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代王爷传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王接到消息后,偕同韩凤林,踏着朦胧的月色,秘密前往会见盛岛角芳,与其暗中勾结。
盛岛角芳见德王来到非常高兴,他说:“德秘书长日理万机,亲劳大驾不甚荣幸。我是来通知你,此前补音###向关东军洽购枪支,关东军决定无偿送给你两千支枪,现已运到林西,请你派车运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4草原首建蒙政会 德王再骑两头马(2)
德王听了当即表示谢意。他说:“代我向关东军长官问好。”盛岛探询了一下“蒙政会”的情况,德王一一作了回答。
盛岛角芳走后,德王便安排人去热河省的林西县洽运枪支。
再看陈绍武的庐山之行。陈绍武见到蒋介石,按照德王安顿的话向蒋报告说:“伪满南警备军司令官巴达玛拉布坦和西警备军司令乌古廷,偕同日本高级军官一名,前来我旗,声言日军不久就要西进,攻打察东。如果欢迎的话,希望给予一切实力帮助,要德王从速表明态度。”并向蒋请示如何对待。
你会想到蒋介石表什么态吗?蒋介石未提半个“抗日”字眼,他让陈绍武告诉德王要以“不亢不卑的态度,相机办理”,并嘱咐陈绍武转告德王,他不久即到绥远省视察,届时德王和云王前往晤语,还打算面授机宜。
在请示拨款一事时,蒋介石准予拨给日常费用每月三万元,建筑费用十二万元,还批给一批枪支和电台等物。
德王采取了引诱和激将法,不想蒋介石听了却平静如水,一点不动声色,还让他“不亢不卑,相机办理”。这一下德王彻底了解了蒋介石对抗日的态度了,这给他勾结日寇壮了胆子。到底德王怎样“不亢不卑”,就看以后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25猛惊骇心腹遭逮捕 奔绥远见蒋求放人(1)
八月的最后一天,一条震撼德王心灵的消息从北平传到了草原。“蒙政会”惊愕了—— 蒙政会保安处一科科长、德王的心腹韩凤林在北平被捕了。这件事使德王惊愕不已而又始料不及,韩凤林回北平去是戒鸦片瘾,怎么就被国民党逮捕了呢?
德王觉得纳闷儿,韩凤林为什么被捕?是谁在陷害他?莫非是陷害我吗?德王有些担心的是,凡是自己和日本人秘密勾结的事韩都知道,自己每一次跟日本人接触都是韩凤林做翻译。德王害怕这些秘密从韩凤林嘴里吐出来,那可就糟透了。这“两头马”就骑不成了。
韩凤林到底为什么被捕,德王极力地想找到原因。因为找不到原因就没法营救。德王分析,在这个时候逮捕他的人,绝对是有背景的,所以,盲目去营救不会如愿的。国民党的司法机关,历来是无罪加三分,有罪更不容,捏造罪名,陷害无辜是家常便饭,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韩凤林被捕让德王两夜没有睡好,因他正在与日本人勾结。韩凤林是他的翻译,又是他的参谋。自己办的事情,没有韩凤林不知道的,包括自己的长远打算,因此自己不能没有了这个人。像韩凤林这样的人,有他架一座桥,没他断一条路。因此,德王感到韩凤林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也是不可缺少的人。使德王猜不透的是,到底为什么要逮捕韩?他对外部,特别是上边的原因还不清楚,可是内部有没有原因呢?
德王也怀疑云继先、朱实夫对韩凤林不满,他还分析说:“在这之前,蒋介石蓝衣社的特务李才桂率领工作人员,以‘内蒙古旅行团’的名义前来百灵庙侦察情况,当时韩凤林不在,我就派朱实夫陪同接待。韩凤林回来后,李才桂来拜会我,我对他说:‘你如有事,可与韩凤林接洽,因为我事多,诚恐招待不周。’谁想韩凤林没有很好接待,招致李才桂的不满。李才桂向朱实夫说:‘韩凤林这个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很难与之洽谈。’朱实夫曾向我讲过这些话,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再就是百灵庙蒙政会成立后,日本人常来锡林郭勒盟和百灵庙拉拢我,韩凤林一直给我当日语翻译,有些人对韩产生了误会,其实韩凤林虽说是个日本留学生(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可他从未流露过让我靠向日本的意思。我想朱实夫很可能把韩和我常与日本人的接触向李讲了。其实韩凤林是个民族主义者,他仅仅是做了我的日语翻译,没有亲日倾向。我记得我曾经和他谈过:‘在当前时局下,我们要利用日本的能力,把蒙古复兴起来,你看怎么样?’韩凤林说:‘我在日本留过学,深知日本的满蒙政策是不怀好意的,应当十分注意。’这个观点是很明确的。但是,李才桂误以为韩凤林有拉拢我勾结日本之嫌,我想是他报告了驻北平的国民党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趁韩凤林去北平戒鸦片瘾之机,秘密逮捕了他。”
德王觉得疑点太多了,暂时他还理不出个头绪来。其实国民党特务们早就盯上了韩凤林。韩是日本留学生,加上他同德王多次与日本人秘密勾结,每一次的会见都是德王与韩,因此许多人认为韩是德王的牵线搭桥人,特务们早就注意上了。德王与日本特务的秘密会见,说是秘密,其实没有不透风的墙,云继先、朱实夫早就盯上了他们,他们俩和其他一些有正义感的爱国青年,都坚决反对德王投靠日本。德王秘密活动注意了外人,防住了特务,可他瞒不了内里人,防不住身边的耳目。除了国民党特务,难道内部人不恨耀武扬威的韩凤林吗?在德王名下得宠,却很容易成了众矢之的。
韩凤林被捕后,德王让许多人设法托人营救,让内部准备重礼送蒋孝先救人。德王认为国民党宪兵三团蒋孝先团长捕韩是对韩的误解。
韩凤林被捕后蒙政会驻北平办事处处长包悦卿去见何应钦,要求释放韩凤林,并带有一种质问的口气问何应钦:“韩凤林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宪兵三团逮捕了,什么三民主义,简直是害民主义;什么青天白日,简直是暗无天日。”何应钦感到包悦卿的话太不顺耳了,但因为包是蒙政会的指导长官,何没表示反感,只是说注意访查下落,设法营救。但是一直未有下文,只是由北平军分会给韩凤林家属送去五百元钱,作为慰问救济之资。
雁的哀鸣表明更换了季节,不知不觉中,又到了秋天。这时从绥远传来消息,蒋介石要到绥远视察。蒋介石还没有到绥,就先派肖振瀛前来百灵庙,邀请德王和云王去绥远省府见面。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关于去不去绥远省,德王有些犹豫。因为有韩的教训,德王显得谨慎了许多。多数人认为不可去,他们说,德王爷你和傅作义的关系非常紧张,外边又有谣言,你去了让傅作义扣留了怎么办?蒋介石让去是个礼节问题,至于你去不去无关大局,傅作义扣了你给蒋介石说德王没来不就搪塞过去了吗。同意去的陈绍武说,不会的,他一个省主席,哪有权扣一个与他同级的蒙古地方自治委员会的秘书长呢?可是德王也考虑,这是蒋介石请他俩去,如果托辞不去,将来会有什么后果呢?陈绍武劝他说,我的意思你和云王大胆去吧。我前次去庐山见到蒋介石时,他对你非常器重和关怀,而且你派我去庐山就是为和蒋拉拢感情。这次蒋介石以国家元首巡视塞外,你是蒙古地方长官,代表一方前去相见,正是让傅作义重新看待你,你已不是蒙旗的一个小王爷了,你是一个民族的代表。通过这次各方一起被接见,还可以商洽解决绥蒙之间存在的纠纷。应当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前往,不可坐失良机,这种机会千载难遇。再说,当面还可以求救韩凤林呀。现在看来,救韩必求蒋,否则无希望。
25猛惊骇心腹遭逮捕 奔绥远见蒋求放人(2)
德王的主意让陈绍武给说定了,他也说:“蒋介石现在正用得着我,他害怕共产党的‘星火燎原’,让我给他打‘火’。有蒋介石在,我想傅作义也不敢把委座邀请的人逮起来。”于是决定赴绥会蒋并按时到了归绥。
蒋介石由宋哲元陪同到了绥远。列车进站前德王和云王由包悦卿和陈绍武陪同提前到了车站。他们去时非常警惕,包、陈明是秘书暗是保镖。
他们原以为会有个庞大的欢迎队伍,不想经过坚壁清野,车站有些冷清。两排严肃的警察立如泥塑,脸上多有严肃少有活力。不一会儿傅作义和省府及包头市一些头目要人走进车站,紧接着列车缓缓进站了。
蒋介石和宋哲元下车后,一眼就看到了德王和云王,因为他们着装特殊:清朝的顶戴花翎,蒙古的长袍马甲。蒋介石有意先跟云王和德王握手,德王赶忙问安,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示亲切。蒋介石下榻后,很快又召见了德王和云王,包悦卿、陈绍武也被一并召见。
蒋介石初见云王,看到他年事已高,身体瘦弱,眉须花白,步态迟缓,二目深陷,一副病态样儿。蒋介石再看德王,年富力强,满面红润,蛋形的脸上像涂了油彩。蒋介石问云王:“蒙政会成立后诸事如何?”云王答称:“我是年老多病,诸事多亏德秘书长帮同办理。”蒋转身对德王说:“方才云王说,你帮助他很好,今后仍希望你尽力帮云王,做好蒙政会的工作。”接着问德王:“你派人到庐山所要求之事,来人都给你讲了吧?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说,我会设法解决的。”
德王一听蒋介石这样慷慨,立刻就想求蒋设法救韩凤林,他说:“委员长既然这样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的手下回北平戒大烟瘾让宪兵三团逮捕了,请委员长帮我们说说话,让宪兵三团蒋孝先团长高抬贵手把韩凤林放了吧。”蒋介石表示他返京后详为查问,总会弄个水落石出。为了讨好蒋介石,德王说,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蒙政会愿敬献军马三百匹,答谢中央许可自治、关怀蒙古的盛情。蒋介石表示愿意接受。
紧接着绥远各界首脑官吏们,在中山堂举行欢迎蒋介石的训话会,同时也邀请德王和云王参加。会上首先由傅作义致词,接着蒋介石训话,而后又邀请云王和德王讲话。云王推托让德王讲。在这样的场合,德王是不会放弃的,何况在傅作义这儿他绝不会示弱。德王登台致词说:“自清朝以至现在,国家最高元首只有两次到达我们这个边远地方。前次是康熙皇帝,这次是蒋委员长。但是,康熙皇帝是为了征服我们蒙古而来的,蒋委员长是为了帮助我们蒙古而来的,我们表示竭诚欢迎。”在全场一片掌声中德王结束了他的吹捧。
德王的吹捧使蒋介石从内心里感到高兴,可傅作义听了,觉得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拍马屁都能拍到点子上,连委员长都让拍得偷笑。
蒋介石离开绥远时,德王和云王都去车站送行,在人情礼俗上德王是做得相当周全的。
迎蒋送蒋结束以后,德王又该做些什么呢?
26送厚礼奸慝依然薨命 碰硬钉德王倍感惊心(1)
德王拖着油松大辫子又在绥远表演了一番。傅作义原先没见过德王,这次见了觉得有些与众不同,一个简短的即兴发言就能博得委员长偷笑,而这么多发言人却没有谁博得了委员长的欢心。傅作义跟宋哲元说,德王这小子确实聪明,是个难得的人才,但是他不走正路有点太可惜了,他的敏锐和才华在现在这些王公中是没人能比的。他要走正道,真心实意为了蒙古人民,为了草原的安宁,我们会支持他的。可他不是,有心有才不往正经处用,不往正道上想,一味地想以投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他只有以失败告终。我们担心的是他要分裂祖国,不是“民族自治”。如果真心实意为团结抗日,我第一个出来支持他搞“自治”,事情却不那么简单,据我们掌握,他早就跟日本特务勾结上了,日本特务还装扮成喇嘛住在他庙里搞特务活动。
宋哲元也说自己早就听说日本大特务盛岛在拉拢德王。
傅作义说,委座不是不知道,而是###心切,想利用德王把好北大门,防止共产党和外蒙古、苏俄的联系。委座其实想错了,德王正是抓住他不积极抗日来投机钻空子。宋哲元说,如果委员长就这样放纵他,一旦他与日本人合作了,你我的绥、察两省就保不住了。傅作义说,委员长消极抗日是错的,在国难当头之际,任何政府和军队一不抗日就会完蛋。共产党毛泽东精明就精明在高举抗日的大旗来收买人心。德王投日,毛泽东抗日,我们消极抗日,今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两个省主席越谈心里越担忧。
德王与云王在绥远送罢蒋介石,与包悦卿、陈绍武一同回到了百灵庙。他回去后,就用蒙政会的经费,购买了三百匹良马,给蒋送礼,他曾给溥杰送马,今天又给蒋送马,草原还有多少马可送?
军政部看到德王送来的这些骏马非常高兴,三百匹骏马又能装备一个骑兵团。蒙古马、伊犁马、三河马堪称我国的三大名马。
补音###和陈绍武送完马匹礼品后,又去见蒋介石,这一次还是想提起营救韩凤林的事。可是蒋介石一见他们便说:“你们所要求的经费和武器,我马上就批交财政、军政两部给予拨发,你们可以直接向这两个部去洽领。”他们正要说韩凤林的事,但蒋介石又和别人接了话。
几天后,军事委员会转达蒋介石的批示:令财政部拨发蒙政会建设经费十二万元,常用费每月三万元;令军机部拨发步枪、手枪三百支,轻机枪二十挺,迫击炮数门,载重汽车四辆,大小无线电台十台,并命补、陈二人直接去领。
补音###和陈绍武,接到蒋介石的批示令后,立即到财政部会见孔祥熙,他们送上蒙古的礼品孔祥熙也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山西土老财出身的大少爷,如今也变得洋起来了,说话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老山西了。他用变了味的山西话说:“内蒙古山西山水相连,山西人走西口都到了内蒙古,内蒙古的汉人多数是山西人,请你们放心,经费按批的照拨。”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蒋介石批了,孔祥熙应了,可是具体洽领时,直接主管人员先给拨了建筑费一万元,送礼后答应续拨。经常费用三万元就算照付了。
补音###和陈绍武返回后,虽然拨发了枪支和经费,但是,韩凤林释放的事没有着落,使德王心里非常不快。他感到有些不对头,蒋介石经费和枪支都能痛快地给,又答应“有困难,尽可和我讲,我必给予解决”,难道这个“必”字还带有水分吗?中国人都懂得每个汉字的深刻内涵,“必”字是心字打一杆的,这等于铁了心的帮你,怎么在放人上就不灵了,“必”字变成了“不”字呢?
正在德王琢磨这其中之疑时,一条坏透的消息从北平传到了草原。德王突然接到一个以“北平民众除奸团”名义印发的传单,他仔细一看倒吸了口凉气。传单上说:韩凤林是勾结日寇、背叛党国、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实属罪大恶极,为全国人民所痛恨,已经作了断然处置,沉之大海。
德王拿着传单两手嗦嗦发抖,他痛心疾首地说:“凤林啊,我没有保护好你,你真的完了吗?你真的被害了吗?”
一阵悲切之后,德王立刻又冷静下来,找来丁我愚商量分析。他说:我想韩凤林很可能不在人世了,这是蒋介石向我们耍了个花招,不好正面明确答复,采用这种手法通知我们。他们怎么采取这种卑劣手法呢,太可恶了。德王这次对蒋介石有些失望,感到自己上当了,原来蒋介石也是个口是心非的人。
德王觉得这件事一定与自己内部的人有关系,于是,他特别命令稽查处主任李风诚检查来往信件。李在检查中,发现云继先给朱实夫的一封密信,其中大意说:“韩凤林被捕后,秘座(指德秘书长)对实夫兄怀疑甚大,应加注意。对保安总队一职,务尽量争取,我们谁干都可以,务使不要落入他人之手。”这时又有曾在干部学生队受过训的学员向德王告密说:“云继先、朱实夫联络在蒙政会任职的土默特旗籍人员,策划掌握保安队的官兵,争取保安总队长的职位。”这两件事使德王对云继先和朱实夫产生了更多的怀疑,云继先和朱实夫对德王也有更多的戒心。德王认为因此种下了后来云、朱策划百灵庙兵变的根源。其实德王回避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反对他投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6送厚礼奸慝依然薨命 碰硬钉德王倍感惊心(2)
就在这时,日本驻天津的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乘坐专机由天津到达了苏尼特右旗德王府。他是根据日本加紧西进的计划来与德王勾结的。土肥原贤二对德王关切地问道:“你进行的工作怎样?有没有困难?如果有困难,可向我说,我当尽量帮助。”为了说明自己的能量,他自吹自擂地说:“我到了哪里,中国的官员都怕我,因为中国政府的事情都瞒不了我。”
德王知道搞情报工作的人从来都是真真假假,说实话搞不了情报。但是这些人的能量不可低估,因为历来搞情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别说了解一个人事案情,就连最秘密的情报材料也能搞到手。于是,他就想托土了解一下韩凤林一案的真实情况。
土肥原贤二离开苏尼特右旗,在张家口呆了两天就到了北平。
一个星期以后,日寇驻苏尼特右旗的特务机关长官浦,把土肥原贤二探询到的韩凤林案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德王。他说:“韩案的情况是这样的。国民党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赴庐山向蒋介石请示机要工作时,蒋介石命令蒋孝先速把韩凤林设法逮捕处死。蒋孝先即刻密电驻北平的中央宪兵三团吴团副负责抓捕,当即处理。韩凤林一到北平,就有特务盯上了,韩凤林落脚后的次日清晨,宪兵三团吴团副亲自带领十几个人,从韩的家里把韩带走,当天晚上就枪杀了。”
德王一听浑身打了个寒战,他的心一下沉到了冰点,虽当着浦没落泪,可他心里在滴血。他真没想到蒋介石耍了这样的手腕儿来整他,他深感受骗上当了,从心冷到恨,但是干咬牙又吃不了人家,无奈之下,还得忍辱负重,秘密地扩大自己的力量,求得一点对抗能力,逐步实现自己高度自治的计划。
德王确信韩凤林已经死了,又派赵汇川、刘大光二人,到北平求得伪北平市市长袁良的帮助,找到了韩凤林的坟墓,将尸体挖出带回,由德王主持举行了韩凤林追悼大会,从此,德王才觉得了却了一场负疚的心愿。
向前跨一步,选择脚下路。德王感到靠蒋的路走不通了,就选择投靠日本的路,这一抉择使他走向了卖国求荣、出卖民族利益的路,这是条千万不可选择的路。可他却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加紧了与日寇的勾结。这时关启义向德王建议不妨搞“多边外交”试试,因为现在很复杂,千万不可倒在一边,“狡兔三窟”,不可在一棵树上吊死。德王采纳了关的意见。
27多边外交边长可有沿 八面筑墙何墙不漏风(1)
一九三五年一月,云继先回家归来,德王打算把他送到百灵庙保安队去,在那里给个一官半职,因为苏尼特右旗这边有大的行动,德王打算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德王已知道云继先给百灵庙朱实夫写信的内容了,但他没透露这事,他找云继先谈话时说,继先,百灵庙保安队准备扩编,那里正需要干部,我想叫你去,你有什么意见?
云继先听后稍顿了一下,让他去百灵庙正合他的心意,但他搞不清德王的用意。便说:作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自己不能表示什么,但作为蒙古民族的一分子,有责任提醒德王爷,千万不可倒在日本人一边。据我所知,日本人占领了东部后,最近又策划进攻察东,听说德王爷派出宝贵廷和李守信联络。李守信什么样你不是不清楚。
德王早已听得不耐烦了,但还是压着火气听他要说些什么。当听到云已知道了派宝贵廷的消息后便说:你说的不对,不是联络,是我让他过去探听一下消息。
云继先说,有些情况我不一定听得准,但是我在走之前有些话还是要说的。我和许多有识之士为什么放弃京都的优越条件跟着你德王爷到这寒冷的蒙古包来,主要是觉得你是个为我们蒙古民族振兴的带头人,如果你不是这样,而是去投靠日本人,会使我们多么失望啊!
德王说,你又错了,怎么能说是投靠呢?你是个聪明人,是我很看重的有才华的人,但是你看问题、做事情往往有些偏激。你不想想,在当今这个社会下,你不依山傍水,想着独立撑天是不可能的。我们有什么?除了那点牛羊还有什么?要保卫自己不受侵害,无枪无炮怎么行?要想跑得快一点,没汽车没飞机怎么行?这些东西哪里来,不得伸手跪下来跟别人求吗?我们依靠国民党蒋介石,他们光答应不落实,为了尽快发展起来,武装自己,走点邪门歪道又有什么?牧民有句话我很欣赏:哪道坡上的草不肥羊。为了“肥羊”,我们就得多找一道草坡,用关启义的话说,这叫“多头外交”。
云继先说,“多头外交”那也得看是敌人还是朋友,“多一道草坡”也得看是好草还是毒草,不能乱放乱交呀,向虎谋皮不知它有牙吗?弄不好就把你吃掉了。对于你来说,吃掉的不是你自己,而是我们民族。
德王说,谈话到此结束吧,有些事是一时说不清的,我觉得朋友和敌人是互相转化的,为了蒙古的振兴,谁对我有利我就和谁交,谁耍我、骗我、打我、杀我,我就认为他是敌人。
云继先说,有些事情,站在蒙古包这个小圈子里觉得可以,如果站在整个草原、整个民族的大局来看就不可以了,国家和民族是大局,个人或小团体是小局……
“好了!”德王一摆手阻止了云的继续辩解,德王听不下去了。他说,有些话是一时说不清的,甚至一年两年也说不清,走吧,走着瞧吧。
云继先站起说:好,走着瞧吧。两人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云继先的好言相劝,德王只当了耳边风。但是能让云继先讲这么多“废话”,也算够面子了。一来德王一直是很看重云继先的,二来两人又有点观点不对,不好加深相互之间的矛盾。但是,听是听,干还要干,人的一颗心一邪了,什么都顾不得了。他派出长胡子宝贵廷,云继先说“联络”他都不承认,其实还不是联络,而是投靠。日伪军进犯察哈尔省时,德王让宝贵廷带着他给伪满察东警备军司令官李守信和日本驻多伦特务机关长植山的密信,潜伏多伦。
日寇占领东北四省之后,又成立了伪多伦警备司令部,任命李守信为司令官兼察东自治长官,率领三师人马伺机进犯察东。日寇为了制造进犯察东的借口,故意挑起了张北事件。这种手段是所有侵略者都用过的,这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扮演张北事件的主要角色 —— 日本亲信私下和人说:张北事件是多伦特务机关故意制造的。根据张家口领事馆和察哈尔省政府约定,凡属日本人进入察省地区,必须持有张家口领事馆的证明和加盖察哈尔省政府印信的护照。但在一九三五年夏天,德王和日本商人,由多伦出发到张北,未带察省护照,要强行进城,被守城卫兵把他们押解到察省部队中看守。德王立即通告了张家口领事馆。日方提出强硬交涉,最后在谈判协定上签字规定:宋哲元的正规军从张北、宝昌、康宝、商都、沽源等坝上五县撤出,由当地保安队维持地方秩序。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搞了一次“釜底抽薪”的把戏,彻底削弱了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为日伪军的进攻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日本关东军趁机派田中隆吉前去多伦,促使李守信率部队于当年冬季进犯察东。当伪军进犯沽源时,当地保安队奋力抵抗,多次打退了来犯的伪军,并把警备军参谋长程云山击毙于野山坡上。李守信看到眼下的人马难以突破沽源,于是又调集了兵力进攻,日本的飞机从空中支援,保安队终于寡不敌众,加上空中打击,陆续撤退,失去了阵地。李守信的伪军很快占领了察东六县,控制了察哈尔东部八旗,进驻了张北县城。军队进驻总不会长久,急需要建立行政机构,统辖所属旗县,一直投机有术的德王借机以蒙政会的名义下令成立了察哈尔盟公署,任命卓特巴扎普为盟长,达密林苏龙为副盟长,并定于一九三六年一月一日在张北举行“察盟公署”成立典礼。
27多边外交边长可有沿 八面筑墙何墙不漏风(2)
德王此前派宝贵廷潜伏多伦,其目的是为建立军队做安排。宝到多伦后,在植山和李守信帮助下,从内蒙古东部各盟旗招兵买马,秘密在多伦练兵。当时,把新招来的兵,先放在李守信的卵翼下孵化,成雏后,成立了一个团,由宝贵廷担任团长。后来德王又陆续派乌云飞、任殿都、巴图去充当连、排长,并计划逐步扩充队伍,建立师旅。
不久,日本关东军把宝贵廷从多伦叫到长春,告知他关东军已经决定把驻扎在乌珠穆沁右旗索王府的特务机关长浦,调任苏尼特右旗特务机关长,叫他来陪同浦返苏尼特右旗去见德王。浦到了苏尼特右旗见到德王,向他说明关东军的决定,要在苏尼特右旗架设电台,他要化名为石田三雄,仍以善邻协会理事的名义,暂时掩护他执行特务机关长的任务。德王除了同意外,还与浦共同拟定了许多保密措施。从此,德王和日寇的勾结加了码,主要是通过浦正式建立了联络渠道。接着,日本关东军蒙事处第二课课长石本演三、田中隆吉来办有关事宜。他们返回后,浦向德王说:“关东军参谋副长板垣征四郎,要来和你密谈。”德王说:“这时外面谣言甚多,板垣这样重要人物前来,最易惹人注意,很感不大妥当。我如前往,也会对他有诸多不便,最好以后再安排时间。”日方同意了德王的意见。
德王与日本人加紧勾结的同时,还要与国民党紧紧地拉着手,但这“两头马”还能骑多久呢?
德王到北平,一是向何应钦要武器,二是探询何应钦对日本的态度。正在这时,东北孙永勤部在长城附近抗战,被日伪军及地区保安队包围,孙永勤战死,激起华北民众的极大愤慨。日本强说中国政府援助孙永勤部破坏了塘沽协定;又以天津两个汉奸记者被刺死,提出无理要求。何应钦在日本的压力下接受要求,正在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当德王见到何应钦时,故意向何要挟说:“现在日本人进出西蒙,势甚猖狂,强在我旗设立电台,安插特务机关,进行政治活动,我甚感力量薄弱,无法抵抗,只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