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剑 (上卷)-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儿揉了揉眼睛,这才发现自己并非陷身火窟、被敌人环绕,却是在大雁道观的通铺之中。窗外传来淡淡的曙光,看来已经天明了。他用力甩了甩头,想摆脱刚才那诡异的梦境,忽觉头顶一疼,眼冒金星,却是隔壁铺的胖大道士在他脑门上重重捶了一拳。胖道士骂道:“我倒了三辈子霉,才睡在你这浑小子旁边!快给我滚过来领死!”说完卷起袖子还要揍他。明儿哪里敢过去,赶紧抱头鼠窜,但觉左肋一痛,却是被左边铺上的道士踹了一脚。
    众道人天刚亮便被吵醒,个个满肚子火,一个青年道人索性伸手拽住了明儿,将他双手反扣起来,其余人正想上前群起围殴,忽听门口一人高喝道:“乱什么?还不快准备上殿!”
    众人赶紧停手,一齐向门口望去。却见一个身形高大的老道站在当地,竟是广心殿殿主张焦亲自来了。这张焦乃是大雁观侧殿的殿主,在观中地位不低,平日颇具威严。众道士在他严厉的目光下不由得收敛,匆匆放了明儿,各自爬起身,手忙脚乱地梳洗收拾、穿衣戴冠。
    明儿侥幸逃过了一顿好打,连滚带爬地回到自己床边,他眼前似乎仍隐隐浮现那卜卦老者呕血写签的情景,以及那三人快步消失在焰光中的背影。明儿抹去额上的冷汗,心中暗想:“又是这个梦!为什么我老做同样的梦?莫非今儿又有什么怪事要发生了?”
    张焦站在门口,冷然望着群道鸡飞狗跳的混乱情状,忍不住呸了一声,咒骂道:“无可救药!懒惰、散漫,说什么道士,你们简直就是一群土匪!等当家的回来给你们点颜色瞧瞧,你们才会知道厉害!”





    正文 做梦道童(2)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6:58 本章字数:963


    一个小头道人贫嘴道:“也不知等不等得到那一天?”众道人哄然窃笑起来。张焦脸色铁青,低声咒骂了一句,拂袖而去。
    山东泰安州左近人家都知道,这大雁道观位于天下第一岳——泰山的山腰上,历史悠久,数百年前曾是盛极一时的道教圣地。但它有个症结,就是当家的位子总由老子传给儿子,自三十年前出了位不肖子拒绝接掌当家后,道观便群龙无首,没了个管事节制的人,渐渐地香火就大不如前。时至今日,虽仍有一笔可观的观产撑持着道观,但这里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气象。
    此时观里仍住了四十多名道士,除了两三位年老道士之外,其余人既不研读《道德经》和《庄子》,也不努力修炼成仙之道,甚至连符方术、炼丹点金、超度驱鬼等术也从不用心学习,简直便是一群尸位素餐、好吃懒做的游手好闲之徒。眼下广心殿主张焦道长权充观中管事,全靠了他的经营操持,大雁观才勉强维持着场面。也全靠他死求活恳,才终于请了那不肖子的兄弟回来做大雁观的当家,让这道观有了主人。这兄弟四十来岁年纪,在山脚下的城里做药材生意,平时极少理会观中之事,因此诸般大事还是由首殿太白殿德高望重的殿主王牟老道士做主。
    几日前王老道士郑重吩咐了,大伙皆得每晨上殿念经学符。众道士害怕被驱逐出观,失了生计,不敢违抗,只得跟着行礼如仪。是以当张焦来催促大家早起上殿集会时,大伙也没敢发出太多的怨言。
    那做梦的孩子明儿年方八岁,是观中年纪最小的道士。他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自有记忆起便住在这大雁观中。据观中道士说,明儿的爹是个跑江湖卖艺的,经过泰山脚下时,因身无分文,还不起酒债,便将四五岁的儿子留在道观门口自己溜了,明儿就此留了下来。因为明儿年纪最小,观中道士都爱使唤他跑腿办事。观中素无规矩,众道士又懒,到得后来,一切挑水打扫、洗衣煮饭的诸般杂事全推给了明儿。他这孩子倒也不笨,眼见大家都偷懒,哪肯自己独做冤大头,躲不过的工作只好认真去干,但一有机会便溜之大吉,独自跑到山上去游玩,往往失踪个几日才回来。而观中道士只要见他人在观中的时候乖乖干活,便也懒得管束他。
    这日清晨大伙被明儿吵醒,又受了张焦道士的催促,匆匆忙忙穿戴整齐了道袍道冠,鱼贯来到大殿太白殿上,分长幼次序坐下。明儿最小,坐在最后边,几乎坐到了殿门外头。





    正文 做梦道童(3)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6:59 本章字数:864


    殿中供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宝灵天尊和道德天尊;殿前一对铜鹤香炉的尖喙中冒出袅袅香烟,萦绕在诸神像的身周。太白殿殿主王牟老道士早已端坐堂上,眼观鼻,鼻观心,正自静坐养神。他一张蜡黄脸,留着一部白花花的胡须,甚有威仪。听到人声,他抬起一双眼眶泛红的老眼,望着大殿内一众散漫杂沓的道士们纷纷坐下。等到大伙安静下来了,他才清了清喉咙,开口说道:“今儿让大家清晨聚会,除了每日的功课外,本座还有要事宣布。所以呢,这个,有没有人没到的?”
    众道士左右张望,查看相熟的道友是否都已到齐。管事张焦道士站起身,前后走了一遍,伸手点了人数,才回报道:“启禀殿主,人都到齐了。”
    王牟老道士点点头,郑重地道:“我们三清一脉,与武林中的许多道流都是同气连声。今日武林中祸事不小,大家栗栗自危,所以呢,这个,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
    这话一说,殿上一众道士都是一呆。众人来这道观也有许多年了,武功不但绝对没练过,连听也没听过,全不知师门竟称得上是武林一脉。
    但听王牟老道士继续说道:“几日前,本座收到一封泰山剑派送来的书信。信中说今日武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情势危殆。我们大雁观自当同舟共济,共谋对策,方不负我创观者的一番教诲。”
    他掉了几句书袋,用了几个成语,殿上一半的道士都听胡涂了,纷纷压低声音问身边的人:“什么鹤啦、草啦、舟啦的,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王牟老道士也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手下这些草包道士大多不读书不识字,说得太深奥了,他们绝对不懂,于是又清了清喉咙,再说:“总而言之,泰山剑派希望我们出一分力,我也同意了。所以呢,这个,他们要求来我们观中,挑选几名资质较好的道士,去泰山派学习剑术,演练剑阵,增强泰山派的实力。泰山派掌门人长方道长派了座下大弟子玉境道人前来,他今日午后便到。所以呢,这个,大家午饭过后,回来这大殿上集合,参见玉境道人并准备测试。谁通过了,便有机会拜入泰山派门下,去三阳观修习上乘剑术。”





    正文 做梦道童(4)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0 本章字数:874


    众道士听闻这天外飞来的机遇,都不禁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泰山派所属的三阳观在凌汉峰的山腰上,离此甚近,不过二三十里路,但双方毫无交情,素无来往,因此泰山派虽是近邻,但众道士对其大名也只是久仰而已。而泰山剑派在武林中可说威名赫赫,号称武林第五大派,若有机会去泰山派学剑,那可是咸鱼翻身、前途无量,比之在这大雁观中混日子可是天壤之别。
    众道士闻此大事,都难掩兴奋,殿上一片嗡嗡然议论之声,有的摩拳擦掌,一心想跃上枝头变身凤凰;有的却惯于偷闲懒散的日子,不知自己禁不禁得住泰山派的刻苦磨练。只有明儿心中暗喊一声糟:“这什么泰山剑派前来挑选弟子不打紧,却为何要挑在今日午后?这可要坏了我的事。”
    原来昨日傍晚他去山上古井挑水时,撞见了一个样貌清奇的老人,留着长须,满面忧色,弯着腰在山沟子里细细搜寻。明儿没见过这名老人,好奇心起,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老人答道:“我在为我女儿寻找草药。她气虚体弱,我想寻找山葵替她配药调养。”明儿便问山葵长什么样子。老人道:“叶自根际抽出,柄长半尺,叶身为圆心形,边缘有锯齿。花为白色,花冠成十字形,萼片为椭圆形,花瓣四片,中有四强雄蕊,一枚雌蕊。”明儿听他形容得如此详细,微微一呆,侧头想了想,说道:“我见过!后山的山谷里,就有这种草。”
    那老人眼睛一亮,忙求明儿带他去寻。但当时天色将黑,明儿便与他约定次日午饭后在古井旁会面,一同去后山寻找山葵。谁想今日忽然冒出个泰山派前来挑徒的怪事,明儿心想:“我若失约了,那老人定要大大失望。”于是心下暗暗盘算,如何才能躲过这挑徒之会,溜去山上会见长胡子老人。
    午饭过后,大伙将一身道服道冠打理得格外整齐清爽,高高兴兴地准备上殿应试。午饭前明儿在厨房帮忙煮饭炒菜,弄得一身油污,还没来得及吃饭,便得帮众道士们收拾碗筷、清洗锅盆。他心念一动,暗想:“不如我便留在厨下继续洗碗。等人都上殿了,我便溜上山去。”打定主意,当几个相熟道士催他上殿时,他都只答道:“快了快了,我洗好碗便去。”





    正文 做梦道童(5)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1 本章字数:1108


    等大家都陆续上殿之后,明儿快手洗好了碗,擦干了手,脱下围裙出了厨房,走过回廊,透过墙缝偷偷往大殿中望去。但见殿里人头攒动,众道士交头接耳,议论不断,想来泰山派的人还没到。王牟和张焦两个站在上首角落,头靠着头,低声商谈,神色严肃。明儿心想时机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当即悄悄退回厨房,掩上房门,快步往后山跑去。
    经过山门时,他低头往山下一望,远远见到弯曲的山道上走着一人。那是个青年人,一身玄色道服,腰佩长剑,蚕眉凤眼,薄唇玉面,生得极有精神。明儿暗想:“这莫不就是从泰山派来的人?”他闭上眼睛,举起右手食指,以指节轻触眉心,耳中隐隐听到那人喃喃自语:“得找齐十五个人,年纪八岁至二十岁……得有练武的架势,有模有样……时间紧迫……不能让他们知道……找替死鬼可不容易……但师父说替死鬼是唯一的方法了……”
    明儿睁开眼,但见那人脚步轻快,一转眼已走了十来丈。他耳中不断听到“替死鬼”三字,凝目望去,见那人眉头紧皱,若有心事,但口唇并没有动。明儿也不惊讶,他知道自己“听”到的,乃是那人心中的念头。明儿一时不明白那人想的是什么意思,又生怕这人到来后王牟老道士便要点名,当即转身,一溜烟往山上奔去。
    他沿着山道来到小丘顶上的古井边,果见那老人已坐在井沿等候,背上背着一个空篓子。老人见到他来,立即站起身,满面喜色。
    明儿向他一笑,说道:“跟我来!”便领着老人往后山行去。
    一老一少穿过碧绿的竹林,涉过清澈的山涧,踏过嶙峋的怪石。山势愈高,地势愈是崎岖险陡,明儿生怕老人失足,不断回头问道:“行么?跟得上么?”但见老人脚步轻健,紧紧跟随在后,毫无疲色,明儿才放下心。
    老人见这孩童踏着草鞋,一身破旧宽松的道袍在山风中剌剌而响,头上梳着的道髻蓬蓬松松,但身形轻捷,异于寻常,忍不住问道:“小道长,你是泰山派的么?”明儿摇摇头。老人又问:“那是秦家剑派秦掌门座下?”明儿又摇了摇头。老人再问:“莫非是长青门人?”明儿还是摇头。老人搔搔头,说道:“偌大一个山东,就这三个门派有点名声。你若不是出自这三派,却从哪儿学来一身轻功?”
    明儿扑哧一笑,说道:“老爷爷,你说什么轻功?我是大雁观的。我们大雁观的道士是不学武功的。”
    老人甚是惊异,他当然听过这大雁观的情形,多年来以祖传观产养着一群无所事事的懒惰道人,没想到大雁观中竟有这小道童一般的人物。当下又问:“小道长如何称呼?”明儿道:“我叫明儿。”想了想,也客气地回问道:“老先生如何称呼?”老人答道:“我姓扬,名钟山。我是个医者。”明儿点了点头。





    正文 做梦道童(6)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3 本章字数:1013


    扬老又问:“你怎的对这儿的山势如此熟悉?”明儿笑道:“我们观中大伙清闲得很。我没事就往山上跑,几日不回观也没人会问。”他伸手指去,说道:“你看那边那座山,还有对面的那座,还有后山的峡谷峭壁,我全都去过。”扬老点头道:“东边那峰叫做天来峰,西边是圣祖峰。你说的峡谷峭壁,大约便是虎跃峡和碧落崖了。”这下换成明儿感到惊异了,他说道:“原来这些地方都有名字的,我却不知道。”
    两人边走边谈,一路上扬老见到什么药草,也会跟明儿指说一番,直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一个山谷。两人站在山岩上,低头望向脚下一片翠绿的山谷。扬老抹去额上汗水,说道:“这山谷再过去,便是虎山了。”明儿点头道:“虎山这名字好。这山沟子里老虎多得很,我每次来都见到几头。”
    扬老听他口气轻松,不禁奇怪,问道:“你见到过老虎?不怕么?”明儿奇道:“怕?老虎有什么好怕的?”扬老更加疑惑道:“难道你不怕老虎咬你?”明儿侧头想了想,说道:“它们从来不咬我。我只讨厌它们总缠着我,要我跟它们说山下的事情。”
    扬老一呆,暗想:“原来这孩子是傻的。”随即向他脸上望去,见他一双眼睛黑白分明,脏兮兮的小脸上一派认真,并无疯癫之色,又不禁疑惑起来。还未发言,明儿已一跃而下,落在低处一块大石上,招手让扬老跟上。扬老随后跟去,两人逐渐落入山谷之中。
    明儿在前拨着杂草四处搜索,寻了半晌,忽然欢呼一声,弯腰采了些什么,高高举起向扬老叫道:“你要找的草药,是不是这个?”
    扬老见他手中持着的正是山葵,大喜过望,快步上前接过了,低头一望,但见山阴处五十来尺方圆中,一片满满的都是山葵。他如获至宝,当即卸下背上的竹篓,弯腰摘采。
    明儿见他欢喜,自个儿也十分兴奋,蹲下身帮忙采了起来。扬老怕他不知如何采集,走近前来,说道:“这山葵的根、茎和叶都可入药。你得连根拔起,像这样。”当下伸手连根采了一束给他看。
    明儿认真观看,点了点头,卷高了道袍袖子,开始采山葵。扬老一侧头,望见他瘦瘦的左臂上爬满了淡色的疤痕,仔细瞧去,却见那似乎是火烧的痕迹,两条上臂都有,疤痕盘旋错综,都已泛白。他忍不住问道:“明儿,你手臂上这些疤痕,是怎么回事?”
    明儿低头望了自己的手臂一眼,说道:“我也不知道,我从小就有这些疤痕,身上也有。”说着扯下衣领,给扬老看他胸口的疤痕。





    正文 做梦道童(7)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4 本章字数:703


    扬老一呆,凝目而视,但见他胸前戴着一枚铜坠子,胸口上头的灼痕更多,密密麻麻,迹路分明,直如一幅工笔画一般。明儿又道:“背后也有。”又伸手掀起道服给他看。
    扬老皱起眉头,不忍再看。他原以为这孩子幼年曾陷身火窟,身上才有这许多灼伤,但细看之下,他知道这不是一般火烧留下的伤痕,却是有人故意灼上去的,才能留下如此工整细致的图案。
    扬老沉思一阵,问道:“明儿,你家乡何处?父母是谁?”明儿搔了搔头,说道:“我不知道,我只记得自己向来便住在大雁观中。”扬老问不出个所以然,心想:“这孩子颇不寻常,不知是何来历?或许改日该去拜访大雁观,向那儿的殿主探问探问。”
    两人花了半个时辰摘采山葵,装了满满一大篓。扬老道:“明儿,多谢你啦。这些足够做几个月的药材了。”明儿站直身,甩去一头汗水,笑道:“那就好啦。”又问:“那么几个月之后,你还得再来采么?”扬老道:“我识得路,自己来采就行,不需再劳烦你带路了。”明儿点点头,抬头看看天色,说道:“我也该回去啦。”
    扬老有些担心,问道:“孩子,你赶得及回去么?”明儿闭上眼睛,举起右手食指,用指节碰了一下眉心,忽然皱起眉头。
    扬老见他神色有异,问道:“怎么了?”明儿咧嘴一笑,脸上忧色一扫而空,笑道:“没什么。我得在天黑前赶回去,替大家做晚饭啦。”
    一老一少离开山谷,踏上归途。这段路也足走了一个多时辰,回到古井边时天色已半黑。扬老与明儿道别,明儿笑了笑,挥挥手,径自飞奔去远了。
    扬老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不禁对这古怪的小道童生起一股难言的担忧和挂念。





    正文 替死之鬼(1)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5 本章字数:785


    替死之鬼
    明儿快步奔向大雁观的主殿,远远便见灯火通明,众人显然还在那儿聚会。他刚才便已有预感,知道事情不对,自己麻烦大了。果然,一个守在观门口的青年道士见到他,登时大叫起来:“回来了!那小杂种回来了!”
    殿中涌出一群道士,冲上前七手八脚捉住了明儿,不由分说,便将他推拥入了大殿。明儿见殿首坐着三人,除了王牟老道士、张焦道士外,还有个身穿玄色道袍的青年男子,眉清目朗,下颏留着短须,正是自己离开前看到行走在山腰上的那人,想来便是张焦口中的玉境道人了。
    张焦一张脸已气成紫黑色,压抑不住怒气,冲上前去,举起拂尘尾巴,劈头便打了明儿三下,骂道:“小兔崽子,好不知死活,让大家等你等到天都黑了!”
    明儿抱着头赶忙闪避,装傻叫道:“我再也不敢啦!我害大家饿肚子啦!我这就去煮饭去!”
    张焦更气,骂道:“谁叫你煮饭了?我们早就吃过了!现在是这位泰山派玉境道长要找你,已在这儿等了大半天了!”
    明儿抬起头,望向那青年道人,但见他目光炯炯,直望着自己。明儿眨眨眼睛,耳中开始“听”到他的心思:“……年纪身材都和玉泉差不多,可以……只是玉泉从小饱读诗书,眉目间满是书卷文气。这山野孩子却傻头傻脑,粗劣鄙陋……唉!如今也只能滥竽充数了……”明儿听他“说”自己傻头傻脑,当即歪嘴斜眼,向他做了一个鬼脸。那玉境道人一皱眉头,更加不喜,却也无可奈何,拂袖道:“就是他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这就上路。”
    张焦听说这孩子还使得,登时松了一口气,向站在一边的一群十多名道士挥手喊道:“你们还在等什么?快去房中收拾东西,打好包袱,跟玉境道长上路了!”
    其余被选中的道人纷纷发出质疑抗议之声:“天都全黑了,何不等明日再上路?”“黑麻麻的,这山上夜路可难走得很啊!”





    正文 替死之鬼(2)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6 本章字数:865


    明儿此时心中已然清楚,“替死鬼”指的就是自己这一群人,而泰山派危险迫在眉睫,找替死鬼之举紧要非常,可等不了这一夜。他抬头望去,但见玉境摇了摇头,坚持得今夜启程。张焦于是指手画脚,命令众道士废话少说,立即准备上路。王牟老道士则坐在当地,神色显得极为疲累,脸露哀悯之色,明儿暗想:“王殿主是知道的,我们这一走,可是有去无回了。”
    玉境道人不耐烦听众道士七嘴八舌的抱怨抗议,开始在殿上踱起步来,想着心事:“……敌人来得好快,师父这场布置不知来不来得及?无论如何,我们这些成名弟子是躲不过的了。但求能保住泰山派的年轻一辈,十几二十岁的弟子们……尤其是师父的独生爱子玉泉……唉,这孩子天资奇高,师父就寄望他能光大我泰山派门户……但盼他能逃过这一劫才好!”
    明儿默默地“听”着玉境的心思,但没来得及多听一些,便被张焦殿主催促着赶回通铺收拾。张焦站在门口不断吩咐众道人:“快些,快些!衣服不用带了,泰山派自有道服给你们用。收个小包袱是了!地方不远,要紧事物尽管留下,随时可以回来拿!”
    明儿原本便没有什么自己的事物,连包袱都省了,他只摸了摸胸口,确定那枚用旧红绳子系着的铜钱坠子仍安然套在颈中,便放下了心。他听人说这坠子是他上山时便戴着的,是他与自己出身来历的唯一联系,因此他向来十分重视。
    众人摸黑上路,玉境在前打着灯笼领路,他挑选了一个健壮老实的青年道士在后面提着灯笼压阵,中间夹着十四名大雁观道士,一行人在黑暗中蜿蜒地走向泰山派重镇三阳观。
    明儿夹在队伍中间,一边忍着饥饿,一边打着呵欠。想想自己不但错过了晚饭,连午饭都没吃,不知下一顿何时才有着落?他听身前身后的师兄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多亏我平日多跑山路,体格健壮,这才被泰山派拣中了。”“呸!你这懒惰梆子,被拣中是你狗运!”“不知在泰山派练剑辛苦么?”“怕什么辛苦?练个五年七年,一朝出了师,下山在江湖上行走,只消亮出你泰山派的名头,把那些个土豪恶霸吓得屁滚尿流,可有多威风哪!”





    正文 替死之鬼(3)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7 本章字数:1010


    明儿却清楚得很,他们这些被拣中的不过是群替死鬼,有如吃得较肥的猪,在过年祭祀时给挑中了,赶出圈去准备做牺牲祭拜神明一般,没有什么好庆幸的。他倒不很担心,他年纪虽幼,却直觉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一切危难自会消弭摆平。他不去听师兄们的胡乱猜测,抬头望向黑暗的山际,忽然想起今日午后和自己一块儿上山采药的老人,心想:“那位扬老先生知道的草药可真多!希望他女儿的病能快快好起来。”
    这山路虽不过二十来里,半夜行路却颇为不易,大雁观这些道士又从未练武,加上平素便懒散怠惰,少于操练,一行人拖拖拉拉直走了两个多时辰才抵达三阳观。众人都已疲累不堪,玉境差个小道士领一行人去观后的通铺休息,众人衣衫也没解,倒头便睡。
    明儿肚子饿得厉害,在铺上翻来覆去,感到肚子响如擂鼓,如何也睡不着。他撑到午夜,再也忍耐不住,心想:“我到厨房去偷点馒头吃,别让人发现便是了。”于是明儿在大雁观众道此起彼落的鼾声中偷偷摸出了房,抬头四望,只见主殿的飞檐黑影高高耸立在左首天际,他心想厨房多半在后进,便向右边摸去。
    他听得脚步声响,偷目瞧去,见是两个穿着玄色道袍的人持着长剑巡逻,神色警戒。明儿心想:“泰山派防范得这么严密,看来整夜都有人到处巡逻。”
    他屏住呼吸,趁那些人走过后,轻手轻脚地往右首摸去。但没走出多远,天上月亮忽然被乌云遮住,四下一片黑暗。明儿停下脚步,眯起眼睛,努力寻找一丝光亮。他见到远处有间矮屋的窗中隐约透出火光,心想:“找不着厨房,先往那儿去再说。”便缓缓向那矮屋走去。
    他来到那矮屋窗下,但听得里面隐隐传来说话之声,夹杂着几声抽泣。明儿心中好奇,探头往窗里望去,只见十多名青年跪在地上,身着便服,背后背着包袱,脸上涕泪纵横,恭恭敬敬地向当中一人拜倒。当中那人一张长方脸,一把胡须又黑又长,身穿玄色道袍,眼中也是老泪双垂,怀中紧紧抱着一个七八岁年纪、面目清秀的小男孩儿。
    明儿心想:“这些人三更半夜,在这儿哭什么?”但听一个弟子哽咽道:“师恩深重,玉般愿与师门同生死、共存亡。师父……”
    那长方脸道人缓缓摇头,叹息道:“玉般、玉敏,还有玉倾、玉元,你们的心意,为师都明白。但泰山派的前途,比我们师徒间的恩情更加紧要。一切照计划而行,不得有失。时候到了,你们该上路了。”众弟子又拜倒在地,纷纷落泪,泣不成声。





    正文 替死之鬼(4)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8…2 7:37:09 本章字数:1025


    明儿恍然大悟,这些便是替死鬼的“正身”。如今替死鬼们来了,他们可得赶紧离开,免得撞着了“鬼”,反而走脱不了。
    长方脸道人低头望向怀中的孩童,轻声叹息,说道:“泉儿啊泉儿,你若生在太平之世,定能成为一代宗师,光大我泰山门户。但如今世道混乱,火教横行,邪佞猖狂。所谓正人君子,皆无法苟存于此混混浊世。你便先藏身村里,韬光养晦,待时局变换后,我父子再图相聚。”
    那孩童呜咽起来,伸手紧紧抱着长方脸道人的肩头,泣道:“爹!”众人见了这一幕,都抱头痛哭起来。玉境坐在一旁,紧抿着嘴,竭力不哭出声来。
    明儿在窗外见了,忽然想起梦境中那被爷爷亲手毒死的小孙子,也曾伸出手臂这么紧紧地抱着他挚爱的爷爷。他鼻中一酸,好似陡然忆起一些遗忘已久的往事,却又模模糊糊地记不清楚。他心中忽想:“我的记性并不差,为何却对小时候的事情半点印象也没有?大雁观的道兄们几番说起我爹将我留在观门口的往事,但我却连父亲的长相姓名也全不记得了。就算我当时年幼,也该有个四五岁了,总不至于连自己的姓名也说不出吧?”
    他记得大雁观的知客道人曾跟他说起,那时他们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童站在大雁观门外,知客道人曾温言询问这遭人遗弃的小娃儿:“孩子,你叫什么名儿?”小童站在当地,抬头瞪着知客道人,傻愣愣地重复了一句:“名儿?”知客道人只道他真便叫做“明儿”,此后大家也就这么唤他了。想到此处,明儿忍不住伸手去摸胸口那铜钱坠子,心想:“我爹只留了这坠子给我,人就去了。除了他并非身无分文之外,他还想透过这铜钱告诉我什么?他还会回来找我么?”
    但听窗中长方脸道人说道:“好了!时辰到了。你们快上路吧,不然怕天明前赶不到山下了。”众人又跪拜一阵,才抹泪启程。
    明儿听得众人鱼贯从后门走出,长方脸道人出门相送,玉境站在师父身旁,望着那十五名年轻弟子消失在夜色之中。明儿躲在窗下的草丛中,掩藏甚好,众人都没有发现他。
    待弟子们去远后,玉境低声道:“师父,你已……已下定决心了?”
    长方脸道人缓缓说道:“我道家崇尚自然,绝不逆天而行。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如今只等火教攻上山来,我等奋力抵抗数日,牺牲几个弟子是必要的,之后自然便得投降。当今之世,谁能与火教相抗?不降,难道要让大家全数殉难于此?这对本派存续有何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