在一起的人有些显多,并且看着有些古怪的是,他们手中都无书,似乎发生了点什么与文雅无关的事。然而读书人多半都有些惫动,最多多瞄几眼,见事态没有进展变化,那几个人也已散开,也就懒得有人继续留意。



  四人刚才交手的那一瞬间,只不过用了一招,双方作派皆是起势猛而收手快,胜负立判。因而书店里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刚才某一刻,那气势如利剑出鞘对冲的一幕。



  阮洛开的这间半为经营盈利、半为账务总汇的书店,档次也是不俗,进这店的都是斯文人,此时书店里仍只有继续浏览书册的读书人,再无异常。



  意识到在宫外行走不比在宫内,待那两名书店保镖在自己的示意下沉默着散开,王炽便准备使一名御前侍卫先行一步,免得自己突然到来,扰得阮洛也像刚才那二位保镖一样过于惊讶。



  然而他终究是又慢了一步。



  四人刚才交手时所站的位置,实际上已经很接近店内书房大门了,并且当时正逢房间里阮洛清理完一摞账簿,在短暂歇息,所以书房外些许动静,虽然没有引来泛泛顾客的目光,却没能避过阮洛的注意。



  而当他下意识里起身离开书桌,向书房大门走去时,门忽然从外面打开,一个锦服中年男人迎面阔步朝他走了过来。



  视线只在这中年男人脸上停留了片刻,阮洛即刻认出了他,略有怔色,下一刻便大礼拜下。



  步履已经迈过门槛的王炽忽然顿足,袍袖微抬,跟在他身后的那两名侍卫立即会意,转身关上了大门,将他们两人关在了门外的同时,也将阮洛的那一声“陛下”关进了书房内。…



  望着端端正正行大礼于眼前的阮洛,王炽的目光在这后生头上束发的天青色绸带上停了片刻,然后他缓步走近,微微蹲身,伸手搭在了后生的小臂上。



  阮洛先是略微抬起了些头,然后依从小臂上传来的支撑力所授的意思,缓缓站起身来。



  陛下本可不必这么亲手着力相扶,但他此时面对的人对他自己而言也是特殊的。在阮洛面前,王炽变得更像一位亲族长辈。



  望着就站在自己面前,距离不过一步的锦服中年男人,阮洛良久也没能完全将心中那份惊讶情绪撤离。在此之前,他没少入宫面圣。但像今天这样,陛下便装简从来到他的书房,而且事先丝毫没有提示,这倒是头一次。



  ——也难怪那两个保镖没能认出陛下来。



  “陛下……”



  阮洛在愣神片刻后才将心情放平稳了些,然而他才刚开口,只是来得及将这两个字重复了一遍,就见王炽一抬袖。嗓音微沉地道:“我此番行走在宫外。你就以侄子辈自居吧。我既是微服而来,你不能不体会我的意思,就别给我把京都府那帮子人招来了。”



  称谓上大为改变。话语里也全然没了身处议政大殿上时的那种威压气势,反而若是仔细聆听,竟能听出些对他某京畿要处厌烦了的意味。



  这样的一番话由王炽说出,已然再直白不过的表明了他的态度。书房里的气氛顿时也大为改变。



  “伯父……”很少对王炽使用这两个字的亲近称谓,话刚出口。阮洛自然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压力,语气里因也略渲上了些微迟疑,“您今天来这里……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晚生来做,可以直接传召我入宫。这外头总不如宫里安全。”



  随着那一声“伯父”传来,王炽的脸色稍缓和了些,然而等他听阮洛把后头的话说完。他那两撇卧龙眉不禁微微上挑,挣出了些锋利。“你也会质疑今时的京都不太平?”



  阮洛一时语塞。



  说心里话,他倒不是质疑这个。



  用京都太不太平来衡量他此刻顾虑的所在,那就显浅了。



  今时的京都,比起十多年前那个只相当于皇家暂居地的城郭,的确要太平安稳数倍。早年小小的湖阳一郡,今时开始真正有了国之大脑、京师重镇的气势与品质,他回到这里生活已有三年光景,当然也早已体会到了。



  但是,倘若陛下的身份讯息一旦流走,凭他现在只带了两个人护驾,似乎他所处的都城就没有哪一处会是安全的。



  面对王炽意味复杂难明地一问,阮洛没有说话,紧接着他就听到王炽继续说道:“我花了十多年时间,从人到物全面修整这座都城,就是希望它能成为南昭举国之首,做好一个榜样,树立一个标准,今后再照着这种框架,重建更多的都城。现在这项筹划终于表现出一些成绩了,我便想着偶尔也出来走走,体会一下我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也体会一下在这种环境中做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种快乐与喜悦,可以支撑我忍受宫中那种清冷,证明我所做的一切,不仅对得起千万黎民百姓给予的期许和信任,还对得起我的那些朋友。”



  这番话刚刚展开时,王炽的语气还比较的平静,以及非常缓慢。但话至最后那一段,他就似一个闭口忍声久了的人,终于开口,忍不住就吐露了一些心声。…



  阮洛依然没有说话,但他垂在衣袖里的手有些微颤抖。



  从某个狭隘的利益角度看来,对待一个帝王的心声,最好还是少听点才妙。陛下今天来这里的主旨还未挑明,忽然先说了这些,总让他更加感觉忐忑,隐隐怀疑是不是有山般重任要朝他压下来。



  王炽这一番长话说到后头,心里也真是动了些私人情绪。



  提及朋友二字,他禁不住想起了一段十多年前他还在北疆时的场景。



  那时北疆环境虽然艰难恶劣,倾斜欲塌的大周朝局更是像一把刀悬在头顶,但那时候在军中大帐里,父亲还在,妻儿近在,落满灰尘、总也擦不光洁的宽阔沙盘旁,两位好友围坐炭火盆旁侃侃而谈,常有念头交锋处,最后却多能合作融洽。



  在十多年前,于黄沙漫天遮日、朔风锋厉如刀的北疆大地,虽然不如京都这般气候湿温、景致秀丽,但在那种四野一片坦途的天然战场上策马狂奔,迎沙舞刀,也是自有说不出的洒脱豪气,拓展了胸臆。



  现在不行了,他需有帝王威仪,就是想耍两下刀法,也得事先准备场地,继而惊动一些人。京都街区虽然按照他的理想修得无比宽阔笔直,但为了城中平民百姓能生活得安宁点,便有了限马令。至于那些旧日好友,如今就只有一个人还近在身边,但在不久后也将远去了。



  或许他现在过的日子也不是全无好的地方。如果像以前那样继续呆在北疆,很可能他那体弱多病的二儿子王泓根本难以活到今日,又或许整个王家已在数年前大周覆灭的浩劫中消失——九代从军,千余族人当中出了五位元帅、一百一十三位将军的王家,绝不会易帜到北雁麾下,成为别家工具,踏碎母国山河。



  但心念再转。又让人会意识到一个如刺锥于心的问题:如果不是选择了过现在这样的日子。在接小女儿回家的这件事情上,自己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身处被动而处处受缚。



  也许是在微服出宫来阮洛书店的路上,于无意之中看到了一些普通人家全体出游的温馨小风景。虽然不经意却还是触动了他的心绪;又或许是现在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脸庞,让自己想起好友临终前万分不放心的话语……王炽沉寂许久的一根心弦,终于还是在今天被拨动了。



  而在思及那个还在宫外游荡的小女儿时,他又想起了一些与权力江山无关的东西。



  侧目一眼。见阮洛良久无语,并且他刚才还能直视过来的视线此时也已微微垂落。王炽不禁在心里浅叹一声:这些话,终究还是不太适合对一个后生说。



  略整心绪,王炽已经恢复了初开口时的那种平静语调,缓言说道:“我刚才说。这次出来是为了散心,其实也不尽然。还是有一些事情,特意要叮嘱于你。”



  阮洛听得这话。微垂的目光忽然抬起,眼中已无刚才那种忐忑神情。目光凝聚,神情亦郑重认真起来。



  王炽只沉思了片刻,便直接问道:“燕家的银票拿回来了没有?”



  银票作为一种为现银交易减负的工具,全国商户每天来往活动,不知要为此发行与销毁多少张,这种纸片本不会受到一位帝王过于仔细地记忆。然而此时王炽说的燕家银票,因为关系到的另一件事较为重要,所以他才着重提及,阮洛对此的态度也是异常凝重。…



  那张只在燕家内部账务处通行生效的白银替代票,早在几天前就被燕钰拿回去了,现在王炽说的银票,指的是从北疆某地发回来的仿造票。



  银票造假之事,若放在普通百姓身上,是要受重刑监禁或者杀头的大罪,但眼下燕家这种特别银票被造假的事情,竟是由南昭皇帝亲手主持所为,自然不能用普民刑律来衡量这件事的罪罚。能秘密启用发行国有银院银票的技术复制他国银票,造假工艺方面当然能做到几近完美的程度,似乎因此也不会扯出什么险恶威胁。



  然而这件事情若抖露出去,涉及交易诚信问题,有违大道,带来的负面作用恐难估算得清楚。并且此事波及面之巨大,恐怕必会对两个国家的物资交易行业产生重大破坏冲击。这样作为的不良影响,即便只是此刻预设一下,都让人感到心惊胆颤。



  南昭不是想走商贸兴国之路么?然而这君主带头造假的事情若传出去,哪个商人还敢放心,说不定照学现做,还能扯上南昭君主这个痛脚堂而皇之为自己开脱责任。



  商界之事虽然弥漫着唯利是图的一股铜臭味,这是利之所趋,绝难避免,但货银互易的基本原则还是要讲究一些的。一旦这个原则被打乱,原来秤称尺量、还算公平的行商活动,恐会变得不如直接去硬抢这般简单却粗暴。



  而使阮洛心神震荡的关键一点还是,他从这件事里嗅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虽然他对燕家没什么好感,觉得这个家族里交易的法则太过强大,在燕家族人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买卖的,人事物一切东西一旦贬值,随后的清洗工作更是冷酷,但他倒从未想过让这个家族灭亡。



  不管燕家当家人如何以利为重、利压一切,可是燕家一千多族人,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妇孺,是一个家族中的弱者,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安居环境而已。支撑这个庞大家族的铁条虽然冷硬,但只要燕家还在,至少能保证这些弱者最基础的生存需求。



  但十四年前辉煌程度不亚于燕家的叶家覆灭案告诉商界中人,即便你家再有钱,也不要试图碰撞皇权。你家纵有金山银山,或许都还比不上槊头那寸铁来得坚硬。



  ……(未完待续)
1039、半句话
  …  不过,作为一个绵代百年的大家族,燕家当然也知道广厦恒可立的这一要点,所以根基自小梁国萌芽壮大的燕家,一直以来都与梁国皇室关系维持在和谐水平。



  哪怕燕家现在的固有家财总合极有可能已经超过小梁国三年的国储,但今时今日燕家即便在外头别人面前有点摆大爷气派,一旦回到了小梁国,在梁帝以及众皇族面前,从上到下的所有燕家族人似乎先熟悉演练过一般,于口头上常常奉迎,于白银上乐于奉献,从未失手露出过怠慢轻藐之姿态。



  小梁国领土不大,地域所处也较为偏僻,土壤贫薄,国家自身的资源生产能力很有限,如果没有商旅活动推拿物资流通线路,这个小国的发展潜力或许很快就要到达上限。因而面对燕家这头商界巨鳄,如果他够乖顺,梁国皇室与燕家之间的相处之道,自然就是你好我也好的状态。



  不论燕家是真情流露还是故意造作,燕家对小梁国皇室谨小慎微的这种恭敬态度,以这样一种近趋完美的方式表现出来,看样子应该可以一直这么下去,再连绵百个年头。



  然而燕家这艘运金大船终是因为生意场拓万书吧 。(ns)(B)。Cm宽后渐渐行得太远,去了陌生的海域,便似乎还是有了触礁的潜在危机出现。



  借力于人的同时很可能就会受力于人,燕家在南昭铺开这么大的生意,如果南昭皇室要办他。他一时恐怕难能全身而退。而燕家如果真触到了南昭皇室的逆鳞,小梁国皇室这个靠山怕就变得如一个和蔼的老人,嘴上说说还行,但当道理讲不下去了要真挥刀硬拼的时候,小梁国恐怕难是南昭的对手。



  只是,燕家自旧朝开始,就已经在三州大地上铺开了商路,一直以来也没犯什么大事,而且还带动了不少本土人士经商,其中不少已成为现如今南昭商界的中流砥柱。这么算起来。燕家对南昭是建筑了一定功德的。并且在旁人看来,一直以来南昭皇帝对燕家的待遇也算不错。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南昭皇帝陛下还是盯上了燕家?并且这种“盯”明显有些不怀好意……



  然而尽管阮洛对此事心存疑虑,但他毕竟是南昭国人。梁国对他而言只是宾国。如果事情的大利益取舍上升到社稷这个层面。那么无论他有没有力量为之做些什么。至少他主张的旗帜应坚定的属于南昭这一方。



  快速敛下心头繁杂思绪,阮洛自书桌抽屉里取出一只匣子,再从匣子里取出一本账簿翻开。却见这账簿为一字未落的白册。里面夹有三张格式有些不同常类的纸片,正是依那燕家银票真票为模板,仿制出来的伪票。



  “不可起皱,不可沾水,否则会失去效用。”阮洛摊开手掌指向桌上铺开的几张伪票,说话语气一派严肃,只有叮嘱的意味,因而在一代帝王面前似乎显得有些失了礼数,“精仿品是完全按照原版纸票制作,但因为时间有限,精仿只制作完成了三张,其中一张还在……北地,留作继续仿制的标本。另有一张高仿,则正是以精仿品为标本而制,工艺上可能略有瑕疵,但胜在可以批量制作,北边因此特别先递了一张成品回来,请您过目。”



  “嗯……”王炽的目光在书桌上的三张伪票面扫过,沉吟了一声。…



  他很满意这个结果,也很满意阮洛办事谨慎的态度。这三张仿造票据虽然假,但假得珍贵,如果阮洛因为忌畏他的帝君身份,就委婉而不把与保护票据相关的问题说清楚,这可能造成的损失就难得弥补了。



  隔了片刻,王炽又问道:“北边有书信同这纸票一起递回么?”



  他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主,统筹天下,但并非什么行业他都能灵活领会。在辨别银票真伪度这种事上,他能很坦然承认,自己不如一组里头的那些指触细微的造假工匠,但他相信林杉给出的判断。



  阮洛摊手微移,指向那本白册,语气稍缓地道:“在第四页。”



  王炽信手翻开白册第四页,却见雪纸一张,一撇墨迹也无。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暗想三弟的心思果然一如以往那般小心谨慎,与此同时他即顺手将白册第四页的白纸撕了下来。



  在将那白纸折了放入袖囊里的时候,王炽同时还赞赏地看了阮洛一眼,这册子放在他这儿已经有几天了,虽然他已经意识到白册中隐有被处理过的文字,却十分自律没有探看。



  阮父还活着的时候,与林杉可称挚交,几近无所不谈。阮父祭日的第一年,林杉酗酒狂饮,却不与任何人开言,只烂醉了三天三夜,由此悲痛之心绪,也不难旁见两人昔日交情的深浅程度。然而今时今日,林杉在遥远的北疆某地朝京都回信,他当然知道这信要从好友唯一的儿子手中过一遍,却还是加了一道药水掩去墨迹。



  这道手段其实并不算高明,如果阮洛想看,应该也能开解得了,但林杉这么做,终究是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信中涉及的内容,怕是只有王炽适合阅览——独自的阅览。



  当然,倘若阮洛一定要看,王炽定然也不会真怪罪他。



  但阮洛的自律心着实不错。



  只是……这孩子的心性还是柔善了些,如果逢有机会,需要他亲自动手,处理一些生杀大事,他的决断力很可能不如他那父亲。



  阮洛拿出仿造燕家的银票时,眸底的一丝缕忧心没有逃过王炽的观察,此时此刻他在赞赏阮洛的同时,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禁又有些感到遗憾。



  高高在上的皇帝并非就不会看别人的脸色,甚至当皇帝的人精神会更敏感。感触更敏锐,但这类人同时又已学会浩养王气,认得轻大局,不会在一些狭小的事情上过多纠缠心神。



  然而阮洛心性中的这缕柔善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所以王炽才会常常思考,如何才能妥善安排。



  他还是比较希望阮洛能够继承父业,而不是一直做一个商人。



  南昭大地不缺经商候选人,但南昭朝堂上还缺人才。自建朝以来,王炽在一手紧抓社稷回暖的同时,另一只手还紧揪着那群旧朝遗臣。他早已决定。待到边疆稳定。国库有积,他将真正着手肃清朝野,进行旧臣大清洗,削刮一批旧朝留下来的腐肉。



  而到那个时候。朝堂人才缺口将更为扩大。



  虽然他已早在十多年前就为这个缺口在准备供应源。但在他心里头。有一个关键位置,是他一直想留给阮洛的……也许这算是为偿报阮父的功勋而开的一个特缺,但更多的还是为供应他唯才是用的目的。



  然而这孩子似乎一点也不想为官。为此还隐隐然与自己保持一种距离感。…



  王炽早就给阮承纲追加了爵位,照顾到阮承纲的遗言,这爵位划定为可以世袭。然而,正是在这爵誉定下时,阮洛竟跑去北疆,游学到了小梁国,并在那里一呆几年,承袭父爵的事就一直在搁。



  之后他终于归国,却在不久后又因病重,去了外郡疗养,此事再搁。



  三年前他再次回归京都,这是他第三次承袭父爵的机会,然而这会儿王炽倒自己把事情搁下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意改变,只因为经年后的王炽已经意识到,阮洛想要的东西并不是这个,甚至实际上他还有些厌恶这个。对于阮承纲唯一的孩子,如果可以,王炽当然希望给他最需要的、最喜欢的东西,但如果自己给的不但不能如此,还会予其造成困扰,他便要重新考虑了。



  可这孩子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呢?



  观察了几年,王炽也没能得出个所以然,倒是又注意到了一些他在故意避开的事情。



  例如,疏远皇廷,疏远皇族。



  就连与他走得最近的王哲,如今也似乎受了他的影响,已成了一副喜欢四处乱逛、就是不爱回宫住的性子。



  阮洛不羡为官,意避权术,甚至于现在他正专心在做的经商事业,也只是用心于经营的本身,他经营的商行除了正常缴税,收益的剩余在保留风险本金后,大部分就直接输入了国库第二区。



  国库第二区里的积存受皇帝直接调配,账目数据大多进行了保密,阮洛这么做,近乎等于直接把银子白送给当朝皇帝随便花。



  如果不是在月前东风楼发生了一件事,对于阮洛的想法,王炽可能要一直这么迷惑不解下去。



  然而,在一个月之前,当燕家众子中排行老三的燕钰在东风楼撕下那张只在燕家内部流通的银票时,王炽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这个设想或许能够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既为林杉一直在质疑的某个问题备了一条后路,又可以彻底试探一下阮洛的心思。



  阮洛身体不好,不适合像他父亲那样上战场历练,但是一把好刀要开封就必须经受敲击,王炽就准备用眼下筹划的这样不流血的战斗,对阮洛的心性进行一番敲击。从能力到心志决心,他有没有担起帝国以后那个重要位置的资格,就在此考验之中见分晓了。



  收起藏字密信后的王炽望着阮洛,缓缓开口说道:“你刚才是不是在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阮洛闻言微怔。他料不到王炽会忽然地主动提起这件事,而且看得出来,他会提这一句,是因为他已经从自己刚才的神情中看出了点什么。



  沉默了片刻后,阮洛没有避开什么,只直言回答了一个字:“是。”



  王炽本意是准备问问阮洛,是不是他因为与燕家的私交不错,才会为之担心。早些年阮洛凭孩童稚龄,独自远赴梁国求学,燕家的帮助与接济对他可谓极大的一笔恩情债,这一点王炽也是知道的。



  然而这些话在他心中打了几个转。终是没有真地说出口。



  再开口时,王炽相当于是给了阮洛一记定心丸:“放心吧,我并不想对燕家做什么。”



  听他说出这么一句近同承诺的话,阮洛心下果然略松了口气,但他同时又感觉颇为费解,因为王炽安排人仿造燕家银票的事情,怎么看也不像什么动机善意的作为。…



  王炽的承诺后头,果然还有没说完的半句话。只见他顿声片刻后,便接着又道:“但眼下有一件事,让我不得不设下一道堤防。不过。只要这家人没有真的去做我顾忌着的那种事。这道堤防便近乎是虚设的,不会伤及无辜。只要燕家安分地做一介商贾,我们彼此便两不相扰。你可理解我的苦衷?”



  “国事精危,晚辈明白。”阮洛目光微垂。虽然心知关系到这话题的特殊性质。自己此刻地回话须句句严谨。但他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不知道这令伯父都会有所顾忌的是什么事?”



  王炽今天会来到宫外的这处阮洛的地盘上,本来目的,就是为得与他商量这件事。并且王炽一开始还有些不确定地感觉到。阮洛或许会拒绝,所以他才要特例于外地选了这么一处商谈地点,多多少少有些拉下自己的身架、着重诚意的意味。然而此时阮洛这样一开口,似乎这件事顿时就能顺势定下了。



  王炽微微一笑,说道:“虽然我有心使南昭商行花开遍地,但我必须承认,自己并不是这行里头的能手,所以有些事情必须找专人代劳。”



  此时的阮洛已经能感受到一个问题的所在了,双瞳顿时微缩,瞬时又复归自然。



  王炽唤了一声,立即有一名御前侍卫应声自门外快步迈入。此卫士显然是在随陛下出宫之前,就已经受到了指示安排,进了书房的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从紧口的衣袖中抽出一支卷轴,恭敬的双手递给王炽,然后很快又转身出去,轻手关上了书房大门,继续静静守在一侧。



  第一眼看见这一幕,阮洛还以为王炽这是要亲自颁发密旨,正要再行大礼受旨,却被王炽抬手一个示意,随后只是叫他把书桌腾开。



  待桌上的一应事物全部被挪开,置去了书架一角,王炽这才搁下手中卷轴于书桌一端,抽离掉束于轴腰的细丝绳,弹指推开了卷轴。



  此卷轴比黄绸圣旨的装裱材质不知长了多少,能从书桌的一端一直铺向另外一端。长卷轴中绘有图案,却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四个板块。四块图案多为挥墨手段非常简洁的工笔线条所构画而成,但当这些趋于笔直的线条纵横堆叠在一起时,让人一眼看去,又会觉着极为复杂。



  “你与燕家算是同行了,而且还是已经有过几次合作经验的同行。”王炽的脸上微笑依旧,“同行之间本就共同话语多,而且曾有过合作的同行,凡事也好打商量,有什么事,容易找出切入点。更重要的是,你与燕家走得近,他比较不容易怀疑你代表了我的眼睛。”



  听王炽说到后头那一句,阮洛忍不住提醒了一声:“燕家总当家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我父亲是谁,若我过快地接近他们,我担心他们很快会将质疑的方向挪移到伯父您这儿来。”



  “你不必太担心这一问题,我当然会先摆出一套阵仗,使他们麻痹一阵子。你要相信,我这次抛出去的是把双刃剑,如果他们只是本分的商人,那么怎么接都是安全的。如若不然,他们真精明到了某种地步,那么无论他们计划着怎么做,都将付出代价。”王炽脸上的微笑渐渐有所沉敛,“说起当年他们查家谱查到你父亲头上的事情,他们不是喜欢查账么?找个合适的时间,我会好好跟他们算这笔账的。”…



  阮洛闻言目光微凛。



  话既然说到这个程度,王炽今日登门的真实用意已经算是浮出水面了,而令阮洛最为惊诧的,是他全然没有料到,自己刚刚才在一个月以前费尽心思避免的事情,如今还是落在了他头上。



  而且这一次他面对的邀请人是南昭君主,无论如何。他都再找不到合适且有力的理由拒绝。



  装病这一招是再难用上了,且不说他最近这两年身体已经被调养得强过以前不知多少倍,一年过到头儿,连风寒小疾都不见踪影,只说上次用这一招,还是托他认识的那几名郎中配合得好,但这种做戏在掌控整个国家的皇帝面前是决然行不通的。



  也罢,这差事,接便接下了。



  阮洛只沉默了片刻,便决定了自己的选择。



  如果燕家本身稳定。自己这一去。也就是等于跑了一次远商。而这类事在经商活动中并不少见,即便燕家的人见着自己离开了京都,出现在异地,还真是难得找出质疑。自己也好傍着商事拿捏借口。



  只是……



  就在阮洛正要定下心计。准备宣声受命的时候。他忽然从桌上那幅笔法怪异的超长画轴里看出了一些眼熟的东西,并在此时,他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这一长轴幅的工笔线图。描的大约是大青川流域的地势。



  几年前阮洛还在泊郡养病时,为了随时照应,王哲陪着他住一个院子。



  在那段宁静却也颇为无聊的日子里,王哲最大的业余爱好除了把泊郡漫山遍野的野味都吃了个遍,还喜欢研勘地理,三年下来他的书房里为此收集了几大捆地理书籍。阮洛虽然对这方面的知识不太感兴趣,但这些书就堆在眼前,三年时光漫漫,他当然不可避免的也读过几本。



  自那时起,王哲嘴边常挂着的一个地方就是大青川流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