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半笛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我现在确信,她就是‘鬼孩子’。”
张名的表情是如此坚定,仿佛那个小女孩就站在他的面前。
二十
她睁大着眼睛,美丽的黑眼球闪着光亮,但什么也看不到。她有一头很长很长的秀发,从头上垂下来,遮挡住半边脸庞,还有右边的眼睛。他微微地喘息着,伸出那只颤抖着的手,抚摸着她垂下的长发。他的两根手指微微翘了起来,撩起了覆盖在她眼睛上的黑发。眼白,他看到这只眼睛里只有眼白,找不到黑眼珠子。
他隐约听见了一声惨叫。这是从他自己的喉咙里发出的声音。
莫云久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大口地喘着气,两眼一片茫然。四周都是白色,眼前有一台检测眼睛的仪器,看起来这里应该是医院,他问自己是不是生病了?然后又摇了摇头。过了几秒钟,他才想起了自己来医院的原因,因为他是一个医生。
他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手上全都擦满了汗珠。莫云久长吁了一口气,原来刚才只是一个噩梦,他已经梦见了许多次。可在医院上班的时候梦到她,还是头一回。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在门诊室里睡着,如果让同事或者病人们看到那就太丢人了,怎么说他也是一个有名的眼科医生。他记得早上出门的时候,把妻子递给他的离婚协议书撕成了两半,妻子打了他一个耳光,8岁的儿子在一旁哭泣着。莫云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们,来到医院里。一大早的眼科门诊室里冷冷清清的,第一个预约的病人要9点半才到,他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涩,就趴在台子上昏睡过去了。
忽然,门诊室的门打开了,一个30岁不到的少妇牵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莫云久看了看表,9点半到了。他知道每个月的这个时候,这对母子都会准时到来的。
“池翠,见到你很高兴,快请坐。”
“莫医生,你好。”她客气地微笑了一下,然后让儿子坐到莫医生面前,摸着儿子的头发说,“最近小弥的眼睛又开始发病了,我真担心他还会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
小弥的眼皮耷拉下来了,半遮住了眼睛,看起来不太情愿。莫云久用柔和的声音说:“把眼睛睁大点。”
男孩的眼皮抬了起来,露出了一双深邃的黑色眼球,两对重瞳如宇宙间神秘的黑洞,吞噬着一切光线和物质。莫云久的面色始终保持着冷峻,当他第一次看到这双眼睛的时候,立刻就大吃一惊。他只在古代医书和传奇志异里看到过这种病例,原本以为那只是古人的神秘幻想,但现在它却出现在了自己面前。他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有的医生为了一个特殊的病例等了一辈子,这个男孩的眼睛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
莫云久用小手电照了照小弥的瞳孔,那奇特的黑洞立刻就缩小了。在男孩黑色的眼球表面,反射着小手电的光线,宛如一面球形的镜子,莫云久从这面黑色的镜子里看到了一张脸。
那不是他自己的脸。
只一瞬间,他看到映在小弥眼睛里的是另一张脸,一张右半边被黑发遮盖住的脸。
莫云久差点叫了出来。
他的手微微一颤,小手电掉在了地上,发出轻脆的撞击生,手电前端的玻璃碎了一地。
“莫医生你怎么了?”池翠连忙问道。
“没关系,是我自己不小心。”莫云久一时显得非常尴尬,他从小弥的面前躲开,蹲到地上把碎玻璃全都扫掉。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心里的恐惧表露出来,于是咳嗽了几声,故作镇定地说:“小弥,把眼睛放到仪器前面。”
小弥有些不高兴,呆坐着没动。池翠严厉地催促了一声:“听医生的话,快点去。”
男孩坐在仪器面前,按照医生的吩咐,把眼睛对准了一个镜头般的东西,他只感到一片橙色的光线射进了瞳孔中,眼睛里的感觉有些热。莫医生在仪器的后面观察了一下,又要求小弥换一只眼睛,结果和刚才一样。
他让小弥从仪器前下来,然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池翠有些着急了,她轻声地问:“莫医生,怎么了?”
莫云久嘴巴里喃喃自语道:“难道真是聊斋里说的‘瞳人’?”
“瞳人?”池翠下意识地想到了某种半人半兽似的怪物,她呆呆地看着儿子,脑子里一下子掠过了肖泉的眼睛。
“别害怕。我只是一种猜测而已,请问你儿子眼睛的异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出来就是这样,别人都说这孩子眼睛漂亮,我心里却很担心。至于他说自己看到重影的现象,是最近一年里的事。”
莫云久深呼吸了一口,他摇着头说:“这就奇怪了。”
“告诉我,小弥的眼睛里到底有什么?”
“你看过《聊斋志异》吗?”
“知道其中一些故事,但没看过原文。”池翠感到很奇怪,医生应该相信科学,怎么说起怪力乱神的聊斋来了?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过一个叫《瞳人语》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姓方的书生,在郊野偶见一辆车内的美貌女子,性情风流的书生对那美女穷追不舍,惹得那女子生气了,就遣婢女捧起车下的尘土,一把撒到了书生的眼睛里。书生吓得逃了回来,觉得被撒了尘土的双眼很不舒服,后来眼睛上居然蒙了一层白膜,其右眼中还出现了旋螺。书生失明后追悔莫及,只得每日念《光明经》以忏悔。一年后,他忽然听见自己的左眼里有细微的声音,原来竟有人在他的眼睛里说话,然后就感到鼻孔中有什么东西飞了出来,后来又经鼻孔回到了眼睛里。他将此事告诉妻子,妻子暗暗观察,发现有两个豆粒般的小人从书生鼻子里出来,径自飞了出去,不久又一起飞回到鼻孔中。过几日,书生又听到眼睛里有小人在说话,大意是说出来的道路太弯曲,不如自己开个洞。于是他感到左眼好像被什么东西抓裂了,然后睁开眼睛,竟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房间,他又恢复视力了。第二天,他左眼的白膜消失了,却变成了重瞳之眼。而他右眼的白膜和旋螺依然如故,才知道两个小瞳人已经合住在一个眼睛里了。”
池翠几乎听呆了,茫然地看着眼前的这位眼科医生。说实话,她确实被医生讲述的《瞳人语》故事吸引住了,书生最后变成了一目重瞳,而另一目则瞎掉了,也可算是冥冥之中的报复。但那终究只是聊斋而已,她摇着头说:“你是说小弥的眼睛里也有‘小瞳人’?不,这不可能。”
“池翠,你听我说下去。”莫云久喝了一口水,好不容易才说完一大段聊斋故事,嘴巴里干得要命,他郑重地说,“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所谓‘瞳人’现象未必是蒲松龄的文学想象,而是一种寄生虫。”
“寄生虫?”
刚一说出口,池翠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个词立刻使她联想到了某些恶心的东西,感到肠子里面隐隐有些发痒。
“根据医学前辈的研究,所谓‘瞳人’,实际上是一种寄生于人体的蝇类。《瞳人语》故事中书生所患的眼疾,在医学上称为‘眼蝇蛆病’。致病的是一种叫狂蝇属的蝇类,以羊狂蝇为常见。感染这种病通常是因为人眼的分泌物,引来雌性狂蝇产幼虫于人的眼中,造成人眼有寄生物,有发痒、刺痛、流泪等症状。故事中的那两个小‘瞳人’从人的鼻孔中出入,其实是蝇蛆寄生于人体后,羽化为蝇的成虫。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几乎找不到第二个相似的病例,看到你儿子的眼睛以后,我才相信古人没有欺骗我们。”
6岁的小弥还听不懂医生的话,他茫然地看着妈妈。池翠盯着儿子的重瞳说:“你的眼睛里生了苍蝇的蛆了。”
她的眼前又浮现起了那具楼顶天台上的男尸,无数条蛆虫在尸体上扭动着,令她作呕。现在,这些可怕的生物又寄生在儿子的眼睛里了?他真的是一个怪物吗?可她依然有疑问,如果是寄生虫,那应该是后天的,而小弥的眼睛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了,难道那蝇蛆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突然,池翠想到了自己怀孕时候的那种奇怪感觉,当小弥作为一个胚胎在她腹中蠕动的时候,体内确实有种生了蝇蛆般的感觉——肖泉的眼睛?想到这里,她微微颤抖了一下,只能把心中的疑问又吞回到了肚子里。
莫云久继续说:“治疗‘眼蝇蛆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从眼中取出蝇蛆。”
“那你快点帮小弥取出来。”池翠立刻说道,她感到了一丝希望。
“可是……”莫云久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在你儿子的眼睛里,我找不到蝇蛆,刚才用仪器也检查过了,整个眼眶的范围内都未发现这种东西。我想如果他真的生了‘眼蝇蛆病’,那么所谓小‘瞳人’,也就是蝇蛆,可能已从他的眼睛转移到了其它部位。比如鼻腔、口腔、耳道,或者颅腔。”
“你是说那小‘瞳人’可能钻进了小弥的脑子里?”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你现在还不必害怕。”
“如果真是这样,他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死?”池翠紧紧搂着小弥,缓缓吐出了最后的“死”字。
“我不知道,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你别担心,小弥的‘眼蝇蛆病’纯属我的推测,我自己都无法肯定。而且,人眼的重瞳也有可能是虹膜先天畸形所造成的。其实,史书上记载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有重瞳现象,比如舜帝、晋文公重耳、西楚霸王项羽、新朝的王莽、南唐李后主,他们都不是因为重瞳而死的,晋文公重耳还很长寿。总之,你需要耐心,至少目前还看不出小弥有什么实质性的危险。”
池翠低下头轻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
“妈妈,我要回家。”小弥轻声地在她耳边说。
“那今天就到此为止吧。”莫云久转过头,不再看小弥的眼睛,“如果有什么异常,随时都能来。”
池翠一句话都不说,紧紧拉着儿子的手,离开了眼科门诊室。医院的走廊里永远散发着一股消毒酒精的气味,她只觉得自己的鼻息中充满了这种味道,将把自己烧成一团灰烬。
二十一
清晨时分,依旧春寒料峭,苏醒刚从车上下来,就立刻竖起领子。旁边就是江边的公园,江风夹带着泥土的腥味,直扑到他的脸上。费了很长时间,才找到那个地址,一栋临江的楼房。
门敲了很久,才缓缓地打开,苏醒看到门里是一个满头银丝的老人。老人个子不高,但显得非常健康,双目有神,相貌清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鹤发童颜。
“请问你就是风老先生?”
“正是本人。”老人用浓重的方言口音回答。
苏醒好不容易才听懂,他犹豫了一会儿,说:“我想向您请教一件事。”
“先请进来吧。”
说完,老人把他让进了房里。客厅里布置的古色古香,让人以为又回到了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苏醒刚在一把红木椅子上坐下,老人给他冲了一杯浓香四溢的茶叶。
“年轻人,你想问什么事,不妨直言。”
苏醒的嘴唇颤抖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四个字——“夜半笛声。”
老人扬了扬眉毛,停顿了片刻后问道:“为什么要问这个?”
“我的名字叫苏醒,目前在为一家报社攥稿,是关于50多年前‘夜半笛声’传说的一篇纪实文章。我已经调查过很多人,他们都指点我来找您老。”
“那不是传说,而是事实。”老人自己咂了一口茶,用那浓重的口音说,“年轻人,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因为,我也曾经是一个笛手。”
“中国竹笛?”
苏醒点点头:“在一家民族乐团里。”
“所以你对当年夜半笛声的传说很感兴趣?”虽然老人年纪很大,但思维却和年轻人一样敏捷。
“是的,如果那确实是事实的话,我想我有义务把历史的真相还原于公众。”
“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态度。好了,有什么问题就请问吧。”
苏醒深呼吸了一口气,感到突然有些紧张,尽管这些问题他早就准备好了。终于,他大着胆子问道:“风老先生,我听说您见过传说中的花衣笛手,这是真的吗?”
老人又扬起了眉毛,微微闭上眼睛,似乎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他用茶杯的盖子在杯口不断地擦着,发出奇特的声音,然后轻轻地咂了一口茶水。他终于点了点头说:“是的,我曾经见过他,也就是传说中的花衣笛手。”
“能说说具体的情况吗?”苏醒一边说,一边已经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下来。
“说来话长,那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西历1945年。那时候我还很年轻,至今回想起来,已经过去了58年,但一切都仿佛历历在目。”
然后,老人就用那浓重的南方口音,把58年前他亲身经历的所有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虽然他的方言让苏醒感到很不适应,经常要停下来把再说一遍才能听懂。但这也没办法,像他这样的老人家要说好国语实在太难了。
老人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苏醒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一直写到手都麻木了。最后,老人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行了,我已经全都告诉了。”
“非常感谢。”苏醒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笔记,看来确实不虚此行,但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风老先生,还有一事请教。您老在当年见过那支神秘的笛子吗?”
“你是说那位神秘笛手的笛子?”老人眯起眼睛,又沉思了片刻之后说,“对,当年我确实与那支笛子有过一面之缘。”
“您老还记得那支笛子是什么样吗?”
老人又回想了一下,缓缓地说:“那是一支传统样式的中国竹笛,表面是棕黄色的,笛孔间镶嵌紫红色的丝线。笛子上没有留下制作者的落款和时间,惟有在笛子的最上端刻着两个行书汉字,那两个字是——”
“那两个字是什么?”苏醒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老人似乎一时记不起来了,他闭起眼睛想了很久,终于说出了那两个字:“小枝。”
苏醒的面色如死人般苍白。
二十二
成天做了一个梦。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他立刻就睁开眼睛,看到了黑色的天花板。他感到自己的后背出了许多虚汗,浑身发热,于是便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看了看窗外,在朦胧的夜色中,只看到自家窗前的铁栅栏。这些铁栅栏立刻就让他想起了爸爸:现在爸爸一定也看着铁栅栏,想着7岁的儿子呢。他的爸爸就住在铁栅栏的世界里,今天上午妈妈刚带他去看过。那里很远很远,有着高高的大墙,墙上架着带电的铁网和武警的岗亭。7岁的成天已经有一年没见到爸爸了。爸爸刚进去的时候,他还在读幼儿园,等父子再相见的时候,儿子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铁栅栏后的爸爸剃着光光的头,儿子还以为爸爸做了和尚。虽然隔着铁栅栏,爸爸还是亲了亲他,他被爸爸那浓密的胡茬刺痛了,还感到爸爸的眼泪流到了他的嘴唇上,那味道咸咸的。妈妈和爸爸一句话都没有说,她始终都低着头,就好像做了什么错事。
吃晚饭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妈妈殷勤地招待了他,而把儿子晾在一边。然后,她和那个男人又到房间里呆了很长时间,成天一个人在客厅里打游戏机,直到他两眼都流出眼泪,他不知道流泪是因为打游戏时间太长,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于是,抹干了泪水,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了。他翻来覆去了很久才睡着,直到被那个奇怪的梦惊醒。
7岁的成天仔细地回想着那个梦,眼前似乎不断地浮现起梦中的细节。除了梦以外,他还觉得耳边有什么声音在响。那奇怪的声音响了很久,非常细微,忽隐忽现。他从床上下来,把耳朵贴在窗玻璃上,终于听清楚了那个声音。
有人在叫他。
成天对着窗外点了点头,然后走出了房间。他悄无声息地来到楼下,月光明媚无比,眼前是一条幽静的巷道,两旁是绿化和树丛。
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影子。
在黑暗的小巷深处,绿树垂下的枝叶间,正站着一个白色的人影。
成天向那个影子跑去,渐渐地看清了,那是一个小女孩的影子,个头似乎和他差不多,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脑后。
幽冷的月光下,小女孩突然向前跑去。
在她一甩头发的瞬间,成天似乎依稀看到了她的脸。他轻声地喊出了一个名字:“紫紫。”
小女孩立刻停了下来,像被定住了似的一动不动。
成天快步跑到了她的身后,小心翼翼地伸出了手,拍了拍小女孩的肩膀。当他的手指触到小女孩的时候,立刻感到了一股恶心的感觉。
一阵风吹了过来,月亮躲进了一朵云中。
眼前漆黑一片,他只感到小女孩缓缓地回过了头来。
成天睁大了眼睛。他记得老师说过,人类的瞳孔会在黑暗中变大。
一阵笛声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第三部 幻影复活
一
教室里又多了一个空位子。
全月站在讲台上,默默地点了点学生的人数,现在总共有两个位子空着。一个月前,一年级三班原来的班主任在上班的路上出车祸骨折了。学校就让全月来临时代理一下班主任,但她教的是美术课,让美术老师来当班主任还不多,也许是三班的小孩子们都喜欢全月的缘故。至于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她,自然是因为她是个年轻漂亮的女教师,生来就讨人喜欢。
两个星期前,班级里一个叫卓紫紫的女生失踪了,全月对那个小女孩有着很深的印象,她的失踪让刚代理班主任的全月感到惴惴不安。几天前有警方来学校调查过卓紫紫,据说她的爸爸死了,这又加深了全月的烦恼。今天早晨,又有一个男生没有来上课,她想下课后就给那男孩的家里打电话。全月的目光始终落在那两个空位子上,沉思了许久,直到她发现学生们都用奇异的目光看着她,才想起来从自己跨进教室到现在还没说过一个字呢。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全月的思绪有些乱了,刚才备好的课一下子就忘了,她匆忙地想了想说,“今天,我们画水彩画,画什么内容呢?”
她又想了想,看了看学生们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就脱口而出了:“今天我们画梦。”
刚一说出口,全月就意识到自己在乱说,可是作为老师怎么能在学生们面前承认错误呢?她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同学们,大家都做过梦吧?还记得起来自己做过的梦的内容吗?如果谁还记得,请举手。”
令全月意外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她来不及多想,只是点了点头说:“非常好,现在就请大家准备好颜料和调色板,把自己最近做过的梦给画出来吧。”
然后,她把8开的铅画纸发给了教室里每一个学生。
学生们似乎对画梦很感兴趣,一拿到纸立刻就做好了准备工作,把颜料挤到调色板里,拿起画笔调起了颜色。全月心里七上八下的,违背了预定的教案教学可不是件好事,如果被学校领导知道可能会挨批评。不过,如果画梦能够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开发学生们的形象思维与想象力,倒也不算坏。她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学生们做画。这些调皮的一年级小学生平时上美术课时,都喜欢开小差作小动作,现在却全都一反常态地认真了起来,几乎是一丝不苟地画着。
当看到班里最贪玩最不喜欢画画的学生,也都非常投入地画起来,全月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于是她走下讲台,来到了那个学生旁边。那个男孩几乎没有意识到老师的存在,继续埋头画着。
全月侧着头,看到了那男孩的画——画面上端是用黑色颜料涂抹出来的漆黑深夜,天上挂着一轮明月,画面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圆圈,周围也涂着黑色的,中间似乎有了些黄色的光亮,基本上还符合透视原则,看起来像是地道之类的地方。在圆圈或者说是地道的中间,男孩正在用黑笔勾画一个小女孩的线条,女孩显得很纤细,身体上没有涂颜色,似乎是要穿一身白色的长裙。然后,他画出了小女孩的一头长长黑发,披在身体后面,原来他画的是女孩的背面。
小男孩突然抬起了头来,他和老师的目光撞在了一起,他怯生生地说:“老师,我画好了。”
“这就是你的梦吗?”
“是的,一个小女孩走在黑暗的地下。”小男孩认真地解释着自己的画。
“你是什么时候做这个梦的?”
“昨天晚上。”
全月一怔,嘴里又默默地念了一遍。小男孩有些紧张:“老师,我画得不好吗?”
“不,你画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这幅画。”
她又看了一眼画里的小女孩,总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心里泛起了一阵潮意。她又看了看旁边另一个女生的画,结果让她大吃一惊,那女生也画了同样一幅地下小女孩的画。全月拿起了那幅画,和刚才男生的画比较了一下,两幅画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你们谁抄谁了?”
“不,是我自己画的。”女生有些委屈地说,“昨天晚上我做的就是这个梦。”
全月不相信,又走到了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那儿,结果发现那一排的几个学生画的都是相同的内容,也是一个小女孩走在黑暗的地底。全月摇了摇头,那种不安的感觉充满了她的全身,她走回到了讲台上,大声地问道:“同学们,画完的请举手。”
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
全月强忍住自己的震惊,故作镇定地说:“现在大家在画上写好自己的名字,然后全都交上来。”
很快,全班所有的画都交了上来,她把所有的画都看一遍,结果,发现所有的画都是一个黑暗地底的小女孩,而且画的都是女孩的背面,披着一头长长的黑发。可她刚才明明看到学生们都是非常认真地在画,并没有互相看来看去或交头接耳的现象。
她摇了摇头说:“同学们,老师不希望你们说谎。现在,你们告诉老师,你们画中的内容都是你们自己梦到的吗?”
教室里全都整齐地举起了手。
“那你们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个梦?一个一个地说。”
全月在教室里一圈问下来,结果,所有的孩子都说是昨天晚上做的梦。
她又摊开了那些画,睁大着眼睛看着画中的女孩背影。全月感到自己呼吸急促了起来,她大口地深呼吸起来,感到眼前有些发黑。
当全月重又抬起头来时,目光依旧落在了那两个空位上。
二
遥远的苍穹传来一阵沉闷的声音,就像某个巨大的轮子从云层上挤过。小弥趴在窗口上,仰头看着天上浓密的乌云。被乌云覆盖的黑色天空显得神秘莫测,这个6岁的男孩睁大了眼睛,忽然感到空中传来一些奇怪的声音,仿佛是什么人在对他窃窃私语。
几秒钟后,他听到了一声巨响,从黑色的云端里传来,令人震耳欲聋。
“小弥,快把窗户关了。”池翠高声叫了起来。
小弥似乎没有听到妈妈的话,继续趴在窗边看着天空。
“外面打雷了。”池翠快步走到儿子身边,关上了窗户后说,“打雷有什么好看的。”
然后,她一把将儿子的脸转了过来,看到儿子的瞳孔正对着她。
在几万米高的天空上,一道闪电如利剑般劈开了云层。
刹那间,电光照亮了整个天宇,也照亮了池翠的脸。小弥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闪电的倒影,还有一圈黑色的围墙——
“夹竹桃……”
小弥看着妈妈的眼睛,喃喃自语。
也许是闪电刺眼的原因,池翠感到眼睛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当她听到儿子嘴里的话时,下意识地心里一颤:“你说什么?”
“我看到……夹竹桃花开了……花里有毒……”
小弥看着池翠的眼睛,茫然地说着。窗外,豆大的雨点已经打到玻璃上了,发出一阵奇异的响声。池翠的脑子里一下子掠过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夏天,不,她不该想起那天,她猛地摇了摇头,努力要想起些别的什么事。雷声继续在响,她什么都想不起来,除了7岁那年的夏天,与现在同样的雷声。
又是一道闪电,照亮了她的眼睛。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她穿过小巷……一道黑色的围墙……谁都不敢进去……”
“别说了……”她的样子忽然显得有些狰狞可怖。
窗外雷声滚滚,大雨如注。
小弥依旧说了下去:“有人翻进了围墙……小女孩大叫起来……闪电……”
他刚说完“闪电”两个字,池翠就感到空中又闪过一道电光,那耀眼的电光直刺得她两眼发黑。她感到自己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7岁时候的自己,看到那个奇异的少年,看到父亲告诫中的那道围墙。许多年以后,她又遇见了那个少年,最后生下了小弥。
最后一道电光过去了。
窗玻璃上依旧充满了雨点敲打的声音。池翠的眼睛又恢复了过来,她紧紧地搂着儿子,大口地喘息着。
“就在这里。”小弥在妈妈的耳边轻声说。
“你说什么就在这里?”
“我刚才看到的那些东西,它们就在这个地方。”
池翠立刻愣住了,她这才感到自己的脚下升起一股幽怨之气,那堵传说中可怕的黑色围墙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这堵墙,就在这里吗?
她感到了一阵彻骨的凉意,她感到自己又成为了7岁的小女孩。父亲从坟墓里爬了出来,站到她的面前,用阴森的语气告诫着她:“翠翠……绝对不要靠近那堵墙……鬼孩子,就在墙里面……没有一个孩子能走出那堵墙……”
不——她抱紧了小弥,浑身冰凉地发着抖。
池翠仿佛看到在光滑的地板上,缓缓生出了夹竹桃的枝叶,雷雨滋润着它们的根系,一朵朵妖艳的花蕊肆意地绽放,汨汨地流淌出毒液。
三
天空不再打雷,但是大雨依旧下着,雨点不断地打在窗外的树叶上,溅起带着尘土的水珠,偶尔还飞进了窗户,打湿了全月的衣服。
下午全月她没有课,办公室里也没有其他人,于是就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反反覆覆地看着孩子们的画。一滴雨点飞溅了进来,打在一张画纸上,正好是那小女孩头发的位置。这一块黑色的颜料缓缓地融化了开来,变成一团模糊的墨迹,覆盖在画面中央。
有人走了进来,全月连忙把这些画全都收了起来,然后回过头来,看到了一个20多岁的女子。她连忙站起来说:“你找谁?”
“打扰了,我想找一年级三班的成天的班主任。”
“就是我。”
“你好,我是公安局刑侦队的杨若子,今天上午成天的父母报案说他们的儿子失踪了,请问你有他的消息吗?”
“失踪?怪不得今天没来。”全月又细看了杨若子一眼,她还从来没见过现实中的女刑警,杨若子给她的印象更像是一个温柔可人的幼儿园女老师。全月有些紧张地说:“不,我没有他的消息,能不能告诉我,他是怎么失踪的?”
“他的母亲早上起来,就发现儿子不见了,而昨天晚上并没有发生异常的情况。”
“这真可怕。”
“请问你能提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