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金融五百年-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科索沃战争到欧债危机

里海石油输入西欧必然要经过巴尔干地区。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在巴尔干则尤为重要。美国支持的中线线路便是由土耳其港口杰依汉通过黑海运到保加利亚的布尔加斯港,经过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直抵阿尔巴尼亚的亚得里亚海法罗拉港口,这一线路离科索沃最近距离仅20公里。

科索沃是前南斯拉夫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的文明发祥地。对于塞尔维亚人来说,相当于我国西北省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与苏联的主体民族俄罗斯血缘相近、语言文化相似、宗教相同源于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具有很亲密的政治与文化联系。

在“二战”前,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占当地人口的39%,其他都是塞尔维亚族。科索沃自治省之所以谋求独立,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穆斯林人口的激增,改变了民族构成比例。“二战”时,德国、意大利占领南斯拉夫后,强迫驱逐塞族人,拥入了大批与德国人合作的阿族穆斯林。到1961年,科索沃中67%的人为阿族穆斯林,其他24%为塞族。由于阿族穆斯林的出生率远高于塞族,科索沃地区的塞族人口比例越来越低。到1991年,阿族穆斯林人口比例超过90%,科索沃成为阿族穆斯林聚居区。

由于高生育率,阿族穆斯林人口结构非常年轻,近50%的阿族穆斯林年龄在20岁以下。年轻则意味着热血。随着苏联的崩溃,阿族青年独立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对塞族人进行种族灭绝式大屠杀的科索沃解放军。

塞族领导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早先是美国的宠儿,曾严格贯彻落实IMF对南斯拉夫所要求的各项新自由主义改革计划。美国人说他“看上去是一个经济自由派,有可能拥有更大的权力实行改革”。直到1998年3月,美国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都认为他是与美国“进行合作的正确人选”。1998年2月23日,美国巴尔干特使罗伯特·格尔巴德把阿族独立武装成为恐怖组织,以表示对米洛舍维奇的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前提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可以在南联盟(全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的部分地区成立的新国家,后分裂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任何地方派遣部队。这意味着,美国可以军事控制南联盟全境。对于这种丧权辱国的要求,米洛舍维奇理所当然地不会接受。

美国人开动宣传机器,造谣说南联盟军队在科索沃进行了种族屠杀,杀死了几十万人,还说科索沃有恐怖集中营,对阿族穆斯林进行系统强奸与种族灭绝。事后证明,这些新闻均属捏造。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从1999年3月24日夜开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9天的大规模空袭。塞族损失惨重,撤出科索沃。尽管其间俄罗斯一直维护塞族人,甚至曾直接派兵支援,但终因实力有限,回天乏术。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

美国花费了3660万美元在科索沃南部兴建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所建的最大、最昂贵的基地——邦德斯蒂尔基地,每年开销竟高达1。8亿美元。基地建设承包商是哈利伯顿公司,公司负责人是副总统切尼。由于基地规模巨大,设备先进,美军官兵将其与中国长城调侃成“能从太空看到的两大人造工程”。邦德斯蒂尔基地是美国控制科索沃通道的关键。向东趁俄罗斯衰败之际,将俄罗斯势力挤出巴尔干地区,扼制俄罗斯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紧紧地把俄罗斯束缚起来,使之完全丧失与西方对峙的能力。向南还可以加强对中东和北非产油国的控制,从而确保北非—中东—里海石油输往欧洲的通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科索沃战争,美国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欧盟,遏制欧元对美元的挑战。1958年,为了对付苏联,美国支持下的欧共体成立。1991年12月,欧共体13国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告欧盟成立。但随着苏联的瓦解,美国开始由支持欧洲一体化来对抗苏联变得越来越防备甚至开始遏制欧洲一体化进程。

1999年1月1日,国际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欧元诞生,目的在于恢复欧洲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找回欧洲的旧日荣光,削弱甚至夺取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形成以欧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欧元区拥有全球7大经济体中的3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整个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工业能力、技术基础和市场规模略强于美国。欧元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各国间的对外贸易都改由欧元结算,欧元在世界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的比例上升到20%。欧元在启动初期的10天内就对美元升值了近19%,与美元的汇率则达到1∶1。1806,美元地位受到直接的威胁。

在经济上,美国最大的威胁是欧元。在军事上,美国的对手是俄罗斯。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让欧盟与俄罗斯两强相争,形成欧洲内部的动荡,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欧元启动不到3个月,美国以北约的名义挑动科索沃战争,引起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借以敲打欧元。科索沃位处欧洲腹地,美国进行科索沃战争对欧洲的安全局势造成威胁,由此阻吓了国际资本流向欧洲。战争让投资者失去对欧元的信心,美元却变成了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美国人成功击溃欧元。从1999年3月开始,欧元大跌,跌幅达到30%,到2000年10月,欧元对美元汇率降到1∶0。8226。欧元一直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9。11”事件之后才得以绝处逢生。

欧盟一直致力于将中东石油经济整合进欧盟经济中,并以欧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毕竟欧盟与中东的贸易规模比美国的大得多。2005年7月,沙特阿拉伯货币政策署副署长公开宣称,今后将建立由6个石油产出国共同组建的共同货币——阿拉伯第纳尔,该货币将与欧元挂钩。2006年,伊朗成立石油交易所,以欧元作为该交易所定价和交易货币单位。2009年9月,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宣布,伊朗将使用欧元取代美元成为外汇储备货币。伊朗中央银行调整了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大幅减少了美元资产。

2007年7月,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美元地位一落千丈。2002年1月1日,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为1∶0。8594美元,到2008年3月27日则上升为1∶1。5798。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已从1999年3月的71。1%降到2007年年底的63。81%,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上升到26。5%以上。人们对美元的信心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如果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国都抛弃美元,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将土崩瓦解,美国将失去霸权并变成像拉丁美洲一样在外债中挣扎的二流国家,美国金融与工业寡头精英呼风唤雨、纵横江湖的风光将永久性丧失。

为了美元的地位和美国的利益,美国只有牺牲与自己同文同种的亲密伙伴欧盟。美国的突破口是中东阿联酋的迪拜。阿联酋由7个酋长国组成,其中第二大酋长国是迪拜酋长国。2009年11月25日,迪拜酋长国宣布,为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其金融顾问是罗斯柴尔德公司),将外债偿还延迟6个月。当时,欧元屡创佳绩,美元持续疲软,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1。51,各国央行纷纷抛售美元,欧元对美元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迪拜融资的主要来源是欧洲。迪拜危机引起欧元抛售狂潮。投资者抛出欧元买入美元,美元上涨,欧元下跌。欧洲股市也随之遭受重挫,跌幅超过3%以上。

随后,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频频遭到美国金融寡头控制的国际金融评级机构的暗算,欧元储备地位遭遇严峻挑战,美元则一路飙升。与此同时,英美政治界、媒体与学术界齐声唱衰欧元。欧债危机开始风起云涌,欧元持续大跌,而美元却大涨。

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国财政部发行巨额国债,2010年发行的规模达1。8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联储采用低利率政策,扩张信用,对外贬值美元,以达到扭转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的目的。

欧元被攻击后,很多拥有大量欧元储备的国家和欧元投资者大肆抛售欧元,增持美元。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因欧元贬值而大幅缩水。美国的金融投机狙击手趁机再对这些国家进行金融攻击,造成资本外逃的局面。这些资金只能流入美国,帮助美国完成国债发行与产业建设。如果不事先打击欧元,即便在这些国家引起金融危机,资本外逃的方向也可能是欧盟,不一定可以达到美国的目的。此外,美国还通过贸易保护与汇率操纵的双管齐下,配合华尔街投机资本对其他国家的金融攻击,迫使很多国家经济硬着陆,使这些国家的各种优质金融资产(包括房地产)与资源廉价让华尔街投机资本抄底收购(不是以当地货币计算的低价,而是指以美元或其他国家货币计算的低价),最终将美国的金融与经济危机转移到其他国家,让全世界人民为美国金融与工业寡头埋单。而这些策略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保持美元独霸天下的地位,只要维护住了这种地位,美国的一切经济问题都可以转嫁到其他国家。

普京大帝与俄罗斯的觉醒

2000年,克格勃出身的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权力交接中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署了对叶利钦家族的特赦令,赦免叶利钦家族的腐败行为。

普京接管的俄罗斯是一个已经近乎破产的国家:金融彻底崩溃,卢布几乎已变成废纸;日本趁机以巨额投资引诱俄罗斯放弃北方四岛,西方国家以能否加入WTO要挟俄罗斯开放资源;西方国家在车臣问题上威胁俄罗斯不准以武力实现国家统一;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独立价值观正在被美国精英及其在俄罗斯的代理人摧毁(美国中情局的研究表明,金钱并不能收买一切,必须对代理人洗脑,让代理人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是有利的,在道德上占据制高点,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损害本国人民的利益)。

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普京,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精神。他一上台,就向搞垮俄罗斯的金融寡头们发出严重警告:“我奉劝那些人最好还是先把自己在法国或西班牙地中海沿岸买的宫殿卖掉……他们的钱是哪里来的?”他还奉劝那些用假名字或假文件在海外购置不动产的人,不要和国家开玩笑,不要自以为聪明,俄国家资产委员会将会拿出对付他们的办法。

刚开始,人们都以为普京斗不过那些寡头。但在普金的运筹帷幄下,那些呼风唤雨、左右政局的犹太金融寡头被一一清除。首先遭到打击的是金融媒体大亨古辛斯基和媒体汽车大亨别列佐夫斯基,他们被迫逃亡国外。紧接着,石油大亨阿列克斯普若夫、工矿业大亨波塔宁被起诉。2003年,政府以经济罪名逮捕了试图干预议会选举的大富豪霍多尔科夫斯基,2005年将其判刑。

普京深知媒体和舆论的重要性。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媒体和舆论对苏联的妖魔化。普京曾说过:“在苏联时期我国拥有的一切就不值得我们回忆了吗?我们把杜纳耶夫斯基、肖洛霍夫、肖斯塔科维奇、科罗廖夫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置于何地?我们把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飞行置于何地?把鲁缅采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时期以来俄国军队所取得的辉煌胜利置于何地?1945年春天的伟大胜利又该怎么解释?……红旗是我国人民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旗帜。”

2001年,俄罗斯颁布了《大众传媒法》,规定外资在俄传媒机构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2002年,普京签署总统令,取消了叶利钦于1991年给予美国“自由欧洲”电台在俄罗斯境内活动的各种特权。2000年,俄罗斯政府对别列佐夫斯基控制的公共电视台增股达51%;国家控股的俄天然气公司利用债权控制了桥集团的独立电视台。2001年,国有鲁克石油公司对属于别列佐夫斯基的TB…6电视台提出经济诉讼,迫使其倒闭。目前,俄罗斯政府已控制了3家最大的电视台、70%的广播电视和80%的报纸。

其实,国企效率并不比私企低。1922年苏联工业产值的只占全世界的1%,而到1972年达到了20%,而今天俄罗斯又下降到了不到1。5%。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的国企效率也比私企要强,其中西德国企的劳动生产率是私企的1。34倍,法国为1。30倍,意大利为1。21倍,英国为1。91倍。

普京仅同意对非战略性的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私有化改制,而将大量重要的私有化的企业再次国有化。2004年8月4日,普京签署了“关于确定国有战略企业和战略股份公司名单”的命令,包括514家国有战略企业和549家战略股份公司,并明确规定政府无权对这些战略企业实行私有化。战略企业是指其产品和服务对国防、国家安全和保障公民精神、健康和合法权益有着战略意义的企业。战略企业涉及石油、天然气、运输、电力、对外贸易、银行、渔业、钢铁制造业等领域。其中国防企业占到了80%,有“米格”和“苏霍伊”飞机制造厂等著名企业;还有能源、交通运输等企业,如“天然气工业公司”、“石油运输公司”、“俄罗斯石油”、“俄罗斯铁路”、“统一电力系统”、“对外贸易银行”等。

俄罗斯的社会上层存在一批阿郎若德式(指那些虽讲着俄语,以俄式思维解读事物,在俄罗斯文化熏陶下成长,却最终强烈地厌恶着俄罗斯的一切,并否认自己是俄罗斯人)的人物。他们亲西方,出卖俄罗斯的国家利益。2007年11月21日,普京在莫斯科的一场集会上说:“国内外的反对者想把俄罗斯搞坏。那些反对我们的人想看到一个贫弱的国家。他们想要一个无组织、无秩序、分裂的社会,以便他们在背后搞肮脏勾当。在这个国家,有些人像走狗一样向外国使馆乞食,指望得到外国基金会和政府的支持,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人。他们从西方专家那里学了两招,又在邻国接受了训练,现在他们要上街游行了,又想要煽风点火和进行挑衅。一旦这些先生重新掌权,他们将再次欺骗民众,中饱私囊。他们想复辟建立在贪污和谎言基础上的寡头政治。”

俄罗斯再也不会像叶利钦时代一样被美国人胁迫了。2008年8月,俄罗斯政府非常强硬地宣布,将退出与本国利益相抵触的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签署的协议。普京表示,俄罗斯加入WTO在某些经济领域将会承担沉重的负担,与俄罗斯的利益相冲突。俄罗斯要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为了抵御美国对俄罗斯的军事包围与遏制,普京将重振俄罗斯军事工业雄风作为第一要务。2010年12月,普京宣布,将在今后10年投入20万亿卢布,相当于6500亿美元的军费,来实现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

尽管普京因手段强硬,做事雷厉风行,而被誉之为新一代沙皇——普京大帝,但俄罗斯重新崛起的道路将会非常坎坷。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的外债仅649亿美元。到了普京时代,俄罗斯外债一度曾高达5600亿美元。截至2010年7月1日,俄罗斯外债总额为4167亿美元,远超过苏联时期的债务。

普京不仅未能将俄罗斯寡头彻底打压下去,反而无法遏制贫富分化与财富集中的势头。2009年,俄罗斯收入水平大致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但老百姓的收入与生活水平还不如苏联时期。与此同时,寡头的实力却越来越强。2005年,有44人总资产超过10亿美元,有5人达到100亿美元以上。2006年,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增加到61人,100亿美元以上的则增加到10人。现在,莫斯科的超级富豪数量名列世界第二。

俄罗斯大面积腐败的情况让苏联时期的政府自愧弗如。现在的俄罗斯政府自上而下几乎没有不收受贿赂的官员,公职人员的敲诈勒索更是家常便饭。卖官鬻爵已经变得制度化,购买一个政府的高级职位,需要15万到100万美元不等。2005年,腐败经济的规模达到3160亿美元,几乎是俄罗斯GDP的一半左右。

俄罗斯已从一个工业强国变成了资源出口国。俄罗斯共产党总书记久加诺夫就这样评价俄罗斯:“在苏联集团瓦解以及世界被重新瓜分后开始的这场大范围冒险性‘游戏’中,每一个国家实际上都被赋予了各自的角色定位:一些国家成为金融中心,另一些国家成为拥有廉价劳动力的‘装配工厂’,第三种国家——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则担负起资源供应者实质上是资源附庸的角色,这些国家根本不能指望把大力发展生产与科技基地作为依靠。”

俄罗斯的民族产业也无好转的趋势,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2009年,俄罗斯年产汽车不足70万辆,还不如奇瑞一家公司的汽车产量。以工业基础的机床制造业来看,仅在2009年,金属切割机床的生产就下降了66。2%,进口依赖目前已经超过90%。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如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机电工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等,俄罗斯都处于落后状态,有些甚至处于严重危机之中。俄罗斯基础设施大都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目前已严重老化,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更新。

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成了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俄罗斯经济复兴有60%是因为石油价格的上涨。2004年俄罗斯80%的出口来自燃料能源综合产品,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4由石油、天然气收入构成。2005年俄国石油出口2。51亿吨,出口收入900亿美元。占国内总出口额的1/3左右。石油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54%,外汇收入的45%来自能源。普京也曾警告说:“俄国赚钱的产业依旧是石油、天然气和各类金属,我们正在坐吃山空,耗蚀国家资源,长此以往,国家终不免沦入政治和经济停滞的窘境。俄国的经济结构若不求更新、现代化,俄罗斯的经济终将是靠不住的。”但无论如何,从目前来看,石油与天然气对俄罗斯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奥林匹斯地狱与格鲁吉亚,石油卢布与石油美元

《奥林匹斯地狱》(Olympus Inferno)是一部俄罗斯电影,内容反映的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南奥塞梯之战。在影片中,格鲁吉亚人仗着美国人撑腰对南奥塞梯人烧杀抢掠,而俄罗斯军队作为一支正义、威武、勇敢之师拯救了南奥塞梯人。有趣的是,好莱坞翻拍了这部电影,名曰《格鲁吉亚》,情节与《奥林匹斯地狱》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将反面角色变成了俄军。

其实,俄罗斯内部和周边地区的不稳定都有美国人的影子。尽管一代超级大国苏联被美国斗垮了,但俄罗斯拥有辽阔的领土、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俄罗斯还是地球上唯一在军事能力上可与美国相匹敌的国家。因此,美国一直都在渗透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美国外交部、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全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国际共和协会、自由之家、索罗斯的开放社会研究所和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一直支持俄罗斯周边地区的反俄政治集团,先后发动了乌克兰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和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来帮助反俄势力掌握当地政权。

俄罗斯的经济复苏非常脆弱,主要是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大涨,给俄罗斯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是,如果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大幅下降,俄罗斯的石油收益也将随之下降,普京重振俄罗斯雄风的梦想也将灰飞烟灭。只有争夺到石油定价权和国际贸易的货币结算全,才能保证有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俄罗斯,保证俄罗斯的重新崛起。然而,尽管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作为主要交易标准的乌拉尔石油却以布伦特石油的价格作为计划标准,这让俄罗斯每年承受40亿美元的汇率浮动损失。

只有将石油与天然气的定价权控制在手中,俄罗斯才能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基础重新确立超级大国的地位。2007年11月14日,普京宣布在圣彼得堡建立石油交易所,并以卢布作为交易货币。2008年3月3日,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正式开盘。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是俄罗斯国内石油产品的交易平台,注册有俄罗斯国防部、农业部和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以及26家非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承担着俄罗斯石油1/4的交易量。这已扭转了俄罗斯国内石油的交易依赖美国控制的国际石油交易体系的局面,牢牢将俄罗斯国内石油定价权掌握在俄罗斯人手中。

随后,俄罗斯推出石油国际交易的定价体制,把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打造成国际石油商品交易所,从而掌控俄罗斯原油出口交易的定价权。俄罗斯把俄罗斯出口混合原油(REBCO)期货从纽约期货交易所撤出,而使此期货在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进行交易。俄罗斯因此立法,只允许俄罗斯银行和石油大公司参与REBCO的期货交易,把国外公司拒之于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门外。2009年,俄罗斯还向伊朗建议在圣彼得堡交易所出售伊朗石油。

作为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俄罗斯决心与利比亚、伊朗以及非洲一些天然气出口大国联合起来垄断全球天然气市场,控制天然气定价权。欧盟所使用的40%的天然气和33%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其他来自利比亚等北非国家。利比亚愿意按俄罗斯倡导的交易体系向欧洲提供天然气,伊朗准备与俄罗斯建立一个天然气生产国组织。同时,俄罗斯仍然主导着里海石油天然气管道线路的建设。这样,俄罗斯就可以全面掌握欧洲天然气供应的主动权。

新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到2020年,要以石油天然气为资源支撑杠杆,俄罗斯将完善石油与天然气计价结算体系,把莫斯科建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把卢布打造成区域货币,并进一步打造成国际结算货币,要将美元拉下马来。俄罗斯努力减少对外贸易中的用美元结算的交易比重,其中俄罗斯与中国已经就双边贸易结算采用卢布对人民币的交易机制历史性地达成协议。俄罗斯非常清楚,经济金融权需要枪杆子的保证。普京表示,到2020年,俄罗斯将完成海基、陆基、空基和太空基的战略核武器的更新换代,为争夺国际石油与天然气的定价权保驾护航。

俄罗斯的新石油交易所和计价体制挑战了美国的WTI定价机制。一旦俄罗斯所倡导的石油资源的新交易计价体系建成,美国的石油美元基础与金融霸权必将瓦解。这是美国金融寡头与工业精英所不愿看到的。美国要给俄罗斯使点小手段,敲打一下普京。

斯大林的老家格鲁吉亚首当其冲,成为美国人放火的首选地。格鲁吉亚原本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格鲁吉亚脱离苏联的控制,但其北部的南奥塞梯自治政府(俄罗斯境内与南奥塞梯接壤处有北奥塞梯,与南奥塞梯的居民一样,都属于奥塞梯人)迅即宣布脱离格鲁吉亚并入苏联。格鲁吉亚随即宣布取消南奥塞梯的自治地位,采取武力镇压。直到1992年,格鲁吉亚在俄罗斯的压力下,宣布停火,组成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混合维和部队进驻该地。

格鲁吉亚地处俄罗斯、伊朗和里海之间,是可以绕过俄罗斯和伊朗将里海石油直接输送到西欧的重要通道之一。里海中线方案有两条,其中一条便通过格鲁吉亚→文¤人··书·¤·屋←,这条线路是里海与土耳其之间最短的输油线路。这决定了美国要对付俄罗斯,必然要控制格鲁吉亚。

2004年,留学美国的格鲁吉亚律师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当上格鲁吉亚总统。他的上台完全依靠美国,就连街头政变也由美国情报机构一手策划。萨卡什维利无非扮演了一个美国傀儡与代理人的角色。据说在一次群众集会上,他演讲完后曾回头对身后的美国顾问说了句:“这样说可以吗?”

格鲁吉亚军队的装备更新与训练也由美国人一手操办。美国中情局和美国军方的卫星及情报网一直为格鲁吉亚提供支持。格军拥有以色列的无人机技术,美国的肩扛和车载防空导弹。美国特种部队老兵还专门为格军训练了狙击手。就连格鲁吉亚军队的军装都由美国人资助。南奥塞梯战争期间,俄兵将格军打得落花流水,占领了格军兵营。因美国赞助的军装质量比俄军的好,很多俄军官兵营夺走格军军装,他们还在营房的墙上留下了这样的一行字:“山姆大叔,为你们慷慨赞助俄罗斯人的军装表达谢意,以后我们还会再来拿军装!”

2008年,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格军在美国人的授意下向南奥塞梯发动进攻,很快就攻下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萨卡什维利以为,利用奥运会开幕的特殊时间,迅速占领首府并破坏通往北奥塞梯的道路并埋设地雷,再将北约与美国军队引入格鲁吉亚,俄罗斯因惧怕与美国开战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萨卡什维利打错了如意算盘。俄罗斯继承了沙皇所留下了的庞大的土地与各种资源、斯大林所留下的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旦侵犯到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俄军必将坚决给予还击。事发不久,俄兵便增援南奥塞梯。经过美国人训练的格军却不堪一击,被打得丢盔卸甲,不得不退出南奥塞梯。

2008年8月26日,就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两天后,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总统宣布,考虑到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人民要求自由的意愿,根据《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原则宣言》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等国际文件,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随后,一向反美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承认两地的主权独立地位。

未来在树立石油卢布国际地位的道路上,俄罗斯仍将走得非常艰难,而南奥塞梯之战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次贷危机、伊斯兰世界的崛起

美国30多年来,一直通过债务支持的虚拟经济来拉动经济。但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最终必将破灭。因为虚拟经济是不真实的东西,就像企业并没有真正盈利而假装出来的盈利。

CDS明显被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高估。美联储创造了巨额信贷,而高居不下的债务造成资产价格不断上涨,随之形成的金融泡沫反过来又维持了更高的债务。2007年年底,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市场规模达到62。2万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GDP仅为13万亿美元,全球的GDP也才有54万亿美元。

债务利息是以复利形式进行计算的。这种钱滚钱的虚拟经济根本无法长期维持下去。房价要么继续上涨,要么突然崩溃。一旦缺少足够的后续贷款购房者,价格就必定下降,泡沫就要破灭了。

2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