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康无疑是最佳的人选,所有人都会认为阿康是赵王府的代表,忠心的接受阿康的命令。

完颜洪烈对这个儿子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阿康做事还不够面面俱到,下手还不够狠辣无情,但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已经算是不错了,最主要的是这个孩子很听话,六王爷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很是得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完颜洪烈的儿子。

杨康听到完颜洪烈的提议,愣愣的看着这位金国六王爷,你这是让我去送死么?

中都城的情况杨康有所耳闻,此时正是太子完颜洪裕掌权,他现在去中都城就是自投罗网,万一皇帝完颜璟死掉了,完颜洪裕第一个要杀的就是和完颜洪烈有关系的人,即便不杀也会抓起来,以此来和完颜洪烈谈判。

果然不是亲生的啊!

金国小王爷完颜康感慨着,不过杨康相信即便自己是完颜洪烈亲生的,这位六王爷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对这些枭雄人物而言,为了皇位什么都可以牺牲,当年汉高祖刘邦遇到危险逃跑的时候,为了减轻马车的重量把儿子女儿推下车的事情便是最好的明证。

杨康想了想,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他去中都城可以把赵王府潜伏的力量聚拢起来,即便起不到翻天的作用,也能在关键的时候把消息传递出去,或者把力量保存起来,中都城需要一个赵王府的人来主事。

赵王府能做主的只有完颜洪烈和他,他不去冒险,难道要让完颜洪烈去冒险么?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杨康将以探病的名义回到中都城,作为皇孙去探望完颜璟的病理,即便太子完颜洪裕也不好阻止。

包惜弱对此忧心忡忡,但这件事在情在理,她只好让穆念慈跟着杨康,一方面是照顾儿子,另一方面她知道这个女孩子会一点武功,可以保护阿康,据穆念慈说她的武功是跟着舅父侯通海学的。

就这样,在阔别了两年之后,杨康回到了中都城。

来迎接他的是荣王完颜洪熙,这位三王爷依旧保持着乐观粗犷的性格,看到这个侄子很高兴,像小时候一样把杨康抱起来转了一圈,连说这个侄子变重了,也长大了,还口无遮拦的说可以带杨康去青楼快活了。

此时是完颜璟重病期间,所有皇室子弟都取消了平日的娱乐活动,只能呆在家中给皇帝祈福,否则便是不孝之罪,这让一贯喜欢热闹的完颜洪熙很是憋屈,今日看到杨康才有些喜色。

杨康当然不能和这位三王叔一起胡闹,他这次可是要表现出一个孝顺皇孙的形象,在城内和完颜洪熙告别后,他来到了在中都城的赵王府,在这里他曾经生活过八年的时光。

赵王府看起来冷冷清清,门前站着四个亲卫和几个奴仆,当前的亲卫叫做汤祖德,曾经是完颜洪烈的亲卫队长,完颜洪烈离开中都城后便把他留了下来,作为联络人负责平日里赵王府迎来送往的事务。

“小王爷,可把您给盼来了。”汤祖德声音哽咽地说道。

“进去再说!”杨康沉声说道。

他知道自从进入这座城市之后,便会有无数双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他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否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三章 外戚

杨康知道这次回中都城要尽可能的保持低调,因此他只带了穆念慈一个人,两个孩子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行事会更加方便一些。

在王府的书房里,他认真的听着汤祖德介绍眼下中都城的形势。

汤祖德是汉人,原本是军中领兵的偏将,但金国朝廷很少会让汉人将领带兵,他在军中郁郁不得志,便进入赵王府做了一名亲卫,在忠诚度上没有问题,不过做事上就差了一些。

完颜洪烈把汤祖德留在中都城赵王府是作为一个明面上的棋子,用来吸引太子完颜洪裕的视线,真正替六王爷做事的人物都潜伏在了暗处。

杨康想着离开开封前完颜洪烈在书房里低声说出的那些名字,才知道这位六王爷心思之缜密,布局之深远,很多他原先以为是赵王府敌人的人却成了完颜洪烈的死忠,这颠覆了杨康对金国朝野势力的认知。

他怀疑完颜洪烈没有说出全部的底牌,这位六王爷的心机实在是太过深沉了。

汤祖德没有说出太多有用的信息,不过杨康还是耐心的听完了,然后他亲切的安抚了这位坚守岗位的老亲卫,鼓励他继续坚持下去,随即便把他打发了出去。

这里是完颜洪烈的书房,他坐在完颜洪烈以前常坐的椅子上,看着窗外逐渐暗下去的天色,一时间恍惚起来,杨康记得正是在这个房间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耶律楚材,无数次听到完颜洪烈和那些谋臣商议如何夺取权势的阴谋。

这些年他受完颜洪烈的影响越来越深,有时候连杨康都分不清他和完颜洪烈的区别了,正如这一刻外边的天色,他的一生或许注定要和黑暗为伍,成为一个反派人物。

此时书房的门被推开,穆念慈走了进来,随她而来的还有天边最后一抹亮色。

“以后记得要敲门。”杨康提醒道。

穆念慈虽然在努力适应王府丫鬟的生活,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不太注意,在开封包惜弱对此并不在意,可如今是在中都,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第二天,五更刚过,杨康起身沐浴更衣,坐上马车朝着皇宫而去。

完颜璟病重,大臣们也不再上朝,议事的地点变成了太子完颜洪裕的宫苑,整个皇宫显得清冷起来,连宫人走路和说话都不敢弄出太大响动,真是噤若寒蝉。

这种景象杨康曾经经历过,六年前完颜璟将死之时也是如此,那时他和众多皇室子孙跪在完颜璟的宫殿外边,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杨康没有见到皇帝,而是先见了元妃李师儿。

李师儿是完颜璟最宠爱的妃子,完颜洪烈的生母,在名义上算是杨康的奶奶,可这位奶奶只有四十岁出头,正是风韵犹存的好时候,加上在宫中保养得当,看起来不过是三十多岁的少妇模样,对于男人仍然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或许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完颜璟身边得宠多年。

李师儿一向对杨康不错,这次看到杨康前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她带着杨康进入宫内,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便问起完颜洪烈的交代来。

虽然李师儿问的很随意,语调也很平静,但杨康能够感受到这位在后宫大权独揽的元妃有些心慌,她在担心自己和家族以后的命运。

自从李师儿受宠于完颜璟之后,李家从罪人之身咸鱼翻身,不仅她的父亲被追赠殊荣,连作为强盗的哥哥都权倾朝野,外戚干政是导致金国后期实力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年太子完颜洪裕一直在打击李家的势力,导致李家逐渐退出了朝廷中枢,完颜洪烈又身在外地,李师儿唯一能依靠的完颜璟性命垂危,这便是她慌乱的原因所在。

她知道一旦完颜洪裕做了皇帝,李家就彻底完了,不说李家这些年做了多少贪赃枉法的事情,即便没有做任何事,一个皇帝想杀人还需要借口么?

她此刻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儿子完颜洪烈了,不过……

杨康还清楚的记得金国六王爷的叮嘱,不要和李家来往过密,这个意思很明显,李家这些年飞扬跋扈,得罪了太多的朝臣,已经成了一枚弃子,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而元妃李师儿的命运只在完颜洪烈的一念之间了。

历史上外戚干政都不会有好下场,一旦改朝换代,便是必死之局。

不过杨康不能这么直接,他还需要这位奶奶给他提供更多的消息,至少在后宫之内,李师儿经营这么多年,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耳目,可惜她不能挽回完颜璟的性命。

杨康耐心的安慰着李师儿,只说父王已经做好了全盘打算,完颜洪裕必定没有好下场等等,听到杨康说的斩钉截铁,李师儿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这是她这些天听到的最好消息了,在她看来小孩子是不会骗人的,这么说她的那个远在开封的儿子还没有放弃她。

接下来李师儿把完颜璟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番,这和完颜洪烈得到的消息是一致的,不过最近太子一系同样在忙碌着,朝宫中安插了不少人手,双方都在等着最后的那个时刻。

杨康最终没能见到完颜璟,只是在宫殿外遥遥的跪拜了一番。

他走在出宫的路上,那些太监宫人有些对他露出谄媚的笑容,有些对他冷冷的不加理睬,他对照着心中的那份名单,有趣的发现,那些谄媚笑着的人都不是赵王府一系的,而那些不理睬他的才是赵王府的心腹。

人心之险诈,莫过于宫闱之中。

这一刻,金国小王爷完颜康深刻的认识到这个世界的黑暗,好在他本就是行走在黑暗之中的人,对此只是略微感慨一下罢了。

回到赵王府,杨康在脑海里梳理了一下获得的信息,谋划着下一步的打算,此时穆念慈正在王府的门口把一些残羹冷炙施舍给一个小乞丐,那个乞丐连连道谢,一脸谦卑的离去。

作为丐帮的五袋弟子,穆念慈的衣服上绣了五个麻袋样的饰物,看起来并不显眼,只有丐帮中人才会察觉,彭四海把河北一地的丐帮事务交给了穆念慈打理,彭长老虽然倾向于杨康,但中都城这种险地他是不大愿意来的。

这是杨康安排的一条后路,一旦事情有变,丐帮或许会成为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四章 一份十年前的旧档案

自从杨康住进赵王府后,便有人陆续的登门造访,他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但在关键的问题上绝不松口,实在拗不过便以自己是孩子无法做主这个非常好的借口来搪塞。

这其中有想政治投机的冒险分子,有过来试探虚实的敌对分子,当然也有赵王府的自己人,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透露些消息出来,或真或假,或危言恫吓,或温言宽慰,杨康只是微笑应对。

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让太子完颜洪裕很是恼火。

完颜洪裕的生母是早逝的蒲察皇后,蒲察这个姓氏是女真的第二大姓氏,世代与皇室通婚,所以金国的皇后大多出身于蒲察氏,蒲察部落也是女真最为强大的部落之一。

虽说蒲察皇后早逝,不过皇后一系的势力还很庞大,在朝野间根基深厚,不是元妃李家那种依靠皇帝恩宠的暴发户家族可以比拟的,可以说绝大部分皇室宗亲都站在太子完颜洪裕一边,负责管理宗室事务的大宗正府是完颜洪裕的忠实拥簇者。

金国仿照汉朝的制度在金太宗天会十三年设置了大宗正府,大宗正府是一个司法读力的行政机构,与中书省,枢密院并列,不受御史台监察,负责处理和审判所有涉及皇室宗亲的事务。

这是一个带有恐怖色彩的机构,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人能监控和指使这个机构,在某些时候它的权利甚至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特别是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拥有极大的发言权。

自从杨康进入中都城后,一双双眼睛便盯在了他的身上,太子完颜洪裕视完颜洪烈为一生之敌,最怕的就是完颜洪烈会夺取他即将到手的皇位,杨康的到来给他增添了不少的困扰。

完颜洪裕资质平庸,性格懦弱,但在面对威胁的时候也会展露出狠辣的一面,何况他的身边不乏这种谋臣,在初期试探杨康没有成效后,大宗正府的宗正官想出了一个恶毒的主意。

这件事还要从十年前说起,那时候赵王完颜洪烈意气风发,他从南宋出使归来,在这次出使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一个叫包惜弱的汉人女子,兴冲冲的赵王跑到大宗正府要求把包惜弱写入宗族的名册,成为独一无二的赵王妃。

于是大宗正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始调查这位汉人女子的来历,赵王妃决不能是一个来历不明的汉人女子,然而调查进行的很不顺利,在调查的过程中受到完颜洪烈的多番阻挠,最后甚至闹到了皇帝完颜璟那里。

当时完颜璟对这个最小的儿子抱着宠溺的态度,加上元妃李师儿在一旁吹风,完颜璟便让大宗正府不要太过认真,左右不过是一个女子,在皇帝的直接干预下,大宗正府的调查只好作罢,而且为了能够配得上赵王妃的身份,他们还给包惜弱杜撰了一个北宋名臣包拯之后的故事。

几个月后,杨康出世,无论在给孩子取名上还是在孩子的生辰上,完颜洪烈都和大宗正府闹得不可开交,这件事一度成为金国上层社会的笑谈。

这便是赵王府和大宗正府交恶的缘由。

当年的调查虽然没有继续下去,但一些调查资料还是被保存到了大宗正府的档案里,这位宗正官从十年前的档案中找到了最原始的资料,档案中有跟随完颜洪烈出使南宋时亲卫的口述,还有赵王府内仆人的供述,以及完颜洪烈说过的一些气话。

那时的金国六王爷正值年轻气盛,对人人畏惧的大宗正府都敢挑衅,自然还没有以后的深沉心机,说过一些冒失的话语也不足为奇,面对大宗正府怀疑包惜弱的身世以及包惜弱何时怀上孩子的质询,完颜洪烈曾说过这样的话。

“本王就是要她成为赵王妃,孩子是什么时候怀上的,是不是本王的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凭什么多管闲事?”

这分明是理屈词穷的时候说的气话,但却被忠实的记录下来,成为了档案的一部分,十年之后,这份档案被从尘封的房间内翻了出来,由宗正官送到了太子完颜洪裕的手中。

完颜洪裕对这件事还有印象,他还用这件事来取笑过完颜洪烈,认为那个六弟是被南宋的狐狸精给迷住了。

他翻开这份档案,看着上面的调查报告,侍卫的供述和包惜弱生子的时间有着明显的差距,相差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完颜洪烈碰到包惜弱的时候,那个女子至少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而且这个女子是个有夫之妇。

当时完颜洪烈的解释是他是背着那女子的丈夫和那女子偷情才有的这个孩子,在他知道那女子怀上自己的孩子后就指示南宋的官差杀掉了那女子的丈夫,并把那女子带回了中都城。

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

金国六王爷在南宋的乡野间偶然碰到了一个已嫁人的美貌女子,他被那女子的美貌所深深吸引,那女子也为六王爷的翩翩风度所倾倒,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一段疯狂的偷情生活,在六王爷即将要回金国的时候,听到那女子怀了孩子的消息,便找人杀掉了那女子的丈夫,带着女子回到了金国。

这听起来像是一段极富猎艳色彩的传奇故事,但这件事的疑点便是怎么判断那孩子是完颜洪烈的,而不是那女子丈夫的?

即便包惜弱愿意出面作证也无法抵消大宗正府怀疑的决心,而这个时代的女子甘愿以死来表示清白也不愿当面说出那么隐私羞人的事情来,这便是当时完颜洪烈为什么要说出那段气话的原因所在。

金国六王爷绝不会让包惜弱遭受那种屈辱,于是疑点在十年后依旧没有解开。

任何事情一旦认真起来便会非常的可怕,完颜洪裕看着这份档案,脸色不断的变化着,此时完颜洪烈和包惜弱都不在中都城,用这件事可以轻易的把那个孩子给除掉,但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如何验证?”完颜洪裕沉声问道。

“古籍中有记载,滴骨认亲或滴血认亲皆可,只要那孩子进入宗府,想出来便难了。”宗正官一脸阴沉地说道。

第五章 化学实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完颜洪裕和宗正官商议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杨康的面前,太子身边就有完颜洪烈安插的探子,那是一位服侍了完颜洪裕十多年的老仆人,或者说在十多年前完颜洪烈就已经在有意的针对这位大哥了。

真是狗血啊!

金国小王爷完颜康感慨着,这似乎只有三流的宫廷剧里才会出现的桥段,想不到却被他碰上了,杨康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正生活在真实的宫廷剧里,而且还是其中的主要角色,这是他进入中都城后面临的第一场重大危机。

他原本以为全真七子死了之后他的身世便不会再被提及,杨铁心也被他忽悠住了,看起来天下太平了,但这个世上最不缺的便是有心的聪明人,只要仔细的调查,细心的推断,不难发现当年事情的疑点。

大宗正府代表着金国皇室,赵王府的侍卫和仆人不敢隐瞒,于是便造成了杨康目前遭遇的困境。

杨康很清楚所谓的滴血认亲根本就不科学,血液是否相溶只和血型有关,根本无法鉴定出是否是至亲,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偶然姓,完全是拿人命当儿戏,可他还不能和这个时代的人讲什么科学知识,因为在古籍中确实有这方面的案例。

在《南史》中记载过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事迹,具体的做法是把活人的血液滴到至亲之人的骨头上,若是血液能够渗入骨头,就表示双方是至亲,若是无法渗入,双方便没有关联。

另外一种叫做合血法,把两个活人的血液滴到一个盛满清水的碗中,若是两滴血液互溶,则表示是至亲关系,若是不溶,则毫无关系。

用后世的化学知识杨康可以轻易的驳斥这两种方法的不科学姓,可在这个时代则不行,这些人觉得既然历史上有类似的记载那便是有效果的,何况大宗正府不过是想找个把杨康抓起来的理由,只要进入了宗府的大牢,所谓的证据还不是任凭他们捏造。

杨康必须尽快的想办法自救,他一面派人找三王爷完颜洪熙来赵王府,一面让人到宫中通知元妃李师儿,这两人是金国皇室宗亲中赵王府的忠实拥护者。

他如果不想被大宗正府秘密的带走调查,就要把这件事情闹大,闹得金国宗室贵族人尽皆知,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滴血认亲,这样才能证明他的清白。

既然你们想玩阴的,那我就给你们这些古代人上一堂化学课,让你们知道科学的力量,才不枉我穿越一场。

三王爷完颜洪熙匆匆的赶到了赵王府,作为一个领兵的实权王爷,他在中都城也有耳目,大宗正府调查杨康这件事原本便没想隐瞒什么,他们确信杨康不会是完颜洪烈的亲生儿子,只是想尽可能的保持低调罢了。

三王爷看着这个一脸平静的侄子,心中犯起了嘀咕,当初他也曾怀疑过这件事,为此还和完颜洪烈闹的很不愉快,在皇家筵席上完颜洪烈拂袖而去,导致两个人僵持了半年多的时间,最终完颜洪熙到赵王府道歉才算了结此事。

“三王叔,莫非你也有所怀疑么?”杨康淡淡的问道。

“哈哈,这个嘛,怎么可能,你可是王叔看着长大的,这模样和老六……”完颜洪熙打着哈哈,不去正面回答。

“是真是假,咱们一试便知。”杨康微微一笑,对一旁的穆念慈吩咐道,“去取一碗清水来。”

不多时,穆念慈端着一碗清水进来,把水放到桌案上,躬身退到门口,把门关上,房间内只剩下了完颜洪熙和杨康。

“三王叔,侄儿只想有一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不想被大宗正府的官吏随意诬陷,咱们叔侄可算是至亲之人,若是滴血不能相溶,那侄儿即刻死在王叔面前,绝无二话。”杨康说着,拿起碗边摆放的银针,刺入中指,挤出一滴血来。

那滴血在碗中飘荡着,即便完颜洪熙杀人无数,早已漠视了鲜血,可此时还是有些眼晕,若是真的不能相溶,他该怎么办?事后又如何向老六交代?如今正是争位的关键时刻,若是传出这种丑闻,那六弟可能就永远失去登上皇位的资格了。

好在完颜洪熙杀伐果断,知道这件事既然被大宗正府提了出来,左右躲不过,便一咬牙拿起银针朝着手指刺去,鲜血滴在碗中,和杨康的那滴血分列左右。

完颜洪熙紧张的看着那两滴血,渐渐的两滴血开始朝外扩散,慢慢的交融,最终混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哈哈,好侄儿!”完颜洪熙抱起杨康,兴奋的大喊道。

听到屋内兴奋的喊声,一直在门外不远处的穆念慈才放下心来,此前她的心一直在砰砰的乱跳,虽然她和杨康早已做过这件事,但还是禁不住的担心。

她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第一个反应便是赶快逃出中都城,穆念慈知道杨康不是金人,怎么能通过滴血认亲这一关呢,在她的心目中,汉人和金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就像牛和羊一样,根本就不一样。

不过女孩子没有从杨康脸上看到一丝的担忧,反而安慰起她来,并让她吩咐丐帮中人偷偷的到药铺里买一些矾石回来,穆念慈认得矾石,她和杨铁心奔走江湖上的时候若是生病都是自己抓药,知道那是一味普通的药石。

等矾石被送到赵王府,杨康把矾石碾碎,放入水中,拿银针刺破手指滴上一滴血,还示意穆念慈也把血滴进去,女孩子不明所以,便把血液滴了进去,然后她惊奇的发现两滴血竟然融合在了一起。

女孩子震惊不已,她心想难道自己和阿康竟然是亲兄妹?难道义父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自己和阿康……

这个世界太混乱了,穆念慈的世界观一下子被颠覆了。

直到杨康解释说只要加入矾石,任何人的血液都能相溶的时候,穆念慈才缓过神来,小脸红红的,女孩子为自己刚才的胡思乱想羞涩不已。

这便是杨康的打算。

滴骨认亲他不怕,血液滴到骨头上肯定会渗进去的,这点不容置疑,而滴血认亲只要加入矾石便可,问题的关键是在验证的时候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矾石加入那碗水中,这才是他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六章 宫廷大戏

在荣王完颜洪熙的大力宣传下,这件事在一两天的时间内便闹得沸沸扬扬,整个中都城的贵族阶层都知道了大宗正府要对赵王府的小王爷下手了,而且还翻出了十年前那段未了的公案。

当年完颜洪烈和大宗正府交恶甚深,此时大宗正府终于找到机会报仇雪恨,于是十年前那段有关赵王妃的旧事又重新成为贵族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声势已经造出去了,大宗正府迫于舆论的压力不会秘密的带走杨康进行审查,但杨康还不能放松下来,因为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在滴血认亲的时候把矾石放入水中。

想要做到这件事必须先要把验血的地点固定下来,周围有哪些水井,谁会去取水,取水的过程等等细节都需要仔细的考量。

最佳的验血地点莫过于皇宫,此时皇宫内苑是元妃李师儿掌权,想要在水中做些手脚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皇帝完颜璟病重,没有人敢用这件事来打扰完颜璟,那么最有可能的验血地点恐怕是在大宗正府的府衙内,可那里都是太子完颜洪裕的人,客场作战,胜算极小。

杨康想过把矾石粉末藏于衣袖之中,在验血的时候趁人不备放入水中,不过当时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绝世高手或许能够做到,此时的金国小王爷却力有不逮。

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李师儿求助,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杨康再次进入皇宫,见到了这位名义上的奶奶,元妃李师儿接到荣王完颜洪熙的讯息,确认这个孩子的确是她的孙子,便放下心来,然而此刻这个孩子却恳请她想办法把验血的地点放到皇宫之中。

李师儿能够在金国后宫掌权多年,除了完颜璟的恩宠外,自身也颇为聪颖,很有手段,虽然杨康说是害怕大宗正府到时候会诬陷他,这才想把验血的地点放在宫内,但李师儿还是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荣王完颜洪熙是个粗人,可以被杨康轻易的骗过,还卖力的替这个侄子摇旗呐喊,不过李师儿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她察言观色,看到这个孩子支支吾吾便知道其中有诈,追问之下杨康才把使用矾石的事情说了出来。

想要让李师儿答应帮忙,这件事是瞒不了的,杨康在进宫之前就想好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完颜洪烈的亲生儿子,万一是一切好说,万一不是不仅他会死,还会连累赵王府的所有人,包括李师儿在内,使用矾石是最稳妥的办法,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李师儿盯着跪在她面前的这个孩子,她似乎从杨康的身上看到了完颜洪烈的影子,她的儿子做事也是如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人。

赵王府承受不起验血失败的后果,她李师儿也承受不起失败的后果,失败了便会死,她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陪这个孩子冒险一次。

杨康在说出这件事的时候便没有给李师儿选择的机会。

当天晚上,李师儿在喂给完颜璟的茶中放入了一种药物,这种药物是平时男女行房的时候助兴用的,可以让男人更加的龙精虎猛,当然对身体会有稍许的损伤。

若是一个正常男人偶尔用这种药物调剂房事没有大碍,平日里多吃些补品就没事了,可此时完颜璟是一个危重的病人,这样做会有极大的风险,但却有让完颜璟精神好转的效果。

元妃李师儿在完颜璟和完颜洪烈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儿子,毕竟完颜璟快死了,而完颜洪烈才是她以后的依靠。

第二天,金国皇帝完颜璟的精神好了不少,他感觉身体轻盈,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雄风,若不是瘫痪在床,他真想在嫔妃们身上驰骋一番,太医诊断之后不敢说实话,怕惹怒了皇上,只是说皇上病体好转,千秋万岁的恭维话。

李师儿陪着完颜璟说了会话,便把话题转到了大宗正府要验明自己孙子身份的事情上来,这让完颜璟异常震怒,当年那件事是他亲口说过不要再查的,如今他还没死,便有人敢翻旧账,这是对皇帝尊严的挑衅。

完颜璟把大宗正府的宗正官传来问询,宗正官没想到这件事会惊动皇上,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是铁杆的太子一系,这是打击赵王府的最好机会,于是他在完颜璟面前据理力争,还出示了当年调查的证据,声称决不能让皇室血脉受到玷污,否则便触柱而死。

李师儿在一旁劝解,说既然宗正官想要验明皇室血脉,那便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公正才好,好在皇上这两日身子康健,莫不如放在皇宫之内,有皇上龙威在,必能辨出真假,也好还忒邻一个清白。

忒邻是完颜洪烈的小名,这个名字唤起了完颜璟对幼子的怀念,自从完颜洪烈黯然离开中都城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完颜璟知道他亏欠忒邻不少。

在完颜璟的旨意下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两日后在皇宫内由大宗正府来滴血验亲,同时选派一些德高望重的皇室宗亲来做个见证。

宗正官回到大宗正府,觉得这件事很是蹊跷,结合这两天中都城的传闻,那位三王爷不遗余力的宣扬那个孩子是皇室血脉,元妃又如此驽定的请求验血,然而宗正官十分确定那孩子不是完颜洪烈的儿子,这其中必定那里出现了问题。

于是他匆忙赶到了太子府,和众人商议对策,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些谋臣先确定了杨康不是完颜洪烈的亲生儿子这个命题,然后再猜测赵王府和元妃如何才能度过这一关。

换血?

也就是把另外一位皇室宗亲的血液事先取出,用极细小的竹管存放,在验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