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末年立志传-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是随处可见。

尤其是在徐州这个气候湿润、又多季风的地域,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子一般,叫人从心底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这样的天气,是不利于行军打仗的,因为寒冷的天气会严重影响到军中士卒的士气,但是,曹操却依旧没有退兵。

正如那位神秘的女子张宁所说的,曹操在战前向东郡、颍川、陈留、濮阳等众多世家赊借了大批的物资,倘若无法成功拿下徐州、给予那些出资的世家应得的报酬,势必会影响到曹操在兖、豫等地的威望与信誉,甚至会因此引发动乱。

不得不说,曹操足可以称之为背水一战,要知道,虽说他与袁绍曾经结下盟约,可谁能够确实袁绍日后不会反戈一击呢?

“虽天下之大,亦不足我二人分之啊!”

在曹军大营帅帐,曹操身披狐绒锦袍,坐在帐内一堆篝火旁烘烤着双手,期间皱眉说道,“冀州来报,本初已于界桥一战扭转乾坤、势压公孙瓒,如今其麾下大将颜良、文丑挥军并州,本初则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威逼易京,即便公孙瓒有易水为助,恐怕亦难以支撑……公孙覆灭,恐怕就在眼前了!”

曹操口中的本初,指的无疑便是他的好盟友,冀州刺史袁绍、袁本初。

“主公莫不是心惧袁绍攻灭公孙瓒之后,挥军南下?”曹操话刚说完正坐于席中的荀攸微笑着问道。

“呵呵呵,”见心中所想被看穿,曹操也不在意,闻言呵呵笑道,“要说不怕,那是自欺欺人,倘若本初攻灭公孙瓒,那么河内大片土地便尽归其所有……幽、冀、并、青,四州之地啊,何以聚不得百万大军?每每想到此事,操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话音刚落,曹操麾下谋士中最务实的程昱拱手说道,“主公莫要担忧,以在下看来,袁绍与公孙瓒交兵年逾,折损十余万兵卒,即便此役大捷,恐怕也无力南下,无论是战亡士卒的抚恤,亦或是粮草,甚至是战后利益的分配,这些恐怕都要叫袁绍忙上一阵子,依在下推算,袁绍就算再快,恐怕也要等来年开春才能应付完毕……”

“换句话说,来年开春操便不得已要与旧日至交兵戎相见么?”曹操微微叹了口气。

“那也不见得,”程昱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我观袁绍此役,多半也是元气大伤,想必需要时日休养生息,倘若我等能在来年开春之前结束徐州战事,分拨重兵屯于边界,想来袁绍也不敢冒犯率军南下,多半是继续维持与主公的盟约……”

“也就是说,我等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应付徐州的战事么?”曹操闻言皱了皱眉,搓着双手摇头说道,“三个月,甚是紧促啊!”

话音刚落,忽然帐内传来一声轻笑。

“主公何以担忧至此,在嘉看来,莫说三个月,一月绰绰有余!”

曹操闻声转过头去,望着郭嘉披着一条虎皮绒毯缩在篝火旁饮酒,摇摇头苦笑说道,“奉孝莫不是还想着离间袁术与黄巾?在操看来,徒劳而已。黄巾之根基眼下处于下蔡,好比是袁术眼皮底下,倘若黄巾有丝毫反意,袁术调兵剿之,不过数日之间耳!——如此,黄巾何以敢造次?”

“主公此言差矣!——确实,眼下黄巾实乃如履薄冰,一步不敢踏错,然而袁术又何尝不是如此?方才所言,从寿春出兵至下蔡只需数日,换而言之,从下蔡出兵至寿春,亦不过数日!”

“郭奉孝啊郭奉孝,口齿伶俐,操不是对手,”苦笑着摇了摇头,曹操带着几分没好气的口吻问道,“那操来问你,如何能使袁术与黄巾反目?眼下黄巾之中大将,陈蓦率三千黑狼骑屯于小细川,张白骑率八千步卒扎营于川口,此二人均非善与之辈!——尤其是那陈蓦,操三年前在长安便与其有过一段交情,此人胆识、勇武,皆远超常人,又兼重情重义、绝非名利可以撼动……”

见曹操摇头叹息,荀攸摸了摸下巴上细须,犹豫插嘴道,“可否以大义说之?”

曹操闻言微微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操亦知'君子说之以义、小人诱之以利',然那陈蓦,却非君子,亦非小人,介乎两者之间,叫操难以看透!”

“哦?”荀攸闻言一愣,好奇问道,“主公可否详细言之?”

曹操点了点头,在回忆了片刻后,低声说道,“要说此人是君子,却不思洁身自好,先是投身黄巾、助那妖女张素素加害诸多讨贼有功之士,后又委身董卓、助纣为虐,足可视为昏昧……可要说他是小人,此人虽杀孽滔天,却不曾加害过任何百姓,况且此人知善恶、明事理,实在难以想象,此等人物竟然甘心沦落、屈身为贼,叫操颇为看不透!——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最重承诺,倘若黄巾与袁术已暗结盟约,只要袁术不轻言毁约,此人便不会反!”

“主公似乎对此人颇为喜爱?”程昱轻笑着说道。

“呵呵,”曹操闻言哈哈大笑,轻声说道,“似这等豪杰,何人不喜?再者……”说着,他顿了顿,微微叹息说道,“操还欠其人情!——当初操与陈蓦有过约定,他助我行刺董卓,无论成败,而操则助他将宫中两女子暗中护送出城,此人已履行此约,而操……当时却因行刺失败方寸大乱,一时间竟忘却履行承诺,孤身逃出城外……何等失态!何等狼狈!”

见曹操言起当初愧疚之事,荀攸与程昱对视一眼,均感觉不好插嘴,在足足过了半响后,荀攸识趣地岔开话题,转头问郭嘉道,“观奉孝面色,好似是成竹在胸,究竟有何等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只见郭嘉轻笑几声,忽然压低声音说道,“自古以来,欲说敌将,必先要叫其身陷万劫不复!”

“奉孝的意思是……”荀攸仿佛明白了什么,双眼一眯,低声说道,“从袁术下手么?”

“正是!”只见郭嘉摇了摇手中酒葫芦,轻笑说道,“昏主之下多妄臣,我等只需如此如此……”说着,他压低声音细言几句,直说得曹操双眼一亮,不得不对自己麾下这位智囊心悦臣服。

“好计!好计!——便按奉孝所言之计行事!”

在随后的十日光景中,曹军突然一反常态,加紧对了泗水东岸的进攻。

要知道在前些日子的夜袭之中,无论是兵力的损耗还是麾下大将的反叛,吕布一方可以说是损失惨重,是故,吕布这几日退守大营、并不主动邀战,只求耗到曹操军中粮尽,不得已退兵。

而理所当然地,泗水东岸便成了袁术军的地盘,虽说袁术并不怎么情愿为吕布守门,但是他更不想曹操夺得徐州,是故,无奈之下唯有接手泗水东岸的布防,但是,他的打算却与吕布雷同。

前几日,或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曹军未有任何动静,而这几日,曹军突然渡水东袭,叫袁术一方部将有些手忙脚乱。

不得不说,在近几日中,曹军的攻势未免太过凶猛了一些,仿佛有种不得徐州誓不罢休的气势,夜袭、强攻,无所不用其极,连番交锋之下,袁术帐下粱纲、李丰等部将麾下曲部可谓是损失惨重。

但令人奇怪的是,曹军频频袭击屯扎于泗水中游对岸的梁纲、李丰等袁将兵营,却意外地对上游的陈蓦、张白骑视若无睹。

倘若一次、两次还好,然而三、五次下来,实在不得不叫人心中起疑,毕竟陈蓦与张白骑二人屯兵之处只距梁纲、李丰兵营仅仅三十里地,何以中游频频爆发战事,而上游却相安无事?

几日下来,梁纲与李丰二人竟损失了整整万余士卒,而上游的陈蓦与张白骑却毫发无伤,别说伤亡,他们甚至连曹军的影子也没瞧见,更别说稳守大营的吕布了。

正如郭嘉所预料的,本来袁术就不是很情愿自己白白为吕布守门,如今一看己方兵马伤亡惨重,心中更是不渝。

何以我嫡系兵马伤亡惨重,而黄巾与吕布两支兵马却丝毫无损?

不由得,袁术对上游的陈蓦与张白骑产生了怀疑,怀疑他二人是否与吕布暗中有勾结。

不得不说,袁术实在是冤枉他人了,无论是陈蓦、张白骑也好,亦或是吕布也罢。

说到底,陈蓦当前的任务是守住小细川这块要地,而张白骑的任务则是防止曹军从上游偷偷渡河,而既然曹军在泗水上游毫无动静,他们又何必去自找没趣呢?毕竟他二人的兵马加到一起也不过万余,如何抵地过曹军十余万?

而吕布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如今他处于弱势,而袁术又不曾对徐州放下垂涎之心,说到底不过是不想叫曹操拿下徐州罢了,是故,吕布又何必相助于自己将来的敌人呢?恐怕他多半巴不得曹操与袁术拼个两败俱伤,如此一来,他徐州自然是相安无事。

说到底,吕布与袁术也并非是全心全意地结盟。

正所谓天下最复杂之事莫过于人心,在郭嘉的因势利导之下,袁术到底是对黄巾产生了怀疑,是故,他向身在上游的陈蓦与张白骑派出了一名信使,命陈蓦与张白骑当即对曹操用兵。

这突如其来的将令,实在是叫陈蓦与张白骑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鉴于眼下黄巾寄人篱下,二人也不好推辞,唯有按照将令,率军进攻泗水上游石桥处的曹军大将乐进、许褚二人的营寨。

然而,乐进与许褚早已得郭嘉秘嘱,并不与来犯的黑狼骑与黄巾士卒交战,只叫麾下弓弩手在泗水西岸摆开阵势,也不放箭,只做消极防守,而陈蓦与张白骑见曹军弓弩手在对岸严正以待,自然也不敢冒犯进攻。

是故,近几日间,陈蓦与张白骑先后袭乐进、许褚军营四、五次,陈蓦甚至几度与曹军猛将许褚交手了几回,然而两军的伤亡,依旧是零。

说句话,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毕竟没有人会傻傻地一头撞进敌军的弓箭范围内,尤其是在隔着一条泗水的情况下,要知道这地势分明对曹军有利,倘若陈蓦与张白骑贸然进攻,势必死伤惨重。

然而,袁术却难以接受,毕竟两军交战数日、双方伤亡将士为零这种事实,实在是叫人难以信服,退一步说,倘若黑狼骑折损个几十、几百,袁术恐怕多半可以接受,毕竟,至少黄巾与曹军交兵了,而眼下的局势,却叫他心中愈发不安。

而随后的事,更是几乎完全落于了郭嘉的意料,曹军对上游与中游相差极大的对待态度,越来越引起了袁术军中将领的不满。

何以我等浴血奋战,而那些黄巾贼却在上游隔岸观火?!

莫非黄巾与曹军私通?!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谣言盛行到一点程度时,它便不将再是谣言,而是既定的事实!

自郭嘉谋定之后不过半月,袁术军中谣言四起,皆道黄巾欲临阵反戈、投靠曹操,即便袁术并不相信张素素敢这么做,但是心中却依然升起了莫名的不安。

毕竟,倘若黄巾当真临阵倒戈,他袁术别说此战败北,恐怕连寿春、汝南都要丢掉,尤其是当他回想起当日陈蓦孤身一人杀入乱军之中将他挟持的往事,心中更是惊怒连连。

不安之余,袁术当即便派了百余名心腹侍卫,团团围住了张素素的帐篷,美其名保护,实则是监押,以防止身在泗水上游的陈蓦与张白骑临阵倒戈。

然而这个举动无疑刺激到了大营内的黄巾士卒,更激化了袁术军与黄巾军彼此的矛盾,就连张素素亦对此极为不满。

“主公此举大错特错!”

闻此讯而来的杨弘终究还是来迟一步,在听说袁术已命人将张素素监押在北营帐内之事后,杨弘顿足摧胸说道,“主公何以不明,此乃曹军离间之计?欲分化主公与下蔡黄巾……主公如何不想想,眼下黄巾根基皆在下蔡,似陈蓦等人,其家眷皆在下蔡城内,倘若有丝毫反意,其岂不知主公会调兵马剿之?如此一来,他们又何以敢反?”

不得不说,杨弘一番话直说得袁术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当即下令又撤去了监押张素素与其麾下黄巾的士卒,然而,军中的谣言却仍未消止,而张素素心中的怒意亦并未就此消退,退一步说,袁术军与黄巾军之前的矛盾依旧未能解除。

眼见这种局势,袁术帐下另一位谋士王奇献上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叫袁术迎娶张素素,以此缓解军中的分歧,不得不说,此人所说的话,袁术颇为心动,毕竟张素素美色冠绝天下,他早已垂涎三尺,只不过碍于此女子的身份,不好染指罢了。

然而,此事却遭到了谋士杨弘的严词反对。

“不可!——倘若主公如此,无异自掘坟墓!”只见杨弘连连摇头,正色劝道,“主公何以不知那张素素为人?此人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向,更何况,传闻此女心系其麾下大将陈蓦,与陈蓦纠缠不清,倘若主公迎娶之,一来无端损及主公威名,二来,恐怕要引来那陈蓦心中不满,徒生争端……”

只可惜,杨弘的奉劝袁术并未听取。

“陈蓦乃张素素麾下大将,倘若我迎娶那张素素,彼必视我为主,何来争端?还是说,我袁家四门三公,难道还配不上区区一个贼寇之女?再者,张素素身为一女子,岂会甘愿抛头露面,无非是出于无奈罢了,待他日我取得天下,封她一个妃子也就是了!”

杨弘连连苦劝,袁术却丝毫不放在心中,不得不说,袁术的口吻很是猖狂,仿佛他已经手握天下,但是他想错了,即便天下女子都心慕荣华,但唯独张素素不会,要知道这个女人可是连整个徐州都不放在眼里,她要的是偌大天下,是黄巾东山再起,而不是一个如同附庸一般的妃子之名。

不难想象,当这个消息传到张素素耳中时,她究竟会露出怎样一副愤怒表情。

次日,袁术麾下谋士王奇终究还是打着安抚的旗号向张素素委婉地说起了此事,从始至终,张素素脸上表情都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对此提议并无异议,而当王奇踏出帐外的刹那,她那副绝美的容颜上却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愤怒。

“欺人太甚!”

说实话,以张素素的聪明才智,她也不难看出前番曹军异常的举动无疑是为了离间袁术与黄巾,是故,在袁术派人将其监押在帐内不得外出时,张素素忍了,然而这一次,她却感觉有些忍无可忍!

但是话说回来,忍无可忍又能如何?如今黄巾寄人篱下,倘若袁术不再打算庇护黄巾,那么黄巾面对的,无疑是万丈绝壁的万劫不复之地,除袁术以外,还有何人能够容纳作为叛逆的黄巾?

而就在张素素左右为难、不知所措之际,有一位尊客前来拜访了他……

“就是你么,叫曹操行此离间之计,郭嘉、郭奉孝?——真是好大的胆子,你就不怕我叫人将你绑上,呈于袁术座前?”

望着张素素冷冷的目光,也不在意话中的威胁,郭嘉微微一笑,拱手行了一礼。

“在下以为,天师不会那么做的……”

“会的,”张素素轻哼一声,淡淡说道,“如果你的说辞并不能让我满意的话……”

“……”郭嘉愣住了,随即微微一笑,期间,他不由望了一眼那位将自己带入营中的黄巾将领,随即又望了一眼面带笑意的张素素,眼中浮现出了几许惊讶。

第175章 离间(二)

张素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在未亲眼见过之前,郭嘉并不确定。

而据此女子在这数年来的举动来推断,郭嘉认为这位名叫张素素的女子,应该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有胆气、有城府的女人,并且……睚眦必报!

记得黄巾事败之后,朝廷这才昭告天下,这张素素便在青州发下檄文、公然对抗朝廷,更对天下放出妄言,誓要取皇甫嵩、朱俊、卢植这三路讨黄巾将帅首级,甚至于,竟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朝廷、指向了大汉天子刘宏,简直可以说朝野震动,朝廷举国上下悬赏千金通缉这名妖女,更将其视为天下'大不义'之首,其悬赏甚至超过了张角兄弟三人总和。

青州发檄,张素素一度消声觅迹,就当朝廷以为此人已龟缩藏匿之时,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子竟然陆续派出大批刺客暗杀讨黄巾有功的将官,而这些刺客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那个自称'颍川黄巾'的陈蓦,因为此人……曾弑君!

关于那个陈蓦,郭嘉对此人很感兴趣,因为那陈蓦是自夏、商、周始,唯一一个成功行刺了当朝帝王的刺客,要知道在此之前,天下皆传君王乃真命天子,身具真龙护体,受上苍庇佑、万邪不侵,然而此人却以自己震惊天下的弑君之举打破了这个神话,让'君权神授'这个传承了千百年的理念顿时成了一纸空谈,实在是空前绝后!

这几年来,有许多人都对陈蓦甘心为张素素所用一事抱有疑问,就连郭嘉的主公曹操谈及此事时亦每每唏嘘不已,不明白那视奋威将军官职于无物的陈蓦,为何要跟着张素素辗转南北,苦心经营那早已走向末路的黄巾。

难道说张素素能给予陈蓦更多的好处?

呵,笑话!

作为大汉千金通缉悬赏的头号要犯,那张素素究竟给陈蓦什么?金钱?地位?亦或是……女色?

这并不是说笑,在郭嘉看来,陈蓦与那张素素之间必然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关系,而男女之间关系最过紧密的,无非是……呵呵!

倒不是郭嘉闲着没事去琢磨陈蓦与张素素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倘若能利用到这一点,离间之事势必是事半功倍。

在郭嘉看来,眼下下蔡黄巾中挑大梁者,其实并非张素素、更不是张白骑,而是陈蓦,事实证明,郭嘉的推断是正确,至少下蔡数万黄巾中,有不下于七成的人是冲着陈蓦来的,毕竟此人是近年来黄巾军中最耀眼、最夺目的风骚人物,倘若能叫此人对心生袁术不满,足以叫整支下蔡黄巾与袁术走向陌路。

至于如何叫陈蓦心生反意,这在郭嘉看来也并非很难,唔,应该说是易如反掌,比如说,诱使袁术迎娶张素素……

虽说这手段有些下作,不过郭嘉依旧认为,这是最好的离间之计,毕竟,虽说陈蓦与张素素这些年来并未传出什么暧昧传闻,但是在郭嘉看来,陈蓦简直就是张素素背后的男人,荥阳、长安、下蔡,几乎每一次都是陈蓦力挽狂澜,助张素素渡过难关,要说他二人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至少郭嘉绝对不信!

如此一来,离间袁术与黄巾的关键,便成了如何叫袁术心生迎娶张素素的想法这件事上,而对于郭嘉而言,此事却更是容易之至:无他,只要叫袁术对黄巾心生怀疑便足以!

在郭嘉看来,黄巾军眼下虽寄人篱下、屈事袁术,但是其身份所致,袁术显然不会将其视为心腹嫡系,充其量不过从军罢了,而据张素素这个女子的性格推断,想来她也不会心甘情愿任凭麾下黄巾被袁术吞并,是故,两者之间虽看似和睦,实则并非铁板一块。

如此一来,便好用计!

仿佛是算到了所有的一切,郭嘉故意叫夏侯惇、夏侯渊等曹军猛将大肆攻打屯兵于泗水中游西岸的梁纲、李丰,而至于上游的陈蓦与张白骑,郭嘉却叫许褚、于禁二人被动防守,并不与其交锋。

时日一长,中游袁军伤亡惨重,而上游的黄巾军则丝毫无损,即便是胸襟开阔的明主,恐怕也要对此事报有怀疑,又何况是原本就不怎么信任黄巾军的袁术呢?

退一步说,即便袁术无动于衷,他麾下的将领想来又报以何等态度呢?对于上游那两位与曹军相安无事、隔岸观火的黄巾将领。

倘若是别的兵马也就罢了,然而陈蓦与其麾下黑狼骑,那可是精兵悍将啊,足以以一当十,郭嘉就不信袁术会听之任之!——在郭嘉看来,袁术势必会做出一些拉拢黄巾军的举动。

而最好的办法,无非是迎娶张素素,只要张素素嫁给了袁术,那么下蔡黄巾与寿春袁军之间便再无分歧,只不过嘛,世事往往没有那么顺利!

至少,他郭嘉已经见到了张素素,这足以证明,这位祸乱天下的女子,并没有丝毫要嫁给袁术的意思,而接下来的事,只不过是类似商贾的谈判罢了,只要自己一方打出的筹码足够打动对方。

“呼,青州……”在郭嘉微笑的目光下,张素素长长吐了口气,望着他似笑非笑地说道,“曹使君当真是好大手笔呀,我等黄巾久冠恶名,曹使君竟也以偌大青州来招揽我等,实在是受宠若惊呀!”说着,她嘴角扬起几分笑意,语气一转,嘲讽道,“只不过嘛,如果小女子没有记错的话,青州应该不属曹使君所有,而属袁绍……曹使君何来的勇气,认为区区一个青州刺史的虚衔,便能说服我黄巾?——郭奉孝,你是欺我黄巾无人么?——徐和!”

话音刚落,只见一直冷眼旁观的徐和突然抽出腰间的佩剑,狠狠砍向郭嘉脖颈,然而,其剑刃终究在触及郭嘉之前停了下来。

而从始至终,郭嘉面色不改。

“好胆气!”见郭嘉不为所动,张素素咯咯一笑,挥了挥手叫徐和收回了手中宝剑,随即望着郭嘉轻声赞道,“小女子本以为足下乃文弱书生,受不得惊吓,却没想到……啧啧!”说着,她深深望了一眼郭嘉,逐渐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淡淡说道,“试探之辞,就不必再说下去了,直接说吧,曹孟德究竟能给我黄巾什么,倘若你的话无法让我满意,我可以保证,即便你手握一册天书,也照样走不出这个大营!”

“……”听着张素素那没有任何包含任何杀气的话,郭嘉却不知为何猛然感觉心中狂跳不已。

这个女子……不是在开玩笑呢!

望了一眼张素素那毫无波动的目光,郭嘉苦笑着摇了摇头。

哎呀,这真是……

原以为是无害的羔羊,却不想竟是食人的猛虎……

这女子气势,竟不下我主曹孟德,难以想象,天下女子中竟有此等人物,怪不得能以女儿之身,统帅数万黄巾。

想了想,郭嘉一抖双袖,正色说道,“既然如此,嘉便照实说了,青州,整个青州我主都可以交给黄巾……”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素素的笑声所打断了。

“咯咯咯,青州,”在微微摇了摇头后,张素素一张俏脸忽然布满了寒霜,冷冷说道,“郭奉孝,你找死!”说着,她抬起右手,只听熊地一声,她手中竟然燃烧起了幽蓝色的火焰,甚是诡异。

而与此同时,郭嘉突然感觉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杀意,那股如同实质般的杀气仿佛尖刀割裂皮肤一般,叫他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了阵阵痛意。

“天师且慢,嘉还未说完!”

“……”只见张素素深深望了一眼郭嘉,并未收回手中的诡异火焰,沉声说道,“说!”

“方才嘉所言的,乃是日后我主对黄巾的承诺,至于眼下,我主又不是三岁幼童,岂会认为这区区空谈便能说服天师?撤销贼名、同殿为官、拜将封侯,这才是我主真正心意!”

“什么意思?”张素素微微皱了皱眉。

只见郭嘉瞥了一眼张素素手中诡异火焰,拱手说道,“似袁术做法,给予黄巾半城寸地,我主亦能照办,然而,如此却不足以叫天师对我等放心,而反过来说,我主也难以对天师全盘信任,观眼下天师与袁术,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接着说……”微微皱了皱眉,张素素捏灭了手中诡异的幽蓝色火焰,很显然,她对郭嘉所说的很感兴趣。

见张素素熄灭了手中火焰,即便郭嘉脸上毫无异色,但是心中却暗暗松了口气,不得不说,张素素的性格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郭嘉万万没有想到,这女子竟然说动手就动手,毫无任何犹豫,干脆利索、无丝毫拖泥带水,很难想象这种枭雄般行径,竟会出于一女子之手。

再者,张素素方才所展示出来的那一手妖术的强度也大大出乎了郭嘉意料,虽说地卷下册《百战奇略》并不以妖术见长,但是郭嘉多少也掌握有几手保命的妖术,但是方才,他却确实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当真是妖女啊……

苦笑着摇了摇头,郭嘉继续承接上文继续说道,“我主曹使君的意思是,倘若贵军能弃暗投明,弃袁术而投奔我主,我主可代为上奏天子,恳请天子撤销贵军所冠贼名,并授予军号,介时贵军便可投身贼寇之列,而贵军之中将士,亦可享以朝廷俸禄,即便日后拜将封侯,亦不在话下……不知我主这个条件,天师还满意否?”

“真是出乎意料呢!”一改方才的满脸寒霜,张素素笑容可掬地望了一眼郭嘉,轻声说道,“小女子方才多有得罪,还望郭先生海涵,莫要与小女子一介女流计较……”

一介女流么……

回想起方才那团幽蓝色的火焰,郭嘉至今都感觉有些心有余悸,抬头望向张素素,却不想正好对上她那双充满魅惑的眼睛,那种仿佛叫人欲罢不能的风情,让郭嘉忍不住心中一跳,下意识地连忙移开了视线。

身为六册天书之一的主人,郭嘉如何会不知晓魅惑之术?

真是妖女啊……

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神,郭嘉抬起头来,正色说道,“我主提议,天师意下如何?”

平心而论,郭嘉的顾虑是正确的,因为方才张素素确实有着想杀他的念头,因为在郭嘉最初踏足帐内之时,张素素便已看出此人身具仙气,更有甚者,竟隐隐有种仿佛与天地万物融洽无间的感觉,她很清楚那代表着什么,那代表着天道对其的承认,简单地说,此人手中必定有那六册天书之一,而那三卷六册天书,正是张素素一心将收回的东西!

偌大天下,恐怕也只有张素素最清楚,那三卷六册天书并不单单只记载着诸多妖术,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天道对天书之主的承认!

就好比天子有权赦免罪犯一样,那三卷六册天书也可以被视为天道所颁发的赦罪诏书,但凡手握天书之人,其所犯下的罪恶,天道都可以将其抹消,不计入因果轮回之内。

就拿杀孽来说,正所谓杀人偿命,普通人倘若犯下杀孽,即便此生不报,亦会祸及后世、殃及子孙,但是手握天书之人不同,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被视为顺应天命,只要他们不作出逆天而行的举动,即便造下诸多杀孽,天道都可以容忍。

换而言之,那六位手握三卷六册天书的人,几乎可以视为天道在世间的代言,奉天承运,维系天罡,当然了,只有手握整册天书的人才具有豁免的资格,像贾诩、陈登这样,仅仅只拥有天书残篇的,即便依然受到天道的承认,能够施展内中仙术,但是却不具有豁免罪孽的资格,是故,当年贾诩摧毁弘农地脉一事,便需要用他自身原有的阳寿来抵消。

不过话说回来,贾诩终归是手握天书,哪怕仅仅只有篇章,是故,天道只抹了他十年阳寿,否则,摧毁一地地脉、杀死上万西凉士卒的滔天罪孽,又岂是区区十年能够抵消的?

而对于通篇看罢三卷六册天书的张素素来说,天书正是她迫切想得到的东西,毕竟天书中隐含着天道的承认,即便得到其中之一,亦对黄巾有诸多帮助,倘若有幸能得到所有的、三卷六册天书,那甚至能……

篡改天下大势!

“……”深深望了几眼郭嘉,张素素终究压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