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明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证朝廷的颜面,又要查处下面的官员,这种事情不是他们这些人该做的。老朱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

王德才彻底的抓狂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账房居然会把这本账本丢失,这账本里记得是什么?简直就是个大火药桶啊!一旦爆炸,他王德才自己不仅仅尸骨无存,还会把布政使司臬司全部牵扯进去!最关键的是,事情一出,得有多少脑袋落地,多少乌纱换人!

他立刻叫来了管家王福:“马上给我搜!全县大搜捕!一定要把那些人给我找出来!还有,钉死知县秦密的一举一动,就算不是他的授意,他也一定脱不了干系!快!”

王福不动声色地领命而去。

秦密的脑门全是冷汗,顺着腮帮子直往下滴。看着手里这份惊天的账本,他的手都在颤抖!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了!成败全在此一举!但是这也是一个火坑,稍有不慎,他秦密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朱一刀平静地看着他:“堂尊大人,现在到底该怎么做,全都看你了。希望你还能记得,你的恩师张居正昔日的教诲!”

秦密紧咬着牙关,在屋里来来回回焦躁地踱着步子,要做这个决定真是很难啊。成功了,他秦密就不仅仅是加官进爵这么简单,还会成名立万!失败了,他秦密,包括自己的一家老小,都会尸骨无存,那心中的梦想啊……

大汉目光灼灼地盯着秦密。他的手悄悄放在了腰刀上。

“我们这么干……”秦密终于下定了决心。

十几匹县衙的快马,带着大汉及其手下,风驰电掣地在县城那小小的街道上飞奔着,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王德才府门前,大汉飞身下马,怒吼道:“封锁前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王德才已经听到了大门口的动静。他万万没有料到,秦密会动手的这么快。现在那本账册应该不在秦密的手里了吧?他没道理继续把这个火药桶捏在手里。但是他会给谁呢?直呈京师?这一来一回最少也得要几天吧?这几天的时间够了。

他悄悄地让一个心腹,从暗道出去,直接去矿上找杨金山。

自己却大摇大摆地打开府门,迎着大汉走去:“我乃本县县丞,不知知县大人有何事啊,居然这般阵势来请人?”

大汉冷笑一声,高声喝道:“奉堂尊之令,请县丞大人过府一叙!”

王德才丝毫不以为意,他施施然坐上下人牵来的一匹马:“请前面开道!”

到了秦府,秦密已经在堂上正襟危坐,看见王德才到了,中气十足地命令道:“来啊,给王大人看茶!”

王德才却直奔秦密面前:“你到底想怎么样?!非要把好好的信阳县闹个鸡犬不宁才甘心吗?你之前咱们配合的不是很好吗?天下太平有什么不好!”

“王大人,还请稍安勿躁。先给你看样东西。”秦密招招手,从管家手里拿过那份账册,轻轻递到了王德才的手里。

王德才的脸却唰地白了。怎么回事,他没有把这东西交给上面吗?这东西他自己留着有什么好处?难道是想要挟自己?从中间也分一笔好处?

“王大人,既然您也记录了这些东西,说明您心里还是有数的。你真的以为就凭借着这个东西,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你真以为臬司衙门会因为这就轻易地放过你?”

“秦大人。我王某也在这呆了很多年,这些人的脸面,斤两,我一清二楚。你想当海瑞,我不拦你。但你也别挡我的财路。千里做官只为财,我王某人也没太大的野心,足够自己下半辈子用就行了。今天你来这么一出,咱们话就摊开了说,我发我的财,你做你的官,咱们进水不犯河水,如何?”

“王大人。做事情,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我只做我该做的事情。”

“秦大人!你也为官多年,这种话就不要对我说了!你想做些震动朝局的事来,你能做些震动朝局的事来,是因为得有人想让你去震动,你敢抗上,是有人得想让你抗,不然你一个七品县令能抗得过谁……皇上想用的你推不倒,皇上想倒的你也保不住。”王德才冷冷笑着,用讥诮的目光看着秦密。

“这天下是皇上的,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也是皇上的!是普天之下老百姓的!不是你王德才自己的!也不是那些人的!你知道朝廷的水有多深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他们拿你的命换银子,拿河南那么多百姓的身家换钱,你还得死心塌地的保他们,还要说是为了朝廷,是为了国策!什么国策,什么矿税,赚了钱,有几文能进到国库?……好好听听,你拼命保的那些人肚子里都是什么心肝肺,死,也不能做个糊涂鬼。”秦密用一种怜悯之极的眼神无奈地看着王德才,让他靠近偏房的门口。

房间里是得到了消息主动来找秦密的杨金山。偏房里的杨金山,正唾沫横飞地诉说着这些年王德才都干了那些让人愤懑地事情,那一笔一笔,该说的不该说的,对着一个穿金飞鱼服腰挎秀春刀的人说着。他深怕自己择不干净。反正杨金山心底里认定,这个朱一刀是王爷,而自己要想保命,就顾不得那个什么王德才了。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外面的王德才脸色是越听越白,越听越惊!

他知道,自己是被彻底抛弃了。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命,为了自己的前途,要么控制住自己,要么就抛弃掉自己。但是现在,杨金山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不会有谁来保他了。那份账册,不仅没有成为保命的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的号角。

王德才已经说不出话了。他两眼一翻,昏倒在地。

屋里还在张牙舞爪控诉着的杨金山,听见外面的声音,疑惑地出来一看,当场大脑当机了——他一直以为,王德才已经被关进了大牢。

许久,杨金山蓦地反应过来,他嘶吼着:“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做!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做?!兹事体大,兹事体大啊——”

秦密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唤来管家:“送杨公公回府。”

就在这时,大汉的一个手下却猛地走进房来:“堂尊大人,大事不好!王德才的家……失火了!”

第十五章

“欺天啦——!”

整个大殿上都充斥着万历的怒吼!

他没有理由不愤怒。万万没有料到,他正是为了多给内库挣一点银子,才在全国派太监设立矿监、税监敛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不相信户部。张居正还在的时候,户部尚且能有不少余银进入国库,张居正死后,各地吏治猛然地下降,税赋也猛然地减少。不得已,万历想到了设置矿监,税监,直接由自己掌管全国财务,也许会好点。

但是刚刚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紧急入宫,呈上来的那本账册,却让万历从毛孔里感觉到恐惧。这些人……这些人竟然如此不把朕放在眼里!哪些文官不把朕放在眼里也就罢了,朕不跟他们计较太多,现在居然连这些身有残废之人也敢欺瞒自己!这些都是朕的银子!

“收了这么多银子!他们拿两百万,朕拿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万历怒吼着把账册狠狠地摔在了朱希孝的脸上。

朱希孝一动也不敢动。

“这个账册……是那个叫王德才的?!”万历坐在龙椅上喘着粗气。

“启禀皇上,是!”

“反了,反了!给我抓住这个人!抓住他!”年轻的万历气疯了脑袋。他现在突然怀念起了张居正,后悔了自己当年默许把他搞的身败名裂。跟这些人比起来,张居正还算是忠君爱国的,张居正最起码还是个合格的大明朝的官!

“……启奏万岁,那王德才现在已经被控制在知县秦密的手里,臣现在担心的,是信阳知府万一狗急跳墙……”

万历突然反应过来:“立刻派人去保护秦密!朕要知道,他们还吞了多少朕的银子!”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穿黑飞鱼服的人参见万历,悄悄地在他耳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万历的脸色很精彩,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朱希孝跪在下面如坐针毡,他丝毫不敢乱动。其实他是知道矿监税监的危害的,但是他不能说,那是文官们的责任。文官们意见很大,但谁也不说,他区区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就更不要轻易地议政。还是做万历手中的利剑比较好。就算再怎么鸟尽弓藏,这衣服穿久了还是旧的贴心,不会太过为难自己的。刚才大汉的八百里加急,把账册送到手中的时候,朱希孝略一翻看,便知道,这回又有不少人头要落地了。但是他很开心,自从张居正死后,首辅申时行根本就管制不住下面的官,贪污受贿,私饱中囊,现在居然从皇上手里掏钱花!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你先下去吧!”万历突然变的颓唐万分。

“是!”朱希孝如释重负,一切都看万历怎么决定了。

年轻的万历瘫倒在龙椅上,他突然觉得一切都很没有意思。这个皇帝当的很没有意思。

张居正首辅十年,这十年的时间,是万历最轻松,最开心的十年。什么都不需要操心,一切都有张居正来搞定。但是母后却一再提醒自己,要小心汉朝的霍光。万历不知道张居正会不会是霍光,但是他知道,张居正绝对不是三国的曹操。他还是为国为民的。

为了防止张居正做大,在母后的支持下,他想尽办法解决了张居正,自己终于可以真真正正地做皇帝了,自己终于可以真正地做到天下我最大了。但是万历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无论他要做什么事情,那帮大臣都要上串下跳地反对,自己的决定居然需要他们肯定才能实行,他的政令根本出不了紫禁城。这也就罢了,要是这帮大臣觉得圣旨不合自己的意,居然还敢把圣旨留中不发,或者驳回来。

这简直就是千古奇谈!

万历想起了先皇爷爷嘉靖,他一辈子都在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他不上朝但是不代表不办公,他紧紧地把大臣们抓在手里,为了不直接面对群臣,他甚至把严嵩放到大臣们的对立面,自己坐在后面遥控指挥,或者冷眼看着严嵩和大臣们斗。但事实证明,最终的胜利者是嘉靖。严嵩没有胜,大臣们也没有胜,当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就是先皇爷爷出来收拾摊子的时候。高人啊,先皇爷爷才是高人啊!自己现在这样太累了,太累了。他只是喜欢享乐而已,想像皇爷爷那样,优哉游哉地当皇帝,但是大臣们不允许,左一个反对右一个抗议。

自己又不是不办公!为了祈天,他从紫禁城走到天坛,谁看见了??为了政务,他连夜连夜地批阅公文,每晚只睡区区几个时辰,谁看见了??自己当个皇帝容易吗?!

自己喜欢郑贵妃,想立皇子朱常询当太子,他们竟然找出各种理由反对!无非还是担心手里的权利被夺,哪有什么狗屁道理可讲!询儿极为可爱,也极为懂事,从来都是乖巧的很,立他当太子有什么不好?不就是因为他是小皇子嘛,我皇子那么多,想立那个当太子,还非得问问大臣们同意不同意,这是我的儿子还是你们的儿子!

不就是喜欢权利吗,行,我给你;我也要像皇爷爷那样,找个人,有魄力有担当的人,去跟哪些狗日的大臣们斗!我就只抓住那个人就行了。你们去斗个你死我活吧!我要享受我的生活,我就要亲自掌管我自己的银子!谁也别再想从我的手里把我的银子拿走!

万历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第二天早朝,群臣都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不知所措的消息:年纪轻轻的皇帝宣布从此不再早朝了!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大家慌了神,赶紧去找首辅申时行,可申时行也是一头包啊!皇帝突然宣布不再早朝,他事先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好像是皇帝昨晚突然找见了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对!去找他问问!看看是不是他撺掇着皇上作出了这个馊主意!

于是在申时行的带领下,大家又一股脑地去找朱希孝。殊不知朱希孝也是一头雾水啊!昨晚皇上见了自己,今天就宣布不早朝,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嘛!不见,坚决不能见群臣,不然还不知道要被这些文官骂成什么样子。申时行也是这样的想法,皇帝不早朝那不就是把本首辅架在火上烤?得赶紧问明白。于是被搅的焦头烂额的朱希孝只好出来说,他也不知道为何皇上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现在木已成舟,还请大家各司其职,皇上能不上朝,大家不能不干活啊!万一哪天皇上突然上朝了,追究起来……

其实官员们也不傻,当听到朱希孝这么说,也都知道这么闹下去不是个办法。只得慢慢散去,朱希孝也满心疑惑地坐在北镇府司继续办公。他还得考虑手头这件案子,看来是得派几个人下去好好查一查,至于查到什么地步,还得看皇上的意见。别人见不到皇上,自己总能见到吧?这个事情,还是得皇帝拿主意,自己只管负责具体的操作罢了。也不知道秦密那小子竟有这般本事,十年隐忍,一朝发动,竟然是如此的惊天动地。还是沈云有头脑,不愧是沈炼公的大公子,还是有不少乃父的风格的。此人值得培养。

但是当晚,朱希孝的府上就迎来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客人。正是因为这位客人,朱希孝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部署。

第十六章

朱一刀躺在躺椅上——这是他自制的躺椅,其实也就是稍微改进了一下——嘴里叼着根小草,回想着自己从来到这里一直到现在所发生的一切。

一切都跟梦一样。老朱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人,他在以前想的也不过是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开开心心的上班,找一个善善良良的妻子,再生上一个漂漂亮亮的孩子。自从来了后,他突然失去目标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到底需要做些什么,他只知道平平安安地过好每一天。在和大汉小囡一起的日子里,他很开心,很温馨,很安全。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招谁惹谁,从来没想过还能和官府打上交道。虽然认识几个牛人,比如张居正啊戚继光啊这几个,但是都死了。老朱心中的安慰突然一下子都消失了。要说真的能跟这几个牛人在一起谈谈人生,聊聊梦想,再得到他们的赏识,谋个小小的官做做,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可惜啊可惜。好人不长命,恶人活千年。万历那位仁兄,好像是从今年开始也不上朝了,虽然他还知道不能做亡国之君,很是打了几场好仗,但他死后区区二十多年,明朝就亡了。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再过个五六十年,明朝也就差不多了。而那个时候,自己估计差不多也死了吧?但是自己这第二辈子总不能白活吧?总要做出点事情吧?

自己在以前还知道拼命找工作挣钱过日子呢,怎么二世为人后这么颓废了?表面上看着,是自己看破红尘,不想再折腾,但是明摆着老天爷是不打算让自己消停啊!你说,这王德才的二世祖,他过的好好的,干什么不好,干嘛要去企图强奸俺的女人呢?要不是这个小兔崽子,自己怎么会被逼到这种地步?现在好了,他一出事,他老子王德才就要狗急跳墙,自己为了自保,不得已偷了他那号称是绝密的账本。打开一看,事情大条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罪证,把自己拖到如此之境地。现在不仅得罪了县城的官员,连带着信阳府,连带着司礼监,连带着那个没见过面的万历,都扯了进来。

这就是命啊!

我现在还在想着如何躲开这一切,是不是太过消极了?有的时候你'“文'不找事,可事情'“人'找你啊!像现在'“书'事情找上了门,那就'“屋'得解决它。自己是谁?自己只是一个平民老百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对明朝一无所知的白痴而已。前世的经验,前世的一些知识,通通地用不上啊以前看小说,主角都是如何如何地牛叉,可一旦真的进入到里面,不是那么回事啊!

如今得罪了知府,还不知道那边是什么反应,虽说已经把王德才控制了起来,他的那些爪牙还在呢!秦知县还要维持县衙的正常运转,大汉派出的使者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哪个叫杨金山的太监居然会被吓疯了。一天到晚地喊着“兹事体大”,他是在害怕什么?

是害怕这件事牵扯到司礼监,他会被整死吗?这事倒是难说。不管这件事发展到哪一步,这个叫杨金山的太监绝不会善终。河南布政使司不会放过他,回去后司礼监也不会放过他。除非万历发话。不过现在万历仁兄还在后宫里爽歪歪,估计没空理这些事情。但这个矿监毕竟是万历鼓捣出来的,他实在是想钱想疯了!

万历怎么会想出这么个馊主意的?让自己的太监去监管矿,税,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些太监甚至不如之前各地的官员可靠,他让这些人去监管,那岂不是越监越少?到最后搞得全国乱七八糟,乱成一团,万历落不着好,这大明朝也落不着好。以后有机会见着万历了,得跟他提提,与其这么干,倒不如职权分开,收钱的只负责收钱,管账的直接对皇帝自己负责,出了事情,实行各级主官负责制,若是干得好,有赏赐;若是干得差了,有罚款;若是太不像样,直接拖出午门斩首。

要是能这么干的话,也许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吧!

朱一刀瞎胡乱想着,用力地摇了摇脑袋。不管了!要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自己的前辈子活的实在是太窝囊了!二十多年居然连工作也找不着,如今有机会重活一辈子,应该做出点事情!再说现在就是想退也退不出来了,大汉说了,现在估计自己的名字已经在锦衣卫里挂了号了。活下去!坚决要在这个狗日的朝代里活下去!而且要活的比前辈子好!当官不当官的,到时候再说,现在自己保住命再说!还是秦知县说的对,如今这年头,死得起,活不起!我还就不信了,好歹我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岂能在这么一个落后的年代里活不下去?活人岂能让尿憋死!

刚刚下定了决心,涌起万丈雄心的朱一刀,被“碰”地一声巨响,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怎么了?难道是信阳府派人来杀人灭口了么?!

弄了半天是大汉派出的使者带着朱希孝的特使回来了。

情况还是不错的,朱希孝已经打算彻查这件事情。河南是中原粮仓之所在,粮仓出了问题,河南必乱;河南一乱,天下皆乱,大明危矣。虽然江南才是大明的赋税根本所在,但是河南确是大明粮库所在,民心所在。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乱中原者失天下,就是这么个理儿。

这个特使倒是长的很有意思,方方正正的脸,白白净净的皮肤,举手投足给人一股子高贵不可一世的味道。个子并不高,也就一米七左右——按照老朱的标准来说,说话声音倒是很好听,一口子京腔,典型的北方人。老朱一听是倍感亲切!

终于找到个能和自己说话一样的了!老朱不要太开心。

但是那个特使却对老朱戒心极重。大汉告诉老朱,他盘问大汉半天,这个朱一刀是个什么来头。老朱倒是一点不介意,大大咧咧地说,你就告诉他我的来历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老朱现在也想的开了。没什么不能说的,相反,越是掩饰,越是容易出问题。比如那个太监,就似乎把自己当成是哪个王爷了。开什么玩笑,你以为我是那个能当王爷的杨凌啊!

弄清楚了老朱的来历,特使的态度倒是好了许多,特别是听说老朱来自南洋,更是好奇,缠住老朱问东问西的。朱一刀也终于找到一个能和自己有点共同语言的了,忙不迭地给他介绍,南洋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笑的,女人长的都啥模样,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大家年纪差不多,论及对明朝的见识,老朱远远不如特使;论及对南洋的见识,特使远远不如老朱,俩人很快就差称兄道弟起来,在这期间,老朱进一步加深了对明朝社会的认识;而且特使对老朱一些一针见血的认识,也是惊为天人。毕竟大家的思维模式,接受的教育也差距太大了。但是对于老朱而言,能有一个和自己聊到一起的明朝人,那不是一般地激动啊!大汉和小囡就远远达不到这个地步了。

而特使的反应也极为有趣,他更没想到一个平民老百姓居然能和自己说到一块去,更没想到这个平民老百姓的见识居然也很是不错,虽然他对大明有很多不正确的认识,但是自己还是特别有成就感地!

尤其是特使自己的一些看法,观点,这个老百姓居然能跟自己不谋而合!这是最让特使惊喜的了!他自认为这天下没人能懂他的想法观点,但是这个人能懂。唯一让特使不爽的,就是这个人似乎很没有上进心,对于做官齐家治国很没有兴趣。

特使也曾旁敲侧击地劝他改变一下这种比较消极的思想。谁知道老朱居然说,人各有志,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当皇帝,而且这天下皇帝只能有一个;既然有人当皇帝了,那就得有人当老百姓。老朱说他挺喜欢当老百姓,自在,悠闲,不用操那么多心,一觉睡到自然醒,醒了逛逛街,钓钓鱼,唱唱小曲,再搂个婆娘睡觉舒服啊,那可是金不换的!搞得特使都有点向往这样的生活了,他说自己平日里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去这样享受生活,而且每当他还没享受生活的时候就有人找他麻烦,不是骂他就是劝他,自己已经是很用心了。老朱开解道:不要想那么多,今天过的比昨天开心就行了,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特使顺嘴就问了一句,当今皇上立太子被百官骂的事情,怎么没听你说皇上不是啊?老朱仰天大笑。笑完了正色对特使说:皇上自己的家事,需要百官操心吗?!皇上要是连立个太子都还要百官同意,那这个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再说了,皇帝自己的家事,需要和百官商量吗?

特使当时就惊呆了!

说的对啊!皇帝自己的家事,需要和百官商量吗?不管立谁当太子,皇上百年之后他终究是要登上皇位的,这些百官们,就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吗?

特使想通了这节,也哈哈大笑,连连说今晚一定要好好和老朱喝上一杯

第十七章

特使的到来,就意味着这个案子正式开始查办了。朱一刀的心理很紧张。到现在为止,信阳府还没有任何的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一直没有反应。他们一定是在等,等着看我们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现在的情况是,王德才被拘押,杨金山被软禁。但是也有意外的发生,王德才的家,被一把莫名其妙的火,烧的干干净净。所有的账册都付之一炬,这些账册是整垮信阳府最有利的证据了。大汉他们慌慌张张地忙着灭火,忙着抢救伤员,忙着把一些还有修复价值的账册给抢救出来。但是很可惜,这些被紧急抢救出来的账册根本没有任何意义。难道王德才就仅仅保留了这么一本最有价值的账册?他为了防止鸟尽弓藏,应该还有其他的后手吧,现在的关键在于,要想知道更多的情况和证据,必须让王德才开口说话,必须要让他自己说出来才行。

于是第一个难题出现了:王德才根本就不说任何情况,他只是双眼死死地盯着房梁,好像上面有他的金子银子似地,根本就不开口,就算是大汉威胁刑讯他也没有任何反应。

小丫头琴霄怯生生地问道:“一刀哥,你不是最有办法吗?要不你来试试吧!”

朱一刀苦笑不已。自己哪有什么办法!特使允许秦密主审是因为朱希孝有明确的指示,这个案子就由秦密负责,特使只是监督,而且就算特使允许老朱来帮忙,他也没有任何经验。因为那账册还牵涉到宫里,老朱很想知道,究竟让查到哪一步为止?

但是无奈之下的老朱还是想起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王德才关进一个密室,里面不放任何东西,也不开灯。房门所有透光的地方都用布条封住,目的,就是让整个房间没有一丝光亮。这个法子是后世审讯时常用的一个办法,但是也有危险性:犯罪嫌疑人很容易出现精神问题,万一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什么也别想问出来了。

老朱自己没有亲自操作过这种方法,他不知道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且不管是大汉还是特使都对这种方法很不看在眼里。死马当活马医吧!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呢?

结果出乎老朱的意料。满心心事的王德才,只呆了不到半天就出现了精神崩溃的预兆:他大声哭喊着自己老婆儿子的名字,说自己是个废物,没能保住他们的生命。说马富有这个王八蛋,自己就是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他……

老朱赶紧让人把他放出来。刚刚把密室门打开一点点,王德才就像吃了**一下猛扑上来,对着那一点点光源大口地呼吸着。特使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审讯手段,看向老朱的眼光充满了惊骇:这种方法都能想出来,你还真是心狠呐!不做锦衣卫实在是太可惜了!

没料到出来之后的王德才还是不开口,朱一刀终于火了。

他搬张凳子坐到了王德才的面前,一字一句地说:“你以为你什么都不说,就能保住自己的命?你的儿子老婆都死了!都被那些你要保的人给杀了!你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你还在坚持什么?你还能坚持什么?看看你做的那些事情,一部二十四史只能诛九族,唯独我大明朝能诛你十族!你就是死,也不能洗脱你做的那些事!我不查你,朝廷不查你——”朱一刀的声音越来越高:“上天也要收你————!”

宛如晴天一道霹雳,王德才惊骇的满脸恐惧,脸色刹那间变的极度苍白,浑身不停地颤抖着,极度惊恐地看着朱一刀,好像老朱是天神降世一般!

其他人的反应也好不到哪里去,至少大汉小囡见过朱一刀发火的样子,不过他们也从未见过义正词严的朱一刀居然有如此威势,至于特使,更是死死盯着朱一刀,心里不断地想着:人才啊,绝对是人才!这样的人才为啥不进锦衣卫呢?

愤怒当中的朱一刀显然无暇他顾:“我来问话,沈云,你来记录!”——他知道大汉是会读书写字的。

大汉赶忙拿来了纸笔,磨好墨水,在一边老老实实地准备好。

“当初是谁,让你去动粮仓库存的粮食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万历十……十一年……”王德才好像被吓坏了,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记录在案!我再问一遍,是谁,让你去动粮仓库存的粮食的?!”

“……是……是……马富有……”

“记录在案!马富有怎么会有胆子去打粮库的主意,他是怎么调开守备粮库的士兵的?!”

“他……他……他有布政使……赵一全的手令……”

“记录在案!赵一全怎么就吃得下这么多粮食,而且数量越来越大?!”

“他有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莲雄的保护啊!那李莲雄……李莲雄……跟蒙古……不是我啊!真的不是我啊!我也没有办法啊!我要是不听,就会被他们杀了啊!我不想死啊!”王德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哭喊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