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大天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知道孔宣要恢复本我进而更上一层楼应该还要一段时间,而且他已经恢复了一些记忆和神通,完全用不着自己担心。于是转而问起孙武夫妇将来的打算。
孙武苦涩地笑了一笑:“如今愚夫妇在齐国已难立足,唯有另投他国方得生路。孙武自幼喜研兵法。也一直想找一个国家试验一下胸中所学。我听说吴国虽然地处偏远,近来却颇有兴盛的势头。故此将转道前往,看一看是否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李靖笑道:“我料定你此去必能大有作为,尽管放心前去便好!”
孙武已经见识了那位孔丘先生未卜先知的神通手段,而眼前的更是一位活生生的神仙中人,既有所言,必有所中,心中对此去吴国的前途当时便多了十分的信心。但他自然不知道李靖完全不用推算,也清楚他将来会有如何辉煌的成就。
小聚之后,孙武夫妇两个起身告辞。为防止那田乞不甘心再派其他人来追杀。李靖便信手凝了两道神行符咒加持在他们夫妇的两匹马上。孙武夫妇都有练气的修为,只要以本身真气激发这两道符咒,那原本脚力寻常的劣马便可日行三千里,纵有追兵也难以赶上他们。
孙武夫妇谢过李靖之后,翻身上马,一起依照李靖所说的方法,将本身的一丝真气注入各自马上的符咒之内,两匹马的蹄下同时涌现风云,化作两团疾风沿着大道飞驰而去。霎时便已不见踪影。
送别孙武夫妇之后,苏媚问道:“妾身看夫君似乎很看重这孙武?”
李靖点头道:“此人在兵法之上的成就堪称冠绝古今,为夫确有几分招揽他的意思。”
“冠绝古今?”苏媚颇为惊讶地道,“夫君是否言之太过?当年你也是一代名将。平生用兵从无败绩,怎地对一个头角未露的孙武如此推崇?”
李靖摇头道:“比不得,比不得。当年为夫领兵作战虽常得胜。凭得大都是神通法力,说到行军用兵之道。实在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殷雪娘则问道:“夫君既然要招揽孙武,却不知欲使他成仙道抑或神道?”
李靖道:“此人在修行上的资质实在一般。便有法诀,怕也难至结丹之境,仙道恐难成就。为夫的打算是等他百年之后,将他魂魄接引到天界,在造化仙池中重塑身躯,证就神道。”
他们夫妻正说着话,忽地看到东方极远处有两道金光自下而上射出,直冲斗牛。
“那是什么?”四女大为惊奇,尽都翘首向着东方眺望。
李靖心中一动,默默掐指推算一番,失声惊呼道:“竟是他出世了?”
殷雪娘转回头来问道:“夫君方才说什么?是谁出世了?”
李靖叹道:“若为夫算的不错,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当有一只天产石猴出世,此刻正在那里拜四方,那金光乃是石猴双目中发出。”
香兰好奇地道:“石猴?那是怎样的一只生灵呢?”
李靖笑道:“想知道的话,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不久好了?”
说罢,他先收了几案坐席,有将那匹拉着他们走了许多年、因食用了他赐的一粒丹药而寿数大增、灵智极高的老马解开放生,随即一挥衣袖,五人的脚下现出一朵方圆亩许的祥云,拖着他们一家人升上高空后向着东方疾飞而去。
李靖的云头极快,虽然在人间修为收到限制,到不了所谓“朝游北海暮宿苍梧”的程度,但也不过用了短短三日时光便横跨大海到了东胜神州。在近海的傲来国附近,李靖看到了那座伫立在大海之中、号位“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
从天上望去,果然是一座好山,但见它“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四女都拨开云雾,凝神向下望去,忽地紫燕指着山中一道清溪笑道:“那边的便是那只石猴么?”
众人循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却见清溪边上蹲着一只高仅三尺,遍体金毛的猿猴,正躲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探头探脑地望着在溪水之中嬉戏的一群猿猴,举止神态见既有三分向往,又有三分畏缩。
第二百八十三章菩提本无树
李靖在云端往下看去,却见那只小猴子终于鼓足勇气,从那块巨石后转出来,向着在浅溪中嬉戏的猴群走去。
俗话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也是这小猴子灵性天成,自然而然便通晓猴类的言语。却见他走到猴群边上,与其中一只格外强壮、显为猴群首领的大猴子吱吱的互相叫了一阵,便一窜一跳地钻入猴群之中,和身边的猴子挨挨擦擦,搔痒捉虱,显然相处得颇为融洽。
苏媚一边向下看着那小猴子,一边向李靖笑道:“这小猴子刚刚出生便有如此灵性,实在难得,却不知比起咱们家袁野怎样?夫君你见过幼时的袁野,你看他们两个哪个更聪明一些呢?”
李靖叹道:“若是将他们两个比较,只怕任何人都难以判断孰优孰劣,只因他们两个本就同出一源。”
四女不知混世四猴的来历,闻言均都大为惊奇。
李靖当即将混世四猴逐次解说一遍,却掩下了四猴为魔族罗睺残臂分化之事。
殷雪娘听罢恍然道:“照夫君的说法,袁野便是那有‘拿日月,缩千山,摩弄乾坤’之能的通臂猿猴,难怪他竟有那般神力,连文化那等力士都胜他不过。而眼前这小猴子既是生于石中,想来便是那号称‘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的灵明石猴了?”
“夫人所言不差,正是如此。”李靖点头。
苏媚眼前一亮道:“既然这小猴子出身如此不凡,夫君你此来可是要将他收服?若能用心栽培一番。夫君你将来岂非平添了一个可以与袁野相比的臂助?”
李靖轻轻叹息一声:“为夫自然有这个心思,只是……”
四女见李靖面现犹豫之色。说话也吞吞吐吐,似乎在忌惮些什么。都更加惊异了。
李靖正要说话,心中忽地若有所感,向着左侧的一处虚空拱手道:“不知是哪位道友在此,可也是对这小猴子感兴趣麽?”
他话音方落,便见那一片虚空现出一阵奇异的波动,一人凭空现出身形,口中唱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师。”
这人唱毕,向着李靖等人稽首一礼,微笑道:“贫道须菩提,见过五位道友。”
“须菩提?”李靖脸上先现出惊讶神色,随即却变成一抹若有深意的微笑,还礼笑道:“好一个须菩提,佩服佩服。李靖见过须菩提道友!”
如今的李靖已有元神之境的修为,虽然在人间法力受限。但神识感应之力却不受影响,眼前的这位须菩提祖师分明便是当年的准提道人分化一点元神,以至宝七宝妙树杖为寄托而演化的一具分身。这具分身拥有准提道人的所有记忆,只是修虽无限接近。却未能臻未至天仙之境。
当初准提道人以牺牲自身弥补两界封禁为代价,换得诸天仙神支持西方教大兴的机会,背后竟还留下了真灵转生和元神分身这两招后手。算计着实是精明到极点。不过无论是转生后的释迦牟尼还是元神分身的须菩提,虽与准提道人有着解之不开的关系。却又绝不是准提道人,旁人也都说不得什么。
须菩提也知道自己的出身瞒不过李靖。神色依然从容自若,指着下面正与群猴嬉戏的小猴子笑道:“这猴头却是有些造化,除了贫道关注许久之外,竟还引来李道友的青睐。”
李靖听“关注许久”的话语中另有深意,便摆手笑道:“道友不必多心,李靖只是对这混世四猴有几分好奇,所以才来看上一眼。何况李靖何德何能,道友既有栽培这小猴儿之意,李靖再来多事,岂非是诚心误人子弟么?”
“道友太谦了。”须菩提面上现出欣慰笑容,显然很满意李靖的回答。
李靖见那小猴子无忧无虑的快乐情状,问道:“却不知道友打算何时点化于他?”
须菩提笑道:“不急不急,俗话说道不可轻传,怎都要等到他自己道心开发,自己找来贫道的门前。此事贫道已经做了安排,日后自有应验之时。”
李靖拱手道:“如此李靖便预祝道友收得嘉徒了?”
须菩提却微微现出一丝苦笑道:“这猴头虽是天资卓越,却又秉性顽劣异常,只恐以后少不了惹麻烦,贫道收了这个徒弟,以后要操心的事却多了。”
两人始终保持着这种疏离的客气叙谈一阵,李靖首先提出告辞,携四女驾云离开。
因为来时贪赶路程,李靖本人倒不觉如何,四女却都略有些疲惫。告辞李靖在飞出一段路程之后,便在一座颇为清雅的小山之上落下云头,在山坡上的一片如茵碧草上悠然闲坐,稍事休息。
香兰有些不忿地道:“也不知那道人是何来路,夫君你为何要将收徒的机会拱手相让?”
李靖别有深意地笑道:“这本就是他的机会,也谈不上让不让的。”
四女都不明白李靖话中之意,开口问时,李靖却又左顾而言他地岔开了话题,说起了下一站的行止。
他们夫妻讨论一阵之后,决定追上正游历天下的孔丘,看一看他前世的记忆和修为恢复到什么程度。
休息已毕,五人正要启程时,忽地看到那只小猴子从山下四肢并用地狂奔上来,到了身前后向着李靖扑地便拜,连连叩头。
李靖等人都是一呆,香兰试探着问道:“小猴子,你跑来找我们要做什么?”
那小猴子仰起头来看着李靖,一双淡黄色的眼眸之中满是希冀之色,忽地口吐人言道:“小畜欲拜这位上仙为师,恳请上仙收录!”
“你会说话?”四女都大吃一惊。
李靖则是心中一动,仔细上下打量这小猴子一阵,蓦地喝道:“你不是那只小猴子!”
小猴子先是一惊,随即再次叩拜道:“上仙明鉴,小畜确实不是你们先前见过的那只小猴子。”
说罢他将头轻轻一晃,两只耳朵后忽又各自多出两个耳廓,一共生着六只耳朵。
ps:明天和后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祝福!
第二百八十四章法传六耳
“六耳猕猴!”殷雪娘等四女同时失声惊呼。她们刚刚听李靖说了混世四猴的典故,却没料到竟能在同一天之内见到四猴之二。
李靖望着在身前跪拜的小猴子,笑道:“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想必你是听到了先前我们的对话,所以才生出拜师之念罢?”
那六耳猕猴的脸上现出极为人性化的不平之色,随即说明了自己之前的经历。原来这六耳猕猴竟是与灵明石猴一样出于天生。灵明石猴乃是敖来山顶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仙胞,最终卵化成形;而六耳猕猴却是树上长出来的。在花果山的一处深不可测的幽谷之内,有一株不知从何年何月便开始生长的无名古木。便在灵明石猴出世的那一日,这古木之上也结出一颗非桃非李、非梨非杏的不知名异果。一时三刻之间果熟蒂落,那果子落地化形便是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生具六耳,善聆万物之音,又是灵慧天成,出生后不过数日,便依靠偷听来的世间万物之音学会了人情世故,同时也知道了在花果山上还有一只与自己一样有着离奇出身的石猴,又知道了一位号为“须菩提祖师”的大神通者有意收石猴为徒。
说到此处,六耳猕猴向李靖再拜道:“上仙明鉴,小畜与那石猴同是天生天养,为何他一出手便有那位唤作须菩提祖师的大神通者关注,而小畜凭着一点天赋本领寻到须菩提祖师的面前恳求收录。他却用一句‘法不传六耳’将小畜打发掉?小畜实在不能甘心,因此冒昧前来拜求上仙。恳请上仙传以无上妙法,来日小畜定要与那石猴比个高下。也叫须菩提祖师知道他将我拒之门外是平生所犯最大的一个过错!”
李靖摇头轻笑道:“我可以传你最上乘的修行之道,凭你混世四猴的禀赋资质,练就一身纵横天地的本事并无困难,便是胜过那石猴也并非不可能。只是我来问你,若是你能胜过那石猴,你又能得到什么?”
六耳猕猴初时听到李靖愿意传授自己本事,喜得抓耳挠腮。等听到李靖最后的问题是,先是现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张口欲答时。脑中却是空空如也,竟然无言以对。
李靖伸出手掌轻轻抚摸六耳猕猴毛茸茸的头顶,随即指向远处的山峰与青天问道:“傻猴儿,你说是天高还是山高?”
六耳猕猴茫然答道:“自然是天高。”
李靖又问道:“你若立志登高。是欲登天抑或登山?”
六耳猕猴不假思索地答道:“自然要登天俯览群山。那才快活!”
“正是此理,”李靖鼓掌道,“修行求的是大道,问的是长生,此可比登天;为一口气而与人争强斗胜,只好比登山。若只将那座小小山峰当做自己平生所求,岂不是平白狭隘了自己的心胸,蹉跎了自己的岁月。何日才能登临九天之上?”
这一问直如洪钟大吕轰在六耳猕猴脑海,将连日来纠结着的许多怨愤嫉恨之气一扫而空。登时满面欢笑地在原地连翻了十几个筋斗,而后重新向李靖拜倒下去:“上仙一言惊醒梦中人,使小畜顿觉前非。日后稍有所成,皆是上仙之德!”
一旁的香兰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笑骂道:“真是一只傻猴儿,到了这时,怎么还是满口的‘上仙’‘小畜’?”
六耳猕猴先是一呆,等见到李靖看着自己含笑不语时,方才恍然大悟地又连拜几拜,口称:“弟子拜见师父!”
“罢了罢了,今日你拜我也拜得够了!”李靖哈哈大笑着将他从地上拎了起来,“为师门下不希望收一只磕头虫做徒弟。”
六耳猕猴起身之后,却又向着李靖打个躬道:“师父既不以弟子顽劣而收录门墙,还请赐弟子一个姓名以便平日招呼使唤。”
“这个么,且容为师三思……”李靖刚刚开口说了这句话,却被四女合力推到一边。
苏媚掩口笑道:“还是不劳夫君大人你费心了。说实话,你给人起名字的本领我们都已经领教了,若妾身猜得不错,你怕不是要给这徒弟起一个‘小六’之类的名字罢?”
“为夫的水平没这么差罢?”李靖很是尴尬地一笑,顿了一顿却又转向六耳猕猴,小心翼翼地问道,“徒儿,你如实告诉为师,‘小六’这名字是否很不顺耳呢?”
“弟子,弟子……”六耳猕猴虽然不想折了师父的面子,但在这关系自己一生名誉的问题上实在无法让步,只得期期艾艾,希望师父自己明白过来。
最终还是殷雪娘做主,截取了“六耳猕猴”中的“六”“猕”二字,取其谐音名之曰“陆弭”。陆为地,厚德而载物;弭有平息之意。殷雪娘之意,正是要六耳猕猴修厚德以平心静思,无忧无惧,无憎无怒。
李靖尚未有结束自己这假期的想法,于是将新收的徒弟陆弭带在身边,一面继续自己的悠游旅途,一面开始教徒课业。
虽然教导六耳猕猴要戒除攀比嫉妒之心,李靖这做师父的心中却不自觉地生出要拿自己的徒弟与须菩提祖师的徒弟比较一番的想法。为此,他抽空回了一趟天界,往火云洞面见三皇,求来七十二般变化法门——天罡、地煞变化之法为修行者躲避灾劫的护身妙法,各门各派皆有传授,只是细微之处略有差别而已。
当然,这法门还未到传授给陆弭的时候,一来他这作师父的尚未融会贯通,自然无法教授给徒弟,二来则是陆弭本身根基未立,怎都要到了结丹之境,才有资格修习这上乘法门。
相对于以证仙道、神道,生命悠长无比的李靖及他的四个妻妾来说,人间的岁月过得实在快了一些。不知不觉间,他们已在人间的游历了十数载光阴。在遍观世态人情乃至家国兴衰之后,李靖的心头多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明悟,虽然远未到可以突破如今境界的程度,但修为却较游历之前深厚了许多。
在这些年里,陆弭的修为也是一路突飞猛进,几乎是毫无滞涩地由练气而筑基,由筑基而结丹,如今已经在跟李靖修习七十二般变化之功。
这一天,李靖正带着妻子和徒弟登临泰山,刚到了岱宗坊下,尚未拾级登山,他脸上的神色忽地一变,抬手望空一抓,一杆黑旗现于掌中,却是那留在天庭用以镇压孔宣本体的玄武皂雕旗!
第二百八十五章西出函关有故人
看着手中的玄武皂雕旗,李靖的心中顿时一紧。如今孔宣元神转生的孔丘尚在人间,他的本体应该正被玄武皂雕旗镇压,如今这面宝旗自动飞回自己手中,孔宣的本体定是出了乱子。
他正要推算一番究竟出了什么岔子时,彭鹏带着袁野和李青璃夫妇从天而降,脸上都现出惊惶神色。见到李靖之后,彭鹏张口便道:“兄长,大事不好,我大哥的本体失踪了!”
李靖扬了扬手中的玄武皂雕旗,沉声道:“这旗子自己飞来我手中,我便知道出事,详细情形怎样?”
李青璃上前一步道:“爹爹,女儿已经问过龙吉公主,有人潜入了她的府邸,破开了你以玄武皂雕旗设下的禁制,孔宣伯父的本体凶性大发,伤了许多意图制服他的神将天兵,闯出西天门逃来了人间。”
李靖眉头紧锁:“天庭重地,戒备何等森严,那人是如何潜了进去而未被人发觉?”
李青璃摇头道:“龙吉公主已经查过此事,当时负责值守的天兵全被人斩杀,而且是形神俱灭,未留下半点线索。”
彭鹏此刻已是万分焦急,连声催促道:“兄长,那背后捣鬼之人可以以后再去查访。当务之急是赶快找到我大哥的本体,如今他全凭恶性本能行事,一旦为患,必定会铸成大过!”
在得知此事之后,李靖便已在推算孔宣本体的下落,如今他的先天神数已颇有几分火候,又有前世记忆中的一些信息可以参考。因此很快便有了结果,脸色凝重地对众人道:“如今孔道兄的本体已到了西牛贺洲。夫人,你们都留在此地等候。陆弭。你留下来保护师母。彭鹏贤弟、袁野和青璃随我往西方走一趟。若我算得不错,孔道兄的本体将有一场大难,我们一定要快!”
事在紧急,众人也不再多说,心悬胞兄安危的彭鹏索性现了金翅大鹏的真身,要李靖、袁野和李青璃三人都站到他的背上,而后将双翅一振,庞大的身躯化作一道金光瞬间消失在天际。
彭鹏拿出飞行绝迹的看家本事,千山万水也不过一翅之功。霎时间已过万里之遥,李靖在大鹏背上凝目往下望去,却见已经到了函谷关。彭鹏双翅疾展,当时便要越关而过继续往西飞行。蓦地便见那函谷关中升起万丈紫气,拦住了往西的去向。
彭鹏大怒,在空中厉声喝道:“下面是何人玩弄这障眼法,阻拦贫道的去路?若误了贫道的大事,贫道非得生吞了你不可!”
李靖则面现惊异之色,赶紧喝道:“贤弟不可造次!”
他这一句话才出口。便听到下方的函谷关内传来一声苍老的笑声:“相见即是有缘,贫道今日西行至此,既然恰好遇到几位小友,便请下来一见如何?”
那人说话用得是商量的口吻。做事却丝毫没有给人商量的余地,话音未落,那漫天紫气化作一只巨大无比的手掌。望空轻轻一捞便将彭鹏所化的金翅大鹏连同他背上的李靖、袁野和李青璃捏在掌中。
李靖等人虽称神作仙,在这大手一抓之下竟是丝毫没有抗拒之力。身不由主地本拖着从空中落下,降在函谷关的城门之前。
在城门处。一个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老者骑在一头板角青牛的背上,笑眯眯地望着众人,青牛之畔还侍立着一个身着秦国官服的中年男子。
李靖一手按住变回人形正要向那老者怒喝的彭鹏,上前一步向着那牛背上的老者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道:“弟子李靖,拜见老子师伯!”
眼前这老者,正是传说中修为仅在鸿钧道祖之下,而在一众天仙之中稳居首位的三清之首老子,而且这居然不是什么元神分身,而是他的本尊。
李靖见礼之后,回身向着同行的三人喝道:“你们三个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速速上前来见礼!”
彭鹏、袁野和李青璃虽然不忿方才吃了个大亏,但李靖已经开口,都不敢违拗,老大不愿意地走上前来,向着老子胡乱行了一礼。
老子对此只做不见,向着李靖笑道:“贫道偶起一念,与往西牛贺洲一行,看一看异域的风土人情。刚到函谷关,正与这位关令尹喜论道,便见到诸位急匆匆从天际经过。贫道一时好奇,便略施小术暂留诸位云步。唐突之处,尚请诸位勿要见怪。”
“不敢,”李靖急忙谦逊一句,料定那青牛身畔的中年男子便是老子所说的尹喜,便又和他见礼。
尹喜却是知道李靖的身份,一边还礼一边笑道:“李天王勿要听老师玩笑,尹喜有何能为,敢与老师论道,方才不过是聆听了老师讲授的一片道经。”
李靖则笑道:“道友能得老子师伯青睐,日后成就当不可限量。”
袁野和李青璃尚能耐得住性子,彭鹏见到李靖和老子以及那不知所谓的关令絮絮叨叨说起来没完,心中不由万分焦躁,遂上前一步向着老子稽首道:“师伯,弟子今日有要事在身,便不再聆听师伯教诲,改日有暇,定当专程拜候师伯!”
“好一个性急的人。”老子摇头失笑,“贤侄却不可误会了贫道的一番好意,你此时便是出关西去,也未必可以解决那忧心之事。贫道算定了稍候会有一人到此,得此人与你们一路同行,事情方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贫道劝你们还是耐心等候片刻。”
“你……”彭鹏此时心急如焚,哪肯将老子的言语听了半句入耳,当时便待出言争辩。
李靖一把将他扯到旁边,凑到他的耳边低声道:“贤弟稍安勿躁,以老子师伯的身份,难道还会以虚言哄骗你我?你只管耐心等待,愚兄料定稍候定有惊喜。”
彭鹏看着神色自若的李靖,有些疑惑地问道:“兄长你是否已猜到些什么?”
李靖笑而不答,指着远方道:“喏,人已经来了,你自己去看便是。”
彭鹏转头看时,一辆老马拉着的破旧马车恰好出现在他的视野之内。
那老马破车明明行得极慢,却又是眨眼之间便慢腾腾地到了众人的面前。
一个衣衫寒素却整洁的清瘦青年勒住拉车的老马,从车辕上跳了下来,先向着众人拱手一揖,语调温和地道:“诸位,晚生颜回有礼。”
施礼已毕,青年又回身向着车中道:“夫子,函谷关已到,请下车罢!”
第二百八十六章物归原主
随着那颜回的一句话,一个五旬左右的老者从车上缓缓下来,先恭谨地向着老子施了一礼,而后对李靖和彭鹏笑道:“两位贤弟,久违了,孔丘有礼。”
李靖早已料定来人身份,此刻用心打量了一下眼前之人,却见与前世风神绝世的凤凰之子相比,眼前这孔丘的相貌令人实在不敢恭维。他身材倒是颇为高大,约有九尺二寸,只是身长腿短,脊背微驼;又是头顶凹陷,大耳后翻,面黑而丑,牙齿外凸;唯一的亮点便是一双微微凸起却亮若晨星的眸子。也正是这双明亮而蕴藏着无穷智慧的眼眸,往往令人忽略他外表所有的缺陷,而关注到他内藏的锦绣乾坤。
“孔道兄,你已经……只是日后你究竟是孔宣还是孔丘?”听对方以贤弟相称,显然并非仅仅觉醒了前世的记忆,而是真正将两世的记忆及身份融归一体,再无彼此之别,李靖不由大为惊喜。
“孔宣与孔丘,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又有何区别?不过既然愚兄如今顶着这副面貌,还是叫做孔丘应景一些。”孔丘呵呵轻笑。
彭鹏见到孔丘也是一副不急不躁的神情,终于将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上前见礼后问道:“大哥你可是已知道了自己的本体出事?”
孔丘从容微笑:“多承贤弟忧心,此事愚兄已经知之。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将本体寻回,使愚兄之道归于圆满。”
彭鹏又问道:“大哥你可知此次是何人在背后捣鬼?”
孔丘面色微转凝重,缓缓摇头道:“愚兄解除封禁。恢复前世记忆和法力之后,和本体之间便有了一丝感应。所以本体出事,愚兄当时便知。但这感应又极为模糊。并不足以使愚兄探查到那作祟之人。”
这时老子忽地喟叹一声道:“此事莫说你们,便是贫道事后多方推算,也未能摸到一丝儿头绪。恰好贫道有事西行,若贫道预料不差,贫道要做之事与你们要做之事之间有着极大的关联,大家不妨一路同行,贫道也想亲自看一看此事端的。”
众人当即同向西方出发,老子骑板角青牛,孔丘与颜回师徒乘坐那辆破车。彭鹏仍变回金翅大鹏的本体负着李靖、袁野和李青璃三人。
老子功参造化自不必说,两世合一后孔丘的修为也到了高深莫测的地步。彭鹏在天上看得清楚,那青牛和马车始终都只不紧不慢地悠然行进,但任他如何振翅击飞,都只能遥遥跟在后面难以追及。
西牛贺洲远在十数万里之外,然而对于这一众大神通者而言不啻庭户之距。到了西牛贺洲境内,老子的青牛与孔丘的马车都向着天际一座参天耸立的大雪山行去,彭鹏则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霎时间已到了那雪山的近处,李青璃忽地举手指着雪山顶上道:“快看。那是什么人?”
李靖和袁野往雪山顶上望去,却见山顶的一块巨石之上,有一人盘膝而坐。虽然那万仞高峰之上的风雪凛冽如刀,但他只是瞑目静思。寂然不动。
当他们看到山顶之人的一刻,一种非兰非麝的奇异清香从那雪山顶上弥散开来,李靖等人嗅到清香之时。顿觉忧乐全忘,身心一片空明。旋即大地震动。天鸣鼓乐,如数曼陀罗花、曼殊沙华、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从空中如雨如雪纷纷洒落。
山顶那人长身而起。原本干瘪枯瘦的身躯渐渐充盈膨胀,一直长到一丈六尺,遍体灿若黄金。
见此情景,李靖心中再无疑问,确定此人定是准提道人真灵转世之身、开创佛教的西方圣者释迦牟尼。
此刻行至雪山脚下的青牛和马车都已停住,老子和孔丘都似缓实疾地升到空中,直至与雪山顶上的释迦牟尼齐平后凝立虚空,三人鼎足而立,彼此互望却一言不发。
蓦地,那雪山上方的天空现出一团漩涡状的黑云。黑云盘旋着由小而大,霎时间已扩散至千里方圆,遮天蔽日。
一只体型庞大、目细冠红、身后生五根五色翎羽的孔雀从黑云漩涡的中心处缓缓钻了出来,先发出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