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他的脚正搁在那里,卡住了发带,待它飘出茶棚,莫叶可能需要冒雨跑出去,才能将它捡回来。



  但是,当拾步准备走过去的莫叶对上那少年的眼眸,她不禁迟疑起来。



  这个少年的目光,与书院里那些同堂同师的少年学子截然不同。



  虽然他的目光不含一丝缕的情绪,但也不能说就是冷漠,那只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平静到……目空一切。



  他仿佛没有看见脚下的那根带子。



  但他的目光,又的确是往自己这边看来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莫叶不知道那脚下轻压着她的发带的少年,那种眼神里代表着什么意思。坐在火盆旁偏头来看的叶诺诺也有同感,但她除了注意那少年,还注意到了他的同伴,那几个同行的少年眼里,似乎浮现了一丝戏谑意味。



  难道他们看出了莫姐姐的伪装?



  那莫姐姐走过去,会不会吃亏呢?



  一念至此,叶诺诺下意识里准备拉回莫叶。



  然而她还是慢了一步,莫叶只是稍滞步履,很快她又继续向那张桌子走去。



  叶诺诺本来准备站起身,劝住莫叶,这时她又看见,那位鞋底卡住了发带的少年,微微一弯身,将那根发带从鞋底抽了出来。



  莫叶看见这一幕,也是微微怔了怔。



  少年拾起天青色的发带后,既没有类似他那种目空一切的形象一样,轻视其物的随手丢弃,也没有温和礼貌的交还给遗落它的人,只是平平摊开手掌在眼前,拈着发带滞了滞神。



  然后,他将它轻轻搁在自己面前的桌上,不再看它,也不再看离他还有几步远的那个散发少年,只是用拾起发带的那只手,端起桌上的茶碗,淡然看向远处的海平线,也未饮茶。…



  他手中的茶碗,已经没什么热气了。



  茶汤的温度,似乎还没有一旁那散发少年身上被融融炭火烤得直散热气的素色中衣温暖。



  莫叶在滞步后重新迈出的步履,在那少年拾起发带的时候,又滞了一下。此时她见他将捡起的带子搁在桌上,虽然这举止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但她也没有犹豫多久,就第三次拾步往前走。



  走至离他只有一步距离时,莫叶停下脚步,虽然他将头偏向别处,但莫叶还是认真说道:“谢谢。”



  莫叶看到,他平稳如石的肩膀似乎动了动,但又似乎只是她眼花看错。莫叶默然在心中轻叹一声,不再管对方是不是理会她的谢意,伸手去拿搁在桌边的发带。



  可就在这时,小旋风突然又至,莫叶只是伸手慢了半拍,发带即与自己失之毫厘,乘风飞了出去!



  莫叶一时不禁愕然怔住,而那少年,或许是因为视线中忽然飘进一个有些眼熟的事物,定神一看,竟然还是那根发带,他在眼神微微凝着了一瞬后,转过头来,看了莫叶一眼。



  莫叶暗暗一咬牙,向雨中跑了出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追那根发带,冰凉的雨滴打在刚刚烤热了的素色中衣上,感受到丝丝沁骨寒意,她有些后悔,但她同时又感觉,如果不从那个少年空泛难言的视线范围中闪身离开,她会不会感觉更后悔、更不自在。



  ……



  当京都东郊海滩上大雨瓢泼而下的时候,远离京都将近三百里的土坨镇上,也开始飘飘扬扬下起小雨。



  而在以这个地理表象非常奇怪的小镇为,往北再行约摸一百里,在那片无山少树的平坦沙石地上空,云层虽厚,但雨水却像是憋住了,一时半会没有掉落,但又潜在的给在这片黑沉云层下急行的一队骑兵带去了些许压力。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但那是泛指,春季也有暴雨,只是次数少,显得珍贵些。而经验丰富的驻边老兵都能体会,在南昭大地上,越接近北疆的地方,气候也会变得奇怪,尤其是天气变化的规律,十分难以琢磨。



  在南方,大部分时候,风起、云聚、雨落,这三个步骤,一般需要一两个时辰才可体现完整,南方的天气有些如南方的山水,大抵是比较温和的,也有疾风骤雨,但没有极北之地体现得这么快,快得难以防备。



  不过,让骑兵队感觉到压力的原因,也跟队伍中此时带着的一位贵客有关。



  防雨的油布已经准备好了,只要雨开始落下,立即会掀开油布盖往那位贵客乘坐的八人抬马车上。但是队士们又摸不准天气,没准等会儿狂风忽起,撕开云层,炽烈的阳光照射下来,又不能将那贵客乘坐的车架盖得太严实了。



  之所以所有队士都会感觉顾虑重重,皆是因为,车中的人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了。这种重要,不是只因为他的身份,还因为一份在十多年前同生共死过的友谊。这份因为时间的沉淀而变得厚重的情义,让所有队士都担忧起来,丝毫不敢拿他重伤之后虚弱的身体与时刻会变脸的天气去开玩笑。
(493)、风惹的祸
  (493)、风惹的祸



  燕家的旅车经过他们自家的工匠改造,虽说已经算是马车中的精品,但车行路上,车轮子接着地气,仍免不了轻微的颠簸。



  当马车被卸掉了轮子,改由边军骑兵队里挑出来的八名壮汉横担以肩抬携之后,这架外观和功能都十分奇怪的轿子,几乎如断了与地表的连系,仿佛飘在半空中,比之前行在路上时,可不知平稳了多少。



  之前颠簸了两天一夜,此时“飞”车地轻缓起伏,让车中三人的心神也平缓许多,很快都小歇入眠。



  然而,三人只是安歇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又都惊醒过来。



  准确来说,是伤情严重的林杉,在不知是昏迷还是浅眠中突然惊醒,紧接着又惊到了离他最近的九娘。然后那位倚在车角打盹的御医也双肩一抖,醒了过来——可见他根本也是一直提着心,不敢深睡。



  望着额头上满是细密汗珠的林杉,抓在胸前衣领口子处的手终于慢慢松开,九娘虽然体肤完好,此时却已是心疼如绞,眸中湿意盘旋,但她顽强忍着,不让它流露出来,却止不住它盈满眼眶,模糊了视线。



  九娘偏过脸,抬手抹去眼中快要淌下的泪水,然后就着抬手的起势,绕到林杉胸前,轻轻替他揉着,又轻声说道:“还疼吗?”不跳字。



  她不想让他再看见女人的眼泪。



  这一路上,他已经看到很多了,每次他看到,都会出声来安慰,虽然她觉得很受用……



  京都与那西地县城,相隔数百里,而她等了他十年,便用这十年的时间,将这几百里路拉长成千万里。她本来以为,自己与他,已经因为缘薄而情浅,但她却没有弄懂自己的心意,十年后再见,他的一丝一缕,仍叫她为之牵挂。



  在得知他身陨的那晚,她的心跌出了腔子,几乎就要随他而去,幸好因为他“遗”愿中的那个女孩,她才捱着,如魂体分离一般活了几日,之后又得到他还活着的消息。



  但,虽然见到了活着的他,此时还能像曾经孤独度过的那十年里常常期盼的那样,离他这么近,可在这几天天,她的眼中却没有停过泪水的肆流。



  起初,她全是因为担心、恐慌,看着他的生命仿佛秋天里悬在枝头的叶子,不知道何时就会坠落;而后,因为他只言片语的劝慰,她倒隐隐生了一种错觉,自己的泪水,可以系挂着他的心神,让他偶尔能开口说一句话,让她安心,他还活着。



  但刚才御医对林杉说的那句话,却让她倏地明白,自己的那个错觉,是多么幼稚和自私啊!



  这一路行程,本来就是他在勉力而为,行路的过程中,首要的事,便是保存体力,但自己却……却还因为迷恋他的温柔,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用了这种女人的“武器”、并且也是能触动他的“武器”来激他说话。



  这无疑是在加速消耗他的体力,这跟用慢刀子一片一片刮薄他的生命,有什么区别?



  所以,尽管她此时眼中的泪水,是真由心疼所生,却兀自强硬忍着,即便忍不住了,也不要让他看见。



  她以为,她能在他的面前瞒过自己的心绪,但却一时间忘了,她的这种隐瞒,十年前就无法在他面前藏住。



  否则在那一年,她与他不过是才见了几面,怎么会就轻轻巧巧被他俘获了心肝?…



  十年前,他在离京前夕,把东风楼交给她主持。此楼之前一直是他在亲手管理,这可不是一般的霓裳红坊,当时她的震惊与无助感,到现在还清晰记得,但因为他的嘱托,她便硬扛下来。



  十年磨砺,她内从心外从皮,练出了一套玲珑百变,但又坚韧如铁的心神意气,却不料只一夕的陪伴,在他的脆弱面前,她修炼的十年的内韧与悍气瞬间解体,只显露出一个女人最原始的情态。



  或许,他天生就是她的克星。



  或者,是天意给她派来的良人。



  “我没事。”林杉轻微呼出一口气,抬手到胸前,覆在那肌理细润、指线纤长,正在以圆弧形轻缓按揉着的手上,但又没什么力气去握住。



  刚才他在浅眠之中惊颤醒来,倒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梦,只是如锤击心脏般的那阵剧痛,仿佛要将他轰入无底深渊,他才禁不住揪紧衣领。只是用了抓皱衣料的劲,即让他汗如雨下。



  手背上感受到些许温热,九娘停下手,反过掌将那只苍白失了血色的大手握住,虽然她知道现在的他要尽可能不说话,但她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忍不住轻声问道:“刚才……你做噩梦了么?”



  “不是。”林杉抬起另一只手,自己又揉了揉那犹如被重锤杵过的胸口,手指碰到衣襟上一抹湿意,他微微垂眸看了一眼,“酒儿,你……”



  他的声音很低,很轻,不知是因为虚弱,还是语气中含着别的什么情绪。



  而他才说了三个字,就被九娘的声音盖了过去:“我知道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不要说话。”



  林杉轻轻舒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九娘知道,林杉虽然嘴上不提,但他刚才一定是疼得厉害了,才会没有忍住的在行为上体现出来。



  她伸手继续在林杉胸口轻轻按揉,但这一次,她没有再用刚才拭过眼泪、湿意染满掌心的那只手。心神渐定,她即侧目看向坐在车角的那名御医,轻声询道:“医官,您看他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他的伤……都不在那里啊。”



  御医此时也是满脸的疑惑。



  此行一路上,九娘以温暖柔软依然如少女一般的身躯,充当林杉的靠垫,以此缓解他不能平躺的伤身困扰。相识十余年,两人之间第二次有了这么亲密无间的身体接触,这本该是要私人珍藏起来的感情。



  然而此时的情况,必须使车中有一位医术精湛的医师督看,以防不测。可是车中三人这样的相处格局,还是会让无法隐身遁形的中年御医微觉尴尬。



  还好林杉一路上都没什么话语,并且多是出于昏睡状态,仿佛不是他依靠着九娘这个软垫,而是九娘怀抱着撑着一个柔软无法自行立起的枕头。这二人没有多少语言上的互动,而御医除了不时查看一下林杉的呼吸脉象,在其它同乘时间里,一般都是磕目养神,无视无觉其它,倒能自处得比较心定。



  除了挂心林杉的命脉,如果没有人主动问他,他亦不会主动说话。



  听得询问,御医抬手以拇指捋了下颚一缕胡须,良久以后手指滞住,轻声说道:“问题应该不大,终是因为亏血过甚,血行本来就慢,人再睡深一些,这种情况会稍有加重,就会引发心绞痛。不过,林大人正值壮年,还是很快就可以养起来的。”…



  九娘闻言,眉头微微蹙起,紧接着她就感觉自己握着的那只手动了动,眸光稍垂,就看见林杉轻声说道:“酒儿,待过些日子,我要吃你亲手做的桂花鱼。”



  想起以前亲身下厨,给林杉做桂花鱼下酒的事儿,此时又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今后自己可以与他相伴很一段时间,而不会像他那三个被遣走的属下一样,很快也轮到她被送走,九娘心下顿生暖意。



  心中升蕴着一缕温馨喜悦,自然也表露到了脸上,九娘微微一笑,说道:“我有好几年没拿过锅铲了,如今烧出来的鱼,恐怕要真如直接用火烧过一般,可以毒……”她说到这儿,话语一凝,侧目看了一旁的御医一眼,改口说道:“你喜欢吃,我一定找好厨子做给你吃。”



  同路同车了一段时间,此时御医也算是第一次看见九娘的微笑,只觉得晦暗一冬的寒枝上,一夜花开。



  他一路上都静心凝神,只专注于林杉的身体状态,到了此刻,不禁也心生些许别的念头,暗道:这林大人品女人的眼光,看来也是不低,可为什么直到而立年,身畔也有个这么体贴明媚的女子陪伴,他却似不为所动……至今未娶呢?



  不得不说,压抑了这么久的情绪忽然开朗起来,还是挺能感染人的。御医看见九娘绽开笑颜,自己也是微微一笑,凑了句:“呵呵……鱼肉的确比其它荤食更能生气血。而且鱼肉性质温和,作为伤愈后的第一番补养,重油的荤腥还真是不如鱼羹那般,可以细腻调养人的元气,即便它的营养效用会稍微慢一些……”



  不过,御医的话语将将落下最后一声,他又见九娘的眉梢浮上一缕忧愁。



  九娘忽然想到了一个深思令人恐慌的问题,犹豫了片刻后,才开口向御医询问:“医官,听你刚才说的话,在近段时间里,似乎他只要睡得沉了,就容易像刚才那样难受?”



  御医听明白了九娘发愁的是什么问题,深思之后,他没有缓言遮掩真相,点头诚然说道:“心绞痛的症状,一般都是发生在年迈的人身上,因为人上了年纪,体能活力会减弱许多,影响心血供应行速。不过林大人因为外伤失血过多,血行虚弱,才会体现这种状况,但这只是暂时的。”



  九娘心绪一紧,又问道:“我知道,他一定会好起来,恢复到以前那样。只是……现在能有什么办法,让他可以缓一缓?”



  “如果能安稳平躺下来,自然会比现在这样坐着,更能节省体力。”御医说到这儿,凝神看向林杉。他本来只是要观察一下林杉脸上气色对身体机能地体现,但当他看见那双沉静中不知是不是在沉思的眼眸,他便又说道:“多思伤身,在病体身上显露更甚。心绪的浮动,也是会消耗体力的。林大人若有牵挂之事,暂时需要搁至一边。”



  林杉闻言侧目看了那御医一眼,忽然挑了挑唇角,道:“吴医师,没想到你不仅医术精湛,隐隐还可向神道术上头偏科转职。”



  御医见林杉此时精神不错,心念一动,打趣一声:“你信我的神道术么?要是以吴某一人之力,即让从不信鬼神的林大人转了心念,想必以后我走到哪儿,都能凭空多了不少外人敬畏。”



  “如果待以后我回京时,还没忘了今天这事,倒不吝去宫中聊一聊,也许国师之名,便就此定了。”林杉说到这儿,似乎是要趁着开玩笑的兴头笑两声,可是喉间只是发出了“嗄嗄”几声,倒激得呼吸节律稍微急促起来。…



  九娘连忙抚了抚他的胸口,蹙眉劝道:“三郎,你即便不说,也不想让我们注意到,但我还是很清楚,你心里在牵挂的是什么。但我求你,至少近段时间里,你多在乎一些自己的身体,不要再想别的人了。”



  在听了御医的解释之后,九娘以为,刚才林杉突然心痛如绞的原因,是他过于牵挂留在京都的那个女孩。九娘知道,林杉对那个孩子的关爱与保护,是她无法改变一丝的,她倒不会对一个孩子心生怨念,只是格外在乎林杉的安危。



  但林杉其实在最初还并未想起莫叶,身体的虚症,再加上廖世回家去拿药之前,提前给他布施的一种药剂,让他整个人一直都处于昏沉惰思的状态,根本没什么精神想太多。



  然而御医刚才那一句话,忽然挑动了他脑海里的那根神经,离开那孩子之后,积陈了半个多月的思绪,便如潮水般倾压上心头。



  ……



  随着无轮马车背离京都,渐行渐远,林杉只觉得,心中有缕东西,剪短不了,而随着这距离的拉开,渐渐有绷紧的迹象。



  不知道她一个人在京都,每天是怎么生活的,有没有照顾不好自己的时候?



  自己这样骗她,对她来说,是不是残忍了点?她只是一个女孩子,从小到大,还没受过这样的挫折,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事,伤到心神?



  倘若从刚刚抱着她离开京都那时开始,就把黎大姐派给她当娘,她长大以后,也必会是这么认为了,那至少现在她还能找个人倚一下心。



  可是这样又是不行的,如果这样做,待她长大,回归王家的时候,她要受到的伤害可能更大,而且无端还要把黎大姐拖累进来,这样不行……



  ……



  如果那位吴姓御医知道,自己好心的一句话,却反而招致林杉的心绪陡然加沉,他一定会后悔至极。



  然而吴医师听着九娘说的话,再看着林杉此时脸上的神情,他却想偏了,之前脑海里蹦出的那丝杂念,忽然再次展开:原来林大人的心里始终牵挂着别的女子,难怪对身畔明媚佳人心如止水,只是不知道占着他的心却又不现身的女子究竟是谁,这不是耽误人么?



  林杉的确是心系一个女子,所以他才会明明也有些爱惜九娘,却始终无法对她再走近一步。而就差那一步,九娘便也可以走进他心里,完全驱散他心里的那抹残影。



  那个在林杉心里占满了空间的女子,并不是故意不现身,而是早已经香消玉殒。但她把最美好的一面留在林杉心里,她不会再出现了,不会主动从他心里走出去,而他又恰好执着着,丝毫不舍得把她的残影从心中挥散。



  但这个使林杉的情感一直处于被动的女子,却不是此时他在牵挂的那个孩子。



  他一直很小心的保管着占在心间的那抹残影,也正是因此,他才会一直那么倾心照顾她的孩子。



  可是到了现在,他虽然仍随身携带着她的影像,却把她的女儿丢在了千里之外,他仿佛看见那个女子脸上的忧愁,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



  这是近十年间,他首次离那孩子那么远,那么久不去看她,并且这个时间与距离,在今后可能还要延长下去。



  ……



  思绪至此,林杉自己也已经感觉到了心意触动,耳畔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沉闷了一些,他知道这样下去的确不妥,绵长一个呼吸之后,渐渐也平下心神。…



  握着九娘的手略微一紧,他缓言道:“你也知道,我会忍不住想,不过我现在听你的话,不想了。”



  顿声片刻后,他又说道:“等廖世回来,他那儿肯定有奇药,你便不会这么担心了,也可让我舒服一些。”



  九娘闻言,目露盼望的神情,点头说道:“也不知道他家离这儿远不远,希望他能快些回来。”



  林杉说什么,九娘便信了,也不多考虑考虑。



  一旁的吴御医却不这么认为,对于病人的病情,他仍然不会什么宛转言语,开口直揭真事儿,淡淡说道:“要是廖世回来了,听他的话,或许能有别的办法让林大人缓和病痛,但……却未必是好办法。传言廖世下手的药,都是很猛烈的,不比寻常啊!林大人虚弱如此,若再让廖世施狠药……”



  “看来,廖世的名声,真是差到不行了。”不知道是林杉真的信任廖世,还是只想在此时九娘的面前给廖世竖一个威信,好让她放心,对于吴御医的话,林杉用不太友好的语调表示否定:“但如果不是我想要活下来,廖世可以不屑于对我用他的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493)、风惹的祸
(494)、情绞
  (494)、情绞



  一路行来,林杉对同车御医的态度。一直很是礼敬,甚至在不久前,九娘因为担心焦虑而失言对御医说了重话,他都要提醒一声。



  而他的这些表现,并非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故意为之,与他相处过的人,都传他的心性像是天生的缜密而随和,即便他曾经从幕帐里走出,直达作战军队的前端,乘坐亭车纵横于烽烟矢雨之中指挥战斗,也是极少有焦虑的情绪外露。



  他似乎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



  但只要曾有一个人见过他发火,便不会有人真那么认为。



  像他这样的人,倘若一旦有什么事触碰到他的禁制,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便让身边熟悉他的人,更觉畏惧。



  听出此时林杉话语中透露得并不多的某种情绪,吴御医微微怔神,想起了一个传言。



  据说行迹隐遁,对谁都看不上眼的廖世,却唯独有些惧怕林杉。不过他二人的交情倒是不浅,林杉刚出事,廖世就似忽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了一样。看来他二人之间,从未断过联系,这可是别的什么人做不到的。



  而林杉对老药鬼名誉的维护,也是表露在外的。在此之前,吴御医就听说过,当着林杉的面,别人可以称呼廖世为“鬼”,或者还可以取别的绰号,但如果言语里有直接否认和偏颇廖世品性的话,林杉一定不会坐视,不论用何言语,也要辩上几句。



  今天他算是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见识到了。



  其实他也没有刻意恶揣廖世的意思,他只是诚然觉得,林杉现在应该少用廖世的药,他关心着想的,仍单纯的只是为了林杉好。



  无论林杉的态度如何,这一观点,当是作为一名医者,在病人面前心存的一条铁律。即便林杉不在乎,亦不妨碍他实话实说。



  吴御医的这点脾气,其实与廖世还有些相似,不过比起廖世那张不知遮拦、直言到底的嘴,吴御医又算是会一点点宛转了。总之他的诚意之言已经说出口了,而很快得到林杉的辩驳,他虽然观点不改,但也知道没有再说一遍的必要。



  如果此时车中是廖世,面对他人的不认同,廖世不仅会坚持己见,还会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将自己不认同的人或者道理,再口诛笔伐一遍,而且他说话向来是怎样难听、怎样剥皮刮骨,便怎样说。



  而对于林杉的观点,九娘一直是持有很高的服从态度,她极为信任林杉的判断,这是她与他在很早以前,一起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沉淀得出的信任感。



  但在此时,这种信任稍微起了些变化。只因为林杉这一次的判断,涉及到他的人身安危,此事整体对九娘来说,便不再是理性为主的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性的位置,在九娘心中,已经低于情感层面了。



  她已丝毫接受不了他再受伤害。



  在理性天平倾斜了的时候,旁人的评说,自然就有了份量。



  九娘首次思考起廖世这个人,可是她很快发现,在曾经过往里,她能掌握的关于这个人的资料,非常少。但她却有些相信吴御医的话,毕竟他们是同行,行业内的消息,总是比在外道人之间要传得快。



  然而林杉的话,和话中的那种语气,她也不是没听见。所以在迟疑了一下后,她选择保持沉默,表面上完全相信他所相信的人,实际上,她已经开始在心里琢磨着。…



  等廖世回来,她要亲自去问,不管那个脸孔生得有些古怪的佝偻老头儿说话会有多难听,她也要耐下心一字一句问清楚心中的疑团。



  但她疏忽了一点,此时那御医不说话了,她也什么都不说的话,车中氛围就有些过于平静了,至少容易让林杉的注意力移到她身上,察觉她眼中蕴着的心思。



  不过,似乎是天意要助成这痴心女子的一点愿望,当林杉正要抬眼去看九娘时,忽然听到车外传来一声迟疑着的轻唤:“林大人还安好么?”



  车外的人,本来无意打扰车中的伤者,只是有一件事,已经搁在他那儿许久了,但又必须由车里的人拿主意。车外的人正因此心焦着,忽然听到车内传出说话声,似乎是那伤者已经醒了,便忍不住探问了一声。



  廖世回家之前叮嘱过吴御医,不临万不得已的情形,不允许将车门打开。吴御医虽然觉得廖世施药总有一股狠劲儿,心存质疑态度,但在医道大理上头,他的意见与廖世完全同路。林杉的外创面积太大,在较为密封的房间里静养,都尚有余虞,跟别提开门受风了。



  但要隔着厚车板与外头的人对话,也是要颇费些声气,好在对此,廖世走前竟也考虑到了。



  御医挪过放在车角的一只盒子,打开取出纸笔。那笔不需要墨汁,就可以在纸上划出痕迹,只是笔迹颜色比墨迹稍淡,御医握着笔的手势也有些奇怪,字迹似也因此变得歪扭起来,不过并不影响阅读。



  飞快划了“何事”二字,吴御医将字条从背后车板上一条细缝里推了出去。



  很快,又有一张纸从那细缝推了回来。回来的纸平整叠了三重,展开后,里面是一段用墨迹写就的文字。墨迹早已干了,看来这封简信是早已写成了的。



  没错,这信就是两个时辰前,林杉还在燕家商队队列里,在土坨镇的土丘林驻步时,他的得力下属,技研一组组长骆青写下的。



  信里,写的是江潮失踪的事。



  燕家商队今日行程的决策责任人燕钰在顺利会合边军骑兵队时,将这信交给了骑兵队的右将军罗钧武,然后就搁置下来。



  得知这信里写的是公事,在林杉不方便知晓的情况下,为了不耽误公事的轻重缓急,右将军可以拆阅信件。



  知悉内容只是提到,林杉的下属找一个人去了,劝望安心,罗将军便也没太将它当一回事儿。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林杉的下属去找的那个人,居然能尾随骑兵队,一直到现在他才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