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国勇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要让英国这样,因为他知道在未来的战争中,战列舰充其量只配为航空母舰护航!
让英国人玩命的发展战列舰去吧,等到帝国的航母一出,那些巨大的战列舰只会成了航母的活靶子,等待他们的命运将只有在大海里沉没。
当然战列舰造还是要造的,毕竟帝国的航母在几年之内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谁的心里都没有底,所以全国六大造船厂中的上海、大连、广州在重点发展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马尾造船厂的主要任务是潜艇,而葫芦岛和秦皇岛,加上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海南造船厂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航空母舰的研制和建造之上。
中华帝国的第一艘航母的雏形是“战国”号巨型战列舰,当时就叫这个名字。
在“战国”正式海上试验的当天,帝国元首李国勇不远万里的来到了海南,他要亲眼见证一个时代的开始。
“这个叫什么名字?”李国勇指着海面上的庞然大物问道:“还有它的性能如何?”
海军部长赵灿薛说道:“这是‘战国’巨型战列舰,标准排水量10600吨,舰长180米,宽20。32米,吃5。56米。飞行甲板长158。6米,宽23米;动力由6台锅炉组成,2台蒸汽轮机,65000马力,最大航速29节。”
听着海军部长的详细介绍,李国勇微微皱了下眉头:“巨型战列舰?这名字不好,就叫它‘航空母舰’吧,听起来可比原来的名字威风多了。”
“航空母舰,航空母舰。”赵灿薛念了两遍,说道:“好像是这个名字好,那么我们管它叫这个名字吧。”
随着汽笛长鸣,“战国”号缓缓驶离了码头,向海面上建设驶。
在海的中央,漂浮着一艘用来当作试验的重型巡洋舰。
紧接着,岸上的众人在望远镜里看到几架飞机从“战国”号的飞行甲板上起飞,向着目标重型巡洋舰飞去。
当飞到巡洋舰上空的时候,几架飞机轮番向目标扔下了重磅炸弹,巡洋舰接二连三的被命中,不到20分钟的时间,那艘当做目标的重型巡洋舰就沉入了大海。
岸上才除了李国勇以外的所有人都看傻了,这是怎么样可怕的攻击方式啊,在航空母舰面前,或许敌人的战舰连一点抵抗的余地都没有。
“雪之,怎么样啊,现在知道我为什么那么重视航空母舰的发展了吧。”李国勇很有几分得意地说道,“中国航母之父”这顶帽子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了。
放下了望远镜的赵灿薛咂舌说道:“太可怕了,实在太可怕了,只要能让我有几艘航空母舰,咱们的舰队就可以横行海上,谁都不用怕了!”
“还不是很完善啊,还得继续进步。”李国勇叹息了一声:“而且这将是我们的秘密武器,除非到了海上决战的时刻,否则决不使用,我不会让敌人有任何的防范时间的!”
看着四周一片惊叹不已的声音,李国勇的表情严肃了起来:“你们给我听着,这是帝国的特一级机密,任何人只要胆敢泄露有关这方面的一个字,那么他的下场也只有一个,枪毙!没有任何商量,任何来求情都没有用!”
李国勇倒的确是说到做到,参与航空母舰的研制的一个上校,在一次喝醉了酒之后,向一个朋友透露了帝国正在研制一种超级军舰。结果第2天,立刻就遭到了党卫军的逮捕,没有经过任何审讯就直接被枪决。
只是可怜了他的那个朋友,只因为在朋友家喝了一顿酒,听了几句不应该听到话,从此后就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李国勇对于航空母舰的重视程度,已经到达了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因为李国勇知道,中国将来要想称雄世界,最为可靠的依赖就是航母。
“元首,南京来消息了。”唐衍匆匆走了过来:“安吉丽娜已经完全落入了我们的圈套中,‘射鹰计划’取得了初步成功。”
第318章 统一问题
李国勇这时候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航空母舰上,对唐衍的话有些心不在焉:“哦,这事你们去办就行了,要注意一下行动的隐蔽性。”
唐衍看了下边上的人,将李国勇拉到了一边,低声说道:“奥斯曼帝国的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恩维尔帕夏派来特使,要求再秘密贷款2500万英镑。”
“不给。”李国勇想都没想就说道:“真当中国是冤大头,想要钱就来拿,帝国的钱只给认为有培养前途的国家和组织,那个‘欧洲病夫’老子已经前后给了它700万英镑,现在居然狮子大开口要2500万,简直是想钱想疯了。”
曾经强盛无比,但现在连军队都要依靠欧洲列强提供军火和指挥的奥斯曼帝国,是个不折不扣的“欧洲病夫”,依靠列强之间相互争斗,衰弱的国家才勉强幸存下来。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曾经说过:“欧洲一直等待奥斯曼帝国的死亡,可是年复一年,这个病人却不甘死亡,衰弱的双手依然抓住巨大家业的钥匙不放。”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象足了中国的晚清,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和光绪一样根本就是一个傀儡,只不过实际掌权者从慈禧太后变成了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恩维尔帕夏。
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帝国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主人如果不是强悍的狮子,那就要成为别人猎取的羔羊。”而李国勇是很乐意成为猎取羔羊的狮子的。
为了充分控制住奥斯曼帝国,中德两国经过密约,德国人向奥斯曼派去了军事教官,中国人则提供了武器和资金,让曾经紧紧抱住英国人大腿的奥斯曼彻底倒向了中德。李国勇之所以那么乐意帮助奥斯曼帝国,是为了明年就要开战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做准备。
历史上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将以奥斯曼帝国的惨败而告终,并将失去全部的欧洲领土,这是李国勇不愿意看到的,奥斯曼帝国失败可以,但起码要在欧洲保留下一小部分土地,在一战时起到牵制协约国的作用。尤其是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塞尔维亚王国,绝不能让它如同历史上一样将国土面积整整扩大一倍。
至于奥斯曼帝国这次提出的贷款要求,李国勇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他们准备拿来购买两艘“无畏”级战列舰的。
这两艘战舰可是在一战爆发后,让原本想保持中立的奥斯曼帝国彻底倒向同盟国的最大本钱。
在真实的时空上,土耳其拿出了3000万美元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最先进的“无畏”战列舰,为筹措这笔巨款,穆罕默德五世甚至拿出钻石皇冠作为抵押。但在一战爆发前,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毫无道理地征用了原本属于土耳其的两艘“无畏”级战列舰,而且压根不提赔偿两字。在丘吉尔眼里,整个奥斯曼帝国还不如这两艘军舰重要。
英国没收两艘军舰的消息,给了土耳其政府当头一棒,穆罕默德五世恨透了傲慢的英国和丘吉尔,不再阻止政府倒向德国一边。英奥宣战的结果,使得英国舰队出入黑海的通道被封锁。
而后英国发动的为了打通黑海海峡的加利波利战役,一直不被英国人放在眼里的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竟然拼死抵抗,整个战役变成对英国军人的大屠杀。
要是李国勇现在把钱借给奥斯曼帝国,将来一战爆发后他们会不会再向曾经的主子英国人宣战可就很难说了。
“要向那个什么特使强调我们的困难。”李国勇想了下说道:“2500万是没有的,给他100万,特使20万,剩下的80万给恩维尔帕夏,表达我们对奥斯曼帝国的好感,以及对恩维尔帕夏本人的尊敬,在中国经济好转之后,我们会优先考虑给他们的贷款的。”
唐衍笑了下,元首这可是在明目张胆地贿赂了。
说到着李国勇叫过了总参谋长蒋百里:“方震,你组织个高级军官代表团,必须是少将以上的,最好把松坡、波成和子玉他们一起带上,明年秘密出访下奥斯曼帝国,时间呆得长一点,至于什么借口,随便你编一个吧;哦,对了,你也必须得去,手头上的工作再要紧也放一放。”
蒋百里不明所以的答应了下来,但还是很不理解,一个衰弱即将灭亡的腐朽帝国有什么东西是值得看的。
但蒋百里虽然是一名军事天才,毕竟不象李国勇那样拥有着比他多上百来年的知识。
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虽然准头和效果根本不值得一提。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也开始大量地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
而为了隐蔽军队开始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明显,这一切都将对以后的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李国勇要让他的将军们知道什么才是现代战争,他要通过巴尔干战争让将军们的思维有一个质地飞跃,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一战中横扫一切军队。
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边,是中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素有天涯海角之称。在汉武帝时派出10万大军南征,平定南越国的叛乱而从此把海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这里在中国古代是用来流放罪臣,接纳因躲避战乱而来此的难民的地方,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被流放于此。
实际上海南是相当美丽的,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而且海南也人才辈出,从宋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元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明代名医、经济思想家丘浚,还有流芳百世的清官典范海瑞,无一不是出自海南。
驻扎在海南的帝国军人和船厂工人,在最初知道要开拔到海南时,一个个都摇头叹气,但一旦到了岛上,几乎个个都乐不思蜀,再也不想回去了。
而才随着帝国军舰从硫球赶到海南,向元首汇报硫球内迁工作的杨河,从一踏上海南也立即被这里的景色所迷住,末了还对身边的陶自强说了一就:“将来要是我犯了什么罪,最好判决我流放到这里。”
可惜冷冰冰的陶自强从来不会被任何笑话所打动。
等杨河在陶自强的带领下进入到了元首的住处,发现帝国的几位情报、行政和军事高级官员都已到齐,滑稽的是,每个人都穿着海南的特色服装,短袖短裤,一眼看去花花绿绿的,也分不出谁是将军,谁是部长。
“杨河啊,辛苦了,先坐下吧,一会我也让人给你弄套,这衣服穿在身上不错。”李国勇今天看来心情非常好:“穿到这衣服我想到了帝国的服装,你看咱们的老百姓,出去穿什么的都有,有穿西装礼服,头上和洋鬼子一样戴着个高帽子的,有穿着长袍马褂的,我看得把服装统一一下,弄个汉服之类的出来,动员帝国的军民在聚会过年的时候统一穿着,被老和洋人去学那些穿戴。”
“不光是服装问题,其它方面我们过去也商议得差不多,到了该实行的时候了。”经济建设部长曾道富一如既往的叼着他的大烟斗:“帝国国内咱们不说,在日本、朝鲜和大中华联邦内,主流货币是中华币,主流语言是汉语,我看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这‘主流’两个字可以去掉了,统一使用汉语,统一使用中华币,统一穿着汉服。我看用不了20年,这些地方的人将会彻底地汉化,帝国也不用再为这些地方操心了。”
蔡锷接口说道:“还有军队中军官的指挥刀,到目前为止帝国军人使用的军刀样式还是过去的,我看以后使用我们的唐刀做为军刀就非常不错。中国刀剑历来讲究平直端正,从战国铜剑到汉代铁剑,一直到后来的宝刀宝剑,无一不是端正平直的;咱中国人不但人要行止端正,连刀剑也要端端正正。汉唐时期的刀也是端正平直的,从汉环首刀到唐刀,都是刀身挺直,入鞘则朴实无华,出鞘则锋芒毕露。我自己就做了这么一把,你们大家看看怎么样。”
说着蔡锷拿过了一把唐刀递给了元首。
李国勇从刀鞘里将刀拔出,一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无论从质地还是在样式上,都非常适合做为军刀使用。
“好刀啊!”李国勇收刀入鞘,将它交给了身边的陶自强,赞不绝口:“松坡啊,你这把刀很不错,从现在开始帝国各级军队军官全部使用唐刀为标准指挥、礼仪用军刀。至于你的这把刀,松坡啊,打个商量,就当送给我了。”
蔡锷当时就傻眼了,自己这把刀是聘请名师打造的,前后花了不少心血,被自己爱若性命,这么一转眼就换了主人了?自己好好的拿出来现什么宝?摊上这么个元首也算是自己倒了大霉。
李国勇也不管心疼得要命的蔡锷,对杨河笑道:“杨河,硫球岛的内迁事宜进行得怎么样了?”
都说元首威严,冷酷无情,连至交杨度都说废就废,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正在沉思中的杨河被元首一问,急忙说道:“一切进展顺利,硫球对内迁绝大多数都是赞成的,有些实在不愿意离开的,我们也没有勉强,估计到下月中旬就可以全部完成迁移。”
“什么,那么快?”李国勇瞪大了眼睛:“从你上任到现在才多长时间,那么就能够完成?”
“搬迁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强迫性行为?有没有损害到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曾道富也有些怀疑,不放心地问道。
杨河很快回答了他的疑问:“绝对没有,元首夫人那朵曾经几次去过硫球,视察阿霸族的搬迁情况,她可以证明绝对没有出现您所说的情况。”
李国勇上下打量着杨河,看起来曾争说的不错,这个人还的确是个人才,虽然在一些问题上老和自己唱反调,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可堪重用的。
“硫球的事做的不错,”李国勇想了一下说道:“这次回来你也不用再回去了,我会找人接替你在硫球的工作,你在海南歇几天,然后和我一起回去,以后你就出任亚洲事物处理部的部长职位吧。”
杨河愣了一下,自己身为杨度的亲戚,进步党退党党员,竟然一下子升到了部长的职务,这让他一时有点回不过神来。
李国勇不理会杨河吃惊的样子,说道:“我这次回去以后,准备以江苏为试点,提高税收。”
“这个绝对不行!”王清源和曾道富几乎同时大声反对,王清源说道:“提高税收势必加深民众负担,将对政府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一岩先生,你听我把话说完。”李国勇估计到了他们的反应:“我提高税收可不是给政府或者我自己敛财,而是将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
李国勇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幅度增加的税收收入,将同样用在民众身上。
在他的设想里,中国要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内容复杂、体系全面的庞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保障、住房补贴、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等。中国的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将进入了社会保障网。
而每一个进入中国的外国移民,将获得政府每月支付给他们的金钱资助,鼓励他们学习汉文化,一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
当然这还只是个设想,能不能行得通还很难说。
第319章 雷霆小组(一)
听完了元首地介绍,王清源和曾道富这才松了口气,构想是好的,将来带给民众的实惠也是巨大的,但问题是中国的民众会不会一开始就接受元首的一番好意。
中国的老百姓已经被清朝末年那些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弄怕了,所谓“万岁”即是“万税”,现在好容易生活好了,政府突然宣布大幅度提高税收,有可能造成民间的极力抵触。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这个“高税收、高福利”计划真的的确不错,利国利民,一旦真正开始了一段时间后,中国的老百姓一定会感谢元首,感谢政府的。
有的时候做为看着李国勇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王清源,实在搞不清楚自己这个得意女婿的行为做事的方法。从他的文化程度来看,估计连私塾都没有念完,四书五经一部也背不出,可偏偏知道的事情从军事到历史,从政治到经济,好像个个都知道一点;为人的性格方面,以前总让王清源觉得更象个无赖,但就是这个所谓的“无赖”,打倒个一个又一个比他聪明,比他勤奋的敌人;明明在国内搞着独裁,可又是最反对皇帝制度的。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元首女婿的肚子里总有着希奇古怪的点子,而这些点子在事后总会被证明是正确的。
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知道各位在想什么。”李国勇慢悠悠地说道:“你们怕老百姓反对对吗?所以我只是先在江苏做一个实验,江苏是我们的发家之地,这里的老百姓对政府是极度信任的,只要在江苏做出成绩来了,让老百姓真切地看到了实惠,将来再推广到全国就变得容易了。”
王清源嘀咕了声:“反正你说的总是正确的,就按照你所说的办吧。”
这时候唐衍走了进来,脸上似笑非笑地说道:“南华共和国那出了件滑稽事。”
见大家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唐衍把张电报随随便便地捏在手里说道:“刚才接到南方华夏民族共和国总统李天正的电报,说最近在他国内阿那罗丹地区,有个叫达瓦诺的人,打着什么解放婆罗洲,驱逐中国人的旗帜,在阿那罗丹成立了个‘阿那罗丹民主共和国’,公然和李天正政府抵抗,而且还像模像样的对南华共和国控制的城市发动了几次攻击,李总统请求向南华共和国增派援兵。”
“对于这种叛逆者有什么好说的,镇压,坚决镇压!”曾道富不以为然地说道:“南华共和国在做什么,他们的军队呢,他们的刺刀呢?还有我们驻扎在那里的军队在哪里?”
蒋百里帮着唐衍解释道:“曾部长是这样的,南华共和国的军队正在帝国接受整编培训,而我们驻扎在南华共和国的军队也到了换防的时间,由于国内接替他们的部队也正在大面积更换武器,耽误了开拔的时间,所以这段时候南华共和国暂时出现了一个军事上的真空期,主要由当地警察负责治安。不过不要紧,在大中华联邦内还驻扎着我们的大军,随时都可以把叛乱分子镇压下去。”
“不用动用军队。”李国勇摆了摆手:“这种人不值得开动我们的国防军,把咱们新组建的‘反恐快速反应部队’派过去就行了,将那个什么达瓦诺抓住交给李天正就行了,另外这事给了我个想法。”
元首一有想法,不知道哪个国家又要倒霉了,这是在场所有人的想法。
李国勇一边盘算着一边说道:“咱们未来的国策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国防军现在在越南有两个师的兵力,随时可以开进越南的有7个师,我一直都在考虑以什么方式协助越南人民正义的反法斗争,现在办法有了,以反恐的名义!”
“反恐的名义。”几个人念叨了几遍这个从元首嘴里迸出来的新鲜名词。
其实这个名词对于李国勇来说一点都不希奇,在他那个时代可是隔几天就能听到的。
李国勇所说的“反恐快速反应部队”,正式的称呼应该为“中华帝国国防军特种大队雷霆小组”。进入“雷霆小组”的人员要经过极其严格的挑选,他们不仅一个个都是从本来就精锐无比的特种大队里再次精心挑选出来的最优秀人才,他们不但是武器等各方面的专家,而且一个个都体形健美。他们接受过特种训练,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适应任何恶劣的环境,他们肩负着特种侦察作战、城市游击战和反恐怖活动这三大任务。
“雷霆小组”共拥有成员260人,其中60人为一线作战队员,队长是国防军特种大队大队长庄剑的爱将,27岁的东北汉子鹿超。
当庄剑把命令下达给他后,鹿超乐得快要蹦起来了,自从组建了“雷霆小组”之后,除了每天无休无止地训练外,鹿超最盼望的就是单独执行任务,虽然抓那个什么达瓦诺看起了也简单了点,但毕竟有总比没有强。
“鹿超,我警告你,这是‘雷霆小组’第一次单独执行任务,你要给我搞砸了,自己脱下军装滚回老家去。”庄剑不放心地说道:“你们的任务只有一点,就是抓住达瓦诺,还必须是活的,同时在这次行动中不允许有一名队员牺牲,明白了吗?”
庄剑这么做是有考虑的,第一次行动如果就出现重大伤亡,那么将会给队员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最关键的就是这支部队中的60名一线作战队员,简直就是用金子堆起来了的。曾经有人专门计算过,一名“雷霆小组”的队员,从进入接受训练,到可以执行任务,每个人将花费10万以上中华币,这还没有算上他们的装备。
“放心吧,头,”鹿超自信满满地说道:“就那些叛乱分子,不够我们看的,咱不会给你丢脸的。”
已经升为特种大队副大队长的王易提醒道:“行动关键是要迅速,南华共和国那里地形复杂,万一第一次失手,那么达瓦诺将很有可能流窜到山地树林,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你们周旋,到那时再想抓到他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庄剑补充了句:“到时候边境上的帝国军队会协助你们的,不过为了确保你们行动的成功,国防军将暂时不会开进南华共和国,因此你们要和南华共和国的人配合好。”
这时在南华共和国,李天正也焦虑万分,所谓的“阿那罗丹民主共和国”已经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骚动,达瓦诺的军队完全是一群土匪,不断的在警察力量薄弱的地区烧杀劫掠,而南华共和国送往中国境内的军队大概还有半年才能完成训练。
虽然中国已经答应尽快派部队前往平叛,但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却一直没有动静,最近一段时候,甚至在首都外围都听到了枪声。
新任驻南华共和国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吴健辉笑着安慰他道:“总统,不用着急,相信帝国的部队已经在路上就快要到了,达瓦诺那班小蟊贼掀不起多大风浪的。”
从答拔口阻击战中幸存下来的唯一一名中国军官吴健辉,在侥幸拣回了一条命之后,官职由少校升到了中校,同时被就地委任为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他本人对那伙叛乱分子倒没有什么担心的,一群乌合之众,虽然他手头没有帮他们彻底歼灭的力量,但就凭着顾问团的军官组织起来的队伍,才足够防卫南华共和国的首都了。
唯一让他觉得疑惑的,是叛乱分子手里精良的武器,这明显是哪个国家支援给他们的。吴健辉已经把这个情报汇报给了国内,国内也非常之的重视。
“昨天又有四个村子遭到了匪徒的洗劫,损失惨重,有十个人受伤,一人死亡。”李天正愤怒地说道:“在这次叛乱平息后,我将考虑在共和国国内进行一次非华人的大清洗,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正说着,总统办公室的秘书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大声说道:“来了,来了!”
“什么来了?”李天正很不满秘书的失态。
秘书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中国的援军已经到达了首都,现在正在外面。”
李天正和吴健辉大喜,快步走了出去,看到总统府穿着奇怪衣服的中国士兵正在忙碌而井井有条地卸着大包大包的行李,吴健辉向李天正解释道中国军人穿的叫“迷彩服”,这种样式的是专门用来进行山林作战的。
李天正心不在焉的“哦”一声,心里有些失望,援兵看起来最多只有200人左右,而叛匪根据掌握的情报,足足有2、3000人之多,虽说中国的士兵骁勇善战,但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消灭10倍于己的敌人吧。
说实话边上的吴健辉也有点奇怪,国内怎么就送这么点人来,要着靠着这么点人就能平息南华共和国的叛乱,自己早就带着军事顾问团的兄弟们上去了。
当听到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鹿超介绍完部队情报,李天正和吴健辉更加惊讶了,按照鹿超的说法,这个所谓的“雷霆小组”真正用来作战的只有区区60人,其他人全是为其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
中国是不是最近几年仗打得太顺,开始骄傲起来了,以60人去对碰2000人,简直是去送死的,李天正叹了口气想到。
不过吴健辉倒想起是听过有“雷霆小组”这么支部队,它们还有个外号叫“黄金部队”,意思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象黄金那么珍贵。
看着两个人的反应,鹿超笑了下:“总统阁下,吴中校,咱们先去看下地图,和我说下情况吧。”
从吴健辉的介绍来看,“阿那罗丹民主共和国”主要盘踞在以阿那罗丹为中心的山林地区,其中匪首达瓦诺今年40岁,为人机警凶横,熟悉当地地形,估计他的老巢在阿那罗丹边上的蚵布望山中。
蚵布望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在那三面悬崖,唯一的一条路狭小弯曲,只要有两挺重机枪守着,一个团的正规军也打不上去。
“看来这个什么达瓦诺还蛮会选地方的。”鹿超轻松地笑道:“这山好,下面守着,上面还能喝个小酒什么的。”
李天正看到这名中国少校满脸不在乎的样子,善意地提醒道:“少校先生,我必须要告诉您,叛匪最少有两千人以上,蚵布望山上也盘踞着五六百的匪徒,恕我直言,您带来的士兵实在太少了,恐怕非但要无功而返,还会遇到伤亡。”
只顾低头研究着地图的鹿超说道:“放心好了,总统先生,元首既然把我们派出来,我们就一定会想办法完成任务的。”
“那么好吧,我现在就去帮你们安排向导。”李天正摇了摇头,叹息着走了出去。
等他一离开,吴健辉问道:“兄弟,给老哥透个底,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握别到时候命没了事小,丢了帝国军队的面子可就难堪了。”
鹿超把头从地图上抬了起来,笑道:“放心吧,咱什么时候给帝国的军队丢过人,用不了三天时间,我就会把那个达瓦诺给你抓来,没有了首领,那些叛匪能够做什么?”
半信半疑的吴健辉说道:“还有个事你在行动的时候注意下,看看叛军里有没有外国人,有的话尽量抓回来,实在不行也要弄清楚他们的国籍和确凿的参与指挥叛乱的证据,这点你无论如何一定要记牢,它的价值可要比达瓦诺重要多了。”
没一个小时,李天正就领来了向导,那是个50来岁的华人,而这个时候“雷霆小组”的士兵们也做好了准备。
这些人一个个面孔涂的时漆黑,身上带满了希奇古怪的器具和武器,有的连吴健辉这样的职业军人都叫不出名字。
第320章 雷霆小组(二)
“头,看来要上去还真有些困难,这山的地形实在太好了点。”一名“雷霆小组”的成员拿着望远镜观测着蚵布望山说道:“你看,正面唯一一条上山的路实在太狭窄了,咱们摸上去绝对不可能不让对方发觉的,三面又都是悬崖,唯一可以攀爬的就是朝南的一面。”
鹿超放下了望远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