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鼎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少阳进了京城后,使住在了一个小客栈里。
换下了官服,穿上了一套普通人的行装。
他坐在房间里,怎么想也想不通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于是,决定晚上去张御史的府中间问张鹤鸣究竟发生了何事,皇上要下令抓拿他。
等到了深夜。
朱少阳打开房间内的窗户,翻窗入外,向张御史的府中飞去。
朱少阳入了府中,便向张御史的寝室走去。
此时由于快近二更,因此张御史的府中并无人看守。
朱少阳轻轻地推开了门,进了室内。
张御史此时还未入睡。
他眼见一个黑影进来,忙叫道:“什么人?”
朱少阳忙说道:“张大人,是我,我是朱少阳。”
张御史一听是镇亲王,忙说道:“啊!是王爷,快请坐!”
说罢,忙起来,点了灯,并让来少阳坐了下来。
朱少阳坐稳之后。
便向张御史问道:“张大人,你可知皇上为何要抓拿与我?”
张御史替朱少阳倒了一杯茶后,说道:“王爷,具体缘由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听皇上说你冒充皇室成员,与努酋通敌叛国,所以要将你擒拿,而且此事由国师负责。”
朱少阳一听,忙问道:“对了,张大人,这国师是何许人也,朝中不是没有国师吗?”
张御史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要说这国师,也是在你走后不久才被皇上任命的。听说前不久,皇上去西效皇在狩猎,不知怎的,突然冒出一批刺客来,要刺杀皇上。由于这些刺客武功高强,禁卫军们根本抵挡不住,这时又突然出现了一人,将这些刺客杀退,保住了皇上的性命,皇上回到宫之后,又命那人表演一下本领,发现那人不瓜武功高强,而且身怀异术,皇上不由欣喜万分,便命那人做了国师。”
朱少阳听罢后,又问道:“那国师叫什么名字?”
“名字叫阴虎,不过这个人挺奇怪,就是他平时并不外出,也不喜欢发表任何意见,只不过在对你一事上,态度很奇怪,皇上当初下令是要杀死王爷你的,后来,国师同皇上说了几句话后,皇上便说只须将你抓拿,但你的处置却由国师来负责。”
张御史接口回答道。
朱少阳听了这番话后,更不知道是如何一回事。
想了想,又问道:“那么,张大人,皇上又是如何知道我冒充皇室成员,通敌叛国呢?”
张御史忽然感到口有些渴。
于是端起茶杯,喝完茶之后,又继续说道:“这个早职就不太清楚了,只不过听宫里的太监说,皇上曾经在一天晚上做过一次梦,梦中大叫‘少阳休要杀朕!’之类的言事,醒来之后,第二天,早朝之时,皇上便以这些罪名,派人捉拿你。”
朱少阳听罢之后,觉得此事真是有些奇妙,而且还有些不可信。
但他对这些并没放在心上。
忽然张御史说道:“王爷,你可知道皇上已经下令派兵攻打努尔哈赤?”
朱少阳闻之。
心中一怔,反问道:“大人,这又是怎么回事?本王临行前曾与皇上谈过此事,并没说要用兵呀?”
张御兄见朱少阳不知此事,忙说道:“王爷,这也是在皇上下旨捉拿你时,下的圣谕,看来,老百姓又得遭殃了!”
朱少阳见此事已无法挽回了。
心中也为黎民百姓难过。
忽然他想到如今自己应该去寻找另外两幅四景图了。
于是起身向张御史告辞道:“张大人,在下还有要事去办,如今大明只有靠您这样的人了,希望您能奉劝皇上能挽回这样的灾难。”
说罢,便施展轻功,离开了张御史的府中。
朱少阳刚离开张御史的府中,在他的身后便尾随了一个人影。
朱少阳知道有人跟踪。
于是决意看看是何人跟踪他。
当下,将他引到了一条死巷中。
随即迅速转身。
后面的人似乎没有料到此着,要想躲起来,已经来不及了。
朱少阳冷冷地对尾随之人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要跟踪我?”
等了片刻,那人并未有答话。
反而一步一步地向朱少阳走来。
那人在靠朱少阳约有二、三尺的距离停了下来,声音很冷而且没有点感情似的说道:“你便是朱少阳吧?”
朱少阳很奇怪。
对方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就是朱少阳!”
那人见朱少阳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便接着说道:“那好,你跟我走一趟吧!”
说罢,便不由分说一掌向朱少阳的肩膀拍来。
朱少阳见此,忙将身形移到一边,躲开了对方的这一掌。
那人一掌没有拍到朱少阳,立即又出右掌向朱少阳打来。
朱少阳弄不明白对方为何要与他动手,但对方的武功不可小试,掌势迅猛有力,万一被他打中,受伤必然不轻。
朱少阳只好又躲闪了过去,而对方仍出掌紧逼。
根本不容朱少阳喘息,朱少阳心中不禁一阵怒火,大声喝问道:“你这人是怎么一回事,好好的,为什么要动手啊!”
而那人并不回答,仍是向朱少阳出掌紧逼过来。
朱少阳忍无可忍,于是猛地出掌,八成掌力向那人打去,只见那人并不作任何闪避,“嘭”的一声,一掌打在了那人身上,那人不由被震得退了一丈多远。
但很快又向朱少阳出掌逼了过来。
朱少阳很奇怪对方为何刚刚不作任何闪避。
但眨眼间,对方的双手又向自己的双肩抓了过来。
朱少阳忙一个箭步向后退了出去,而对方仍是穷追猛打,根本不的朱少阳的闪避和掌力。
朱少阳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他知道这样拖延下去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于是,打定主意,三记震天掌连环使出,将那人打得连退几尺远,然后迅速施展飞天步,向城外飞去,待那人稳住身形,朱少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人见没有抓住朱少阳,便也施展轻功消失在黑夜中。
夜半三更,这时在的太师府中的客厅内。
刚刚尾随朱少阳的人,正跪在一个身穿紫色长袍的人的面前,对此人说道:“主人,小的未能将朱少阳带来。”
身着紫袍的人耳大方脸,面目和善,只是眉宇间似乎有些阴糜之气,身材也十分魁武,听了这人的消息,并没有说什么,笑了笑,说道:“你下去吧!”
说罢,便手一挥。
只见一道红光从他的饱中射出,穿透了那人的胸膛,那人当场死了过去。
胸膛上赫然穿了一个大洞。
随后,他仰天而望。
嘴里咬牙切齿地说道:“朱少阳,有我阴虎在,你休想回得去!”
原来,这人仍是阴狐星族人派来的特击使者阴虎。
阴狐星族人得到密报说地球人已派人通过时空隧道去寻找那只母鼎,也是制服阴狐星族人的唯一武器。
阴狐星族人为了能顺利占领地球,绝不容许地球人有一丝反抗的可能。
于是他们派人占领了实验中心,并通过时空机器,让阴虎也回到了明朝。
阴虎在回到古代之后,运用他全身的高科技的装备,打听那只鼎的消息后来,他在一个李成梁的部下嘴里知道有一个名叫朱少阳的人也在四处打听那只鼎的下落。
因此阴虎肯定朱少阳便是新民众共和国派来寻鼎的地球人。
后来他又打听到朱少阳在朝中当起了镇亲王。
于是他运用从一位邪教高手那里学来的“摄魂术”控制了一批江湖中人并派他们在皇上狩猎之际行刺皇上,自己则出面救了皇上。
后来,他又用摄魂术令万历皇帝让他做了护国法师。
掌握了朝中政权,同时,又用脑电波发射器打乱了万历皇帝的脑电波,让他做了一个朱少阳冒充皇室成员,刺杀他的恶梦,并让他下旨捉拿来少阳。
如今阴虎知道朱少阳已有了那只鼎的消息。
而且那只鼎的下落还有一人知道,这一点是从宫中的一位老铁匠那里知道的。
为了让那只能制服他们族人的母鼎永远消失,阴虎决定将那些知道鼎的下落之人—一杀掉,而朱少阳则要捉活的。
因为他要从他那里知道鼎的所在,并将鼎给毁去。
样他们的族人就可以顺利侵占地球了。
因此他一边让人捉拿朱少阳,一边又让皇上下令攻打努尔哈赤。
可如今,居然连一方都没有解决,因此他也十分烦躁。
在让下人收拾好了尸体之后,阴虎又叫了一人进来。
此人是阴虎有中原收买的一个杀手组织,“斩”
的首领,名叫熊飞。
此人的一手“霹雳斩”的武功,独步天下。
只是抵挡不住阴虎的钱财官位之诱惑,便跟随了阴虎。
阴虎叫熊飞进来之后,对他说道:“你叫你的手下四处打听朱少阳的消息,一有他的下落,尽量将他活捉,如若不然,也可先报给我。”
说完,便让熊飞退了下去。
随后,他又坐在了椅子上沉思了起来。
这时,他的脸上竟出现了一条条红色的竖纹。
第37章派将远征
辽东数城被努尔哈赤攻克的消息,很快传到北京。
朝廷上下十分惊慌。
这天黄昏,万历皇帝在皇权殿,立即召集大臣研究应急措施,商讨对策。
文武大臣落座后,兵部尚书将辽东告急,禀报禀上,万历皇帝听罢,脸唰地白了,紧锁眉头,往宝座上一靠,有气无力地说道:“关外告急,联忧虑万分,为治理边陵,特请文武百官入朝,献计南策。”
大学士方从哲见皇上闭目待听,就连忙站起,叩礼之后,说道:“皇上,努酋敢犯我大军,切不可等闲视之,如不将努尔哈赤迅速剪除,其后果不堪设想!”
他扫了一下殿内的文武大臣,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国师(阴虎)又说道:“依臣之见,请皇上再征集军队,选派得力大将讨伐,以振朝威!”
方从哲极有煽动的言词,博得了许多大臣的喝彩。
阴虎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众多大臣纷纷附议,力主出兵。
只有御使张鹤鸣坐在文官一侧,默然无声。
这时,张鹤鸣想起以前努尔哈赤进京朝贡的一幕。
在张鹤鸣的心目中,努尔哈赤是个雄才大略,有知有识有抱负的异族英雄。
努尔哈赤之所以揭竿而起,也是大明朝昏庸,李成梁之辈欺压异族的结果。
想到此处,张御史蓦地站起,陈述道:“出兵征讨,实非上策!”
在场的众大臣部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张鹤鸣。
阴虑也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来。
张御史神态自若地说道:“自古用兵非善举,实不得已而用之。今吾军战败,士气受挫,宜应整顿兵备,养精蓄锐,以臣之见,如若贸然出关,危险至极。当年,盛唐十万大军轻率举兵,在潼关被安禄山挫败的教训,诸位武将们不会不知吧?”
高个子的兵部尚书听到这里,懊恼地说:“不要被努酋吓破胆!我堂堂朝廷如不出兵,岂不视我好欺?”
他捋了捋袖口,习惯地提了提右衣襟,又说道:“我军在抚顺,清河之败,只不过是努酋拨我毫毛一根,张御史之言,岂不是灭我威风,长他人志气?”
张御史站起来还想据理反驳,万历皇帝马上右手一挥,阻止了他。
同时向阴虎问道:“国师,不知你认为如何呢?”
阴虚心里当然是希望出兵了,最好消灭努尔哈赤。
于是他身体僵硬地叩了礼,缓缓说道:“皇上,臣也认为应该出兵?”
万历皇帝见阴虎表了态,当下也顺着其意说道:“那好,明日下诏征讨,以示惩戒,眼下急需荐举得力将帅,主持辽东军务,众卿议议,看谁去为好?”
皇上言毕,殿内嗡嗡之声盈耳,有的主张用身经百战的老将,有的荐举血气方刚的后生。
正在议论不决,皇上一筹莫展之时。
忽然殿外一道刺眼的亮光,如闪电掠过万历皇帝灰白的脸宠,接着隆隆之声传进大殿。
随之天摇地动,烛光摇曳,一个个文武官员头重脚轻,有的被看不见的魔力从座上弹起,有的吓得钻进椅子底下,有的象宫廷的舞女在地毯上东摇西晃。
最叫人惊疑的是万历皇帝竟然象坐滑梯似的,从宝座上滑到了地上。
阴虎看着这些人的神色姿态,内心对地球人的鄙蔑之心又加重了几分,他觉得地球人真是太胆小了。
就在这时。
万历皇帝的龙袍被未熄的蜡火燃着,旁边的一个太监忙将燃着的龙袍从皇上身上脱下,扔向了殿前。
说也巧,这龙袍竟向阴虎的身上扔了过来。
阴虎一见这燃着的龙袍,就不知怎的忙向一边闪了好远,反应特别的大。
这时,万历皇帝的衣服又被烛火燃了起来。
万历皇帝惊叫着,那喊声夹带着哭丧调,一个劲儿地喊道:“快来!快来!快……”
众人听到呼叫声,转脸看去,见皇上身上着了火,都抢着去扑火。
只有一旁的阴虎没有上去。
可是,人们只见四根金漆大柱摇晃。
不见一个人能走近皇上身边,一时宫娥太监,呼天嚎地,走,走不过去,爬,也爬不到近前,大有皇宫即刻倾覆之危。
过了片刻,一切恢复平静。
人们才知道是经历了一场地震,太监,文武百官拥上前去,把皇上身上的烛火扑灭,从御案下抬出来。
只见万历皇帝面颊蜡黄,周身冰冷,口吐白沫,闭目不语……这可吓坏了朝廷上下,哭叫声,呐喊声混在一起,更忙煞了太监们。
万历皇帝经历了一场地震,整天惶惶然不可终日,似乎一切都被他置之度外。
而阴虎趁机又掌握了兵马大权,这时众人荐举杨镐为兵部左传郎兼辽东经略,阴虎启奏了皇上之后,万历皇帝便当即提起御笔批准。
杨镐是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中进士。
他先是做知县,后被调进京城,当御史,山东参议,辽海道守,辽东巡抚,但因乱杀边民,诡词报捷被御史告发,革职为民,解甲回乡闲居。
这天,杨镐因闲居告闷,便到商丘城南的火神庙闲逛。
他仁立庙前,回忆起自己的坎坷生涯,不禁凄然泪下。
正当杨镐痛心疾首之时。
忽然家人来报,皇上圣旨,他疑惑地回到家中,领旨后,连忙叫拜。
第二天,便起身进京一路上。
他思前想后,决心将功补过。
杨镐进京之后,万历皇帝马上召见,亲赐他一口尚方宝剑,授以全权,可随时有权处决总兵以下的将官。
杨镐在京筹划多日,宫中见闻使他心灰意冷。
到了二月,杨镐在阴虎的催促下,才不得不率师出征,迎着凛冽的西北风,向辽东进发。
杨镐率师出关的捎息,很快传到广宁。
此时,在城里养伤的皮廷相,正闲住在广宁新总兵李如柏的家里。
皮廷相名为养伤,实非有伤,上次他身为明军左翼副将,实则未见努尔哈赤的兵卒,就临阵逃遁。
为了掩人耳目,他偷偷地用剃须刀在左肩上划了道伤口,敷了些云南白药,就带着几名亲信,跑到广宁躲避。
恰巧,皇上下诏命李如柏代张承荫为广宁总兵。
因为皮廷相与李如柏是结拜兄弟,于是皮廷相由逃兵,一跃变为功臣。
李如柏亲自把他请到府上,待为上宾。
不过,皮廷相也有自己的心病。
他逃跑的那天,同行的还有一个姓陈的游击。
此人是镇守清河城的副将陈大通之弟陈大通,如果陈游击将临阵脱逃的真相讲出,将会以军法论处,斩首示众。
所以,皮廷相听说杨镐带着尚方宝剑出京,就惶恐不安。
此时,他在想,如何对付杨镐,以求脱身之计,想来想去,不得其“要领”。
于是,决定去李如柏处探一探虚实。
这天傍晚,皮廷相到李如柏的住处,恰巧李如柏正为杨镐准备接风的席宴。
李如柏见皮廷相送来,炫耀地说道:“杨将军与家父是世交,等他一到,我将向他荐举皮老弟为总兵官,到那时,老弟如何谢我?”
皮廷相心中有鬼老是走神,木然片刻。
随之笑道:“给贤兄弄三颗东海真正的珍珠!”
当晚,皮廷相如同吃了天宫的蟠桃,做了一连串的美梦。
夜半醒来,他点着长蜡烛,对着烛影自言自语起来:“老话讲,无毒不丈夫,既然杨镐可做靠山,何不趁机除我后患!”
次日中午。
皮廷相跟随李如柏迎出城外三里,隆重接待场搞光临广宁。
黄昏时分,大宴完毕,杨镐回到驿馆,兴致勃勃地召见在辽东的心腹密谈。
李如柏马上向杨镐荐举了皮廷相,杨镐当即答应向皇上禀奏,提升皮副将为副总兵,协助李如柏镇守广宁。
皮廷相谢恩之后,马上献策道:“杨将军乃大明朝一大台柱,要想重振朝纲,必扬善惩恶,顺乎民心。这样才能使将军之威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流芳。”
杨镐满面笑容地说道:“皮副将所言过夷,不过,言其扬善惩恶一事不可小觑。只是吾多年未到关外,不知其事,望爱将略述一、二”
皮廷相趁步向前,坐待不语。
杨镐笑道:“皮副将,尽管直前,不必避讳。”
皮廷相沉吟了一下道:“禀报大人,古语道:见微而知者。辽东大军之所以阵阵败北,实乃是贪生怕死之辈的罪过,比如——”
皮廷相警觉地朝门外瞥了一眼。
似有难言之隐,停顿了一下。
李如相见皮廷相有所顾忌。
就直言道:“说吧,里里外外没有外人。”
皮廷相凑近杨镐身边。
小声说道:“比如上次清河兵败,就是由于副将陈大通,和他的弟弟游击,陈大通临阵脱逃的结果。”
“真有其事?”
杨镐一拍檀香大椅扶手,反问道。
“末将敢拿脑袋担保!”
皮廷相身子一挺,肃然答道。
杨镐听了皮廷相的这番话,心里暗忖道:“这次出兵,国师命我必须消灭努酋,现在军中竟有此等之人,必须得将这类之人杀之,以正军威!”
于是他严肃地说道:“那好,等明天我去沈阳,定将他们斩首示众!”
三天后。
杨镐率亲兵赶赴沈阳。
沈阳筑城始于西汉,历经唐、辽、金、元、一再扩建。
此时已是关外军事重镇,交通要冲。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沈阳中卫城已城廓威严,在方圆九里的城区。
商号栉比,民宅相依。
上时,久居沈阳的总兵贺世贤,听说杨镐赴沈。
连忙命城里总管在四座城门楼插起彩旗,沿街各家商呈挂起彩灯,以节目的气氛迎接辽东经略的到来。
这天,旭日东升,驾世遇亲率城内的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百总等大小官员,迎出城外,亲自把杨镐接到总兵府。
当天,杨镐由城南保安门进城后,马未停蹄,人末下鞍,就令传令兵,马上向开原铁岭,辽阳,清河,山海关等卫传令,命各路总兵,将官火速来沈,三日内不到者,斩。
第三天一早,各卫总兵官,副将,参将相继到齐。
各路将官向杨镐请安之后。
杨镐当即在总兵府大厅宣布:“查清河城副将陈大通,游击陈大通在清河之战中,临阵逃脱。为严整军纪,当众斩首!”
言毕,抽出尚方宝剑,交给待官,说道:“在中心庙前斩首示众!今后凡不遵军令者,定斩不赦!”
陈大通道闯出队列,刚想喊冤,早被几员武卫绳捆索绑,押赴法场。
皮廷相站在法场西侧眼见陈大通人头落地,才转身回到驿馆。
处死二陈,杨镐本人并不觉得轻松,因为据他摸底,山海关只有三万兵马,广宁、开原、铁岭、辽阳各地加在一起,也不足六万。若以八、九万残兵老将去对付训练有素的六万八旗骑兵,谈容易?
想到这里,他不战自馁,上任多日,从不言如何出兵。
眼下,杨镐十分为难,进兵吧,那是以卵击石,不出兵吧,国师必会严惩自己,弄得晚年身败名裂。
所以,他以‘兵员不足,军饷亏空’为由,屡向朝内要兵要饷,施以缓兵之策。
上行必有下效,辽东各级将官,也趁增兵加饷之际,虚报兵员,多领军饷。
到了月底,各地征调兵员名册,共达四十七万人之多,而实际不到十万。
这天,杨镐第四次接到皇上命他出兵的圣旨,他不得不召集各路大军将领,决定兵分四路进攻;左翼中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统兵三万,从沈阳出抚顺关;左翼北路由开原总兵双林会同叶赫兵共一万五千人从开原出三岔口;右翼中路由广宁总兵李如柏,沈阳总兵贺世贤指挥,率军二万五千人,由清河出鸦鹘关;右翼南路由辽阳总兵刘大刀指挥,率兵二万,从宽甸出佟甲江。
四路大军约定于建州东达二道关会齐,然后围攻赫图阿拉。
总师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号称四十七万大军的兵马,誓师已毕,各路兵马开始整军备粮,待命出发,杨镐统帅四十七万大军进去赫阿拉的消息,如同闪电,传遍辽东。
此时,努尔哈赤正带领一万五千夫役民工,在浑河与苏子河义叉的湾,修筑萨尔雅新城,休养士卒,以防明军突然袭击。
这天清晨,努尔哈赤正站在新城西南角的角楼,朝远处眺望。
忽然飞来一匹战马,弄得大道上烟尘四起。
不一会儿,那骑士进城,跑上城墙,向努尔哈赤禀报:“汗王,不好了,明军晚举着火把,要来攻打我们山城了!”
“来人多少?谁是帅将?”
探马摇头不知,努尔哈赤连忙走下城楼。
回到大殿,召集八旗将领,火速议事。
众旗主坐定之后,忽然又有探马来报:“禀报汗王,明军四十七万,兵分四路,已于昨晚出兵!”
“好家伙,八对一!”
何和里听罢,面带惊色地说道:“我军仅有六万,想差如此悬殊,汗王您可要当机立断哟!”
“不必听那一套!”
安费扬古听后,站起来说道:“朝廷军饷匮乏,上哪去征那么多兵?”
那探马又回道:“四十七万,就是四十七万,是我亲耳听到的。”
“何处所听?”
努尔哈赤关切地追问道。
“我从大舅哥那儿听说的,他在明军中做事儿,昨晚我听说后,走出来,就看见明军举着火把,傍黑天从抚顺关出发,光火把就摆了好几里!”
“那叫外强中干!”
安费扬古笑道:“如果明军真正地兵强马壮,何必晚上行军,白天打仗?”
何和里听了稳不住神了,他气得一拍椅扶手,说道:“哎哟,老弟,这回可不是跟尼堪外兰打仗!大明朝已坐殿二百多年,拿大屁股碰你一家伙,也够呛哟!”
努尔哈赤听罢,拍案而起,厉声喝斥道:“不要危言耸听!眼下探察不实,还不好妄断!”
大敌当前,汗王动怒,一时殿内默然无声。
正当努尔哈赤犹豫不决之时,忽然门口的卫士进殿来报:“汗王,有个汉人远道而来,要您亲见。”
努尔哈赤赶忙进入侧殿,等待来者。
他刚坐下,忽然一个中年汉子,身着明服,叩首来见。
努尔哈赤说道:“免礼平身!”
来者抬头站起。
努尔哈赤打量着眼前这个汉人。
只见他的脸型、眉宇、鼻梁,觉得十分眼熟。
然而,一时又想不起来,他摇了摇头,似乎想摆脱头脑中的种种疑虑,随之问道:“你见我有何事?”
“向您报告军情。”
接着那汉子禀报道:“汗王,据我得知,明军从前天开始,已兵分四路,分别从沈阳,清河,开原,宽甸出发,围攻您的都城!”
努尔哈赤盘问了一番,来人—一对答如流。
努尔哈赤猛然又问道:“是谁派你来报告如此重要军情的?”
“这个恕在下难以奉告!”随即起身告退。
第38章巧遇梨花
朱少阳离开了京城之后,决意去找另外的两幅四景图。
他觉得自己在朝中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如今无官一身轻。
朝廷这样的一锅浑水也不能再涉足下去了,毕竟自己是来找寻母鼎的。
想到这,他觉得自己应该抓紧时间去寻找那两幅图。
于是,施展轻功急速向出关的方向飞去,他决定先去取得神鹰帮帮主魏世骏手里的那幅四景图。
这天,他来到了一个名叫长乐的小镇。
就在他一到这个小镇的同时,几个神秘的人盯上了他。
而朱少阳却一点都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落入了这些人的眼时。
这些人正是“斩”里面的杀手,他们散布在各个地方,一直在等着朱少阳的出现。
如今朱少阳在长乐镇出现,这消息也立即被传送至京城。
朱少阳在镇上的一条死巷里,被这些人给拦了下来。
为首的一个矮胖子对朱少阳说道:“想必阁下就是朱少阳了,我家主人想请你去一趟。”
朱少阳定服一看,发觉这些人自己一个也不认识。
他真有点弄不清楚这些人为什么要找他,而他们的主人又是谁呢?
就像那晚在京城听那个人一样。
可他根本就不会答应他们,因为朱少阳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尽快使到剩余的两幅图,对这些人他懒得纠缠他们。
于是他说道:“对不起,各位,在下还有要事要办,不能随你们去见你家主人。”
说完,便想转身要走。
为首的矮胖子见此,忙一挥手。
只见身旁的三人,迅速地围住了朱少阳,然后用很强硬的语气说道:“朱大侠,希望你能合作点,免得让我们为难,你最好还是跟我们去一趟,不然的话……嘿……”
说罢,冷笑了几声,而围住朱少阳的三人也不约而同地亮出了兵器。
朱少阳见没有商量的余地,知道多说也是无益。
于是运起功力,闪电般地出了两掌,向站自己身旁不远的两人攻去,这两人似乎没有想到朱少阳会突然发难,急忙闪躲。
但仍被朱少阳的掌风给击中,两人被击退约有好几步远。
朱少阳趋此空隙便想跃过墙头,摆脱这些人的纠缠。
可谁知,矮胖子早已看出了朱少阳的企图,在朱少阳出掌之时,他也迅速地出掌向朱少阳袭来。
朱少阳见此,只有打消了这番念头,忙闪开了矮胖子的这一掌。
同是他也还了一掌,矮胖子身材虽胖,但十分灵活,朱少阳的这一掌虽快,但仍被他躲了过去。
其余的三人见此,也纷纷扑上来,一起夹攻朱少阳。
朱少阳面对着四个人的夹攻,并不感到十分吃力,只是矮胖子的掌中夹着阴寒之气让他有些受个了。
于是他决意行将其他三人先制伏,然后再全力对付为首的矮胖子。遂对矮胖子的掌力并不出手去接,而是闪躲。
腾出空隙,一掌一个将三个人打得倒在了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矮胖子见此,知道来少阳武功了得,但他仍施展全身修为向朱少阳攻去,一掌接着一掌,层层掌力密不透风。
原来这矮胖子名叫韦天雄,名号“阴山矮叟”,乃是“斩”这一组织在关外分支的护法,一手“阴风掌”实非了得。
据说此套掌法是他在冰冷的阴山上练习的,由于吸收了冰寒之气,使得在出掌时也夹着阴寒之气了。
韦天雄见自己的阴风掌伤不了朱少阳,不由一阵气恼。
于是增加了掌上的内力,再次向朱少阳袭来。
由于上面有命令万一动起手来,只能将朱少阳活捉,所以韦天雄在施展阴风掌时有了一些顾忌。
此时的朱少阳也不再一味闪避,他运起了内力保住心脉,同时使出震天掌反守为攻。
这一下,双方你来我往,攻守相加,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试。
但过了不久,韦天雄的内力便有些接不上了。
原来阴风掌消耗内力颇大,而韦天雄也没有想到朱少阳竟能不为所伤。
而此时来少阳也感觉到对方的掌力有所减弱,遂猛吸一口真气,一式“八方风雨”向韦天雄的身子攻击。
这时韦天雄已无力过功抵挡朱少阳的这一掌了,他只能向一边闪辟,但他的身形仍是慢了一点,朱少阳的这一掌打在了韦天雄的左肩上,将他击倒在地。
韦天雄喉咙一热,一口血吐了出来,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