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卑鄙的方法,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骂我,中国,绝对不是病夫!”
第016章 江苏新气象
说到这,连李国勇自己都迷茫起来了。来到了这个时代,自己真的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用了很多的心思,但所付出的努力,能改变历史的发展吗?自己虽然重权在手,可是就凭一个江苏,能使得中国摆脱日后长达几十年的悲惨境地吗?
脚下的路,究竟该怎么走?自己有能力带着江苏,带着自己的部下走到哪一步呢?
在无锡逗留了四五天李国勇才启程回去,走前和老丈人王清源商量了下,让他把在上海的生意处理好后,就来巡抚衙门准备出任江苏工商总会会长。
回到了苏州,苏商们的借款大都到了,有了钱的杨度看起来容光焕发,自己亲自制定的一揽子江苏发展计划可以上马了,兴致勃勃的他向李国勇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仔细地听完了杨度的介绍,李国勇说道:“皙子,这些事你比我在行,你认为好就去做好了,我的看法是现阶段重点还是要抓经济建设。”
深有同感的杨度点了点头:“极是,我预计先投入一笔资金,扶植一批项目上马,另外,你老丈人王清源那可得催他快点过来帮忙,毕竟在做生意方面他们姓王的才是行家。”
“恩,这事我来办,”李国勇又想到了些事:“皙子,有几件事也是刻不容缓要办的,一是咱们得成立个军校,新军不能象那些旧军队似的,得给他们系统正规地培训,地址我也选好了,就放在无锡马山那,那地方我看了下,不但清静,环境也好;还有个招纳人才的事得抓紧了办,不妨也成立个专门的机构;再一个就是加大对江苏境内学校资金的援助,甚至可以开几所新式学堂,别老让孩子们学什么之乎者也,那玩意儿学了没啥用处!”
杨度一一记了下来。
李国勇又悄悄地道:“还有,这三件事用钱方面你可得掌握好,我可是答应那些借钱给我们的商人,款子只会专用于投资赚钱上。”
杨度会心一笑,对于巡抚大人这一套,他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到了十二月初,在新任江苏工商总会会长王清源的鼎力协助下,江苏境内一大批工厂,公司纷纷成立,这不光解决了江苏老百姓的工作吃饭问题,还间接带动了江苏的服务性行业。李国勇甚至还匪夷所思的指示杨度成立了个什么“不夜城夜总会”,这里面吃的玩的,只要你能想到的什么都有,江苏有点名气的青楼姑娘,都让挥舞着银票的李国勇给拉了过来,这点让苏州大大小小的老鸨们很是不满。夜总会的名字怪是奇怪,但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没多久,江苏甚至是外省有俩钱的都爱往这跑,去夜总会已经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
江苏经济开始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而同时,江苏巡抚衙门科技局,人才招募处等部门也逐一挂牌办公。在江苏新举动新气象的刺激下,无数优秀的人才纷纷走进了巡抚衙门。
其中有个叫冯如的广东人引起了李国勇极大的兴趣。这个人据说12岁就去了美国,最近和父亲回国探亲,路过江苏,亲眼目睹了江苏焕然一新的气象,怀着报国的热忱投效了江苏科技局。才15岁的他科技局因其年龄过小究竟留不留下他还很引起了一番争议,最后还是杨度在看到冯如原先研制出的一些希奇古怪的机械后才力排众议留下了他。
冯如,冯如?为什么那么耳熟?李国勇确定自己肯定在哪听过这名字,却怎么努力也想不起来。直到有一天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放风筝,忽然一下就想起这人是谁了。我的亲祖宗哎,是他啊,被美国人称为“东方的莱特”,中国飞机之父啊!
这绝对是牛得不能再牛的人了,李国勇凭着记忆想到,这个被美国人赞誉为“天才的发明家”的冯如,1909年靠着一己之力,用1000块钱,7。5平方的厂房,使研制成功的“冯如一号”试飞成功,让老美们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了后面!”
天助我李国勇啊,狂喜不已的李国勇,立刻匆匆赶到了衙门,先是大肆夸奖了番杨度的慧眼识英才,接着又让人给冯如单独找个科研室,他要什么给什么,最后还下了奇怪的不得了命令:冯如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不得让他离开距离地面十米高!
这命令够怪异了,嘀咕着的杨度还是一一照办了,李国勇可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为历史上的冯如,1912年因飞机失事挂掉的,这么个天才,宝贝都来不及,李国勇可不愿意让他早死!
这里杨度进行的非常顺利,而刘汉英的新军也组建完毕,经过严格地淘汰后,刘汉英的第一师现在有了两万精心挑选的士兵,在德国教官还没有到的情况下,刘汉英倒也练得有模有样。
军队正式成立的那天,刘汉英邀请了李国勇前来训话。
李大帅为了这次训话可是精心准备了好几天。站在黑压压的士兵面前,穿戴整齐的李国勇倒有些威风凛凛的样子,接下来的讲话就很让包括刘汉英,赵声在内的军人们大开“耳界”了。
什么你们为了什么当兵,为谁打仗,什么你们要成为人民的子弟兵等等,反正后世的这种政治鼓动多的是,他李大帅随便想几条就够他们听的了。
这次训话的后果是,让第一师的官兵们觉得咱李大帅真不是常人啊,瞧人家说的话,咱们是闻所未闻,听着不光新鲜,还句句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十二月中旬,美英法德四国援苏物资大量到来,先是一千三百万英镑的贷款,接着就是以普通商品名义运抵的军事物资。
按《上海密约》,军事物资主要由英国提供,前后送抵江苏的,共有两万支英军的制式装备MLE步枪,两千把转轮手枪,一百挺马克沁全自动水冷式机关枪,一百五十门装有反后坐装置的75毫米野炮,以及各种配套军用设施和大量的弹药。
对于MLE步枪,李国勇其实很不欣赏,他知道,这种步枪在即将到来的布尔战争中让英国人自己吃足了苦头,而虽然MLE步枪容量比毛瑟步枪多了一倍,但装填时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很费时间。如果是几年后李…恩菲尔德步枪那还差不多,不过这想法李国勇也知道不现实,人家自己的军队都装备着MLE,到哪去给你找更加新式的?
先凑合着用吧。好坏英国人还是很遵守密约的,拿出了英军军队自己装备着的武器。
随后到达的德国秘密援助物资,就让李国勇心情大好了。
三千支崭新的德国人今年才研制出的GEW 98式毛瑟步枪,五百把C96式毛瑟手枪看得李大帅眉开眼笑。尤其是毛瑟手枪,这可是后来在中国大陆大显神通的驳壳枪啊。
李国勇还有个更深的想法,上海的江南制造局,1883年就试造了12支毛瑟枪,只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很快大批量的仿毛瑟枪就可以出厂,到那时起码在这方面就不用受制于人了。
而且,自己的父母那可都是兵工厂的工程师,从小耳闻目染的自己,未必就不能想法弄出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武器来!
第017章 德国顾问团
跟随德国军火船一同前来的是首批德国军官顾问团,团长沃德·艾兴多夫·冯·菲舍尔上校,听这名字八成是个贵族出身。首批顾问团成员共七人,其中有个满头金发,高大英俊的三十岁左右的少校引起了李国勇的兴趣,丫的这老外长得太帅了,这就把本大人比下得远远的了,问了下才知道,这小子居然也是个德国普鲁士的年轻贵族:恩斯特·冯·马肯森男爵。
一路的舟船劳累并没有让沃德·艾兴多夫·冯·菲舍尔上校露出疲惫,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肃和高傲向李国勇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德意志帝国,陆军上校沃德·艾兴多夫·冯·菲舍尔,受总参谋部委托,率德国陆军军官顾问团共七人,向巡抚大人报道!”
听了翻译,李国勇满意地道:“菲舍尔上校,你们辛苦了,我代表江苏官员,欢迎您的到来,希望我们未来的合作能够愉快。”
菲舍尔神态认真地道:“巡抚大人,我想现在就去您的部队。”
这让李国勇为难了,中国乃礼仪之邦,总不能让客人才来脚还没站稳就做使吧:“这个,菲舍尔上校,我看还是先吃饭,休息下,不忙这么会吧。”
谁知道菲舍尔并不领情:“巡抚大人,我们是来工作的,是来帮助您建立一支强大的部队,而不是来休息吃饭的。”
随李国勇一起来迎接,顺便接收军火的江苏陆军一师刘汉英,和升为了连长的赵声互相对看了一眼,眼睛里的意思彼此明白,这才是军人。
无可奈何的李国勇心里是破口大骂,你不累,难道老子也不累?老子从苏州赶到上海码头,现在又再从上海回苏州?死德国人,态度可嘉,就是太不懂得变通。无奈的李大帅,留下郑彪赵声继续搬运军火,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跳上了马车。
两万新军在菲舍尔为首的德国顾问团面前进行了操练,德国军官们已近乎苛刻的目光观察着士兵们的每一个动作,两万人整齐划一,虎虎生风的动作,还是很让李国勇和刘汉英得意的。操练完毕后,德国军官们挑选了些士兵,分成几组进行了徒手格斗,刺杀的训练。
这些都结束了还不算玩,德国军官们还通过翻译分头问了士兵们很多问题。
等这些洋军官折腾完了,天已经黑了,德国军官们倒没什么,一旁看着的李国勇早就精疲力竭了。带着这些似乎精力永远用不完的洋人们回到巡抚衙门的时候,杨度想个等老婆的痴汉一样,盼得眼睛都酸了。
分宾主坐下,看着上来的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德国军官们第一次露出了惊讶赞叹的表情。
“上帝啊,这个世界竟然有这么美妙绝伦的菜,巡抚大人,您真是太好客了。”菲舍尔大是感激中国人的热情。
这算什么,要是给你们看到远在北京的慈禧吃的,那你们还不得一个个吓死!李国勇觉得很得意:“哪里哪里,你们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里帮助我,这样的招待,理所应当,理所应当。”
年轻的贵族马肯森少校少了点德国人的严肃刻板,举起酒杯道:“让我们为中德伟大的友谊干杯!”
一仰头将满杯的茅台灌了下去,显然他是把这当葡萄酒了,呛得连连咳嗽。
“哈哈”一笑的李国勇把话转移到了正题:“菲舍尔上校,我想请您评价一下我的部队。”
菲舍尔搽了下嘴:“巡抚大人,我想,您的部队中,一定有人学习过德国军队的训练方式吧?”
李国勇指了指刘汉英:“是的,我的刘师长,在同样是由贵国军官担任教官的袁世凯大人的新军中干过。”
恍然大悟的菲舍尔道:“原来是这样,刘将军对德国陆军的训练方法还是很有心得的,第一师的官兵们,训练也是非常地刻苦,精神非常的饱满,身体素质也非常的强壮,但是。”
说到这李国勇,刘汉英知道到关键的地方了,都打起了精神。
“但是,李大人,刘将军,请你们原谅我的不礼貌;在我看来,第一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绝大部分的士兵,就连一个简单的刺杀动作都做得极其不标准;还有,请恕我直言,贵军在操练时虽然气势很好,却始终无法保持一个整齐有效的队形。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花大力气改进。”
李国勇刘汉英默默地点了点头,李国勇叹息道:“中国的军队,我承认非常落后,这也是我请你们来的原因,总之,我的部队,就拜托你们了。”
既然请别人来了,那就得谦虚地向别人请教。落后就得挨打,现在已经落后饿,要做的就是放下什么所谓的大国架子,努力地迎头赶上!
马肯森借口说道:“另外,贵国的军队,士兵普遍没有文化,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或者能偶尔强盛一时,但绝不可能长久的。”
这点李国勇非常赞同:“是的,马肯森少校,我同意你的看法,我的无锡马山军官学校正在紧张的筹备中,估计两个月后可以投付使用。本大人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就是缺少军事人才,所以,我在这里希望你们能给德国总参谋部去个电报,给我派大量的军事教员来,越多越好,所有的费用,都由本大人来承担。”
顾问团的军官们这顿饭吃下来,对这李大人是大有好感,来之前,都听说中国的大小官员总是抱着泱泱大国的架子傲慢无礼,可江苏巡抚怎么看怎么都不象啊。
接下来的日子,德国军事顾问团投入到了紧张的练兵当中,李国勇也没闲着。
上海密约既然生效了,人家也按照约定送来了援助,自己总不好赖皮吧。
首先是上海的租界问题,按着约定,新的公共租界协定生效了,李国勇和美英法三国签订了新的《上海土地章程》。接着,江苏铁路铺建也开始了,这是李国勇关心的大事,他要在江苏建成一条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首期修建的是沪宁铁路。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商议的结果是:上海至南翔、南翔至苏州的铁路由美国人承建;苏州至无锡、无锡至镇江的铁路由英国人承建;镇江至南京的线路由法国人承建。全部工程英人格林森为总工程师、韦尔斯为副总工程师。
沪宁铁路共投资330万英镑,由美英法三国负责垫资,垫资期间利息为年利3厘,未偿清垫资款期内英方分享1/5营业余利。
条件虽然苛刻,但还在李国勇的心里承受范围内,比起曾经发生过的《沪宁铁路借款合同》,李国勇这可是已经为中国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沪宁铁路沿线设置37个车站,较大的车站有上海、昆山、苏州、无锡、常州、丹阳、镇江、龙潭、南京等站。25个车站建有交会车用站线,10个车站建有货物仓库,3个车站设有60吨轨道衡,这些设置,彻底解决了李国勇字为关心的经济命脉,沪宁交通问题!
同样心满意足的三国领事,也对李国勇表现出了最大的热忱,并再次重申了对他的支持。至此,李国勇和美英法三国的蜜月期开始了。
从《上海密约》到《上海土地章程》,美英法对江苏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一座座新式的工厂开了起来,一个个国外技术人员走进了江苏。三国统一认为,李国勇就是未来能够取代腐朽的,不可挽救的大清帝国的,下一个列强在中国的代言人。
但李国勇却有着更大的雄心壮志。
也许自己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一门心思想的是,怎么样保住性命,怎么样飞黄腾达。但当真正到了这一步,李国勇的想法却变了。
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身上流淌着中国人永不屈服的血液,今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中国日后的强大,总有一天,我要让中国傲视世界!
是的,自己曾经是一个流氓,但我却不会永远是流氓,为了中国的未来,我必将付出我的全部!
第018章 阻力
江苏轰轰烈烈的新政使得江苏面貌短期内焕然一新,但改革势必触痛某些人的利益。江苏原有旧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旧官僚的权益被严重削弱。现在的江苏巡抚衙门基本成了个摆设,军权政权完全被李国勇和杨度的政务院牢牢控制着。
旧官僚在江苏布政使赵东成,都司马得贵,苏州汉营都统周子达的策动下,联名上书朝廷弹劾江苏巡抚李国勇。
可惜的是,对此早有预计的李鸿章,早就大把大把的银子扔了出去,被喂得肥肥的朝廷各级官员,冲着李中堂的面子和银子,那自然是压着不报的,末了还伸斥了一番江苏官员不要无中生有,胡乱诽谤朝廷大员。
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官僚们,只能憋着劲的寻找机会。
1898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个波动的年份,先是百日维新,接着是戊戌政变,而到了年底,山东直隶的义和拳是越闹越凶了,在山东巡抚毓贤的“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政策下,拳民越来越多。
对于义和拳,李国勇向来没有好感。凭良心说句话,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办理医药卫生,办孤儿院、盲人院、聋哑学校、参加扶贫救灾,提倡禁吸鸦片,禁止蓄妾、早婚等等,是很做了些好事的。而这些拳民却诬蔑什么外国人的医院挖小孩眼睛来制造“迷魂药”。后来的“庚子拳乱”,这些所谓的“扶清灭洋”拳民们,杀的中国人可不比八国联军少。
因此,李国勇严禁在江苏境内出现任何的类似义和拳的组织,一有冒头的迹象,坚决镇压。在江苏巡抚的雷霆手段下,一时江苏成了中国最太平的省份。
忙忙碌碌中,1898年过去了。
别出心裁的李国勇,在家里搞了个什么“自助餐”迎接新年,把在江苏的各国领事,德国军官团,士绅名流,下属大小官员请了个遍。
巡抚大人请客,谁敢不给面子。
要说还是法国领事白藻泰够意思,一见面就来了个拥抱:“我的老朋友,真高兴又见到了你。”接着在李国勇耳边轻轻地道:“李,为什么不请我们法国军官来给你训练士兵呢,价钱方面绝对优惠。”
李国勇给气乐了,合着还是想从本大人身上捞钱,说了几句场面话,急忙摆脱这可恶的家伙,和美国领事毕德格,英国领事詹姆斯一一问好。
宴会厅里这时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呼,李国勇扭头一看,也看傻了。
老丈人王清源带着女儿王青颜走了进来。王青颜这小妮子不知什么时候弄了套洋人的白色晚礼服,使本来就美貌绝伦的她,在那朱唇皓齿,明眸流盼,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都流露出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清新脱俗,犹如一个仙子降落凡间,看得男人们一个个口水都快流了出来。要说今天来的贵妇淑女们也不少,可看到王青颜,赞叹羡慕妒嫉,什么样的心情都有。
毕德格捅了捅看得失魂落魄的李国勇:“巡抚大人,这位美丽的姑娘是谁。”
半晌才回过神来的李国勇咽了口口水:“这是本大人的未婚妻,王青颜小姐。”
“上帝,”白藻泰赞叹道:“巡抚大人真是幸福,拥有如此美丽的妻子,如果我要年轻二十岁,一定要和大人决斗!”
大有面子的李国勇把老丈人和未来的妻子安顿好,转眼看到了他的宝贝冯如,心情不错的他亲切的和冯如打起了招呼:“鼎三,怎么样,在这还习惯吗?”
看到是对自己器重有加的巡抚大人,冯如急忙道:“大人,鼎三在这过得很充实,说句实话,大人对科技的重视,很让我惊讶。”
废话,自己能不明白科技的重要?李国勇笑了笑:“鼎三啊,你知道飞机不?”
这话可算是问对人了,冯如表现出了和他年纪不相符的成熟自信:“当然知道,欧洲人很早就开始研制,1853年,英国科学家凯利第一个研制出滑翔机,并在马车的帮助下,坐着这架滑翔机飘飞过一个小山谷。1891年,德国科学家奥托·里林塔尔,制成一架蝙蝠状拱形滑翔机,在柏林近郊做了试飞。”
还真没看错了人,李国勇自己对这些知识都不知道:“恩,很好,不过,鼎三啊,有没有想过依靠自身动力就能飞行的载人飞机?”
“自身动力?”冯如陷入了沉思。
也不能怪他,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一直要到1903年,莱特兄弟才制造出了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者1号”,李国勇盘算的心思是,能不能把这项伟大的发明由自己手中先研究出来。他笑着说道:“先别想了鼎三,等两天我会把自己的一些对飞机的想法告诉你,明天开始,你就重点研究这个项目,有什么困难就去找皙子。”
说着拉住了路过的杨度,重点交代了几句。
这时候杨度和冯如看李国勇的眼光就边了,感情咱大人还懂飞机?
杨度惊奇地道:“明逸,人真的可以在天上自由飞翔?”
“是啊,”李国勇重重地叹了口气:“要说这飞机的雏形,还是咱老祖宗发明的风筝,可惜啊,第一个飞上天的却是外国人,咱们呢,一直把这些称之为奇技淫巧,科技啊,科技一定要抓!”
被他们谈话吸引过来的王清源父女俩听着也来了好奇,王清源问道:“明逸,你说当真造出了你所说的这种会飞的机器,有用吗?”
李国勇也无法责怪老丈人的无知,他们根本无法知道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您是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飞机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民用商用还是在战争中。”
王青颜可也不明白飞机有什么用处,只是羡慕地道:“能在天上飞的机器?青颜当真闻所未闻,不知将来研制成功,青颜能不能有福乘坐。”
李国勇苦笑了下,乘坐?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自己可不想失去这么个大美人儿。
“对了明逸,”杨度想到了什么:“现在新政遭遇了些阻力,布政使赵东成他们,一个个都阳奉阴违,非常不配合。”说到这叫过了刘汉英:“墨涵,你把你那的情况也说下。”
一说到这刘汉英就是一肚皮气:“那些绿营的家伙,三天两头没事就来招惹新军,新军和他们已经发生了几次冲突,要不是我压着,非得出点事不可。”
王清源也深有同感:“是啊,工商总会里也时常有人来闹事,咱们的工厂,过几天就有当地衙门的人来找岔子。”
李国勇听着可来气了:“他妈的这些人吃饱了撑得还是存心跟老子过不去,上次告老子状也算了,现在又玩阴的。刘汉英你他妈的也是个废物,压什么压,咱新军好欺负怎么的,下次再有这事,给老子往死里打,出了事本大人篼着!”
几个人听得面面向相睽,大人也真敢做,刘汉英倒是兴奋了,“啪”地敬了个军礼:“谨遵大帅号令。”
稍稍平息了点,李国勇对杨度道:“看来咱们得抓紧成立个江苏警察总局了,江苏的治安光靠现在的人手可不够。”
对巡抚大人新鲜名词早就习以为常的杨度道:“恩,不过局长的人选得斟酌下,要不就让陈其美兼着?”
很快李国勇就否定了这个提议:“不行,英士的事情也忙,而且情报处和警察局不能混淆,你再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吧。”说完又自言自语道:“既然不给老子面子,这些兔崽子也别怪老子翻脸了。”
第019章 斗殴
宴会结束后的娱乐项目,李国勇居然弄了个舞会。洋人们个个是眉开眼笑,中国人可就不太习惯了。边上老丈人悄悄在李国勇耳朵边嘀咕了几句,更是让巡抚大人眉开眼笑。原来青颜早从大哥王骏辉处学会了跳舞,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展示罢了。
和美女跳舞本是一大乐事,可惜巡抚大人舞技实在不怎么样,几曲下来,青颜倒没说什么,李大人自己可觉得无趣之极,干脆陪着青颜坐下闲聊起来。
这时高大英俊的德国少校,马肯森男爵走到青颜面前,彬彬有礼的做了个手势,操着才学来的生硬的中文:“美丽的东方小姐,我能有幸与您共舞吗?”
受到男女授受不亲思想教训多年的青颜矜持地摇了摇头,马肯森不由得大失所望。这让李国勇大喜过望,美女加淑女,在自己那个时代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现在的李国勇,逐渐地爱上这个社会了。
和马肯森说了声“抱歉”,李国勇是施展生平所学,把个青颜逗得格格直笑,弄得巡抚大人看着未婚妻娇笑的迷人样子,口水流得当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开心的日子过去没有几天,心烦的事就来了。新军还真和绿营的干了起来,而且竟然发展到五六百人的群殴,最后就连第一师师长刘汉英都参与到了其中。
事情的发生,其实根源还在李国勇身上。原来自打成立了新军,被李国勇当成了心头肉,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每月的饷银那是一分钱也不会少,格三岔五的还送去慰问品。而绿营那就惨了,李国勇的心思是不妨延续朝廷的习惯,这饷银嘛,能拖就拖,谁让咱江苏穷啊。再者说了,吃空饷那可是绿营常有的事,本大人得亲自调查调查。
他李大人无所谓,绿营可就倒了大霉了,饭菜质量越来越差不说,自打李大人上任后,可就一分钱没见下来过。满腹牢骚的绿营官兵,在上峰的唆使下,没事就去新军营地闹事。本来刘汉英倒还忍着,可自打昨天得到了巡抚大人的教唆,今天可就不客气了,不就打架嘛,谁怕谁啊。
听完汇报的李国勇,慢腾腾地问道:“谁打赢了?”
衣冠不整,匆匆赶来汇报的刘汉英一个立正,大声回答:“回大帅,陆军第一师大获全胜!”
“恩,这还差不多,没丢了本大人的脸,”李国勇接着问一同前来的菲舍尔:“上校先生,您对这事有何看法?”
菲舍尔一脸严肃:“我对第一师很不满意,非常的不满意!”
哎,自己人和自己人打,是没什么光彩的,正准备解释的李国勇,却听见菲舍尔往下说道:“经过新式训练的第一师,四百人却用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打败战斗力低落的绿营士兵,我很气愤,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加大训练量!”
正喝着茶的李国勇,一口茶喷了出来,这德国人还真是可爱,于是也摆出了很认真的样子:“墨涵,听到德国顾问的话没有,回去告诉兄弟们,打赢了是有功的,不过问题也是很多的,至此银子就不赏了,吃饭时候弄点好吃的犒劳下兄弟们。”
送走了菲舍尔和刘汉英,李国勇心情大好,无聊的将时间打发到了下午,新任情报局局长陈其美象个幽灵似的出现在眼前。
“大人,密报。”
李国勇笑道:“我经常看些侠义小说,里面的人大侠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你陈英士只怕也是其中之一。”
陈其美可没李大人那么好的心情,只是默默将密报递了上去。
等看完了陈其美递上的密报,李国勇冷静下来了:“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证实。”
“立刻让皙子,墨涵来见我,对了,还有那个赵声也叫来。”
陈其美的密报静静地躺在几个人面前的桌子上,室内很安静,安静得让人觉得有些冷。
皱着眉头的杨度第一个开口:“英士,这事太大了,你有绝对的把握没有搞错?”
陈其美不动声色:“弹劾事件后我们即开始密切注视江苏官员动向,情报局第二组半个月前发现,江苏布政使赵东成家中,多位官员进出频繁,因此想尽一切办法混进赵东成家里,经密查,江苏布政使赵东成,提督马得贵,苏州汉营都统周子达,密谋串联常州参将廖士诠,金坛游击徐滔,定于一月五日兵变。计划是廖士诠徐滔冒充大股土匪攻城,赵东成负责打开城门,马得贵,周子达分头攻击巡抚衙门等各处,并据可靠消息,凡是巡抚党的,一个不留,就连大人也要干掉,事后将全部责任都推到土匪身上。”
刘汉英气得大拍桌子:“奶奶的,这帮龟孙子,大帅,你给我半天时间,卑职帮他们全抓起来,保证不让一个漏网!”
“这不好,”杨度微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