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办公期间,能够离开丞相府外出的间隙时间很短暂,他在半个时辰里已是连跑两处,做下安排。但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一处还在德妃这里。



  步入厅中才一步,史靖就被眼前这女子意欲阻拦,但很快这女子认出了他的身份,顿时又跪地告罪……而面对这一切事态的起伏,史靖根本未曾多看这女子一眼,对于他来说,此人根本是个不足以在他眼中占一寸位置的小角色。



  “你退到听不见这边说话声的位置。”史靖随手一抬,挥退了跪倒在足前的女子,而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目光笔直向前,一直没有从厅堂里主座位置那个贵妇人脸上挪开过。



  他总算还是看在这贵妇人的面子上,没有唤自己的亲卫随从将青夏直接架出去,而是开口说了一句话,叫她自己走出去。



  青夏走了。这宅子前后所有的人也都退开了。



  这儿真正安静得只存在两个人了。



  对于他的这种排人处理,德妃心里其实早有预见,这几乎是他行事的惯例,她并不因此觉得惊讶。



  倒是这一次见面的环境不是在宫里,他没有从她床底下那个密道里出来,没有把她的床掀成两段,她对此才感觉有些新奇。



  望着德妃脸上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滑过,史靖忽然语气淡漠地开口道:“你今天似乎过得还有些高兴?”



  想起今天的事情陡生变故,以此依稀可见史靖会突然现身此地的目的,德妃脸上那一丝笑很快变得寒凉起来,她冷笑了一声后说道:“没人规定发笑非得是高兴所引。”…



  史靖没有与她继续这个话题,他刚才会问这么一句,除了因为他真的在德妃脸上捕捉到了笑容,还因为那可以算是老友见面时理应存在的一声寒暄。



  话引到此结束,史靖再开口时,便是直接在德妃面前挑明了他今天来这里的目的。



  “我来这里,是要劝你停手。”史靖说话时一脸肃冷,“如果你不愿听劝,那么我只有着手直接阻止。”



  过于直白的话总是容易引人不悦,何况史靖用这种语气说的话,是要阻止德妃等待了三年、也准备了三年的一件事。他竟还不肯稍加委婉,这令她心底阴火渐升。



  “为什么?!”德妃仍然姣好的面容很快结成一块板,她清悦的嗓音也变得有些硬耿,“现在你只是用一句话,就要解散我花了三年时间的准备?你必须给出一个能叫我信服的理由,但我想这恐怕很难,因为你在三年前又骗了我一次!”



  因为情绪渐趋激愤,德妃连那个可以提升身份、但说出口时总显得有些累赘的二字自称也扔却一旁。并对史靖一口气连用了三个“你”字直称。她虽然还能端坐在椅子上,心绪之躁起早已暴露在了言辞断句间。



  史靖并不因她地动怒而有丝毫动容,他只是表情依然一派平静严肃地重复了一遍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你现在手头上的事情,必须停止下来。”



  德妃终于坐不住了,她“噌—”一下从双扶手圆椅上站起身,“噔噔…”向史靖快速迈出三步,在他面前咫尺范围里站定,然后盯着他的双眼嗓音微有些尖锐地叫道:“你不是说,只用再等三年就够了么?可现在如何?你又要改?为什么我的行动就永远只能听你的话去改?”



  史靖忽然笑了。在他此刻浮现脸上的笑意里,并不存在什么温暖的东西。明显满是嘲讽。然而就是这样嘲讽的笑。他也不打算对眼前这女子表露得长久一点儿。



  嘲讽笑意隐没时,史靖没有理会德妃那一通近同石块劈头盖脸砸来般的质问,而是挑眉反问:“你刚才说的,三年前我骗了你的事。就是指这个三年之期?”



  德妃既猜不透史靖会这么反问一句的用意。又隐隐觉得他又要画圈让她钻。所以她没有再多言,只是恨声征讨了一句:“难道不是吗?”



  “噢……”史靖沉吟一声,然后他负手于背。从德妃几欲将他看穿的视线笼罩中偏身挪开几步,走去了一边,只将侧脸留给了她。片刻的沉默后,他才又开口,慢慢说道:“那你还记不记得清,三年前我说与你的话里头,除了‘三年’二字,还有些什么?”



  德妃闻言微微愣神。



  三年,对于寻常人妇人而言,日子可以过得有些辛苦、有些繁琐,因而必须从大脑里忘却一些东西,才能接纳记住新的东西。但对于她这个住在宫中的皇家“贵妇”而言,三年时间或许惊险得是一个生死劫,又或者平淡如水掐指即过,而她明显属于后者。



  过着时常重复着模式因而显得平淡的宫中贵族生活,许多事情不需劳心,但也是因此,只要有稍微的波澜,便会在心湖里留下不容易淡去的痕迹。



  德妃当然记得三年前她与史靖在那一场夜谈里说过的每一个字,但她很快也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仍是史靖在画圈,要利用她自己的嘴承认他说过的话。…



  而她当然不甘于这么听他地“使唤”。



  德妃回想起三年前与史靖的那场夜谈,当时两人之间的话语气氛也似今天这样剑拔弩张,很不融洽。然而史靖在那次不愉快的交谈中,至少还是给了她一个比较准确的时限,但……今天这场交谈算得上什么?



  别再想更改时限了,她已经被他耍弄了几次,很难再投出信任了。



  十二年前,林杉带着那小孽障离开京都的路上,史靖便有机会命令去送行的薛忠快下杀手。



  若在那个时候动手,不仅可以比较轻松地一次性解决掉两个人,并且是将人杀死在离京已有几百里的郊野,在皇帝那边交差时只需说是遭了山匪劫杀,完全不用担心留下什么会牵扯到自己的麻烦——因为在那个战乱稍止却乱火未灭透的年月,建寨郊野的山匪还是非常猖獗的。



  但史靖没有同意她的这个建议,并解释说至少要等林杉把那图稿交上来,再才好择机行事。



  五年之后,这机会终于来了,史靖设法半路截获了从那遥远山村飞回京都的四季鸽,先于皇帝一步,将那短讯看了,得知林杉的图稿已绘至末尾,即将完工。与此同时,史靖安插在礼正书院一众夫子教习里的某一个人也开始着手准备了。



  然而他们却在约定图稿完工的那一天,得知图稿被那小孽障玩火烧毁的消息。



  当这个消息被秘密送回京都,到达他二人耳中,真是快叫二人气得想吐血。



  而安插在礼正书院的那个人得的消息稍晚了些,在林杉面前行为失误露了武功,几天后此人就择了理由辞别了书院,以后怕是也不能再启用了。



  面对如此破局,远在京都的德妃只能选择再干等几年。



  可能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又是一个五年过去,天意再次给了他二人一个最佳刺杀机会。相较这多等待的五年时光,为了这个机会倒也值价了。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林杉居然带着已经长出那贱人影子的小孽障回来了。



  他本来可以不必亲自走这一趟的,或许也是他自己送上门来找死吧!经过将近十年的经营,在如今治安最周全缜密的京都里,史靖若是想杀一个人,要做到干干净净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而令德妃激动期待万分的是,林杉这厮或许真是吃错什么药了,他回京后并不立即与皇帝王炽联系上。他自己也没有多带一个侍从。就与那小孽障,还有一个年迈干瘦的老管家住在他很早以前买下的那个破落院子里。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杀一个人,附带解决一个弱质孩童。简直简单得近乎去自家菜园子里割一把韭菜、稍加掘几根小葱。



  忌惮于林杉的剑术。据说颇有些厉害。德妃在安排伏击人手时,放了一个几乎可以洗劫一处村镇的人手上去。



  就在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就等她一声令下。这些杀手就会狼刺虎扑搬撕了那两个人时,变故陡然再生。



  原来林杉返京并非真的一个帮手也没带,他回到那破落院子后没过几天,院子外围就出现了两个类同影卫的男子。这两个人一个看着非常年轻,但也陌生得很,另一个则有二十老几了,样子看起来很落魄,但依稀得辨,正是失踪多年的二组双燕之一。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只落单的燕子突然蹦了出来,德妃却不敢小觑于他,怕自己养的杀手不清楚此人的厉害,露出马脚拖累自己,她只得又愤愤不甘地将埋伏在那破落院子外的杀手们暂时全都召回。…



  不过,天意虽然几经捉弄,但最终好像还是靠向自己这边的。



  焦躁忍耐了几天后,德妃又收获了一个让她再次欣喜起来的消息。林杉回京后不与皇帝联系,竟也是假的,但他如此作相的目的,竟是要替皇帝去捅万德福那个马蜂窝。



  这蜂窝一捅破,好戏就可以开锣了,而且还不怕声响弄得大。



  德妃将她掌握的林杉在京所有资料当做一个顺水人情,送给了万德福家世后头的那帮正在磨刀的门人。做到这一步的德妃仍然有些不放心,就又将自己几天前召回的那群杀手再搬出来,掺在了准备替万德福报仇解恨杀林杉的那群杀手里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天罗地网扑就的剿杀阵仗,仍然没能给林杉致命一击,就连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孽障也没少掉一根头发。



  这一切都是因为,史靖又在半路撤手了,他不但临阵收回了自己投出去的人手,还倒打一耙地把来自万家的那群人好不容易织的捕杀网撕了道口子。



  事后,他告诉她,再等三年。



  如今三年就这么过去了,她也终于再觅到了一个机会,先了结了在京中舒服过了三年小日子的那个孽障。至于林杉那边,三年前他虽然没死,但经青夏打探回来的消息,他病病怏怏了三年,头两年绝大部分时间还需要卧床休养,对于这样一个只剩下半条命的人,实在不足为虑。



  可现在史靖竟然还要阻止她!



  这叫她怎能不愤怒?!



  回想了一遍这些数次失手的过往,德妃心里的不甘与恼火情绪陡然激增,她忽然冷哼一声,并不顺史靖地指引,而是另启话头地说道:“你每次要阻止我的时候,都会捏一个理由,所以我只想知道你今天拿来的新理由是什么!”



  “没有新理由。”史靖蓦然转身,盯着德妃的双眼一字一顿又道:“如果你一定要我给你理由,那我只能将三年前说予你的话再重复一遍。”



  德妃闻言,不禁仰头“咯咯”笑了起来。她以这样的姿势发出如此零碎的笑声,看着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神经质的东西。



  如此折腾,她确实已被激起了些许错乱情绪。



  略显诡谲地笑了一阵子后,德妃回过头来看向史靖,质问道:“你说说,你这算什么?你觉得我还会相信你那套拖了我一年又一年的说辞么?”——



  (。)
(949)、猜疑
  …



  “你会相信的。”目光微有垂落的史靖沉吟着抬起头来,“除非你不想活过今年。”



  德妃眼中闪过一丝凛然之色,没有说话。



  “你不愿意承认,那就由我代劳,再重述一遍。”史靖刚才那一阵沉吟,显然是在肚里打好了底稿,现在他先以一句危言耸听的话截住德妃的怒气,再待慢慢讲出那套准备好了的说辞,“可能你至今还不知道,三年前林杉为什么要带那女孩儿回京。这件事充满了矛盾的逻辑,我也是猜测推敲了许久,才约摸得出几个设想。



  第一,他是在三年前就准备将那女孩交还陛下,但陛下这边却出了点问题;



  第二,他明知道交还不成,还要甩手走了,即是他可能有足够自信的把握,即便他不在京都,只把那女孩留下,却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第三,他有必须在京都兜转一圈后再出发的理由,而陛下这边,有一个任务必须由他领着去一趟,任凭何事都无法阻拦,包括那个女孩。所以他把这包袱丢在了京都,因为若是没有他的照应,对于那个女孩来说,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不离他生父十里距离的京都。”



  这一番长话说毕,德妃的眼中已经蒙上一层迷雾般的复杂情绪,她似乎是想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将史靖的这番话通顺一遍,却不料思绪乱陷了进去。



  而这话只是在说到这里时稍稍顿了顿,史靖很快就接着说道:“有关第一条,我至今也没有看透,但这本来应该受到林杉反对的抉择,最后他却还是同意了,只能说明这个问题大抵还是跟国事有关。至于后头这两条则是可以一眼看清的。然而也只是能够看清罢了,再难多着手分毫。想必你现在也已经清楚了,虽然在我的帮助下。你的人渗透了宋宅内部,这个陛下经营了几年的隐秘机构差不多已瘫了。但你莫忘了,陛下手里还攒着五小组。你可能穷极一生都难完全掌握这五小组,而只要有这五小组的人钉在京都,你不可能有机会搅得出太大的水花。即便宋宅内部朽烂了,最多会被五小组的人清扫剔除,而不会让烂汁溢出污染到别的地方。”



  德妃静静地听史靖说到这里,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忍不住问道:“那么。那个跟踪了青夏的影子人,其实并非是你的人了?”



  “什么影子人?”史靖目色一动。



  “根据我派去宋宅口传消息的那丫头回禀,跟踪她的人在行动上快如影、灵如魅,如人映在地上的影子,几乎甩脱不得,那丫头就给他捏了一个影子人的代称。”德妃想了想后又补充描述道:“青夏说那人朝她直接露了脸,我乍一听还以为他是你的人。”



  “我的亲卫没有必要跟踪你的人。”史靖微微摇头。不过,他听德妃说到此处,倒也被勾起一丝探究的心思,便又问道:“你的人看清了他长得什么样子?”



  听史靖问及这一点。德妃脸上顿时也堆起了疑惑,微微摇头说道:“就是这一点最奇怪。根据青夏的回禀,这个影子人虽然没有蒙面。但他一侧脸上似乎戴着一块面具。那面具的材质仔细看来亦真亦假,比易容术难看,但又比面具更贴合脸上皮肤。”



  “噢……”史靖微微一仰头,他果然想起来了,沉着声说道:“他正是五小组里的人,其实你也早就见过的,只是不知道他的身份罢了。”…



  德妃讶然失声:“我什么时候见过这种人?”



  脸上似乎有一块种上去了一般的面具,这样的怪人,德妃不相信自己若见过会不留印象。而换转一个角度细细想想。她恐怕是真没什么机会在宫里见到这样可以形容为丑陋且诡异的脸孔。



  史靖没有就这个问题延展说明,他很快就将话头转回到主题上。语速放缓了些地说道:“总之,我今天来到这里。要对你说的只是几个字。立即停手,如果你还是止不住的想动手,那么至少再等六天,或许还要久几天,时间的关键就在于看厉盖什么日子离京了。”



  “厉盖也要走了?”从德妃说话时的表情看来,她仿佛是第一次听见这个消息。



  “没想到陛下连你也瞒了。”史靖看向德妃的目光快得难觅痕迹的变幻了一下,“厉盖一走,他手里的五小组之二很可能要交还陛下,或者换人带领。不论如何,在他走的前后几天,五小组现在固有的格局难免要生浮动,而那个时候才是最佳的跳过五小组眼线笼罩的机会。”



  略作停顿后,他又补充说了句:“即便不说五小组会不会在内生出错步,只说厉盖一走,就是对五小组实力最大的削弱,连陛下那边可能都要受影响。”



  想到夫君的安全问题,德妃也不禁感慨一声:“算起来,这是厉盖随陛下入京十三年,第一次错肩分别。”感慨完了,她才望着史靖问道:“是不是去的青川?”



  “看来你也不是全然不知晓。”对德妃的问题,史靖微微一点头表示确定,他很快接着说道:“等那边战事一起,京都再发生什么,只要不是与陛下有直接关联,那么无论林杉还是厉盖,就都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半路撤回来。”



  “你确定么?”在史靖这里连番被耍,德妃对他说的话也不再是全然相信。



  “但凡涉及军方之事,都是号令一出即不可收回的,要管理数万兵卒,就必须做到纪律如铁号令如山。只要他们出发了,便绝难半路复返。”史靖徐徐说到这里,语调渐渐又清肃起来,“但在他们将要出发还未出发的时候,京内的各路隐卫都处在最敏感的阶段,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碰他们,否则为了斩断后患,在此期间陛下会对一切异端下手更为狠绝。



  要知道。你等除去那个人的机会等了十来年,陛下战青川的决心却是从他还在北边时就搁在心里了,此时他比你更急迫。便更不可允许有一丝旁的干扰。”



  德妃渐渐地真正体会到,万一今天自己贸然出手。事情败露,自己可能将得到多么凄凉的结局。她不禁觉得后背陡生一团阴寒,并正在向上生着一簇极细的触须,刮扫着她的脊骨,令她几欲止不住颤抖。



  也许王炽念在与她萧婉婷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并不会予她施加刑罚,但蹲冷宫的结果是肯定的。而如果她一旦被禁锢起来,她失去了地位。她养的那些杀手失去了控制,那么她在此之前做过的种种事情,恐怕很快会被那五小组的组员摸透。



  若到了那一步,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资格住冷宫,而是可能会被丢到天牢与老鼠为邻——这却还是比鸩酒赐死稍好些的结局。



  细细想到了这些,德妃已在不自觉间将牙口咬紧,甚至还可以听到她口中上下两排银粒般的牙齿在“格格”打磨的声音。…



  史靖看着她这个惊恐的样子,知道她总算听得了他的劝,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在略微犹豫后,史靖自迈进这厅中说了这么多话后。第一次将语气摆得柔和了些,安慰了德妃一句:“你也不要太担心了,这个时候住手还不至于令陛下疑心到你头上。”



  德妃忽然长声一叹。喃喃道:“说起来,我应该感谢青夏,如果不是她擅自改了我的命令,现在我的人就都发出去,要收也收不仔细了。”



  她这句话说出口,听劝收手的意思就很明确了。



  史靖见德妃这边的事已经办妥,他公务繁重,也没有时间在此多留,便准备告辞。



  临走之际。他又想起一事来,滞住脚步回头说了一句:“你说的那个影子人。我回去后会重点留意,统领府里有我的人。这个你也不用太忧虑。但你那个叫青夏的丫头,她与那人正面对视过,所以最近就不要出去活动了。对于五小组的人来说,有时候蒙面跟不蒙面没什么差别,一样可以从人堆里查出来。”



  史靖说完这话,便一抬手将斗篷上的角帽掀起,盖在头上,遮去了半截眉眼,微低着头快步出去了。



  十家将中在这一趟跟来的四个人见老爷出来了,不需指令,立即松开了手中钳制的德妃的侍卫,四人两组跟在史靖身后,一行五人的背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待他们都走了,德妃才慢慢从厅中走出来,望着那五人离去的方向,幽幽出了一会儿神。



  远远看着丞相走了,刚才厅中德妃身边最后一个被挥退的女仆人青夏此时是第一个走近过来,恭请问道:“主子,您需要婢女做些什么?”



  “不需要了。”德妃淡淡开口,目光扫过前院那几个站得有些歪扭的侍卫,竟还有两个人晕在地上还没醒,她的心绪变得有些不耐烦起来,说道:“这都是怎么了?”



  侍立在一旁的青夏连忙恭声解释道:“他们只是受了些挫伤,问题不大。相爷的侍从已经手下留情了,他们的那点挫伤在外表上并没有表现,不会引人疑心。”



  青夏本身武功不俗,又是德妃非常信任的心腹侍女,听了她这么一番解释,德妃当然不会质疑,也省却了心里一个没有说出口的隐忧。



  如果这些侍卫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还见了血,她还真有些头疼怎么带着他们回宫。



  “罢……”德妃长出了一口气,准备结束今天这一趟并不愉快的宫外之行,缓缓对身畔的女仆人青夏吩咐道:“叫侍卫长去请沐夫人,准备回宫了。但你传了话就立即过来,跟在我身边别再管其它事情了。”



  青夏当即应诺,又朝德妃躬躬身,然后就转身朝守在院外的侍卫长寻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丞相的侍从在与守在最前头的侍卫长打照面时没有手下留情,把他结实地打趴下了还是怎么着,从丞相来这里到其离开,那个武功还算不错的侍卫长一直不见人影。



  控制不了的阻挠,就只能直接摧毁啊!



  青夏在心里默默说道:只望主子这趟宫外之行一切顺利,所以希望他无事。



  ……



  ……



  德逸楼。丙字三号雅间。



  当折剑从清风馆那边回来时,他就看见丙字三号房里居然开席了。



  何谓开席?简单说来,就是屋中几张精致的雕花小桌被凑到一起。拼成了一个高低有些不平的大桌,然后上头摆了三十多碟各式各样的精致小菜。满满当当,连酒盅都没地方放下去了。…



  “哟呵,看来这次主尊给你们发的外出经费不少啊!”折剑关上房门,在说着话的同时径直走到桌边坐下,下意识里就要伸手去找酒,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之间,不是摆不下酒。而是根本就没上酒。



  他有些自觉无趣地摆了摆手,然后垂下手臂将手掌平平搁在膝上,这坐姿在不自觉间流露出一些大将的气场。



  望着桌边围坐的几个年轻人,折剑笑了笑后又说道:“是不是你们两个里头的谁私吞了赏金啊?”



  孙谨和乌启南都没有理他。他们两个人一个正晃着手中一把锋利尖锐的匕首,望着面前那一盘芙蓉鸡,似乎在考虑先掰哪只鸡腿;另一个人手执竹箸,正在与他的师妹金玲分食一条清蒸桂花鱼。这样一来,连金玲都没有空暇理折剑了。



  “瞧你们的吃相,是在抢着吃断头宴吗?”折剑的目光在面前拼桌上的三十多碟精致菜肴上扫过,就见这些菜大多是油腻肥厚的荤食。他有些后悔之前吃那么多豆糕了。



  这样丰盛的一顿饭,就是宗门主办的新年宴也达不到这个标准。折剑又有些怀疑,自己习惯口无遮拦的一句话。会不会真的一语成谶?



  有了这一转念,折剑不禁暗暗有些心惊。



  就在这时,邻座的伏剑停止了咀嚼,将口中食物咽下,然后从衣袖里取出一只信袋,递向折剑的同时还说道:“这是刚才宗门使者传达的命令,你也看看吧!”



  梅花镂雕的紫铜香炉中,在一簇从白炭上燃起的火绒灼烤下,金箔上用郁金香花瓣熬炼成的香膏缓慢融化。丝丝缕缕淡不可见的烟气飘出香炉,散开在德逸楼丙字三号雅间内。身处此境。似乎不需要再以酒助兴,馨香的感受催得人心神飘渺。疏离了现实,教人直欲就此醉去。



  久候此舍的折剑一时没忍住,将桌上那碟无味坊制作的豆糕一口气吞了半壁山峦,又觉口渴,随即直接拎起手边白玉细瓷的茶壶,将弧线优美的壶口儿对准自己那胡茬青葱的嘴,咕咚咕咚又是一同猛灌。



  配着名品豆糕一起送上楼来的茗茶当然也不会差去哪里,清新微甘的滋味让折剑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想法:宗门这一次派人入京要办的事情,倘若真的办成了,是否就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很快也会逃不过一场由改朝换代而掀起的浩劫,被毫无回旋余地的清洗掉?



  然而他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思考这个对他而言可能不具有太大意义的问题,门外忽然响起一个有些熟悉的脚步声,踏着他更为熟悉的拍子走来,所以他很快挥散脑海里的一切杂念,凝神倾听起来。



  在数息默数之后,他便无比熟练地摸准时间打开了房门,将正好也走到门口的那个年轻人拉进屋来,再身形稍侧,以拎着茶壶的那只手的肘部将门推上。这一套动作看起来非常简单随意,其实却是凝练了不少经验,假设刚才与那年轻人一起走来的还有别人,恐怕即便他人能看见这门开后室内的陈设,却是看不见开门之人的。



  “愣头,夺我茶壶的手倒是快,你还当我是你师叔吗?”折剑翘着二郎腿,抹了一把嘴角挂着的些许豆糕沫儿,好叫自己看上去能多一些师叔的风度,然后他才接着又对已经在他对面坐下的孙谨说道:“虽然我只是宗门派来接应你的趟子手,但我也不是一无用处,没准哪一天你的后事还得我帮忙料理。所以你生前应该懂得好好孝敬我,在你死后我才好诚心诚意帮你保住全尸。”…



  紫带紫衫的年轻人孙谨闻言只是抖了一下眉梢,并没有立即说些什么,然后他身子微微向前倾出,伸手拈了桌上碟中的半块碾磨细腻的糕点,投入口中便化在舌尖。他这才疑惑了一声:“没想到无味坊制作出产的糕点其实也是有味道的,但为何师叔你吃了半盘子,口舌也不见得能甜一点呢?”



  折剑明白了。孙谨这是在拐着弯的骂他嘴毒呢,但他一时竟也找不到自觉得意的话回击。在他看着从懵懂少年长成壮硕小伙子的那三个孩子里。就属眼前这个孙谨嘴皮子最利索了。



  愣神思索片刻,折剑望着再次伸手向糕点的孙谨,忽然拍去一掌,同时说道:“你洗手了么?”



  孙谨伸过去的手忽然被拍开,他的另一只手却在这一刻紧接着伸来,直接将碟子抄走。当糕点碟子被他端起,他的人也已经离了座,闪去一旁。姿态悠闲地抛起一块糕点投入口中,轻挪腮帮子慢慢说道:“那你昨天刮胡子了没有呢?”



  折剑怅然摸了摸粗糙的脸颊,微微摇头似是自言自语:“这对我来说不是重点……”他的话说到这里忽然顿住,紧接着疾步走去门口,伸手按在门板边沿。如同上一次开门之前那样屏息凝神片刻后,他手上才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