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一问这才明白,这些小孩的父母竟然专门花高价从华亭县城请了一些个酸丁来教育自家子弟。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儒家都渗透到自家的地盘上来了,林靖文当然不能当作没看到,直接让气得脸都发绿的陆青城赶那些酸丁走人。当然,顺带的陆青城当仁不让地担负起了教育这些小孩的责任。
林靖文下令专门建了一座学堂,将自家兵士、下人和工人的子女都收入其中准备教育他们。教的东西自然不可能是儒家的所谓经典,气得发昏的林大官人一咬牙,花费几个通宵将简体字和拼音标注法都弄了出来,下令,以后林家子弟都只用简体字。简体字很大一部分跟对应的繁体字并无多少相象,而且,人总是贪图方便的,用惯了简体字的人很难再愿意回过头去用繁体字,这样可以断绝用惯了简体字的人再回头去受儒家的诱惑。陆青城首先就将那些法、墨、兵家的经典转换成了简体字。
为了伟大的教育事业,林靖文从高山岛把韩玉容的副手鲁小妹拉了过来,当然,陆青城也趁机假公济私地把自己的老婆也接了过来。两女都是识得不少字的文化人,她们学简体字很快。而且鲁小妹懂得不少术数、匠艺,韩家娘子跟着自家官人耳濡目染学得不少政治谋略之道,加上林靖文高薪聘请来的武师,正好可以在文武方面都可以教授子弟,可惜的是林大官人将以前学过的物理、化学都给还回去了,不然效果更好。
教育这东东至少都要几年时间才能看得出成效。趁着现在资金宽余,林大官人才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吞吃银钱的无底洞给拉扯起来,其余的倒是不用多费什么心思,所以学堂办好后他就撒手不管了。
现在是有一件大事,林靖文一个人决定不了,找来陆青城一起商议。
“什么,你想把匠人划分为十级?弄这么复杂干什么?”陆青城听了林靖文的话后吃惊的大叫起来。
林靖文撇撇嘴,道:“什么复杂,不就是分级吗,当年先秦还不是把百姓都分为十个民爵,结果秦民好战善战甲于天下。等级这个东西可以刺激人的上进心,我将匠人划分十级,正是为了让他们更加上进,而且这样也可以让他们对我林家更加忠心。”
想想后世的Intel、ATM等企业,哪个不是给工人都分了级的。Intel做的离谱,一下子就分了二十级,而且高、中、低各级待遇的差异天差地远,结果工人们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高端,弄得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不过虽然Intel的例子不成功,但这个政策却是很好的,后来被各个大公司争先采用。既然别人用得,我林家为什么就用不得了。
陆青城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不过此例前所未有,先秦的民爵制是配合律法来施行的,所以效果显著。而林家不过是个商家,那些匠人并非我等之民,只是为林家工作而已,林家对他们是用功可以赏但有过不能罚,这样的话等级制度还怎么施行?”
“罚是可以罚的,只是不能象官府那样治他们的罪罢了。”林靖文再拿出一卷纸张递过去,“你再看看这个,这是我制订的工作制度和赏罚制度。”
陆青城疑惑地接了过去,开始还不以为然,但越看却眼睛越亮,大赞:“如此规划完备进退有度,即使千百人亦如臂指使。善!大善!如此可行。”
“前段时间我去作坊里看了看,那些匠人工作起来都是随性而为,各做各事。比如说取原料,每台织机都要配备一名劳力运取原料,取多取少各凭各意不说,人来人往地造成作坊里拥挤不堪,而且原料堆得到处都是,杂乱无章又太占地方;再比如说生产,那些匠人的技艺不同,对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个环节原料多用些,那个环节染料少放些,造成制造出来的成品品质不一样式不一规格不一……如是情形不一而足,必须要规范化。此事正可以借由此次颁布等级和赏罚制度规范下来。”
实际上这些都只能靠林靖文自己做决定,不说陆青城没有这个权利,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林靖文首先从所有匠人中找来那些技艺高明的,让他们将各个工艺流程和操作都详细讨论一番,结合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将这些都制订出一个规范,颁布下去,规定以后的生产就按照这个规范来。
因为大家的技艺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有哪个匠人将这个规范的每个环节都一丝不差地实行下来。对此,林靖文接着颁布了赏罚条例,对于那些遵照规范生产较好的匠人加以奖赏,对那些差的加以惩罚。这赏罚无非也是加减工资和假期而已,但受此赏罚制度的刺激,匠人们不再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乱干,开始努力遵行规范来进行生产。
趁着这股势头,林靖文接着颁布了分级条例,将匠人按照技术水平和工作成绩划分为匠人一到十级,从低到高每级薪水都有增加,而且从五级匠人开始享有住房、医疗、子女接受教育、带薪假等福利。这下匠人们沸腾了,卯着劲做事,争取早日升级。这还没完,接下来还有匠师等级,也是十级。林靖文将那些能改进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或者是提出什么好建议的匠人授予匠师的等级,匠师不但享受更高的薪水、更好的福利,而且年满五十之后可以不再工作但由林家奉养。目前只有陈老汉一人是匠师,因为他不但设计出了新的织机,而且在制订生产规范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被林靖文授予五级匠师的等级。
你知道陈匠师现在的薪水是多少吗?一个月一百二十贯;你知道林家给了他什么福利吗?一套独立的宅院,带园亭阁榭和下人的那种,还有医疗、子女教育费用林家全包,每月林家还出钱送他到苏杭去玩乐散心四天,这四天的薪水还照发;陈老汉早已年满五十,按照规定他可以每月拿着林家给的六十贯钱(退休工资被林大扒皮硬给减到一半,但人家对此还感激涕零)什么事都不用做,但老汉感激林大官人的恩德,进作坊劳作是不被允许了,但他在帮忙教授那些学徒。
榜样的力量无庸置疑。现在整个林家织坊所有的人都在羡慕陈大匠师,拼了命也要向他看齐。如此一来,不说生产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也不说成品率提高了多少,就说这些匠人还真的提出了不少的好点子,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很有帮助。
所以,当唐继尧第二次来提货的时候,看着那多出几乎一半的货物瞠目结舌,老半天都反应不过来,惊讶地问道:“大官人,林家织坊又增加织机了吗?”
“这倒是没有。”林靖文笑得嘴都不知道豁到哪里去了,“只不过织坊里的匠人干事又勤快了些,所以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多了。”
唐继尧还发现了一个特别让他惊讶的事,“怎么这些丝绸布匹的尺寸、颜色、光泽几乎一模一样,而且看起来品质也是相差不远?难道这些都是一个匠人制造的?也不可能,不说一个人根本就不能制造出这么多货物,即使是同一个人制造的每件成品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
林靖文笑眯眯地问道:“想知道?”
唐继尧点了点头。
“不告诉你,这可是秘密。”
唐继尧被噎得直翻白眼,几乎忍不住想揍林靖文一顿。
“好了,不开玩笑。唐公子,不知此次货物的销售情况如何?公子可有好消息带给林某?”
一听到林靖文问起这个,唐继尧马上就高兴起来,眉飞色舞地样子,说道:“唐某还真的是给大官人带来了好消息。此次丝绸和布匹的销售情况十分的好,因为货物充足,而且价钱便宜,唐家在这个月之内已经将货物卖遍了整个淮南东路,其他丝绸布匹商家卖出的货物量加起来都不及我唐家的四之一。此次大官人的货物更加充足,唐某有信心让他们这个月连我唐家四之一的量都卖不到。嘿嘿,再这么几个月下去,那些商家就只有放弃淮南东路了,唐家便可一枝独大。只是,”说到这里,唐继尧的兴奋稍减,不过看了看此次的这批丝绸和布匹之后又重新高兴起来,道:“本来林家的丝绸和布匹什么都好,就是品质算不得上乘,因此一些买家多有抱怨,不过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也解决了。此次的货物品质依唐某看十分之好,只要以后林家所出织物的品质不低于此次,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不理唐继尧的兴奋,林靖文只是有些失望地道:“只是淮南东路吗?林某还以为唐家将货物都卖到汴京去了。”
唐继尧的表情顿时定格,这下他被噎得不轻,好半天才尴尬地道:“大官人,不是唐某不想,只是,我唐家在淮南东路根深蒂固,在两浙、淮南西和荆湖北三路都有些势力,但在其它路州总是不能稳压别家一头,甚至多处于下风,是以作为保守了些,这样更加安全。不过大官人放心,我唐家已经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最多不出半年,唐某保证林家织物便能进入汴京乃至河北诸路。”
“此事却是不急。”林靖文看着唐继尧象是在发誓的样子,感到有些好笑,他又不想再找另外的人合作,唐家有什么好急的。“林家织坊扩大也需要时间,以我林家织坊目前的能力也只能保证淮南东和两浙两路货物不缺而已,再多就要扩大织坊了。”
唐继尧这才放下心来,他还真担心林靖文撇开唐家去找别人合作来着,毕竟在登州事件中唐家的作为实在有负盟友之名。却又想起一事,觉得可以对林家卖个好,笑着说道:“另有一事。我唐家虽然在两浙路认得不少官吏,但为免再有上次登州事件,为防万一,唐家决定将松江府乃至华亭的上下官吏人等都换成自己人。此事旬日之内即可办妥,大官人以后有何为难之事尽可找松江、华亭的官府帮忙。”
真的是保护?还是监视?
林靖文对这个也不是太在意,只是说道:“目下还有一事希望唐家能帮忙。此次唐家倾销整个淮南东路,想必有不少织坊倒闭破产了吧?”
唐继尧点点头。
“林某希望唐家能帮忙将那些倒闭织坊的匠人都弄到华亭来,林家织坊需要扩大,目下正缺人手。还有,不妨再多送些矿工来。”
“这是为何?”唐继尧感到奇怪,问道:“大官人需要织工这唐某可以理解,只是那些矿工大官人要来何用?”
“募兵。”林靖文轻轻地吐出两个字,也不理会唐继尧被吓了一跳,目光看向北方冷冷地说道:“公子想必也听说了青州陆家已寻找到扶桑一事。”
唐继尧正处于震惊当中,只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陆家欺我太甚,不让他们付出点代价林某实有不甘。要说在陆地之上林某对陆家是要退避三舍,但在海上嘛,说句放肆的话,林某想教教陆家如何航海。既然陆家敢到扶桑去,那么死上一些个人想必也不会太过心疼。”
唐继尧暗中点点头,这个理由倒是合情合理,而且他也想林家和陆家对干,这样唐家就能从中获利,不如帮个小忙吧。于是劝说道:“只是,大官人,这矿工还好点,至少身强力壮,但那些织工均为身嬴体弱之辈,以其为兵实无多大用处。不若唐某从厢军中给大官人弄些精兵来,大官人在登州之时即曾如此行事,我唐家也可以办到。”
林靖文却拒绝了,“从厢军中弄人风险太大,不可为。而且,那些织工和矿工虽说不是精兵之选,但既不是精兵林某也就不必太费心费神,纵使死伤多些亦无不可,更不怕他们不服管教。”
唐继尧也不坚持,道:“如此,过段时日唐某把人给大官人送来便是。”
林靖文补充了一句:“还有,把他们的家眷也送来,有其家眷在手便不怕那些织工矿工不拼力死战,也不怕他们反叛。”
唐继尧点头称是,心下却是打了个冷颤。早听说林靖文心狠手辣,果真如此,那些织工和矿工即使没在跟陆家的争斗中死光。只怕也会被这林靖文给杀光,还是祸及亲族的那种死法。
其实他又哪里知道,织工和矿工的身体素质或许差些,但其纪律性和服从性可不是那些所谓的精兵能比的,稍加训练就能做到进退有度。明朝的戚继光就是以矿工和手工业者为主干建立起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后世早期的红军也是这么来的。
纪律性,正是工人阶级远胜于其它阶级的地方,而军队,首重纪律。
第二卷 安宁危难不曾分 第六章 火绳枪的发明
淮南东路一带就是后世的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一带,还包括河南东部的一部分,那里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工商业都很发达,据唐继尧说大小织坊达几千家之多,虽然还比不上俗杭两浙,但比起淮西、荆湖两路这些内地的路州可是强得多了。
第一批,唐家就送来了一千户织工和五百户矿工,连家带口的都有四千人还多,把林靖文吓了一跳,而据唐继尧说这还只是从明州本地精挑细选的,都是些技艺高明身体壮硕之辈。
古代是不允许人民自由迁徙的,百姓都被限制在固定的地方,哪怕被饿死也不允许迁往别处。看来唐家为了迁徙这么多的人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因为不但是这些人被迁过来了,连他们的户籍都被迁到了华亭县,所以一个个拖家带口的。
也不去理会唐家在这些人里面安没安插奸细,他是对自家的制度有信心,如此严明规范的制度下,即使有奸细估计也很快就能被同化甚至是反正。
因为这些兵士关系到林家的未来,林靖文抛开一切,将林家山庄的事务都丢给陆青城和鲁二,亲自带着从这一千五百人中挑选出来的八百兵士回高山岛训练。
现在的高山岛可不比几个月前的荒凉和混乱了,现在,这里到处是忙碌的人群,到处是渔船或者是运输船,看起来好一副繁忙的景象。
高一郎正指挥着手下在港口旁边的高地上忙碌,象是在建设个什么建筑,而这个建筑林靖文怎么看都觉得象是炮台。
看到原来是林靖文回来了,高一郎连忙跑过来迎接。
林靖文可不大理会这些所谓的主仆尊卑之类的理解,直接就问道:“一郎,你这是在修建炮台吗?”
高一郎一愣,随即点头道:“正是。夫人研制出一种巨炮,可射十里以上,而且威力十分巨大。为保高山、衫树二岛之安全,夫人命小人在二岛海边险要高地上建设炮台。小人正在建的是港口炮台。”
林靖文撇撇嘴,“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正道,用炮台防御太过被动,不过目下我等并无合适的战舰,这炮台倒是可应一时之需。好了,这炮台你吩咐手下办理便是,现在你先去召集奴隶建设一座能容纳五千人的练兵场和兵营。”
“是。”
得到消息的韩玉容也跑了过来,不过,除了相思之外,她更多的是要问林靖文要东西的。“官人,奴家根据官人留下的文书研究出一种尖底战船,不过许多关键的地方奴家还没有弄明白。特别是水密舱、船尾舵和多桅多帆的技术,这三种技术只有大宋南方福建路和广南东路的广船特别是福船上才有,奴家希望官人能买些广船和福船来供奴家研究。”
“此事娘子吩咐林忠便可,不必征得我的同意。”林靖文此时注意到,小姑娘韩月容的旁边还有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小女孩,两人正唧唧喳喳地在一旁嘀咕。这个小女孩肤色有些黑,个子也很矮,看着象是扶桑人,不过又比扶桑人要高些,更比扶桑人强壮,这让林靖文感到奇怪。
韩玉容注意到林靖文的目光,指着那个小女孩道:“这是南边琉求北山岛上一个大部落的公主,叫那朵。月容顽皮,前段时间缠着奴家给她建造了一艘船,她自己还拉了一些耽罗女奴乘船出海去玩耍。不想她却是跑到了琉求的北山岛,还误打误撞地帮助那朵公主的部落击退了敌人,她们两人便是因此成了好朋友。那朵公主这段时间一直在我高山岛玩耍。”
那边韩月容听到了自家姐姐的话,大叫:“二姐,你答应我不告诉哥哥的,你说话不算话。”韩玉容瞠目结舌。
“该叫姐夫了,怎么还叫哥哥。”林靖文招手让小姑娘过来,仔细看了看,嗯,小姑娘比以前黑多了,倒是壮实了许多,双眼灵动的样子,看起来比以前更顽皮了。
小姑娘嘻嘻哈哈地拉着她的朋友跑了过来,却是撒娇不已:“就不,我偏叫哥哥,哥哥,哥哥。”还皱了皱小鼻子,煞是可爱。
林靖文对小姑娘是很喜欢的,甚至很有些宠溺,既然小姑娘喜欢叫哥哥那就随她去叫吧,反正只是个称呼。
“对了,月容是怎么打败那些部落的,她只是带了一些耽罗女奴而已,耽罗女奴虽然健壮,但论及打仗终是比不上男人。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小姑娘马上就兴奋起来,挺了挺小胸脯,骄傲地大声宣称:“本姑娘是天生将才,打败些许蛮夷不在话下。”
林、韩二人莞尔。
韩玉容无奈地摇摇头,解释道:“因为火炮和火枪颇为近似,是以在官人走后不久奴家便已研制出火枪。其实听说大宋禁军中有一种叫‘梨花枪’的火器类似于火枪,只是因制作太过不易,禁军之中亦是不多,奴家未曾见识过。”说着,她从背后的革囊中掏出一支火枪递给林靖文,一边继续解释道:“因为火枪与火炮一样,对钢材品质的要求很高,我大宋所产的钢材大多不敷使用,太过容易炸膛,是以此种火枪奴家只是制作了一千支。本来这些火枪是存在军械场里的,却不想小妹不知何时偷了出来,装备给了她船上的那些耽罗女奴,加上船上的火炮,以如此火器打败只有几百人的琉求土著确实不难。”
看了看此时已经在尴尬的嘿嘿傻笑的小姑娘,韩玉容难得嘉奖了一句:“不过小妹此战倒是给火枪的实战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验。这火枪威力是不俗,但发射太慢,比弩更慢,因此只有连绵不断地射击才能形成威力。根据此点,奴家与那些左军军官商议之后,制订了将火枪兵分为三列轮流射击的方法,命名为‘三列射击法’,小妹虽然胡闹,却也是立了一大功。”
三段式射击?林靖文虽然从来不敢轻视古人的智慧,但还是吓了一跳,明朝沐英的饭碗被宋朝人给抢了,这真是……林靖文一时竟找不到词来形容。
带着震惊,林靖文再仔细观察这支火枪。这支火枪很粗糙,主体是一根三尺长的钢管,有枪托和枪柄,不过没有准星,没有扣击,更不存在子弹仓。
韩小姑娘看到林靖文翻来覆去地查看火枪,看起来就是不明白的样子,兴奋地给林靖文作示范:“哥哥,我试给你看。”小姑娘熟练地从腰间皮囊中掏出一个小油布包,打开,里面是火药粉末,她将这些火药从枪口倒进去,用一根长木条压实,再拿出一根棉布样的细绳子从枪的末端留出来的口子里伸进去,再从枪口塞进铁丸。然后,瞄准一个地方,小姑娘用火柴点燃了那根细绳子。只见一道火光和响声传来,被她瞄中的石头上石屑纷飞,出现了一个几尺深的小洞。
火绳枪,林靖文马上给这支枪作出了定义。却是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月容,这火枪你多长时间可以射击一次?”
小姑娘兴奋地道:“别的军士用弓射十六支箭的工夫我可以射击一次,那些耽罗女奴中有的人可以十支箭的时间射一次。”
林靖文估算了一下,大概是一分半钟射击一次,这个速度太慢了,别说碰到大规模骑兵,就止是大规模步兵也挡不住,看来用这样的火枪并不能对抗契丹人的骑兵。不过火枪的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穿透力很强。刚才韩小姑娘距离那块石头少说也有一百步的距离,在这么远的距离能将石头射出这么深的洞,其穿透力可见一斑。
韩玉容关心自己的成果,迫不及待地问道:“官人,如何?”
“还可以。穿透力强,射程远,在这方面比弩都强。只是,这射击速度实在不可忍受,用火枪射击一次的时间,弓手可以射十几次,弩手也可以射四到五次,这样的速度碰到大规模的敌人那就是在自杀。”想了一会儿,林靖文下了决定,道:“娘子,这种火绳枪就生产三千只,交给耽罗女奴使用,将使用火枪的女奴编成火枪队,暂时就由你统领吧。以后你自行改良火枪,只有火枪的射击速度能与弩相当才可大规模生产,暂时就用弓弩吧,你试着研究复合弓和连弩出来。”
“好的,连弩好办些,奴家以前因对诸葛连弩好奇便曾尝试过,虽未能成功,但总算有些头绪,应该不长时间便能研制出来。至于复合弓却是难办了,复合弓的技术倒不难,只是制作工艺太过烦琐复杂,衫树岛军械场里的工匠并不能达到要求,奴家需要技艺高明的工匠。”
“我试着从中原找些工匠来。”林靖文对此并没有把握,这样的工匠都被圈养在官办军械场或者是在工部,等闲见到都难,更别说弄到手了,他只能试试运气。
韩小姑娘从听林靖文说起组建火枪队的时候,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差点跳脚欢呼,可又听说火枪队由韩玉容负责,顿时傻眼了,这时等林靖文的话说完了,连忙大叫:“哥哥,这不公平。火枪是我最先用的,是我用火枪兵打了第一仗,这火枪队应该由我统领才是,怎么哥哥把它交给姐姐了?哥哥真是偏心。”
林靖文好笑地逗她,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小姑娘大叫:“什么怎么办,当然是由我来统领了。本姑娘天生将才,由本姑娘带领火枪队定能无往而不胜。”
“这可是军国大事,小月容,这不是小孩子玩的东西。打仗是要用很多本领的,这些本领你有吗?还有,打仗是要死人的,你见过死人吗?”
一听说要死人,小姑娘吓得缩了缩脖子,不过转眼看到一旁正不知所措的那朵,一把拉过她,得意地道:“我是没见过,但那朵见过,她可是打过不少仗,死人见的多了,火枪队由我和那朵共同统领不就行了。”
“胡闹!”韩玉容大声斥责:“那朵是琉求人,虽然她是你朋友,但我林家怎么可能将威力这么大的一支军队交给一个琉求人来统领。此事太过荒谬,不得再提。不然二姐告诉娘亲,让娘亲来管教于你。”
韩小姑娘这才不敢继续说下去,不过看她那眼珠乱转的样子,显然是还没死心,不知道正打什么主意呢。
第二卷 安宁危难不曾分 第七章 话说精兵和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队一贯以将军军官为主,士兵毫无地位可言,通常只被看作炮灰,即使是那些精兵也不例外。对于士兵的个人战力、作战思想甚至是生死,将官们从来都没有关心过。看看古代对精兵的定义就知道了,《隋唐传》中记载,“脖子粗、胳膊粗、大脚”,这样的士兵就被称为精兵,如果这样的兵士再经过多次战斗的话,就被称为“百战精兵”。至于士兵的个人战斗力和战斗素质之类的问题人们往往并不重视,所以,古代的战争主要凭借的是将帅的能力,往往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这种说法并不是不正确,但战争讲究的是团队协作,单单一个将帅的作用被看得过重并不是一件好事,士兵的作用同样重要。
举个浅显的例子,如果把后世中国的军队弄一万人到宋朝来,即使他们也使用冷兵器,即使不是什么名将带领,林靖文可以肯定,这样的一万人绝对能够将十万宋军乃至辽军压着打。
精兵,绝对不是什么“大手大脚脖子粗”之类的定义,而是单兵战力强横、作战素质高超、战斗意志顽强,只有这样的士兵才能被称为精兵。
就林靖文来说,他宁愿有这样的“千军”而不愿意有“一将”。
如果林靖文现在能有一万士兵,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从中挑选出优秀的一千人来,经过更加严格的训练,还有教育。身体素质、战斗技巧、战术配合、对各种军械的应用、野外求生等,这些都是要训练的;还要让士兵们知道为什么战斗,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只有明白这些,即使面对劣势他们也不会退缩,即使败局已定他们也不会溃散,这就是要让士兵有作战意志。
这样的士兵哪怕只有一千人,林靖文也有充足的信心应对一切困难。
为了这个目标,林靖文正式对高山岛上的所有士兵开始训练。
身体素质好办,严格训练,再大鱼大肉地供应,时间长了自然就能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战斗技巧这个难点,需要武技高明的人和经过战斗的老兵长时间联合教导才行,目前还不能办到;战术配合和对各种军械的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达到;关键是作战意志。
林靖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颁布一条军令:赏功罚过。训练刻苦作战勇敢者,不但自己有赏赐,家人也能获得好处;反过来,不努力训练不勇敢作战的士兵,不但自己要受罚,还要祸及家人。林靖文暂时无法教育这些士兵为了荣誉和国家而战,那么只能让他们为了家人和利益而战。
参军并刻苦训练者,家人免赋,饷银全数发放;
作战勇敢者,每战斩获七成归自己所有;
阵亡者,其家免赋十年,赏金五十、地百亩、奴隶两名;
重伤或残疾者,其家免赋十年,赏金二五、地五十亩、奴隶一名;
轻伤者抚恤;
参军但训练不努力者,其家赋税照缴,饷银减半;
不尊军令者,战场缴获无所得,并按律处刑;
令进不进者、令退不退者,斩,十年之内其家赋双倍税三倍,妻、子贬为奴隶;
临阵脱逃者,斩,其家产抄没,全家贬为奴隶;
投敌者,斩,族没。
这就是五赏五罚令,其它还有一些详细的军令。军令一下,全军凛然,无有敢犯者,不但那些兵士定下心来甚至是兴奋地当兵,就是那些工匠和耽罗扶桑奴隶都是眼红红的,因为按律奴隶立了功不但自己可以脱籍连家人都能脱籍,如果林靖文下令在奴隶中征兵,只怕高山、衫树二岛的青壮都要为之一空。
配合这些军令,林靖文下令以北起高山南至小琉求的南山岛之地为琉求县——当然,目前只有两个岛——以高一郎为县令,收所有工匠、兵士、水手、奴隶及其家人为民。
兵士、工匠好办,都是拖家带口的,房屋早先就已经一户分了一间,此次再给每户分上五十亩土地,反正总数不过万的人口往两个岛上一撒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典型的地广人稀。
奴隶方面,所有奴隶男女配对成户,扶桑奴隶全部拉去种地或者是打渔;至于耽罗奴隶则是男女比例失调,耽罗男奴只有一千人,全部被划为水手,将一千耽罗女奴分给他们组成家庭,这一千女奴还可以干老本行:下海打捞珍珠玳瑁珊瑚之类的;剩下多出来的两千耽罗女奴则编入火枪队,原本计划中的三千火枪兵缩减到两千人,这两千火枪兵平日负责守卫琉求县,当然,火枪目前还只有一千支。
所有人都忙得跳脚,原本一无所有连建制都没有的白地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