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是出于对这个位子的清醒认识。
“陛下,请问如何才能斩断这黑手?”麴延武叩首道:“老臣赴汤蹈火再所不辞!”田悯农赶紧有样学样地来一遍。
“不知道……”天佑帝缓缓地摇头道:“皇祖父眼看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结果离奇遇刺;父皇好容易看到了希望,结果被帝国俘虏。生不如死。”说着自嘲笑笑道:“朕地雄武比不过皇爷;谋略远逊于父皇,恐怕这也是朕能登基的原因之一吧!”
两人闻言浑身一颤,使劲磕头道:“臣等一片赤诚,万万不敢图谋陛下啊!”
“朕说地不是你们,”天佑帝微微笑道:“你田悯农是先帝倚重的大臣;你麴延武则是我那五弟的铁杆,你俩都可以算我皇家地股肱。他们有什么事儿当然要避开你们。”
两人这才抬起头道:“如果斗不过的话,陛下就暂且隐忍,以待时机吧!”
“不能等了,当初朕看明白之后,便左右推脱,不想当这个皇帝,就是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既然赶鸭子上架,坐上了大秦的皇位,那就得谋其政!就不能得过且过!不然怎么对得起祖宗社稷?”天佑帝目光前所未有的坚定道:“朕决定与他们开战!卿等可愿与朕、与皇家并肩作战?”
二位大学士面色一肃道:“愿为陛下粉身碎骨!”
“很好!”天佑帝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道:“那就为朕第一道诏书吧!”
“陛下请讲。”两人赶紧起身,一个磨墨一个执笔。凝神静听皇帝道:“朕乃愚鲁。自即位以来,常感国事之艰危。政务之繁杂,实非一人可担当,实非一人可操持。百姓常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又云:‘打虎亲兄弟’,其言虽不甚雅致,然蕴含至理也!”两位大人明白了,原来陛下是要提拔他的兄弟啊……
“天下至亲不过父母手足,然父辈年事已高、当享天年,朕虽不孝,亦不敢偏劳;幸赖天父庇佑,父皇福广,使朕有兄弟七人,除七弟年幼,尚不更事外,余者皆一时英才,国之栋梁也。此乃天授,朕若不用,必遭天谴矣!”
“现晋大哥秦雳为勇亲王、领兵部事,三弟为哲义郡王、领吏部事,四弟为简明郡王、领户部事;五弟为武成亲王,领大元帅王,节制天下兵马;六弟为英诚郡王、待归国后领大内禁卫。愿众兄弟齐心戮力,助我大秦早日转危为安,兴旺昌盛。钦此!”
田悯农两人一边挥笔写就,一边心中翻江倒海,陛下与大殿下那么深的积怨都能放下,看来是圣意决绝了。只是真的有用吗?两位阁老互相看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复杂地意义。却惟独没看到‘信心’二字。
但无论如何,皇帝金口玉言,圣旨已成,这是谁都改不了地。望着两个大学士离去的身影,天佑帝重新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眼睛,轻声呢喃道:“兄弟。我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就算没什么实际作用,却也是个名分啊……”
说着便沉沉睡了过去。在梦想之中,他似乎飞越了万重关山,到达了战火连天的潼关前线……
……
潼关城,已经有两天没有战事了,但气氛却日趋紧张。
秦雷十分清楚,赵无咎会不惜一切代价取下潼关……哪怕是攻下潼关后再无余里西进也无所谓。因为只要潼关已下,齐国就会彻底掌握战略主动权。从此以后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完全可以做到予取予求、随心所欲。
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他坚信惨烈地守城战必将发生。是以从入城的那天起,他便将加固城墙、增强防守放到了高于一切地位置。为此秦雷使出了强硬手腕,调动一切力量,将整个潼关城变成一具精密冷酷的战争机器。
而被秦雷寄予厚望地军情参谋处。也终于在齐国的战火洗礼后,开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以涂恭淳为军情处长的参谋人员,为城防做出了细致周到的计划,在认真阅读之后,秦雷只是稍加修改,便签字用印。将其变成了统帅命令:
其第一条便是锄奸,任命李四亥为城内治安官,正在养伤的沈冰辅之。李四亥便按照沈冰地指点,带领部下开始梳理全城军民。靠着历年地户籍档案,三天之内便排查出了不明来路者二百余名,其中确定的齐国细作便有一百余人。同时严格执行保伍连坐之法,迫使邻里互相监督,以备有漏网之鱼或不法之徒寻机作恶。
还委任牛校尉为巡城官,维持治安、防火防盗。又担心齐人攻城,必用火砲。命牛校尉带人将靠近城墙地茅竹屋、以及仓库之类易燃建筑悉数拆除。还命其取土沙麻搭、水瓮水桶之类的放火器具。分发于各保各甲,以备万一。
……
事实证明。秦雷的推测完全正确。两天之后,齐国的攻城器械终于从国内运到,也许是觉着被秦雷讹诈太丢面子,兴化帝下了血本,将国内这些年制造储藏的器械一股脑给赵无咎运来,并下旨严令他即日破关,直捣中都。
赵无咎之所以迟迟没有强攻,也就是为了等这些东西。但他并没有把皇帝的梦呓当回事儿,他现在觉着,只要能攻下潼关就够本了。至于中都城,还是歇个三五年再说,甚至留给后人攻克也行,反正这次是不指望了。
等把运来地竹木、云梯、鹅车、洞子、炮石、攻具、草牛、土布袋等器物组装安排好,赵无咎便不再浪费时间,命令翌日攻城。
十月二十七,未晓。城中恹恹欲睡的巡防士兵突然被嘈杂之声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他们看到城外齐军营中火把通明,一队队齐军从寨中出来,逶迤迤逦如条条长蛇。
很快,回过神来的哨兵便敲响警钟,安静的潼关城内立刻便有了反应,先是千家万户的灯光点点亮起,紧接着便有一队队军士冲出兵营,在各级军官地率领下,奔赴战斗岗位。
秦雷也在第一时间来到城头,但见城外齐军步兵在前,马军在后,密密匝匝、四围无际,正朝潼关城前徐徐推进。
望着声势浩大的敌军,城上的官兵也知道生死搏杀的那一刻,终于要到了,大多紧张极了。
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九一章 小试牛刀
天空露出鱼肚白,紧接着万道金光闪耀大地,台上升起来了。
秦雷终于不再低调,哗得截开一直紧裹着周身的大氅,露出金光闪闪的亲王战甲,手扶着宝刀,沉声吩咐道:“击鼓升旗!”
二十四面战鼓隆隆敲响,便有黑衣卫将一面巨大的亲王战旗缓缓升起,金黄色的王旗在晨风中猎猎舞动,旗面上的黑色猛虎狰狞咆哮,仿佛随时都会一跃而出,撕碎城外的敌人。
秦雷那威严洪亮的声音也随即响起,传遍城头左右:“孤乃秦雷,忝为当今皇弟,大秦成亲王,今与尔等并肩杀敌、同生共死!生则我们共同荣耀一生,死则我等之忠魂永照大秦!”
“忠魂永照大秦!”兵士们跟着齐声鼓噪发喊,望着那尊贵威严的战旗,一时间豪气冲天,再无一丝惶恐。
……
齐军渐渐近了,透过千里镜,秦雷看到冲在前面的齐国兵士,高举着盾牌、木板、甚至是板门、窗槅,以及一切能阻挡弓箭的东西,为身后的搬运攻城器具的部队遮挡可能的箭雨。
城上的兵士们紧张地盯着城下,等待着上官的一声令下。军官们却齐齐望向站在高台之上的秦雷,却见他肃然而立,半晌不动丝毫。
城头将士一片肃静。只有朔风吹动战旗,发出的猎猎响声,与城下地喊声震天形成鲜明对比。
齐军盾阵逐渐靠近了城墙,须臾之间,城下箭如飞蝗,向城头疯狂射击。但有城墙掩体遮蔽,秦军损伤了了。倒把城壁之上射得有如猬毛。直到齐军的弩兵上前,这才有能够射入城内的箭矢。可秦雷看得清楚、早有防备,将身前一面黑色的小旗拔出掷下,便有传令兵摇头一面黑色令旗。
各级军官看了那令旗,同时下达了一个命令道:“盾!”散布在城头各处的盾牌兵立刻将大盾盖住头顶,周边的士兵则赶紧躲到盾牌之下……几息时间后,便有尖利的箭矢从天而降,扎在盾牌上发出‘咄咄’之声!
秦雷知道齐军意图用猛烈地箭雨。掩护他们向城下搬运竹木、草牛、炮木等攻具,他冷笑一声,同时拔出根绿色和红色的小旗掷下,抱着绿旗和红旗地两个传令兵赶紧摇动手中旗杆。
城墙上林立的箭塔中,哨长们马上发出命令道:“火箭射击器械!”射手们立刻将裹了油布的箭支在火盆中点燃,雨点般地朝城下发射出去。
他们居高临下,视线清晰,准头又好。箭支自然纷纷命中城下的竹木、草牛这些易燃物品,一时间烟焰四起、烧成了一片。齐军赶紧用麻搭沙袋灭火,却不防城上突然弓弩砲石并发,尤其是那些装在陶罐的开花弹,一旦陶罐触地碎裂,登时便爆出无数片碎屑石块。炸得周围丈半范围内无人站立。齐军顿时出现极大地伤亡。
但齐军在身后督战队的威胁下,哪敢轻易言退,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冲,可一旦再靠近些,便有无数滚石檑木落下,造成地伤害可就不是矢石可以比拟的了。
待千辛万苦冲到城下,竖起云梯,齐军便开始蚁附攀爬。这些云梯架在冲车之上、异常稳固,并不是人力可以推翻的,但秦军也早有准备。他们在城上安放了车脚檑木和夜叉檑木。用以对付云梯上毫无反抗能力的敌军。所谓车脚檑木乃是在城上立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
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则是以长丈半、直径尺半的榆木桩子制成。檑木外钉满长七寸的倒钩铁钉,两端则装有两个直径更大些的轮子,一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如此一来,当夜叉檑释放后,两端地轮子可以迅速帮助檑木回到原位,而不会因为倒钩钉和城墙摩擦而导致难以回收的窘境。
夜叉擂可以看成是前一种的升级版本,秦军抬着檑木的两端,找准齐军的云梯,贼笑着松手投下,那檑木便如擀面杖一般在云梯上滚动,将蚁附其上的一串齐兵悉数拍下去,上面地当场被砸死,下面的也要筋折骨断,等于阵亡。
除此之外,秦军还备有狼牙拍、飞钩、铁撞木等守城器具,皆是威力巨大,杀伤广泛,在守城士兵的灵活运用之下,给攻城一方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自卯时开始至未时末刻,齐军阵亡不下两万、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但见潼关城前铺满了层层叠叠的尸首,其间或坐或卧着数不清的兵士凄嚎痛呼,但战场上的齐军却无暇理会,仍然徒劳无功地向上冲去……送死。
直到巳时三刻,方才听到阵后一阵金锣响起,齐军如闻仙音,攻势戛然而止,开始手脚麻利的撤退。
秦雷怎会任其从容退去,红色令旗一展,右侧城门立时洞开,等待多时的伯赏赛阳,立刻率领着精锐骑兵,追杀了出去。
齐军那里还有心思抵挡,当即溃不成军,丢下数不清地盔甲兵器、攻城器具,抱头鼠窜而去。伯赏赛阳趁机挥军掩杀,斩首无数,直到距离齐军营地不足一里,这才停下追击,心满意足地回城。
……
第一天的战事便算是结束了,秦雷命牛校尉率守备士兵及民夫出城,将齐军地兵器盔甲、旌旗锣鼓等战利品运回城内,至于云梯草牛之类攻城器械,则付之一炬尽数焚毁。
看着城外忙忙碌碌的军民,秦雷也终于松口气,一屁股坐在虎皮交椅上,吩咐一边肃立的涂恭淳道:“给朝廷报捷、请赏、求援!”
涂恭淳欢喜淳笑道:“今观敌军不过尔尔,看来潼关城可以守住了。”
哪知秦雷摇头道:“这才哪到哪?今天不过是赵无咎的试探进攻,他派出的乃是二流军队。”
“王爷说这不是齐军的真实水准?”涂恭淳惊讶道。
“不信就等着明天看。”秦雷不再与他讨论,沉声下令道:“吩咐下去,今晚六菜一汤,并犒赏将士每人白银二两,民夫各一两。”
“太多了吧……”身为参谋人员,提意见挑刺是他的本分,涂恭淳立刻提出来道:“这样不用打几天,城里的存银就光了。”
秦雷摇头笑笑道:“不要紧,守城士气最重要,花点钱值得。”说着声音变得低沉道:“也不知有多少人能一直领到最后……”
王爷的命令宣布下去,军民果然士气大振……打一天仗就可以领一个月的饷银,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于是乎各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打到天荒地老。
是夜,秦雷又派三千轻骑出城。两千骑兵悄悄绕到敌营北面,一千骑兵径直从西向东,直扑齐军大营。
齐军望哨自然发现正面扑来的秦军,立刻鸣镝示警,全军起身防备,不一会儿便面朝西方布好了军阵,却迟迟不见秦军攻来。赵夯便率两千轻骑出营探查,结果仍是无影无踪,众将皆道是哨兵风声鹤唳。
白日里战事不顺,将军们心情本来就不爽,现在又在睡梦中被吵起来,自然肝火旺盛,当场将那吹哨的哨兵砍了,又把全队责打一遍,这才气哄哄的回去睡了……
结果没睡下多久,警哨又响了,齐军只好重新从被窝里爬起来,哆哆嗦啰嗦的穿上衣裳,不情不愿的再次出来,结果仍是扑了个空。
将军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又要把吹哨地砍了。但负责夜间方位的军官不干了,说:‘敌军确实来过,众人都看见了,如果要杀就把我们都杀了吧!’
将军们这才信了,不敢再轻忽,便为寨前加派了一万守军,至于其余人……回去继续睡。
经过两番折腾,官兵们已是疲累欲死,回到营帐倒头便睡,很快就鼾声大作。
……
寅时处,天空一片黑暗,朔风拍打着营帐,发出哗哗的剧烈声响。
那绕到东面的一千骑兵,便接着夜色与风声的掩护,悄悄靠近了齐军营地,直到距离仅百丈才突然加速,向敌营冲去。
这次齐军的反应终于慢下来,秦军都靠近到百步之内了,才从帐篷中爬出来,茫然寻找着杀千刀的敌人。
秦军也不与齐军作战,只是一个劲儿地向齐营发射火箭。不一会儿便将齐军的帐篷点着了一片。朔风一吹,火势便蔓延开来……
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九二章 对垒者,对着垒也!
直到天明时分,齐军才将大火扑灭,只是此时半边营地已被烧为白地。更严重的是,预备今日攻城所用的巢车箭楼等大型器械也被烧了小半,让赵无咎心痛不已。
好在为了稳妥起见,他将大军粮仓建于函谷关中,每日定量运送,这才没有损失多少粮秣。
“传令下去,重修营寨……”望着黑烟袅袅的大营,赵无咎无可奈何道。
将军们赶紧分头行动,帐门口只剩下武之隆陪着他道:“恩师,您看攻势是不是要停几天?”
“是啊!停三天,缓口气吧!”赵无咎苦笑点头道:“这个秦雨田,真有点乱拳打死老师父的本事。”说着叹口气道:“打了这么多年仗,让人欺负的如此狼狈还是头一回。”
“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武之隆轻声道:“函谷关昨日行文说,还有一个月的军粮了。”如果再刨掉撤军的时间,也就只剩下半个月能用来攻打潼关了。
“半个月足够了。”赵无咎缓缓道:“三天后老夫将下令全力攻城!”
……
潼关城内的秦雷,丝毫没有偷袭得手后的快感,反而心情愈加沉重。
朝廷的决议已经送到了他的案头,他索要的援兵、马匹、粮秣统统地没有。反倒是送来了两顶名唤‘武成亲王’、‘大元帅王’的高帽子,让他怎能不失望?
“我真想写信问问朝廷,”秦雷怒气冲冲地朝石敢抱怨道:“这两个封号值多少钱?”
“应该很值钱吧!”石敢小声答道。
“那就给我折现吧!”秦雷没好气道:“一个一百万两,要求不高吧?”说着愤愤道:“这个老二,我是在包围他的皇位,怎么还从背后捅我刀子呢?”
石敢无言以对,只能静听王爷的牢骚。
骂一阵心里痛快了。但问题还得解决……秦雷的目的不止是打退齐军,他还要收复函谷关。甚至拿下虎牢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地后续计划,也是需要来的足够地兵力物资做基础。
仅凭着现在的实力,啥也干不成。
整个一下午,秦雷都在思索着解决的办法,直到掌灯时分,也没拿出个好主意来。
见王爷茶饭不思的苦恼样子。石敢终于忍不住道:“不如向复兴衙门求援吧!”作为秦雷的身边人,他深知飞速发展的南方,具有何等恐怖的潜力。
“不行,复兴衙门正在发展地黄金时期。”秦雷摇头道:“虽然只要孤王开口,就能挪个几百万两,但太不划算了。”说着又生气道:“再说了,老子给他秦霆打仗,还要老子出军费?天下有这么傻的亲王吗?”
“议事们也想不通的。”秦雷眉头紧缩道:“除非……”
“除非什么?”石敢赶紧搭话道。
“除非让朝廷借。”秦雷两眼放光道:“对呀!怎么早没想到呢?”说着便从摇椅上弹起来,大步走到书桌边,高声道:“快磨墨,我要写信。”
……
秦雷一口气写了七八封信,第一封是给天佑帝,除了感谢陛下的慷慨仁慈外。便是大肆哭穷,威胁天佑帝,再不给钱就要守不住国门了。等哭也哭完、吓也吓完,他又笔锋一转,表示了对朝廷财政危机的理解,并积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朝廷未来若干年的税收为抵押,向全国的富户发行有息战争债券,筹集对齐作战所需地军费。
并给天佑帝举例道:假定是八厘的利息,发行一千万两白银的债券,一年内支付的利息不过是八十万两。再加上相关费用也不过是九十万两。
其中秦雷写道:‘我大秦之贫。贫在朝廷百姓;我大秦之富,富在世家大族。’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回报。凑出一千万两白银,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陛下您所付出地代价,不过是从明年开始,每年从税收中拿出九十万两白银。实在是无比划算,心动不如行动,陛下还犹豫什么呢?
又怕天佑帝被千万两的债务吓到,秦雷给他解压道:‘眼下债务是最无足轻重的。我秦齐两国已经赌上国运、不死不休。若是我们输了,便万事皆休,亡国可期,到时候咱们兄弟都得抹脖子,有债无债还有什么区别?若是我们赢了,齐国的一切都予取予求,还发愁那区区千万两的债务吗?’
最后秦雷拍胸脯保证,他可以为债券背书担保,共担风险!这是多大的优惠啊……
感觉已经足以把老二忽悠的口水直流,秦雷才停了笔,又给麴延武和田悯农分别写信,除了把给老二的内容又写一遍之外,又敦请他们务必劝说皇帝照行此事,并告诉他们,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找馆陶先生张谏之问个明白。
在给麴延武的信中,秦雷就直接命令他,推荐张谏之全权负责发行事宜。
然后自然是给馆陶的信,除了把上述情况说明之外,也要求他尽量吃进一些,一来是向天下人表个态,二来只要大秦在、自己在,这玩意儿就万无一失,收益还是相当可观地。
剩下地自然是给复兴衙门几位大佬,这封信就露骨多了。除了常规的描述之外,他向这些做梦都想压倒北方士族地大家长们鼓吹道:‘若想达成目的。这便是千载难逢之机!’并让他们什么都不用担心,一切都有他做主……
整整忙了一个晚上,到天亮时才写完。舒展下筋骨,秦雷揉着胳膊苦笑道:“这可比打仗累多了。”
石敢也陪着他一夜未睡,双眼红得跟兔子一般,一边将那厚厚的一摞信封理起来,一边轻声问道:“王爷。今天要去城上巡视吗?”
秦雷摇摇头道:“不用了,赵无咎起码三天缓不过劲儿来。还是抓紧时间休息吧!”撇下一句“有情况叫我。”便回里屋睡觉去了。
……
不出秦雷所料,齐军第二次攻城是三天以后。当然这两天里秦雷也没闲着,他命军民出城,将护城河重新挖开,且又硬生生拓宽了一丈,形成一条超大的壕沟。
三十日卯时,赵无咎便杀牛具酒。犒赏全军,并向众人允诺,攻破潼关后屠城三日、肆意劫掠,引得官兵狼性大发、跃跃欲试,恨不得一下就登上潼关城头。
待酒足饭饱之后,齐军便列队出击。这次上阵的可是齐国精锐,不仅兵士素质远高于三日前的那些,就连所用攻城装备。也有天壤之别。
城上地将士只见宛若长蛇般地一排‘屏风’,从东边缓缓驶来。等到近些才看清,那是一面面包着铁皮的巨大木幔,高有两三丈,宽有一两丈,用木梁撑着、立在四轮车上。共有上千具之多。几千民夫一同推车,那绵延地屏障便向城墙逼近,显然是用以抵挡火石弓矢的‘盾牌’。
在‘盾车’的掩护之下,齐军推着砲车及鹅车洞子等攻具,径直抵达了东南面的城墙下。
到了射程之内,齐军便将砲车展开组合,城上人看的真切,净是些九梢七梢的巨砲,共有四十余座……这还多亏那夜一把火烧掉一大半呢,不然就有百具大砲架在这儿了。
城上的伯赏赛阳请命出击。要率铁骑将那些笨重地大砲捣毁。但秦雷没有答应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计划。他指着战场西南角道:“齐国的骑兵就在那警戒,只要城门一有动静。马上就会杀到。”伯赏赛阳只好怏怏作罢。
“命令那边的兵士全部进掩体,留下几个观察员就行了。”秦雷下令道。
命令通过旗帜很快传到,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官兵便潮水般的退下,躲到城墙后的庇护所内。
……
一刻钟后,齐军的大砲终于安装完毕,砲杆当然无甚稀奇,但砲座竟是秦雷从没见过地式样——就像一座座小房子一般,外表尽用生牛皮蒙护,拽砲人在砲座之内,矢石不能入。且这砲座底部仍然安着车轮,可以由兵士推来推去,以寻找最佳的射角。
甫一安装完毕,齐军的大砲便开始迫不及待的发射专攻东岸城墙上的箭塔、敌楼。那砲石一枚就有四五十斤重,楼橹高台只要被击中,便轻则破个大洞、重则轰然倒塌……
唯一可庆幸的是,齐军地砲车准头实在不敢恭维,十砲才能中一两砲,秦军辛苦营造的东南城防才没有一时尽毁。
“不能这样下去了。”秦雷只好下令,命民夫兵士、冒着漫天巨石,将用牛马匹制作的皮帘,挂在楼橹之上,以御炮石。
见巨石效果减小,齐军便果断换成了大包的鹅卵石,雨点般的石块倾泻而下,将来不及撤离的秦军砸成了马蜂窝……整个东南城墙上,再没人敢站立。
齐军便趁机将牛皮蒙护的鹅车洞子推到城墙之下。‘鹅车洞子’又叫‘尖头木驴’,也是赵无咎的发明,乃是一种空底的运兵车,安着六个轮子,车顶和两旁用铁皮覆盖。之所以叫尖头木驴,是因为它的车顶是尖地,可以有效减少砲石地破坏力,又可以又车里地兵士推着行走地缘故。
这些鹅车可以守卫相接。连成数十丈的长带,形成一条供士兵冲到城下的通道,且因为上用生铁裹盖,内有湿毡防护,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齐军足足连了八条一里长的鹅车洞子,大军在其掩护下,直至濠边。在洞内搬传土布袋、草牛、竹木等物。用以填充壕沟。
这时齐军的砲石终于停下来……那玩意儿准头太差,一多半倒是落进壕沟里。不知砸死多少填沟之人。估计要是再不停,攻城的步兵就要倒戈相向,先拆了那些鸟砲再说!
一欸砲石停下,尖锐地哨声便响彻城头,秦军官兵赶紧从四面八方回到岗位,操起弓弩矢石,想要阻止齐军填平战壕。
今日的齐军。显然素质极高,只见前排地步兵举起了八尺多高的大盾牌,后排步兵借着掩护用劲弩向守城官兵射击。秦军在东南城的敌楼箭塔八成被毁,无法形成压倒行优势,只能与齐军互射,死伤不轻。
但守军不敢稍停,他们明白,一旦被敌军越过壕沟。定有许多种办法攀上城头,会更加棘手。
双方自卯时开战,一直互射到天黑,各自射出了十万多支箭,攻防双方的部队也换了好几拨。一个白天下来,齐军损伤五六千人。秦军也有一两千伤亡,且愣是没让齐军把护城河填起来……毕竟守城的一方居高临下,又有城墙箭垛掩护,不是一般的占便宜。
但齐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点起熊熊大火,继续与城上对射。丝毫没有回营睡觉地打算。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借着天黑大家视线都不好,赶紧把沟填完了再说。
其间秦雷也试图借着夜色做些文章,他派出一千死士,携带着炸药火种。从西城悄悄溜下。意图将齐军的砲座洞子炸毁。但齐军防备甚严,敢死队还没靠近便被发现。只好仓皇撤回。若不是天黑齐军不敢追击,怕要尽数覆没。
……
挫败了秦军的偷袭,齐军士气大振,气焰更为嚣张,派出了更多的民夫填坑,负责压制城头的射手也更加来劲,箭雨陡然猛烈起来,压得秦军有些喘不过气来。
秦雷见齐军仗着人多欺负人,终于怒不可遏,大吼大叫道:“把所有的射手全给我集中过来!”
“王爷,城墙上已经排满了,再来人也没法望下射了。”石敢好心提醒道。
“就你聪明!”秦雷没好气的堵他一句,便命人把牛校尉叫来,沉声吩咐道:“把城里地桌椅全部搬上城头!”牛校尉不知何故,但知道服从是必须的,赶紧着人把临近库房及民居中的桌椅搬上东南城墙。
秦雷又命他将所有桌椅摞成阶梯状的五排,这才让从各处支援来的弩手站了上去,算上站在原地的射手,从高到低居然排了六层,一次齐射便射出去原先五六倍地箭支。再加上石猛的霹雳砲轰击城下,齐军登时便支撑不住,几乎悉数被射倒。
“继续射,看看谁能射过谁!”秦雷哈哈大笑道。
在秦军高密度、多层次的打击之下,齐军射手损失惨重,射倒城上的弓箭也越来越稀疏,终于完全被压制。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赵无咎只好命令前线部队撤下来,秦雷也赶紧命令射手撤退,顺便把桌椅搬走。果然刚撤走没多久,齐军的砲石又一次洗礼了城头……
……
包括秦雷在内,所有的官兵都松了口气,他们觉着一天的折磨终于要过去了。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齐国的军力和赵无咎的决心。在预备部队面授机宜之后,赵无咎将其重新投入战场。这些军队也不再与城上对射,只是背着土袋在洞子中如蚁群般往来穿梭,将土袋扔出洞口便掉头回窜,绝不出洞找死。
不一会儿,洞口处便被高高的土堆挡住。齐军就拆掉一截洞子,继续把土堆填高填大。这法子在兵法上叫‘距堙’,把沙袋自远而近,自低而高地垒起来,等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比城墙还高。
当然这不是个简单地活计,齐军忙活到天亮也不过堆了两三丈高,比起城墙来还是差得远。但架不住老赵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命令部队民夫轮番上阵,将数列牛皮洞子搭建在土山之上,工役日夜往来于洞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