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的这支武装,就这样以全军覆灭而告终结。面对如此惨局,张国维只有仰天大哭,如丧考妣。

而鄷家店战役是张献忠起事以来打的一次最出色的歼灭战。这次战役,时间只有一天,守军全部被歼,不仅鼓舞了农民军士气,重振军威,而且显示出农民军声东击西战术运用的成功。

张献忠在取得鄷家店歼灭战的重大胜利后,又乘胜继续东进。其先头部队曾到达南京与镇江之间的六合、仪真,扬州告急。

于是卢九德就让黄得功暂时缠住刘国能部,自己与督理太监刘元斌亲率勇卫营万人往援。而另外一支由刘良佐率领的六千明军也赶往了张、罗联军处,而张献忠的好“基友”——左良玉当然也是紧追不舍。南直隶官军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部集中到了张、罗联军的身上。

而在这时候,与朝廷关系逐渐转暖的吴世恭,也正在忙着与各方通信呢。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603章 四全齐美

“尽远兄,这些天你肯定回信回得手发麻了吧!”吴世恭笑着对邓启帆开起了玩笑。

“倒也不累!无非是千篇一律的抄写罢了。”邓启帆也笑着答道。

刺杀时间发生以后,临近的官员和各支部队的掌军主帅纷纷来信,除了向吴世恭表示慰问和规劝吴世恭冷静以外,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吴世恭下一步的动态。

对此,吴世恭也一一回信,回信的内容无非是:保证团结在崇祯皇帝的周围,为大明的安宁尽心尽力。这种套路话的回答,吴世恭也没耐心不断重复,于是吴世恭就把这事交给了邓启帆,自己无非是最后签上大名而已。

“韬光养晦近十年,一朝尽失。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吴世恭感叹道。

“长敬,你也不用灰心丧气。毕竟我们的反意未显,朝廷抓不到我们什么错处。”邓启帆安慰道。

吴世恭摇摇头,说道:“就凭我们那区区几封信?几句话?朝廷真的相信那也有鬼了。无非是暂时没有撕破脸皮,但他们对我们的提防总不会减少的。”

邓启帆也是点点头:“也是如此,只能够靠着时间了,慢慢地消除朝廷的疑心吧!”

“那疑心也不会减少的。”吴世恭还是抱着悲观的态度,“关键的是我们要有实力,没了实力,就算我们真的是忠臣,照样没有好下场。”

见到谈话的气氛越来越沉重,邓启帆笑着转移了话题:“长敬!听说这次朝廷派来传圣旨的,是你的故旧?”

吴世恭也笑着点点头,道:“你说的是秦公公啊!他是圣上的信王府旧人,与我也有十多年的交情了。日转星移,这日子过得好快啊!当年我们在京城里交往的情形,好像还在眼前啊!”

“那这次他来,有些事总是好说许多吧!”

“各为其主!私谊和国事不会混为一团。那秦公公对圣上向来忠心。再说,这天底下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汝宁军的真实实力呢?他们不小瞧我们已经不错了。绝不会发生我们虎躯一振,众人俯首就拜的情况吧!”吴世恭一边笑着说话,一边向邓启帆眨了眨眼睛。

邓启帆也被吴世恭的动作逗乐了。他陪着吴世恭笑了几声,道:“长敬多年苦心,确实收到奇效。未到汝宁之人,难窥长敬兵甲之精。那几位督抚的信中,大言满满,仿佛凭着他们的官军,可以把我们一攻而克。反而是余汝州,言语谦虚,其他的那些武官更是百般交好。除了左总兵,他信都没来一封啊!哈哈哈——!”

“井底之蛙,不值一提。”吴世恭也笑着摆摆手,“那余子琏近日也很苦闷。战功不少,可朝廷吝于封赏,而且其又不属五省总理,又不属河南地方,就靠半个汝州养军,寅吃卯粮忙得很呢!所以可能我们同病相怜吧!”一想到余子琏的困境,吴世恭就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了。

“长敬可要慎独啊!不过今年又是大灾,那余汝州肯定也是苦熬。朝廷偏心如此,难道真不怕底下人寒心?”邓启帆又说道。

“余子琏的事我们也没功夫管,不过他的缴获也不少,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吧。我已经让商行放低了东西的价格,让他多支撑一些时间。有他挡在前面,我们的西北方总无忧了。”

吴世恭接着说道:“尽远兄提到的大灾,真是让人头疼。你说我到了河南以后,怎么就没有风调雨顺的时候,不过这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是有末世的情形啊!”

吴世恭敢说这样犯忌的话,邓启帆就比较谨慎了。他只是点点头,应和道:“长敬多年苦心经营,真是保了两府平安。说句不是阿谀的话,长敬真的有真知灼见啊!”

听到了邓启帆的夸奖,吴世恭当然是很得意,终于有人看到穿越者的长处了吧!邓启帆接着问道:“这次该把钦差安置在何处?”

吴世恭想了一会儿,说道:“还是在府城里吧!府城内的条件较好。”吴世恭总不会把秦公公放入自己的大营,让秦公公看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过,钦差的安危也很重要,要在官邸周围保护好。”

吴世恭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该做的预防动作总是要做的。“不过,秦公公也已经派人送来私信,这次的旨意也都写在信中了。”吴世恭接着说道。

“哦?是何内容?”邓启帆问道。

“让我驻守汝宁、归德二府;战兵数增至一万;谷知府调任;赏宫中雪花银三百。并且河南巡抚衙门立刻发放汝宁军一年的军饷。”吴世恭答道。

那宫中的雪花银只是荣誉性质的,实际意义不大。可其他的几点都证明了朝廷让步很大,让吴世恭得到不少的实惠。尤其是让吴世恭驻守归德府,使得汝宁军能够名正言顺地在归德府存在。

所以邓启帆立刻笑着恭贺道:“那就贺喜大人了。”

吴世恭也笑出声来,道:“九死一生后,也该给我一些甜头了。不过朝廷也不会白送礼,他们要我们汝宁军即刻出兵呢。”

“真是如此?”邓启帆问道,不过他想了一下又说道,“朝廷还是不放心啊!”

“那又如何?”吴世恭满不在乎地说道,“现在我们汝宁军已经扩至八万,本以为暂时平静,还想着裁减下去呢。可现在有了圣旨,正好在汝南新建一镇。那刘国能和张、罗正在南直隶搅合,就让我们再去搞乱一点吧!”

这次的吴世恭紧急扩军,因为抽调的青壮太多,已经影响到了地方生产,而且军费的花销也太大,所以并不能够长时间的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

所以吴世恭准备趁着圣旨的到来,顺水推舟地把一部分汝宁军派遣到湖广。这样即能够以战养战;又可以实时监督刘国能部;还可以消除一些朝廷的疑心;更能够实战训练新兵丁,那真是四全齐美的事啊!

第604章 路往何处

“难道长敬又要离开汝宁?”邓启帆问道。

“非也!我遇刺伤重,难以亲征。还是让我在家多偷些懒吧!”说完以后,吴世恭和邓启帆相视大笑了起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吴世恭最好不要离开汝宁府,邓启帆正是担心着这一点呢。

“那就是薛司长咯!?”邓启帆猜测道。

吴世恭还是摇摇头。道:“他也不去,连巡子都离不开南阳,这次将新任命一位主帅。”

军务上的事,吴世恭也不想对邓启帆说得太透。这次吴世恭心目中的主帅就是薛强,让他带着自己的汝北军团,加上钱绮的汝南军团,还有新成立的湖广军团,共同组成一个蛟击镇。再加强冈萨雷司的陆战团和一部分火炮,共同赴湖广围剿农民军。

薛强作为吴世恭最老的卫队长,他资格够老,为人稳重,而且与钱绮共事多年,所以吴世恭用的也比较放心。而且现在的吴世恭已经开始培养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就准备着全面投入天下争霸的战局中了。

而空余出来的两个军团长也有了人选,就是现在吴世恭的亲兵队正副统领陶辛和全大山。当然,陶辛的上任要等到他新婚以后,在此之前,也只能够让薛强暂时兼任了。

说实话,吴世恭对陶辛是有些偏心,因为在湖广还有刘国能部呢。只要时机一成熟,吴世恭就会招安刘国能部。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就会把蛟击镇扩编为两个镇,而另一个镇的统领已经内定为陶辛了。

唯一讨厌的是,吴世恭将怎么样过赵如雅和小洁的这一关呢。

“长敬!只出兵一万,是否太托大了些?”邓启帆还是有些担心。

吴世恭微微一笑,这详细的内情吴世恭还是要对邓启帆保密。其实在山川司和军情局不懈的努力下,除了刘国能部以外,李禄部、邓启帆部和陈、江联军都被汝宁军渗透得十分厉害。只要条件成熟,吴世恭就有绝对的信心,起码把他们一半的部队招揽到自己一方来。

不过吴世恭还是要说些安心的话:“彪子的团练镇已经整编完成,多余了近五千商行护卫。我准备让常猛把他们都带到湖广去,垦荒商行在南阳、汝州已经走上正轨了,也需要寻找新地盘了。”

“还有,这次汝宁军是在尽远的家乡作战,尽远也需多费心,多介绍些同年故旧给我们汝宁军,那里的屯田庄子还需要有人来打理呢。”

“那是一定。”邓启帆连忙笑着答应道,“其实学生也已经去信,他们都很踊跃,就等着我们去呢。”邓启帆的家乡就在桐城,文风鼎盛,当然也是一个科举的惨烈战场,所以有很多文人倒在了考场上。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出仕的机会,他们当然会踊跃了。

“长敬!八万兵是否太多,倒底现在我们用兵的地方不多。而且维持着这么多的兵丁,凭着我们现在的财力,每年要倒出近十万两啊!”邓启帆还是从财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当温体仁下台以后,钱益谦当然出狱回乡。而与历史不同的是,侯询也被崇祯皇帝放出了诏狱。这也是安抚吴世恭的一个行为。

但与钱益谦不同的是,侯询却没被放回乡,朝廷给了侯询一个闲职把他养起来了。这就可以看出侯询发掘出吴世恭和左良玉的重要性了,朝廷在安排侯询的时候真是煞费苦心啊!

而扬嗣昌虽然资历较浅,还不能够入阁,但其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不是首辅的首辅了。于是,扬嗣昌的“十面张网”计划开始实行了。

可是计划一开始,就得到了各地督抚的抵制,不过别人最多是阳奉阴违,陕西巡抚孙传庭则是公开抗拒了。

孙传庭认为:因军兵屡战,多经溃乏受挫之苦,况且连年征战,民力疲竭,此举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

当然,孙传庭也知道扬嗣昌在崇祯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他料知他的计划不会被采纳。于是孙传庭便着手清点私产,得银两四万八千两,并招兵买马,自办围剿所需的人力及资财。

这行为完全就是私设小金库,不过孙传庭也有苦衷,他本来与崇祯皇帝约定的就是私筹军饷,而现在变成了朝廷调拨,这怎么让深知朝廷拖欠军饷的孙传庭放心呢?说到底,明朝朝廷的信誉在自己的封疆大吏眼中也完全没有了。

当明廷汇集各处上报的招兵募马的数额时,唯独孙传庭的奏疏未送到。素与孙传庭有隙的杨嗣昌于是乘机发难,抱怨朝廷的军法在陕西竟行不通。而孙传庭则上疏申辩。

也就不判断谁对谁错了,反正孙传庭很不给扬嗣昌面子。这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于是扬嗣昌就想发难了。可是孙传庭却以一连窜辉煌的胜利回应了过去。

在商、洛之战中,孙传庭折衷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议定,派重兵扼守商洛一带的战略要地。当大天王率领的农民军进袭到庆阳、宝鸡时,孙传庭迅速回师在合水将其击败。然后就是对其他各营农民军的胜利,一时风头竟然超过了洪承畴。不过,这也埋下了扬嗣昌和孙传庭失和的原因。

而这些胜利使得陕西的农民军实力大减,他们也无力大股侵犯河南了。所以在这些日子,吴世恭的汝宁、归德是相当的平静。所以邓启帆才认为不需要维持这么多的兵。

“那你认为可以维持多少兵呢?”吴世恭问道。

“至少裁减三万!那勉勉强强的就够了。”邓启帆答道。

吴世恭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太草率,这些兵丁好不容易有机会进入军队,退役后就可分得田地,一旦把他们裁减,心有怨言啊!这样吧!维持六万兵丁,其余的让各大商行雇用一批护卫,养上一些;在归德府安排一万,安置一些,其余的都转到内务司吧!”

“那可节省不了多少钱。”邓启帆提醒道。吴世恭的方法完全是换汤不换药。

“不过是过苦日子吧!”吴世恭倒是很乐观,“反正这么多的风风雨雨都过来了。”

见到吴世恭拿定了主意,邓启帆也只能够点点头。但到了最后,邓启帆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他俯过身,小声地问道:“长敬,你给学生透个底,倒底还需多长时间?”邓启帆就是要问汝宁军起兵的确切时间了。

“两年!甚至两年都不到。”吴世恭肯定地回答道。

“那学生就保证五年的周转!一定会保证的。”邓启帆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过他的脸上还是浮现出了笑容。

与邓启帆谈完话,吴世恭把他送出了大门。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迟明正在给吴呈瑛军训。作为武官的儿子,吴呈瑛不可能只学四书五经,他每天的早晚都要锻练身体,练习拳脚刀枪功夫。

吴世恭已经把迟明调到了亲兵队,只等着陶辛就任军团长,迟明就将接任亲兵队统领一职。

而今天与吴呈瑛一起训练的还有位同伴,正是魏长林的儿子魏锋。现在的魏锋已经与吴世恭生活在了一起,因为他的岁数与吴呈瑛差不多,所以就成为了吴呈瑛的陪读同学。

吴世恭有些奇怪地看到,迟明带来了一位亲兵队的伙伴在给吴呈瑛他们讲解着什么。吴世恭就悄悄地走了过去,就看到那人蹲在地上用石块在比划着什么。

一边比划,那人还一边说道:“这火炮的角度如果这样,那炮弹就会这么走,所以只要把瞄孔对准这里,炮弹就会打到那里……”

原来是在介绍火炮的射击啊!吴世恭笑着摸了摸吴呈瑛和魏锋的头,小哥俩这才发现吴世恭已经在他们身后了。于是吴呈瑛就立刻跳了起来,叫道:“父亲大人!孩儿想要看打炮!”

“好!好!”吴世恭笑着说道,“只要你这些天读书好,旬日沐休时就带你去看打炮!”

迟明和那人见到吴世恭以后,一起在吴世恭面前立正着。吴世恭就笑着问那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胡梦!”那人大声地回答道。

“那你以后想到什么部队啊?”吴世恭又问道。

“火炮团!”胡梦的回答果不出其所然。

吴世恭立刻哈哈大笑了起来。

回到内宅以后,吴世恭一头钻进了赵如雅的屋子,只见到她的屋中堆得乱七八糟,赵如雅正在为女儿小洁准备嫁妆呢。

吴世恭在屋中待了好一会儿,赵如雅都没空答理他,反而是被赵如雅赶得到处乱跑。

吴世恭就有些恼火了,他鼓囊道:“都把女儿嫁出去了,是陶家的人了,该忙也应该是小辛子忙啊?你这个岳母瞎起劲干什么啊?”

赵如雅看了看吴世恭的脸色,嫣然一笑,见屋中的丫鬟没注意到自己,立刻偷偷地在吴世恭的脸上吻了一下。

吴世恭的心情立刻是艳阳高照,他偷偷地附在赵如雅的耳边,小声地问道:“嫁出去一个,我们再生一个怎么样啊?”

“德行!”赵如雅立刻娇笑着把吴世恭赶到了屋外。

走到屋外,看着天边的火烧云在不断地翻滚,吴世恭的心中是百感交加: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孩子们也都大了,而自己的道路又不知道该通往何处呢?

第6卷 初露峥嵘

第605章 不速之客

见到喜轿起轿,大门口立刻响起了鞭炮声。烟雾弥漫着,一条条“红龙”不断翻滚缩短,没多长时间,门口的地面上染成了一片红色。

吴世恭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因为挂得时间太长,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僵硬了。可是在这个好日子,吴世恭还是要维持着自己的风度。

谁也不知道,现在的吴世恭脑中很乱。他想起了刚见到小洁时,那个粉雕玉琢般缠着自己听故事的小女孩,可现在却义无反顾地嫁入陶家,就像江姐上刑场一样一去不回头了。

吴世恭还想到了自己用刀逼着收的那个徒弟,没想到他却把自己珍宝的心给偷走了。自己那时候是不是引狼入室了啊?草!

见到吴世恭一副依依不舍发呆的样子,站在身边的赵如雅笑着安慰道:“女儿又不是不回来,想她就让她回门。其实她也舍不得离开你这个爹呢。”

吴世恭顿时想起入轿时,小洁那副装腔作势流泪的样子,脸上还有一股生姜味,吴世恭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没好气地虎下了脸,甩袖道:“假的!”

赵如雅知道吴世恭的小孩子脾气已经发作了几天了,所以也就不计较了。于是赵如雅又说道:“嫁的是你徒弟,也是自家人。他俩从小青梅竹马的,会对女儿好的。”

可吴世恭似乎把那些鞭炮中的火药都吃到自己的肚中,他硬梆梆地说到:“小辛子还好,可陶氏那个老妖婆难对付,就怕她欺负小洁啊!”

虽然在大营中也有陶辛的院子,现在也是把这座院子作为了小洁的新房,可是等陶辛就任军团长以后,小洁还是要去千户所陶辛的老宅那里住,要侍奉婆婆,这也是让吴世恭更不爽的原因。

“亲家没这么不堪吧!”赵如雅轻笑道。不过她又想到,今天是没办法与吴世恭这个猪头三说明白道理了,于是就关心了一句:“等会儿少喝些酒。”

“借酒消愁!”吴世恭的话是一句比一句气人。赵如雅再也忍不住了,她隐蔽地在吴世恭的后腰上,狠狠地掐了下去……。

因为刺杀事件发生了没多久,所以这次小洁的婚礼本来准备的很低调,吴世恭没想大肆操办,只是想在汝宁军内部办一下。可这消息一传到外界,来宾却是络绎不绝地赶到了汝宁,让吴世恭一时三刻间倒是应接不暇。不过这场婚礼也有些喧宾夺主,那些来宾大多数是冲着吴世恭来的。

可吴世恭这里的喜宴不可能超过陶辛家的,也不可能让那些外来的人自由地在汝宁军大营中活动,所以吴世恭就在府城定了家酒楼,让张学斌招待他们,等到婚礼结束,吴世恭再挑选一些较重要的来宾接见一下。

可是在整理礼单的时候,吴世恭却发现了一位从江南来的,不请自来的客人,而且这客人出手相当大方,所送礼物在全部客人中绝对排得到前三,这倒引起了吴世恭的好奇。

吴世恭就把张学斌叫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位客人是来自苏州府的一位商人,他名叫汪觉清。

汪觉清的汪家与马家一样,都是江南首屈一指的豪富之家,当然,汪家的产业也与马家有很多的重合,两家的竞争相当激烈,而且各有一批中小商人依附在这两家周围,也就是说,形成了两个商业集团。

本来这两个商业集团就像现代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谁也奈何不了谁,可近几年,这两个集团的天平开始倾斜了。尤其是到了现在,这倾斜的程度就越来越厉害了。

当然,那汪家肯定是一直死盯着竞争对手的,刚有苗头,他们就开始寻找原因。一开始,汪家认为马家的崛起是因为海贸。

其实在明末这时候,江南的工业和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生产过剩,因此,决定一个大商家衰亡的已经变成了谁能够多抢占市场了。

因为通过吴世恭的关系交好了郑芝龙,再加上吴世恭本人就有六艘海船,所以马家的海贸出口量是大增。不要小看这几艘海船,要知道,当时明朝至日本的黄金航线每年的船次也就是百艘出头,而一艘船大明、日本跑个来回也就是两、三个月时间,所以就可以看到马家的海贸占有了多么惊人的比例了。

因此汪家以为找到了原因,他们就立刻着手解决问题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托关系找到了郑家。而有送上门赚钱的机会,郑芝龙肯定也不会拒绝。与吴世恭的关系再好,郑芝龙的郑家也是在商言商。

再说,在消灭了大海盗刘香以后,郑家已经在远东海面上一支独大,没有了其他海盗的威胁,那海贸量也是逐年递增,郑家正好也需要一些货源来填补空白了。

看起来汪家和马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可是汪家却惊恐地发现,虽然在海贸的出口量上,汪家已经逐渐地追赶上了马家,但两家的差距却被拉得越来越大。

只要是明眼人,就知道汪家找错了原因,于是汪家发动了一切社会关系,去寻找马家崛起的原因。很快的,汝宁那个小小的副将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在这里,就要介绍一下明朝的工商业市场。出口海贸重要吗?当然很重要,但出口的基本上都是奢侈品,赚取的是暴利,而从明朝工商业的总比例来说,并不是最大。要知道,明末的时候,明朝的GDP占整个世界总GDP的七成,虽然统计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但明朝的GDP起码占有全世界GDP的半壁江山。

这就可以看出,明末国内的市场有多么的庞大了。而在国内市场中,南北两京及其衍射地区,也占有了半壁江山,也是最重要的市场。而其余的地区则是一些小市场了。

可汪家根本没想到,就是这些小市场中的一个,却造成了马家的腾飞。而掌握这个小市场的人,却并不是当地的文官,也不是本地的士绅,而是一位从来没被汪家放在眼里的本地武官。

第606章 交好汪家

河南虽然是中原腹地,相对较富饶,可也不过是个次要的市场。而河南最重要的市场也在沿黄河的开封府和河南府,至于汝宁和归德,它们的重要性甚至还不如西北的西安和太原,更不用说附近的襄阳和武汉了。

在以前,汪家也不是没发现汝宁、归德的市场异常。当汪家以及他的商业集团的商队进入到这个地区行商的时候,很多商品都被汝宁军的内务司没收并罚款,而用的名义竟然是,汪家从来没听说过的:违反了《专利法》。

《专利法》倒底是什么东东?汪家是不得而知。所以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是有人在这个地区垄断经商。

汪家倒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垄断了。明末的商业市场毕竟不很规范,有些地方官员和地方上的豪族霸占了本地市场,以牟取暴利。所以汪家也就用一般的方法来应对了。简单的说,也就是以钱开路。

可这方法用到汝宁军身上却行不通。汪家当然先是备厚礼交好当地官府的,可是在汝宁,商业活动都在汝宁军的控制下,乡野间也被汝宁军完全控制,所以光有当地官府的行政命令,那是根本不顶用的,因为没有实际的执行者啊!

而贿赂、收买那些内务司的人也起不到效果。汝宁军本身的纪律就很严格,再加上内务司对于吴世恭颁布的法令,向来是不折不扣地执行的。他们连《禁荒令》、《禁流令》这样比较残暴的法令都暴力执行,那《专利法》不过就是撒撒水啦!

要不是汝宁军执行的是鼓励工商业的政策,说不定汪家那种贿赂、收买的行为,会导致内务司的利刃加颈了。所以下层路线也走不通。

既然如此,那就暂时放弃吧,让汪家花大代价去疏通一个不重要的小市场,这种得不偿失的事也就没意义了。

这就可以看出,当年马家家主马泊安的商业眼光有多毒辣,他一眼就看出《专利法》的重要性,并且利用《专利法》形成了现代商业才出现的技术壁垒,在汝宁、归德形成了马家的垄断。

但随着马家在汝宁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四海商行用武力保障的商路,汝宁、归德出产的商品迅速地向中西部蔓延,此消彼涨,汪家商品的生存空间也就被挤压了。而且商场上也有“马太效应”,这差距一拉开,就是越拉越大。

而且拼资金,汪家也落到了下风,有着汝宁完善的金融支持,再加上有证交所可以方便的融资,马家绝对不怕来个价格战。

最让汪家吐血的是,汪家很多自有的优势商品,都被马家抢注了专利,反而变成了汪家盗取马家的技术了。

而且随着农民军的越发肆虐,整个中西部地区,如果没有军队的保护,根本没办法顺理地通商,再加上汪家终于打听到了马家所用的海船是吴世恭的,因此,他们终于认识到吴世恭的重要性了。

既然是有求于人,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攀交情,这时候的汪家才仔细地打听了一下吴世恭的背景。一了解到吴世恭是勋贵子弟,他们就联系上了金陵城内的那些勋贵。

可是联系的结果却让汪家有些哭笑不得,吴世恭上次的金陵之行,几乎把全金陵城的勋贵子弟都得罪了。

转方向吧!汪家又了解到吴世恭是东林党人,那就找江南的东林党官员吧。可又联系了一圈,发现根本没有什么东林党官员认识吴世恭,真不知道吴世恭是怎么样混进东林党的。

这事倒也奇葩了,不见得去求马泊安?这不是自取其辱吗?好不容易从南京太仆寺找到位,曾经卖给汝宁军战马的官员,可这时候钦差索拿、诛杀吴世恭的消息传来了,那名官员也立刻收回了自己的“介绍信”。

当时汪家倒有些幸灾乐祸了,这次与吴世恭捆绑在一起的马家该倒霉了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没想到汝宁军这个鸟巢非但没覆,而且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了。朝廷非但没有治罪吴世恭,而且还不断地做着安抚的举动。起码在短时间内,吴世恭是高枕无忧了。

汪家这种层次的豪商当然特别关心朝廷的动态。于是他们立刻分析出:朝廷有用得到吴世恭的地方,朝廷也有顾忌吴世恭的地方。而武官又有什么要朝廷用到和顾忌的呢?无非就是他手中的军队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在和平年代,汪家肯定是不会趟这滩浑水的。象吴世恭这种不受朝廷待见的武官,避之不及还来不及呢。可现在却是大乱的年代。

汪家和马家一样,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书生,也不是只待在繁华城市中的人,他们的商队可是走遍天下的,所以对各地的情况非常熟悉。

看看现在的大明天下吧!朝中党争不断;天灾连年不绝;关外鞑子不断入关;中原农民造反军横行,怎么看都是一副乱世将到的景像。因此在闭上门私议的时候,他们甚至认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即将来临。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保住自己家族的产业,说是投注一方也好、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好,肯定不会去漠视任何一方有可能成功的势力的。

再看看在汝宁的吴世恭吧!手握强军、拥有财富,交好之后怎么样也不会吃亏。所以汪家就决定:派遣仅次于家主的汪觉清,携带着重礼去汝宁,就是死皮赖脸地上门拜访也不能够再拖延了。

那汪觉清赶到汝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