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恩记-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叶诺诺用一把样子精巧的剪刀剪开伍书手掌上被血糊成一块的手套时,坐在一旁的莫叶却偏头朝墙上挂的一幅画凝神看去。
几天没来,叶家医馆墙上唯一悬挂的那幅迎客松,叶子又“掉”了几针。
这幅画其实是跟三年前那道圣旨一起来到叶家的,它并非是赏赐,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种惩戒、圈禁。而对于这幅画挂在医馆里的真实意义,以及叶老爷对它的特别关照,叶大小姐并没有瞒着莫叶。
松叶如针,而在这幅迎客松绘图上面,松针的数量明显逾以千计,三年前它随圣旨来到叶府时,是以一种极为细致的工笔描绘而出,却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水墨画派。
用工笔作画,的确是为了计数,起初那些空洞却又清晰的松针,正是留待叶正名执笔“填空”:每救一人,得填一叶,待填满了这一幅画上所有的松针,叶正名才可以离开京都,想干嘛就干嘛去。
接旨后的某一天,阳光明媚,气温适宜。摔伤痊愈不久的叶正名在院子里,用自己的朱墨,把整幅画上的松针空漏全填了。那时他还没依照圣旨把医馆的门匾挂起来。可把还留在叶府的几个护旨特使吓了一跳。
按照旨意,叶正名必须在救治病患后。按人数记录,用御赐墨汁描填那些松叶,否则不能作数,这些事是护旨特使都清楚在心的,他们留在叶府没走,就是防着这一手。
没想到叶正名仍然肆意而为。
此事不可避免地传到皇帝那儿,皇帝依然如所有人印象中那样,对叶医师的态度十分宽松。没有施下硬性惩处,只是下达了一道口谕,细想却也够狠。
叶正名是在三年前那次海运大典结束后,随御驾仪仗队回宫时坠马的,在那条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无人清楚。只有一件事很清楚,那就是在大典结束后,许多京都居民因为观看典礼,在海边淋了雨,返回内城以后。不少人都染了风寒。
因为这事,叶家新开医馆的名号很快被人广传。
原本大家只是了解到,有一家医馆新开张。正巧又有许多人身体微恙,便想着来新开张的医馆能不能讨点便宜。这医馆早不开、迟不开,正赶上一大波京都居民淋雨染上风寒时开馆,本身也似乎存在某种特别意味。
无人能想象,叶家医馆地开张是被迫而为,当然讨不到什么便宜。但很快大家又都见识到了另一问题,虽然去叶家医馆占不到药钱或诊金上的便宜,但这里的郎中医术精湛、用药厚道,不止是风寒。平时有些小恙前来,大多都能够一副药摆平。这从某个角度来讲,比打折药钱要实在得多。
“一叶居”这个对于医馆而言。有些不太符合其营业性质的雅号,就此传出。
本来接诊那一大批风寒患者,治疗过程简单快捷,能够很快将那幅工笔迎客松上的空叶填满,但因为皇帝后加的那道口谕,此事却全打了水漂。…
因为皇帝的口谕,那一波将近千数的风寒病患在一叶居被治愈,却不能算名额在那幅画上,并且医馆门口加增了几名护旨特使,防着叶正名再对那幅有特别意义的迎客松再动手脚。
从父亲那儿得知圣旨和那幅画的意义后,叶诺诺曾带着两个叶府大丫鬟认认真真将工笔画上的松针数了三遍,数量共计三千一百五十二枚。因为皇帝的一道口谕,她们失去了一次将松针填满将近一半的机会。
待皇帝那边终于收回那道口谕后,来一叶居的病患不再如春季那么多了。叶诺诺盘算了一下日常诊病记录,按照平时的接诊速度,填一千病患名额,大约要用半年时间。
所以皇帝那道口谕,等于是让父亲的“活囚期”又延长了半年。
对此叶诺诺也只能感叹无奈,这被迫开医馆的日子,是要慢慢熬了。不过她一想到父亲正在教自己医术,又有些庆幸,这事要是搁在从前,她自父亲那儿学习医术,大多都是理论辩证。父亲在太医局任职,招呼的可都是高官贵族,哪能有她什么事。
现在有了医馆,慢慢的她也可以亲手为病患诊治。父亲对于她身为女子,却要与陌生人进行肢体碰触的行为,并没有太过强加干扰。当然,如果有什么心性不良的病患想趁机对叶大小姐揩油,一叶居门口的数名护旨特使虽然已经被撤得差不多了,但还是留有一名充作门神,必要时候也完全可以代任打手。
然而可能是看着画上的松针只剩最后一茬,也有可能是叶老爷不胜其烦那些慕名来拜访他的人,在近段时间里,叶老爷越来越懒,常常把医馆扔给已经能料理诸多杂症的女儿,自己背着竹筐去深山里溜达去了。
他美其名曰采药,其实每天晚归时,竹篓里都是空的。
三年前叶正名把迎客松涂成“映霞松”之后,皇帝那边也没有把画撤走,只是把赐给叶正名的翠色墨汁换成了银色的,以及之前旨言填空变成了一种另类的涂色。当银色的墨汁涂上那被叶正名胡闹涂成一片红的松针,仿佛松针就从白色纸张上消失了一样。
每隔一段时间后来一叶居,莫叶就会发现,映霞松上的松针像是被虫子啃噬了,在以一种很慢却未停过的速度消失。这种微妙变化,天天盯着它看未必能体会得清楚,倒像莫叶这样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的人,又能感觉到些微妙处了。
只是,从叶诺诺那儿得知这幅画的意义后,看着松针在消失,莫叶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待所有松针全部消失时,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一家人真的要离开京都了呢?
可他们一家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这儿呢?皇帝那边对他们家可是留了诸多好处的啊?
…(未完待续)
(938)、现状
“小英,可以把药水拿来了。”
正想到这一处,莫叶忽然听叶诺诺唤了一声,她才从那幅画上挪开目光,看向了一旁在接受叶医女治疗的伍书。
沾血的手套已经被剪开了,尽管叶诺诺手法精巧,但当那被血水糊成一块板一样的手套完全脱离伍书的手,还是牵扯得伤处有些渗血。
叶诺诺看着这一幕,略微皱了皱眉,没带什么个人情绪、只是很依她所学医理地分析道:“伤口这么深,稍微会有些内出血,我让小英用药水给你洗一洗,免得里头伤化了,之后再上药才能好得快。”
叶大小姐开始在父亲那儿学医之后,叶府很快又新招了个丫鬟,但主要是在医馆里服侍,只因为小玉原来是有些晕血的。
起初她只是有些怕看到血,而有一次医馆来了个犁田时被犁刀切破足踝的农夫,洗伤口时血淌了一地,小玉当场就被吓晕过去,至此大家才意识到这种癔症的严重性,之后不久,小英就被招到医馆来了。
叶府仆丁不多,但实际上个个都有些自己的本事,也不知道这是叶老爷无意间获得的一份人缘,还是刻意为之的结果。小英作为医馆女助手,基本的医理掌握得很扎实,胆大心细,公事绝不私办,已经被叶家大小两位主人培养成医馆得力助手。
刚才叶诺诺在给伍书割剪血手套时,她就去一旁配药水了。那是叶家医馆特制的一种药水,所有较深的外伤,或者被灰尘泥土沾染过的外伤,在上药之前都要先用冷却后的开水洗一遍,再用那种药水洗第二遍。
不需要叶诺诺吩咐。在看见那个一手血的怪脸男人走进来时,小英已经自觉的去一旁配药了。
只待叶大小姐一声唤,她便端着托盘走了过来。
叶诺诺起身离开了桌边。她原来坐的位置,此时由小英坐了上去。
在从一只素净的棉布袋子里取出两把构造有些奇怪的剪刀之前。小英先用一只瓷瓮里泡在药水中的棉布擦了擦手,同时瞄了一眼伍书手上的伤,语气像是有些随意地开口说道:“这么深的伤口,五指连心,洗起来是会很疼的,你等会儿不能叫哦,否则我也会感觉疼的。”
伍书嘴角流露一丝微笑:“你洗吧。”
伍书一出声,小英才感觉眼前这人多了点普通人的感觉。刚才他刚刚走进来时,不知为何,总给她一种极为冷硬的感觉,让她有些畏于多顾。
气氛稍缓,小英两手并用,自素净棉布袋里取出两把剪刀,夹起托盘上另一只瓷瓮里泡着药水的素棉布快绞了绞,然后开始擦拭伍书手上的血痂子,全程都不与伍书有皮肤上的接触。
或许常人会将此理解为“男女有别,故礼式区分”。但伍书是懂得一些医疗常识的,对于叶家医馆的特别之处,今天他是第一次亲身经历。也感觉颇为奇特。
而待第一轮清洗工作结束后,小英搁下手里的两把剪刀,又另取出了两把。此时她的目光暂时从伍书的手上离开,朝他的脸上看了一眼,就见他正目不转睛看着自己的手,她不禁诧异了一声:“你真的不怕疼啊,眼睛都没眨一下。”
一个人若经历过太多严酷的事,这些事可以化作风刀霜剑刻在人的脸庞上,让旁人可以观面相而有所察觉。一个容易皱眉的人。一个经常愤怒的人,一个习惯客己悲伤的人……这种种的情绪。堆砌太多,便会从人的脸上显露出来。…
在小英屏息凝神。认认真真给伍书洗手上伤口的时候,伍书则扫视了小英几眼,这是他工作的习惯使然,而小英的相貌给他带去的信息,也并非只浮在她极为年轻的脸庞表面。
她的皮肤很细腻,但不算白皙,除了大约是因为她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不太优良,伙食上有些跟不上,还因为她也用不起那些极品的脂膏遮蔽肤色的缺憾。
不过,她的五官线条柔和,除了因为继承父母的先天因素,也还跟她生活的心态有关。即便是她在非常凝神的时候,也没有皱眉的习惯,眉心一片平坦,并且她的脸孔神情惯常带有和煦之意,哪怕她不容易发笑,嘴角也带着微微的上翘。
她应该是一个很寻常的贫家孩子,能进得叶府来,倒也不可能复杂到什么程度,但这对于她而言应该是幸运的事,因为叶府给仆丁的待遇向来是很好的,全府上下,就算是在厨房劈柴烧火的杂役都养得发乌唇红、骨板有肉。
而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且心思没多少复杂成分的女孩子,也许是身边有一个类同者,所以伍书对其也自然而然地放松了些态度。
他本来正要收回目光,听眼前这名叫小英的少女忽然开口,他想了想,虽然他不防备,但真的也找不到什么话说,便只是微笑了一下。
却不料小英又补充说了句:“接着还要洗一遍,可能就真的会很疼了哦,但是你还是要忍着,因为你如果喊疼,我也会觉得疼的。”
这时,一旁正在跟莫叶轻声聊着什么的叶诺诺忽然插话进来:“小英啊,你这话说多了都不腻?其实我早就想说了,你这谎编得也太差水准了吧?什么别人一喊你就会觉得痛?昨天你这一句话出口,直接把别的病患吓哭了倒是真的。”
小英一脸挫败感的看过来,颓目说道:“真有那么差劲么?”
叶诺诺对此不太想继续解释什么,只是摆摆手道:“病患第一,快做事,给他包扎好伤口,我再授你唬人绝技。”
小英闻言露出笑脸,她不再说话,略微加快速度,开始了第二番伤口清洗。但这一次,她的行动比起第一轮清洗则显得有些粗鲁了,启开两手握着的那种没有开锋的剪刀。微微将伍书手掌上的那道上扯开了一些。
尽管伍书对疼痛的忍耐力已经很强了,但他没有料到小英会来这一手,有些意外的同时。眉头微微蹙紧了一下。
小英也知道自己这么弄,伤者一定会感觉很疼。此前她在医馆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助手,也不是没这么做过,那些伤者大多都忍不住痛叫出声,可此时坐在眼前的这个怪脸男人却不动如石,这让她感觉诧异,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正好看见了伍书蹙眉的那一瞬。
不知为何,面对那些痛得直嚎的伤者。她渐渐已经学会硬起心肠,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处理伤口最好的做法就是加快速度。但是当她看见眼前这个男人地隐忍,看见疼痛牵动他眉心的同时,她的心也禁不住被扯了一下。
与此同时,她手上的动作也自然放缓了一些。
但就在这时,伍书忽然开口了,平静且将嗓音放温和了些地说道:“你的手很轻,所以我并未感觉有多疼。”
小英透露在外的心绪变化,并未脱离伍书的注目。他忽然觉得有必要对此说点什么。…
听见这男人主动说话,语气还颇为温和,小英心里觉着有些惊讶。也有些舒坦,但她表面上仍很谨慎的叮嘱道:“但要翻开伤口洗里面,的确是很疼的,可是我必须这么做,至少得检查里面是不是留有污物,彻底清洗伤口才能好得快。”
伍书轻轻点头,道:“叶医师所授,的确处处透着精细。”
小英放心下来,继续着手清洗工作。
说是洗。其实过程只是用泡过药水的素净棉布将血污沾染下来,尽可能保持伤口的洁净。因为割伤伍书的是那盒子里投射出的线束。本身是一尘不染的,所以小英只是用那种特制剪刀翻查了一下伤口内里。见里面除了渗血,也没什么污迹,所以清理完外围,很快涂上药粉开始包扎。
用素净布带在伍书手掌上紧紧缠了好几道,最后还心儿巧的在他手背上打了个蝴蝶结,一次外伤护理工作完全结束,小英才舒了口气,随后说道:“伤口很深,近几日要注意了,不能见水。”
伍书看了看手背上用绑伤口的带子扎成的蝴蝶结,迟疑了一声:“四根手指都绑到一起,这只手平时不能做事了。”
小英疑惑道:“手成这样了,你还准备用它做什么事?虽然手就是一层肉皮包着骨头,可你也别因为伤在手上就不当一会事儿。要是伤化了,一只手彻底废了,你可别怨谁。”
伍书目露一丝诧异。
“话篓子,你又开腔了,水平还是那么差。你知不知道这话搁在别人身上,可能会给咱们医馆招祸?”叶诺诺已经走了过来,冲伍书手上那蝴蝶结看了一眼,忽然大笑出声,掩着嘴道:“这是你干的?包扎守则忘了?要打死结啊!挂到东西松脱了怎么办?”
小英扁扁嘴,靠近准备给伍书重新系一遍,却见叶诺诺已经着手解开了那蝴蝶结,很快严实的打成死结,然后用剪刀剪去了长出来的带角。
“换药的时候,不要爱惜这带子,直接用剪刀剪开就行了。入春已经有些日子了,气温一天天起来,处理外伤也要留个心眼了。”叶诺诺注视着伍书,细声叮嘱了一番。微顿之后,她又补充了一句:“最好三天后来医馆让我看看,不过如果你有事来不了,问题应该也不大。”
她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小英忍不住叮嘱道:“最好要来一趟哦,不然一不留神要成断掌了。”
小英这话一出口,坐在馆内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诧异神情。
望着周围唰唰几道目光扫来,小英不禁微微愣神,旋即连忙摆手解释道:“不、不、不,我说的断掌不是手掌断了,而是手掌上的手纹断了。”
话说到这里,她便抬起自己的手,冲众人摊平手掌,才继续道:“就像我这样,两根手纹连成一条。嗯……如果这位病人手上的伤在痊愈后留下了痕迹,那估计要变三线连一线了……哎哟……”
叶诺诺收回敲在小英头上的手指,目色轻蔑地道:“小英,你若再继续信这一套说法,我可要告诉我爹了。我们叶家可留不得巫医。以前我也提醒过你的。”
小英抿了抿嘴唇,赶忙点头,不敢再多说了。
她刚才那一番话说出口。伍书便愈发觉得,她不但心思不如何深沉。甚至是有些过于单纯了,是那种想到什么,便容易说出什么的性子。…
对此发现,伍书忽然起了玩心,微微一笑,道:“断掌又如何?”
说罢,他抬起另一只没有受伤的手,展开在小英面前。“我生来就是断掌,且双掌齐‘断’。”
小英失声道:“好厉害。”
伍书眉峰一动:“这其中,有什么讲究么?”
小英并未回答,只是以眼角目光看了看叶诺诺。
叶诺诺也正朝她看过来,四目对上,她一扬眉,只道:“这里没你什么事了,收拾工具先下去吧。”
小英知道这位叶家大小姐有些反感她在医馆里跟其他病人谈看手相的事,所以很识趣的拣了东西准备退走。
但就在这时,她忽然听那个陌生的怪脸男人又说道:“既然话已提到此处。不妨说说,我有些想知道。”
伍书说出这句话,在场所有人之中。属莫叶最为觉得讶异。因为她的心性受林杉的影响很大,自然很难相信鬼神谭、命运论,也因为伍书给她的感觉,应该不是对这方面的事感兴趣的人才对。
难道是因为那只小盒子?
莫叶的脑海里,忽然闯入一个念头。
那盒子的确存在一种古怪的力量,但只凭它就可以解释这世上真的存在神力么?而且就在刚才于统领府院里,厉盖提及那盒子,还说它是她母亲的东西,既然是人所拥有的东西。又怎会存在神力?
难道是伍书长时间无法解释盒子中的那种奇怪力量,所以导致他的心态也受了些影响?
莫叶沉默了。而看到伍书主动开口求问。叶诺诺也沉默了。
见所有人都沉默了,小英也沉默了片刻。末了终于开口,有些犹豫地道:“这种断掌,既是鸿途,也是劫难,据说有的人生有这种掌纹,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得此……却是命运平坷,无法选择。”
“巫医果然是满口胡诌。”
在小英的话说完后,伍书的话很快也落下,但不太像是在抨击小英,比较像是在自言自语。
随后,他便站起身,朝条桌对面的小英含笑示意:“谢谢小英姑娘的料理,伍某告辞。”说罢,他还不忘自怀间掏出一粒碎银子,轻轻摆在桌上。
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侧目,在莫叶身上停了一下。
虽然莫叶知道伍书这会儿肯定是要回他自己的住处,她没有必要跟着去,但她只迟疑了一瞬,还是匆忙跟叶诺诺道别一声,便缀步在了伍书身后。
叶诺诺早就习惯了莫叶的这位怪叔叔的怪习性,从来都是来去果决,她也没打算留他们一步,任他们去了。
回头看一眼仿佛犯错了正在愧疚着什么的小英,叶诺诺又是轻叹一声,缓言道:“不妨事,这两个人早跟我们家来往熟络了,而且莫姐姐她那位叔叔性情如此,很可能并不是在跟你计较了。”
小英连忙点头称是。
叶诺诺随手捏起刚才给伍书剪开手套的剪刀,挑着那带血的残破布料盯着看了几眼,疑惑了一声:“这种布如果拿来制作止血带,还是不错的,不过京都好像没有哪家布店卖这种料子啊。”
……
见莫叶跟着出来,伍书本来是要径自回去,迟疑了一下,又调转脚步,准备先送莫叶回去。
莫叶步履加快,行至他身边与他并肩而走,同行一段,眼看离背后的叶家医馆已经有老远了,她才忍不住问了一声:“叔,你不会真相信那些吧?”…
伍书对此本想一语揭过,但他心里忽然又起了种念头,随心说道:“其实我的确有一些相信,但不是因为命运,而是因为我可能真的见过鬼。”
莫叶闻言,脸上讶异神情骤然提升。
而不等她想要替伍书分析一番,她紧接着又听他说道:“在我童年时。一家人外出遭遇山匪,我差点因此命陨。此事我曾对你说过,但只说了那次我伤得很重。并未告诉你,我在昏迷之中看见了家人的招唤。”
莫叶沉默了。不知道该作何言语,因为她不知道伍书此时的心情,是怀念家人的心绪多一些,还是只在质疑鬼神。
“我只见过一次,所以也不能凭这一点而确定,世上有没有鬼神、有没有所谓命运。”伍书说到这儿忽然轻声一叹,兀自摇摇头,敛下心绪后看向莫叶。说道:“送你回去。”
莫叶点点头,与伍书同行。
走出一段路之后,莫叶忽然说道:“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梦?”
伍书微微侧目,没有说话。
莫叶沉吟片刻后又道:“不,我是从小到大都极少做梦。”
伍书嘴角不自觉间溢出一缕笑意:“你还待长身体,不做梦是好的。”
莫叶心里认同地点点头,但她很快又疑惑着看向伍书,问道:“那至少我应该能梦见他们一两次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连很排斥鬼神论的叶家都承认了的道理。”
伍书沉默了许久,之后淡然回答:“你不梦见他们也是好的。因为你梦过一次,就要在心里与他们再分别一次。”
莫叶没有再说话,但在她心里已隐隐浮现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
很快便到了分别的路口。伍书送她回宋宅,从来不会一直送到大宅门口,而是会在隔着一道巷子的路口止步。
莫叶知道他的身份特别,一直以来也很配合的为他保密身份。其实至今她还没真正弄清楚他到底担负着怎样的职责,只大致知道他是守备统领的属下,但却不必去城楼上站岗。
独自走过一条有些光线不足的巷道,在离开巷子口时,莫叶忽然心念一起,又倒退回来。朝背后看了一眼。
伍书果然还没走。
他站在另一端巷口,目送莫叶的身影没入巷头之后。他已收回目光,却是在往自己那被布带缠得严实的手上看。
尽管莫叶凭自己现在所站的位置。已无法看清伍书脸上的表情,但也不难猜出,他一定还在困惑、在思索着什么。
莫叶迟疑了一下,旋即收回目光,径自向宋宅大门走去。
她随了师父的性子,本来不相信这些东西,但看着伍书那个样子,她却不忍辩驳什么,不想用自己的观点,把他心里残留的那几道亲人的影子也驱散了。
一出巷道口,宋宅大门就已进入视线内了。现如今宋老爷名下的产业已经全部归入阮洛掌握,而作为宋老爷唯一的外甥,也是他唯一的亲系,阮洛管理宋家产业将近三年,却还丝毫未改动宋宅的所有建制。大门上匾额里,还明刻着大大的两个宋字,已经用亮棕色漆料涂新了三遍。
不过,阮洛今年夏季年满二十,将行及冠礼,即便他还没正式娶妻,却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宋宅”的大匾也将换了。
不知不觉想到阮洛的事,莫叶的心情也开朗了些,据说及冠礼当天,会有对阮洛而言十分亲善的几位朋友远道而来,念及这事,他自己也有些常将喜悦挂于嘴边呢!…
想到这里的莫叶前脚刚迈上门阶,就看见阮洛自里头迎面走了出来,石乙并肩走在他身边。定睛一看才发现,准确说是石乙正拉着阮洛往外走,莫叶不禁诧异了一声:“小乙哥,阮大哥,你们这是……”
“哎呀,可算找到你了。”石乙一看见莫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脚下步履又加快几分,走近莫叶时又把她的一只手也拽入掌心,“走走,都跟着我走。”
虽然还不知道令石乙这么兴奋的事情是什么,但近友的情绪,也的确容易令自己得受感染,莫叶也跟着有些开心起来,并不迟疑地又跟着石乙往外走,同时好奇问道:“看样子,是有什么好事?”
“可不是么,你还不知道,你十一姨要嫁人了!”石乙畅快笑了一声,“我可在你府上等你好久了。”
莫叶一听,不禁大为惊讶。痴怔着走出了老远,才失声道:“嫁人……这太突然了吧?之前根本没听到丝毫动静啊!”
一旁的阮洛也是满脸诧异。
莫叶在宋宅待了三年,关于她的身世。除了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的那一部分,外加林杉那一部分。其余的大致情况,阮洛都已得知了。
虽然阮洛现在也还有些弄不清楚,莫叶年纪轻轻,怎么会跟东风楼那一群人结下颇深的渊源,但他曾借了莫叶的便宜去过几次东风楼,确实感觉到那儿的与众不同,早已对楼里的一群女子撤去了有色目光。
东风楼还不是叫这个名字的时候,的确是买欢场。但这栋楼已经改名十多年了,据说其中的经营格局,也早从改名的那一年就改成了如今的样子:只卖酒卖艺,不卖身体,虽有夜场,但过了子时必定收场。
楼中已经没有花魁了,但有十一个明媚娇艳的女子,三年前隐走了一个,剩余的十个既是个个都有花魁之能,又自有一种傲然心性。从十多年前东风楼易名换主开始,楼中女子全都坚守着买下这栋楼的东主定下的规矩。
当然,能让这些女子持稳这份尊严。还必须有强大的武力支持,东风楼真正的东主势力为何,在京都商界还是个谜,也正是令人越来越敬畏而不敢冒犯的地方。
东风楼如此强势,并矗守了这么多年,其势力之源,很可能就朝向了一个地方——皇权。
但事实究竟如何,又没人敢真正定论。毕竟东风楼的原身仍是青楼一座,说出来有些损人颜面。皇权支持青楼?难以细作思量。
不过无论如何,东风楼如今已算是京都一处特别的存在。东风十一钗的尊严,不再如这栋楼刚刚易名时那样。只是成为众多寻欢客的笑料,而是已经沉淀出了实质。若想体会东风楼中的节目,即便是不诚心的堆,也要堆出一份尊敬,还有足够的价码,才能入场。
东风楼交由紫苏打理后,这项入场规则更严格了。不少寻欢客为了一睹东风十一钗的容颜,只是为了看一眼就挥霍千金。
紫苏的苛刻做法,其实还是稍微影响了些楼里的生意,但她尚还拿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