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兵团-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说,我问过阿哈尔古丽,她说两人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那里。”
“太不像话了!”罗正雄猛地起身,要找吴一鹏问个明白。
于海拦住他,说:“算了,我已经批评了。他毕竟来自师部,我看这次就这么着吧,让他写个检讨,在干部会议上检讨一次。”
于海走了很久,罗正雄还在沉思着。这个吴一鹏到底是什么人?他跟阿哈尔古丽到野猪井,是无意还是?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进来,罗正雄从怔想中回过神儿,意外地发现万月站在他面前。“快坐。”罗正雄脸上涌出一层惊喜,客气地说。
“谢谢。”万月边说边在对面的小土台上落座。罗正雄拧亮马灯,摇曳的灯光下,万月一脸凝重,像是被什么心事困扰着。
“我要向你提个建议。”万月捋捋头发说。
“说,快说,有啥好的意见尽管提出来。”这是到红海子后,第一次有战士主动提建议,罗正雄内心当然很高兴。
“我建议把营地跟工作地适当分开。测量点越来越远,这么来来回回跑,不但浪费时间,路途上也容易出事。”
“哦?”罗正雄很感兴趣地瞅了一眼万月,这问题他虽也想过,但一直拿不定主意。按规定,队伍到了一个固定地点,必须建营地,这样便于集中管理,同时,水、粮食、驼等都能集中看护,不利之处就是万月说的这些。罗正雄是第一次带测量兵,很多问题他都是头一次遇到,他怕在测点上设立临时宿营地后队伍失去管理,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反而更不利于解决。
“我的意见是按测点情况灵活选择。有些点需要测几天,就在那儿临时建营,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周折。”
“行,这个意见很好,我们马上研究,如果可行,就按你说的做。”罗正雄语气里溢出对万月的欣赏,这是由衷的、不加掩饰的。
“还有,”万月顿了顿,像是下了一番决心,“队伍分工不科学,人员搭配不合理,这样下去,日子久了,就会伤害整个团队的积极性。”
这倒是个新问题,罗正雄还没意识到这点,经万月一提醒,他忽然明白,当初分工的确存在随意性,通过这段时间的磨合,人员搭配上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你接着往下说。”罗正雄用鼓励的口吻肯定着万月,他真是想多听听她的意见。
“还有就是,对个别人不能太放任。”
此话一出,罗正雄马上明白,万月对吴一鹏也有了意见。
“你是指吴一鹏?”
“我没具体指谁,但团里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你是团长,得为整个队伍着想。”万月说完,起身告辞,罗正雄想多留她一会儿,可万月显然没多留的意思。罗正雄有些遗憾,听着万月的脚步声远去,他心里再次生出一丝奇怪的东西。
后来他才明白,这东西叫爱。
。。
大兵团 第一节(1)
吉普车在戈壁滩上疾驰。
烈日灼灼,骄阳似火,九月的戈壁滩像是要燃烧起来。
这是1951年夏天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两个小时前,罗正雄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火速赶往师部,接受任命。
任命?在十四团那间低矮的小平房里陪着江宛音说话的罗正雄一脸费解,他已不再是大兵团的铁血战士,更不是十四团团长——他已脱下戎装,很快就要跟前来接他的江宛音一道离开这苍苍茫茫的大戈壁,离开这内地人一听便毛骨悚然的边塞疆土,到一个叫旺水的县上担任县长。旺水那地方真是美丽,山清水秀,地肥牛壮,更重要的,旺水是江宛音的家乡。民主人士江默涵一听到消息,便带上女儿江宛音风尘仆仆赶来,还雇了五峰骆驼、四匹马,说是要用这特别的方式将他心目中的英雄接到旺水去。
“旺水的父老乡亲盼你啊,罗营长!”江默涵抖着一脸的胡子,用他那饱满浑厚的男中音说。跟六年前比起来,江默涵略略有些显老,不过他的气色远比六年前旺水刚解放时要好。这个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家乡教育事业上的老夫子,此刻却一点儿不显学究味,他抓着罗正雄的手,跟他诉说尖刀营离开旺水后那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兴建人民学校的事。“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你去了,一定大有作为。”
两人说话的时候,十八岁的江宛音矜持地站在边上,一双杏眼不时地偷偷瞄过来,看一眼,便又飞快地掠开,白皙的脸颊上不时飞出一团羞涩的红云。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罗正雄的脑子里,江宛音还是六年前那个剪着一脉儿刘海,扎着两条小辫子,夜里赖在他臂弯里缠着他讲故事的小姑娘。六年光景,她竟出落得如此耀眼,望一眼就让人的心怦怦直跳。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已被革命烈火锻打得刀枪不惧、风雨不惊的罗正雄,在十八岁的江宛音面前破天荒地露出心虚来。两个人说的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里,似乎都裹着一层怪怪的味儿。也难怪,江默涵这趟来,目的就是要把女儿江宛音嫁给罗正雄,按他的话说,这叫英雄配美人,合适得很。
“罗县长啊,不,我还是叫你罗营长顺口。当年怪我有眼无珠,没把英雄当英雄。这次不同,我一定要用大红轿子把你抬到旺水,让旺水那些给我提意见的人看看,我江默涵,比谁都敬重英雄。”
江默涵说的是实话。当年,罗正雄到他家,是化装成算命先生去的。一开始,江默涵很反感这个年轻人,做什么不好,偏要拿这些鬼啊神的来骗人,一怒之下,他将罗正雄赶了出去。若不是党组织负责人老黄做工作,罗正雄跟他的缘分,八成就要中止在那儿了。后来虽说不那么反感了,但江默涵内心还是瞧不起这个整天背着褡裢的穷秀才。按他江默涵的原则,人穷不能志短,眉清目秀一个念书人,就该干点儿正事儿,哪怕到他办的学堂里教书也行。罗正雄偏是拒绝了他,还声称自己这碗饭吃得自在,找他禳眼或是卜卦的,尽是有钱人或国民党的高官。一句话气得江默涵好几天没理他,也不让女儿江宛音进他的房间,生怕这个江湖骗子把女儿教坏。谁知后来解放军攻城,罗正雄摇身一变成了尖刀营营长。他在江家的那些日子,原来不是给人算命或禳眼,而是奉命打入敌人内部进行策反。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守备旺水县城的国民党杂牌军二十七团、二十八团先后倒戈,主动弃城投降,只剩下二十二团负隅顽抗。该团是蒋介石的嫡系,号称亡命团。罗正雄采取诱敌出城的战术,将二十二团诱至旺水城外二十里处的黑风谷。双方展开了一场肉搏战。战斗打了七天七夜,靠着地下武装的帮助和进步人士的暗中支持,尖刀营以一个营的兵力,成功歼灭敌人一个主力团,活擒了团长胡大杆子。最终,在城内不响一枪一炮的情况下,罗正雄带领的尖刀营解放了旺水。罗正雄自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旺水一些进步人士在建国后主动上书有关方面,请求让文武双全、胆略过人的罗正雄回到旺水,领导旺水人民搞建设。可惜那时候尖刀营要先于大部队西进,一路打到新疆去,江默涵还没来得及向罗正雄道歉,罗正雄的脚就已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大兵团 第一节(2)
民主人士江默涵是个做事比较固执的人,这些年,他一直不停地打听罗正雄的消息。先是听说他在新疆立了功——为说服国民党新疆总司令陶峙岳率军起义立下了汗马功劳;接着又成功平息三次叛乱,为保卫边疆革命果实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听说新疆兵团要整体改制,将士们将要脱下戎装屯垦戍边,固守边疆一辈子,江默涵这才急了,不停地奔走,不停地呼吁,通过层层关系,硬是打上级手里将这员虎将要到了旺水。当然,这里面,不只是江默涵的一片爱才之心,怕是有更为隐秘的东西,只不过江默涵自己不说出来。这一切,罗正雄并不知情。上级通知他转业到地方时,只是简单地跟他说,眼下全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哪儿都需要他这样的虎将,要他到了旺水,务必保持一个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领旺水人民,与天斗,与地斗,建设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旺水。
罗正雄本人,向来就对组织的安排从不说二,他习惯了服从,也习惯了在服从中重新找回自己。到哪里都是干,况且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更喜欢旺水那地方,所以他很愉快地答应了。没成想,就在他打点行装准备离开大戈壁的时候,突然又接到这么一个怪异的命令。
难道不想让我走了?坐在车里的罗正雄这么想。
九月是大戈壁一年里最暴热的时候,它的性子远比男人的火暴脾性要烈上几十倍,几百倍。车子上路不久,便被热浪蒸得坐不住人。罗正雄让司机停车,把帆布篷拿掉。风是通了,可恶毒的日头很快晒得身上起皮。罗正雄骂了句难听话,催司机开快点儿。车子驶出白板滩,跃上二号线时,罗正雄看见一群黄羊,约莫有五六十只,簇成一团,把头抵在同伴的胯下,往天山那边去。白板滩是黄羊经常出没的地方,罗正雄他们刚开进大戈壁时,常常被成群成群的黄羊围住。黄羊虽不主动伤人,但你惹了它们,它们也会报复。罗正雄他们就有被上千只黄羊围困一夜的经历,那是四年前追剿叛匪乌拉孜拜的途中,他们被狡猾的乌拉孜拜带入黄羊的老巢,差点儿成了黄羊的祭品。那次之后,罗正雄便懂得,在旷无人烟的大戈壁战斗,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怎么跟这些野生物种相处。
天黑时分,罗正雄他们进入了焉耆盆地。夜幕下的焉耆呈现出处子般的美丽,远处,烟波浩淼的博斯腾湖发出晶莹的光亮。如果在平时,罗正雄一定会让司机停车——他最喜欢站在夜幕下,凝望着神秘的博斯腾湖发呆。可这阵儿,他的心比天上急于要蹿出的星星还急。江默涵父女等在大沙湖那间低矮的小平房里,师部这边,还不知有什么重要的变化。
果然,刚进师部,罗正雄就听到一个消息:他的转业命令被收回了,等待他的,将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你最合适。”师政委童铁山说。
师长刘振海考虑到此次任命的复杂性,先让政委私下跟罗正雄做做工作,把他思想上有可能出现的疙瘩先给消灭掉。
听完童政委的话,罗正雄低头不语。这决定太意外,要是搁在半月前,也许他能愉快地接受,可眼下他已做好了去旺水的准备,突然又把他拦回来,而且是让他担任特二团团长。这可是一个比战争时期冲锋陷阵还要难的角色啊!
“政委,能不能……”想了半天,罗正雄吞吞吐吐道。
“怎么,胆小了?你罗正雄可是全师最有胆量的,当年老司令员还夸你是永远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呢。不会也是让这戈壁滩的风把心吹得动摇了吧?”童铁山比罗正雄大不了几岁,两人又同是甘肃老乡,说起话来,自然就多了几分亲近。
“我是想……”罗正雄还是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向童铁山解释。
“想什么,不会真是舍不得那个江宛音了吧?我可告诉你,生为军人,绝不能让女同志牵住心。那个江宛音虽是年轻漂亮,但你是军人,第一要服从的就是军令。如果真要看上她,组织上可以出面让她留下来。不过,要是因为她拖了工作的后腿,我可饶不了你。”
大兵团 第一节(3)
“不,不,”罗正雄紧忙摇头,他的犹豫跟江宛音无关,“人家才多大,你可别往这事上想。”
“不是我想,你罗正雄啥时犹豫过,怎么才出现一个江宛音,你就变得婆婆妈妈了?我只问你一句,服从还是不服从?”
让政委这么一逼,罗正雄便没了退路,身子一挺,很是坚定地回答:“服从!”
“好!”童铁山笑笑,目光里露出几分赞许,“我就知道,你罗正雄不会让师部失望,走,跟我去见师长。”
奉命组建特二团是师部三天前接到的紧急命令。8月20号晚,担负兵团前沿测绘任务的特一团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遭遇强烈的黑风暴袭击。这场黑风暴是新疆三十年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次黑风暴,持续了三天三夜,摧毁良田无数,沙漠沿线的村庄还有部队驻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风暴过去已近二十天,特一团的官兵到现在还生死未卜,司令部估计,将士们生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尽管兵团上下还在全力营救,但茫茫的大沙漠吞没百十条人命实在是太容易了——黑风暴卷起来,成群结队的骆驼都能给吹走,甭说是人。从三辆吉普车被风撕得七零八碎、拼都拼不到一起的情况看,特一团夜宿的地儿正好处在风暴中心,而它的后勤部队,恰恰又行走到塔里木河边上。塔里木河要是吞起人来,那可不是几百人就能填满的,怕是整个兵团丢进去,也填不饱它的肚子。
但是兵团的建设任务年初就定了下来,大规模的垦荒队伍将要开进荒漠戈壁,前沿测绘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正是因为这样,司令部才下令紧急组建特二团,把特一团的使命和任务接过来。
“组建特一团,我们没争过一师,这次司令部把组建二团的神圣使命交给我们师,是对我师的高度信任啊!”政委童铁山饱含激情地说。
罗正雄的心忽一下沉重起来。组建特二团,到最前沿去,考验的将不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胆略,而是能否在恶劣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将全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梦想变为现实。
五天后,一支队伍从迪化出发,坐在驼峰上走在最前面的,是刚刚被任命为特二团政委的于海。
按师部的命令,于海和罗正雄兵分两路,分别从迪化和红沙窝出发,一周后在死亡之地红海子会合。师部之所以把第一站选在红海子,就是想考验一下这支新组建的队伍到底能不能在恶劣的沙漠中坚持下来。现在不比过去,在战争年代,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只要有敌情出现,每一个战士都能冲在最前面。眼下和平的曙光洒满大地,人们心里都不同程度地松下劲儿来,能否经受住二次考验,就成了师部衡量这支特殊部队的唯一标准。况且,这支队伍的兵源复杂,有些人压根儿就没穿过军装,更不知艰苦是个啥味儿。随着兵团工作的日渐深入,还将有一大批新鲜血液补充进去,能否带好这支特殊之旅,是对罗、于二人的最大考验。
烈日下,政委于海脸色黯淡,甚或带几分沮丧。他三十多岁,不高,却结实,黝黑的脸膛很少染笑,一双老是深思的眼睛总透着令人琢磨不透的光。十六岁参军,打过无数次漂亮仗,立过不少战功,抗战期间又在抗日军政大学读过一年书,进疆的官兵中,他算是一个“秀才”。这次选他到特二团,刘振海和童铁山也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罗正雄别的方面都好,就是脾气太暴,动不动就体罚人,甚至爱搞“一言堂”。特二团毕竟不是战时队伍,肩负的使命远比战时一个尖刀团担负的使命重要,一举一动,都将关乎到兵团事业的大局。刘振海和童铁山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将提拔于海为二师副师长的报告放一放,派他到罗正雄身边去,把这支新时期的特种兵队伍打造起来。
对这次任命,于海本人却是心存芥蒂,不过他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这位三十多岁的陕北汉子在师长和师政委面前,照样表现得乐观而坚定,但一走出师部大门,他的脸色便阴了下来。这阵儿,那份阴就带了明显的情绪化色彩,尤其是看到师部派给他的第一批“精兵”,两道愁眉锁得更紧了。
大兵团 第一节(4)
烈日烘烤着的大漠上,一字拉开三十峰驼,这是后勤处从当地一支很有名的驼队手里买来的三十峰公驼,其耐力和行走速度都属一流。可驼上坐的人,却令于海直叹气。除了两名向导还有四名后勤兵,剩下的,如果让他于海亲自挑,怕是一个也挑不上,尤其中间那峰矮驼上坐的,简直就是个绣花枕头!
此人名叫万月,二十五岁,新疆解放后从迪化招进部队的,据说数学学得好,会摆弄很多仪器。师长刘振海拿她当宝贝一样介绍给于海,还再三强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首要的,就是保证万月的安全。于海当时窃窃一笑,一个如此柔弱的女子,到了大漠戈壁,还有什么安全可言?等万月到了他手下,几天工夫他就发现,这女子不但养尊处优,而且性格孤傲,冷漠寡言,极难与人相处。这不,驼峰上其他女兵这阵儿有说有笑,看见啥都稀奇,唯独她,冷着个脸,端着个眉,千金大小姐似的,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傲样。于海多年来作政委,最怕跟女兵打交道,尤其怕跟有个性的女兵。他真搞不懂,师部派给他这么多女兵做什么,还派了这么一位冷美人!
驼队缓缓往西行走,正午的太阳烤得人不敢抬头,却又不敢停下来。沙漠中行走,无论人还是驼,都得一鼓作气,如果步子稍稍懈怠,那热浪立刻就能把你化掉。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如一张铺天盖地撒开的魔网,转眼就把这支队伍给隐没了。
。 想看书来
大兵团 第二节(1)
罗正雄他们比于海早到了几天。
晚风瑟瑟,喧闹了一天的大漠渐渐安静,天空褪去最后一抹红霞,晚霞涂抹过的沙丘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宁静。
这是夜的开始,白昼与黑夜之间,沙漠有片刻的喘息机会。
罗正雄不敢让大家休息,必须抢在沙漠发出淫威前将地窝子挖好。四十多名战士分成三组:一组由他带领,到附近沙刺丛中拾柴禾;另一组由二营长张笑天带领,抢挖地窝子;还有一组是炊事班,紧着在营地搭帐篷,支锅架。长途跋涉了四天三夜,这沙漠里的第一顿饭,应该吃得有纪念意义。谁知炉灶刚架起来,第一把柴禾点燃时,啸叫的西北风便到了。这风,来得没一点儿征兆,刚才四野还静悄悄的,沙子扬起来,都能垂直地落下,转眼,西北风卷着沙尘,怒吼而来。进入沙漠四天三夜的战士们并不显慌,而是习惯性地竖起衣领,缩起脖子,弓身往背风处抢放东西。罗正雄一共带了十三峰驼、三匹马。马上驮的是师部给的资料和仪器。
进入大沙漠前,师长刘振海再次将他叫去,给他讲了这次出征的任务和重要性。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号称死亡之海,当年五师十五团徒步横穿大沙漠,以超常的毅力和难以想象的速度急行军,抢在国民党反动派叛乱之前,率先抵达和田,一举粉碎了敌人的叛乱阴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大壮举。此次他们进入大沙漠,就是要将大沙漠重要的地形图测绘出来,包括已经干涸的湖泊、废城遗址还有油田矿山。彻底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兵团司令部确立的第一个战略目标,眼下十万大军将要全部开进戈壁荒漠,掌握第一手地形地质资料就显得十分重要。
“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念,要像铁驼一样在茫茫戈壁踏出一条路来,有信心吗?”刘振海突然盯住他,问。
“有!”罗正雄啪一个立正,“请首长放心!”
刘振海重重的一巴掌拍在他肩上,说:“正雄,就看你的了。”
在私下,他们更像是兄弟。
风还在吼,一浪袭过一浪。这是一种叫“铁扫帚”的风,不常见,却也没多可怕,刮起来就像有人拿把巨大的铁扫帚,猛扫这个世界。风打在身上,感觉就跟铁刷刷你一样,罗正雄领教过不止一次。没想刚到红海子,“铁扫帚”便迎接了他们。也好,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这次出征的残酷。罗正雄收起心思,从沙刺丛中跑回营地。二营长张笑天正带人顶着狂风奋力抢挖地窝子。
罗正雄跳下去,感觉地窝子小了点儿,就喊:“往左再挖三步,这样小的地儿,一场沙就给填了。”
张笑天双手卷成个喇叭,对着他耳朵喊:“这是女兵住的,她们不喜欢大。”
“什么女兵男兵,到了这儿,都是沙狼!”喊着,他抢过锨,往左挖。
这时候,就有士兵跑过来,说杜丽丽哭鼻子,他们劝不住。
罗正雄骂了句脏话:“这都啥时候了,还有空哭鼻子,给我把她拉来。”
士兵领命而去。罗正雄正考虑怎么收拾杜丽丽,张笑天对着他耳朵喊:“杜丽丽是个新兵,别把人家吓着。”
罗正雄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又犯了错误。这次师部分给他的,有一半是新兵,都还没训练过,刚到部队便分到了特二团。师长刘振海再三强调,一定要注意工作作风,绝不能再耍横脾气。“那好,你去做工作,她要再敢哭鼻子,马上让向导送回去。”二营长张笑天爬出地窝子,往南跑去,罗正雄却一下子扔掉锨,窝在一人深的地窝子里发起闷来。
说实话,对这次出征,罗正雄心里没一点儿底,尤其看到师部分给他的这些新兵蛋子后,越发地少了信心。这哪能算是兵?罗正雄心中的兵,虽不是说个个魁梧强悍,却也能站成一棵树,合起来就是一座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罗正雄从来就没感觉有过不去的河,原因是他打仗先挑兵,劈柴先择斧。可这次,师部给他来这一手,人不让他挑,将不让他点,玩新鲜似的搡给他一堆花男秀女,还说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能打仗?能吃苦?笑话!就说这个杜丽丽,罗正雄第一眼看见她就没好感。她刚到团部报到时,罗正雄以为她是跑部队来慰问的文艺战士,又一看,不像,文艺战士走路有文艺战士的样,不像她,左瞅瞅,右望望,一步三态,就像新媳妇进了婆家,啥都新鲜。好不容易走到罗正雄跟前,报告也不打,礼也不敬,傻呵呵地问:“你们就在这里干革命呀?”罗正雄啪地敬给她一个礼:“是!”吓得她往后缩几步,忽然又满脸嬉笑地说:“你是站岗的吧?嘻嘻,我听说部队站岗的都这样。”说完,不等罗正雄批评她,跑院里看花去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兵团 第二节(2)
团部小院种满了各色鲜花,这是二营长张笑天的主意,说这样可以丰富大家的生活,鼓舞士气。罗正雄最烦这些花呀草的,心里骂:鼓舞个屁!靠花呀草的,鼓舞起来的能叫士气?嘴上却说:“好,就把这任务交给你,种出事儿来,我饶不了你!”事儿倒是没种出来,不过这一院儿的花开了,罗正雄心里也生出一片痒痒,忍不住想去摸一把,或是嗅一嗅,但他强忍着,一次也没把脚步往花跟前送。
夏日艳阳下,罗正雄盯着杜丽丽的背影发了片刻呆,猛然醒悟似的喊:“张营长!”另半边院里,正给头一天报到的新兵训话的张营长闻声赶来,请示有什么命令。罗正雄忽然用一种很不正常的口吻说:“那丫头叫什么名字?”
张营长扭身看了一眼杜丽丽,杜丽丽已将大半个身子装扮到花团里,不知是她点缀了花团,还是花团映衬了她。张营长眼里发出一种少见的光,雄性被意外物体刺激后的光。“报告团长,她叫杜丽丽,是师部新分来的情报兵。”
“情报兵?”罗正雄很是不解,师部分给他情报兵做啥,现在既没有叛乱要平息,也没有城要攻;再说,就这样一个比花还娇气的小丫头,能做情报兵?
“她是让师政委一怒之下轰来的。”张营长悄声说。
“哦?”罗正雄警惕地瞪住张营长。张营长这话显然别有深意,最近这样的事儿接连发生,弄得下面团营一级的干部又惊喜又惶恐——谁都巴望着师部突然派来几个漂亮的女兵,真来了,却又摸不着深浅。莫非这小丫头……罗正雄忍不住一阵瞎想,但这小丫头也不像个让师部轰下来的碎兵啊。罗正雄灵机一动,命令道:“马上带她训练,比别人加大一倍训练量。”
“是!”二营长张笑天没想到罗正雄会下这么个命令,敬完礼,跑向杜丽丽,“新兵杜丽丽听令,三分钟内归队。”
杜丽丽正专心致志地站在一种从没见过的花前看。这花长得袅袅婷婷,花枝颤动,独具一种美人的风骨;花却圣白如雪,洁净得令人气短;尤其它喷出的香气,淡雅中带着穿心透脾的力量,吸一口而舒全身,令人悠然入醉。
“这叫什么花?”杜丽丽听见声音,愕然地转过身子,问张笑天。
张笑天脸红了下,说:“这叫天山雪。”
“天山雪?”
杜丽丽的声音带着一股蚀骨的媚,令年轻的张笑天耳膜轻颤,微波轻荡。
那边,罗正雄早已怒黑着脸,他最见不得张笑天在女人面前这份丢魂相。
“全体注意,紧急集合。”罗正雄自己也不知道,那天为啥要发这样的口令,后来他想,兴许打第一眼开始,他就想把杜丽丽给轰回去。
带着她,是个麻烦呀!地窝子里的罗正雄发出沉沉一声叹。
风不知啥时小了,黑夜乌隆隆压来,罗正雄身上、脖子里,盖了厚厚一层沙。起身,抖落身上的沙尘,罗正雄朝外巴望,张笑天正带着杜丽丽几个,往挖好的地窝子搬东西。拾柴禾的第一组也陆续归来,柴禾堆成个小山,向导铁木尔大叔正指挥着另一组四下燃放篝火。沙漠中燃篝火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你想在哪点就能在哪点。按铁木尔汗大叔的说法,一要摆出吉利,二要摆得喜庆,这样才能把一团人的希望燃起来。他的女儿阿哈尔古丽正在跟炊事班一起,煮香喷喷的羊肉。
阿哈尔古丽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这美丽是罗正雄、张笑天这种汉族男儿无法料想的。如果不是进疆,纵是有再野的想象力,他们也无法把一个姑娘想成这样。可惜这份美让阿哈尔古丽裹在了纱巾里,见面第一天到现在,她的笑都隐在纱巾后头,只露给罗正雄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睛。部队严明的纪律以及对维族同胞的尊重,让罗正雄也不敢把眼睛正视过去。但在心里,他却觉得美丽的阿哈尔古丽是善良的、多情的,能有她做向导,这次出征的严酷性便去了一半。
看到大风并没让这支新组建的队伍乱掉方寸,罗正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他跃出地窝子,冲远处站哨的警卫喊:“看得到他们吗?”
大兵团 第二节(3)
夜色下传来警卫的声音:“看不到,团长。”
1951年夏天这个暴风过后的夜晚,红海子第一顿饭,对罗正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当阿哈尔古丽亲手将一碗羊肉递给他时,他看见了远处闪出的星星,那是暴风退尽后天空露出的第一点亮,罗正雄却觉得看到了希望。阿哈尔古丽汉语讲得极为流利,罗正雄却喜欢用蹩脚的维族语向她表示感谢。一旁的铁木尔大叔笑着说:“看到第一颗星星的时候,光芒已在向你招手。吃吧,让你的战士们吃个饱。”
罗正雄正要发话,蹲在张笑天身后的杜丽丽突然喊出一声:“天呀,沙子!”接着,就听到碗扔到沙滩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