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火河山-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西方蜘蛛

【由文,】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001章 胸怀大志的李大志

做为一个流氓,李国勇是从小就胸怀大志的!

虽然大学第三年被勒令退学,虽然上班才一个月就被公司无情地开除,虽然亲戚朋友因为自己长期的骗吃骗喝而早就不鸟自己了,虽然自己在黑社会组织也做着最底层最下贱的工作——拉皮条的,虽然……虽然……

但李国勇还是坚信自己将来肯定是要做大事的料。

虽然每次自己一说出这个想法,总会遭到身边伙伴的哄笑,并因此而有了一个外号:

——李大志!

“大志啊,送冯少爷去贵宾房。”

“大志啊,让小娟快点,李老板可等急了啊。”

“大志,给我买两包烟来。”

……

李国勇一边嘴巴里应着,一边喃喃咒骂这些该死的东西:有没有一点职业道理,老子是拉皮条的,可不是跑杂的!

“大志,过来,赵大少又喝高了,送他回去。”

“哎,来了。”李国勇屁颠屁颠的一路小跑着过来,这可是个好差事。这个赵大少可是“帝王夜总会”出名的冤大头,酒量不大喜欢喝,每次都喝到醉醺醺的,一喝醉就喜欢成百上千的打赏,李国勇在他身上可是很发了一笔小财。

开着赵大少的宝马,一路上李国勇都在盘算着这次能得到多少赏钱,算上自己的积蓄,明天就能换台电脑了,现在家里的老爷机,早该退休了。自己怎么说也是黑社会里学历比较高的,再用这样的老爷机,有失身份。

正想着,坐后排的赵大少开始发酒疯了,从后面一把抱住了美滋滋开着车的李国勇乱啃乱摸:

“阿红,宝贝,让哥哥亲亲。”

毫无防备的李国勇双眼一下被赵大少的手蒙住了,本来就是半吊子开车水平他吓的连打方向盘:“大少,大少,你放开,放开啊。”

“嗵”的一声,宝马栽进了旁边的湖里。

第002章 救驾

李国勇终于醒了过来,脑袋昏昏沉沉的,自己感觉好像睡在床上,周围似乎还围了好些的人。

“醒了醒了!”

“阿弥陀佛,总算救过来了。”

“快去通知皇上!”

四周嘈杂的一塌糊涂,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皇上?李国勇费力的将目光投向了周围,这一看,可把他吓坏了。这,这身边的人怎么尽穿着些古代的衣服?看样子,象,象,对,是清朝的衣服!

李国勇一个激灵,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子坐了起来,然后想起了什么,往后脑上一抓,辫子!真的有条大辫子!

完了,自己回到了清代!

本来自己无家无室的,倒也没什么不好,可在这没有电脑,不能上网的年代,可怎么活啊。老子在起点,还有几部小说没有看完啊!那些该死的作者,就不知道一天来个十几更什么的,这下滑稽了,老子再也看不全这些小说了!

边上的那几个太医,宫女看到李国勇失魂落魄的样子,纷纷劝慰:“李侍卫这次勇救皇上,这功劳可立的大了,小的们今后就指望着大人多多提携了。”

“什么,我救了皇上?”李国勇莫名其妙。

一个模样挺清秀的宫女看着李国勇傻楞楞的样子,抿嘴笑着:“那天在园子里,要不是李侍卫奋力护住皇上,那掉下来的大树枝,可就要伤了皇上的龙体了。”

又个太医谄媚地道:“李侍卫被树枝砸中脑部,一直昏迷了整整一天,皇上严旨救治,小的李金安拼着一日一夜不睡不吃,赖着皇上的洪福,大人体格的强壮,终于不辱皇命。”

我呸,一日一夜不睡不吃,你蒙谁呢?不过李国勇想归想,却总算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个倒霉的侍卫生前救了这个什么什么皇上,自己穿越时空附在了这倒霉鬼的身体里。

想通了这一节,李国勇开始兴奋了。救驾的大功啊,在哪个朝代那可都是最大最大的功劳了,不是有句俗话叫“功高不过救驾”吗?发达了,这次发达了!在自己的那个年代,老子可是受尽了歧视,现在就凭着这份大功,高官厚禄,金银财宝,飞黄腾达,那是少不了了。

扬眉吐气啊,光宗耀祖啊!

李国勇开始感谢那次车祸了。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李国勇试探着问道:“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对了,我现在头晕晕的,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李金安满脸带笑:“大人想起来就好,现在是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扑通”李国勇直挺挺的倒在了床上。

李国勇别的本事没有,但记忆力超强,而且对历史从小就有一种狂热。光绪二十四年,那就是1898年,这一年的9月21日,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戊戌政变啊,今天是九月十九日,这该死的光绪两天后就要被慈禧那老妖婆关在中南海瀛台了,自己还指望飞黄腾达?先想法子保住自己的脑袋吧。

天那,为什么自己这么命苦,在自己的那个年代郁郁不得志也就算了,天杀的回到古代,也不让老子遇到个什么康熙乾隆的,偏偏碰到了比自己还倒霉的光绪!

看到李国勇倒下,李金安吓了跳,难道这位杨大人病又发了?可一搭脉,奇怪,没什么啊?

那个宫女倒是催促起来:“大人,皇上就要到了,您快更衣吧。”

考虑着怎么保住自己脑袋的李国勇,跟个傀儡似的任由摆布,偶一抬头,看到铜镜中的自己,发现相貌居然和那个时代的自己一模一样。还是那么一普普通通的,扔到人群里保证找不着的那种。

李国勇开始咒骂起老天:让老子回到这鬼时代也算了,您老人家倒行行好,怎么着也给我一潘安的长相啊!

正胡思乱想间,一声尖利刺耳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李国勇学着身边的人跪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听到一个和悦的声音说道:“免了。”

抬起头的李国勇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张有些苍白的年轻的脸,难道这就是光绪?

果不出其然,这人道:“明逸啊,你这次立了大功啊,很好很好。”

明逸是什么东西?难道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字?这点李国勇还是很清楚的,古代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除了姓和名外,都还有个什么表字:“此乃臣的本分,何功之有。”故作谦虚的李国勇心里发笑,哥们,玩虚的老子可比你玩的好。

光绪果然非常高兴李国勇的态度:“好,很好,你本是从五品四等侍卫,现在朕封你正五品三等侍卫,再赏穿黄马褂。”

李国勇一边叩头一边暗自咒骂古代这磕头的规矩。等他谢恩起来,边上的一干马屁精纷纷祝贺。苦笑着的李国勇一边应酬,一边想着怎么脱难。

看到光绪神采飞扬的脸,李国勇忽然心头一动,想到了历史上的这几天发生的事。9月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

想必现在的光绪,一定被袁世凯所蒙蔽,死到临头还自以为大局在握了吧。

想到这,李国勇脑筋飞速运转:是告诉光绪,你丫的早就被袁世凯给老狐狸出卖了,赶快想着怎么保命吧;还是想办法向慈禧告密,出卖一把光绪?这老太婆可是掌握了现今中国的所有权利啊!

心里算盘扒拉来扒拉去,到底还是流氓的本性占了上风,过去自己虽然很同情光绪,还有那“戊戌六君子”,不过现在自己的脑袋才是头等大事,万一慈禧一高兴,那自己发达大计可就有指望了!关键问题是怎么见到慈禧,离“戊戌政变”可就只有两天了。

正在兴头的光绪哪里知道面前这流氓心里的想法,还当他被自己的恩宠所感动着:“明逸啊,你今后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朕还有很多事要依仗着你啊。”

按照光绪的想法,堂堂一个皇帝的身边,除了谭嗣同等寥寥几人,居然全是那个垂帘听政的老太婆的眼线,好容易出了李国勇这么个忠心耿耿的侍卫,怎么着也得多拉拢拉拢。

还没等光绪继续勉励,他就看到一个让他皱起眉头的太监走了进来。皱眉头归皱眉头,光绪还是努力让自己挤出一点笑意:“李安答怎么来了。”

李安答?李莲英?李国勇一怔,这老东西可是慈禧身边的第一大红人,自己可得加紧了拍拍他的马屁。

李莲英尖着难听的声音:“给皇上请安了,老佛爷听说忠心救主的李侍卫醒了,所以特命老奴把李侍卫带去给她老人家瞧瞧。”

光绪还没怎么地,李国勇乐了:哈,真是想到瞌睡送来枕头啊!

这边光绪没奈何地叹了口气,拍了拍李国勇的肩膀:“明逸啊,既然老佛爷有旨,你就去请安吧,别忘记还要回来当你的三等侍卫!”

这句话明显就是告诉李国勇,他这官可是光绪赏赐的,别忘了自己的恩情。

兴奋中的李国勇哪会管到光绪怎么想的。

第003章 升官

一路上,李国勇施展开了全部绝学:那个时代自己从事拉皮条的绝招“马屁神功”,对李莲英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李莲英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他见识再多,对李国勇那个时代的种种新鲜话语也是闻所未闻,加上他又遇到了李国勇这个脸皮数一数二之厚的流氓,慢慢的,他的脸色由阴转晴,又逐渐的笑容开始浮现。

李国勇抓紧时机,再接再厉:“公公您是不知道,我们这些下面的侍卫,对公公您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此时的李国勇,简直太感激周星驰和他的“鹿鼎记”了,能使自己现成的用上这史上最无敌的马屁。

李莲英呵呵笑着,摸了摸一点胡子也没有的下巴:“想不到咱家在下面的人缘倒还可以。”

“我们下面这些人,对公公您的尊敬那是没得话说的,”李国勇也算得机灵了:“公公,小人这是第一次去觐见老佛爷,您老可得指点一二啊。”

李莲英点了点头,“晤”了一声:“你个小猴崽子给我记住了,想要保住自己的脑袋,那老佛爷问什么你可就得答什么,可不许藏着掖着,到时老佛爷一高兴,咱家再在边上给你美言几句,那时候有得你小子乐的了。”

大喜过望的李国勇连连点头:“公公怎么说小人就怎么做,小人有了好处,绝不敢忘了公公的大恩。”

来到了储秀宫的门口,看着进去通报的李莲英的背影,李国勇感慨万千,说实话,对于即将见到的那个祸国殃民,将中国拖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老太婆,李国勇是打心眼里痛恨的。在自己的那个时代有的时候自己也会瞎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回到这个时候,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做一番大事业,挽救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让它象一朵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之巅!

不过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后,自己第一想法却是怎么保住脑袋,象条狗一样在那个死太监的身边乱转,难道自己真的命中注定只能是个拉皮条的?

不管有什么雄心大志,等自己先活下来再说吧。

“宣李国勇觐见!”

随着太监的传话,李国勇战战兢兢地走了进去,远远地看到一个坐那的女人,急忙跪下道:“奴才李国勇,恭祝老佛爷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听到这新奇的词,上面的慈禧明显格格笑了声:“小李子,这话倒听着新鲜。”

又听到李莲英也笑着说:“奴才早说了这小猴崽子机灵着呢。”

慈禧挥了挥手:“给他看张座。”

李莲英急忙上前,让李国勇站起,一边悄声道:“老佛爷赏座,这恩典可大了。”

李国勇心里咒骂了句:我草,给我张座位就算恩典了,这都什么人啊。脸上却还是必恭必敬的:“多谢太后赐坐。”

待李国勇坐下,慈禧立刻就换了副脸:“听说李侍卫前几日奋不顾身救了皇上?”

李国勇立刻说道:“那是皇上的洪福,臣哪有什么功劳。”

慈禧点了点头:“今儿个皇上赏了你个什么官啊?”

“正五品三等侍卫,赏穿黄马褂。”

慈禧鼻子了“哼”了声:“这皇上岁数是越来越大,心眼可是越来越小了,救驾这么个大功,才赏了个正五品三等侍卫。这样吧,今儿个我就做回主,升你为一等侍卫,正三品。”

李国勇忙不迭的跪下谢恩,不过心里很清楚,慈禧这是开始在拉拢了。要不是自己来自未来,早知道这老太婆是什么样的人,否则还真就对她感恩戴德了,正五品一下跳到了正三品,换个人还真非得对慈禧死心塌地不可。

等李国勇重新坐定,慈禧不紧不慢地说道:“李侍卫啊,前些个日子,皇上都做了些什么啊,说来给我这个老太婆解解闷。”

得,正题来了,李国勇心说老婆子哎,咱们演戏就演足吧。“扑通”再次跪下,立刻泪流满面:“太后,臣死罪,死罪啊!”

“李侍卫这是怎么了啊?”慈禧不阴不阳的说道:“怎么着就哭了啊?”

李国勇简直是嚎啕大哭了:“太后待臣恩重如山,可臣有负太后啊。”他简直开始佩服起自己的演技了,奇怪,自己的那个时代为什么就没有哪个导演看中过自己呢?

慈禧脸上掠过一丝阴笑:“起来,有话好好说。”

李国勇好容易止住哭声,依旧跪在地上:“回太后,皇上16,17日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大人,密授侍郎;18日夜,皇上又令谭嗣同大人密访袁世凯,似乎皇上想做些什么,臣官小职微,具体的,就真的不清楚了。”

其实光绪想做什么,甚至最后的结果如何,李国勇心里是贼亮贼亮的,但要自己说出来,那就不合情理了。

突然慈禧用力一拍桌子:“该死的奴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上被身边的小人挑唆,你们为何不劝阻?又为何不上报哀家!”

李国勇心说死老太婆你就装吧,袁世凯那鬼孙子早向你汇报过了,脸上露出一片惊恐:“太后息怒,太后息怒啊,臣当时不过一普通侍卫,这些事,哪轮得到臣来管啊。”

李莲英一边道:“老佛爷,李大人还是忠君爱国的,虽然有知情不报之罪,依老奴之见,还是让李大人戴罪立功吧。”

慈禧好像气消了不少:“李国勇,你可愿戴罪立功?”

李国勇实在是佩服慈禧和李莲英,比自己演的还出色,这演技不拿奥斯卡,那绝对是评委瞎了眼。

“臣李国勇诚惶诚恐,从此后惟太后之命马首是瞻!”

慈禧点了点头:“皇上之所以这样,全是那些维新派搞得我们母子失和,这么着吧,你去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这八个逆臣给我抓来,你是皇上身边的人,救过皇上,今儿个皇上又升了你的职,他们想来不会对你疑心,记得了,不许使一人漏网!”

李国勇这次是真的傻了。

这从谭嗣同开始的六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戊戌六君子”啊,合着这六人是被自己抓的?那自己在历史上成了什么了?

李莲英一看杨勇傻在那,急得使了个眼色:“李大人还不领旨!”

回过神来的李国勇急忙道:“臣领旨谢恩!”

慈禧懒懒地道:“就这么吧,你点好人手,明儿个晚上就出发。我也有点乏了,你跪安吧。”

(注:历史上的谭嗣同实际上被捕于25日,28日与林旭等六人遇害。蜘蛛将时间提前了一点。)

第004章 千古名臣

出了门的李国勇,平生第一次陷入了沉思。

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妨碍中国进步的帮凶。去抓谭嗣同,这个甘为中国变法流第一滴血的维新派,可比康有为,梁启超的骨头硬多了,自己实在下不了这手去抓他。不过再想想,砸了那老太太交给自己的差使,先前的一番演戏白演了不说,万一老妖婆一怒,自己的脑袋……李国勇想想就倒抽了口凉气。

夜晚的风有些凉,李国勇不由打了个寒战,这个寒战倒让他忽然想到了个问题:自己虽然救了皇上,但说到底,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侍卫,既无权又无势,光绪和慈禧随便哪个伸个小指头都能把自己给掐死,他们又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拉拢自己?

难道生前的这个“李侍卫”,身上有什么秘密吗?

“大人,府上的福管家正在侯着您。”那个服侍过李国勇的小宫女的话把他从胡思乱想中拉了回来。

福管家?府上?李国勇皱了下眉头,难道是生前这死鬼的家?李国勇虽然纳闷,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道了个谢,匆匆走进了自己的房子。

房子里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一见李国勇进来,明显地松了口气:“孙少爷,您可回来了,老太爷吩咐我,今晚上无论如何把您带回去趟,马车已经给您安排好了,守宫门的侍卫爷们小的也都打点好了,孙少爷,咱这就出发吧,老太爷这两日身上不利索,别让他老人家等急了。”

现在的李国勇是一脑门子雾水,这什么和什么啊。嘴里支吾了两声:“现在就走?”

那个福管家“哎”了声:“老太爷还说了,让您赶紧着点,趁着天明还得把您送回来,不然耽误了您明儿个的大事那可不成了。”

李国勇一听这话心里一紧,这位“老太爷”难道知道明天自己要去抓维新派的事?这可是慈禧才差下的差使啊,这“老太爷”这么神通广大,已经知道了?

生怕漏馅的李国勇不敢多问,随着福管家上了辆不起眼的小马车,福管家将帘门一拉,自己往车把势身边一坐,低声道:“快。”

马车在紫禁城内一路小跑,来回巡逻的卫士视若未见,这就让李国勇更加感到自己的“老太爷”大有来头了。他也知道,在紫禁城内骑马驾车,那可是大清皇帝对高官宠臣的特殊恩赐。

到了城门口,更加了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他在马车里听到外面一个人笑着说道:“福爷,这就走啊。”

福管家拱了拱手:“我家老太爷听说孙少爷伤好醒了,想念得紧,赵爷,还得烦您留着门啊,丑时前我家孙少爷就回。”

那个赵爷声音里满是笑意和讨好的味道:“福爷,瞧您说的,到了帮我问下老中堂安,就说赵爽改天得了闲定去给他老人家请安。”

这几句话让车内的李国勇的一颗心“突突”跳了起来,老中堂,李中堂,难道这位老太爷,竟然是……

自己要猜的没错,这次我李大志真的是拣到宝了!

走了小半个时辰,车子停了下来,帘门掀开,福管家道:“孙少爷,请下车。”

下了车的李国勇,第一看到的就是一座寺庙,上面三个大字——“贤良寺”!(注①)

李国勇看到这寺,心中立刻一片雪亮,再无怀疑。这位“老太爷”,自己的爷爷(也许正确的叫法,应该叫生前那个死鬼的爷爷),正是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以一己之力独撑晚清危局,死后备受争议的李鸿章!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慈禧和光绪都那么看重自己,拉拢自己,哪是什么救驾的功劳,压根就是为了笼络自己的“爷爷”,手握大权的李鸿章!(注②)

什么都通了,李国勇甚至想起了李鸿章可不正是有个孙子叫“李国勇”的吗?那个时代的李国勇,素来是很同情李鸿章的,对他的家族也有些了解,如果记的没错的话,自己应该是李鸿章第二个儿子李经述的第五子,也就是最小的那个。(注③)

一条金光大道正在向着自己招手,李国勇莫名的开始兴奋了,下面就看自己能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际遇了!

“孙少爷,您这是怎么着了?”福管家看着脸上一会茫然,一会惊讶,一会兴奋的李国勇问道。

李国勇赶忙从兴奋里回过神来,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没什么,车上坐着闷气,有些头晕。”

随着福管家的带路,两个人走到了贤良寺西院落的一座房子前停下,福管家止住了脚步:“孙少爷,老太爷就在里面,您请。”

按住自己“扑通扑通”乱跳的心,李国勇深深地呼吸了几口,努力使自己激动的神情平静下来,在福管家异样的目光下,他推开了那扇门。

屋里很亮,屋顶挂着盏很大的吊灯,一个清瘦但却显得非常精神的老者闭着眼睛悠闲地躺在一张躺椅上,边上的茶几,放着一杯晶莹剔透的葡萄酒。(注④)

这就是那个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的千古名臣李鸿章?

李国勇却更无迟疑,心中叹着果然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前恭恭敬敬到磕了个头:“孙儿给爷爷请安了。”

李鸿章睁开眼睛:“哦,是明逸来了啊,来,到爷爷旁边坐下。”

待李国勇坐定,李鸿章慢悠悠地道:“你为皇上受了伤,我和你父亲很是牵挂,现在好利索了没有?”

这句平平常常的话一出,李国勇眼泪都快下来了。李国勇在自己的时代其实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原本是一兵工厂的高级工程师,李国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在一次事故中双双身亡。政府发的一大笔抚恤金,被自己该死的亲戚瓜分一空,这才造成了一个大好青年终于堕落成了一个流氓,拉皮条的,使用对于家庭的亲情,李国勇不知多少时候没有感受过了。李鸿章这普普通通的一句关怀的话,让李国勇瞬间感受到了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温情,也让自己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强制压抑着内心的波动,李国勇道:“叫爷爷担心了,孙儿已无大碍。”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李鸿章有些高深莫测地说道:“好了才能为皇上,为太后办事啊。”

李国勇心里“咯噔”一下,没敢接口,他知道还有下文。

果然,李鸿章坐起抿了口酒:“老佛爷要对维新党动手了吧。”

虽然早有准备,李国勇还是吃了一惊。这个看起来悠悠闲闲的老人,究竟是怎么猜到的呢?

注①:李鸿章第一次进京时就住在贤良寺,之后的多次进京,李鸿章也居住于次,1896年末,失宠的李鸿章此后一直到死,都长期居住于贤良寺内。

注②:其实李鸿章自1896年10月,由美国出访回北京后,即被打入冷宫,10月20日更被莫须有的罪名由礼部判为革职,最后还是慈禧手下留情,改判为罚了一年工资了事。慈禧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杀他在洋人面前的“威风”,同时也平息国内对他“卖国”的指责。此后一直到了1900年6月12日,为了收拾八国联军之役的残局,清廷才重新启用李鸿章,再度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蜘蛛在这里说他依然手握重权,实为小说需要,各位读者大人无须深究。

注③:李国勇为李鸿章的孙子,李经述的儿子,也是蜘蛛编出来的了。李鸿章一生共三子三女,长子经方,生三子:国焘、国熙、国休;次子经述,生四子:国杰、国燕、国煦、国雄;最小的经迈,生了一个:国超。蜘蛛让李国勇当李经述的儿子,原因大概是李鸿章死后,由李经述袭了一等侯爵的职位吧。

注④:不要怀疑,的确是吊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每膳供双鸡之精汁,朝朝经侍医诊验,常上电气”。民间有对联说:“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讽刺的就是李鸿章(合肥人)、翁同龢(常熟人)的富有。

第005章 李鸿章

好奇的李国勇还是没能忍住:“爷爷,您究竟是怎么知道太后要动手了?”

李鸿章微微笑了下:“太后从来就没真的想让咱皇上亲政过,别看维新派这段时间上上下下闹腾得挺欢,可这朝廷,太后她可把握的紧着呢,想什么时候收拾维新派就什么时候收拾,这可由不得咱皇上做主了;李莲英李公公前些个日子又跪请太后垂帘听政,你想,这李莲英要没得到太后的暗示,他敢这么做吗?这几日我听人说,皇上召见这召见那的,我估摸着啊,皇上是想做点什么了;咱皇上虽然圣明,可他怎么也不想想,这朝廷的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可都在人家手里捏着呢,他身边又有几个能真心忠君爱主的,他的一举一动,有哪个能瞒的过上面?皇上这么一闹出动静来,可不正好给人家个借口吗?”

李国勇傻傻的听着李鸿章这么一通话,可算是真正打心眼底佩服起这个“爷爷”来了。这个被民间叫做“李二先生”的中堂大人,这个到了他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的农民子弟,能一步步爬到今天的这个位置,其见识,韬略都不是光绪和他身边的那些维新党所能望其项背的!

李鸿章也没理会他的表情:“太后今儿个召见你没有?”

李国勇忙不迭地点头:“是的爷爷,太后不光召见了我,还问了我关于皇上的事,顺便着还将皇上封孙儿的正五品三等侍卫升为了正三品一等侍卫。”

李鸿章鼻子里“哼”了声:“一个皇上,一个太后,你当他们都真正为了你救驾的功吗?那都是想将我李家拉拢在自己身边,想让我李鸿章表明自己的立场。”

这点李国勇已经想到了:“孙儿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爷爷的意思是什么。”

李鸿章从躺椅上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室内来回踱了几圈,长长叹息了声:“在朝廷里,爷爷是有名的洋务派,变法之时,爷爷还自称过是‘维新之同志’,不过维新也好,洋务也罢,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依我之见,变法是注定要失败的了,皇上的亲政,也算是到头了,当务之急,是要想着怎么完完整整的保住我李家的利益!”

李国勇默默的点了点头,是啊,“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这句话和后世毛老人家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有异曲同工之妙啊:“爷爷,太后命我明日晚间捉拿维新派,您的意思是抓了?”

“抓!”李鸿章眼里抹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不过康有为梁启超这两个维新派的头头,你看能不能找机会放了,也给咱大清,留下点进步的火种吧。”

李国勇暗自苦笑,历史上的康有为梁启超,是因为得到了政变的消息,才匆忙出逃,流亡海外,没想到在这个世界,竟然是因为李鸿章的一句话。

这时候的李鸿章,忽然想起了什么:“皇上这几天,是不是召见了袁世凯?”

李国勇心里暗叫厉害,这也能猜到:“是的,皇上不但召见了袁世凯,还授予侍郎职。”

早已猜到的李鸿章还是连连跺脚:“糊涂啊,皇上,您糊涂啊,谁能能找,焉能找袁慰亭!”突然问道:“你看袁慰亭此人如何?”

李国勇心里发笑,居然问自己对袁世凯的看法,来自未来的自己,袁世凯是个什么人,这世上只怕没人比自己更清楚了,他一本正经地道:“孙儿观此人,文武双全,礼贤下士,练兵很有一套,性格也胆小慎微,但照孙儿看来,此公乃见利忘义,心狠手辣,野心勃勃之徒;”说到这压低了声音:“将来亡大清者,必此人也!”

这番话在李鸿章耳中,可说是石破天惊了。这个由李鸿章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袁世凯,虽然自己渐渐看穿了他的本性,但此时的袁世凯虽然手握重兵,但官职不过一小小的直隶按察使而已,权利也只能管练兵事宜;自己不过随口这么一问,哪想到这个孙子不但一眼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