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现代封神榜-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丘微云的元婴此时手舞足蹈、拼命挣扎着想要逃出生天,然而却被那青色圆盘中放出的青光所困,挣脱不出,冷微尘随即将圆盘收起,下一刻丘微云的身躯便轰然暴裂,炸成了漫天的血肉之雨,被冷微尘放出一道三昧真火,炼成了漫天的黑灰。
至此,天地间再无丘微云此人的半点痕迹了。
此时一个身着白色长衫、玉树临风的英俊男子由后堂中走出,来到冷微尘面前一躬到地、恭敬无比地说道:“恭喜父亲大人收得丘微云的元神元婴,吾天国圣教大兴,指日可待!”
冷微尘微微一哂道:“风疾,此等吞噬他人元神元婴的法门毕竟是旁门左道,可一不可再,为父也至多以元婴转嫁之术助你突破金丹期、凝婴功成,接下来还是需要你勤加修炼,稳固根基才行。”
原来这英俊男子便是冷微尘的长子,死鬼冷风残的长兄冷风疾,此时冷风疾闻言大喜过望,当下忙顿首拜谢道:“多谢父亲大人的栽培之恩,风疾铭感五内,莫敢或忘!”
冷微尘老怀大慰,拍了拍冷风疾的肩膀说道:“行了,快快起身,今后圣教大业,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一辈来完成,为父自然不会对你藏着掖着、效仿那些华夏人的敝帚自珍,不过若非华夏人天生便有这种父传子也要留一手的劣根性,只怕早已雄踞四方,威加海内,哪还有我们圣教兴起的机会?”
冷风疾束手站在一旁,心悦诚服地说道:“父亲大人圣明,风疾受教了。”
冷微尘忽然叹了口气说道:“风疾,最近我们华山派连遭挫折,收集封神至宝的行动也毫无进展,实在是让为父头疼不已,好在目前我们终于有了一件封神至宝的下落,也不算全无收获!”
冷风疾忙道:“不知是哪一件异宝现世了?”
冷微尘沉吟了半晌方道:“听丘微云的描述,那法宝既能收人也能收宝,元婴初期的龙微重在那法宝面前也是毫无还手之力,据为父推断,应是封神之战中拿遍阐教十二金仙的混元金斗无疑!”
冷风疾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难以置信地说道:“混元金斗?这可是先天灵宝,不是应该还收藏在东方的天庭之中吗?莫不是赝品假货吧?”
冷微尘沉声道:“真宝也好,假宝也罢,总之有一点线索,我们就不能放过,此事由为父亲自跟进,你就不必操心了,为父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冷风疾恭声应道:“请父亲大人示下。”
冷微尘冷冷地说道:“等为父为你凝婴成功,你便去同出云神宫的人接洽一下,查清化血神刀的下落,为父刚收到消息,那明守小儿前些日子似乎挟持了马通的女人,也许化血神刀已经回到他的手中了。”
冷风疾恭声领命道:“谨遵父亲大人谕令。”
冷微尘最后又提醒道:“你我父子二人身在曹营,最是凶险,凡事必须谨慎为之、守口如瓶,一旦败露,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我儿切记,切记!”
————————————黄金分割线————————————————————
青城山坐落于西川省的西北部,跟华山一样,都属于华夏的道教名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建立了天师道,被称为前青城正一道,张道陵飞升之后,张道陵的四世孙张盛移居龙虎山,前青城派随之衰落。
而此时的青城派则被称为后青城,属于明代的全真道分支,创始人乃是数百年前便已飞升的极乐童子李静虚。
由于青城派一贯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收徒条件苛刻至极,加之只注重修炼自身,从不与红尘俗世往来,导致根基浅薄,传到当代已是日暮西山,颓势尽显,若非有李静虚的关门弟子两劫散仙极乐散人李昆吾勉力支撑,怕是早已断了香火。
饶是如此,这青城派包括极乐散人李昆吾在内,也不过寥寥数十人,就算个个俊杰,人人不俗,却也难以像过去那样笑傲修真界了。
十年前的华山论剑上,青城派终于惨败在了人才辈出的华山派之手,终将修真界第五大派的名头拱手让人,令观者唏嘘感慨不已。
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之李昆吾百年前与华山老祖冷无心有过一段过节,最终导致青城和华山两派几乎势同水火,两派弟子虽不至于一见面便刀兵相向,却也是横眉冷对,口舌不断。
青城派的掌教真人名叫朱君武,名为掌教,实则不过是一个年不过四十,修为不过金丹后期的年轻胖子。
上一任掌教朱云峰突破至分神期,自动晋级为青城派为数不多的太上长老之后,青城派居然再也找不出一个元婴期的修士来担任掌教,最后只得矮子堆里拔将军,挑了派中资质最好、虽然年轻却城府极深的朱君武来担任掌教真人一职。
虽然朱君武乃是上一代掌教真人的亲生孙子,平日里也颇能服众,但是说来说去让一个金丹后期的年轻人担任掌教,却依然是一个无奈之举,成为了修真界的一大笑谈。
好在朱君武人虽然年轻,却也颇有主见,他在担任掌教真人之后的第一件举措,竟然是大开派中的藏宝阁,将阁中珍藏的许多法宝和修真典籍对派中的所有弟子开放,这在一贯敝帚自珍的修真界也算开创了先河了。
为此朱君武没少挨老祖李昆吾和众位太上长老的责骂,可是他却笑呵呵的一脸甘之如饴,完全不将长辈们的责骂放在心里,由此可见此人表面上看着和气,内里却是一个极有主意的强势人物!
今天,这位外表和气,内心强势的青城派掌教真人,正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西装,立在青城山脚下,一边打望着来来往往游客中的美女,一边心中纳罕着:“老祖一大早便派本掌教下山等候一个名叫马通的人,此人不知是何模样,有何本事,竟能让万事都不萦于心的老祖如此上心?”
第一六一章 师门渊源
青城山也是旅游胜地之一,马通一进入青城山境内,便早早地降下剑光,徒步上山,说实在的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去找极乐散人,总不能站在山头大喊一声“极乐散人,我马通来了,快来接我!”
为今之计,马通也只能放开气息,期望青城派中人能够发现自己,前来询问,毕竟修真界中各派都是门户森严,若有外来修真人士出现,肯定不会不闻不问的。
谁料刚至青城山的山门,便有一个身穿藏青色西装、面容和善的白脸胖子走上前来问询道:“敢问这位兄台,可是姓马名通?”
马通感应到对方至少也有金丹期的修为,心下有些讶异,当下忙客气地道:“在下便是马通,敢问这位兄弟可是青城派中人?”
来人长出了一口气道:“在下朱君武,总算是让我等到马兄了,马兄请跟我来,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马通当下也不再多问,跟在朱君武的身后朝山上走去。
两人一路无话,只顾赶路,只见一路上也是山明水秀,更胜嵩山一筹,马通一边走一边观赏风景,倒也不觉气闷。
直到两人走进一个古木参天的密林之中,来到了一个天然溶洞之外的时候,朱君武才停下了脚步,转身对马通行了一个道家的稽首说道:“在下青城派当代掌教朱君武,见过马兄!”
马通一听对方竟是青城派的掌教,当下连忙回礼道:“在下马通,见过青城掌教,之前在下眼拙,真是失敬,失敬了!”
朱君武却呵呵一笑,毫不在意地说道:“老朱我的确没个掌教的样子,马兄不必挂怀!”
堂堂一派掌教却如此谦和,马通不由得心生好感,当下便道:“朱掌教年纪轻轻,便已贵为一派掌教,更难得的是如此谦虚待人,实在令人敬佩,只是不知为何劳动朱掌教在山门等候在下?”
朱君武深深地看了马通一眼,这才说道:“还不是我家那位老祖宗,大清早的便说心有所感,会有故人来访,便命老朱我倚门等候,不知道马兄跟我们家那位老祖宗是什么关系?”
马通讶异地道:“莫非是极乐散人前辈?”
朱君武点了点头道:“极乐散人正是我家老祖宗的道号。”
马通心中感佩不已地说道:“极乐散人前辈果然神通广大,竟然只靠推算便知道在下今日会来拜访,真是让在下景仰不已!说实话,在下跟极乐散人前辈也只是一面之缘!”说着马通便将当日的事情跟朱君武说了一遍。
朱君武一听这话,当下竟然端端正正地一揖到地,冲着马通行了一个大礼,马通闪躲不及,硬是生受了对方的大礼,当下忙吃惊地说道:“朱掌教这是为何?”
朱君武这才直起身子,正色说道:“原来马兄竟然便是那位战嬴政、拯救天下苍生的英杰,我朱君武就是佩服马兄这样的好汉子、真男儿,这一礼,马兄受得起!马兄若是看得起我老朱,便不要一口一个掌教的叫我,我听得气闷,叫我老朱便是!”
朱君武的一番话对足了马通的胃口,当下便哈哈大笑道:“好,朱兄果然非同一般,有朱兄当掌教,青城派必定能够重放光彩!”
朱君武苦笑一声道:“马兄谬赞了,老朱我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干不行啊!不说了,马兄请随我来,老祖宗已经在后山等候多时了!”
一番交流完毕,马通便随朱君武进了溶洞。那溶洞长达千米,曲折迂回,洞中怪石嶙峋、钟乳垂挂、清泉潺潺,端得是鬼斧神工、造化无方,行至溶洞尽头,马通发现面前居然出现了一尊黑面浓须、骑乘黑虎、手执银鞭、全副戎装的神像,竟是那龙虎玄坛真君、民间人称武财神的赵公明!
此时混元大仙在马通的识海中说道:“赵玄坛乃是三霄姐妹的大哥,跟你我也算渊源不浅,小子你便拜上一拜吧!”
马通闻言深以为然,当下便恭恭敬敬地冲着赵公明的神像拜了三拜,站在旁边的朱君武讶然说道:“马兄也敬玄坛真君?”
马通直起身道:“玄坛真君跟在下的师门长辈颇有些渊源,今日见得金身,自当拜上一拜!”马通这么说虽然有些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不过倒也无可厚非,因为虽无师徒之名,但是在他的心里,混元大仙已经是他的师傅了!
朱君武闻言有些激动地说道:“马兄的师门是?”
马通对这朱君武甚有好感,当下也不好意思不说,只得随口杜撰道:“在下的门派唤作通天宗,听师门长辈说是传自上古三仙岛三宵仙子一脉,三霄仙子乃是玄坛真君的妹妹,自是渊源不浅。在下不才,忝为通天宗的当代宗主!”
朱君武虽然心中有些怀疑马通的来历,但是一来马通是老祖宗看重的人物,二来马通又言之凿凿,听上去好像确有其事,当下便对着马通又是一揖到地:“失敬失敬,没想到马兄竟然是上古三仙岛的遗脉,还贵为一派宗主,老朱我真是失敬了!”
混元大仙将马通的话听在耳中,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这小子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好在混元大仙最近已经有些习惯马通将“通天”二字挂在口上了,当下并没有出言斥责,由得马通自由发挥。
马通忙伸出双手扶起了朱君武,正色道:“朱兄你这就见外了,若是看得起在下,从今以后,你我二人便不分彼此,兄弟相称如何?”
朱君武也觉得马通的脾气跟自己甚是相投,当下便开怀大笑道:“好好,马兄果然爽快,我们后青城的开派祖师李静虚相传正是玄坛真君的遗脉,你我这兄弟这之名,倒也名副其实!”
马通原本还担心在青城派再次遭遇无相禅宗的冷遇,谁料竟然不但没有,反而跟青城派的掌教认了亲,成了异姓兄弟,心下自然是欢喜无限,高兴得他都开始琢磨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家人从无相禅宗带到青城来?
但是马通仔细一想还是算了:先不说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华山派,嵩山到青城路途遥远,华山还是必经之地,一路上安全难保,只说自己这兄弟朱君武到底靠不靠谱,还是有待观察,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修真界中更是如此,自己若是鲁莽行事,岂非再次受制于人?
无相禅宗虽然也非久居之地,但毕竟有戒嗔这个生死兄弟和慧净活佛看顾,怎么想也比青城派可靠多了。
第一六二章 心正池登仙楼【二更】
两人叙话完毕,马通就见朱君武捏了个印诀,默念了几声咒语,赵公明神像后的洞壁上便赫然出现了一扇门户,门户中氤氲着五色霞光,倒跟龙组西华分部茅屋里暗藏天地的设置有些相像。
朱君武解开禁制之后,便对马通说道:“门后便是我们青城派的所在,宝仙九室天!马兄先请。”
马通也不谦让,一步便迈入了那氤氲着五色霞光的门户,眼前景色变幻,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青翠山谷映入眼帘,真个是: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马通不由得感叹地说道:“宝仙九室天果然不愧是十大洞天之一,不是天堂,胜似天堂,朱兄有份在此修行,真得是好福气!”
随后步入宝仙九室天的朱君武闻言谦虚地说道:“宝仙九室天乃是祖上大仙以高法力开辟而成,我等后辈只是有幸得蒙祖上余荫罢了。只是我们这些后辈不争气,上届华山论剑惨拜给了华山派,将第五大修真门派的名头拱手让人,说来真是让马兄见笑了。”
马通闻言安慰道:“素闻青城派收徒最重品格,其次才看资质,如今是末法时代,人心浮躁,佳徒难寻,自然比不得华山派那般良莠不齐,荤腥不忌来得有利,至于那些虚名,朱兄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朱君武微微一笑,由衷地说道:“马兄果真见识不凡,深得我心,来这边请。”说着朱君武前头带路,向着一个修建着巍峨道观的山谷中走去。
到得山门之外,马通见得山门处有一小小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池中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书三个大字:“心正池”,马通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朱兄,这心正池可有说法?”
朱君武闻言道:“这心正池乃是祖上大仙立下,十分神妙,若是心术不正之人,投石入内,石将不沉,浮于水面,而若是心底坦荡之人,投石入内,则立即沉底,波澜不惊,所以被鄙派用作选拔弟子的第一道门槛。”
马通闻言兴趣大生,当下跃跃欲试地说道:“世间居然有如此神奇之事?兄弟我真是闻所未闻,不知道兄弟能否一试?”
马通此时提出一试,一是想在朱君武的面前证明自己的坦荡,二则是想试试自己此时的心性,毕竟马通已经得知自己体内蕴有天魔残魂的魔性,就连那慧远和尚似乎都看出了点端倪,虽然自觉影响不大,却也不禁有些担心,生怕自己真成了一个心术不正的恶徒。
朱君武微微一笑道:“马兄若有兴趣,尽管一试!”
要知道马通可是数百年来第一个进入青城派重地的外人,要说朱君武一点也不担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本就有心试试马通的心性,却又担心怠慢了对方,此时听得对方主动提起,朱君武一是正中下怀,二是对这个新认兄弟的为人多了几分认同。
毕竟若是心中有鬼的人,听得心正池的神奇,怕是躲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自己主动提出试上一试?
马通从池边随手捡起了一块鹅卵石,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重量,这才一脸平静地将鹅卵石投入池中。
马通脸上平静,心底却是惴惴,生怕自己扔的石头飘在水面,沉不了底,直到眼睁睁地看着那块鹅卵石径直沉入池底,连水花都没有泛起一丝,马通这才放下心来,朗声赞道:“这心正池果真不亏是上古大能所立,端得神奇!”
说实在的,马通此时是真得松了口气,只要自己心还是正的,那天魔的魔性再强,也影响不了自己,正如戒嗔常念的一句经文所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
朱君武也是轻舒了一口气,面上的笑容变得更加诚挚:“马兄果然是心地坦荡、光明磊落的好汉子,老朱佩服!”
马通本就是个好面子的人物,此时听得朱君武夸赞,心中也是舒畅,当下又是一阵互相吹捧云云。
进了山门,便是一道数百阶的石梯,两人拾级而上,便到了一个数十丈方圆的广场之中,广场上十数名青城派弟子正在斗剑切磋,此时见得两人出现,便纷纷罢手,围将上来,冲着朱君武行礼参见。
青城弟子中稳重些的还好,那些看上去年龄幼小的弟子有些好奇地看着马通,纷纷发问道:“掌教哥哥,这位大哥是咱们青城新收的弟子么?怎么看上去年龄好大了?”
朱君武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喝道:“胡说什么,这位马兄乃是通天宗的宗主,你们掌教我的兄弟,还不赶快大礼参见?”
也许是朱君武平日里太过和善,那些年龄幼小的弟子并不怕他,闻言俱都笑嘻嘻着地上前给马通行礼:“马宗主好。”“马宗主有礼了!”“通天宗,没听过啊,马宗主给我们介绍一下呗!”
马通也不介怀,微笑着一一还礼,修真无长幼,达者便为先,虽然眼前多是一些孩子,马通倒也不敢小觑了他们。
说话间,马通发现广场中央立有一座小楼,小楼上挂着一幅金字匾额,上书三个篆文大字“登仙楼”,一道九阶白玉梯直通小楼之上。
此时正有一名年方弱冠的少年正吃力地在白玉阶梯上攀登着,只是不管那少年如何努力,都止步于第四层阶梯之前,难以再进一步,急得那少年满头大汗,泫然欲泣。
马通看得心中有些不忍,当下不由得指着那座小楼问道:“朱兄,那孩子在做什么?”
朱君武看了小楼一眼说道:“马兄你有所不知,此楼名唤登仙楼,正是鄙派收徒的第二个门槛,那白玉阶梯同为祖上大仙所立,共分九阶,能够试炼入门弟子的根骨,每层为一等,共分第九等,鄙派收徒要求严格,至少要能登上第四层的弟子方能真正入我青城内门。”
马通闻言暗暗摇头:怪不得青城派人才凋零了,先是要测试人的心性,接下来又是如此苛刻的要求,让那些资质不错,根骨却稍差的求道者们情何以堪?
此时那名少年已经抵受不住第三层的压力,哭泣着退了下来,看得马通也不由得一阵心酸,当下便出言问道:“难道就不能网开一面,降低点要求么?”
朱君武也是一脸遗憾地摇了摇头:“其实我也曾经想过要废除这个规则,可惜我青城派收徒的规矩是秉承上古祖师的遗训所立,就连开派祖师都不敢违逆,更别提我这个小小的当代掌教了!”
第一六三章 天道
马通闻言不由得叹息不已,当下便问道:“朱兄,贵派收徒如此苛刻,想必还有第三道门槛吧?”
朱君武点头说道:“正是,鄙派收徒的第三道门槛,也只最重要的一道门槛,便是那玄坛大殿中的一副壁画,马兄若有兴趣,便请随我过去一观!”
马通自然有兴趣,当下便道:“那就劳烦朱兄带路了。”
两人离了广场,绕过登仙楼,便来到了一间巍峨的大殿之前,马通仰首望去,便见那大殿正门的门楣之上悬挂这一块金子匾额,匾额上书四个大字:“玄坛真君殿”。
进了玄坛大殿,只见大殿之上供得是乃是道家的三位大神三清,左右两侧则分立着另外两尊神像,左边那尊马通认识,跟外面溶洞中一样供得是玄坛真君赵公明,赵公明背后还站立着四尊小神,分别是: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
至于右边那尊满面虬髯、手持拂尘、身披八卦道袍的神像,马通仔细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子丑寅卯来,当下便向朱君武求教道:“朱兄,右首供得这位又是哪路神仙?”
朱君武诧异地说道:“这位便是人间界道教的第一代天师,已经飞升天庭的张道陵张天师,马兄居然不认得?”
马通这才恍然大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张天师!小弟孤陋寡闻,倒让朱兄见笑了。”
朱君武虽然心中纳闷,却也不再多问,当下便带着马通绕到了赵公明神像的背后,指着墙壁上的一副壁画说道:“这便是鄙派用来测试入门弟子资质、开蒙启智的天道图,每个人在这张图中都会观想到不同的东西,资质越高,进入观想的速度就越快,老朱我的资质在派中也算数一数二的了,当年第一次观想的时候也足足花了我三个时辰呢!”
说到这里,颇有些自得的朱君武故意停顿了一下,给马通留出了“赞叹”的时间,谁料却迟迟没有听到马通的回应,当下便有些奇怪地看向了马通。
这一看不打紧,朱君武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因为马通此时正一脸痴迷地望着墙壁上的天道图发呆,整个人朦朦胧胧的看似随时便能融入这一方天地之中,显然是早已经进入了观想的状态之中!
妖孽啊!
本来以为自己的记录至少在十年内无人能破的朱君武,想要仰天长啸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悲愤,却又怕坏了马通的机缘,只得掩面泪奔而去。。。。。。
所幸这位青城派的掌教大人还是很靠谱的,离开之前还记得封闭了大殿,并且传下掌教谕令,吩咐任何人不得去惊扰马通的观想。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其实不光是朱君武惊讶,当事人马通此时也很迷茫:因为就在他视线落在天道图上的那一刹那,面前的场景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就仿佛他整个人在一息之间穿越了时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无天无地、没有声音、没有丝毫生气的混沌世界,混沌之气奔腾肆虐、相互碰撞,而马通自己似乎就是那些混沌之气中的一粒微尘,正身不由己地随着混沌之气四处漂流。。。。。。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天地未开之前的混沌世界吗?
那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感觉,让马通在开始的时候非常惊恐,俗话说混沌不计年,过了不知道多久以后,马通才逐渐开始麻木。。。。。。
此后,他唯一的乐趣,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看着那些混沌物质相互碰撞、融合、爆炸之后形成种种新的物质,感受着这种奇妙过程中隐藏的至理。。。。。。
直到有一天,无声的混沌之中突然传来了一声怒喝,惊醒了发呆中的马通。
马通循声望去,就见那极远之处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肌肉虬结、手持巨斧、身高千万丈、浑身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巨汉,正在仰天怒吼!
下一刻,那巨汉居然挥起了手中的巨斧,一斧又一斧猛地劈向了面前的混沌黑暗!
“这是。。。。。。盘古开天地?”马通原本已然麻木不仁的脑袋突然清醒了过来,仔细地观察着盘古手中那不停挥动着的巨斧轨迹。
终于,在盘古的奋力劈砍之下,混沌之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无尽的混沌之气找到了出口,纷纷疯狂地涌向了裂缝,盘古却依然没有停下,继续一斧又一斧地劈在混沌之上,直到将那混沌彻底劈成了两半!
下一刻,混沌中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逐渐形成了天,那些重而浑浊的物质则缓缓下沉,慢慢形成了地,至此,天地初分。
马通亲眼目睹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全部过程,一种玄奥难明的明悟感觉突然汹涌地涌入了他的识海之中。。。。。。
接下来,马通又一一目睹了盘古撑开天地、身化世界万物、元神化为三清、精血化为十二祖巫的种种过程。。。。。。
直到昆仑山上响起了一声清亮的高呼:“吾乃玉清通天,见过老师!”
这声高呼便如一个咒语般让马通瞬间回到了现实世界,马通眼前的所有异象全部消失,就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此时任马通再三地仔细观摩面前的天道图,却发现自己再也进入不了之前那玄妙的观想状态了,似乎这天道图根本就只是一幅普普通通的道教壁画罢了。
就在马通失望不已的时候,玄坛大殿外传来了极乐散人李昆吾那洪亮清朗的声音:“马通小友,来了青城山,居然不第一时间来看望老头子我,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马通心中一喜,连忙整理了一下装束,推门走出了玄坛大殿,冲着立在大殿外正一脸笑意看着他的极乐散人李昆吾深施了一礼说道:“晚辈马通,见过极乐散人前辈,多日不见,前辈一切安好?”
李昆吾虽然修炼了数百年,但是却很少掺合红尘俗事,因此保留了一颗赤子童心,当下闻言心中舒畅,开怀大笑道:“哈哈,小友果真是重情重义之人,合我老头子的胃口,话说你刚才观想天道图之时,竟有一道神光自大殿之中直冲霄汉,想必小友获益匪浅吧?”
马通之前观想天道图之时,心中的确有了一丝玄之又玄的明悟,但是当他想要抓住的时候,却又发现自己什么也抓不住,当下便道:“似有所得,又似乎无所得,晚辈愚钝,还望前辈多多指点晚辈。”
李昆吾哈哈笑道:“别急,天道本就虚无缥缈,就算是资质再好的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青城派的心法最重修心,应该会对小友有所帮助,反正藏珍阁已经被朱君武那小子开放,小友你师门祖上跟我们青城又有渊源,小友日后尽可自由进出,翻阅典籍,至于能够参悟多少,就看小友你的机缘造化了。”
李昆吾的表态让马通大为感激,要知道华夏修真界最是敝帚自珍,不管自己门派的心法高深与否,却没有一家说是愿意把自家的心法无私地拿出来让别人参悟的,当下马通便诚心诚意地对李昆吾施礼道:“多谢前辈的照拂,晚辈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第一六四章 李昆吾的厚待
李昆吾大手一挥说道:“小友莫作妇人之态,你我一见投缘,忘年相交,说这些客气话便是见外了。老头子我阅人无数,小友却是老头子我第一个看不穿的人物,福缘造化非是常人能及,说不定日后青城派还要靠小友你的照拂呢!”
马通连忙表态道:“但有所请,晚辈莫敢不从!”
说实在的,自打跨入了修真界的大门,除了戒嗔之外,就数这位屹立在人间界巅峰的散仙大能对自己最是青眼有加、多有照顾,马通本就是知恩图报之人,自然立即便表明了态度。
李昆吾得了马通的表态,竟似是放下一桩心事般得轻松了许多,当下竟然开怀大笑道:“这些都是后话,日后再说,小友现在只需在青城山潜心修炼便是,我李昆吾倒要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来青城山找你的麻烦!”
马通闻言顿时对散仙的恐怖之处更加深了一层了解:自己人还在嵩山的时候,李昆吾便已派出朱君武到山门之处迎接自己,自己还未道明来意,李昆吾便已一切了然于心,端得是未卜先知、神通广大啊!
身为两劫散仙的李昆吾便有此神通,那三劫散仙冷无心又是何等的恐怖?自己之前是不是太过小看这个华山派的老祖了?想到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