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天劫-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越前伸手抓住那少年的肩头,道:“我不杀你!你叫什么名字?你快放我出去!”
那少年听李越前说不杀他,顿时松了一口气,道:“多谢大爷不杀之恩。小的叫牛阿三。大爷要让小的放了大爷,小的也办不到。小的只是这里的一个杂役,也不知道打开这铁栅的机关在哪里。”
李越前奇道:“你不是住在这里的吗?怎么不知道机关在什么地方?”
牛阿三道:“不瞒大爷说,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机关。如果没有魏大人的许可,任何人在这里寸步难行。小的来这里两个月了,许多地方都没有去过,当真是不知道那机关在什么地方。”
李越前到这时才注意到这牛阿三只带了桶水来,居然没有带任何食物来供他充饥,立时火冒三丈,大吼道:“我现在饿死了!我现在要吃东西!你这家伙为什么只弄这么一桶水来给我,而不带些吃的东西来?”
牛阿三见李越前动怒了,被吓得面无人色,哆嗦着道:“魏大人本来是要让小的给您送吃食来的。可是那个元大爷说您太能吃了,就算把我们这里的存粮一齐送来,也不够大爷您吃几顿的。所以魏大人就没让小的送食物来。”
李越前听牛阿三如此说,立时又大吼起来:“元异常这个混蛋!等我出去之后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他空自发过狠后,当下又向那牛阿三道:“你的身上可有什么吃的没有?”
第十一章 踏浪逐波(二)
“有的!有的!”牛阿三忙从怀掏出大半个馒头来,伸手递给李越前,“大爷,我身上只有这么多吃食了。您就凑合着吃吧。”
李越前一把夺过那大半个馒头,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沮丧:“就这么一点?怎么够吃?”那牛阿三哭丧着脸向李越前道:“大爷,小的身上可再也没有别的吃食了。小的午饭还没吃完,就被魏大人派到这里来了,不然,大爷连这半个馒头也吃不到。”
李越前一口便将那大半个馒头给吞了,冲着牛阿三嚷嚷道:“不行!说什么你也得弄点东西来给我吃吃。否则,我就把你给吃了!”说罢李越前便呲牙咧嘴地吓唬起牛阿三来。
牛阿三见李越前这样的神情,真怕饿极了的李越前将他吃了,只吓得体似筛糠,战战兢兢地道:“大爷,小的可不想骗您。小的来这一趟之后,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就算小的弄到吃的,也没办法送给大爷。”
纵然李越前知道牛阿三说的是实情,可是心中却仍有一股止不住的怒火向上冲,有一股落将牛阿三杀了的冲动。念头一转,他想起自己是不能欺负不会武功之人的,况且也不是这个少年要与自己为难,自己报仇也得找正主才对。当下,他只有将牛阿三给放了,口中却仍吓唬牛阿三道:“你给我记清楚了,下次再来时,得给我多带些吃的东西来!”
“一定!一定!”牛阿三口中敷衍着李越前,转过身拔腿便逃。下一次便是魏学进砍了他的脑袋,他也不敢再来这里了。李越前指望他送食物来这里无异于白日做梦。
而牛阿三走后,李越前再度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当然还有那令人难以忍受的饥饿陪着他度过这漫漫长夜。
御书房内,批阅奏折的朱元璋有些倦了,抬起头向身边望了一眼。本来这时候李越前应该在他身边侍驾的,往常朱元璋累了的时候多半会与李越前聊上两句解解闷。他之所以喜欢与李越前聊天,那是因为李越前很实在,也从来不欺骗他,拐弯抹角的话李越前是不会说的,他和李越前聊起天来,一点心机也不用费。而且有时李越前的话幼稚天真得足以令人发笑,这是与李越前交谈的另一个乐趣。可是朱元璋没望见李越前,却看到了楚春城。朱元璋微微感觉到有那么点失望,轻咳了一声,道:“春城啊,最近怎么没有看见李越前?”
“微臣遣他去江北办点差事去了,得等上几日才能回来。”一提到李越前,楚春城的心里便有些发愁。江北那边传来消息,李越前已经失踪四天了。
“哦!是这样啊!”朱元璋站起身来,思忖着什么,是以语速显得极慢,“春城,我们君臣一场也有十多年了。可是在朕的心里却从来没从来没有将你当作臣子看待。外面的那些大臣们对我宠任你都不太服气,可是他们那些人啊,却也没几个人知道你肩头的担子有多重。而论起忠心来,他们谁也比不上你。”
朱元璋的语气十分诚恳。楚春城在朱元璋身边十多年以来,朱元璋也少与他进行这种推心置腹的交谈。一时间,楚春城也觉得十分感动,躬身道:“陛下过誉了,微臣愧不敢当。”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手,道:“我刚才所说的,你都当之无愧。不过,我一直在想,你为什么要向我推荐李越前?是不是你想让李越前接替你,而你自己却可以归隐江湖了?难道我们君臣十余年的交情便就此结束了?难道朕还有什么亏待你的地方吗?”
楚春城不防朱元璋突然间会向他抛出这样的话题来,心里微觉有些慌乱,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有道:“陛下对微臣恩重如山,微臣无以为报。”
“恩重如山?”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自从你到了朕身边之后,也不知道救过朕多少次性命。若说这‘恩重如山’四个字,其实是你对朕恩重如山,按道理说,朕赏你什么都不过份。可是你这个人不贪财,不爱美女,也不喜好权势。你到现在不过官居五品,朕以前赏你的金银你也大多散给了手下,自己除了日常支用之外,所剩无几。甚至于朕想将公主下嫁给你,你也不要,至今独身。弄得朕很没面子,也不知该怎么赏你,每当朕一念及此便觉得十分对不住你。”
楚春城暗道朱元璋真是厉害,自己与他相处十余年了,即使面对面谁也不知到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楚春城也搞不清楚朱元璋会在什么时候冷不丁地敲打他一下。比如说今日,楚春城认为朱元璋会与他谈一些“白莲教”或是阿古拉等人的事情,至多谈一些李越前的事情。关于这些事情该如何应对楚春城早就在心里拟好了,只要朱元璋问起,楚春城便可以对答如流。可是朱元璋却不问这些事情,竟然一口便道出自己想归隐的事情来,令自己措手不及,难以回答。
不过楚春城与朱元璋共事久了,也知道该如何应付朱元璋。到这时,慌乱之色已去,转眼间他已恢复了常态。本来臣子们最怕听到自己挟震主之功或是不赏之恩,那可是灭族大祸。更何况这种话是从皇上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更令人胆战心惊了。可是楚春城却毫不畏惧,他至今孑然一身,也没有什么族供朱元璋灭,况且以他的武功,无论谁想杀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从容不迫地道:“微臣只是心醉武学,金银美女,对微臣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再说微臣也没有治世之才,作一个五品官便足够了。况且官一旦做大了就得管事情,微臣一见到那些杂务便头疼,便没有心思研究武功了。因此,微臣觉得现在这样挺好,陛下也别费心赏我什么了。”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希望喜欢本书的读者投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第十一章 踏浪逐波(三)
朱元璋轻笑一声:“治世之才?难道只有胡惟庸、汪广洋之流才是治世之才?你若是肯花些心思在为官之道上,也未必会输与他们。不过朕知道你的心性,也不勉强你,只是如果你要离朕而去的话,朕也实在是舍不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毕竟我们十来年的君臣了,难道你就忍心这样弃朕而去?退隐江湖难道真的那么写意吗?”说到这里朱元璋也不禁流露出深深的眷念之意来。
楚春城听到朱元璋真情流露,也十分感动。可是归隐江湖这件事情他向往已久,也准备了很久,他并不想放弃:“微臣本来就是江湖人,最终还是要回江湖去。况且微臣长久以来一直向往那种血性豪情的日子,却不想在朝庭中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地过活。十多年了,微臣也累了!”楚春城的语音中充斥着浓浓的倦意和无限的萧索。
“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朱元璋不高兴了,“难道只有江湖上才有血性豪情的人物?快意恩仇的日子?而朝庭中便只有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整天嘴里念着‘江湖’这两个字,这个江湖有什么好的?江湖上无非都是些无法无天之徒,打家劫舍之辈,那些人迟早要被朝庭铲除掉!你却要与那些贼人混在一处,公然与朝庭作对?”
楚春城木然道:“陛下,朝中的群臣谁不是为了讨您的欢心,而绞尽脑汁?谁不是当着陛下的面一套,到了背后却又是另一副嘴脸?除了微臣和李越前,又有几个人敢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真心话?他们哪一个不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而纷纷各树党羽?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便拼命的排挤。微臣不是淮西人,幸蒙陛下恩宠,百般维护,否则哪能在陛下身边呆上十多年?况且江湖上的人物并非都如陛下所想。我们有自己的道义,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活。”
楚春城的话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了。朱元璋的面色显得很难看:“什么你们有自己的道义?什么按自己的方式过活?你们所谓的江湖并不是另外一个世界,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即使你们这些江湖中人也得遵守本朝的律令。各大门派的掌门人自谓为闲云散鹤之士,可是朕的一纸诏书还不是将他们全部招至京城来了?无论谁胆敢作奸犯科,与王法对抗,便是死路一条!你们的那些道义,在朕的眼中不值一文。”
“陛下说得不错,您的一纸诏书的确是将他们全部招来了。可是他们并不是看在您给他们封了什么官爵,或是赏赐给了他们多少金银。他们都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不愿意看到天下刀兵再起,生灵荼炭的局面,这才奉诏进京的。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见陛下这样的好皇帝死于非命,这才奉诏。如果陛下是如元顺帝那样的昏君,你再下一纸诏书看看,各大门派又有几人肯奉诏进京?而且在江湖中有些人的确是不能被金钱收买,也不能为权势所折服,他们只对江湖道义低头。在陛下眼中不值一钱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却重于泰山。”
“这样的人就是乱臣贼子,终将为朝庭所铲除!”朱元璋有些着恼了。
楚春城却一如既往地平静:“陛下想将这些人铲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中有些人的武功很高,高到什么地步,连微臣也说不上来。更何况,微臣也是这样一个人。”楚春城说到这里,脑海中突浮现出吴天远的面容。老实说,他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吴天远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朱元璋怒视着楚春城:“你知道吗?如果换了一个人向朕说这种话,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吗?”楚春城没有回答朱元璋,却坦然回望朱元璋,似乎一点也没有将朱元璋的危胁放在心上。
两人就这样僵持了很久。最终朱元璋还是作出了让步,叹了一口气,道:“唉!春城,我们还是先别谈这些令人着恼的事情了。至于你隐退的事情,我们也放到以后再说。朕以前也答应过你,到了适当的时候,自然会任你离去的。朕身为天子,是不会食言的。我们还是来说说李越前吧,你派他去江北公干,江北那里又有什么公干?李越前那人什么都不懂,又能办些什么事情呢?”
楚春城听到这里,脸上不禁微微发热,道:“微臣听说‘白莲教’在江北设立的秘坛,微臣在京内又走不开,所以便请李越前去探查一番。”
朱元璋道:“是这样吗?可是朕却怎么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呢?‘白莲教’明明在京城内已经设立了香堂,可是你至今也没有对他们采取过任何动作。而且朕听说‘白莲教’教主张良望也到京城来了,京城才是‘白莲教’活动的重中之重,江北那里又能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关注?”
楚春城不能回答。他知道自己的那套鬼话只能骗一下李越前那种无知之辈,可是朱元璋却是慧眼如炬,一语便可以将他的这些把戏给道破。果然,朱元璋见楚春城不说话,便笑了起来:“你将李越前支去江北,是不是因为李越前醉酒后在‘倚翠楼’闹事的事情?礼部的人的确是向朕上了折子,参了李越前一本。不过你放心,朕知道李越前年幼无知,不经人事,是不会同他计较的。”
楚春城早就知道这种事情是瞒不过朱元璋的,所以一点也没有流露出惊讶的神色来,道:“多谢陛下。不过微臣之所以将李越前支去江北,也不是怕皇上怪罪他。”
朱元璋愣了一下,有些奇怪,问道:“那是为什么?”
楚春城道:“李越前曾说过,等见到陛下时,便要请皇上取官妓。微臣怕他笨嘴笨舌地乱说,反而会触犯龙颜。”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希望喜欢本书的读者投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第十一章 踏浪逐波(四)
朱元璋一听便明白过味来了,笑了笑:“你不是怕李越前会触怒朕,而是怕朕答应了李越前取消官妓。你是想万一朕一时兴起而答应了李越前的请求,便会使李越前犯了众怒,以后他便很难在朝庭立足了。而如果朕不答应李越前的请求,那个傻小子多半会在朕的面前胡说八道一番,说不定倒还真惹怒了朕。”
楚春城道:“微臣也是没有办法,才将他暂时调离京城的,还望陛下明鉴。”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你的苦心朕明白了。你放心好了,朕不会答应李越前取消官妓的,说起道理来,李越前那个傻小子可不是朕的对手。朕有好些日子没见到这个傻小子,还真有点想他。你还是快点安排他回京城吧。”
楚春城听到朱元璋向他要人了,心里不禁犯起愁来。李越前已经失踪数日了,他上哪里变人出来交给朱元璋?而朱元璋见楚春城面现难色,便不高兴地道:“怎么了?朕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还能有什么顾虑不成?还要将人收着不交出来?”
楚春城苦笑一声,道:“陛下也是知道的,微臣让李越前去江北公干,多多少少也使用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所以微臣想让李越前在江北再呆上两三天,然后再派人去接替他。总得象模象样些才好。不然,微臣的这两手若是被李越前看穿了,以后他便不会再信任微臣了。”
朱元璋也知道楚春城的难处,也不强求,只是道:“这个时机你自己斟酌吧!总之也不要拖得太久。”谈到了李越前,朱元璋也显得很高兴,忍不住在楚春城面前将李越前夸赞了一番,说李越前是一块浑金璞玉,是一个可造之材。
楚春城却明白,朱元璋对自己准备退隐感到极其失望,因此便想将李越前培养成自己的得力爪牙。而恰巧李越前的武功虽然高强,可是却是一个不谙世事之辈,使得朱元璋教导起来十分方便。楚春城当下也顺着朱元璋的意思夸奖了李越前数句,朱元璋这才放过了他。
#奇#楚春城出宫之后,立刻便找来了虞五常,让他多派些人手去江北寻找李越前的踪迹,便是掘地三尺,也得将李越前找出来。而虞五常却道:“如李大人这般人物,只要他不是被困在什么地方或是被什么人擒住了,我们想找到他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我们派去江北的人也有一两天了,可是他们到现在却也没能发现李大人的踪迹。以李大人的武功,若是被困在什么地方的话,那地方便可以算得上是龙潭虎穴了。如果是被什么人擒住了,那人的武功可就更加了不起了。仅凭我们派去的那些人手,便是找到李大人,恐怕也是有去无回。这件事情如果楚大人不亲自出马,我想我们是很难找得到李大人的。”
#书#楚春城皱起了眉头,道:“皇上现在正向我要人呢,无论如何,我也得在这几天里将李越前交给皇上。既然需要我亲自出马,那我就去一趟江北。京城里的事情,你就多照应一下。”
#网#虞五常问道:“怎么?皇上也知道李越前失踪了?”
楚春城摇了摇头,道:“那倒没有,只是皇上说好久没见到李越前了,让我赶紧将他从江北弄过来。可是时日一旦拖久了,皇上便会知道李越前失踪的事情,到那时可就不太好办了。”
虞五常道:“现在京城里形势混乱,虽然皇上调来了各大门派掌门,‘白莲教’与阿古拉两方却依然盘踞京城不肯离去。大人在这种情况下却要赶赴江北,万一京城内发生什么变故,楚大人隔着一道长江,想赶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属下生怕这是‘白莲教’或是阿古拉设下的调虎离山之计,楚大人在此时还是留在京城为妙。”
楚春城苦笑一声,道:“那你说该怎么办?我不去江北,李越前就找不到。找不李越前,我该如何向皇上交差?”虞五常却道:“李越前不是有个大哥吴天远吗?以吴天远的江湖经验与武功,再加上柳含烟的才智与‘昊天堡’的眼线,想要找出李越前来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楚春城心想:“我把吴天远的兄弟给弄丢了,我再上门去请吴天远去把他自己的兄弟找回来,然后还要人家将人交给我。我丢人不丢人呀?”一想到这里,楚春城便道:“这件事情还是我亲自去一趟江北比较好。”
虞五常当然明白楚春城在想什么,知道楚春城拉不下这面子上门去求吴天远,当下笑道:“去找吴天远的事情也用不着我们出面。等会属下去找柳含紫,将李越前失踪的消息对她一说,她自然会去吴天远那里,求吴天远渡江去找李越前的。”
楚春城显得有些迟疑,道:“这样行吗?毕竟是我派李越前去江北的,如果我不去一趟,我心也难安。”虞五常道:“大人,现在重中之重是该如何保护皇上。至于李越前的安危,有吴天远在,也不用我们多操心了。属下这就去办这件事情,大人就请放宽心好了。”虞五常说到这里,也不待楚春城同意与否,便寻柳含紫去了。
虞五常在街头找到柳含紫。柳含紫正与“峨嵋派”众弟子以及东方天珠和展飞莺购置脂粉。本来柳含紫的兴致颇高,可一旦听闻李越前失踪的消息后,立时便着了慌,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对虞五常问了又问,却问得不得要领。而虞五常也是心中有愧,说起话来闪烁其词,他只是说李越前失踪后,楚春城派了许多人去江北寻李越前,可是都没能发现李越前的踪迹。甚至楚春城都准备亲自去寻李越前去了。他的话头说到这里便打住了,匆匆忙忙地向柳含紫告辞,只留下柳含紫与东方天珠等人在那里发愣。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希望喜欢本书的读者投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第十一章 踏浪逐波(五)
“愣子哥不见了,你们说我该怎么办?”柳含紫这时六神无主,都快急哭了,忙着向身边众女讨主意。
东方天珠虽然平日里看不惯柳含紫出风头,可是这时见柳含紫急成这样,觉得柳含紫也挺可怜的,便安慰道:“你放心好了,你那个愣子哥的武功那么高,天下也没几个人能伤得了他。他可能是迷路了,过两天就会回来了。”
柳含紫愁眉苦脸地摇着头道:“他若只是迷路了,楚大哥派去的人应该找得到他的。他的武功虽然高,却仍有不少人比他厉害。象什么田中二六,还有‘南海双圣’,都是他的仇家。他还得罪过‘白莲教’和阿古拉那些人,他们都想害他,而愣子哥又是个死脑筋,只会同别人硬拼。只怕这会愣子哥已经不在人世间了。”一说到这里,柳含紫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这样一个绝色妙龄少女当街放声大哭,自然引来许多行人驻足观望,并对着“峨嵋派”的那些小尼姑指指点点,这使得东方天珠等人感到异常难堪。逸尘忙轻声地向柳含紫道:“师妹,李少侠现在只不过是失踪了,你也别自己吓自己了。我看李少侠面相也不象是个短命人,你就放心好了。你也别再当街哭了,有好多人在看咱们呢!”
柳含紫却哭道:“如果愣子哥死了,我也不活了。他们爱看便让他看好了,我连死都不怕了,难道我还怕他们看吗?”她嘴里虽是这样说,却从腰间抽出绣剑来,向围观的喊道:“你们看什么看?再看便将你们的眼珠子挖出来。”
围观的众人见柳含紫竟然亮出了凶器来,知道这个漂亮小妞可不是个善类。况且女人在生气或是伤心时,更是不可理喻,若是因为看这小妞哭鼻子,却把自己的一双眼睛丢在这里,可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众人也不等柳含紫说第二遍,便自动散开了。
“峨嵋派”众弟子这时也围了上来,纷纷出言安慰柳含紫。而郁春花与左灵燕二女心里虽是幸灾乐祸,可是嘴里却仍说了几句李少侠吉人自有天相之类的话来安慰柳含紫。可是柳含紫听了这些劝慰却是泪水不减,只是在那里轻声地啜泣着,任谁说话,她也听不进去。哭了一小会,柳含紫却道:“我也要去江北找愣子哥去,东方姊姊、展家妹子,你们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东方天珠闻言吓了一跳,心想李越前不是在什么地方给困住,便是被什么人给杀了,连李越前那样的武功都对付不了的地方或是人物,自己去了更是白白送死了。可是她也不好出言拒绝柳含紫,当下便反问柳含紫道:“江北那么大的地方,你去哪里找他呢?”
柳含紫却道:“就是因为不知道愣子哥在哪里,才要去找他呀!”
柳含紫的话极有道理,令东方天珠难以推托。东方天珠转念一想,却有了主意,向柳含紫道:“我们过了江如没头苍蝇一样瞎找也不是事。小叫化子是‘丐帮’的人。他们‘丐帮’人多势众,消息又灵通。不如我去把小叫化子找来,让他帮我们打听一下李越前的消息。”
东方天珠这番话倒是说到柳含紫的心坎里去了。如果能得到“丐帮”的帮助,可比她们三人到江北盲人骑瞎马般乱找强上百倍。当时柳含紫便要与东方天珠一道去寻乌秀贤去。只是她们已经有数日没有见到乌秀贤了,却也不知道去哪里寻他。
想了好一会,展飞莺突然想起什么来,道:“我今天出来的时候听武堂哥说,今天他要请乌秀贤和一帮小叫花子去‘邀月楼’吃饭。武堂哥的主意也多得很,我们应该向他请教一下。他的主意肯定比我们的高明。”
柳含紫听到这里方收住了眼泪,急忙辞别“峨嵋派”的众位师姐妹,便与东方天珠等人火急火燎地来到“邀月楼”。东方天珠进了“邀月楼”找了一小会,才看见林武堂与乌秀贤与五六名小叫花子正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大吃大喝着。一旁的店小二却愁眉苦脸地侍候着他们,瞧着店小二的神情倒是巴不得林武堂等人早点吃完才好。可是这些小叫化子平日里却没有机会吃到这样的酒菜,是以一个个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大呼小叫,恨不得多长两张嘴,能将这酒楼里的鸡鸭鱼肉全部吃尽才好。
只是在东方天珠的眼中,乌秀贤的装扮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原本破破烂烂的一身乞丐服已经被浆洗得十分干净,衣服上的破洞也打上了五颜六色的补丁,色彩搭配的非常谐调,看上去居然十分悦目。而乌秀贤的面庞也较以往显得白净,没有了满面的污垢,模样倒也显得颇为俊俏,更有一股子灵气。坐在酒桌边也不是大吃大喝,尽显贪馋之相了,而是斯斯文文地坐在桌边进食。甚至一边吃着,一边劝身边的众小叫化子道:“你们慢些吃,酒菜还有许多。”
乌秀贤这种突然间的转变令东方天珠大感惊奇,她差点没认出乌秀贤来。而柳含紫却不关心乌秀贤有什么样的变化,直接走上前去,向乌秀贤道:“小乌鸦,愣子哥在江北失踪了,你快与我们一道过江去找找他。”
乌秀贤一见到东方天珠,心里便微觉有些发慌,也不知道自己有了这样的转变东方天珠是否会对自己高看一等。他的心里一着慌,便没听清柳含紫的话。而东方天珠见乌秀贤怔怔地望着自己,却不理睬柳含紫,觉得有些奇怪,便向乌秀贤道:“柳家妹子正同你说话呢!你怎么不回答?”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希望喜欢本书的读者投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第十一章 踏浪逐波(六)
乌秀贤听得东方天珠并没有如往常一般称呼自己为小叫化子,言语的态度较往日也较柔和,不禁喜出望外。只是他没听清柳含紫向他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回头望向柳含紫时面上带着七分迷惘与三分尴尬。
林武堂赶紧给乌秀贤解了围,向柳含紫问道:“李兄弟失踪了?他在什么地方失踪的?失踪多久了?”柳含紫闻言,眼泪禁不住再度夺眶而出:“愣子哥奉命去江北查‘白莲教’踪迹,谁知道第二天便不见了踪影,算起来已经有四五日了。”
东方天珠则向乌秀贤道:“你能不能去江北一趟,请‘丐帮’在江北的分舵帮着查找一番?”乌秀贤第一次听见东方天珠同自己说话如此客气,不禁大乐,此时东方天珠便是让他上刀山下油锅,他也是在所不辞,(奇*书*网。整*理*提*供)更别说只是去江北一趟。当时乌秀贤便拍着胸脯将这事应承下来,立刻便准备动身。
林武堂却向乌秀贤道:“你也先别急着去。”然后又转向柳含紫道:“柳小姐,你也别急着哭。李兄弟失踪了,我知道你的心里很着急。李兄弟不是被什么人擒住了,便是在什么地方被困住了。而以李兄弟的武功尚失手被擒,我们这些人便是一起去了江北,恐怕也未必能将他救出来。”
“难道我们就不去找他?就在这里傻等着不成?你们还是不是愣子哥的朋友?”柳含紫听得林武堂不愿意去寻找李越前,立时便发火了。
林武堂忙道:“柳小姐误会了。我们自然是要去江北寻李兄弟的,只是仅凭我们这几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你还得另外请帮手。”柳含紫道:“还请谁?刚才虞五常说了楚大哥在京城里走不开,他是不可能去江北了。现在除了你们之外,我也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帮手了。”
林武堂道:“吴天远呀!他是李兄弟的大哥,武功通玄,寻李兄弟的事情他责无旁贷。”
柳含紫闻言却是面色惨然,道:“可是不知为什么,自从我和愣子哥入京之后,大哥和大姐便不愿见我们,就好象要让我们自生自灭一般。我想便是去求他,他也未必会去救愣子哥的。”
林武堂道:“可是李兄弟失踪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应该让他知道。”
柳含紫觉得林武堂的话很有道理,迟疑了一下,才道:“好吧,我这就去找大姐和大哥。”
林武堂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去渡口,等你回来了,我们一道渡江。”
柳含紫来到吴天远的住处,先找到了柳含烟。她心里对吴天远感到有些敬惧,是以她不敢先去见吴天远。她一见柳含烟,便向大姐哭诉了一番。柳含烟知道这事情对吴天远来说可不小,也只是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