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凋落的昙花-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八月,刘康抑郁病死。这时他的儿子刘欣只有四岁,由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姬监护抚养。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时,刘欣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七岁的翩翩美少年了。
  定陶,虽然比不上长安城的雄奇壮丽,却也富甲一方。能在这个地方安享富贵,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毕竟,这世上还是穷人多。
  不知不觉中,傅太后已经在定陶生活了三十年了,她也从当年的如花美貌变得老态龙钟。傅氏带着小孙子虽然无权无势,却也在定陶国享尽了荣华富贵。
  傅太后是个极其要强的女人,长期以来一直对自己蜗居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心有不甘。在她的潜意识中,那金碧辉煌的未央宫上的御座,原本是刘康的!长信宫的太后位子,本应是属于她的!
  虽然离开长安近三十年了,但傅太后对早年在长安的富贵生活一直念念不忘。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富丽堂皇的长信宫,令她魂牵梦萦!这个意志力极顽强的女人,不到最后的胜负时刻,她是绝不会甘心的!
  虽然儿子刘康早早离她而去,但她却总有一种强烈而莫名其妙的预感:虽然刘康没有皇帝的命,但她的孙子刘欣却未必没有机会。事在人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就是傅太后的信念,也是她的性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冲天惊雷(2)
对于长安城里发生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傅太后虽然远在定陶,却也是了如指掌。赵氏姐妹独擅后宫,秽声四闻。国家二十多年无太子,国本未立,人心浮动。
  傅太后宫廷斗争的经验很丰富,一搭眼就知道宫里的下一步棋会怎么走。另外她还听说,赵氏姐妹与王家势如水火,一直在明争暗斗。所以她心里有了想法:只要赵飞燕还霸着皇后位子不下来,那刘骜就别想生儿子。看刘骜这烂糟糟的身体,估计快完蛋了。如果这样,那她宝贝孙子的机会就来了!
  傅太后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利用赵、王两家的矛盾,孙子刘欣很有可能坐上龙廷。傅太后现在要开始走门路了:这事绝不能拖,否则错过这个机会,可没地方买后悔药。像皇家立储这样的国家大事,派别人去公关恐怕还不够级别,这事得自己亲自出马。
  傅太后决定陪孙子一起去长安,去接受命运的审判。是成是败,听天由命吧!与傅氏祖孙俩同时上路的还有中山王刘兴。刘兴接到了诏令,也没在意,只带着王傅就上路了。刘兴比刘骜小几岁,也年届不惑了,身体也不是太好。一路上慢慢悠悠地走,权当是欣赏风景了。
  与刘兴静悄悄的上路不同,定陶国却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全国几乎所有要员们,都在傅太后和刘欣的率领下倾巢而出。刘欣一行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在傅氏的授意下,带着大量的财宝,准备在长安上下打点。
  她有强烈的预感,刘骜这次把刘兴和刘欣同时召来,肯定是要选择皇位继承人的。这将是她冲击后宫的唯一一次机会:如果刘欣失败了,自己的前程也就算到头了。所以傅氏必须成功,她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
  果不出傅太后所料,刘骜召二人进京,表面上是例行会见,实际上就是要在二人之间挑选一个他认为合适的,来继承大汉朝的万里锦绣江山。
  首先觐见的是定陶王刘欣。这天,刘欣把随行的王傅、国相、中尉一大帮子人都带上了大殿。刘骜很惊讶:“你带这么多人来做什么?”刘欣可能是事先有了准备,从容回答:“按我大汉旧制:凡诸侯朝见天子,应由官秩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陪同。王傅、国相、中尉都在二千石以上,故而将他们带来拜谒陛下。”
  听完刘欣这番话,刘骜很是高兴:这孩子真懂事。不过刘骜对刘欣的才学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想考考他,就让他背诵《诗经》。刘欣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刘骜大笑,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看得出,他对刘欣的印象很好。
  考完了刘欣,随后刘骜又把弟弟刘兴召到了宫里“考问”。刘骜问刘兴:“你这次来长安,都由哪些官员陪同?”刘兴一愣,哥哥问这个做什么?一头雾水的刘兴只好如实回答:“启禀陛下,臣弟只带了王傅及少数随从。”刘骜又问:“你只由王傅一人陪同前来,这样做可有法令依据?”刘兴赧然无语,刘骜当即面露不悦。
  谒见完毕,按照惯例,刘骜还要请兄弟刘兴吃饭。刘兴也年近四十岁,吃得很慢。饭后行礼时,刘兴的袜带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解开了,脚上竟没有穿鞋!这可是正规场合,是要论“大不敬”之罪的!刘兴大惊,惶恐无比,赶紧伏地请罪。刘骜早就不耐烦了,厌恶地挥挥手,让他赶紧出宫凉快去了。
  通过对二人的仔细观察,刘骜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能力上都更偏向于刘欣。除此而外,刘骜也有点隐晦的私心:要是立了刘兴,他只是皇兄而已;可如果立了刘欣,那他就是皇伯考,地位肯定不一样,所以刘骜打算立刘欣做太子。

冲天惊雷(3)
皇帝选择继承人可不是一件小事,至少要选择一个朝野上下都心服口报的人物;不然等这个继承人登基后,底下这帮强人不听使唤怎么办!刘骜决定先放出风声,在群臣面前吹几阵风,暗示要立刘欣当皇太子。
  傅太后大喜,这下好办了。她先前带来的大笔财宝,现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可是找谁去说项呢?傅太后想到了大司马王根。虽说王根是王政君的弟弟,但王根这个人傅太后也稍有了解,此人很是贪财,而且他和王政君的关系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亲密,可以从王根这打通突破口。
  傅太后拿出重金和珍宝,派心腹前去大司马府上,说是给王根送点年货。来人告诉王根,只要大司马能在皇帝面前给定陶王美言几句,这些宝贝就都是您的了。
  王根向来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一看这么多金子,眼立刻直了。更何况他已经打听到刘骜对刘欣很有好感,这笔买卖稳赚不赔,何乐不为?他也没客气,就流着口水承诺:一定帮这个忙!放心吧!
  搞定了王根,傅太后感觉单凭王根一个人,分量还是有些不够,毕竟王根不是宫里人。她也是老谋深算:先等王根的消息,看看动静再说!
  也许是群臣对刘欣没好感,也许是王根拿了钱没出力办事,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原因,立刘欣的事情突然没了动静,冷了下来。傅太后还在眼巴巴地等消息呢,半点动静也没有。这下,傅太后有些沉不住气了。
  随后一想,她立刻明白问题出在哪了:立储这样的事情,朝野认同有什么用?关键是宫里的势力能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宫里没有要人给自己的孙子吹风点火,估计这事迟早要黄!
  现在宫里谁最能说得上话?除了赵飞燕和赵合德,还能有谁呢?
  傅太后急了,连忙开始行动。这一回,她老人家是亲自出马。她通过以前在宫里的一些老关系,求见赵氏姐妹。按辈分,傅太后是赵氏姐妹的长辈,她也不想这样自降身份,可为了孙子的前程,她只能厚着老脸,不然还能有什么办法。
  有钱能使鬼推磨。傅太后亲自带着丰厚的重金珍宝来到宫里,赵氏姐妹也开始了盘算。虽然她们有着用不完的金银财宝,但世上没有人嫌钱多咬手,多捞一票算一票。赵氏姐妹遂同意接见傅太后。傅太后见到赵氏姐妹后,先献上了财宝,希望她们能在刘骜的床上吹吹枕头风。傅太后一直赔着笑脸说话,就差给她们跪下磕头了!
  赵氏姐妹对眼前这个老太婆并不感冒,对那点大头银子兴趣也不大,她们在宫里还缺钱花吗?真正让她们动心的是老太婆的立储计划。现在看样子,刘骜真撑不了多久了。一旦他死后,刘兴或其他年长的诸侯王继位,她们在宫里算是什么名分?皇太嫂吗?别开玩笑了。
  如果立了年少的刘欣,那她们就是嫡母皇太后,继续霸在宫里吃香喝辣的。主意打定,她们告诉傅太后,可以帮她孙子说好话。但她们是有条件的,就是刘欣继位后,必须尊赵飞燕为皇太后,赵氏姐妹在宫里的地位不变!
  赵氏姐妹的这个条件对傅太后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即使刘欣能登基,她作为祖母,也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在宫中指天划地。因为刘骜肯定要把刘欣划到自己的户头上,刘欣只能以刘骜的儿子身份登基,赵飞燕就必然是正牌皇太后,而她的敌人王政君也必然是正牌太皇太后了!

冲天惊雷(4)
自己只能做一个影子太皇太后,傅太后明白这点。但毕竟刘欣是她亲孙子,将来肯定会向着她的。现在接受赵氏姐妹的条件,其实她什么也没有失去,所以她立刻答应了赵氏姐妹的条件。双方的买卖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王商和赵氏姐妹拿了傅太后的财宝,自然要替人家认真办事,这是最起码的江湖规矩。这伙人分头进未央宫说话,开始在刘骜耳朵里吹风。这个说刘欣聪明懂事,那个说刘欣奇才可造!
  刘骜本来就对刘欣很有好感,再加这几个人轮回上阵替刘欣说好话,刘骜基本上认可了刘欣,就是他了!不过,这事仅有刘骜同意还不行,如果老娘王政君那里通不过,估计这事还是要黄。毕竟,她是皇太后,宫中势力的重要一极!
  对于这一切,在宫里宿卫的王莽自然是消息灵通。他很清楚此事的分量。他一直在想,傅太后一系如果得势,王氏家族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从感觉上说,他认为傅太后的介入,对于王氏家族绝不是什么好事。这股势力的介入,会使局面更加混乱,增加了新的变数。不过,他不是王氏家族的带头大哥,还轮不到他考虑这些事情。
  这会儿,就是天塌了下来,还有姑妈和七叔、六叔他们顶着。他想,如果自己管得太多了,不但有多管闲事之嫌,而且还会被外人怀疑有野心,搞得里外不是人。为了明哲保身,王莽一直沉默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二、 骑虎难下
  刘骜以为老娘久居深宫,还不知道要立刘欣为储这件事。其实,他太小看王政君了。堂堂皇太后,在宫中难道还没有几个心腹耳目?傅太后刚窜进宫里活动,王政君就已经知道了。至于傅太后来宫里的目的,王政君闭着眼都知道,不就是为她的宝贝孙子谋个好前程么?
  王政君对这件事一直保持沉默,因为她知道现在刘欣中选已经不可逆转,未来的大汉皇帝一定就是傅氏的孙子,这点王政君无可奈何,谁让儿子不争气呢?如果刘骜能生下个儿子,哪轮得到刘欣威风八面?当然,王政君可能不知道,刘骜生下的儿子全都让赵氏姐妹给害死了。
  刘骜来到长信宫,说明了情况。王政君没有反对意见,只是对儿子说,如果你觉得刘欣好,那就是他了。不过王政君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她向刘骜提出了两个条件,如果刘骜不同意,那她会使出浑身解数,破坏刘欣的美梦。
  王政君的条件是:一、刘欣可以做储君,但必须承认刘骜是他的父亲,也就是以刘骜的本生子身份继位,与刘康脱离父子关系;二、刘欣即位后,必须要认王家为娘家,与祖母傅氏、本生母丁氏断绝任何往来,没有她的同意,不允许刘欣私下和傅氏、丁氏接触。
  王政君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是为老王家穿上了一身防弹衣,保证在刘欣继位后,王家依然控制最高权力。同时王政君也防备傅氏,这个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绝对不能让她进宫耍威风,否则自己只有靠边站了,毕竟刘欣是她的亲孙子。
  刘骜觉得老娘说的有道理。他虽然喜欢刘欣,但如果不给刘欣加上几把锁,难说这小子日后会变心。刘骜虽然和娘家在权力分配上起过冲突,但毕竟王家才是他刘骜的根本。
  过了老娘这一关后,刘骜开始着手准备立储。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正月,刘骜召群臣商议储君人选,其实这不过是履行手续,人选早就内定是刘欣了。 。 想看书来

冲天惊雷(5)
刘骜在众人面前装模作样地问刘兴和刘欣谁更合适立为储君,三公九卿这伙吃惯了官饭的,当然知道这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大司马王根、丞相翟方进、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人顺水推舟地“推荐”了刘欣。
  惟有御史大夫孔光显得有些“不识时务“,他吞吞吐吐地认为应该立刘兴,理由是《尚书》有“兄终弟及”之义,刘兴比刘欣更有资格继位。刘骜听了满脸的不高兴,刘兴要是上了台,我算哪门子先帝?!刘骜黑着脸否决了孔光的提议。他为此大为光火,觉得孔光是有意在捣乱。盛怒之下,就免了孔光御史大夫的位置,将其降职为廷尉。
  二月九日,刘骜正式下诏,册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至于失意者刘兴,刘骜也没薄待,加封刘兴的舅舅、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加益中山国采邑三万户。
  随后,刘骜派执金吾任宏署理大鸿胪,持节到定陶国征召刘欣入京。刘欣倒有些城府,听说他雀屏中了选,并没有显得特别兴奋,而是谦虚地上奏谢恩:“臣侄本无资格立储,臣侄愿入京宿卫定陶王官邸,早晚进宫侍奉陛下。等陛下有了龙种,臣侄马上回国就藩。”刘欣的这张小嘴真是甜到家了,怪不得刘骜喜欢他。
  几天后,刘欣在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姬的陪伴之下,即日启程前往京师长安,到了京师后,暂在定陶王行邸住着,等候消息。傅太后春风得意,高兴得合不拢嘴。到了八月九日,一个好消息传来,中山王刘兴死了。傅太后很兴奋:刘兴死了,孙子就没有对手了。没想到她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几天后,突然挨了一记闷棍。
  十一月,刘骜下诏,改封楚孝王之子刘景为定陶王,传承刘康一脉的香火。按理说,太子刘欣已经过继给刘骜当儿子了,与刘景改封为定陶王没什么关系,这道诏书没有必要再发给太子看。但刘骜还是多了个心眼,就把这道诏书发给了太子一份,实际上是想试探刘欣。刘骜的意思是,如果刘欣识趣的话,就装做什么都没看见,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刘欣是心甘情愿给自己做儿子,刘骜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两个爸爸。
  刘骜太小看刘欣了,刘欣是刘康生出来的,他怎么能忘记自己的老爹?刘欣在太子太傅赵玄的挑唆下,他不听太子少傅阎崇的苦劝,竟硬向刘骜上了一道谢恩奏章。刘骜一见这封奏章,勃然大怒。他这下知道了,要是不给这孩子上点眼药,以后他真要得势,还指不定怎么猖狂呢!
  刘骜立刻使出重手,褫夺了赵玄的职务,改任他信得过的光禄勋师丹为太子太傅。刘骜觉得这样还不够,刘欣的旧吏估计都不是省油的灯,刘骜信不过这些人,全部打发掉了。同时刘骜让刘欣搬离定陶王府邸,来到宫里居住,实际上是就近监视。
  为了牢牢控制住刘欣,刘骜又下令,刘欣的祖母傅氏和生母丁氏无诏不许进宫,刘骜不想让傅氏和丁氏介入外戚权力之争,现在局面已经够乱的了。刘欣进宫之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又见不到祖母、母亲,成天闷闷不乐,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看到刘骜将傅氏和丁氏挡在了大门外,按说他的母亲王政君肯定是很高兴的,王政君也不希望傅氏在宫里搅混水。不过王政君随后又在想,这样折腾刘欣,会不会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播下仇恨的种子?小孩子最容易记仇了。
  如果现在得罪了刘欣,将来刘欣当皇帝后,会不会给自己捣乱拆台?王政君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她需要做长线投资,现在就和傅氏、丁氏进行感情战争,进一步笼络刘欣,以后自己还有个退路。

冲天惊雷(6)
想到这,王政君决定放曾经的敌人傅氏一马,她亲自去找刘骜,要求刘骜不要将刘欣看得这么死,允许他的祖母和母亲每十天进宫探视一次。刘骜不理解老娘的想法,说:“太子现在在名分上是我的儿子,凭什么又认那两个女人?他的嫡祖母是太后您,他的嫡生母是赵皇后!”
  王政君见儿子如此不开窍,心里很是恼火。她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你说的这个理,我难道不知道?还用你来说?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把太子和那两个女人生生掰开,他会不会记恨咱们?还是给老王家留条后路吧!再说让傅太后每十天见孙子一次,能生什么大事?”刘骜见老娘说的有道理,也就同意了。
  傅氏虽然得到了每十天见一次的探视权,但她却丝毫没有感谢王政君的意思,反而更加仇恨王政君。这个变态的老太婆本来已经做好了入宫当太皇太后的准备,哪知道却被王政君生生给耍了,却还要对王政君感恩戴德,这口恶气她哪里咽得下!
  傅氏知道王政君是想和她争夺刘欣的感情,刘欣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哪能让王政君这个无耻的老妖婆给抢了去!傅氏借着入宫探视的机会,在孙子刘欣面前大倒苦水,大骂王政君两面三刀不近人情。痛骂刘骜也不是什么好鸟,跟她老娘一个臭德性!傅老太婆气冲牛斗,就连帮了她的赵家姐妹也没逃过她这张老嘴的骂。
  刘欣从小就是傅氏和丁氏一手拉扯大的,她们的感情哪是王政君和刘骜这两个外人能比的?要刘欣放弃亲情,他根本做不到。刘欣开始记恨王政君和刘骜:“你们拆散了我们家的亲情,早晚我和你们算账。”刘欣暗中发誓:“等到我坐了大位后,一定要把王家打下去,把位子腾出来交给傅家和丁家,等着看吧!”
  就在刘欣为了祖母和母亲受辱而愤愤不平的时候,朝野本就不平静的水面上却突然起了一波滔天巨浪。忍无可忍的王莽,这次终于出手了。他的果断举动,犹如一道惊雷,震彻在整个朝廷上空……
  三、 一鸣惊人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十一月,就在宫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平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王莽突然发飚,向朝廷揭露了卫尉淳于长的严重罪行,要求朝廷严惩淳于长。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局面,王莽居然向淳于长发起攻击,这事一传出来,举朝大哗!
  王莽平时给人的印象一向是谦和低调,他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突然向淳于长发难?其实王莽这么做也有他的苦衷,他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做,因为他已经等不起了!
  由于大司马王根年迈体衰,多次向皇帝请求辞职,要求回家颐养天年。按照惯例,首席辅政大臣的位子,一般都是由当朝太后的娘家人担任的。王莽心里特别渴望当大司马,但由于资历太浅,又没有什么功劳,没有在被考虑的候选人之列。对于王根的请求,刘骜一直有些犹豫,王根倒是可以卷铺盖回家,可关键是应该由谁顶上来继任大司马?
  当年十月十四日,大司马王根得了重病,暂时上交大司马印,回家养病。至于新任大司马的人选,刘骜在赵氏姐妹的怂恿之下,内定淳于长接班。只是由于时间较紧,一时间还没有来得及下任命诏书。
  另一路的淳于长、翟方进得到王根病重的消息,兴奋得差点没蹦上天去。现在老王家已经人丁不旺了,王根走了,首辅的位子不会再交给王家了,大司马的位子肯定是淳于长的囊中之物!

冲天惊雷(7)
眼看着淳于长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首辅大臣,王莽都快急疯了: 淳于长真要得了势,还有老王家的活路吗?当然,如果要扳倒淳于长,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王莽手里还捏着淳于长的大量犯罪证据,现在是时候抖一抖存货了。
  王莽打着探望病人的旗号,连夜跑到七叔王根的府上,在伺候叔父王根服药的时候,当面揭发了淳于长的罪行。比如淳于长贪赃受贿、卖官鬻爵、私通贵妇、暗结废后。最后王莽告诉王根:“淳于长早就瞄上了大司马的位子,他巴不得七叔您早点归天,他好早点上位!”王根听完王莽的话,差点没跳起来:什么?!淳于长敢干这些杀头的勾当?王根质问王莽:“你既早知此事,为何不早说!”王莽低下头:“侄儿不知道叔公是怎么想的,一直不敢说!”王根急了,赶紧吩咐:“去!快去禀告太后!”王莽立即入宫觐见王政君,又给还蒙在鼓里的淳于长上了一回眼药。王政君也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真的?淳于长竟然放肆到这种地步!真是反了天了!你赶快去禀报皇上。”
  虽然王政君这一关通过了,但如何对刘骜说这件事,王莽有些犯难。因为之前王莽只向王根和王政君揭发了淳于长的一部分丑史,还有一部分王莽没说,就是淳于长和许孊私通,写信污辱废后许氏,以及要帮助许氏重新入主中宫的事情。
  经过反复考虑,王莽做出了一个谨慎决定。王莽觉得现在就向刘骜揭发淳于长的这些见不得光的丑史还不是时候。一方面王莽在宫里资历浅,刘骜未必信得过他。就算自己揭露了这些宫廷丑闻,万一刘骜问自己为什么不早说的时候,自己怎么回答?弄不好刘骜会把火气撒向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点,如果王莽把这些宫廷丑事都抖出来,估计淳于长是难免挨上一刀。虽然王莽巴不得淳于长早点下地狱见阎王,但王莽对刘骜能否下狠心杀掉淳于长并没有太大把握。要知道,淳于长的母亲王君侠和太后王政君是亲姐妹,万一王政君要伸手救了淳于长,王君侠将来能放过自己么?所以王莽暂时留了一手,先抖一点素料,如果到了危急的时候,再抖出那些荤料,置淳于长于死地!
  其实这次王莽突然向淳于长发难,目的是阻止淳于长担任大司马。以现在抖出来的这些料,足以搞臭淳于长,王莽的目的基本也就算达到了。为了给自己多留一点回旋余地,王莽决定有保留地向刘骜上奏,然后再见机行事。
  听了王莽的密奏,刘骜惊愕万分:这是淳于长干的事?太过分了!不过刘骜考虑了一下,虽然这次淳于长做得有点过,但毕竟他是王君侠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刘骜觉得稍给淳于长一点教训就可以了,让他以后别这么放肆。
  刘骜颁布诏书,免去了淳于长的卫尉、侍中职务。同时要求淳于长立刻滚出长安,回国闭门思过,无诏不许回京!本来这是一件足以引发朝野势力大洗牌的事件,在刘骜的轻描淡写下,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王莽本以为捅出了淳于长的丑事,刘骜会大开杀戒,哪知道会是这样的局面。这下王莽非但没有搞掉淳于长,把自己也暴露出来了。最要命的,淳于长虽然丢了官,但他在朝中的势力并没有倒台,翟方进、李宝都还在位上。
  再加上王君侠还在长信宫居住,一旦这些人替淳于长来回周旋,说不定没几天,淳于长就可以意气风发地回到长安复职。到时候淳于长这些人能放过自己吗?!王莽很了解淳于长,此人心胸狭窄,有仇必报!

冲天惊雷(8)
王莽现在后悔得直撞南墙,早知如此,还不如将淳于长的丑事全都抖出来。可形势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再说的话,恐怕于事无补。眼下,王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在王莽顿足捶胸、后悔不迭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巨大转折。王莽的六叔红阳侯王立,却突然从人堆里跳了出来,公然为淳于长说情。王立替淳于长说情?他与淳于长不是多年的死对头么?难道王立疯了?
  四、 峰回路转
  王立为什么突然要替淳于长说项?这事还要从他的私心说起。当初王商死后,首辅的位子本应该由老六王立接任,王立也做了接任的准备。可没想到,这时突然从半路杀出来个丞相府司直孙宝,在翟方进的暗中指使下,弹劾了王立。结果王立的首辅梦化为泡影,首辅的位子平白被老七王根占了去。
  煮熟的鸭子居然都能飞上了天,王立心中窝囊透了!自打孙宝刚跳出来捣乱的时候,王立就知道这肯定背后有大鬼。果不其然,事后他就打听到这是淳于长和翟方进这两个狗家伙在背后联手整他。要不然凭孙宝这样级别的小人物,哪有胆量敢砸红阳侯的场子?
  淳于长的心思王立也知道:他不是早就想当大司马了吗?这次,淳于长又与翟方进在背后联手拱他。为此王立恨透了淳于长和翟方进。现在淳于长失了势,被刘骜赶出了长安,王立觉得很痛快,难得出了口恶气!
  可淳于长被贬毕竟是刘骜做出的决定,自己不过是跟风图个乐子,不太过瘾。王立一直无法原谅淳于长,总想找机会狠狠地羞辱一下他。王立听说这厮已经打点好了包袱卷子,准备灰溜溜地滚出长安,他知道机会来了。他派大儿子王融窜到淳于长家里,公然向其索要马匹车辆,王立的意思是想让淳于长光着脚丫子走出长安,累死你丫的!
  淳于长现在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他倒台后,几天都没敢出门,丢人啊。现在淳于长别的也不再多想,只想早点离开长安休整一段时间,以图东山再起。
  还没等淳于长走出自家的大门,王融就跳出来演这么一出戏,淳于长一看王融这阵势,就知道王立是想看自己的笑话。要换平时,淳于长早就发飚开骂了,你王融算个毛,也敢在老爷门前撒野放刁!
  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淳于长落了难,自然不比往常。淳于长也算是个人物,得势做老爷,失势装孙子。淳于长现在不想和王立乱搅鸡毛,不就是要马车么,给他!
  淳于长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知道王立是个贪婪鬼,如果在王立身上打通关节,也许能在日后自己东山再起时起一定的作用。淳于长不仅把好马好车都送给了王融,还拿出大把财宝,托王融送给六舅,算是外甥对六舅的孝敬。
  淳于长话说得很悦耳动听:“过去外甥经常犯浑,总惹六舅不高兴,这次还请六舅看我老娘的面子,给外甥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点薄礼不成敬意,烦请六舅在皇帝面前给外甥圆圆场,让我早点回来,侍奉老娘。”
  王立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看到外甥孝敬自己这么一大跎宝贝,立刻有些飘飘然了。利欲熏心之下,王立居然不考虑后果,屁颠颠地窜到宫里,在刘骜面前替淳于长说好话。
  王立真是利令智昏,居然主动跑到刘骜跟前胡乱放炮:“陛下既然在诏书中说了,由于皇太后的缘故,不应该加罪淳于长。那么,现在就不应再对他有其他惩罚。好歹淳于长也是老王家的亲戚,陛下不如高抬贵手,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冲天惊雷(9)
王立真是蠢到家了,现在正是最敏感的时候,他却替罪人淳于长公然开罪,甚至请求把淳于长留在长安。王立这么做无异火上浇油,只能适得其反。
  刘骜还在生淳于长的闷气,火气一时还没消,听完王立的话,刘骜感觉很奇怪。这事不对啊,王立平时和淳于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