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火河山-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卡塞特将军来说,撤退实在是太困难了,在两天的时间里,卡塞特上将一直高度紧张,同部下一样,他已经耗尽了精力,被一系列的事情搞得晕有转向。后面是数不清的中国军队在尾追堵截,而远在英国的军方好像也抛弃了他和他的部队。每时每刻他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难以控制住整个局势了。做为参加过无数次战役的老兵,他习惯于指挥着军队追击敌人,而不是被敌人在屁股后面象撵一群鸭子一样的赶着他们如同亡命犬一样的逃跑。

忽然,在卡塞特将军的周围响起了剧烈的枪声和一阵阵的喊杀声,卡塞特的头里一阵发晕,几乎就要摔倒在地上,中国人已经比他们早赶到了这个地方,他和他的部队被包围了!

协约国的败兵们慌乱的四处躲避,寻找着掩体和可以逃生的地方。中国人的手榴弹在两旁狂轰烂炸,他们还用上了可怕的火焰喷射器,火苗疯狂地卷向卡塞特将军的部队。到处都有的枪声震耳欲聋,路上躺满了死尸和伤兵。

卡塞特上将竭力想让士兵们组织起防线,但那些士兵猛龟缩成一团团的,自卫都尚且来不及,谁又会再去理会上将的命令?疲劳、饥饿、睡眠不足和战斗中的连续失利,使这支部队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有几个老兵倒还想努力抵抗但他们很快就在中国人的枪声中失去了生命,这样更加摧毁了士兵们抵抗的意志,他们抱着枪颤抖着趴在地上,任凭中国人的枪声和喊杀声越来越近,没有一个人再愿意失去自己的生命了。

大约一个连的警卫护卫着卡塞特上将和威姆中将,他们还是忠诚的,尽心竭力的射出枪中的每一颗子弹,努力保护着两位将军。他们也曾经组织了几次突围,但都被中国人密集的火力给打了回来。

威姆中将哆嗦着坐在那里,双手不停的在胸前划着十字,面色惨白的喃喃乞求着上帝的保佑。不过英国人的上帝今天似乎正在休假,完全忘记了这一群在枪炮声中随时都会死亡的子民。

一个警卫连的士兵不幸中枪倒了在威姆中将的身边,士兵的整个脑袋都被打烂了,鲜血和着脑浆不停的流下,有一些甚至沾到了威姆的腿上。

威姆呆呆地看着死在他面前的士兵,整个人象被雷击中了一样一动不动。

“威姆,你清醒一点!”卡塞特上将用力摇晃着部下:“这是最惨烈的战争,死人是无法避免的,你是一名优秀的英国军官,拿起武器来去战斗!”

威姆忽然大声的哭泣起来,接着又疯狂地大笑着,他的样子让卡塞特中将感到了一阵阵的寒意,可怜的威姆中将疯了!

发疯的威姆猛的拿起了那名死去士兵的步枪,发疯一样大叫大嚷着向枪声最密集的地方冲去,死亡和绝望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疯子。

进攻中的中国士兵了不会管冲上来的人是将军还是士兵,他们毫不留情的把子弹尽情倾泻在了威姆的身上。威姆中将一头倒了下去,死的时候嘴角竟然还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也许他正在庆幸自己终于以死亡的方式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

这场并不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一个晚上,到天亮的时候,8000名被团团围困的协约国士兵几乎全部成为了中国人的俘虏,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这是中国军队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战,协约国在澳大利亚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清理干净,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国人踏上这块土地。

别了,英国人,就和你们结束了在印度的历史一样结束在澳大利亚的历史吧!

别了,协约国,你们在澳大利亚的使命已经完成!

别了,所有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敌人的士兵,你们已经无须再继续战斗,因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已经不再是英国人!

卡塞特上将和他的士兵们一样成为了俘虏,他被带到了中国元帅蔡锷的面前。

上将终于看到了他的对手,一个年轻英俊的中国元帅,蔡锷的脸上看不出胜利者的喜悦,只有这一丝淡淡的笑容,就象是这场战斗的胜利早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一样。

“很荣幸能够见到你,元帅。”卡塞特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军礼:“您是这里的胜利者,而我却是失败者,我愿意接受任何的处罚!”

蔡锷平静地说道:“我不会惩罚你的,相反我还要放你回去。”

卡塞特上将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您再说什么,您要放我回去?您得知道我是您的俘虏,放我回去等于又给中国增加了一个敌人,难道您不知道吗?”

上将想要竭力保持英国军官的尊严,虽然可能获释的消息让他内心狂喜不止,但他的脸上还是努力摆出一副镇静的样子来。

蔡锷平静地说道:“你还不配当中国人的对手,我不是在讥讽你,而是你真的不配。我今天能放你回去,他日在战场上不光是我,任何一个中国将军都能够打败你!”

瞬间,卡塞特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恨不得中国人立刻一枪打死自己,也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侮辱,偏偏中国元帅的脸上一点嘲笑的意思也没有。

第476章 独裁

现在如果手上还有枪的话,卡塞特上将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要么打死自己,要么打死这个中国人,中国人竟然因为蔑视他而放了他,这简直是最大的耻辱。

蔡锷没有理会卡塞特尴尬难看的样子,他还是用那副宠辱不惊的表情说道:“我们的元首有一封私人信件要带给乔治五世,现在就交给你带回去。还有,我们在尸体中找到了威姆中将的遗体,你也可以一并带着他的骨灰回去。”

看着中国元帅手里的信件,卡塞特很想不接,然后高傲地对中国人说:“不,你枪毙我吧。”但犹豫再三的他,终于还是颤抖着双手接过了这封中国元首的信件。

卡塞特上将走了,离开了澳大利亚,带着不尽的耻辱,他上船的时候,再次看了一眼澳大利亚,别了,这块曾经的大英帝国旗帜下的土地,也许自己这一生将再也无法回到这里;别了,英国人在这的荣誉和所有的利益,协约国在这的努力化为了泡影。

几乎就在卡塞特上将残军被尽数歼灭的同时,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被攻克,7月7日,中国国防军在罗托城展开会战,7月7日夜罗托城会战结束,8万澳大利亚本土军队被中国军队尽数击溃,整个澳大利亚再也没有了正规军的抵抗力量。

1917年7月8日,澳大利亚总督米洛·巴哈马·巴内特爵士宣布澳大利亚战败,向澳大利亚的中国最高军事指挥官蔡锷元帅投降。

7月10日,蔡锷元帅开进堪培拉参加受降仪式,骑在一匹纯白色大马上的蔡锷穿着一身崭新的大元帅服,年仅三十五岁的元帅显得年轻英俊,他的脸上浮现着骄傲的光芒。元帅威武英挺的样子让战败的澳大利亚人也不停的发出一声声惊呼,有些多情的澳大利亚少女甚至向元帅抛去了含情脉脉的眼神,在这一刻蔡锷元帅以他个人的风采和魅力征服了澳大利亚人,也许澳大利亚人依然仇恨中国士兵,但他们对这些中国士兵的总指挥蔡锷元帅却充满了好感。

其后元帅在接受了巴内特爵士的投降后,并没有为难这些战败者,堪培拉也仅仅开驻进了一个陆战旅的兵力,这些中国士兵军纪整齐,与堪培拉的居民互不侵犯,这也让澳大利亚人和蔡锷元帅的亲近更加多了一分。

7月11日,大批党卫军军官,中国政府官员进入澳大利亚,开始正式接手英国在澳大利亚的统治地位,同时,中国政府委任蔡锷为中国驻澳大利亚最高军政长官,这条任命也让澳大利亚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但毕竟澳大利亚和英国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此时中国人澳大利亚的统治并不那么稳定,中国政府开始着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稳固中国在这个国家的地位。

首先中国在第一时间培植了亲中国的澳大利亚政府,将大量早年来到澳大利亚淘金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安排进了这个政府,接着推行了一系列缓解澳大利亚人对立情绪的政策。而对于那些对英国死心塌地,始终贼心不改的人,党卫军毫不犹豫的采取了铁血清洗政策。

7月20日的时候,中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出现在澳大利亚,来到这块土地的李国勇并没有立即去见蔡锷元帅,而是秘密拜访了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家族克洛克家族,而且密谈了整整一天。

当李国勇出现在蔡锷面前的时候,蔡锷发现元首整个人都显得意气风发,不知道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喜事。

“松坡,这仗打得好啊。”李国勇笑嘻嘻的拍着蔡锷的肩膀,连声赞叹着说道。

蔡锷可没有敢说什么,元首每次摆出这个表情,准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在海南的时候,自己爱若珍宝的宝刀就被这样的笑容骗去,虽然事后又按照宝刀的样子打造了一把给他,但蔡锷总还怀念着自己亲手打造的那把。

李国勇脸上忽然摆出了一副悲痛的表情:“松坡,贵夫人侠贞女士前年仙逝,我惊闻噩耗后悲痛不已,每日寝食难安,保重啊,千万不要太难过了,松坡。”

蔡锷心里的疑云愈发严重,自己这位8岁时就定亲的夫人,自己和她并没有什么感情,去世后虽然隆重安葬,但也仅仅难过了几天,元首怎么看起来比自己还要伤心一样?

见蔡锷对自己摆出一副提防的样子,李国勇有些奇怪,怎么现在这些将军见到自己现在都如临大敌,好像自己会骗他们什么东西一样?

“松坡,这个,我曾经问你借过把宝刀,恩,是借。”李国勇清了清嗓子,很郑重地说道:“那我也只是拿它来做个样子,为国防军的将军们打造中国的军刀,现在我准备把它还给你。”

蔡锷大喜过望,立刻说道:“谢谢元首!”

李国勇诡异的笑了下:“不用急,先回答我一个问题,究竟是个人的利益重要,还是国家的利益重要?”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蔡锷毫不犹豫的大声回答道。

看到可怜的蔡锷一步步走进自己的陷阱,李国勇得意不已,松坡打仗百战百胜,可在日常生活中就显得有点老实好欺了,李国勇强按着心中想笑的感觉,很严肃地说道:“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我现在要还给你的不是什么宝刀,而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

蔡锷整个人象傻了一样,还没有等他说话,李国勇就急着说道:“我已经和克洛克家族谈妥了,他们族长,恩,按咱们中国人的说法就是族长,菲利普·克洛克的孙女兰西丝·克洛克将成为你的妻子,我看过这姑娘,才十九岁,人长的非常漂亮,和你真是天设的一对。”

“不!”蔡锷大声抗议道:“元首,不管什么事我都听您的,可您不能连我和谁结婚都管吧?”

李国勇板着脸不知是真是假的说道:“协约国的人给我取了个外号,叫‘东方的大独裁者’,我喜欢这个称呼,既然独裁了,那我就得独裁到底。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不许反对,反对我也不批准!”

蔡锷郁闷到了极点,最近几年元首是不是当媒人当上瘾了?先是强制性的命令国防军特种大队大队长庄剑和个美国姑娘结婚,现在怎么又轮到自己了?

李国勇拉着蔡锷的手坐了下来,这次是真的认真的说道:“松坡,那姑娘人不错,我不会看走眼的,一来你年纪不小了,也该重新娶个妻子照顾自己的生活,另外我还有另外个想法。澳大利亚毕竟和英国有着割舍不清的联系,我们在这的统治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的情报人员和我说过了,澳大利亚人对你非常有好感,你现在是我们驻澳大利亚的最高军政长官,如果能够成功和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家族通婚,能极大稳固帝国在这里的地位,慢慢消除英国人的影响,所以我说的结婚是为了国家利益并不是在和你开玩笑,也许用不了十年,通过这些办法,能让我们在这站稳脚跟。”

元首的话让蔡锷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元首的这个主意和汉朝时与匈奴人的和亲政策那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用女人换和平,而换成了用男人换和平,不过看起来自己也不吃什么亏,更多的是占了便宜……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答应。”蔡锷想了下说道:“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见蔡锷答应了下来,李国勇心情大好,喜笑颜开地说道:“有什么条件尽管说好了,我统统答应下来。”说到这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说道:“除了……”

蔡锷哪会再让元首说道,抢在他前面把手一伸:“把我的刀还来!”

刹那,李国勇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什么叫“请君入瓮”,心疼如绞的他呆了半晌,才勉强点了点头……

中国元帅和菲利普·克洛克爵士的孙女兰西丝·克洛克通婚的消息在中国人的刻意下宣传下,很快传遍了整个澳大利亚。

对蔡锷充满好感的澳大利亚人绝大部分人都对这桩婚事赞不绝口,认为中国的元帅无论从长相还是身世来说,都完全配得上克洛克爵士的孙女,而他们对中国人的敌视也随着这桩大婚的邻近而一点点在减弱。

蔡锷元帅的婚礼选在了8月2日,整个堪培拉万人空巷,争相一睹这对金童玉女的风采,他们用欢呼和手中的鲜花为这对新人献上自己的祝福。

中国为这场婚事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制了一座豪华气派的马车当做元帅结婚的礼物送到了堪培拉,马车在堪培拉足足绕行了一圈,英俊的军官、美丽的新娘、只有皇家才拥有的马车,这一切都只有童话故事里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出现在了澳大利亚人的眼前。澳大利亚人疯了,他们疯狂的把鲜花洒向马车,他们疯狂的涌向这对新人,只想在最近的距离看清楚他们。穿着漂亮礼服的中国士兵竭力拦阻着几近失控的人群,但人群还是越涌越近。

马车忽然停了下来,蔡锷站起了身,向人群挥了挥手,人群很快安静了下来。

“我感谢你们的热情,感谢克洛克爵士把他的孙女许配给我,感谢澳大利亚对我的祝福!”蔡锷大声说道:“是的,我们进入了澳大利亚,但这不是征服或者占领,澳大利亚还是澳大利亚人的,我们将帮助你们开发矿山,帮助你们过上最富裕的生活,帮助你们永远免除战争的威胁!从大战爆发至今,几十万澳大利亚人死在了战火之中,战争关澳大利亚什么事,凭什么让你们的亲人走上战场?凭什么为了所谓协约国的利益而让你们的丈夫、儿子去流血?做为中国驻澳大利亚的最高军政长官,我从现在开始宣布,澳大利亚不再加入任何战斗,澳大利亚不再会有人为了战争而牺牲,这是我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的承诺!从我结婚的这一天起,我就已经是半个澳大利亚人,我将为了维护你们的利益而不惜战斗至死!中澳友谊万岁!中澳和平万岁!中澳人民万岁!”

现场的气氛被彻底点燃了,他们开始高呼“元帅万岁!中澳友谊万岁!”人在狂热时候总是容易失去理智,他们被蔡锷元帅的话而征服,他们被蔡锷元帅的个人魅力征服,他们开始亲切的称呼蔡锷为“我们的蔡”,“澳大利亚人的女婿”。

一直关注着这一切的李国勇对身边的军官笑着说道:“松坡现在也变得滑头起来了,这几句讲得可比我有水平多了。”

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军人因为蔡锷元帅而处境大大改变,大部分的澳大利亚人不再对他们曾经的敌人冷眼相看,走在路上遇到中国士兵,他们也开始抱以微笑。

澳大利亚不再会有流血了,战争仿佛已经远离了他们,中国军队为他们守卫着和平,这有什么不好的呢?中国人也好,英国人也好,只要没有战争,谁来不都是一样的?

而以蔡锷元帅为榜样,中国总参谋部和国防部联合发文,鼓励轩辕军团未婚官兵多与澳大利亚当地人通婚,所有结婚的中国人都将得到中国政府的财政补助。这一鼓励性的措施让那些已婚的中国军官大是懊恼自己为什么那么早结婚。

虽然现在中国国内因为各方面的竭力反对,还没有取消多妻制,但国防军中已经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尤其对于高级军官的规定更加严格。

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上,蔡锷元帅将永远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战场上他所向披靡,在身兼行政职务后也一样做得出色漂亮,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和澳大利亚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第477章 进攻希腊

爱尔兰是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远在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就开始了对爱尔兰进行跨海征服的军事行动。到17世纪末,爱尔兰岛已完全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

为了加强对爱尔兰人的统治,1801年,英国议会不顾爱尔兰人的强烈反对,强行通过“英爱合并法案”,将爱尔兰正式合并入英国,但爱尔兰人为了争取独立自由的反抗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为了让英国后院起火,在大战爆发前,大量的中德特工就已经活跃在了爱尔兰这块土地上。

最先是德国特工,德国特工处为了尽可能将大量的英军注意力从前线转移开,与爱尔兰新芬党取得了联系。新芬党是爱尔兰独立主义运动党,曾一直为爱尔兰从英国获得完全的独立而斗争。德国特工他们之间达成一致,并派出汽船“奥德”号,伪装成挪威货船,运送包括2万支步枪在内的武器驶往爱尔兰。英国战舰“布鲁贝尔”号将“奥德”号在爱尔兰南岸截获并将其击沉,生擒者招供承担的使命后,德国和新芬党之间的密谋没有得逞。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行动,他们一直策划要利用英国军事力量参战这一绝佳的机会进行武装暴动。

1916年4月24日上午10点,都柏林发生了复活节起义,由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率领的武装暴动者袭击了都柏林警察局和公共建筑,并将指挥部建在城市主要街道—奥科耐尔大街的邮局内。暴动遍布整个爱尔兰,暴动领导者认为他们取得了胜利。他们相信,伦敦不会放弃守卫前线阵地,而去收复几个爱尔兰城市。

但是英国政府立即采取了严厉的行动。陆军元帅弗伦奇被从前线召回镇压叛乱。皇家海军巡洋舰“海尔哥”号从利菲河出发,在都柏林用大炮进行暴风雨般的轰击,摧毁了这座历史城市的中心部位。250座建筑物被炸成一片瓦砾,暴动在爱尔兰被无情地镇压下去,几千名平民成为受害者。所有暴动领袖被逮捕,并被处以死刑,或被枪毙,或被绞死。共和国事业最优秀的支持者丧了命,而德国对此坐视不理,似乎距离都柏林更加遥远。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托马斯·麦克多诺和托马斯·克拉克一同被枪毙。

德国彻底对爱尔兰放弃了希望,他们认为爱尔兰的暴动永远也无法成功。但这时轮到中国特工的表演了,他们迅速和新芬党新的领导人埃蒙·德·瓦莱拉取得联系,并积极利用中国情报组织在海外的秘密资金大量资助新芬党,秘密组织爱尔兰新的武装暴动。

在中国正面战场节节取得胜利的同时,这些优秀的中国特工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永远无法从战争史上磨灭。

1917年6月20日,中国、土尔其和保加利亚三国联军联合向希腊发起攻击。6月20日凌晨3时30分,中国远征军团所属第一中华装甲师和第二闪电装甲师在谢辉和唐争的指挥下闪击希腊边境城市亚历山德鲁波利斯。

谢辉和唐争的两个装甲师一左一右发起进攻,当守卫边境的希腊士兵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装甲车隆隆的履带着和串串的炮弹已经惊醒了他们的美梦。

当希腊士兵匆匆忙忙拿起武器准备抵抗的时候,中国人的装甲车早已突入了他们的阵地,随后以远征军团十三师为前导的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呐喊着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在这样的突然打击下,希腊军队放弃了阵地。

仅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10万希腊守军溃散,向希腊境内逃窜,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中国人的闪击战大获全胜。

随后,装甲部队没有停留,谢辉的中华装甲师向兹拉马挺进,唐争的闪电装甲师强行冲开克桑西的希腊阵地。以党卫军青年师为主力的部队在宋子寒师长的带领下,对兹拉马连续冲击,两个小时后占领兹拉马。以保加利亚军队为主的部队在闪电师的配合下,击溃了希腊在克桑西的守军。三座边境城市的战斗耗时6个小时就已结束。55000名希腊军队在这样的闪电攻势下战死或者成为俘虏,而中保土联军仅损失1500余人,不成比例的伤亡让土尔其和保加利亚的军队再次领教了中国军队的强大。

随后,塞雷、卡瓦拉、基尔基斯相继被中保土联军占领,联军兵锋直指希腊重镇塞萨洛尼基。

希腊政府紧急往塞萨洛尼基增调了20万兵力,企图阻止住联军如潮的攻势,并向协约国接连拍去了要求援兵的电报。

6月22日,2万美军士兵在雅典登陆,随后陆续增兵至15人,中美间的直接战争即将爆发,两个在战争初期保留了最大实力的强国间的正面对抗已经无法避免。

做为远征军团的总指挥,柳波成并不在意面前的敌人是希腊人、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他的任务就是为中国带来胜利,为自己的军团带来光荣。

“我们白天已经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希腊人的防卫非常严密。”十三师师长杜龙在指挥部里说道:“他们在正面安放了超过五万人的部队,上千门的大炮,而限于地形,坦克部队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威里亚附近也发现了希腊人的军队。”党卫军青年师师长宋子寒说道:“希腊人的企图非常明显,以威里亚和塞萨洛尼基为中心,凭借复杂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阻挡我们的前进。”

柳波成年轻的脸上永远看不出他在想着什么,他静静的听完部下的汇报之后,看了下地图:“威里亚的敌军阵型尚未完全形成,宋子寒,我再增派两个旅你,你的部队于下午启程,强行攻击威里亚,务必于后天上午10点前攻克该地!”

“是!”宋子寒大声应到,接着他问了句:“攻克威里亚之后呢,是否向塞萨洛尼基发起攻击?”

柳波成微微笑了下:“不,得到威里亚后,部队以急行军速度突击斯莫利卡斯山,并分兵占领奥林波斯山,截断希腊人的退路!”

所有的将领都怔了下,元帅的这个决定是出人意料的。

见部下疑惑的样子,柳波成指着地图对他们说道:“你们看,斯莫利卡斯山和奥林波斯山就象两座门户,无论是防守方还是增援上来的敌人,都必须要经过这里,谁抢先控制了此处,就等于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不管敌人是想逃跑还是增援,我们都可以牢牢的扼住他们的咽喉,让他们在这里陷入绝境。宋子寒,当你抢占了这两座山后,立即加筑阵地,死死守住,塞萨洛尼基攻击战预计在七天后结束,也就是说这七天的时间你将成为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你要有血战到底的准备!”

元帅的话让所有将领都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布置的原因,宋子寒坚定地说道:“请放心吧,七天之后两座山峰依然还牢牢的控制在我的手里!”

柳波成点了点头:“注意避免伤亡,火力配属和预备队的安排一定要完善,根据我们的消息,美国人已经在希腊登陆,并且在陆续增兵之中,现在美国军队已经成为了协约国的希望,我们和他们的正面战争将无法避免。宋子寒,也许你的青年师有可能成为第一支和美国士兵作战的中国军队,在这样的战斗里,是迅速积累我们在对美作战中实战经验的机会,仗打完了好好总结一下。”

说着元帅向周围求战心切的将领们看了下,说道:“远征军团十三师、十四师、十五师,党卫军帝国师、荣誉师、军刀师,装甲第1中华师,第2闪电师,炮兵26师、27师,于6月23日对塞萨洛尼基发起总攻,战斗务必于6月30日前结束。战役将由第六集团军之牛大力上将统一指挥。”

“那么我们呢,元帅阁下?”保加利亚中将斯拉米拉科夫问道:“虽然我承认我们的战斗力无法与贵国军队相提并论,但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战斗,我可不想在这场战争中做一个看客。”

说实话,在布置整个战略布局的时候,柳波成并没有想到保加利亚和土尔其的军队,这两个国家并不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强行使用军队人数虽然增加了,但只会减低自己部队的战斗力。

柳波成怔了下,想了一会才对斯拉米拉科夫中将说道:“中将,土尔其军队将主要担任总预备队的责任,在战斗打响后,保加利亚军队将听从牛大力上将的指挥,随时准备出击和稳固既得阵地。”

虽然任务不是很重,但斯拉米拉科夫中将和土尔其中将奥古坎德还是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部队被调动起来了,青年师配属两个旅的部队是第一个启程的,三万余人的部队在师长宋子寒的指挥下,以最快的速度向战略目标威里亚迅猛突进。

一时之间来不及调集充分卡车的青年师,开始凭着两条腿与时间展开赛跑,早一分钟到达,敌人被歼灭的可能性就更加多出一分。

在威里亚的希腊守军阵型还没有完全整理好,到达阵地的总共只有两万余人,指挥官马格其拉少将去并不着急,从基尔基斯到威里亚,按照正常行军速度,最起码也要四天,而这四天的时间,起码能有五万的士兵增援上来,阵地也一定非常完善了。

他的参谋长伯里闻多德准将显得和少将一样胸有成竹,的确,中保土的联军在战斗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作为生力军的美军已经在希腊登陆,希腊人坚信一定能打退中国人的进攻。

希腊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水,西南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境内多半岛、岛屿。协约国的军队随时都可以在各个地方登陆,支援希腊的战争。

历史上这个国家有着璀璨的古代文化,古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熠熠生辉。无论是在音乐、数学、哲学、文学,还是在建筑、雕刻等方面,希腊人都曾取得巨大成就。不朽的荷马史诗,众多的文化伟人就在这里诞生。

1460年希腊遭到奥斯曼帝国统治,1821年3月25日希腊爆发反土侵略军的独立战争,同时宣布独立,1829年9月24日,土军全部撤出希腊。

希腊几千年来经历过无数这样的战争,他们大多取得了胜利,文人气质浓厚的伯里闻多德准将相信这次他们的军队也一样可以得到奥林波斯山上诸神的庇护。

“少将,您认为中国人什么时候会打到这里来?”伯里闻多德准将漫不经心的问了句。

马格其拉少将冲了两杯浓浓的咖啡,顺手递给了准备一杯:“我想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四天,当然如果行动快的话三天也能到了,但那时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军队早就有了完善的防线和充足的军队,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