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份地图,日后明军收复安西北庭的时候不知道会少花多少心思。更不知道会因此少让多少大明将士埋骨他乡,这让大明满朝上下对他们原本看不上眼的拨汗那王亲近了许多。

还有一份是大马士革弯刀的制作方法,虽然只有一部分,残缺不全,但大马士革弯刀的名声即使远在东方,大明上下也是听过的。林靖文自己就有几把费尽心思弄到的大马士革弯刀,他拿着跟大明出产的严禁外流的花纹刃比较过,客观上说,大马士革弯刀地工艺和制造水平大明还看不上,毕竟大明的花纹刃技术结合了先唐朝的花纹刃技术和热淬火技术,再加以改进,但大马士革弯刀的材料却比大明地钢材好了许多,所以两者的整体质量倒是相差不多。这个没办法,整个中国的铁矿品级都不高,而大马士革弯刀采用的可是天竺出产的上等乌兹钢,这一点大明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这是先天上的劣势。不过么,大明的花纹刃技术虽然在工艺和制造水平上优于大马士革弯刀,但两者之间还是有颇多不同之处,还是可以相互借鉴不少的,薛忠唐又为大明立了一大功。

最后一个是三百白奴。

奴隶在大明是合法存在地,向天子进献奴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敌烈人就刚刚进献了数千奴隶,但拨汗那王进献地这三百白奴不同,不是人种上的不同,而是,拨汗那王进献地可不仅仅只是奴隶,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全新兵种的训练方法,那就是重骑兵的训练方法。

东方也有重骑兵,被称作甲骑,女直人就是以甲骑闻名于世的,但东方的甲骑和西方的不同,不仅装备不一样,战斗模式和训练方法更是天差地远,就林靖文来说,他更看重西方的重骑兵一些。毕竟么,东方有自己的特色兵种,弓弩、炮兵、钩镰枪等等,甲骑也有,但毕竟不占主流,而西方,欧洲人可是靠重骑兵吃饭的,这可以说是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兵种,一个是副业,而一个是主业,自然是西方的更专业一些,拨汗那王带来的这套重骑兵的训练方法和作战模式大明还是需要的,轻骑虽然恐怖,但甲骑也有甲骑的长处,几万甲骑冲锋起来,除了甲骑和重步兵,林靖文还想象不出有什么兵种能抵挡得住。

虽然天子没有明说,但薛忠唐已经知道,拨汗那复国一事可以说是成了。不但是薛忠唐因此而兴奋不已,就是他的那个朋友,那个叫达姆的阿拔斯商人,也因此而起了不少心思,他与薛忠唐合计了许久,生意也不做了,匆匆处理了货物就立马转头回了大食,看来他也是有心思的,他的这个心思在后来也为明军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方便。

这是后话。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三十章 三路伐辽

大年初十,也就是刚刚过完年,赵就接到了天子的诏令。赵是在中原过年的,毕竟,虽然他是明臣,但他的父母家人可都是在大宋,这过年么,求的是一个团圆,赵自然是留在中原过年。

赵匆匆进宫求见赵佶。

“父皇,天子召儿臣还朝,儿臣此来最后一次确认一下父皇的旨意,大宋可会与大明连兵伐辽?”

要说,赵佶对赵是越来越喜爱了。他的儿子实在太多,以前么,对这个排行十七的小儿子不怎么理会,可不曾想,十年不见,他看不上眼的小儿子却被别人培养成了一个人才,天子门生啊!通过这些时日的接触,赵佶发现,虽然赵的才能以军略方面要强上一些,但让赵治理政务也是能胜任的,赵佶这阵子就起了一个心思,那就是让赵回到大宋来,毕竟赵是他赵佶的儿子,让这么个人才,还是大宋宗亲跑去为别的国家效力,那叫什么事?

赵佶也不回答,却反问:“皇儿,为父给你说的事你考虑得如何?皇儿毕竟是大宋皇子,还是回大宋好些。”

赵很不高兴,却不好发作,语气委婉地道:“父皇这是说哪儿的话,儿身为大明臣子,自然是效忠于大明朝,天子待儿恩重如山,又有教养和知遇之恩,,儿万万不敢存了背弃天子之心,此话却也休提。话说回来。大宋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却也不差儿一人。”

实际上赵也不是没动过这个心思,一是林靖文对他恩重。他实在不想让林靖文失望。这二嘛,宋明体制不同,赵所学地东西也不是中原的那一套,他的才能是有,但就这个时代来说,他地才能也只能在大明朝才有用武之地,若是让他回到大宋,他只能是庸碌无为…………就象前几年被驱逐回中原的郑之原那样。郑之原在大明的时候还不是才能卓著,因功累迁,但回了大宋却变得一事无成,成了一个不受待见的小吏,不是郑之原没才华,而是他的才华在中原用不上啊!

赵不想这样,林靖文教给他一身的本事,他想将这身本事施展出来。

赵佶忙道:“为父也不是教你背弃大明天子,若皇儿肯回大宋效力,为父自会亲自与大明天子解说。虽未有确实盟约,但宋明实为盟国,想来若为父亲自与说的话,大明天子不会不给为父这个脸面的,若得大明天子允许,皇儿也算不上背弃。”

赵想也不想,再三摇头,只是不允。

赵佶只好按下此话不提,却转了脸色,正色道:“朕还是那句话。宋明若无确实盟约,大宋是不会与大明一同出兵伐辽地。”

赵暗自撇嘴,你当现在还是两个月之前啊,那时候辽国四处借兵。两个月的辽国是可以集结四五十万甚至是六十万兵马,但是两个月后的今天,乌古人没了,敌烈人降了,蒙古人损失惨重,大明朝又是重兵囤积草原,辽国现在别想从草原上得到一兵一卒的援军…………一句话,两个月后的今天。大宋出不出兵已经无关紧要了。

想到这里。赵也不多话,只道:“如此。待孩儿与母亲告别之后即返回辽东。”

赵佶就觉得奇怪了,往日一说连兵伐辽,这赵是劝了又劝的,今天怎么就这一句话?不过这个问题他们谈了都两个月了,赵少说一两句也没什么,赵佶也不在意,只是不死心地道:“皇儿真的不考虑一下?若皇儿回大宋效力,虽然朕无法立皇儿为太子,却可以让皇儿摄理大宋朝政,日后皇儿与你大兄一为君一为臣,共创我大宋盛世,此岂不是一段佳话?皇儿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赵摇摇头,自去寻孟贵妃告别。

半月之后,赵回到辽东,刚回来就被天子召见。

“微臣无能,无法劝服大宋与大明一同出兵。”赵还真是挺惭愧的。

不过林靖文却毫不在意,“无妨,时至今日,大宋出不出兵已经无关紧要,仅就我大明一国之力已可以灭辽。”顿了顿,又道:“其实在十年前我大明就已有灭辽之力,只是当时大明立足辽东未久,根基不稳,尚有女直人于一旁虎视眈眈,还有草原上的达达人和蒙古人更是野心勃勃,以当时的大明国力,尚无法控制住女直和达达。xx更重要地是,当时大明的体制尚未于辽东建立,倾力灭辽简单,但若当时灭辽,则必然是初生的大明被辽国的儒家文化同化,这不是寡人想看到的。时至今日,大明法制已全,再也不虑儒家,灭辽时机成熟了。”

赵连忙表示恭喜。

林靖文点点头,“嗯!此次战争不会仅灭辽就结束的,五年生聚,十年积累,大明囤积的粮草军械堆积如山,国库丰盈,兵强马壮,区区辽国尚不用大明倾力而为,此次寡人准备一直打到河西,最低限度是收复河西走廊,若大明铁骑能抵达安西则更好。故而,此战定会连年,寡人召爱卿还朝主持大局。”

“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正月十六,上元节刚过,林靖文登台拜赵为上军大将军,出兵八十万正式启动灭辽之战。

明军兵分三路。

北路是韩卫那一路也就不多说了,韩卫那一路兵马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出兵,都已经打下乌古和敌烈两部了,现在韩卫则领兵继续西进,攻打辽国的西北招讨司,这里有辽国最后的精兵。而谭破虏则联合三河草原北边地茶扎剌部达达人攻打蒙古。灭掉蒙古之后则会往西扫荡梅里急、达密里等达达部落和北部达达(克烈人),然后与韩卫会师于可敦城。这一路明军地战场主要在今日的外蒙古境内,远地甚至能打到俄国境内。离辽国中枢距离较远。

南路兵马以镇西将军、万户那朵为主帅,从辽西府出兵十四万,包括六万骑兵和八万步卒越过长城攻打辽国南京祈律府,也就是燕云十六州,在林靖文的计划里,燕云十六州可没大宋什么事。

中路兵马是主力,以兴中府地十万羽林和五万折冲府兵为主,再从辽阳尹调去五万弓骑和二十部折冲府兵。另外属国朝鲜出了六万仆从军,日本国也出兵四万助战,耽罗国较小,但也出了三千兵马,其余臣服于大明的长白山女直、鸭渌江女直、东海女直各部则各自出兵数千到一两万不等。合计,中路兵马达到恐怖的六十万人,上军大将军赵亲自挂帅,万户萧里得显、宿卫大将军孙泽为副,另有万夫长折可保、万夫长鲁元戎、千户崔汉忠、千户岛律宗家等,可谓将星云集。大明名传于世的名将、各属国享誉全国的勇士,都在中路军找得到。

此外,南方的美岸州、夷州府还有琉球府首次出兵。

大明地兵马主要是北人,在大明本土,南人虽然没到被歧视的地步,但北人一贯都是瞧不起文弱地南人地,何况是在尚武成风的大明,百万明军之中南人所占地比例尚不足五万,由此可见一斑。在明人眼里,北人向来是大明兵马的来源。而南人,他们也就出些钱粮而已,了不起出些海军将士。这一点,南人是无论如何都不服气的。此次大战之前南方三州都吵翻了天,三州官吏贵族联名上书天子,此次大战无论如何南方三州都必须要派兵参战,北方贵族自然是要拼命阻止。这件事从秦元134年一直吵到1348年,争吵之烈,以致辽人都收到了消息。最后天子诏令,夷州万户李恢领南方三州折冲府兵六万助战,被编入南路军。受镇西将军节制。

大明军制。百夫长可领百人或是百骑,万夫长可领万人或是万骑。而百户千户万户则相当于几个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百户最多可领五百人,千户可领五千人,以此类推。大明军中没有中原的伍、什、队、曲等编制,只有百人队千人队万人队,但林靖文引入了军衔制度,以校尉、偏将、将军等为为军衔,虽然名称不同,但制度上与后世军衔制一样。闲话休提。

最先出兵的是北路。光武一战,蒙古人十五万骑尽没,而此时地蒙古总共也不过就是二十万帐,十五万骑已经是蒙古全族四之三的兵力了,蒙古本部驻地剩下的人马不过只有五万骑兵,最多七万人,而谭破虏麾下此时除了两万羽林十万折冲府兵之外,尚有四万乌古骑兵,茶扎剌部虽然刚刚惨败于蒙古之手,但总能凑个几万骑出来,所以,谭破虏倒是抽调了一万乌古骑兵和四万折冲府兵南下。

秦元1348年正月十六,明军刚刚在辽阳尹誓师出征,北路军抽调出的五万人已由耶律昊带领南下,当日即攻克大定府以北四百里的高州,明辽大战正式开始。

高州只是个观察州,小州而已,没多少驻军,但对于此时的大定府来说,却是北方屏障,攻下高州之后,明军若再南下攻克恩州,则大定府北方将毫无防御,相当于对北路明军不设防。

收到战报,大定府一日三惊,耶律延禧大惊,连忙抽调三万辽军急速驻防恩州。

此时的大定府也就只有耶律延禧这几年拼命征的三十万新兵,其实也没有三十万人,实际上只有二十万出头,号称三十万,另外还有从契丹三十四部中的契丹、奚、渤海等部中强征的七万人,而且,由于缺少马匹,这七万人只有四万骑兵,黑车子室韦倒是对辽国忠心不二,他们出了三万人助战,这三万人此时也驻扎在大定府。总计来说,大定府此时也有三十多万人马,这可是辽国最后地实力了。

不过,辽军此时还未完全做好大战的准备,主要是缺少粮食,军械更是短缺。秦元134年明军第一次攻陷大定府,那一次,明军将辽国国都,包括国库,掳掠一空,二十余万辽军被贬作奴隶,钱粮马匹军械全被运回辽东,工匠更是一个不留,虽然耶律延禧这几年拼命搜刮,但区区几年时间,搜刮来的远远不够装备三十万大军所需,大定府的三十万辽军,除去黑车子室韦支援地三万人之外,其余辽军兵器倒是齐全了,但铠甲弓弩箭矢极度稀缺,抛石机床弩之类的大型军械更是屈指可数。

如此实力,安能抵挡大明朝数十万大军的围攻?

高州陷落,眼见大定府北方危急,这还没完,南路那朵的十数万明军虽然是以祈律府为目标,但为保侧翼,那朵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下龙、利二州,而利州离大定府比高州还近些,只有不到三百里。

耶律延禧无法,只得再次抽调数万人入驻榆州,这是大定府南方屏障。

这还没完,赵的兵马虽然还只是刚从辽阳尹开拔,但兴中府呢?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三十一章 今日起,你便为辽侯

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就在赵正式领兵之日,兴中府就已经先期出兵。

兴中府是大明最靠近辽国的重镇,历来都有重兵驻守,常年驻扎有十万羽林还有二十部折冲府兵,而镇守大将,则是宗泽。

很耳熟吧,这个宗泽正是历史上三呼“过河”的那个抗金名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秦元1341年,当时的大明与大宋的关系可算不上好,当年明军第一次攻入中原,十数万明军从登州、莱州等地登陆大宋的京东东路,一路攻克青州府,掠得无数钱粮还有四十万户人口而还,当时的登州守将就是宗泽(按照历史,梁山起义的前两年宗泽的确是登州守将,而宗泽调入河北禁军还是海上之盟之后的事,《宋史》记载是在公元1117年前后),登州被明军攻陷,宗泽兵败失城,其人也被明军俘虏。本来这厮被俘之后寻死觅活的,要说林靖文是知道宗泽大名的,可明军将士不知道啊,见这厮整日不安分,明军将士差点将这厮给杀了以儆效尤,不过么,幸亏登州三将那次也在出征之列,也就是孙泽、胡寒、孔大庸这三个出身登州厢军的明军将领,孙泽他们可是听说过宗泽大名的,得知宗泽被明军所俘,大惊之下,三将轮流前往招降,可惜宗泽这厮有些愚忠,硬是不肯降,只求速死……战后明军退出山东,后来明军第二次攻入中原。扬州一战之后,按照明军和童贯私下签订地契约,明军所俘的宋军将士都被童贯以钱粮赎了回去。其中就包括了宗泽。此后与历史上相差不大,历史上宗泽是因为反对大宋和金国结盟才被罢官,但这次却是因为丢城失地而被贬谪,更是因为其在登州任上得罪了权贵,结果官职被一撸到底,成了一介草民。

后来宋明和亲,两国交好,赵也能自由出入中原。要说赵这厮也不地道,他在中原可是拼命地挖宋朝的墙角,看到或者是听说有什么贤臣名将之后就拼命招揽,而这些贤臣名将在政治黑暗地大宋往往都是被排挤贬谪的,这些人里面就包括宗泽。

于是乎,很显然,宗泽没有按照历史那样在赵桓即位之后进入河北禁军,而是被赵这厮以大宋十七皇子的名义招入大明,成了大明朝的兴中府守将。=

不过话说回来,宗泽来大明之后对自己的状况还是很满意的。他投入大明朝是经过大宋皇帝允许的…………他们这一类人虽然的确是贤臣名将,但赵佶可看不上,既然赵想要,赵佶也不会多说什么,也就是默许了,这让赵很是挖了一番墙脚…………算不上叛国,更让他满意地是,大明兵甲无双,将士勇猛善战不说,军威鼎盛。让契丹人畏惧,这是宗泽最佩服也是最满意的,相比于每战必败的宋军,宗泽倒是更愿意成为明军大将。

(前面的章节。也就是明军第二次攻入中原的那一次没写清楚,有一部分情节被我跳过了,汗,不过也算不上硬伤,这里补一下得了。)

收到朝廷正式下令伐辽,宗泽可是等这一天等了有几年了,如今大明朝正式说要灭辽…………这是他毕生的心愿。

是以,接到枢密院命令之后。宗泽按照参谋部的计划。从兴中府的二十万驻军之中抽调了十五万人,作为先锋。先期出兵。

十五万明军蜂拥而出,第一个目标就是渝州,那里刚被耶律延禧增派了四万辽军,十五万人将渝州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过宗泽没有下令攻城。

此时的辽东,林靖文在接见辽国质子、晋王耶律敖鲁,汉名叫耶律殇,还有耶律余睹。

作为质子,耶律殇的日子可算不上好过,耶律延禧虽然心里极不服气,但事实上却是要看大明朝地脸色,国家势弱,你能指望耶律殇在大明朝能有什么地位?做质子的这几年,耶律殇可谓是受尽白眼和耻笑,见到一个五品小吏都得陪着笑脸,没办法啊,大明朝是强国,强国小民在弱国眼里都是人上人,更何况是强国的官吏,耶律殇虽然是辽国皇子,但大明朝的官吏他惹不起。

耶律余睹就更不用说了,这厮被大明关押了有几个年头,也就是说,这厮足足坐了几年的牢,几年牢饭吃下来什么脾气也被消磨没了…………这还是耶律殇多次向大明天子求情耶律余睹才能被放出来,不然这厮被终生监禁都有可能。****没办法,这厮虽然很有领兵的才能,但那脾气实在是……林靖文还当真准备关他个十年二十年来着,反正大明朝富庶,多养一个犯人也不算什么。

因此,蒙天子召见,耶律殇小心翼翼就不必说了,原本孤傲非常的耶律余睹也是规规矩矩,不敢有丝毫不敬。

看着这叔侄俩恭敬的态度,林靖文十分满意,这才是他想要的。

“耶律爱卿来我大明也有几个年头了吧?”

耶律殇不知道眼前这个有名残暴的君王是个什么心思,小心翼翼地答道:“是地。回陛下,下臣是秦元1342年入大明为质,至今已五年有余。”

“嗯,五年了,爱卿今岁也有三十了吧?”

“回陛下,下臣今年已三十有一矣!”

林靖文点点头,又问耶律余睹,“听说令姨乃是辽帝的文妃?”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起这个,耶律余睹的眼珠子当时就红了,虽然畏惧林靖文,但还是咬牙切齿的样子,不过回话地态度还不敢有缺。耶律余睹红着眼睛低下头。道:“回陛下,下臣与那耶律延禧正是有连襟之谊。”

林靖文自然知道这厮为啥这个态度,他那是气得。不过不是气林靖文,而是气耶律延禧,当真是恨不得吃耶律延禧地肉喝耶律延禧的血,你当为何?辽帝耶律延禧宠信兰陵王萧奉先,这是众人皆知的,这萧奉先呢,却是辽国皇后地族兄、秦王的亲舅舅,宫闱之争嘛。还参杂了太子之位的争夺,萧奉先历来和死保晋王耶律殇的耶律余睹是不对眼地,耶律余睹被大明所虏,正好,萧奉先在辽国那边弄了点手段,耶律余睹就背上了叛国罪、通敌罪等一大堆莫名其妙地罪名,被满门抄斩,也就是说,耶律余睹全家被杀得就剩他一个了,连文妃也被打入冷宫。耶律余睹在恨上萧奉先的同时,连耶律延禧也给恨上了。

不过这正是林靖文想要地。

“二位爱卿也知道,寡人日前刚刚下令伐辽,此次我大明出兵八十万,务必要毕其功于一役,若不出意外,承袭将近两百年地大辽国应当是时日无多……”

耶律殇和耶律余睹的心随着林靖文的话低落下去,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辽国宗室,辽国就快要灭亡了。他们的心里怎么着也好受不起来。不过么,心里再怎么悲伤,耶律殇却是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强笑道:“天下之势盛衰罔替。大辽国强盛了两百年,也是该没落了。而大明朝强盛,前所未有,理所应当,大明朝应该取代辽国,此乃天意也,下臣在此恭贺陛下了!”

耶律余睹也回过神来,忍着悲伤。也道:“晋王所言甚是。陛下英明仁德,诚乃天选之君也。兼且,大明朝国力鼎盛,恩泽四方,当有明代辽之理,下臣也在此恭贺陛下恩加四海威凌八方。”

“哈哈!”林靖文大笑,“不错,不管你们这话由不由心,但这话寡人爱听。不过,”林靖文话风一转,目光凌厉起来,看着耶律殇二人,道:“你们也都是辽国宗室,辽国灭亡在即,难道说你们心里就没想点什么?”

耶律殇二人心里一震,来了,大明已经出兵灭辽,这个时侯天子叫他们来问话,难不成是想杀了他们?

耶律余睹被关了几年,再有狱卒多般炮制,这傲气早就被关没了,或者他的傲气还在,不过么,至少,他识时务了许多,更懂得进退之道。一听林靖文这么严词厉色地一问,这厮忙不迭地跪下,泣道:“冤枉啊!陛下,下臣虽是辽国宗室,但经大明几年教诲,下臣对大明朝已是忠心不二,此诚天地可鉴,望陛下明察!”耶律殇要说不心慌那是不可能,不过他毕竟曾是辽国皇子,对气节方面则看重了许多,他也是跪禀道:“陛下明鉴,下臣终是辽国皇子,大辽将亡,下臣若说不悲伤黯然,勿说陛下,便是下臣自己也是不信的。诚然,下臣此刻心有忧伤,然,经过两百年的时日,大辽已是腐朽不堪,日渐没落,反观大明朝则是一日强盛过一日,更兼陛下英明神武,明代辽,此乃天意,下臣虽心有忧伤,却不曾有别样心思,望陛下明察!”耶律殇的神色倒是坦然。

林靖文看得暗自点头不已,耶律殇和耶律余睹二人的态度他都感到满意,也正符合他的要求。

“辽国腐朽,已不配有这万里河山,明代辽,此乃天意也!爱卿即是明白此点,那是最好。”

看着耶律殇,林靖文悠悠地道:“大辽这两百年来视汉人为猪狗,欺凌掳掠残酷盘剥,种种恶事不一而足,灭辽之后,契丹一族定是要偿还这两百年来地罪孽,此点爱卿明白?”

耶律殇点点头,惨然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下臣明白。”

“不过么,辽国这两百年来虽然多有罪孽,但其对中原,准确的说对我汉人也不是无功的。在西域乃至大秦(欧洲)之地,辽国也是创下了诸多名声,最重要的是,辽国压制了大漠上的野蛮人足足两百年的时间。前唐动乱,中原凋零,汉人实力之衰弱前所未有,若是其时大漠之上的野蛮人大举南侵,则中原怕是会重复几百年前五胡乱华的惨剧,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任人淫辱,老人孩童皆被杀戮……而正是有契丹一族压制住了那些野蛮人,中原才得以保留些许生机,从此点上来说,契丹对汉人也是有功的,寡人的话你们明白?”

耶律殇是听明白了,狂喜,却有些不敢置信,“陛下地意思是……”

“耶律殇,今日起,寡人封你为辽侯,灭辽之后,你且为寡人约束契丹之民,若是日后你能为大明立下功勋,寡人许你重立辽国。”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三十二章 辽国将亡

耶律殇拉着耶律余睹心急火燎地跑到辽西州,他是来招兵的。

招的自然是契丹人。

辽东大运河分为混同江、辽东、辽西三段,现在增加了三河段,兰台还在考虑要不要增加幽州段。不过,因为缺少奴隶,自然不可能三段运河同时开始修建。不过么,辽东府是大明的中枢,辽东段运河自然是第一个开始修建的,经过将近十年的建设,辽东段还有混同江南段的运河早已建成,都已经投入使用,所以呢,辽东现在是没有修运河的奴隶营地的。

不过辽西府有,此时辽东大运河正在开凿的正是辽西段,整个辽西府分布有数十个奴隶营地,这些用来开凿运河的奴隶大部分是秦元1342年明军第一次攻陷大定府的时候从大定府掳回的辽军士卒,再加上一部分扶桑和女直奴隶。

而耶律殇正是奉命要从开凿运河的奴隶之中挑选五万契丹族人,组建新的辽军以作为辽侯的直属兵马。

奴隶的生活无论怎么说都不可能算得上一个“好”字,奴隶嘛,只要别让他们冻饿而死就行了,吃的绝对算不上好,就是连吃饱也不能够,穿的也不用说,现在刚刚开春,一个奴隶发一件破旧的棉衣就行了,冻不死就可以,只有那些努力干活的奴隶才会在穿着和食物上得到一些优待。至于疾病伤痛。大夫和药物绝对是没有地,小病自己忍,大病直接就往野地里一丢。任其由野兽活生生地吃掉。而且,开凿运河的工作极其繁重,危险性也很高,因此带来的奴隶地死伤居高不下,据兰台统计,目前每个月因开凿运河而死伤的奴隶少则三四千,多则上万,这些死伤要么是工作中的危险致死的。要么是被看守的明军的皮鞭抽死的,而更多的则是活活累死地…………奴隶的生存状况只能用“凄惨”两个字来形容,可谁叫他们是奴隶呢!

入目只有一片凄凉,耶律殇心里非常、极度的难过,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两百年来,大辽国强盛的时候汉人的命运比这些奴隶绝对好不到哪里去,现在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汉人出了一位强势的君王,汉人站起来了。也就轮到以往欺凌汉人的契丹人倒霉了。耶律殇对此虽然伤心难过,但他无力改变契丹人目前的状况。

不过么,转眼,耶律殇就振作起来,改变契丹人命运的机会已经来了,天子恩德,虽然这次只能解救五万契丹族人,但只要他努力为天子尽忠,也就能解救更多的族人,虽然仅仅是一天之前他还是大辽国地晋王而现在却是大明朝的辽侯。但是比起契丹全族的命运来,区区叛国也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按照天子的诏令,耶律殇跑了几个奴隶营地,收拢了五万数目的契丹奴隶。这些人就是耶律殇以后的实力了。

这些契丹奴隶原本就是辽国禁军,身体素质过硬不说,原本就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不少人还是上过战场的,不敢说都是精兵,但只要将这五万人的身体调养好,五万奴隶转眼那就是五万正规军。

不过现在却没有时间让耶律殇好好调理这五万人的身体,在收拢五万奴隶之后。稍稍修养了三天。又从枢密院领取了一批兵器铠甲,还有一些战马。这五万刚刚被武装起来的奴隶就被耶律殇带着投入了灭辽大战。

让一个一天之前还是辽国皇子地人亲自带兵去灭了自己的国家?!这事虽然听着荒唐,但却是事实,对耶律殇和耶律余睹来说一种极其无奈的事实,他们必须亲手灭掉自己的国家,不然,被灭地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辽国,还有契丹全族。比起种族的命运来,区区一个辽国算得什么?

不但是耶律殇和耶律余睹明白这一点,在大明朝的强势面前,被挑选出来的五万契丹奴隶也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他们不想契丹一族被那位有名残暴的天子彻底从大地上抹去,就如同完颜女直那样,也不想再用自己的森森白骨去为大明朝铺就辽东大运河,更加不想自己的父母妻子在明军的铁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