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衣卫头领没有拒绝,接受了金子,不过却是拿在手里一抛一抛地,笑眯眯地道:“谁说你没有贿赂大臣,现在就是,虽说我不是什么大臣,但这也是贿赂。唐大公子,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请吧!”
唐继尧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些人专门就是来抓他的,而不是看他面生跑来打秋风——这种事中原的官吏常干——不过他可不甘心被抓,连忙大叫:“你们不能抓我,我跟林靖文很熟悉,是朋友,你们不能抓。”
众锦衣卫脸色一变,那个头领大喝:“大胆,大王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哼,唐大公子,你的罪名又多了一条,犯禁是重罪,这次看你怎么死,带走!”
众锦衣卫二话不说,抓起人就走。
唐家的那些家丁护卫跑出来阻止,谁知,那些锦衣卫却是理都懒得理他们,一人大喝:“锦衣卫办事也敢反抗,想造反吗?哼,按律,阻止锦衣卫办案者就地格杀,族没。尔等可是想造反?”
唐家众家丁护卫面面相觑,他们是宋人,谈不上造大唐的反,只是刚才那锦衣卫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阻止锦衣卫办案者就地格杀”,他们再继续阻止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的大公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如狼似虎的锦衣大汉抓了他们的大公子就走,却无可奈何。
一柱香时间之后,锦衣卫指挥使李大郎进宫向林靖文禀报了这个消息。
“嗯,寡人知道,退下吧。”
“喏!”
待李大郎退走,韩玉容好奇地问道:“大王,臣妾好象听说抓了个人,谁呀?”
林靖文微微一笑,“这个人你还是认识,唐继尧。”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七四章 提兵两万下南洋(下)
着人选的确定,林靖文一声令下,整个大唐开始忙碌
蓝水舰队已经停靠在渤海府的营州港,整支舰队共有大小船只八百六十二艘,而且全是数千石甚至上万石的大船,最小的搜索船都有四千石,其中更是有三艘新式宝船。
宝船这个名字是林靖文亲自起的,这种宝船不象明朝的那种,明朝的宝船是福船的改进型,有大有小,大的有万石,小的只有两三千石,而大唐现在研制出来的宝船是专门为远洋航行设计的,也有大小,大的目前可以建造到两万石,约合一千八百吨,技艺最好的琉求造船场建造了三艘作为蓝水舰队的主力战舰。
一千八百吨,林靖文听说的时候就吓了一跳,亲眼看到的时候更是目瞪口呆。一千八百吨级的船放到后世连做驱逐舰都嫌小,只能做巡逻艇之类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放到海洋之上就是一座移动城堡。
这三艘宝船被林靖文亲自命名为伏波、平难、横野,代表中国古代三位最有传奇色彩的名将。
林靖文下令征兵。
大唐是从来不缺兵源的,不象中原,在中原当兵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但在大唐不是这样。大唐以律法的形式确定全民尚武,以减税为代价,每个成年男丁每年必须接受至少两个月的兵部正规训练,男丁满18岁刚好中级学堂毕业,必须戍边文曾下令鼓励国民半耕半牧,以各种政策和优惠吸引大唐百姓放牧,这种政策现在还看不出成效。但过个几年效果就很明显了,至时大唐将不再为缺少战马和合格的骑兵而烦恼。
在高丽人的眼里,其实大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机器,工业是军事类最优先,旬日之内征召百万甲兵完全不成问题。
只要国库充盈。
现在地国库就很充盈,此次伐宋的收获总理院已经统计出来了,知道宋朝富庶。但林靖文万万没想到仅仅一个山东之地,还只是半个山东就有这么富裕。粮食没刮到多少,不过银钱却不少,换算成大唐货币足有一万七千万金币。
一万七千万金币。足足可以发放一千万人的军队一年的军饷。
林靖文现在可真是有钱人了,以前很多想做但没钱做的事现在他大手一挥就交代下去,比如说,扩军。
大唐的正规军,也就是职业士兵有十三万人,以大唐现在近千万的人口来说这么少的军队已经不够用了,尤其是开辟了新的战线,必须征兵。
这次为伐宋临时征兆的都是预备役,也就是以前参过军但已退役或者是裁军裁下来地,都是受过正规训练的。很大一部分还是打过多次仗的老兵,这次扩军正好。除开年纪大的,这次征召的八万人留下了六万多,另外再从民兵中挑选出精锐十又一万,凑齐三十个万人队,其中五万人被分给水师。
训练这十万新兵需要两年的时间,不,不需要,林靖文告诉你,只需要半年。
秦元13414,大唐第一支蓝水舰队组建。被唐王命名为北太平洋第二舰队,同时,借这个这个机会,林靖文下令将水师改名为海军。
“水师的舞台在于大海。掌握了大海就等于掌握了世界。”
这句话其实不是林靖文说的,但就这个时代的历史来说,这句话是他第一个说出来。
孔大庸被任命为横海大将军。统帅大唐所有海军除近卫舰队外的其余三支舰队,同时,第四支舰队南海舰队开始建造。
第一支蓝水舰队,也就是北太平洋第二舰队地提督被林靖文钦命陆青羽担任,原北海舰队提督尔东林副之。整支舰队共有大小船只八百余,当然,这是临时编制,其中战舰有四百艘,包括三艘宝船,全是炮舰,没有老式的近战船种。整支舰队满员四万二千人,不过只有两万六千人地正式编制。
在营州港,按规矩登台拜天之后,林靖文将北太平洋第二舰队的军旗和代表出征的黑龙旗交给陆青羽,同时交给他的还有整支舰队和两万余士兵。
“陆爱卿,大唐的第一支蓝水舰队就交给你了,不要让寡人失望。”
陆青羽的年龄比陆青城还要大上几岁,但按辈分却是陆青城的弟弟,这是一个沉稳的中年人,不过按照古代的算法还是年轻人。他满脸严肃地向林靖文保证:“微臣定不负大王所望,宣扬我大唐威严于四方。”
宣扬个鬼了,此次下南洋的目地很明确,一是探索商路摸清楚南洋的局势,当然,探个路用不着派这么大的舰队,这个“探”法很值得商権,这一点林靖文已经交代得很清楚,相信陆青羽知道该怎么做,不过这场面话嘛还是要说的,总不能说微臣一定抢个够本吧?!
这第二个目地就是为了安南。
安南是先唐朝的叫法,泛指后世中南半岛北、东部一带,包括越南大部、老挝全部及缅甸东北部一带,当时唐朝建立了安南都护府直接统辖这一片区域,到唐朝末年南越人丁寰叛唐自立,建立丁朝越南,这是越南脱离汉人统治建立独立国家的开始,之后地两百多年里先后经历了前黎朝、前李朝等两个朝代,现在占据安南大部分地区的是前李朝越南。
据说,真的是据说啊,这前李朝的创始人李公蕴是一个华侨,原籍福建,这是不是真的无可考据,不过,即使是真的又怎样,或者它是汉人建立的一个王朝,但得到好处的却是越南异族,越南人的文明经李朝一朝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实力增长不在话下,自此野心日渐增大,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地反抗中原王朝统治的历程。
蓝水舰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李朝越南,林靖文有言:“灭之。”甚至圣旨他都已经写好了,以李朝的国土为基础建立安南府,改升龙(今河内)为安南城。越南人可以反抗,没关系,但你们的土地留下来,那是我们汉人的土地,自始皇帝以来都是。
枢密院已经调派运输船运送了十万兵马去夷州府,就是那十万新征召的士兵,这些人都是新兵,但因为尚武的原因,个个武艺精湛开弓能射,缺的只是实战经验而已,枢密院欲以实战练兵。这十万兵马的开拔还在蓝水舰队之前。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七五章 目标:华亭
间是宣和三年六月中,地点是杭州城外。
杭州是两浙首府,更是东南小朝廷所在。众所周知,自大运河成功开凿之后两浙得运河之利,兼有海运,两浙的货物无论是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中原乃至关中还是远达海外,都是非常的方便,有这样的条件两浙还不繁华那真是没天理。
自唐以来,就是因为一条大运河的存在,中土的经济中心已经慢慢开始向南方转移,经过唐、宋两朝的发展,原本荒芜凋敝的江东到现在已经成了天下间数一数二的繁华富庶之地,特别是两浙。
宋朝的两浙到底繁华到什么程度?看一组数字就知道了。宋朝的赋税之中商税占十之七,而天下商税之中光两浙就占到了十之三,也就是说,两浙一个路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整个宋朝五分之一还多的地步,根据现代科学家的考证,当时宋朝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80以上,那么,光一个两浙路的财富就占到了此时全球总财富的16%还多。
这是什么概念?美国佬牛吧,以世界的中心自居;日本人狂吧,老是吹嘘日本是多么的富裕,可就是这两个国家的财富加起来都没有超过全球财富总量的10%——还比不上宋朝的一个两浙路,两个国家加起来还比不过宋朝的一个行省!!!
宋朝的懦弱历史罕见,但是同样,宋朝的富庶繁华更为罕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以后没有哪个朝代在经济方面做到了宋朝这般地步,古代中国的第三次崛起——明朝没有做到。汉奸顺奴死命吹嘘的所谓康乾盛世更是差得没边,现代?现代比都不用比,现代的中国连全球经济总量地5%都没达到,差到没谱。
此时的两浙路说是遍地是黄金都不为过,林靖文从政和年起,光做两浙路的市场,还只是光卖布匹丝绸,仅仅如此只用了三年还不到四年的时间就攒到了养活十万大军的资金,从而有了现在的大唐。可以说,是两浙的百姓供养了唐军的前身——十万林家军。
而现在。两浙的百姓又要供养另外一支军队,一支人数更为庞大的军队,方腊地起义军。
但凡农民起义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起义最开始的时候起义军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极大的声势,一般来说起义最初期起义军都能够将人数滚雪球似的翻上好几翻,特别是穿州过府攻城掠地的速度快的惊人,从最初的陈胜吴广到民国以前的太平天国无不如此。
就拿方腊起义来说,最开始方腊只是在帮源峒聚集了区区百来人宣布反抗官府暴政,最开始方腊还不敢打出造反地大旗,可是短短旬日时间起义军就翻了不知多少倍达到了“聚众十万余”的规模——其实何止十万。要知道,来投靠起义军地那些流民贫户哪个不是拖家带口的。以古代的常规这些起义士兵的家属也被算入军队编制,这样算下来方腊起义起码有五六十万的规模。当然,那些充数的人的战斗力是不考虑在内的。
五六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人上一万无边无际,那五六十倍个一万呢?
看看现在的杭州城外就知道了。
如同原本的历史上发生过地那样,方腊起义军只用了两个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杭州城下,四十万起义军将诺大的杭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如此,但朱勉却不是很急,后路他早就安排好了,即使杭州城破也没什么了不起,他朱勉只是奉旨帮皇帝搜刮花石而已。又不是封疆大吏,跟失土之责不沾边。
真正着急的是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和杭州知州赵霆一干人等,他们才是真正地封疆大吏,一旦失了杭州失了两浙。丢脑袋的是他们这些人。
“大人,现在该如何是好?城外的那些刁民足有四十万人,而我杭州城自兵马都监蔡(遵)、颜(坦)二位大人和郭(师中)将军接连两败之后已无多少兵马。两浙禁军败于青溪,尽没,厢军一部随郭将军败于州,现下杭州城里只有不到两万厢军,多为老弱,不堪与战,该如何是好?”
朱勉却连眼皮都不抬,“怕什么,叛军势大,守是守不住地,我们只有逃,先逃到江宁府再说,那里还有几万兵马。何况本官收到消息,童太尉已经奉旨带兵南下平叛,太尉大人这次从东京的禁军之中挑选了十五万精锐,加上荆湖两路和淮南东路的兵马,只要我们到了江宁府,只要等到太尉大人的兵马到来就可以。”
“可是大人,下官等奉旨守牧一方,若是失了城池按律是要杀头的……”
“无妨,本官保尔等无事就是,本官在朝中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小小的失土之责还不至于杀头。”朱勉大拍胸脯大打包票,心下却是不以为然,这些人杀了就杀了,关他什么事,他是根本不会出面去保这些人的。
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朱勉的为人陈、赵等人那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知道这家伙靠不住,但现在也只能苦笑着“感谢”一番。
朱勉老神在在地看着陈建等人召集民夫丁壮防守城池,他却是从唯一保持了完整建制的厢军水师之中抽调了一批坚船精兵,准备北逃,历史上他很顺利地逃到了江宁府,还跟着平叛大军“立”了不大不小的战功,回到东京之后甚至受到了宋徽宗的夸奖。不过现在,他逃得了么?
华亭。
自宣和元年陆青城将松江整个“搬”到夷州之后,以往就很偏僻贫瘠的松江府甚至达到了空无人烟的地步,整个松江府在重和年之前,平均有六万户二十余万口,政和七年到重和二年间甚至一度超过百万户口,但之后。松江就凋了,被林靖文舍弃,随之被宋人舍弃。
现在的松江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官方统计是有户一万七千口六万余,实际上加上隐瞒人口可能有十万人的规模,但那还是太少了,不得已,两浙路撤消了松江府的行政编制,将原本地娄、华亭、金山、奉贤等县合并,只保留一个华亭县。治所就设在华亭,华亭县从属于苏州。
以前林家还在的时候对华亭可是下了心血的,修桥铺路,捐献学堂医馆,甚至不惜血本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全石制城墙,可以说,虽然偏僻贫瘠,但华亭的确是个好地方,很适合当土豪,或者说很适合占城为王。
现在的华亭县被明州唐家占据。为了得到华亭城,唐家很是付出了一番代价。光给朱勉的银钱都不知道有多少,其他的官吏也都打点好,这才将华亭拿下,唐家,准备将华亭发展成第二个根据地,唐继尧甚至建议将唐家全部迁到华亭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家在华亭真的是土豪,整个华亭都成为唐家地私产,包括以前林家留下的城池、庄园还有港口码
极小的代价拿下这么一个完善的有利于开展贸易更易地。唐家貌似近两年来发展得很快,连带着唐家的人看人的眼光也抬高了许多,比如说唐继尧就跑到辽东去说“我带领你的蓝水舰队下南洋”……
但华亭毕竟不属于唐家。
方腊起义是底层百姓起义,那么必然会做些打土豪分财产之类的事情。但凡方腊义军攻下的州府,其地官吏必然被杀,豪强富商之家必然被抄。甚至由于军纪败坏——根本就是没有军纪——连普通百姓也深受起义军劫掠之苦,以致于起义军旌旗所向,官吏富商豪强望风而逃,唐家自然也不例外,这阵子唐家正将人员物资,或者说是家业,转移到华亭。
一切都很顺利,在叛军到来之前,唐家已经转移得七七八八了。
“也不知道继尧是怎么办事地,怎么还不回来,即使事情不成功也应该派人捎个信回来。”唐家家主唐泽山看着搬迁顺利,难得松了口气,却又开始担心远去辽东的大儿子,“难道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
地确是出了变故,而且最大的变故就在眼前。
唐泽山正思付间,不防一个人突然冲过来,大叫:“不好了老爷……”唐泽山心中一惊,忙问:“何事如此惊慌?”
冲过来的是唐家的私兵头领,赵信,这个平时挺稳重很受唐泽山器重的私兵头领现在却不复平日的冷静,只见他满面惶恐,象是看到了什么特别让人惊骇的事,“船,数不清的船从东面的海上而来,那些船太多了,都铺满了整个海面,而且那么船是直对着华亭来的,离华亭已经不足五十里海程。”
“什么?”唐泽山坐不住了,连忙跑了出去。
唐泽山当然看不到五十里那么远,即使他费尽心思弄到了从青州陆家流传出来地粗糙望远镜也远达不到这个视距。
“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把情况详细地说说。”
“好的,老爷。”回答的是唐家现在一个贸易船队地大掌柜,他将详细情况告诉给唐泽山,“是这样的,老爷,大概三个时辰之前,小的带船队出发去贸易,小地这次去的是广州,有一个外番向我们商栈订购了大量的生丝……”
“别扯这些无关的,说重点,你是怎么发现不对的?”
“是……小的在明州补给之后沿航线(海岸线)南下,可是刚到转西南航向——大概在台州和福州之间的位置——刚到那个位置的时候斗人(了望)就发现了东南方向有大队舰队,小的开始还以为是海寇,连忙让船队转向准备去福州暂避一下,不过小的发现那队船队的船只十分高大,而且从外表看应该是坚木所造,而且其队型十分齐整,小的说不上来那是什么队型,只觉得十分整齐,从他们的船和船队的队型上看肯定不是海寇,小的本来也就没在意,准备继续南下,不过——小的发现那支船队悬挂的旗帜十分奇怪,是蓝色的旗面上面画着一条黑色的龙……”
掌柜没有继续说下去,也用不着继续说下去了,蓝底黑龙旗,或者宋廷不知道这样的旗帜意味着什么,但唐泽山他们可以说是靠海吃饭,常年在海上跑,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旗帜代表了什么……
北唐水师,只有纵横东海几千里海疆的北唐水师才悬挂蓝底黑龙旗,得到北唐那强大的水师保护的北唐商船也可以悬挂这样的旗帜,那代表了霸权,海洋之上无可争议的霸权。
很明显,大掌柜发现的那支舰队就是北唐的水师舰队。
唐泽山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貌似他现在占的地盘还是捡了北唐的便宜,他只是觉得奇怪:“按照常规,北唐的水师不会按照我们的航线巡逻的,他们有自己的标准航线,而且北唐水师巡逻的时候一向都避开中原海岸,没道理你能碰到他们的。”稍微一想,唐泽山怔住了,“只有一个可能,他们的目的地就是中原。”
大掌柜的话肯定了他的判断,“是的,小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小人让二掌柜继续带船队去广州,小人则换上快船返回明州,在明州,小人发现北唐的那支舰队的航向依然是西北方向,而且根据他们的航向判断,他们的目的地极有可能是……华亭。”
大唐的这支舰队的目标的确是华亭。
离大掌柜说这句话的时候仅仅半个多时辰,大唐水师舰队就来到了华亭东面的外海。
船只是那么的多,粗略估计不下千艘,千艘!唐泽山震震到无以复加,如果仅仅是一千艘小船,或者是大运河里跑的那种一两千石的曹船他虽然吃惊但远不到震撼的地步,但大唐的这支舰队无一例外是大船,据唐泽山的观察,他所见到的最小的船恐怕都不下四千石,这样的大船根本不能进运河,这些都只能是专业的海船。
入眼只见雪白的船帆,再不就是高大如城楼的巨舰,唐泽山发现他的眼中现在只能看到这两样东西。
哦,还有人。
确切的说是士卒,大唐的舰队一靠近华亭港口,先派出一些小点的船看住港口里的船只,大舰队马上开始往下卸士卒,数之不清密密麻麻的士卒看得唐泽山头皮发麻,这些红衣黑甲的士卒将他的眼珠都染成了红、黑两色,甚至,蓝天大地似乎都被这两种颜色掩盖。
唐泽山一看到大唐的舰队就制止了手下私兵家丁的“不友好”行为,木然地任由大唐舰队靠港任由黑甲洪流覆盖了整个港口。
“你估计一下,北唐这次大概派来了多少士卒?”唐泽山问的当然是赵信。
赵信据说是正统宋军禁军军官出身,当然,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不会去论证,我想说的是,赵信不管他军事方面的能力怎么样,但只论军事经验的话他是不缺的。
仔细计算了一下,赵信用一种很不确定的语气回答道:“回老爷,小人也不能确定有多少,北唐的这些船的类型小人都从未见过,不知道能装多少人,不过根据小人刚才的观察,北唐的这支舰队分得极细,各船各有职司,不是每艘船都装了士卒的……大致上,小人估计这次北唐出兵足有七万之多。”
“七万?”
吃惊的不仅是唐泽山,连赵信自己都被吓住了,“他们派这么多兵马来华亭干嘛?老天,南边还有方贼的数十万兵马,这边北唐又派来了七万人,他们是不是串通好了的?他们想干什么?”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七六章 隔断长江,二分天下(上)
着面前依然显得倨傲不凡的唐泽山,李恢很有些恼火
李恢对华亭是很有感情的,在他最落魄无依的时候是华亭的林家庄收留了他,而且给了他施展才能的机会,虽然是成为了一个令先祖蒙羞的山贼草寇,但是他现在不已经是官军了么,他现在是大唐朝的将军,算得是光宗耀祖了。君子之过也,瑕不掩瑜。他李恢现在是有头有脸有身份地位的人,以前落草的经历算得什么?没人会在意这些,人们所知道的是,堂堂李万夫长是自华亭起于微末。
“你是说你们唐家现在是华亭之主?”
李恢说这话的时候脸色并不冷,相反,他的脸上甚至有那么一丝微笑。不过熟悉李恢的人却明白,李恢就是一个不芶言笑的人,他冲着你笑,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看你特别顺眼,要么,对不起,你还是先准备后事好些。
李恢自然不会看唐泽山特别顺眼,若非军纪所限,他恨不得马上杀了面前这个倨傲或者说狂傲的人。
华亭,或者不是大唐的华亭,但绝对不能是什么所谓世家的华亭,在李恢眼里——或者说在大多数大唐重臣眼里,华亭是大唐朝的龙兴之地,哪能容忍一个小小的世族在这儿趾高气扬。后世的清朝为了保护辽东还禁止汉人往辽东移民,这个禁令甚至持续了两百年。
在国家机器面前,所谓的世族远远不够看。
就李恢来说,他宁愿华亭成为荒芜一片的白地也不允许有豪强之类的势力插手华亭。
唐泽山自然不知道这些,他现在想的是不能弱了唐家地颜面,即使面对强权也不能卑颜屈膝。因此,面对眼前的数万大军,他反而显得倨傲非常。
“然。唐某现知华亭县,而且华亭大多数土地已为我唐家买下,如此,我唐家不为华亭之主又该当如何?”
李恢懒得理他,只是问自己的副将:“华亭的宋兵可已降顺?”
“回将军,华亭并无宋军驻守,适才在港口的那些穿宋军服饰的兵马其实是唐家的私兵,现已全部降顺。有一千一百人,我军现已完全控制华亭县城。”
李恢点点头,下令:“将这些先看押起来,派人清理港口扎建兵营,夷州的兵马快到了。”
“喏!”
李恢这队人马并没有七万人那么多,只有三万人,他们是专门来攻打华亭的前锋,只是没想到华亭居然没有宋兵驻守而已。
对宋之战还没有完结,所谓的蓝水舰队大规模下南洋只不过是个幌子,蓝水舰队所做地第一件事其实是参与对宋之战。只不过战场由北方的中原转移到了南方的江南。
两日后,韩卫领着攻打山东的原班人马和十万新兵到达华亭。在他的命令下,唐军一分为二,一部约七万陆军沿陆路攻打苏州,一路约四万水师沿大江西上,另留一部分人马驻守华亭。
苏州自古就是吴中地区的中心,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苏州是大运河江南段的枢纽,截断了苏州就意味着截断了大运河,至时来自中原的宋军将无法进入江南,平叛?做梦去吧。
此时整个两浙路都没有多少宋军。与方腊的两次大规模交锋让两浙本就不多地禁军为之一空,连厢军亦是精锐尽丧,现在的两浙不过只有几千厢军老弱而已,大多集中在杭州。其他地方却是没几个人防守。
苏州,一鼓而下。
取了苏州之后就是江宁府。
江宁古称丹阳,孙权称帝时改为建。西晋又改为建康,唐时改为升州,隋唐两朝都对对升州采取了抑制地政策。这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东汉之后就是汉人的统治中心,有胡人血统并在一定程度上信仰胡人文明的隋唐自然不希望汉人再度以江宁为中心来发起反抗。到了五代十国,南唐以升州为都,改其为江宁。宋灭陈之后又改回升州的名称。但到了宋仁宗时期,因宋仁宗成为皇太子之前的封号是升王,升州也就成了“龙兴之地”,是以自宋仁宗之后升州变成了江宁府,虽然不在宋朝四都之内,但宋朝对它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下于四都。
作为南方半壁江山的枢纽,宋朝在江宁驻有重兵,而且自方腊起义之后,为平叛所需,宋朝调两湖和淮南西路的兵马入江南,这些兵马就聚集在江宁。
历史上如果方腊能够攻下江宁,那么他真的可能做到他所说地那样:“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十年之间,终将混一矣。”可惜的是他没能做到。方腊曾经调集了超过六十万兵马两次围攻江宁,但都功亏一篑,导致江宁始终是方腊政权胸口的一把尖刀。为防御江宁方向的宋军,方腊不得不东抽西调调来大批军队防御,弄到进攻不足防御也慢慢不足地地步,终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灭亡。
但是如果江宁被攻下来了呢?方腊攻不下来,唐军替他来攻。
“东厂所报,江宁现有宋军二十又六万,其中禁军足有十万余。
是最麻烦的,更麻烦地是江宁自宋仁宗之后其城墙一现在江宁甚至城高二十丈厚十丈有余。”
韩卫自接到东厂的情报之后就担心上了,原本他以为在无坚不摧的火炮的帮助下,江宁城即使宋军再多还不是手到擒来?但是现在嘛,貌似火炮的威力终究是差了点,对高达二十丈厚达十余丈这样规模的城墙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要是我们有一千门火炮的话江宁城墙再高再厚也不足为虑,可现在的问题是,我军此次由海路而来,因运输所限,我军所带的火炮只有五百门,如此之少的火炮对江宁城的城墙构不成致命威胁。诸位。可有教我?”
韩卫望向萧里得显,这厮苦着个脸退后两步。要是让他指挥骑兵作战他转眼就能想出一堆的招,可骑兵却是最不善于攻城地。而且问题是,他对火炮这玩意儿到现在还有些畏惧,平时碰都不敢碰,自然提不出什么好办法。
花容、鲁元戎、谭破虏、李恢……韩卫一个个地望过去,这些家伙一个个地直摇头,倒是谭破虏提出了一个办法。
“大将军,往日我们在辽国攻城掠地的事情你都忘了?辽国虽然没有江宁这样的坚城,但攻城的方法都差不多。往日我等不知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