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好像略略刺伤了哈格雷的自尊,他微微耸了下肩,不置可否的又抽了两口烟。奇怪的中国人啊,他们好像总是有着那么强烈的尊严和自信,不过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就连德国海军大臣给德国舰队定的目标也只是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德国重视海军太晚了,虽然拥有欧洲,也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但因为海军的拖累,一直无法在海外有效的开拓殖民地,在大力发展海军之前,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英国人把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一船一船地运回国内。
不过现在好像还不算太晚,德国海军正在蓬勃发展,如果将来和英国人发生海战,靠着中国舰队在远东地牵制,一定能夺回德国海军的尊严,打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
远处一个黑点渐渐靠近,方小强和哈格雷同时站起了身,拿起了手边的望远镜,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出,这是一艘悬挂着中国国旗的货轮,两个人相视一笑,“友谊万岁”行动就要正式拉开帷幕了,好戏即将上演。
快接近德国舰队的时候,中国货轮停了下来,放下了一条小船,载着两个亚洲人向德国舰队划来,划到旗舰跟前,收住了桨,在德国士兵的帮助下上了旗舰之上,来到了方小强和哈格雷的面前。
方小强笑着迎接了上去:“伊地知彦次郎先生,恭喜您当上了日本海军大臣,请接受我诚挚的祝福,这位先生是?”
“我叫宫本德秋,请多多关照!”宫本德秋要比伊地知有礼貌多了,深深鞠了一躬。
伊地知一句话也没有说,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战列舰,眼睛里写满了欣喜和狂热。战列舰,即将武装日本海军的战列舰,自己在联合舰队战败后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方小强并不在意伊地知的态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德国海军优秀的舰长哈格雷中校,这位是日本海军大臣伊地知彦次郎先生,我最亲密的朋友,最好的顾客!”
伊地知冷着脸和哈格雷握了下手,虽然面无表情,他也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原来他一直在担心中国人怎么样才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战列舰卖给自己,现在终于明白了。胆大包天的方小强竟然将中国从德国订购的战列舰在中途截下,然后勾结德国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愚蠢的中国人真的是为了钱什么都不顾了,这也好,凭着大和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用不了五年,日本军队就会重新崛起,那时候一定能够打败中国,重新夺回属于日本的一切,到时候自己第一个要杀的就是面前这个可恶的,趁火打劫的中国人!
仿佛看透了伊地知的心思,方小强清亮的眼睛了透露着让人捉摸不定的笑意:“大臣阁下,您现在看到了,我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两艘最新式的战列舰,威力肯定超过了我们的‘李牧’级,四艘轻巡洋舰,其它的在半年内我就可以全部交付给你。那么现在轮到你了,钱呢,我需要的钱在哪里?”
伊地知贪婪地看着面前的战舰,没有回答,边上宫本德秋点头哈腰的替他说道:“方先生,您也知道,那么大一笔钱我们两个人是无法抬得动的,我们立刻就拍电报到国内,很快就会打到您的账上的。”
听到没有钱,方小强还没有怎么样,哈格雷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脸色很难看的回到了躺椅上躺倒,闭着眼睛似乎再也懒得理睬日本人。
方小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那么好吧,但是我要郑重地提醒你们,我们很忙,尤其是我的德国朋友,他还有急着赶回国内,我们将在这里等你们三天,如果三天之后我还没有看到我想看到的东西,那么之前的一切协议作废!”
宫本德秋必恭必敬地说道:“您放心,我们马上就去办理,不会耽误您多少时间的。”
方小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愉快,要什么我都可以卖给你们,战舰大炮,机枪步枪,只要你们出得起价钱,我甚至可以把整个大西洋卖给你们!”
伊地知并不觉得这个笑话有什么好笑,他无动于衷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方小强,此刻他的注意力全在巨大的战舰之上。
临下船的时候,伊地知不断地回头,恋恋不舍的看着战舰。
望着两个日本人的背影,哈格雷笑了下:“方,我现在真的很想去您的家乡钓鱼,最大最肥美的那种……”
……
坐在南京元首府里的李国勇无聊地翻着卷宗,此时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里。那朵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去了硫球,朝鲜的海上军事演习也都一切顺利,现在就等着“友谊万岁”行动的消息了,伊地知会不会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走到设定好的全套之中?
是时候彻底解决日本了,这个肮脏的国家留在身边是个祸害,既然已经打败了它,那么就不要给它留下一丝一毫喘息和翻身的机会!
党卫军内部调查署署长陶自强轻手轻脚走了进来,将一封电报放在李国勇面前,然后一声不吭的站到了一边。
“鱼已上钩,正在办理交割,一切顺利,方。”
电报上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却让李国勇如释重负的长长松了一口气,接近一个亿英镑的交易啊,那么庞大的一笔资金付出之后,日本还要面对剩余的赔款和赎金的压力,那么日本的经济会走到什么样的一个地步?
心情大好的李国勇抬头看了下陶自强,肩抗中将金星的他似乎比几年前清瘦了不少,这些年来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帮自己分担了很多重担,也为自己承担了太多的骂名,现在“党卫军内部调查署”可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字。
“通知方小强加紧催促日本人,要催得急一点。”李国勇想了一想继续说道:“再帮我给德国情报机关发份电报,表达一下我敌人的谢意。”
“是。”陶自强面无表情地说道:“领袖,还有个事,那个朝鲜国王李熙自从来到了南京,身体就一直不好,找了几个医生给他看,都没有任何起色,估计熬不过这个月了。”
李国勇叹了口气:“尽力医治吧,只怕等他死了外面会有风言风语说是我害死他的,对了,说到李熙我想起来了,那个俄国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陶自强回答道:“安德罗夫已经全部招供了,我们已经彻底掌握了在朝鲜的俄国情报网,我已命令王琦开始抓捕,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俄国在朝鲜的情报人员全部肃清,领袖,安德罗夫怎么处理?”
“把他交给俄国公使阔雷明,”李国勇厌烦地说:“再让皙子表示下中国政府的抗议,我得看看俄国人反应,早晚也得收拾他们。”
陶自强一一记了下来,临走的时候说道:“犹太人师的师长海斯拉比已经奉命从朝鲜来到了南京,现在就在外面,您要不要见他?”
“海斯拉比啊,上次去朝鲜实在没有时间去他那,”李国勇自言自语地说道:“让他进来吧。”
容光焕发的海斯拉比一进来就紧紧地拥抱住了李国勇,接着又是一通亲吻,李国勇在心里破口大骂,死老外这臭毛病怎么到现在也改不了。
“我尊敬的元首,请让我表达所有的犹太人对您的感激!”海斯拉比坐了下来,说道:“你正在履行着您的诺言,为我们武装起了一支很有规模的军队,这在以前实在是让我们无法想像的!”
李国勇制止了他的赞美,说道:“我将继续履行我的诺言,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曾经答应过你,两年之内,我会给你们找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国家,然后再考虑去你们的圣地耶路撒冷,现在到我实现这个诺言的时候了。”
巨大的喜讯反而让海斯拉比一时不知所措,怔怔的呆了好半天没有说话。
“怎么你不高兴吗,我的犹太朋友?”李国勇笑着问道。
海斯拉比忽然一跃而起,几乎是冲到了李国勇面前:“我的元首,请您再说一遍您刚才的话!”
李国勇微笑着道:“我说我将实现我的诺言,先为你们找一块建立国家的地方。”
海斯拉比这个大男人的眼泪忽然象断了线一样流出,犹太民族上千年的梦想难道忽然就要实现?真的这样的话,他不惜为了中国付出一切!
对于犹太人的复国理想,来自于李国勇比谁都清楚,或许他们最想去的地方是耶路撒冷,不过能先有个建国的地方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大的恩情,是他们完全能够接受的。
“海斯拉比先生,请您来看。”李国勇将哭泣着的海斯拉比带到了地图前,手指着一处地方说道:“我给你们选的地方,在这。”
第248章 人才
顺着李国勇手指的方向看去,海斯拉比张了张嘴,好像显得非常惊讶:“这是日本的地方,您是说要把它给我们?”
“恩,是的,就在这里。”李国勇把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盯向了海斯拉比:“佛雷·海斯拉比先生,要想在未来得到圣地,那么你们必须先去这里,这将得到我的帮助,我的海军,将协助犹太师登陆,赶走那里的守军,便于大批犹太人迁移,你准备好了吗?”
复国的梦想强烈地刺激着海斯拉比,一个让犹太民族为之奋斗了上千年的梦想就在眼前即将实现,让他的双眼变得火热,没有任何的犹豫说道:“我立即通报犹太人复国大会,并将命令我的部队做好准备,我的元首,您将成为整个犹太民族的恩人!”
李国勇有点疲惫地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忽然发现一切都象是在演习,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小混混,本来整天都在为有没有钱吃饭而发愁,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不光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领袖,谈吐之间还能决定另一个国家的生死,这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才来到这个时代,他所想的无非就是如何保住性命,间或可以混上个一官半职,虽然也有振兴中华的宏愿,但从来都不奢望自己能够做到。在经历了苏州兵变,八国联军侵华,三省独立运动一系列事件之后,却突然发现自己真的站到了中国政治权利的顶峰,对于自己,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好是坏?
见李国勇脸色有点差,海斯拉比关切地问道:“元首,您不舒服吗,我看您好像很疲劳的样子?”
李国勇微微吐了口气:“没有什么,可能最近感觉有点累,你也回朝鲜去准备吧,我已经通知了我的海军司令,他会和您协商一切的。”
海斯拉比告辞后没有多久,李国勇忽然觉得坐在元首办公室里让他觉得越来越不舒服,信步走了出去,却正好看见福伯带着儿子李海过来,小家伙一蹦一跳的,显得特别兴奋。
对于这个小儿子,李国勇最为喜爱,他一把抱起了李海,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儿子,今天来着是不是来看爸爸的?”
谁想到李海批撇了撇嘴:“我可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来看爱因斯坦叔叔的!”
李国勇和福伯哑然失笑,说也奇怪,李海和爱因斯坦两个人好像天生投缘,只要一有空李海就喜欢往爱因斯坦的实验室里跑,偏偏那个脾气大得要命,把实验室当成军事禁地,连李国勇都不让进去的爱因斯坦,对李海却是意外的放行无阻,也不知道这一大一小两个语言完全不通的人能在里面交流些什么。
想到了爱因斯坦,李国勇就想到了“人才”这两个字,来自于后世的自己比任何人都明白人才的重要性。而在此之前的中国人,总是认为全天下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了中国,外国人懂的都只是些奇淫技巧而已。
偏生帝国的元首就对这些只会“奇淫技巧”的人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爱因斯坦来到中国之前,大批手里挥舞着英镑,或者以优越的科研条件为吸引的帝国官员在世界各地近乎于疯狂地掠夺着每一个愿意来中国,有一技之长的人;上到物理学家、化学家,下到工厂里的技师。大把大把资金流出去的同时,大量的外国人也进入到了中国,与中国政府签订下了长期雇佣合同,虽然其中也未免搀杂进来一些滥竽充数的,但大部分还是在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李国勇不仅仅是重视,还给于了实实在在丰厚的待遇。想做学问的安排到各个大学提供资金和实验室,技术性人才则根据特长安排到了各个工厂,拿着很高的薪水传授中国工人技术。
很多传统思想严重的中国人对此很不理解,认为元首这么做纯粹是在浪费国家的金钱,遇到提出这种疑问的人,李国勇也不多做解释,只是拿出一张写满密密麻麻方程式的纸张,让他拿回去弄清楚上面是什么意思在来提问题。
有些回国探亲的外国人,告诉了同乡自己在中国的情况,这个消息很快传开,受到刺激的洋人们快速形成了一股来中国淘金的热潮。中国政府是来者不拒,分类甄别,确实有才能的留下,那些只是想来混口饭吃的,一般也是发给一笔路费,好言劝退。一条越来越成熟的人才引进链条正在中国形成。
当然这样做也有副作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出现了另类“人才”,外国的小偷和妓女涌入中国,尤其以俄罗斯为多,一时间高鼻梁,白皮肤,站在门口拉客的洋女人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借此东风,中国的红灯区事业在蓬勃发展。
李国勇几次想要取缔,没有想到这次他元首大人的话失灵了,遇到的阻力之大难以想像,最后无奈的他只能采用了折中的方案,所有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妓女一律由中国政府发牌营业,妓女必须按月检查,照章纳税,这倒也为政府创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儿子,今天爱因斯坦叔叔很忙,不要去打扰他了好不好?”李国勇对儿子撒了个小谎:“陪爸爸一会好不好?”
李海歪着头认真想了想:“好吧,不过你得请我去吃豆腐花。”
李国勇失声而笑,对福伯说道:“福伯,你先回去吧,一会我送李海回去。”接着又对跟在身后的警卫说道:“今天我和儿子独自呆着,谁去不许跟着我们!”可惜他的话好像不怎么管用,那些警卫置若罔闻,只是稍稍拉开了点距离。
南京的街头越来越繁华热闹了,父子两个边走边看,兴致勃勃,间或看到有些打扮妖娆的女人站在门口搔首弄姿,招揽客人,被好奇的李海看到,问爸爸她们是做什么的,李国勇一本正经地回答:“她们在从事着很高尚的职业,为大家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肉体。”
没想到李海非常严肃地说道:“那么我长大了也要来这个从事这份高尚的职业,为大家贡献自己的青春!”
这话让李大元首当场就想吐血,恨不得抽上自己几个嘴巴,随即又觉得奇怪,难道“拉皮条”也会遗传?
找了个看起来不错的豆腐花摊子,要了两碗,李国勇有些走神的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心思早就不知道飞到了哪里,李海抬头一看,问道:“爸爸,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家。”李国勇笑了一下。
“那么我们吃完就回家。”李海说着又低下头继续对付还没有吃完的豆腐花。
“我想的不是咱们现在的家,是另一个家。”摸着儿子的头,也不管儿子能不能听懂:“那个家是爸爸从小长大的地方,有能放出人来的电视,有在这里说话,几千里外的人也能听到的电话……”
“想家了那就回去啊。”李海显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满不在乎地说道。
“爸爸这辈子是回不去了,”李国勇苦笑了下:“你上次过年的时候不是说要弄种机器吗,希望你有朝一日能帮我完成这个心愿,儿子,快些吃,吃完咱们一起去看一个人。”
在繁华优美的秦淮河边,树立着一座风格别致的小小院落,明清时代的风格,古朴雅致,在门口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帝国士兵。
李国勇的卫兵小跑着上去,出示了证件,在卫兵耳朵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卫兵一个立正,对走上前来的李国勇说道:“报告元首,载湉先生刚刚出去!”
“哦,我进去等一会。”牵着儿子的手,李国勇走进了院子里。
李海好奇地东张西望,问道:“爸爸,这是什么地方?”
李国勇笑了下:“这是爸爸原来的顶头上司的住处,爸爸当年可很有点对不起他的地方,那时候他也算个人物,儿子,自个在院子里玩去。”说完他独自走进了客厅。
客厅里充满了书卷之气,墙上挂着几副名人字画,李国勇看了半天也看出这些字画到底名贵在什么地方。倒是边上一副主人自己写的条幅引起了他的兴趣,上面写着两行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得颇得草书精髓,反正李大元首对看不太懂的书法一律归入草书行列。
厅里的每一样东西读精致异常,显出了主人不一样的口味。
“元首,您今天怎么有空来了?”说话声里,光绪皇帝载湉走了进来。
现在的载湉比才到南京时精神了许多,这位昔日大清的光绪帝,脱下了长袍马褂,穿上了一身考究的西服,脑袋后面那根油光光的大辫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剪去了,哪里还有半分当年皇上的样子。
李国勇迎上去说道:“打你来了南京,就少过来看你了,真正是对不住了。”
光绪笑道:“你先收复东北,台湾,再让朝鲜归心,接着出访英德两强,大长我国民志气,可不象我当年当皇帝是闲得浑身难过,只能看看人,看看书打发时间。”
李国勇也笑了起来,看起来光绪已经完全丢弃了皇帝之梦。
让佣人端上了两杯茶,光绪请李国勇坐了下:“当今之中国,在你的带领下日益强盛,看来你当年出卖维新,出卖我是对的,说实话刚到南京我对你还有点怨恨,现在没了,全没有了,尤其是打败倭寇,为我当年甲午之败报了大仇,当我得到这个消息后,一连痛饮了几天。”
看来当初两人之间的恩怨已经被光绪彻底忘记,也难怪,光绪本就立志想当一个有为之君,只是为人过于急躁,生不逢时而已。
优越的生活让光绪胖了不少,李国勇问道:“在这生活得还行吧,刚才看了你的书法,龙飞凤舞,自有一股气势,我看现在的中国很少有人能够超过你了。”
几句恭维话让光绪“龙颜大开”:“我这几个字算得了什么,比起康广厦,梁卓如来差得远了。对了,说到他们,此二人满腹经纶,对治国颇有建树,虽说和你有些恩怨,不过也不是不可化解,要说恩怨,呵呵,我对你的恨才应该是深才是,元首何不把他们从日本请回,也可为我中华效力,不然就这样埋没了实在可惜。”
这话李国勇不敢苟同,康有为和梁启超才能是有的,但要让他们来治理国家非把正常秩序弄乱套了不可,搞搞学问,办办教训还是可以了。
“那你去下日本把他们请回来吧。”李国勇端起茶杯,淡淡地说了句。
光绪一愣,接着忽然领悟了什么,他毕竟是当过皇上的人,对政治上的嗅觉要比一般人灵敏:“准备对日本动手了?”
李国勇点了点头,他也不想隐瞒什么:“快了,这个岛国放在身边让我寝食难安,心腹之患不得不除,军事上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占领这个岛国不成问题。但占领之后的治理工作很重要,要让他们彻底顺服我中华帝国,工作繁重,所以我想请你去做那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开化这个顽劣的民族。”
光绪大喜着从椅子上站起,看着别人帮自己报仇总不如亲手实现来得爽快,但旋即又疑惑地坐了下来:“你就这么放心让我去,不怕我借机造反,恢复满人的江山?”
李国勇微微笑了下:“汉人满人都是中国人,我相信你是个真正的中国人,不会做背叛中华民族的事。”
其实李国勇有自己的考虑,一来借助光绪的经验整顿日本或者可以收到奇效,二来即使光绪想在日本造反也不太可能成功,他只不过负责行政工作,日本人会不会听他的先不说,只要不把军权给他,再对他监视得紧点,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光绪再次站了起来:“放心,我必不辜负元首之托,当为中华民族竭尽所能。”
第249章 神圣分赃同盟
对日作战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日本也显得比较低调,赔到了1908年2月,靠着不断地提高税收,尽可能的盘剥,东拼西凑,日本政府创造了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赔款全部提前到位,这让日本政府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赎金看来日本暂时凑不齐了,好在日本的老百姓通过各种途径赎回了部分战俘。
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政府似乎一下子又看到了希望,没有了赔款的压力,陆军除了允许的5万人以外,还悄悄扩充了25万人的“警察自卫队”,整个除了日本海军大臣伊地知彦次郎外,都对现在的情况比较满意。
伊地知彦次郎苦不堪言,购买的两艘战列舰自从偷偷开回了日本,事故毛病就没有停过,不是锅炉就是舰炮,这让伊地知很怀疑是不是落入了中国人的圈套,紧急停止里另外两艘战列舰的购买,吃了哑巴亏的伊地知还无法对军部说,只能捏着鼻子吞下这枚苦果,好在毕竟是两艘新式战列舰,希望靠着日本人的聪明能将它成功修复吧。
而这时中国方面的准备工作也都有条不紊的接近完成,6月下旬,中华帝国内阁总理杨度紧急约见了英法美俄四国公使。
对于帝国总理的约见,四国公使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似乎隐隐意味到了什么。
“各位尊敬的公使先生,”杨度代表帝国政府说道:“日本方面公然违背《新南京条约》,不断扩充军队,已经对远东的局势产生了极大的隐忧,这是对中华帝国赤裸裸地挑衅,也是对各国充当条约见证人的蔑视,虽然当时阔雷明先生并不在场。”
来了,中国人终于被激怒了,笨蛋的日本政府,难道他们真的以为什么都可以隐瞒得住吗,他们的举动已经触怒了中国政府的心理底线。
“中国人的尊严要得到维护,但是各国在远东的利益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杨度话锋一转:“因此邀请各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除了讨论目前的日本局势以外,我建议各位把亚洲的总体局势重新梳理一遍,将各国的利益最大化!”
这下子各国公使心知肚明,中国这是要牵头在亚洲重新洗牌了。不过这也不错,中国的强势崛起是一个事实,但看起来还不足以威胁到他们在亚洲的传统势力。中国人看来想要的只是如本而已,那个弹丸小国,资源贫乏,经历里赔款的他们似乎更加需要的是资金注入,就把这个沉重的包袱扔给中国吧。几国开始认真考虑起本身的问题,应该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更加有利于自己。
各国几乎在亚洲都有自己的殖民地,英国在印度,法国在越南,美国在菲律宾,除了国内动乱不息的俄国。为了争夺在亚洲更多的利益,几国经常是争吵不休,既然有人愿意带头坐下来认真谈判,那是最好不过的。对于亚洲第一大国中国,是一定要拉拢住的,这样等于在谈判中为自己增添了一条强有力的臂膀。
“那些该死的混迹在岛国上的猴子,”英国公使霍必澜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中英两国正在蜜月期,最有希望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况且第二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余波还没有退去,印度各地零星的叛乱依然时有发生,保住印度的稳定才是英国最迫切的:“这是对欧洲绅士们的挑衅,对和约神圣性的无理侵犯,将受到整个英国爱好和平人士的一致谴责,因此大英帝国将会彻底地站在中华帝国一边,无条件地支持中国政府的一切正义行动,甚至可以和中国海军再次组成联合舰队,教训一下狂妄的日本人!”
法国公使巨籁达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虚伪而狡诈的英国佬,日本是你们当初的军事同盟,现在和中国打得火热,就象扔一口破麻袋一样抛弃了日本,还口口声声“爱好和平,绅士”个不停。但是法国在亚洲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在越南的法国殖民军队不断受到当地土著的打击,头疼不已,这个时候如果在亚洲失去了中国的信任,很有可能会让中国支持那些土著民族。
“我完全赞成霍必澜公使的意见,”巨籁达不甘示弱地说道:“既然我们盼望不到和平,那么就动用武力来解决吧,法国和乐意向中华帝国提供必要的帮助!”
美国人的心思要复杂些,詹姆斯公使总觉得中国人不会那么简单,他和他的前任毕德格不一样,是不太信任中国的,日本毕竟在二十年内不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威胁,中国方面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神经过敏。
可是英法都已经先后表态,在亚洲势力不大的美国一家反对也没有用,美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经营好菲律宾。自从美国取代了西班牙在菲律宾的殖民地位,灭亡了菲律宾共和国之后,菲律宾的抵抗运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进入菲律宾那一天到现在,美国整整扔进去了10亿美元,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收获,美国现在可没有空去理会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日本。
“美国方面没有意见。”打定了主意的詹姆斯说道:“但请原谅,我们无法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能在道义上谴责日本人!”
这三家争先恐后的表态让俄国公使阔雷明心里很不舒服,不要忘记了,俄国是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军事同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承认李国勇政权的,但是这几年俄国和中国的关系完全被英美两国超过,沦落为了可有可无的配角。而且在朝鲜问题上,那些该死的情报人员,让他费了多大尽才向中国方面解释清楚此事和政府无关,完全是情报人员冲动下的私自行动,但此后中国在对待俄国的态度上明显疏远了很多。
在亚洲俄国的殖民地少得可怜,就让这些自以为是的国家互相争夺个你死我活吧,俄国犯不着得罪中国。阔雷明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说道:“把那些猴子全部绞死,把他们的尸体挂在每一棵能看得见的树上,我代表伟大的沙皇陛下支持中国的决定!”
几国公使眼睛里露出了鄙夷,俄国人想的无非就是借刀杀人,报日俄战争失败之仇。
在日本问题上中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下面的会场就变成了列强在亚洲争夺利益的战场,英法美三国公使唇枪舌剑,在地图上指来指去,不愿意放弃每一寸土地,俄国公使冷眼旁观,中国总理杨度在来回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
这次在南京召开的会议,演变成了中国和西方列强巩固在亚洲的统治地位,组织亚洲各国新的反抗运动,满足中英法美重新分割亚洲领土,掠夺殖民地的要求。会议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英法美之间,英国一力要保持和扩大现有领土,法美联手要求重新扩张现有势力,但不管最终的结局怎样,英国在亚洲一家独大的情况将成为过去时。
五过会议足足开了两天,最后署名为《五国神圣同盟》的协议炮制出炉。
神圣同盟规定:英法美俄承认中国对朝鲜和硫球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宗主国地位,支持中国对日本所做的一切正义行为,并由英国和中国组成联合舰队,维护远东的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