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极化境-sunline-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础匹配,符合现道,自然可以实现真正的目的。与此可以看到“无为而为”思想的一角。
如果去“否定”,即使其与现道的基础不匹配,即使其不符合现道,即使其不符合道,那么从否定中可以获得的和失去的,随着智慧的增加,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更深的理解。 。。
我能按什么对什么进行归类
我能按什么对什么进行归类
我能按什么对什么进行归类
本文用于补充本文集中 “关于我是什么主义者”一文。
我只能以给我确定下来的逻辑来给了给我确定下来的。
如果两者是变化的、发展的、就不能去归类了。
如果不明白,而妄图去违背客观规律,只会使自己僵化。
了解一下一个概念、归类逻辑,好像明白了,可以进行归类了。
换个角度去了解,了解一个其他角度描述的同一概念、归类逻辑。如果这些角度达到一定的量后,我产生的质的变化是“我不能在不知的情况下去归类,即便归了,其结果也是变化发展的,它将随着促使我作出归类的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我不能强制令我的思想限定在固定中,这是违背真实的。”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文集中“看看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一文,下面文章中的“机制”等概念就不重复解释了。
古代中国、西方各国、印度等地都没有“认为地球是圆的”、“地球是绕着太阳转”思想的形成和确定。这种思想固定了多少时间?形成这种思想的立足点在那里?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潜意识中有着这样一种机制支持以这种方式形成这种结果呢?
这种机制在未被了解之前是一种束缚,不管我们知道它与否,在了解后,难道我们还要在显意识中给自己加上第二条束缚,以监禁自己的思想吗?
综上所述,不要以为我不能归类,那么我就是虚无主义者?或者我认为“可以”,那么我就是乐观主义者?或者我认为“不可能”,那么我就是悲观主义者?自认的或他认的××主义都是固定的,而思想是发展的,除非自己去加以阻碍。同时我也不否认限定的价值,但不了解去作的就有可能就违背客观规律了。这个了解是需要自己去形成的,书上写的、他人说的只能提供一个可能,一个测试,一个基础,提供自己思维的素材而已。只有自己形成的才能对实现自己意志的自由,促进而不是阻碍发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
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
归类的前提条件描述:
笛卡尔、莱布尼兹、斯宾诺莎等是理性主义的代表。
诺克、贝克莱、休谟等是经验主义的代表。
康德将知识一分为二。
1、 分析判断-谓词至少是暗含在主词中的判断、先天的、独立于经验之外,理性的范围。
2、 综合判断-谓词不在主词中的判断。
康德将综合判断再一分为二。
2.1、后天的综合判断,经验的范围。
2.2、先天的综合判断,形而上学的范围-那些实在中是真的但不能在经验中验证的东西。
注:1-2引自《叔本华(On Schopenhauer)》 作者: S·杰克·奥德尔()P19
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认识也存在多种。
【
1、逻辑推论
梯利《西方哲学史》310页的解释是:
在这里笛卡尔不是从经验的心理事实推论出:我思,故我在;而是从逻辑上推论:怀疑意味着存在一个怀疑者,思维意味着存在一个思维者,即一个思维的东西或精神实体;这样就把握了在他看来是一个合理的、自明的命题。
复旦版的《十七世纪形而上学》52页也有相关的说法,虽然作者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有些地方,笛卡尔也常常喜欢用推理形式来谈论“我存在”。例如,在《致Colvius信》中,他说:"从一个人在怀疑这一事实推出这个人存在,这本质上是十分简单十分明白的事情."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也说:"从我在想着怀疑他物的真理性这一事实可以非常清楚、非常确实地推出我存在”。
2、内在经验、直觉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144页:
“但是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
复旦版《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也有引用笛卡尔的原话来证明:
“当我们发觉我们是在思维着的东西时,这是一个第一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从任何三段论式推论出来的。当有人说:我思维,所以我存在时,他从他的思维得出他的存在这个结论并不是从什么三段论式得出来的,而是作为一个自明的事情;他是用精神的一种单纯的灵感看出它来的。从以下的事实看,事情是很明显的,如果他是从一种三段论式推论出来的,他就要事先认识这个大前提:凡是在思维的东西都存在。然而,相反,这是由于他自己感觉到如果他不存在他就不能思维这件事告诉他的。因为,由个别的认识做成一般的命题,这是我们精神的本性。”
复旦版《十七世纪形而上学》53页也说:
我思故我在作为第一原理是“由直觉提供的”。所谓直觉,并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心灵对对象的直接认识,在一瞬间完整地把握一个对象。
】
【上文“1、逻辑推论和2、内在经验、直觉”是我从网上看后引用的,目前为止我没看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被引用的这些书。】
理性主义者好像与数学很有缘,那么作为理性主义者的代表之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按照“逻辑推论” 和“内在经验、直觉”的认识,以康德“分析判断”、“后天的综合判断”和“后天的综合判断”逻辑,究竟应该分别归类在那里呢?
康德写过很多本名带“批判”的书,其中有一本《纯粹理性批判》的书,是不是对此有所“批判”呢?
我对这本书目前的认识是(以我的思想解释):
真实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来一定的变化和结构。
感觉通过选取自己的某些感觉逻辑建立自己的感觉的变化和结构,以认识。
知性通过选取自己的某些知性逻辑建立自己的知性的变化和结构,以认识。
这些结构和变化的转换是有损的,事物-客体能被认识,成为知识,是客体对主体的符合。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符合客体,而是主体令客体符合自己。
纯粹理性批判的就是“主体令客体符合自己”,康德在此书中将自己加冕为哥白尼二世。试图促使读者对“一切天体围绕自己的立足点转”的思想进行思考,成为进行更深入的和新的思考和探索的基础。
(注: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欢迎探讨
欢迎探讨的方式:
1.在我的网站留言:
或
2.在书库留言
3.电子邮件
sunline@
4.其他
我不用QQ,如果需要可能去注册一个论坛。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读叔本华
我读叔本华
2007年6月9日星期六
今天买了本实体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之前读过电子版的很少内容,包括chm版的悲观论集卷和pdf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很少内容。
chm版的悲观论集卷内容包括:
悲观论集(王成 译)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孟庆时 任立 译)
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刘林 译 李文耀 校)
我只看了一点。
此外我还看过一本《叔本华ON SCHOPENHAUER》【美】S。杰克。奥德尔()著中华书局出版小册子,属于世界思想译丛中的一本。此书对我读原著很有帮助。这本书我看过了,但理解得很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序中,叔本华试图告诉读者一种认识方法,如何通过它的作品来认识它的思想,这也可以延用到对他人的作品和思想的认识上,并一样具有效果!虽然在实际中,叔本华在某段时间内自己可能并没能做到,但这不影响这种认识方法。
【……只要理解了这本书,在读者思想中就会自动地纠正……】
这篇序我在写我的作品前就读过。在读过该序后,潜意识中好像在始终探索某种认识的方法,发现了在该序所述的之前,于其上的3条先验定律:即中立、肯定和寻求。
详情请见本文集中的《真实?真理?逻辑判断之必备条件》、《逻辑判断的先验定律》。
该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如何认识,细节、整体及论证程序的关系,读者应该以什么态度去读和为什么要读多次才可能了解其真正思想的原因等。
此外他向读者提出几项要求,在我看来是几项前提。
1、 要读序(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思想简述,这是支持本作品作者的思想,但由于某些原因不在该作品内出现。)
2、 要读附注(作者思想的外部环境支持,例如康德的相关思想,以及支持作者思想他人的思想等)
1813年叔本华写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这篇博士论文是阅读和理解其后续著作的重要钥匙之一。
这篇论文的思想是:
第一重根:没有任何物理现象是没有原因的。(物理变化)
第二重根:没有一个逻辑真理不具有关于它的真理的先验推论。(逻辑推论)
第三重根:任何定理都有一个几何的证明。(数学)
第四重根:没有人或动物的行为是没有动机的。(道德)
总之,任何事物都必有其之所以如此的根据或理由。
至此,我看了5页,还有一行没看。
2007年6月9日星期六6时7分48秒
【待续】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某种形式的统一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某种形式的统一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某种争议在于某个对象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还是不变的。
在界定这个对象的边界时二者产生了冲突。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而*哲学具有辩证法的特征、这不意味着说由*哲学正确推导出柏拉图的理念论错误,也不意味着说由辩证法正确推导出形而上学错误,如果这样认为就犯了逻辑错误。
我的思想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给以给二者的对象和边界一点解释。
那个变化的是处于一定基础上才发生变化。否则没有一定的基础它是无穷的,变化等于自身,所以可以认为它是不变的。
真实、道、客观规律如果认为是不变的。
那么变化的是其在一定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变化的就要称为现道、在特定基础上的客观规律、真实的某种情况下的体现了。
这个基础是不是变化的呢?
如果基础发生变化,在其上的客观规律是不是也要发生变化呢?
如果这种关系存在如何去界定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基础上的客观规律呢?
道基变,处于上的道,即现道必变。
这样我将原先的一个总的对象分成两个,加上存在的基础,这样就有6条联系。
我们可以用这3个对象和6个联系来分析两者总体或者特殊部分了。在某种角度看这种结构融合了两者的某些冲突。
人存在的基础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作为物质的他不仅受到外界作用,而且可以反作用于外界。作为精神的,他可以不断的发展。这个复合的基础使其可能具备一定的选择的能力。他可以无意识的或有意识的去选择在某种基础上的客观规律,因为他具有某种改变的能力。这种选择是否自由,就要看他的是否认识到自己的意志,是否能清楚地看到各种在特定基础上的客观规律,这个基础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7页)这个规律虽然不是普适的,但在某种情况下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管人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人都在作出选择,而意识到与否这关系到人的意志的自由。意识到的程度关系到人的意志的自由程度。
下面这一段是以后一篇文中要出现的,那篇文的资料还需要整理,其部分思想和这里相关,现其发出。
有道才有德,即德的基础是道,如道变,德必变,如以某种强制力维持德不变,道必灭之。
德分公私,如私德在道基的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当发生变化的私德都具有总体一定比例时,公德也将发生变化。
发此作为上面描述的这种关系(能不能叫规律呢?)的一种体现。
刚无意翻书中看到自学考《*主义哲学原理》P5,在*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中看到了“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方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地基础规律地哲学家,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看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在以前的思考中我早就发现了某种融合其冲突的结构,只是没有用其名称确定下来而已,我补之,现简要描述一下我的这方面的思想,于是出现了本文。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8时29分23秒
Sunline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牛津-剑桥学派试图做过
牛津-剑桥学派试图做过
牛津学派、剑桥学派合称牛津-剑桥学派,起源于维特根斯坦开创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在50年代英国流行和分化。(此概念歧义太多,这里写的不是经济类或者其他什么类的哪些。)
【引用】分析尽管不是哲学的全部但已经能够为现实的逻辑逻辑形式提供一个关键的工具。
哲学的历史【英】马丁·奥利弗著
一个自洽的观点是否在现实中也能适用呢?
其基础是建立在逻辑上的,与其存在现实的基础不完全一致。所以思想中的即便经过逻辑验证在现实中也不一定是适用的。
那么这个所谓的关键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上的呢?
【引用】分析哲学家主要关心的是概念和命题问题,就像其代表人物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作的那样。
【引用】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初的剑桥大学曾与罗素共事,根据他的意见,语言结构显示世界结构。每一个有意义的句子都可以分析为现实的原子结构。
【引用】维特根斯坦以后,牛津-剑桥分析哲学为所谓的日常语言哲学所支配。有此追求的哲学家集中关注普通人的日常词语的作用,希望能够摆脱积习难返的哲学语言的泥潭。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在追求哲学命题的时候由自然倾向所造成的,即由哲学提出问题的句子的语法形式误导造成的。
哲学的历史【英】马丁·奥利弗著
我们来看一看,是否有彻底地消除这种误导,两方重现原子结构的可能性?
一个命题由语言构成,语言有其基础,不同人对特定的概念在语言中的基础可能不完全一致。假设不管这种不一致性,那么仅要求作出和理解概念时的基础尽可能地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也去除传递,介质转换,语言转换等可能带来的不一致性,是否一致了呢?
有人可能认为发现其基础,将其列举出来就可以了。
但是基础不是以某个可预知的形式出现的,它不可能按照一个特定的结构被一一地列举而不失去它的原型。
对基础进行分解可能会发现,被分解的基础还是有其存在的基础的。被分解的基础之间的关系是网状的,非单一的,人类的智慧很难发现这些被自己分解的基础之间的完全的关系。如果试图去彻底地一一列举,最后可能迷失在自己建立的迷宫中。
过去,对于这种未知的可能超出人类能理解的复杂程度的结构、变化、联系、系统等的认识和解释可能是某种妥协、先验或者两者兼有的假设、再进行某种检验的结果。
例如:尼采的“内世界”的概念。
【引用】尼采说心是世界的一部分,心从且仅从内部看和反映世界。心在看世界的时侯,同时也在看自己。心在看自己的时候,发现它自己在看世界,心看到它自己在看它自己在看整个世界,如此不已。心在反映世界的时候,也反映它自己,它反映它自己的反映。它不断反映自己的反映。产生一系列的连续的一环套一环的自我反映。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反馈的圈。心部分指向世界,部分指向自我意识的自我展示。这种自我反映套自我反映的系列被尼采称为“内世界”(the inner world)。
再例如:维特根斯坦地“命题链” 的概念。
【引用】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命题链”,在《论确定性》中,“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和我们的疑问都依靠一个事实:有些命题是不能被怀疑的,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其上兜圈子的一个链。
【引用】斯托尔说“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的主题是:真正牢固不移的东西并不服从正当性论证、证明、提出论据或疑问,它既不真也不假。
仔细看看这些概念后会发现,它们都是有其来源的,例如对世界的认识,对真实的认识,古印度也有这么个解释。
我们的世界是被一只乌龟(或大象)驮在背上的,这只乌龟是一只更大的乌龟驮着的,如此往复以致于无穷。【这个思想太通用了,不能叫引用了】
这些概念怎么好像都具有某种类似的特性呢?它是由何而来的呢?是什么影响他们的思维作出这些解释的呢?
如果去试图解开自我反映套自我反映的链,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中国古老的智慧,阴阳互易。这好像也是对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解释吧?
印度为什么要用乌龟的象征呢?这好像与读者的知识基础有关。读者如何理解自己知识基础上支撑不起来的概念呢?是像孔子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呢?还是索性让读者自己自由地去发展概念呢?如果陷入这两者是不是一种极化呢?
试图不能说是无用功,但是在试图中了解可能的种种极化,中立地看待,可能少损伤一点自己或者其他什么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吧?
本文引文太多,联系和推导出自己的思想原创的太少。
2007…7 …1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读 ON MARX马~克思的随感
读 ON MARX*的随感
注:
这里新浪原创发布文章的标题中居然禁止“*”?这里以“马~克思”代替,现在为被禁止的致哀几分钟!
《*》温迪·林恩·李著(On Marx wrote by wendy lynne lee)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132页小册子,属于世界思想家译丛中的一本。我读过该系列的《叔本华》,在其尾注上发现了这套丛书中有《*》?!*主义哲学好像中国当代学生都读过、考过吧?但是我们真正了解他的思想吗?我不知道。有这个机会、换个角度、看看西方如何看待*这位辩证唯物和辩证历史观点的哲学家,从中我来发展对他的思想的认识。该书价格不贵、仅8元、现在这点钱在上海找找,勉强能吃上一顿盒饭。上当当查了一下,缺货;向新华书店预定后发现全上海这本书都缺货;我又不想去图书馆去翻;网上再搜了搜,最后在一家旧书店联盟网站上发现了!从订货、汇款、确认到收到邮包大约花了1周左右时间,价格是5元+3元挂号费+汇款费,还是很方便的。
刚看了13页,发现了我之前对其的一些误解、可能同时产生了更多的误解!为理清思绪写下本文。2007…6…22
认为各种哲学思想是相互矛盾的,这不仅仅可能是这些哲学思想本身相互矛盾,也可能是产生这个矛盾的判断的人的思想中有矛盾。对后者自己来说,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关键一些。这是人的思想的性质决定的。人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在某个时间片段中,人对于某个哲学思想的认识必然不可能是完全的、再也不需要发展的、绝对完美的,而这种不完全性可能导致对这些哲学思想矛盾的不完全的理解。自己思想的矛盾可能导致对各种哲学思想是相互矛盾的判断的不完全判断。
人的思想不是不可以发展的,但是真正的发展只有自己才能做到。
举个极端的特例:
某个时期的*自己认为自己对“*”思想是完全了解的、完全的吗?或者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内他认为自己对“*”思想是完全了解的、完全的吗?
某种否定之否定,是一种肯定吗?
认识到绝对的、普遍的相对性,发现前提假设,将其变为相对的、在某种特定环境中、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成立的,是不是一种肯定呢?
认识到多种理论(其中有些可能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的相对性,肯定它们、找出它们存在的价值、以结构包含他们,将其某些变化联系起来,是不是一种肯定呢?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的,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他们相适应意识形式形式便不再具有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47)
就像上面所说的固定下来的以及他们相适应意识形式形式,就像上面所说的“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
换个观点看看它自身,*主义在什么情况下是固定下来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发展的呢?
这样可能了解一点“没有历史,没有发展的”的真正内涵,而不是迷惑在举例性质的、特定的、固定下来的的外延上面。
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
注释:这里的“分析和综合”不是日常的意义,请参考康德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47)
这个推论的成立有没有前提假设?假设中的那个意识的主体、生活的承受者-人的假设又是什么?这个人是使人从非人的存在中区别出来成为可能的最小条件下的存在吗?是一种拥有不断发展可能的存在吗?
我肯定这个推论,但是这个推论没有明确地指出它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农奴(这是个思想上的象征意义,现在可能没有、但*的时代呢?)和一个哲学家作为上述推论的主体,二者有何区别?这个可能不太恰当。我们再换一个,一个1~10岁的人和一个10岁之后的逐渐成熟的人分别作为上述推论的主体,二者有何区别?当然这个推论在一定前提假设下仍然是成立的,我没有试图去否定它。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意识的“基础”和“反作用” 。它是后阶段的反作用于前阶段上的历史上并形成新的历史的创造吗?
我也思考到某种前提假设的可能性,这很可能是我的一个误解:
物质组成的系统在物质的基础上发展。
人是物质,同样植物也是物质。
人在物质的环境中成长,植物在大自然中成长。
对人的意识很难被直观觉察到的,但植物的呢?
做个简化如何呢?好,我试试看……
如果在植物的“意识”加入人的“意识”的某些特征的话……
通过上面我对这种前提假设的某种角度的思考……
一只树妖咆哮着从我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上面的思考太严肃了,偶尔开个玩笑,放松一下也是必要的。
*认为人类不能被定义为一种不变的、给定的类成员之物,而毋宁必须被辩证地构想为一演进作品或进程。它与自然的关系即是物质的又是理性的,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没有片面的、对立的、主观的作出上面“树妖”的前提假设的意愿。我们也不能不知不觉地去召唤“树妖”啊?!
注意上面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一句中并没有否定“意识可以决定自己”这个概念。
想象一下不能了解生活、不能了解自己、不能自由地选择生活这是人类的意识吗?
所幸,*并没有这么认为;同样,我不会也没有这么认为。
我认为:
生活可能决定意识,这可能是普遍地成立于人的所有阶段中。但是,在一定基础上,从某种角度说,意识可以决定它自己,决定自己如何认识、如何对待生活,如何自由地选择生活。这个最终的、关键的意识决定权并不在生活中、并不在外部环境中、而仅自己的手中,完全由自己的意志所把握。这种可以由自己所拥有的意志自由,是人类区别与其他的部分动物(我不能否认可能存在的其他智慧生物。)的标志之一。
未完待续(13/132<;10%、理解得更少。)
2007…6…23
今天看到20页,这7页是*对宗教的批判。
从这本书这节中我发现*对于宗教的批判似乎是全面的,*对宗教本质的抽象,不仅在*的时代,*能接触到的宗教,*批判一切具有此类本质的宗教。
这个宗教本质是什么,暂不谈,先加深一下我对“*真正反对的”理解后,再回过头研究它。
新和旧都是相对的。当新事物成熟后,原先促进它发展力量在新的基础上可能被减弱了,它可能变得绝对化了,它可能相对地固定下来了。不管意识或者没有意识到,如果这种绝对和固定持续阻碍着它本身的发展并不断地加强着,新旧演变的序幕又被自己逐渐地拉开了。之前*批判的宗教是如此,之后它自己呢?它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宗教呢?
那个被固定的绝对的的等于真实吗?如果不等于,那么它在现道存在的基础的变化中,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