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寒-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息大娘道:“我一知道连云寨被攻破的时候,香料都准备好了。”

戚少商忍不住感动,喀的一声,咬碎了鸟肋的骨头。息大娘一旦得知他连云寨覆没,即料定他会来毁诺城求助,明知毁诺城亦将受连累,定被攻破,但仍挺身相护,半生心血于是被毁,戚少商心中更是难过不安。

他这样惴然的时候,不觉把目光转移向火焰。

由于柴薪多是湿湿,而且柴枝不多,所以生起火来并不旺盛,只是幽幽蓝蓝的一团火,在沼泽之地更有一种英雄解马的古意。

然而,突然间,火焰大盛。

小势往息红泪掠去。

火焰里有人影。

戚少商大吃一惊,还未来得及叫出声,便已出剑。

但软泥里伸出一双手。

双手闪电般抓住了他双足足踝。

戚少商顾不得这许多,剑破空飞出。

火焰里的两人,本来一左一右,扑向息大娘,然而长剑划至,两人身形稍顿,去势稍挫,息大娘手中的烤肉飞出,右手一掣,一柄小剑,已刺入火焰之中。

火势大盛。

火光中的人影已奇迹般消失。

息大娘伯给火势的及颜面,遮而急退!

她身形甫退,背后的那半株“朽木”,突然“动”了起来。

那原是周四的计策。

——只要先擒住息大娘,戚少商定必投降。

所以他们主力是先拿下息大娘。

息大娘一退,那“棵树”的双手便已箍住息大娘。

但息大娘的短剑也自时下疾刺出去。

那人怪叫一声,松手,急退。

火光中的两人,便是周四和云大,见李二受伤,两人身法急闪,已抓住息大娘双肩。

息大娘的双脚,跃空双飞,分成一字,急踢而出,鞋尖上的利刃,已到了两人额角!

这时候,突然有一声大叫。

一个人破土而出,满身泥沼,口中喷出一大口鲜血!

原来蓝三紧扣戚少商双踝,戚少商情知已然受制,难以挣脱,手中长剑又以绽出,急中生智,不挣反沉,双脚直没入泥中。

蓝三正用力把戚少商拉住,以为他要往上力冲,不料对方借力踏下,蓝三双肩同时被踏中,格格两声,蓝三知道自己负伤非轻,怪叫一声,连忙松手,破土掠出!

戚少商虽然伤了蓝三,但半身也陷于泥沼之中。

这时息大娘那两脚踢出,明明踢到了两人的脸门,但突然间,脚上的力道击空,云大和周四的头,像平空消失似的。

在这刹那间,双人四手,己扣住息大娘双腿,而两人的头,又神奇地在衣袄里“弹”了出来。

息大娘情知不妙,而李二也立刻急攻而至。

她以短剑急划,逼退李二要封她穴道的企图。

周四见她顽抗,知道时机稍纵即逝,叱道:“杀了!”

李二的攻势更加猛烈起来!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长啸!

李二知道戚少商已经赶到!

他向息大娘的攻势更加狠毒!

他知道自己若攻不下息大娘,制住息大娘双腿的两位兄弟处境必定危殆。

所以他忘了对方是个女子,只顾全力发动攻势!

第三十五章逃亡中的男女

息大娘双腿被扣,要应付李二的攻势,是十分艰险的事。

李二进攻了三招,息大娘娇喘不已,脸都涨红了起来。

李二再攻了三招,息大娘仍然封锁得紧,剑意更加周密。

李二又攻三招,但息大娘已还击一剑。

李二立时发现,本来扣住息大娘双踝的周四与云大,都已倒在地上呻吟着。

接着他就中了戚少商一掌。

他飞了出去,好久才拍地倒在地上,泥花四溅,刚好他掉落的地方是浮松的沼泥,他的身子不住往下沉。

他因恐惧而大叫,因为胸口中掌不轻,一时间血气翻涌,连平时的五行遁法也无法施展。

蓝三立即掠了过去救他。

戚少商一手搭住息大娘的肩,问:“大娘,可有受伤?”

息大娘笑着抚发,另一只手搭在戚少商的臂上:那动作温柔关切,胜过万语千言。

周四与云大,捂胸倒在地上,互望了一眼。

周四眼神里的信息是:不服,再战,斗志旺盛。

而云大的意思是:走!

周四一咬牙,翻滚过去,一手撷下了云大身后负着的一张七色的小弓。

云大脸色大变,叱道:“你——”

周四已在怀中摸出一颗金丸,拉弦瞄准两人就射。

云大叫道:“不可!”一手抓住周四的右肩。

周四没有理会他,这一弹已然射出。

刘独峰麾下有六名亲信,即:云大、李二、蓝三、周四、张五、廖六,这六人擅于歧黄杂学,奇门遁甲,五行八卦,无一不情,但若论武功,则是平平。

刘独峰担心他们武功驳而不纯,易为一流高手所乘,所以传下六件极其厉害的法宝,给他们六人共有。

这六式法宝,合起来一共三件,必须要两件法宝配合,才能发挥它的威力。

这六人当中,云大敦厚稳重,李二刚烈好胜,蓝三重情机智,周四心狠手辣,张五忍辱负重,廖六淡泊功名。刘独峰为免这三件威力奇大的武器会出岔错,所以分给这六人不同的配搭,以俾在性格上互相克制,真要在生死关头,方可动用这等犀利武器。

云大拥有的是“灭魔弹月弯”,周四拥有的是“一丸神泥”,两者合一,这一弹射出,可化为千万弹,中者无不成瘫痪。

李二有的是“后弄射阳箭”,廖六有的是“轩辕吴天镜”,两者配合运用,在烈阳之中,一箭必杀!

蓝三所分到的一柄“秋鱼刀”,张五所分配的是“春秋笔”,这一刀一笔,配合起来,据说可以破尽天下奇阵、兵器。

周四抄起“灭魔弹月弯”,把“一丸神泥”射了出去!

戚少商乍听云大的喝叱,已然惕觉,乍见一颗金丸,炫然中天,月黯星沉,化作漫天泥九,直洒而落,天地之间,直似无所容身!

但只要给一丸打中,立即便要终身瘫痪!

戚少商在彷徨无计中,忽见息大娘用手一指。

天网恢恢,但天意不外人情,人情里总有隙缝可以走漏,那一线生机就像黎明时的一丝天光,戚少商与息大娘像惊弓中的一对比翼,疾掠而出!

而这千泥万丸唯一疏漏之处,便是发弹的地方。

戚少商与息红泪直掠向周四与云大。

周四那一弹发出,因为云大及时出手搭,所以在发弹之际,震了一震。

这一震,使得灭魔弹月弩和一丸神泥的配搭有了疏缺。

这一线疏缺,戚少商与息大娘已乘机攻入。

周四为人十分剽悍,一见二人欺近,双时一曲,拳往内伸,却分左右击出,角度完全不合常理,就像一个人的手臂,完全被人所折拗扭曲一般。

这是周四的“七屈拳”,是刘独峰亲传给他的绝招。

周四的‘七屈拳’一出,但指间的‘合谷’,掌沿的‘中诸’,手臂的‘曲池’、‘温溜’、‘支沟’、‘外关’,肩膊上的‘肩锅’一共七穴,同时一麻。

戚少商一指破空,连中七穴。

周四全身僵直,但脚下急退,息大娘既时追击一剑刺出!

云大一掌推开周四,叱道:“退下!”铁尺架住息大娘一剑。

戚少商已反手夺下周四手上的灭魔弹月弯,弓弦反切云大。

云大武功反应,十分之快,铁尺一拧,挡开一弯,反手抓住七色弩,便要抢夺回来;要知道这是刘独峰传赠的至宝,云大是说什么也不容它落入别人手中的。

这一夺之下,自然夺不过来,但云大忽觉右肋一痛,息大娘的金剑,已全扎了进去。

云大怪叫一声,松了手,嘶声道:“你,你……”

戚少商也吃一惊,道:“大娘!”

息大娘因恨这些人穷追不舍,杀红了眼,叫道:+决,把他们杀光,一个活口也不要留!”

周四闪身上来,一把抱住云大,眼见他不活了;只听云大在喉头里道出几个字:“叫爷……爷替我……报仇!”就咽了气。

这时,蓝三也救起了李二,两人见至好兄弟云大之毙,又惊又怒,他们随刘独峰闯荡十数年,从来没有遇过这样子的事情,一时惊得呆住了。

息大娘叱了一句:“杀!”一剑向周四刺去!

周四猛然放下云大,返身就逃。

周四一逃,蓝三和李二也急掠而去,三人走时,还留下悲愤的话语:

+咸少商,息大娘,你们杀了我们的老大,我们一定会报仇的,你们等着给我们碎尸万段吧!”

息大娘身形一动,便要追去,戚少商一把拉住她。

息大娘回头,只见戚少商向她摇头。

息大娘道:“为什么不过去全把他们杀了?”

戚少商摇首道:“不行,他们本不该死。”

息大娘看着剑尖上的血迹:“但我已杀了一个。”

戚少商看着倒在地上的云大:“这是刘独峰的爱将,他不会放过咱们的。”

息大娘冷笑,咎了咎头发:“难道我放了他们,他们就会放过我们么?”

戚少商正色道:“但杀了他们,无疑等于与刘独峰结下深仇。”

息大娘道:“结仇又怎样?谁教他逼人入绝路。”

戚少商叹了一声,道:“大娘,刘独峰是个很可怕的人物,我说他可怕,不是他武功高而已,而是他在朝野问,都有一定的名声和影响力;他抓我们,并没有尽力,如果他要尽力抓拿我们,想要逃生,是很渺茫的事。”

息大娘静了片刻,垂剑道:“我是不是杀错了?”

戚少商道:“看来这是他们六人的‘老大’,对我们似心存善意,罪不致死。”

息大娘幽幽地道:“我因恨他们攻破毁诺城,以致一众姐妹受累,一时恨意难平,出手便不留余地。”

戚少商道:“杀都已经杀了,那也不管那么多了!”

息大娘道:“那么我们该怎办?”

戚少商觉得这巾帼尤胜男儿气概的息大娘,忽然仿惶迷惑了起来,心中很有疼借的感觉:“我们得冲出去。”

息大娘一愕,道:“不多耽片刻?”

戚少商道:“不能再耽了,刘独峰他们必定会闯进来的。”

息大娘道:“可是,刘独峰不是怕脏的吗?”

戚少商道:“那只是他的洁癖,现在死的是他心爱的部下,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

息大娘忽然变色道:“有人来了。”

戚少商静息一下。即道:“北边。”息大娘疾道:“咱们自南面退。”

戚少商道:“不行,北边来的人,武功低微,脚步可闻,南面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刘独峰。”

息大娘道:“咱们自西面退出去。”

戚少商拉住息大娘,疾道:“咱们往东面走!”

息大娘讶然道:“东面,东面还是回到沼泽地带——”戚少商已拉住息大娘掠了开去,一面道:“越过沼泽地带,便是往回走的路,咱们只有往回走,才能脱险!”

息大娘一面疾驰一面道:“要是刘独峰还是追来怎么办?”

戚少商道:“他见着部下的尸首,难免会停留一阵子,而且他怕脏,追我们不致太快!”

息大娘心忖:真的要行军打仗,运筹帷幄,看来自己还是远不如戚少商。忽听林子里一个强抑悲愤的声音,滚滚的传了开来,寒鸦震起,呱呱乱叫:“戚少商、息大娘,你们杀了云大。天涯海角,我都会逮你们回案!”

声音恍惚就响在耳边。戚少商与息大娘行驰二十余里,声音犹在耳畔,嗡嗡不绝。

戚少商与息大娘的逃亡,在黑暗里乱冲乱闯,只要能逃,还有一口气,他们就逃!

逃,是为了活命。

活命,是为了报仇。

他们的逃亡不畏荆棘,不怕摔跌,只有一个原则:

往最脏的地方逃去。

越是往肮脏的地方,追兵就会越顾忌;有了顾忌,行动就难免会慢上一些!

所以他们在泥沼中、脏水中、脏臭得像炼狱里众魅呕吐的秽渣中翻滚疾行;而在他们出了沼泽地之后,往一个方向全力奔驰:

——西北方!

那是息大娘的意见。

戚少商想问:“为什么?”可是他没有问。因为他知道息大娘能在这危急关头提出来并坚持的意见,那么一定是可贵而且重大的。

他全力往西北面疾行。

此刻的戚少商与息大娘已是强弩之未,是一股彼此在一起希望对方也能活下去的意志,使他们忘了伤,忘了痛,继续为生命夺路而去。

终于他们来到了陶陶镇。

陶陶镇不是茶楼。

陶陶镇也不是桃花源一般的地方。

陶陶镇是村。

完完全全一个乡下的村落。

陶陶镇本来只是这么一块地方,没有名字,只有山川、田泽、林木和土地,后来一个姓陶的人来这里落定以后,一切都变了样。

这人姓陶,名清,他是个能干的造陶人,因为发现这儿的粘土很适合制陶,所以联合他的弟子、奴仆和工人,全到这儿来制陶。

陶清搬来之后,这儿就不再有鸟鸣花香,河水漏漏,这儿的河流变得一片污浊,而烧窑的火光常盛,冒出浓烟,工人在烈日下挥汗。

人类永远是大自然里最具破坏性的动物。

陶清制陶,他跟一般人一样,很喜欢在自己所居之处起名字,于是就起了陶陶镇这名字,也陶然于这一占有感里。

不过后来“闻风而至”的人越来越多,这儿的土好制上陶,人人都蜂拥到这儿来了,很快的,这儿的陶竞争强,而陶土快被“掏清”了。

陶清很有办法,他发现这地方的另一块很适合种田务农。

于是他开始养家畜。

鸡,鸭、鹅、鱼、狗、猫。猪、牛,羊,……一切凡是能养的,他都养。

养了的结果,他都能赚。

能赚的结果,是人人都弃陶而务农,畜牧。

陶器的行业已达饱和,京城里精致陶具的垄断,使得陶陶镇的人更加倾向于畜、农方面发展。

于是,陶陶镇更脏了。

本来制造陶具的地方,有不少处已被废置不用,破窑、碎陶、残砖。乱石、跟水畦、杂草混在一起,现在用来作粪池、便塘,以供作淋菜浇蔬的肥料,加上所畜养的家禽走兽的粪便与秽物,陶陶镇更加脏得不像话。

如果谁在陶陶镇的“要紧地方”深吸一口气,那么,它的代价很可能是要掩鼻疾走三十里,才敢再吸第二口“新鲜空与”!

这一切,陶陶镇的人都习以为常。

久居鲍肆之市,不闻其臭,人在秽恶污浊的环境之中,都是这样。

戚少商与息大娘逃到这儿来的用意,也是这样。

他们的神情和气态,以及他们身上的的伤和原来的俊朗及秀美,委实太过夺目,所以陶陶镇的人,全部停下了工作,在看这一对负伤的男女,走入他们的镇来。

那些鸡鸭牛羊猫,也都不叫了,有一两只好奇的狗过来嗅嗅他们,也许是闻到血垦味,摔摔生虱的头皮,垂着被砍断的尾巴,胡“汪”一声走了。

息大娘忽然走过去。

走到一家门前用陶堡砌成的墙上,一肘撞去,兵的一声,一口陶堡被打得稀花烂。

然后她用其中一块陶片,在最近的一棵树干上,画下了一个字。

“水”。

那树胶流出白色的胶状汁液,息大娘写完了字,在树干上踢上三脚,便站在一旁,仿佛刚才那些匪夷所思的傻事,全不是她干的一般。

但是她在做完那些事的时候,那些村民乡众,包括戚少商在内,全都看直了眼。

——她在干什么?

第三十六章绝境中的男女

息大娘撞碎了陶瓷。使这用陶片架成的屋子有了破洞。

破洞里咀透入了阳光。

隐隐望去,有三个脸目黝黑的乡下人,正在制陶。

这三个人,是庄这陶陶镇卫仍留下坚持制陶的二人。

这三个年轻人,一向沉默寡言,专心制陶,与世无争;而今陶墙突然给人撞破了一个大洞,这二个人,停下了手,互望了一眼,其中的一个年青人,大步行了出来。

这时息大娘刚在树皮上刻了字。

这年青人戴着深垂的竹笠,在屋里仍戴笠帽的人本就不多,在全镇村民改为种田养猪时,这三人仍旧制陶,本就不合时宜。

息大娘写完了就回身。

年青入等她完全转过了身子,才问,“你打烂我的屋子?”

息大娘说:“是。”

青年的深笠点了点:“赔钱。”

息大娘道:“赔多少?…

青年伸手道:“两文钱。”

息大娘微微一怔,戚少商等却觉得这价钱太过微薄,不知怎的息大娘却似不愿赔。

忽听一个声音道:“价钱不对。”

息大娘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你要多少?”

只见众人让出一条路来,迎面来了一个中年人,白眉无须,脸红如赤,像一个沉实的长者,又似,一名童叟无欺的殷实商人。便是当年独力开发陶陶镇的陶清。

陶清道:“三十两。”

众皆哗然,就算那陶具是古董,三十两也未免大贵。息大娘居然毫不考虑甚至急不及待的拿出二十两的银票,交给那年青人。

那年青人无原无故得了这笔银子,高兴得虽然戴着深笠也可以想象到他的动容。

陶清微微一笑,拾起地上一块陶片,在树干上的“水”字下,写了三个字。

“往高流。”

四个字合起来,变成了“水往高流”。

俗语谓:“人望高处,水往低流”。这“水往高流”可以说是不通欠妥的。

息大娘却喜道:“果然是你。”

陶清道:“是我。”伸手一引道:“请。”息大娘当先行去,戚少商虽如在五里雾中,但他对息大娘决无疑虑,也洒然行去。

陶情一面走着,走到一处,稍微一顿,一个蹲在街边跟小儿洗澡的男子,即站立跟上;去到一个转角,一个屠猪的汉子。马上紧跟而上,如此一处接一处,跟着走的入,己有十七八人。

陶清这时候的神情,再也不像是一个镇长商贾,看去只像一名威仪服众的武林大豪。

他们所走之地,越来越脏。

走到一处,是废弃陶窑,而今用来作猪栏牛场,也养了不少鸡鸭鹅鸽,见人一来,猪叫牛吼,鸡鸭拍动翅膀,众人的鞋于都又脏又湿。

陶清突然停了下来。

他一转身,双目神光暴长,盯在威少商身上,一字一句的道:“好江河!”

戚少商微微笑道:“你是说在下这一身的伤?”

陶清道:“我是说你这一身伤的情况下,神情还能这般洒脱,了不起。”

陶清一直没有正式看过戚少商一眼。他在开步行走的时候,也一直没有回头。可是他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已留意到戚少商一举一动。

息大娘忽然对陶清这人很感激。戚少商在劫难之中,再坚强的人,在孤立无援中,都需要鼓励。

她道:“你便是陶清?”

陶清做然道:“这方园数百里,就我一个姓陶名清。”他这样说的意思,几乎是指“陶清”这个平凡的名字,一旦他用上了,就没有人胆敢再用。

息大娘抿咀笑道:“我还知道你以前不叫陶清,叫马光明,你用马光明这名字的时候,江湖上。武林中,一样没人敢再用。”

马光明是个更平凡的名字。只要在北京城大叫一声。“马光明”,至少会有七八个人会相应。不过这人在武林中出现之后,江湖上就只剩下一个“行不改姓,坐不改名”的马光明了。别人就算叫“马光明”,也都不敢再用,纷纷改了别的名字。

陶清点点头,道:“难得你还能知道老夫的外号。”

息大娘嫣然道:“光明磊落马大人,名动京师,十七年前,由武林人物起家,得以封将加爵,军中官场,黑白二道,无不景仰,小女于再孤陋寡闻,也当如雷贯耳。”

戚少商肃然道:“原来是三尸九命马大人。”

陶清横了戚少商一眼,道:“你也听说过老夫的名号?”

威少商道:“苏州苏家九兄弟,栽赃诬陷梅大善人密谋造反,把他们一门五父子全在牢里迫死,再强占梅家田宅,梅家媳妇,当时,此案无人敢理,你看不过眼,一夜杀了苏家九兄弟。”戚少商目中发出神采,“苏家九兄弟精于‘九于连环阵’,武功暗器,尽得‘穷刀恶剑’苏送爽的真传,但你在家中设宴,拔刀越院而去,回来的时候,菜还没有冷却。”

息大娘道:“那实在是很快意恩仇的事。”

陶清也有点为当年豪勇神驰气扬,重复了一句:“的确是很快意恩仇的事。”他接下去道:“不过,你可知道为何三尸几命?”

息大娘道:“因为苏家九个兄弟,有三个是通缉犯,另六个都当官,所以谁也不敢去招惹他们。你杀了三个当贼的,其余六名狗官,尸首不见,想必是给你杀了,留尸则恐招惹麻烦,便都抛到河里喂工八了。”

陶清沉声道:“喂王八倒没有,用化尸水全化成一滩黄水,更省事得多。”他冷笑道:

“可是苏氏九兄弟之死,谁都猜得到是我干的。不错,也的确是我干的。我便是因此而入了狱。”

息大娘道:“苏送爽在朝廷的力量还是不可忽视的。”

陶清道:“我的确低估了他,我以为他会按照武林规矩,直接向我寻仇的,我就一直等着他来。”

息大娘道:“苏送爽却凭着黄金麟的力量,告了你一状,你被判个谋反罪名,要不是当年你在武林中闯荡时的两位结义兄弟,冒死救你出来,只怕——”

陶清一字一句地道:“所以高鸡血,韦鸭毛对我有再造之恩!”他双目神光暴射。“我举家避难至此,易名陶清,但只要老人家和韦二哥有令,我一定义不容辞。”

他盯住戚少商、息大娘道:“他们正是要我帮助你们!”

息大娘道:“我也要找你们帮助。”

“我们不需要帮助;”戚少商忽扬声道:“大娘,时候不早了,我们叨扰多时,也该起程了。”

陶清瞪着他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戚少商道:“我在向你告辞。”

陶清冷笑道:“你能到哪里去?”

戚少商说道:“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往?”

陶清道:“现在你们已是天下虽大,无可容身。”他一字一句地道:“我们不帮助你,天下便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戚少商欠身道:“阁下盛情,在下心领。天下无处容身,我便不求存,又何足惧?我不需要人帮助我。”

陶清狠狠地盯住他,道:“有志气!但息大娘呢?你去送死,就不顾她了?”

戚少商向息大娘道:“大娘,你留在这里,他们主要是缉拿我……”

息大娘打断他的话:“你忘了我们的约定吗,生,一起生,死,一起死。”

戚少商垂下了头。

息大娘向陶清温声道:“我明白他的意思。此时此境,并非我们要逞强,不求人助,而是他见你避祸至此,建立家园,不想再连累你。”

陶清道:“没有老人家,韦二哥,就没有马光明或陶清,所以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我不是要帮你们,而是要帮他们,这你满意了罢?”他特别尊敬高鸡血,故称之为“老人家”。

戚少商苦笑道:“可是,这样一来,你欠他们的情,我却欠你的义。”

息大娘忽道:“高鸡血却欠了我的情。”

陶清豪笑道:“在江湖上,莫不是你欠我的情,我欠你的情,这般欠情还情活下去的。”

戚少商道:“说的也是。”

陶清大力拍拍戚少商那没有受伤的肩膀,道:“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如何对付眼前大敌罢!”

戚少商问:“你知道追缉我们的人是谁?”

陶清一怔:“当然不知道,我只接到老人家的命令,一旦等到碎陶瓷在树干上画字的人出现后,马上带他们到最脏的地方去,掩护他们逃亡……我虽然不明白,但能把戚大寨主和息城主也迫得走投无路的人,想必决不简单。”

戚少商叹了一口气,道:“何止不简单,他是……”

忽然一个村民飞掠而至,看他这一身轻功,在江湖上也必然已博得名头,只听他急促的道:“三爷,有两个陌生人,抬着一顶滑竿,到了镇口。”

陶清简短的下令:“用一切方法,拖住他;要是拖不住,便截住他。”

那人更简短的应了一声:“是!”立即返身奔去。

陶清继续问戚少商:“究竟是谁?”

忽听一人道:“是我。”

陶清望去,众人也随声望去,不知何时,在众人背后己来了一顶轿子,轿子垂帘深重,倒不奇怪,奇怪的是这顶轿子,只有三个人抬。

前面两人,后面一人。

陶清神色不变,说道:“你不是在镇口?”

轿中人道:“镇口只是故布疑阵。”

陶清道:“你要抓拿这两人?”

轿中人道:“你可知道我为何只有三人抬轿?”

息大娘忽然说了一名:“因为第四名抬轿人给我杀了。”

轿中人“哦”了一声,道:“你在维护戚少商。”

息大娘道:“确是我杀的。”

陶清晒然道:“抬轿人我可赠你十个八个。”

轿中人道:“他为我抬了十年八年的轿于,这次他死了,我也得该为他抬抬棺材。”

陶清道:“这位轿里的朋友,何不站出来说话,给大家亮亮字号?”

轿中人笑道:“我从来不把双脚踏在这种地方的,我是谁,你还不清楚吗?”

陶清突然脸色大变,颤声道:“你……是你!”

轿中人道:“便是我,十三年前,我亲手抓你入牢。”

陶清惊魂未定,似要全力集中精神,但又被恐惧打碎了他的意志一般。

咸少商朗声道:“这儿的事,跟陶陶镇的人全无瓜葛,我只是路经此地,今儿跟这位刘大人有私事了断,你们请罢。”

陶清涨红了脸,粗声道:“不!”

他大声道:“你不能走!”说着大力挥了两下拳头。

那一群跟着他的人,全自衣服里拔出了兵刃。

戚少商道:“这事跟你无关!”

陶清反问:“谁说无关!”

他吼道:“我要替刘大人逮你归案!”话一说完,手中突然抄起一柄大铁锤,旋砸向戚少商的脑袋!

戚少商猝然遇袭,吃了一惊,但他反应奇速,猛一矮身,避开一击。

陶清一招击空,突然整个身躯像一尾跃出水面的鱼一般,弹转之间,掠空而过,铁锤直往轿子横扫过去!

在这同时,那十六、八名跟在陶清身边的人,兵器都往那在前面抬轿的两人刺去!

这下变起速然,敢情陶清挥划的两记拳风,便是“发动”的暗号。

轿子碎了。

铁锤威力可怖。

人在轿毁前的一刹,已经“飘”了出来。

人到了轿后。

轿后是廖六独撑。

刘独峰足尖在廖六肩膊上轻轻一点,已拔出了他背负那柄湛蓝色的古剑。

陶清迫到轿后的时候,他已“闪”到了轿前。

陶清再挺着大铁锤赶到轿前的时候,在轿前发动攻击的十七名汉子,全被点倒,就倒在烂泥碎陶上,呻吟挣扎。

要用剑伤人不难,但要用剑锋制人而不伤人,就极不易。

何况是十七八人。

而这十七、八人却是陶清一手调训的子弟!

“三尸九命”马光明当日统领黑箭骑兵,名动朝野,现在他虽然变成了小镇长陶清,但他一直自信他这些弟子,足可以抵挡得住一支军队。

然而这支“军队”在刘独峰手下,却不堪一击。

这时,戚少商和息大娘已不见。

早在攻击甫发动之际,他已留下两名亲信,带走戚少商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