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明朝-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这人都是跟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真正能完全不受环境影响的人根本没有,说的那些圣人言都是屁话。眼前的朱一刀在慢慢地蜕变着,其实老朱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变化,只是他根本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当你知道了你自己,你就不是你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些日子在外面受苦了?不管了,今天晚,咱们不醉不休!”江飞狠狠地拥抱了下朱一刀。一旁的小屁孩扭捏着走前:“……千户大人……你别走了……”

看着这个表面风光其实很可怜的皇子,朱一刀疼爱地抱起了他,刮了刮他的鼻子:“老子不会走了,要走也带你一起走,怎么样?”小屁孩的眼睛里冒出了渴望的绿光,他现在在外面玩的很开心,再也不想回到那深牢大狱般的皇宫,一心只想往外跑。老朱狠狠地瞪了江飞一眼,这才多长时间?一个乖巧听话的皇子就被这鸟人给带成了野人!

江飞嘿嘿地笑着摸了摸脑袋,这事不能怪他啊!小屁孩的好奇心不是一般的重,什么都要摸一摸,什么都要问一问,因为没有见过火,非要军士们打给他瞧瞧,然后自己再亲自试试,这可把众人给吓坏了,但是谁也治不住他,只好几个人帮忙握住他的手胳膊,让这小兔崽子痛快淋漓地过了把打靶的瘾!这下可坏菜了,小屁孩抱着火就不松手了,就连晚睡觉还要摸着它才睡的着!

朱一刀的脸已经无数黑线了。江飞见状赶紧找了个理由溜之大吉,只剩下小屁孩在朱一刀的怀里一个劲地让他给自己讲故事。无可奈何的朱一刀只得又给他讲了一遍《西游记》。小屁孩听的津津有味,听完一节后突然问道:“千户大人,为什么孙悟空不把怪打死,却要还给那些神仙啊?”

“……因为那些怪都曾经和神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怪虽然出了事,可神仙不能眼看着自己的人受欺负啊!所以孙悟空一个也杀不了,只能乖乖地把它还给那些神仙……”朱一刀觉得有些头疼。

“那为什么神仙一定要救怪啊?”

“……因为怪们是靠着神仙才成的,没有神仙的帮助,他们自己哪里有什么神力危害四方啊?神仙怎么能让自己出的怪被孙悟空打死呢?”老朱的头已经出现了无数的小星星。

“神仙不是好人吗?为什么一定要帮助坏蛋怪啊?”

“……谁告诉你神仙就是好人?神仙压根就不是人,又怎么会有好人坏人之分?”朱一刀感觉自己的脑袋严重不够用了。

“哦……那父皇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神仙啊?”

咕咚一声,朱一刀一头栽倒在地。

晚的接风晚宴,朱一刀喝的是酩酊大醉。大家番向他敬酒,这让他很感动,原来大家都还没把我给忘了,原来大家对我还有这么深的情感;也让他很愤怒,大爷的,是不是非要把老子给灌死才甘心啊?!

看着他最后瘫软成了一滩泥,江飞才招呼着众人赶紧结束,明天午不用集合也不用训练,算是放半天大假,但是严禁外出!一旦发现军处置!众人这才慢慢地散去。看着鼾声大起的朱一刀,江飞轻轻吁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京师右所发生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敢跟朱一刀讲。朱一刀前脚刚走出皇宫,立马东厂番子就追到了京师右所,告诉众人他已经主动请辞,内阁也已经批准了,右所从今天开始归司礼监管辖。

这下彻底捅了马蜂窝!众人把这个传令的番子给软禁了起来,每天还只给吃一顿饭一个冻的冰凉生硬的馒头。同时做了几手准备:江飞紧急入宫去见万历,跪泣道京师右所既然已经没了领头人,那他们只能听命于皇,其他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会在乎!万历原本心情就不好,一听到江飞如此说立即火冒三丈地召来了王安,警告他不要企图去打军队的主意!否则就视同谋反!

那王石秘密地去见王安,告诉他绝对不能这么做!这个朱一刀以后很有可能就是王安最大的靠山了,若是朱一刀倒了,他王安在司礼监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王安得到消息是大吃一惊!这个事情定然就是李莲雄通过李杰做的,但是李莲雄坚决地否认,于是李杰只能做一回替罪羔羊,被万历罚了半年的俸禄。王安原本被皇责骂的一头雾水,现在又听到王石的说,心里立刻就明白了。这李莲雄是要趁着朱一刀不在,把东厂和锦衣卫再度收归司礼监管辖。问题是皇没有这样的圣旨,李莲雄就敢串通李杰下这样的命令,这和谋反有什么区别?!

幸好皇并不打算深究,或许是有什么想。不然这司礼监从到下一个也别想活!

小屁孩则被送入宫里,回到了母后郑贵妃的身边。一回到郑贵妃的身边,小屁孩就开始嚎啕大哭,声称有人要杀他。郑贵妃怎么会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于是开始细细地盘问着,小屁孩就把朱一刀的遭遇发生后,东厂番子气势汹汹地奔到右所驻地,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抓进东厂大牢,而且大有今天不抓人誓不罢休的架势;还拉着他问这是不是朱一刀的儿子?既然朱一刀已经请辞了,那他的家眷就不能再待在这里,要把小屁孩给抢走!幸好有江千户带着众人据理力争,才保住了小屁孩的性命……小屁孩添油加醋地叙说着,边说边哭,说差点就见不到母后了……郑贵妃的脸色是越来越沉,越来越黑!这群奴婢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当初立咱为贵妃的时候,群臣就极力反对;现在居然连一群阉人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这要是再不管管,是不是就该逼宫了?

想起自己周围的内侍都是司礼监的人,郑贵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心惊胆战!若是他们串通了群臣,对自己有什么动作……她不敢再想下去了,外贼好打,家贼难防!不行,这批人全部都要换!于是她先斩后奏,不和万历通气就把自己宫里的内侍宫女全换了个遍!万历惊讶万分,问她怎么了?郑贵妃也开始在万历的面前嚎啕大哭,说自己的儿子差点被阉人给杀了。好不容易哄住了郑贵妃,万历却开始沉思起来,王安不知道这事,司礼监看来要热闹了。热闹点好,总比齐心协力地隐瞒朕要好;不但不能去插手他们的争斗,还要加把油,让火烧得再旺点;另外朱一刀就暂时先让他跑一阵,避避风头也好;京师右所是必须要抚慰的,都是自己知根知底的将士,军心不能乱!于是他并没有表示出什么,仅仅是让人王安送了一坛酒。

王安百思不得其解,皇这是何意?

第120章

王安觉得皇送他一坛酒定然是有深意的。可是他现在并不想让司礼监乱起来,在他的心里,稳定压倒一切,现在的局面虽然并不怎么好,但是不能再恶化下去,必须要通过一个合适的方警告李莲雄和李杰,不要再继续错下去。如今宫里形势不比以往,皇和群臣都憋着一口气,前一段时间司礼监天下无事非常好,千万不能参和到他们中间去,得罪那一边都不会好过。司礼监本来就是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在经过刘锦的事情后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百官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就等着司礼监出什么差错了。

他左思右想,决定请两人吃顿饭。

三个人在桌子前坐下,王安先给两个人满酒,端起了杯子:“这些日子皇很满意,咱家也很满意。司礼监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全赖两位通力的合作。咱们做好咱们的事情就行了,关键是要把皇给伺候好。”

李莲雄仰头喝干了杯里的酒道:“王公公说的是哪里话,当年若不是您老人家把我送进司礼监,悉心,咱家又怎么能有今天?其实宫里也就咱们这些人最特殊,他文官身绣的是禽,武官身绣的是兽,唯独咱们身绣的是蟒!除了皇,咱们还能伺候谁?还敢伺候谁?”他恍惚间想起了刚进内司的时候,众官见他皆捂鼻而走宦官因为切除下面并不干净,所以难免排尿会有问题,排不干净,时不时的会有异味,但是只有位高权重的太监,才有资格和权力使用香料。但是也只有大太监们,才会得到官员们的正眼相待,其他的小太监们,往往得到的都是白眼。

李杰也不禁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情,不过他只是轻轻地小抿了一口道:“这是宫里的御酒,王公公有心了。咱们能在内司走到现在,还是靠着诸位的互相帮助。不帮不行啊!这些年,那些大臣们是越来越……皇的日子难过,连带着咱们日子也不好过。每次廷杖的时候我都很害怕,怕那些杖死的人找我索命!不过圣旨难为,我也只能晚睡觉前祈祷,有什么冤仇,人心公道!”他这说的倒是实话,廷杖往往都是东厂的番子去执行,但每次那些官员的家属不记恨皇,却死盯着去监工的档头。他李杰的每届前任,没有一个是善终的。当初让他担任东厂提督大太监,他心里是很不情愿的。一旦换了皇帝,自己是第一个被清除的对象!就算是换个首辅,也会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说起来他只对皇负责,无需在乎其他人怎么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李杰安稳地走这个位置,总得安稳地走下来?

王安看着两个人的表情,心里冷笑了一声,这会装的倒挺像,当时走私粮食的时候干什么去了?那会儿怎么没人考虑这些?不过他也没表现出来,而是勉励两人,大家一起努力把事情做好,遇到了麻烦共同面对。李莲雄眼中精光一闪,看了看李杰。李杰已经发觉到他的目光,却表情木然地举起了手中的杯子。对于李杰来说,他今年已经5岁,不再指望着升官,不再指望着能得到多少宠信,只望能够平平安安地退下来,倒时候回老家置一所大宅院,安安稳稳地度过后半辈子得了。

这顿酒其实什么也没有吃出来,却让李莲雄嗅到了一丝味道。王安这个老家伙可能已经知道了什么,事情不能再拖了,那个朱一刀,一定要尽快解决,不然时间拖得越长越麻烦。等到他再回了宫,就什么都晚了。要知道到现在为止,万历还是对他保持着足够的宠信,只需要一个机会,他就能再度回来,到了那个时候,谁也动不了他了。

于是就发生了东厂番子袭击顺和老店的事情。李杰对这件事基本是不管不问,你李莲雄既然要折腾,那就折腾去,这东厂提督大太监咱家不干也罢,反正咱家是什么也不知道!李莲雄在得到了李杰默许的态度下,以司礼监的名义下令,东厂下无不唯马首是瞻:李杰想退,太多的人想,这个时候就顾不得他了!

在把朱一刀打发到了大殿,万历仰着脑袋看着大殿的顶部,心里突然冒出一股无名火来。李莲雄指使东厂袭击顺和老店的事情他知道,但他不想管,因为他知道,朱一刀并没有那么死,也没那么容易受控制。李莲雄这么干早晚会有倒霉的时候,不过不能是现在,朝野现在对他偏宠三皇子非常不满意,动不动就是奏疏如下雨一般地飞到内阁,司礼监必须要有一个人能收的了他们才行!所以李莲雄现在还得用!

但是这个李莲雄,做事太过嚣张跋扈,已经有不少人在打他的小报告了。不过现在不仅不能动他,还得保他。为了利用他压制群臣,万历不惜把忠心耿耿的王安勒令休假。但愿王安也能懂朕,这不是在害他,而是在保他!是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王安也不例外。他拿着朕赐他的酒,去宴请李莲雄和李杰?简直就是糊涂!难道他就不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难道他以为凭借这场酒就能让李莲雄控制住自己吗?

金杯供汝饮,白刃不相饶!这酒也是你王安能请的?!

出于种种考虑,万历干脆就让王安休息了。这样的老人精,又怎么会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朕也只能做这么多了,群臣们并不甘于次的失败,他们已经在准备下一次的,能不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才是万历考虑的重心所在!

朱一刀回到京师右所,向众将兵宣读了万历的口谕,马就要去山东平叛,但是自己只能带一百人,所以需要选拔出最精锐的官兵。所以必须要开展一次大练兵活动,然后进行比赛,前一百名才会有跟他一起去山东的机会!不仅如此,获得资格的将士们将享受比平时高一倍的薪水和待遇!

临走之前,他又死乞白赖地从万历手里要了三十万两银子,说这是这次去山东的军费。万历很痛苦,银子进了内帑就再也不想拿出来,但是没啊,朱一刀说了,不给银子也成,山东也去,但是能不能平定叛匪那就是个大问题了。对于这样的讨价还价,万历脖子脸通红,就像是菜场卖菜的大婶一样,坚决地要求朱一刀把银子降到十万两。老朱是坚决地反对!

开什么玩笑,老子不过就是个锦衣卫千户,去山东还没有当地军和官府的帮助,就凭借着区区一百人也想剿灭叛乱?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总要收买叛匪的头子?他不能被收买,手下总能被收买?这一百人吃喝拉撒睡得要银子?大不了获得了叛匪的银两,再给皇送回来嘛!

就是这最后的一个条件打动了万历:叛匪足足号称数十万,要养这么多的兵,那得多少粮食银子?他们又抄了这么多家官员大户,银库里至少也得有个百万两银子!这买卖还是比较值的!再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单纯的光是军事攻击不一定有效果,可若是用银子收买那就难说了。造反是为了什么?银子,女子和位子!这三样朕都给他们,不就结了?可朕不能自己去跟他们谈判呐,那就还是得朱一刀去!打着这样的主意,万历终于心痛地从内帑中拿出了三十万两,还告诫朱一刀一定要省着点花,内帑的银子也不多了!剿灭了叛匪先把银子押送回京师!

老朱岂能不知道,内帑至少还有数百万两,又怎么会在乎这区区三十万两?他对万历的贪财感到无比的愤怒,整个大明都是你朱家的,你还需要银子?!

于是众人的又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自从京师救灾回来,大家就再也没有机会经历实战了。当兵就是为了打仗的,虽说容易死,可富贵险中求!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最安全,可是谁能给你银子花?还是得打仗,只有打仗才有机会位,才有机会发财!轰轰烈烈的京师右所大练兵就此展开。浩大的声势甚至惊动了京师的金吾前卫,那个金吾前卫千户马成,一直对朱一刀救了自己家人心怀感激,总想报答他点什么,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听说他要带兵去山东平叛,机会一下子就来了!他主动向朱一刀提出,自己手下有不少山东人,若是朱一刀愿意,他可以用二十个山东军士换五个右所军士!

老朱赞叹不已,谁说当兵的就不会做生意?二十个熟悉地理的山东军士,换取五个精锐的右所军士,他马成只有赚的没有赔的!交情再深还是没有银子真啊!这世道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早就看不下去的江飞冷冷地道:这二十军士帮了咱们大忙,换给他五个右所军士,咱也没有吃亏好不好!

第121章

不过就在大练兵的同时,京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当然,也包括朱一刀。

万历十七年四月初一,申时行突然了一封奏疏:“陛下,臣等有一重要之事必须奏请,皇长子今年已经一十六岁,朝廷内外一致认为应册立为太子,还望陛下早做决定!”这奏疏一出,比之前大骂万历的大臣更加出名,次那位仁兄说出了大家心中想说的话,这次申时行是说出了大家被堵在喉咙眼的话。于是他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奏疏又如雪花一般地飞向内阁,直接就在内阁的桌子垒成了长城。

万历一点也不感觉到惊讶,他早已预感到这一天会到来,而且种种的迹象都表明这之人很有可能就是申时行。这个老学究,总是对大内之事指手划脚,而且他自己发表言论也就罢了,还要拉着众人一起研究研究,不管怎么研究,总之都是万历的不对。被骂了这么多年这么多次,万历自己也有些疲沓了,想骂就骂,爱咋咋地,反正朕就当没听见!

但是朱一刀的点子却给了深渊之中的万历一丝曙光,原来对付这些文人,竟然还有这样简单可行还挑不出毛病的子!而且屡试不爽,所以这次他想当然地还打算用这种办。

“这个事情朕已经知道了,只是因为朕没有嫡子皇后的儿子,长幼有序,郑贵妃也多次劝朕,但现在长子还需要多多锻炼,身体也不太好,还是再等两年!”

这话说的不是一般地有水平,皇长子现在还需要很多的锻炼,不然难以服众,这太子能力不需要太出众可也不能太丢人;长幼有序,自古都是这么个规矩!朕分寸,不需要你们在下面搞小动作;而且皇长子身体太差,似乎不能堪太子重任,所以还是要再研究研究!

不过这糊弄不住老狐狸申时行。老夫和了一辈子稀泥,就靠着这玩意吃饭来着,你虽然贵为皇帝,但论起和稀泥,还是太嫩了!于是他也并不辩解,而是又了一封奏疏。

“皇长子已经一十六岁,早就应该出阁读了,请陛下早日决定此事。”

万历并不傻。按照规矩,皇帝的儿子只有太子才有资格读,其他人就算再怎么高贵,也没有读的资格这就是朱元璋为了防止子孙后代因为皇位而互相争夺想出的绝招,在他看来,除了自己,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是没有可能没有希望没有能力去领导国家的,只有定的太子,才有资格去接受教育,学习如何治理国计民生。所以万历敷衍说,皇长子天资聪颖,不需要读这么早。申时行针锋相对,天资再聪颖还是需要读,还是需要老师教导。

于是两个人在奏疏唇舌剑,斗了个不亦乐乎。一时大家都屏气凝神,看着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两个人斗嘴。年轻的万历终究是沉不住气,恼了:“我都知道了!阁老你就先回去!”

万历一直都是称呼申时行为老师的。他知道,不能再逼万历了,现在是该适可而止了。话说到了这个份,已经足够了。万历不是昏庸之辈,只是比较偏心而已,他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的。

但申时行刚刚走出大殿,身后急匆匆地赶来了一个内侍,带来了万历的手谕,让他先不要走,皇已经遣皇长子来了,还请老师见一见。

什么意思?既然不想立皇长子为太子,为何又让自己见一见?申时行怎么也想不通,难道是刚才自己说服万历了?可是他并没有这个意思啊!

这个时候朱一刀也接到了万历的手谕,让他把三皇子朱常询带到宫里。老朱也是纳闷非常,都这么晚了,皇突然把自己儿子喊去是个什么意思?左思右想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还是自己陪着三皇子一起去!

于是申时行见到了这样怪异的一幕:皇帝万历坐在中间,两边是他的两个儿子,皇长子朱常洛和三皇子朱常询,三皇子的背后不远影影绰绰地站了一个人,看不清脸面,似乎是千户朱一刀。

但是让他无相信的,是万历的表情。万历的脸没有任何波动,反而透出一丝祥和,一丝宁静。

万历指着皇长子朱常洛道:“这是皇长子,今年十六岁了。”朱常洛却有些胆怯地缩了缩脖子,细微地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左右看了一看,仿佛是面对着魔鬼一般。

又指着三皇子朱常询道:“这是三皇子,今年十一岁,就好调皮。”朱常询却两眼放光地看着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申时行,他就是大明首辅?自己从来没有出过宫,所以没见过他,只是光顾着在京师右所玩了,你要是问他右所有哪些牛人,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看着眼前猥琐胆怯的大皇子,和孔武有力精气十足,浑身散发这一种怪异气息的三皇子,申时行只觉得有些恍惚。皇长子啊皇长子,也难为我们这些老臣为你争取你该得的,好歹你也争一口气不行?这哪有一丝未来皇帝的气势?反倒是三皇子更加显得英气勃勃一些,但是当看到三皇子身后如影随形的朱一刀,申时行的眼睛又冒出了一丝厉色:这个朱一刀,皇家之事国之大计岂是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能插手的?!不知死活!

在那一瞬间,原本有些动摇的申时行打定了主意!

“皇长子年纪已经大了,应该出阁读了。”他拱手向万历说道。

“朕已经指派内侍教他了,老师不必太过担心。”万历的脸还是古井无波,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申时行却不能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成败就在此一举!

“陛下您在东宫的时候,才八岁就已经读了,皇长子此刻读,已经晚了!”

万历却道:“朕六岁就会读了!”

申时行的背在冒着冷汗。这辈子恐怕最艰难的选择和最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了!绝对不能放弃,哪怕是被万历削官去职贬为庶民也要做!

他前几步,未经许可就走到皇长子朱常洛的面前,端详了片刻,转身拱手一躬到底:“皇长子仪表非凡,必成大器,这是皇的福分,也是天下万民的福分呐!还望陛下能早定大计,朝廷幸甚,大明幸甚!”

话还没有说完,朱常洛就紧张地又后退了一大步,仿佛是要证明申时行说的话一般,头低的更狠了,两只手在胸前紧紧地握成一团,好像谁要谋杀他一般。

申时行此时的心里满是失望。皇长子,未来的陛下,该争的老臣已经豁出去帮你争了,剩下的就全看你自己的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该做的事情老臣已经做完,死而无忧了……

万历的瞥了皇长子一眼,又扭过头去看了看三皇子朱常询。

朱常询突然开口说了话:“您就是首辅申时行?太好了!首辅大人,我已经在右所学习了如何带兵如何领兵,还没学到作战;您的知识一定很丰富了?朱千户让我拜您为师,他说大明只有您才堪为我的老师!”

申时行一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觉。朱一刀有没有对三皇子说过这话他不知道,但是这话从三皇子的嘴里说出来,却让他感到无比骄傲,也感到无比地尴尬。他费尽心机,帮助大皇子能继承大统,可大皇子的表现却让他感到失望无比;他不想帮甚至是厌恶的三皇子,却如此地敬重他尊重他,表现出了一个皇帝应该有的品质。究竟该何去何从?申时行的脑子也乱了起来。

朱常询兴奋异常地看着眼前心目中的偶像,正想进一步地开口询问,却被身后一声轻咳止住了嘴,恶作剧地吐了吐舌头,乖乖地站回了原地。申时行看到他身后那个影影绰绰的身影,突然脑海中再次冒出了张居正的面容。

当年万历登基之后,他身后的张居正也像现在一样,影影绰绰地站在他的身边,几乎是篡位一般地辅佐着万历处理各种政务,可万历却没有任何表示,一直到后来,他突然转变态度,使得张居正死后身败名裂。

朱一刀,就凭你,也想效仿张大人?!

申时行再度前一步跪在地,把头重重地磕在了青石板铺成的地面:“还望陛下早做决定,此乃国之大计,不可马虎啊!”

万历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谁也不知道他在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个朕自然知道,其实郑贵妃也劝朕早立太子,以免外人猜疑,朕没有嫡子,册立长子是早晚的事情嘛!”

申时行的心这才放到了肚子里。皇帝是天子,一言九鼎,绝不可轻易地改变,不然将威信扫地再无颜面面对所有官员和千万百姓。点到即止见好就收,一点点地来,这种事情决不能操之过急。于是他再也不发一言,慢慢地退了出去

第122章

在申时行看来,这次万历极为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应该会对朝廷有一个交代?之前他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是拖,而且大家本身也觉得这是皇家事,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插嘴的为好。不过一年年的过去,皇长子越来越大,万历不为自己以后考虑,可群臣们总得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啊!总得为大明的将来考虑啊!若是皇在这个问题犯了糊涂,自己好歹也是大明的官员,总要尽尽自己的指责?

但是他所期望的情况却没有发生,万历还是像以前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而且丝毫没有立太子的意愿。皇那天对自己说的那么清楚,难道他又后悔了么?想起这一点,申时行又有些坐不住了,万历的朝令夕改他可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次秘密的会见并没有其他人知道,皇很有可能要变卦!

到了月底,素来沉稳异常的申时行再也坐不住了!皇的身体现在越来越差,到现在还不确立太子,万一将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不敢想下去,到了那个时候不仅仅是京师要兴起腥风血雨,大明恐怕也要受到灭顶之灾!他随即,询问皇长子出阁读的日期,可万历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般,还是老样子。

申时行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被动地等下去了!他能拖得起,自己一把老骨头拖不起啊!既然我说话你不听,那就换个人再!过了几天,内阁大学士王锡爵也紧跟着称,皇长子已经十六岁,三皇子也已经十一岁,应该出阁读了!他在这里故意玩了个文字游戏,不说应该立谁为太子,只说皇子们都应该出阁读了。其实在万历看来,这不过是扯淡而已,只有太子能出阁读,这不还是为了劝朕把太子先立了再说?

于是万历继续玩沉默游戏,宫里一点反应也没有,他觉得用这一招还是可以让这些人知难而退。但是这一次,情况就绝对不像万历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又过了几天,万历同时接到了申时行,王锡爵,许国和王家屏四个内阁大学士的集体:辞职,坚决不干了,你就是不批咱也不干了!借口则是五花八门,什么儿子要自杀了,什么身体实在是难以为继了……总之内阁集体请辞,这大明是你朱家的,你自己看着办!

万历这才慌了。内阁总共就四个人,朕本来就还指望他们能替自己处理好政务,现在四个人都不干了,这么大一个烂摊子,你让朕自己怎么收?!这不扯地么?他可不是太祖朱元璋,宁可杀完了百官自己干,这活要累死人地,翻遍24史也只有先祖敢这么干,有这么个精力!况且现在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来代替他们,如果他们真的不干了,那自己就绝不仅仅是手忙脚乱这么简单了。

万历太清楚自己了,帝王之术还是没有问题的,可帝王之术治理不了国家啊!还是得依靠内阁的帮助啊,要真是让自己亲自掌握所有的政务,不出一个星期就得乱套!

于是他只好把四个人都招来,真诚地抚慰,诚恳地道歉,然后就是艰难地谈判。具体四个人到底给皇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其他官员根本不知道,只知道一点:皇终于松口了,答应尽快地解决立太子这个问题。

可皇也打了个马虎眼,没说立刻解决。但是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只要他再这么无限期的拖下去,内阁当真请辞,他就只有傻眼的份了。可内阁几个老狐狸也不是吃素的人,交头接耳了一番,决定把王家屏给留下来观察。如果皇真正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那就会来继续班;如果只是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