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御医微微躬身说道:“回禀德妃娘娘,二皇子殿下手上的伤,下官在太医局也听同僚季医师说过。按照季医师地医判,二殿下此伤的确太过深入肌理,但所幸未伤及手上经络,伤愈后不会对五指的活动留下隐患,娘娘可以放心。”



  同样的话,德妃已听过不止一次,对于这种安慰,她已然无甚感觉。



  轻轻叹了一口气,德妃似是随意地说了一句:“本来皇子手上的口子眼看着是快合上了,但他下午出宫一趟,不慎又挣裂了。这都是本宫不好,就不该允他出宫的。”



  “娘娘说的是下午恒泰馆发生的事……”御医的话才说到一半,忽然自行打住,他忽然另外想起一事,嘶嘶吸了口气,以极慢的语速又道:“下午季医师一直与下官在太医局药房整理昨天新采办入宫的那批药材,傍晚离了太医局,去南院为陛下诊脉的好像是陈医师……”…



  德妃依稀能从御医这话里头听出一丝异端,当即挑眉说道:“去南院的的确是陈医官,这有什么问题么?”



  御医问道:“娘娘方才说到,二殿下手上的伤裂开了一次,那么傍晚为二殿下再行包扎的医师,不是这几天一直负责此事的赵医师,而是陈医师了?”



  德妃点了点头,然后目色微疑地道:“无论是陈医官还是赵医官,都是为皇家疗病保康的好助手,换谁为皇子治疗,不都是一样尽心尽责么?”



  “下官并非要说陈医师就不尽责了,只是在这治疗过程的中途换掉原治医师,却是行医大忌。”多的理论,这御医没再赘述,只直接话入正题,“二殿下手上的伤本来也愈合得差不多了。若再次裂开,伤口也会比原来缩小许多。而按照陈医师惯用的治疗手段,对于外伤用药,他会加用一道‘猴蒲草’。这种药草对加速伤口愈合有奇效。但也是因此,受用者会有一两天身体出现些许发热症状,这也是伤处新肌快速增长的原因所致。”



  御医讲得很仔细,但德妃却只是从他这番话里牢牢记下两个字,当即有些不悦地道:“些许发热?你可知道皇子现在身上烫得多厉害?你们也并不是不知道,皇子体质异于常人,需要更小心的用药,但凡有副作用的药,都最好不使用。陈医官是医术倒退了,还是今天喝酒了?”



  那解释了一大堆理论的御医闻言眉头一跳。暗道自己差点疏忽了,本不该对这位医道之外的人解释这么多,哪怕她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妃。言多必失,若让她抓住几个字眼,恐怕陈医师无辜为此受过。自己以后与他会逢也会觉得难为情。



  沉默着斟酌了片刻后,御医重新镇定了心神,稍微直了直身,平缓说道:“‘猴蒲草’的使用经验已经颇为丰富,断然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不良作用,为此下官思索再三,倒是想起一个使用‘猴蒲草’的禁忌。恕下官失礼。敢问德妃娘娘,二殿下今天的晚膳食用了何种食材?”



  德妃目中透露出一丝凛冽,她没有回答,只是偏过了脸,朝站在一旁的几个华阳宫的宫女扫视过去。



  这三个宫女都看见了之前那个掌灯宫女的遭遇,此时与德妃扫来的目光一触。立即心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她们知道有些事连二皇子殿下也是不会偏袒的,避开不过,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的犹豫挣扎了片刻,终于其中有一人朝前站出一步,懦懦地道:“殿下喝了一盅参汤。”



  只是参汤。还是皇子平时常喝的那种,会出什么问题呢?



  这本该是毫无害处的饮食,宫婢们从未想过它会出什么问题,但此时那名回话的宫女被德妃的视线一迫,仿佛她就是说她端了一盅白开水服侍皇子饮用,都等于是给皇子送去了一盅砒霜。



  二皇子王泓偎坐在榻上柔软锦被中,经御医诊过腕脉后,一直只是静静旁听着德妃与御医的交谈。他本来以为御医诊断无碍,很快就会离开了,德妃也不会再多待,却没想到,这两人之间的谈话,不知不觉又扯到自己宫里的宫婢身上。



  刚才在德妃那里,他好不容易设法给华阳宫里的侍婢赚了些继续留侍的价值,没想到现在又扯出事端来。若任其延伸展开下去,华阳宫侍婢大清换的计划,德妃一定不会放过了。…



  未及多做考量,二皇子王泓就忽然出声说道:“今日晚膳本宫没什么胃口,只想早些歇了。参汤是本宫命膳房做的,食用起来比较简单,也是平日里就常饮的那种,能有什么问题?”



  刚才他也是在德妃与别人说话时忽然掺了一句,却是一句话间接将那无辜的掌灯宫女发去了浣衣局做苦工。而这一次,同样是忽然开口,意境则大不一样。



  那个向德妃回话的宫女紧紧抿了一下嘴唇,她心里有些感激,但此刻她在德妃面前还不敢有丝毫情绪上的表露。



  御医先向二皇子一揖手,然后缓言解释道:“参汤大补,正阳气,的确是适合二殿下经常进食的一道养身药膳。但参汤的温补药性,会促使‘猴蒲草’致人身体发热的症状加重。药性相阻,这就类似于服药期间不可同服绿豆汤是一个理,下官劝二殿下最近这几天应该停服参汤才好。”



  “有医官的提醒,想必华阳宫里的一应侍婢都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二皇子王泓说着话的同时,目光朝周遭环顾一遍,“医官的话,你们可都听清楚了?”



  华阳宫里的几个宫女太监闻言全都跪地叩首道:“奴婢记住了,多谢御医指教,叩谢二皇子殿下降恩体恤!”



  二皇子王泓抬手一挥,示意那些宫婢平身,然后他就又对御医说了句:“本宫自幼体质偏虚,承蒙父皇关爱,常年参汤不离手,这已不是什么隐秘之事。想必陈医官也当知悉‘猴蒲草’的这一偏效,为何傍晚时分为本宫包扎手伤时并未提及?华阳宫里的侍婢哪会知道这类事。岂非要平白为此担罪?”



  总之是要想尽办法压抑德妃准备“清扫”华阳宫的念头,这参汤之祸,能踢多远踢多远,哪怕为此暂时又要让那陈医官背点委屈。不过。父皇向来对医者持有礼敬,就算太医局的医官偶尔疏失犯错,也只会是受点轻罚吧?



  听了皇子的话,御医脸色微白,知道自己想替陈医师揭责的计划是必定失算了,他只得垂眸说道:“金疮药都是配好了才使用,可能是陈医师一时大意了配方细则。陛下春秋鼎盛,圣体强健,极少传医,今天傍晚陈医师忽然被传去。想必是心忧圣上,才致使疏失了一方……”



  这御医的话还未说完,德妃忽然动怒了,凭空叱道:“心境如此浮躁的医馆,怎堪大用?待会儿本宫就去将他从南院撤了。陛下那边另派医官过去。”



  眼见德妃又发火惩人,王泓心里却渐生烦腻。且不算他明里暗里劝拦下来的,就数到陈医官这一次,已是今天晚上这半个时辰里被她惩治了的第三个人,接下来还不知道她准备又看哪些人不顺眼。



  也不知道她今天怎么火气就这么大?



  是人做事就难免有些微疏忽,如果连宫婢侍立在旁时不慎打了个喷嚏,仪仗队行走时有哪个人滑了一下脚。婢女斟茶时稍微斟满了些……这类小事都要惩来罚去,那宫里所有的婢仆全都得拴着镣铐服侍主子了。



  若真到了这个处境,还有哪个婢仆是真心侍主?个个心里有了委屈别扭,那么像今天这样主子不能喝参汤,奴婢还要往上进献的事情,很可能就真要演变成故意的了。



  罚人一时快意——或者根本不会给施罚的人带去愉快——留下的隐祸却是可以无尽传递延续的。…



  王泓本是个宽忍的个性。厌烦这种做派,平时与德妃相处时,他尽量选择无视德妃的这点手段,只想着这也是她的个性,无法完全扭转。但此时此刻。他已经耐着性子与德妃周旋了这么久,身体上的不适令他疲累加剧,实在是已经撑到一个不想继续奉陪了的境地。



  长长舒吐了一口气,王泓自己抬手揉了揉有些滞气的胸口,语气里满是疲惫地道:“好了,母妃,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臣以后会小心的,医官们也多注意些就行了。太医局众位医官都是从全国一层层晋选过来的,大多都是名门名医,以后皇家康健还要有劳诸位用心献力。”



  “多谢二殿下体恤,下官铭感无内,必会将殿下的原话恩义回转太医局诸位同僚,以激太医局全体医官今后更加尽心为皇家做事。”御医揖手朝皇子拜了拜,略微顿声后,又道:“下官为二殿下诊疗事毕,眼见夜色已深,二殿下早些安歇才最是紧要事,下官不敢耽误,就此请辞。”



  “有劳医官。”王泓遥遥一抬衣袖,“送医官。”



  两个宫女应了声,提着灯笼引那御医出去。



  德妃再次走到榻边,就斜身坐在沿子上。她本来还有一些话想说,关于那方素帕的主人是谁,她还没来得及问,但她看见二皇子王泓此时神情疲倦得厉害,便将这些话暂时都收下心底,只是又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和手臂。



  也不知道是不是御医来过,造成一些心理暗示,她觉得皇子的体温这会儿仿佛平稳了些,她心头略松,缓言说道:“母妃本来只打算过来看看你,很快就走,却没想到耽搁了这么久。你现在一定倦得很,就是为了陪母妃才撑着精神。好了,母妃这下真就回去了,你快躺下歇了吧。”



  王泓点了点头,实在没什么精神再多说话,便准备窝身滑进被子里。



  但德妃忽然又想起刚才御医的叮嘱,连忙开口道:“差点忘了,你贴身的衣物被汗湿过,得换下来,否则夜里得睡不好了。”



  王泓只得又撑身坐起,叹了口气道:“母妃,您也说过,这些事情可以交给宫婢来做,且放心交给她们来服侍,您早些回去休息吧。”



  …
(848)、其实……
  …



  德妃终于走了。



  待德妃随行的宫婢全部退出了华阳宫,脚步声渐远,坐在榻上的二皇子王泓已是连倚着背后团枕的力气也没了,肩膀一斜,趴在柔软丝滑的锦被间,立时昏昏睡了过去。



  不知如此过了多久,他的肩膀忽然一颤,人立时清醒过来,猛然从被子里坐起身来。



  眼前一阵迷蒙,随后他就看见了太监阿贾的脸。



  阿贾一直站在塌边望着王泓,想要叫醒他,又有些不忍打搅他的安眠。此时见他突然醒过来,仿佛刚刚受了什么惊吓,阿贾脸上现出忧虑,轻声询道:“殿下,是不是要将汗湿的衣服换了?”



  王泓的视线在阿贾手里端着的那套素色中衣上顿了顿,并未给出指示,而是问了一句:“本宫刚才睡了多久?”



  “不到盏茶工夫。”阿贾口头上如此回答,心里却禁不住想说:这哪算睡着,更像是昏过去了一会儿。



  “还好……”王泓仿佛先是自言自语了一声,然后又对太监阿贾说道:“你先出去,本宫叫你进来服侍的时候,你才能进来。”



  阿贾领命,留了一盏灯,便拾步退了出去。



  在他临出门之际,他又听榻上皇子喊了他一声,而待他回过头来时,就见坐在榻上的皇子虽然仍是满眼疲倦,眼神却清冷凝了起来,一字一顿地道:“阿贾,刚才的事情,本宫先谢了。接下来的事要怎么做,还是托付给你,你会明白的吧?”



  阿贾早就明白了。



  就在刚才他听见寝殿内室传出皇子那“后退十步”的命令时,他就大约知道,寝殿内室里多了一个人。



  面对皇子的再言叮嘱,阿贾的眼神也变得严肃凝重起来,他躬了躬身。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



  此时无声就是承诺。



  待阿贾出去后关紧了门,二皇子王泓就从榻上跳了下来,趿拉着鞋朝那道长屏风后头跑去。



  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人高的立衣柜木门,王泓就见已经搬离了几叠被子的衣柜里头有些空荡荡。这种空荡决计难藏得住人,但德妃带着的宫女一连去了衣柜三次,都没有发现他藏在里面的两个人……



  那是因为,衣柜里根本就没有人!



  那他之前藏在里面的人去哪儿了?



  王泓刚才对此事还只是略有疑惑,此时亲眼见到衣柜里发生如此诡异的事情,他心中的疑惑顿时急剧膨胀起来。他先伸手在衣柜空间里挥了挥,确定了自己不是眼生错觉,他就又感到一丝恐惧在心中生长起来。



  “小星?”



  “黎婶?”



  王泓轻轻唤了两声,又下意识地伸手朝衣柜的三面侧板上敲了敲。



  随着他伸手敲到衣柜左边侧板时,他忽然听到了一种类似铁片弹开的声音。然后他就觉眼前一花,仿佛有什么事物从柜子里蹿了出来,拽得衣柜里几件袍服都甩出老远。



  那“事物”蹿出的速度极快,王泓用力闭了闭眼皮,定神再睁开眼时。就见那“事物”是两个人。



  正是自己刚才唤的那两个人。



  布裙女子小星虽然因为去北地受了三年苦,身体消瘦得厉害,但她的武功还在,只一招就将最先藏在衣柜里的那个妇人制住。直至此时从衣柜里出来,她的一只右手还保持着铁爪一样的动作,将那妇人双臂反转扣于其背,令其轻易动弹不得。



  双臂过于扭曲的押着许久。气血受阻,妇人的脸色已经苍白起来,她口里还堵着一团布,呼吸因此不得顺畅,这么折腾,额头都开始汗如雨下。…



  “你这是做什么?快松开!”虽然王泓对这一幕早有预料。但亲眼所见跟脑中设想还是有差别的,此时他已脸色微变,连忙上前一步,去拆塞着妇人口的布。



  见到这一幕,布裙女子小星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好像做错了。连忙松开了反扣妇人双臂的手。



  后背的扣押力一松,已经有些眼冒金星的妇人便双腿一软,萎顿在地。



  正在帮她拆口中布团的二皇子王泓跟着也蹲了下去,拔出那团布,却见是一只棉布袜子。王泓一扬手将那还挂着妇人涎水的袜子扔出老远,然后侧目盯向布裙女子小星,有些恼火地道:“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她?”



  小星被叱得微怔,旋即就跪了下来,请罪说道:“婢女只以为她是……她是歹人……就将她捉了。难道捉错了?可是为什么这个人会事先藏在衣柜里呢?难道不是意图监视殿下的谍子么?”



  “你见过一点武功也不会的谍子么?”王泓叹了一口气,并不想就此细节解释太多。他在将那妇人仔细打量了一番,确定小星没有对她造成大的伤害后,目光最后在她还向后拐着的手臂上停了停,立即吩咐道:“快,将她的手臂推拿一番,可别留下残疾了。”



  大致确定了这个妇人是友非敌,小星连忙着手替她推揉扭伤了的手臂,同时又问向王泓:“殿下,此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你要将她藏在衣柜里呢?”



  “此事一句话解释不完,你只需看清她的样子,记住以后不要为难她就行了。”这话说罢,王泓揉了揉额角,想起刚才衣柜里那诡异的所见,当即问道:“你们刚才在衣柜里是怎么了?那些宫女去取被子时没发现你,我过来查看,也只是看见空荡荡的衣柜,你们刚才藏去哪里了?后来又是怎么突然跳出来的?”



  “殿下不知道吗?”听了王泓的疑问,小星脸上也现出疑惑,“这柜子的后面是空的,有条密道。”



  “密……”王泓诧异了。



  这寝宫他住了十来年,那排衣柜摆在屏风之后那面实墙前头,也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他却从未察觉这面墙里头竟是空心的。再者,这排衣柜还是几年前,德妃见他从孩童长成少年,衣服大小换得不那么频繁了,才命人特地造了大的衣柜摆过来,似乎德妃也没看出来这道墙后头的玄机。



  



  其实,难于启齿啊啊啊啊啊唉~
(849)、什么都变了,唯有一样不变
  …



  对于这一点,以前服侍了王泓数年之久的小星当然也知道。



  看见他脸上现出思考的神情,她也思索起来。显然她对德妃不善意的揣测更甚旁人,沉思片刻后她就说道:“会不会是德妃秘密派人凿的?她手底下养了那么多高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不,不太可能是她。”



  王泓摇了摇头,缓缓接着说道:“这排衣柜是她八年前送给我的,那时候我才十岁左右的样子,她全然没有必要费此麻烦,只为监视一个十岁的孩子。何况我那时候能做的事情,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孩子。”



  小星面现犹豫,斟酌一番后才说道:“她也知道随着殿下的长大,就会越来越不好控制,所以她会在殿下还能信手控制的年纪,先做准备,等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才启用。”



  面对小星的第二次揣测,王泓明显沉默得久了些,然后他就再次摇了摇头,慢慢说道:“比起直接派人在我身边监视这一方法,提前在几年前凿穿华阳宫的墙壁,这一做法风险太大,把柄也留得太明显。倘若我宫里的婢女发现这个密道,她将难逃调查,因为这排衣柜就是她送的,她何必引火烧身?”



  这次轮到小星沉默了。



  沉吟了一会儿后,小星再次开口,质疑的对象仍然是德妃:“她还可以派专人打理这排衣柜,这样就难以有人发现柜子里的秘密了。”



  “这一条就更难做到了,小星,你不是不知道,华阳宫里的侍婢最是规矩松散,日常里给这排衣柜清扫整理的婢女从来就未固定过名单。”说到这里,王泓叹了口气,语调微变地道:“小星,你这一番揣摩。句句都是直接针对德妃,话里明显有种仇视她的意味。你这是怎么了?她毕竟是将我从小照顾到大的恩母,即便她曾经做错过一些事情,但她对我定然是不存恶意的。”



  听了王泓这番话。小星忽然意识到,通过往昔三年里去了北边做的诸多调查所得,如今无论德妃在她心目中已经成了一种怎样恶劣的形象,但在王泓那里,德妃毕竟对他有十多年的照料之恩,是他最难质疑责难的恩人。



  这种从小培养到大的恩情,最是根深蒂固,最能影响受恩者对施恩者某些方面的判断。



  在这一瞬间,小星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恍惚的情绪,觉得自己顺应皇子的指令。去调查德妃,这件事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因为无论她调查出的结果是什么,由德妃一手照料呵护长大的皇子最后都只会选择她好的方面,而潜意识里扳正她做错的那些事。



  如果你非常感激一个人,并打从心底里爱戴一个人。这个人有些做错了的事,仿佛也是有正确理由为之的事。



  一时之间,小星不知道该以何种思考角度继续与皇子讨论那孔衣柜后的密道,她只得沉默下来。



  二皇子王泓也沉默了,他的目光垂落到地上,不知是也开始有些质疑密道是否与照料他长大的德妃有关,还是在思考一些别的事情。



  在松开那个从衣柜里揪出的妇人时。小星已经意识到,那个因为被自己以武力扣押了太久而晕厥过去的妇人,对皇子来说大约是个极重要的人物,所以她在给她推揉血气滞塞的双臂时,特意从掌心催了一些劲气过去。



  妇人周身气血快速被激得活泛,苍白的脸色渐渐恢复正常。人也很快醒转,不自觉间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此时林杉在场,讶异的同时,一定会对这妇人颇多责怪。而如果是莫叶在这里,则一定会是惊喜与伤感反复交叠、激动失言无以复加。



  但此时妇人最熟知的这两个人都不在眼前。虽然同样是一男一女蹲在她面前。但那女子分毫不似莫叶那般乖巧安静,一看见她就差点扭断了她的胳膊;那年轻男子虽然温和善意一些,但以他的真实身份,她绝难拿他与林杉同比。



  在睁开眼看清眼前之人的那一刻,黎氏未及站起身,就直接以坐姿变为跪姿,叩首道:“贫妇叩见二皇子殿下。”



  “秘见之中,不必多礼。”王泓见黎氏清醒了,面露微笑,目光一指小星,又道:“小星,扶黎婶起身。”



  这话说罢,蹲在地上的王泓也自个儿站起身来。却在这时,他只觉天旋地转,脚底漂浮,身形一晃,几乎就要跌坐在地。



  小星当即松开了扶着的黎氏,抢前一步,横臂架住了皇子瘦骨伶仃的肩膀。



  “殿下,您怎么了?”小星焦虑地连声问道。



  王泓伸手覆在额头上,拍了拍快搅成了一团的头脑,气息有些急促地道:“有些头晕,没事。”



  缓慢站起身的黎氏目光在皇子缠着布带的手上掠过,她活了半辈子,服侍过几位主子,很快便清楚了皇子头晕的大致原因。走近来扶住了皇子的另一边肩膀,黎氏轻声说道:“快坐下,缓一缓。”



  王泓就坐在了德妃刚才坐过的那把椅子上,黎氏在扶着他的臂膀时,只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正处于一个人成长最健壮的年龄,但实际上他的体格却是过分的单薄,她不禁有些心疼。



  这就是莫叶那孩子同父异母的哥哥,虽然生长在皇宫里头,锦衣玉食、享尽荣华,但却还不如她一个人照料的莫叶成长得壮实。



  在扶王泓坐下之后,黎氏环顾室内一圈,就去取了榻上那条丝毯,回来轻轻拢在了年轻人单薄的肩背上。



  借此机会,黎氏得以仔细将这位身份尊贵的皇子细细打量了一番。



  人的脸孔特征会在成年之后随着生存需求的打磨而起一些变化,但在年轻时候,大部分面貌特征都还是靠继承父母的模子。从王泓的侧脸看过去,他嘴角、眼角的自然弧度,还有他鼻梁的高度,都有些微与莫叶相似,这大抵同是继承了父亲王炽的样子。



  看到这点相似处,黎氏不禁就想起了莫叶,继而想起了林杉。她陡然觉得:十三年前,林杉带着还在襁褓中的莫叶离开京都,这个做法对于莫叶而言,无一丝不妥,甚至这个做法的正确性,可以使莫叶一生受用。



  ……
(850)、不计将来
  …



  如果莫叶当时继续留在宫中,如今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黎氏不敢深想。



  有时简单地活着,反而能多些快乐。如果为了一个皇子或公主的头衔,就要折磨得自己身心皆伤痛,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或许皇家的这重身份,本来就是莫叶应该得到的东西,但她不去争取,就一定是懦弱吗?



  黎氏回想了一下莫叶的母亲、她服侍了几年的叶家小姐。叶子青似乎除了喜欢烹制各种奇奇怪怪的膳食,以及对记录银子入账的账本有着极大的热忱与耐心,仔细说来,她其实是一个惰于思考的人。



  除了品尝各式食物和数银子,叶子青还喜欢到处游逛,当年叶家祖宅那么宽敞,都收不住她的脚步。那时外面的世道那么乱,她还喜欢到处跑,倒是吓坏了她身边的仆从。



  ——不过,离开自家小姐越久,黎氏也就越发觉得,当年跟着小姐游逛天下,那段日子虽然充满惊险,但一个人若有了那番经历,倒也不枉此生活一场。



  如果叶子青能活到现在,肯定也会将她的那些喜好延续至今。并且今时今日她选择带在身边游逛天下的同伴,或许不再是有些上了年纪的仆人,而是她那已经长大的女儿。



  事情若真的演变成这个样子,那么公主的身份无疑会成为自由行走的极大阻碍。而叶子青对抗这种阻碍的痕迹,似乎早在十三年前就有显露——她大着肚子,却还偏要住在侍婢清简的别苑,避着宫闱深深。



  歇坐了片刻后,王泓渐渐恢复了些精神,目光一侧,他就看见黎氏的视线落在他的肩头,但她的眼瞳中神色有些漂浮,仿佛正神游它处。



  略微迟疑。王泓提示了一声:“黎婶?”



  对黎氏的这个称呼,是王泓跟着莫叶叫的。



  从三年前开始正式着手调查叶氏贤妃的死因,王泓已经查到了贤妃之女、也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莫叶住过的那个村庄,除了林杉之外。他当然也已经知道了黎氏与马安的存在,以及了解过这四个人在邢家村那处小院临时构成的那个小家庭。



  莫叶打小就口口声声喊黎氏“婶娘”,事实上黎氏对莫叶地照料也是细致入微。幼年的莫叶,有多少个夜晚都是在黎氏轻唱的摇篮曲中入眠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黎氏的存在,弥补了一些莫叶在母爱上的缺失。



  念及此处,王泓持平辈礼,于秘见之时也称她一声“婶娘”,倒是持了几分真情实感的。



  听见唤声,黎氏回过神来。因为心绪在刚才深陷于遥远的回忆中,一时有些情难自已,她有些勉强地笑了笑,忽然又叹了口气,慢慢说道:“贫妇触及殿下贵体。如此单薄,贫妇不禁有些……”



  对于自己的不足之症,王泓并不想多提,淡淡一笑略过。他随意择了个无足轻重的话头,以视线点了点侍立身畔的布裙女子,然后询道:“这是我的侍婢,她不知道你的身份。所以才会朝你动手,刚才没有伤到你吧?”



  “婢女小星,方才有莽撞冒犯之处,还请黎前辈宽恕。”布裙女子小星连忙朝黎氏委身下拜。



  黎氏连忙摆手说道:“没事、没事,有你这样身手矫捷的姑娘待在殿下身边,说什么都是功多过少。”



  听了妇人这话。小星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忧愁。刚才她在密道里,只隔了一道木板虚构的薄墙,已然将寝殿内室里德妃与皇子的谈话过程听得清楚。她隐隐有一种觉悟,自己恐怕再难回来,哪怕刚才皇子还承诺要想办法接她回来。…



  果然。黎氏的话音才落,她就见皇子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小星现在已经不是我的侍婢了。”



  黎氏神情微滞,但很快她也发现,身为皇子的侍婢,至少也应该是衣着精织彩带,可小星姑娘却是一身民女粗布衣裳。



  除此之外,这姑娘的额头一角还有一道暗红痕迹。在不太明亮的灯光照耀下,刚从晕厥中醒来的黎氏初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