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玉天成 沈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小玉赞她,绣心嫣然一笑,谦虚两句,内心却是极高兴。小玉让娴娴将人带下去,然后让惠娘从随身带的包袱里取出十来个小瓷瓶,对绣心说:“绣心妹妹,这些东西,就是姐姐想请你帮的忙了!”
绣心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小玉不是问她借人吗,怎么又另提一茬了?
“你先看看这些药。”小玉神秘的一笑,绣心听她这么说,便拿起那些瓷瓶来看。瓷瓶只有手心大小,玲珑可爱,上面画了朵半开荷花,有几个小篆字写着“美玉冰雪粉”。又拿起一瓶,上书“美玉清凉膏”,还有一瓶写的是“美玉净白霜”。绣心越看越奇怪,眼望着小玉,犹豫了一会问道:“这些是……”
小玉笑吟吟的说:“妹妹,且听我慢慢道来……”
直到日头偏西,小玉才离开翠雅园,而绣心一路将她送到了大门口。早有翠雅园的帮闲汉子替小玉叫了轿子,小玉上轿前对绣心说:“妹妹,那几个小女孩的训练,可得抓紧了,一定要在七夕前办妥。”
绣心笑着说:“姐姐你就放心吧,包管给你办的妥妥当当的!”
等小玉的轿子渐渐消失在街角,绣心仍饶有兴味的盯着她远去的方向,娴娴看见她脸上神秘的笑容,问了一句:“小姐,你看这小玉姑娘的主意,行得通吗?”
绣心沉吟半响,才吐出一句:“不管行不行的通,她敢这样做生意,就已经是个了不得的奇才了。不知日后会如何……”
回到宋家,宋潜已经到家了。惠娘赶紧下厨做饭,小玉对她说:“惠娘,你也累了,随
意做一顿就行,别麻烦了。”
宋潜见小玉今日回的晚,惊奇的问:“今儿又到哪儿忙去了?”
小玉一屁股坐在厅堂的太师椅上,拿起小几上的茶水喝了几口,才说:“唉,累死了……今天早晨去清心堂看戚大夫的工人们磨药,又去苏堤边的胡家窑催人家烧瓷瓶,还去了趟翠雅园。”
宋潜听了前两个还没什么反应,听到“翠雅园”,不由一惊:“你去翠雅园?”
小玉一边揉腿一边横了宋潜一眼:“是呀,去看你的绣心姑娘去了。”
“什么我的……”宋潜急出一头汗,连带着说话也结巴起来:“我没有……上,上次那个不,不是……”
“好啦,开个玩笑嘛!看把你急的,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小玉撇了撇嘴,顺手拿了把大蒲扇扇了起来,天气好热啊!可她的心情不知为何却很开朗,看着宋潜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她突然很有吃完饭的胃口。
小玉把去翠雅园的原因告诉宋潜,当然她不会说的太详细,宋潜这人看起来是个愣愣的家伙,事实上精明过人,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他肯定要疑心这么古怪的事情自己是怎么想到的,继而又会追问不休……嗯,真希望他是个笨笨的老实男人啊,唉。太精的人不好骗,也不好玩!
宋潜对于小玉层出不穷的鬼主意有点免疫了,听到她说的计划虽然惊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交代她不要太过劳累。
但是时间紧迫,想不劳累也不行啊。小玉晚上在书房里摊开宣纸,拈着笔不停写写画画,在一旁读书的宋潜好奇的问她:“你又在弄什么东西?”
“我在列行程表……唔,好紧张啊。”小玉下意识的咬着笔杆子,这是从小学时代就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了。宋潜看着她可爱的小动作,轻轻一笑。
“你笑什么?”小玉瞪他一眼,“人家正在发愁呢。”
“没笑什么啊……你列了明天的行程了?又要去哪儿忙呀?”宋潜忍住笑意,顾左右而言他。
“明天我要去布庄!”小玉对着行程表又发起呆来,嗯,衣服的颜色该如何搭配呢?
宋家所在的官巷附近就是丝纺染坊聚居之地,这儿有好多家布庄,前院卖布裁衣,后院织布染色,亦工亦商,十分繁华。小玉平日在这儿进进出出,对这些布庄却印象不深,其实来了古代这么久,还没买过一身衣服呢,都穿着嫁妆箱子里带来的衣裳。没办法,古代的衣裙暂时还不能激起她的购买欲,二十多年积累起来的审美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她正在努力适应这个社会,但就目前看来,还需要更加用心才行。
小玉和惠娘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布庄里晃荡了半天,逛得差点中暑之后,小玉得出一个结论——宋人的女装,不是一般的贵啊!
做身一般老百姓的衣服,价格并不算高,一件布袍数百文左右就能买到。可是,女装的价格,却是贵的离谱,一件普通的褙子,连布料带做工就要五贯钱,是男装的十多倍。更别提那些绣花裙袄之类的高档女装了,那就是天价,一件高档女装和后世一件纪梵希小礼服的价格相去不远。小玉逛的脸色发青,上帝啊,原来梅家给的衣服是这么值钱的,怪不得出嫁前明珠小姐一直在她面前数着嫁妆里有多少好衣服,想以此来引诱她听话。
小玉的头开始痛了,她需要为绣心园中那几个小女孩制作统一服装,没想到成本高成这样。
“夫人,要不,我们去小一些的巷子里去找找?那些小布庄的衣裳,总比大布庄的要便宜些。”惠娘给小玉出主意。
小玉苦笑着继续撑起伞,往官巷里头的小巷子走去,这种小布庄的衣裳估计便宜是便宜些,就怕粗制滥造,穿上显得档次低。
逛了一会,小玉突然在一条小巷里发现一个有些陈旧的门匾,上书“绿波布庄”四个大字。
“这一家布庄的名字,怎么如此奇怪?”小玉一路行来,看见的布庄都是叫“陈记”、“薛记”之类的名字,这家绿波布庄名字十分特别,小玉忍不住走到这布庄门前来。
布庄的大门微微开着,里头静悄悄的,不像有人生活。小玉探头进去,喊了一声:“有人吗?”
“来啦!”随着一声呼喊,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苗条少妇急匆匆的走出来,她穿着粗布夏衣,两只袖子高高挽起,手上还沾有染料的颜色。
少妇笑着招呼二人:“两位娘子是要买布呀,还是裁衣?”
小玉回答说:“想做几身衣裳,不知你家手艺如何。有现货吗?”
“有的有的。”看那少妇也是个干脆人,她一边请二人进来,一边朝院子里喊着:“当家的,来客人啦!”少妇转过头来朝二人赔笑说:“我们当家的还在后面干活呢,二位请先到屋里坐吧!”
小玉想既然都来了,坐一坐也好,反正给这毒辣辣的太阳晒的够呛,正要找个阴凉所在躲一躲。说起来,这小布庄旧是旧了点,但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小小内院也载花种树,弄得花团锦簇,一进来顿觉身上的燥热减了几分,看来这户人家虽说是做工的,却并不粗鄙,甚至可以说很有些生活情趣呢。
小玉跟着少妇走进屋里,刚刚坐下,就听得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淡淡的说:“菊姐,有客人来啦?”
小玉循声望去,看见一位身形高挑的少女缓缓走进房来。这女子年不过双十,秀发披肩而下,只在头顶挽起一束用支乌木簪子固定,脸上不施粉黛,身上穿了件浅青衫子,系一条雪白襦裙,全身上下毫无装饰,端的是荆钗布裙,素净非常。但纵然打扮的如此清淡,也无法掩盖她秀丽无匹的的容貌,更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恬淡气质在她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透露出来,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小玉没想到深山出俊鸟,陋室藏明娟,这么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也会有位如此脱俗的美人,倒是开了眼界。被称为菊姐的少妇忙为小玉介绍:“这位是我们布庄的当家人司徒姑娘。”
那位司徒姑娘见客人是两位娘子,态度更是从容,微一福身,说道:“奴家司徒青争,不知两位要做什么衣裳?”
小玉问:“我要做五套婢女的衣裳,用普通的夏布,要多少钱一套?”
司徒姑娘问道:“要绣花吗?滚边吗?”
“不滚边。花是不用绣,只是衣裳的胸口要绣两个大字。”小玉早想好了。
“若是在我们这儿买布料做衣裳的话……一贯钱吧。”司徒姑娘轻轻的说。
一贯钱?哇!那可比在外头天街上买要便宜了许多呢!小玉有些不敢相信——人就是这样犯贱,又想买便宜货,又不敢相信便宜货——真的假的?
第三十二章:争产风波
司徒姑娘并不多言,只是请她们到内室去看看她正在裁的一件袍子。她们几人一边走,菊姐一边夸:“两位娘子,你们可不知道,我们司徒姑娘的手艺啊,那在临安城里都是顶儿尖儿的角色,她要是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啊!就说这裁衣服吧,谁不得照着模子描线才能裁出来?我们姑娘根本不用模子不用描,拿起剪子就能裁,缝的针脚是半丝不露力道均匀,一穿上,就像是贴着您的身子做的一样,别提多合身了!”
小玉听着菊姐滔滔不绝的介绍,禁不住笑出声来,这位菊姐好像后世那些传销人员一样能言善道,不去干销售还真是浪费了她的口才啊!司徒姑娘闻得笑声,回头看了小玉一眼,那秋水般的眸子就像会说话一样。她对菊姐说:“菊姐,别让客人看了笑话,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菊姐咧嘴一笑,说:“当家的,我也是实话实说!”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听得一个粗沙的男声大喊道:“青争我儿,你可在家?”
随着那声呼喊,便看见几个男男女女蹬蹬蹬走进了布庄小院,本来就不大的院落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小玉在临安住了一段时间,知道那些男女不能见面之类的清规戒律只能用于上层人家,穷人家的女孩都要出来抛头露面工作挣钱,总还是要和男人来往说话的。这些人闯进来虽说是无礼,但也并不逾距。
为首一个穿着玄色粗布长衫,年纪在五十上下,面孔有些浮肿的粗黑汉子开腔说:“我儿,几天不见,你又清减了!”
司徒姑娘躬身行礼,垂首轻声说道:“伯父有心。”
“嗬嗬嗬!你实在太辛苦啦!我今日在街上正好巧遇了姜媒婆,她说有好几个富家公子在求她给说个贤惠的妻子,我想青争你是最贤淑不过的,年纪也不小了,该早点找个好婆家嫁了享享清福才是,就把姜媒婆给请来了。老姐姐你看我这侄女儿怎么样?”
那身材瘦小的姜媒婆一脸褶子,笑起来就像朵残败的菊花,把司徒姑娘从头到脚细看了好几遍,啧啧称赞说:“老身说了半辈子媒,就没见过这么水灵的姑娘!这样的相貌,这样的性情,哪会愁嫁?司徒老哥,我肯定给你家姑娘说个好婆家!”
司徒姑娘面容平静无波,并不因他们谈论她的终身而显得羞涩扭捏,又或故作矜持,小玉在旁看了暗暗称奇,这位姑娘的淡定功夫真是少有。只听司徒姑娘缓缓开口说道:“伯父一贯爱惜青争,青争感激万分。只是青争前些日子就已说过,家父尸骨未寒,青争重孝在身,不敢擅论婚嫁,只能辜负伯父厚爱了。”
小玉和惠娘、菊姐站在离众人较远的角落里看着这一幕,突然她眼角余光瞥见菊姐一脸愤慨,觉得好生奇怪。又听得那汉子干笑两声,说:“我儿此言差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说百行孝为先,但世事皆有例外,我们临安风俗也有女儿在父亲七七之前出嫁的惯例,青争你可要快些下决定,好让你父在天之灵安心呀!我想我那老哥哥也会乐见你嫁人成家的,你说可是这样?”
司徒姑娘不为所动,仍是平心静气的回答:“父母养育之恩,虽万死亦难报答,青争现在一心想为父亲守孝,婚姻之事,休要再提!”
她的语气虽然平淡,却说的斩钉截铁,透出一股不容反驳的坚定。那汉子变了脸色,欲言又止,哼了一声。姜媒婆却说:“姑娘,你别以为你如今长的水仙花儿似的,就心气高了,想拿捏着挑个富贵人家,但女孩儿家总是要出门子的,你再挑挑拣拣,过了两三年,年纪一大,别说是好人家了,就是一般人家的家主婆,你也未必就能当的了!到时候可别哭哭啼啼的来求我姜老婆子给你找个老头儿嫁了,当人家填房呢。”
司徒姑娘一言不发,菊姐却气的脸色铁青了。小玉抑制不住心中好奇,凑过去悄悄的问菊姐:“这是怎么回事啊?”
菊姐巴不得找人说说理,便压低声音把事儿说了一遍。
原来这“绿波布庄”是司徒姑娘故去的父亲司徒波开办的,为着他家姓氏特别,便不用姓而以自个的名字为店名。司徒波从一个布庄学徒做起,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终于挣下了这份家当,虽说布庄很小,但足够养活他一家三口。司徒波的妻子林氏也是远近闻名的绣娘,裁衣绣花样样精通,当年她健在时,是布庄生意最好的时期。林氏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但她的手艺尽数传给了独养女儿青争。上个月,司徒波也病重而死,司徒姑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但司徒波刚死,他的堂兄司徒涛就找上了门。司徒涛没个正业,家里三个儿子和他是一脉相承,都是街上的泼皮无赖。司徒涛见堂弟无嗣,便对绿波布庄起了心思,想白白消受这份产业。无奈司徒青争未曾出嫁,一手把持,不能到手。因为宋律规定,在室未嫁的女儿,可得与男丁一起分享父亲家产,而司徒波只有一女,这产业便通通都是司徒青争的了。
因此,司徒涛便来劝司徒青争嫁人,前两次只是孤身前来,这次却连媒婆都请来了,一心要说动侄女出嫁。
小玉听到这等事情,心中也是愤慨不已,什么人啊!
这时司徒涛又说:“青争,伯父也是一番好意。你难道要在家中丫角终老?你父亲是去的太匆忙,不然他也定然要给你先订好亲事才安心去的。想起我那苦命的兄弟呀……”司徒涛假意拿起衣袖乱抹了两把脸,小玉鄙夷的看着他做戏,对他拙劣的演技嗤之以鼻。
司徒涛继续说:“我一想到我这兄弟成了绝户,我的心就不安乐呀……青争啊,你看,你这三位哥哥都是最尊重你父亲的,要不,就让你二哥给你父亲当儿子,帮你家支撑门户,传接宗祧吧?”司徒涛的话听起来像是有些道理,但他的态度可是非常的嚣张,一副“我是长辈你就得听我安排”的模样。
小玉在一边听着,慢慢消化了一下司徒涛的话,顿时明白过来。嗯,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传宗接代了,家里若没有男丁传嗣,就从宗族里头领养一个孩子来继承这一家的香火。好毒的法子!这样岂不是就名正言顺的把司徒姑娘的家产给硬生生抢走啦?
司徒姑娘粉面一凛,扬了扬双眉说:“支撑门户,传宗接代,这等事情,青争自有打算,叔父请了!”说罢,竟不理诸人,转身往内堂走。
“司徒青争,别以为你说了算!你也就是个娘们而已!”
一个粗俗不堪的青年汉子拦住司徒姑娘,气焰极为嚣张:“司徒青争,你家早就是绝户了,如今我肯过继到你家来帮你家顶门户,你该多谢我家才是,几时轮到你一个女人家说了算?”这汉子就是司徒涛的次子司徒介,也是街头一小混混,街坊无人不厌他。
菊姐再也忍不住了,冲到司徒姑娘和司徒介之间,双手叉腰对司徒介喝道:“你怎能对我们当家的如此无礼?”
司徒介牛眼一瞪,扬起蒲扇般的手掌就想往菊姐身上招呼,总算他想起这儿是司徒青争的地方,强忍着把手掌收了起来。菊姐毫不畏惧,还是不依不饶的说:“怎么的?你还想打人?”
“菊姐,罢了。”司徒青争怕菊姐真的吃了亏,把她拉到一边。双方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一时场面颇为紧张。
小玉突然走近司徒涛,笑意盈盈的说:“这位大叔,别生气啊!”
“你是谁?”司徒涛莫名其妙,这小娘子从哪冒出来的?他带人冲进来的时候一心只想着找司徒青争,周围的人都被他自动忽略了。
“我就是个街坊,来找司徒姑娘做件衣裳。哎呀,大叔,您看您多辛苦啊,兄弟过世了,您还得替他操心子孙后代的事情,这二年像您这样有良心有爱心的好人真的不多了!简直应该报到临安府里替您写个颂文,让大家都来向您学习啊!”小玉使劲的忽悠。
司徒涛从没听过人夸他,一下子就懵了,接下来一种难以形容的虚荣之感好像从脚底升起一路往脑门直冲,原来被人称赞的感觉是这样的好,嗬嗬嗬嗬……
菊姐一听这话就怪了,怎么这位小娘子刚才听她说司徒涛的恶性还表现得挺愤怒的,怎么这会又转了风向啊?司徒青争冷眼旁观,脸上宠辱不惊。
“唉,我这一片苦心,真是日月可鉴啊……”司徒涛便顺势感叹两声,他其实也不想和司徒青争弄的太僵,毕竟他不是司徒波的亲大哥,情理上说起来并不是十分理直气壮。
“就是啊!大叔您真是临安城的道德楷模,能够冒着被旁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的风险,一心一意为司徒姑娘着想,我听了好生感动啊……”
司徒涛的脸色便不太好看了,什么叫被旁人指指点点?
“大叔,您知道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您这么做,大家都会误会你是为了霸占司徒姑娘的家产的……但是您一点都不在意世人的误会,这种高风亮节在当今社会真是凤毛麟角啊!”
司徒涛、司徒介、姜媒婆几人的脸色全都大变。
第三十三章:七夕前日
霸占家产,这四个字从小玉嘴里说出来,在场所有的人都变了脸色。
司徒涛要逼司徒青争出嫁,让司徒介过继到司徒波这一房来,就是为了司徒波的绿波布庄,这个目的司徒青争也知道的清清楚楚,可是谁也不会撕破脸皮捅破这一层窗户纸。
但小玉是个外人,她才不管这么多,你不就是要争产吗?我看你还要不要脸,要是我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坚持要给司徒姑娘提亲,那可就是坐实了这个“霸占家产”的罪名了。
“什么……什么话!谁敢这样说我!”司徒涛吞吞吐吐的反驳着,老脸涨的通红。他也不是傻的,一琢磨就知道这个小娘子根本不是在夸他,而是要帮司徒青争说话。问题是她一下子就把他的目的揭出来了,司徒涛脸皮再厚,也不能青天白日的来抢堂弟的家产——毕竟司徒家里,也不止他一房人马!
姜媒婆首先挂不住脸,托词先走了,接着司徒涛父子也恨恨而去。司徒介走到大门,又回头恶狠狠的说:“司徒青争,我倒要看看把这身家你一个婆娘守不守的住!”
这几人刚一出门,菊姐就冲过去把大门关上,还用力唾了一口:“不要脸!”
小玉松了口气,看来古代民风还是纯朴啊,连混混都怕街坊指指点点的,比后世的人脸皮薄的多了。想起芙蓉姐姐罗凤姐等人有如铜墙铁壁一般的脸皮,小玉免不了又是一阵唏嘘。
司徒青争走过来向小玉深深一福:“谢谢小娘子出言相助。”
“不用……就是说了两句话嘛。司徒姑娘,看你柔柔弱弱,想不到也挺强硬的,有个性,我喜欢!”
小玉的话让司徒姑娘脸上微微流露出疑惑的神情,这位娘子的话怎么让人有些听不懂啊?小玉也知道自己又不小心说了些不合时俗的话,哈哈一笑掩饰过去。眼看天色不早了,小玉赶紧把自己要裁的婢女衣裳的款式颜色和要绣的字样和司徒姑娘说了一下,司徒姑娘听了以后回答说:“娘子请放心,这种衣裳,青争是做惯的。”
小玉和司徒姑娘约好后日让惠娘来取货,便匆匆告辞。
司徒姑娘的手艺果然像菊姐说的那样高超,甚至更胜一筹。两日后,小玉在翠雅园里看着五个一身水绿的漂亮小姑娘,感到十分满意。嗯,很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教你们的歌儿,可都学会了?”小玉问。
“都会了!”五个小姑娘齐声回答,莺莺呖呖很是动听。她们本来就是学吹弹出身,声音条件自然很好,学两句歌儿也没什么难的。绣心在旁对小玉说:“小玉姐姐,这几天我都在抓紧训着她们呢,你放心。”
“那,咱们商议好的那事儿,你和海棠妹妹都排练过了吧?”
绣心点点头:“这有何难?不过是说两句话儿罢了……倒是那戚公子,嘻嘻,想不到他演起戏来,还真是像模像样呢!”
小玉听到自己的安排都一一落实了,不禁一阵轻松,绣心果真是个妥当人。
“绣心,我给你的净白霜儿试过了吗?”
绣心展颜一笑:“试了呢,果然用完以后脸儿白净了些,还想着和你讨些新的来用,小玉姐姐可别吝啬啊!”
“只要是你用,多少都行啊。”小玉这话可不是客气话,她是打算让绣心成为她护肤药的“产品形象代言人”的,身为赞助商,当然要给代言人赞助啦!不过她细细看了看绣心,担心的说:“绣心,你是不是最近太操劳了?眼眶儿黑了一圈,可有损你美人儿的形象哟。”
“唉!”绣心早当小玉是自己人了,也不瞒她,何况她这心事也不好和人说。绣心自幼被养母培养成出色的艺伎,在平江府时便已是名动一方的清倌人,来到临安,也赤手空拳的打出一片天下,她已经习惯了独自解决烦恼,慢慢的,身边的人也同样习惯了她的坚强。
可是她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啊,她也希望能有人让自己依靠,让自己倾诉……
“小玉姐姐,还不是为了这乞巧节的盛会!”
小玉疑惑的看着绣心。绣心遣退众人,让人沏好了一壶香茗,请小玉到她小花厅里坐下。
小玉见绣心纤手支颐,欲言又止,便说:“妹妹,你有什么心事,说给姐姐听听可好?姐姐未必能替你分忧,不过你可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快乐的时候,你和另一个人分享,就会有两倍的快乐。当你忧伤的时候,你和另一个人诉说,就会减少一半的忧伤’。”
绣心细细琢磨着这句话,眼眶微红,自从养母嫁人后,未曾再有人会对她这般关怀。“姐姐,你知道乞巧节是我们女儿家的节日,却不知道,这也是我们青楼女子斗艺的日子。”
据她所说,七夕之夜,临安青楼全都停做生意。各家花魁就在这花街巷口的戏台子上亮相,歌舞弹唱,都要把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台下自有名流绅士为各家姑娘点评,当夜就会选出一位花魁娘子,另外再点两位伴星。
小玉一听,咦?怎么感觉这么像是超女比赛呢……咳咳,这个,很有意思嘛,绣心干嘛愁眉不展的?难道她没信心夺魁?小玉来此地多时,还真没见着比绣心更美艳动人的女子,前儿见的司徒姑娘虽然娟丽,但其容貌和绣心比起来仍逊色几分。况且她翠雅园生意做的这般大,可见绣心接人待物很有一套,观众缘应该也不错吧?
绣心说:“我一个平江府来的外地女子,来此不到一年,堪堪站稳了脚跟,这临安七夕之会,我从没参加过。吹拉弹唱,我倒是不惧,可是……海棠姐姐私下告诉我,现在好几家青楼的头牌都演练了新的歌舞,都有客人为她们写词做曲,我这几月忙着接待客人,竟无一首新词……”
小玉明白过来了。这个乞巧节聚会在青楼中人的眼里,类似于后世的春节联欢晚会。每个上场的人都玩命的要展现自己最擅长的歌声舞技,力争打好广告,让自己提升点档次,给往后一段时间的演出活动搞搞知名度。
“那,找到人来写词了吗?”小玉深知一首好歌对于歌手的重要性。后世有些歌星,歌艺一般,但就是找到一首适合他又能迎合大众口味的歌,一唱而红。反之则一直默默无闻,成为演艺圈中的万年龙套。
绣心摇摇头,有些沮丧。
小玉脑子里倒多的是歌儿,一首两首几十首,通通都是周杰伦蔡依林之类的曲子,这种歌能在古代流行才有鬼了。有什么曲子是适合绣心的呢……
突然,小玉脑中灵光一闪!
对了,就是那首!而且……
小玉欣喜的拉着绣心的手说:“妹妹,我倒有一首新鲜曲子,包你没听过,你可想学?”
绣心眼睛一亮,她最近和小玉接触多了,对她各种奇思妙想有所了解,也许小玉能有什么好主意呢?“想学想学,姐姐,你快教我!”
绣心撒起娇来,小玉大呼吃不消。她神秘的一笑,说:“这首歌儿呀,叫做《美玉无瑕》……”
--------------------------------------------
七夕前一日,临安城里就已经有了过节的气氛。
天街上,车马盈市,到处都是采买过节风物的百姓和摆摊的小贩,摊子都用彩布拉棚摆在路边上。吆喝声呼喊声谈价钱的声音把整条天街变成了欢快的海洋,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又有许多小童将方开的荷花折下来,招摇过市,十分可爱。看着人们忙碌而满足的准备着过节,小玉也被他们的情绪感染了,心情十分愉快。
“你笑什么,那么开心?”宋潜看见小玉一直脸带微笑,不禁问。
“我看见大家高兴,我也跟着高兴嘛。天成,那些摆摊人都在卖些什么东西,你快说给我听呀……”小玉俯首往街上看去。
他们二人正坐在天街沿街的一座酒楼上,座位正好临街,可以清楚的看到下面天街的人群。宋潜不太明白怎的今儿小玉坚持要到酒楼上来吃午饭,不过他宠小玉宠惯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自然是无有不从的。两人一面吃饭,宋潜一面向小玉解释那一摊卖的是花瓜,那一摊卖的是果食花样,那一摊卖的是‘种生’……小玉实在很想详细的问问他那些小玩意儿是咋做的,猛一想,要是她真是当地的女孩子哪能不知道乞巧节的风物?硬生生把疑问吞了回去。唉,时时小心,处处在意,是穿越人士的人生准则啊!
“咦?怎么了?”宋潜看见天街上的人流突然分开两边,纷纷仰头张望着不远处,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玉也顺着人群的视线望去,嗯,应该是她的人到了。
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的响起,只听得一队女孩儿齐声唱着:“美玉美玉,美人如玉,美玉美玉,美人如玉!”
第三十四章:节日礼物
五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打扮得粉嫩可爱,都穿着一身水绿衣裙,衣襟上用金线绣出“美玉”二字。为首的姣姣长相最是娇俏,梳着双鬟髻,臻首轻摇,带领几个女孩子一起唱着——
“美玉美玉,美人如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排毒养颜,效果神奇!美玉美玉,给你美丽!”
小女孩们声音清脆动听,唱的又整齐又响亮,加上她们手执牙板,腕系铃铛,一唱一拍手,歌声铃声有如一根根无形的蛛丝将人们都缠绕过来。谁也没见过这么上街唱曲儿的,这是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