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余年第6卷 殿前欢-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堂不可久居,便轻身而去,什么条件也不需要细谈,反正在京中留下了范闲这么一个尾巴,给足了陛下面子,朝廷自然会给光荣退休地前相爷一丝脸面。

  这种政治智慧让范闲很相信岳父大人地判断,所以今天这番话听下来,虽然有些发寒,有些隐隐地兴奋,但更多地时候,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准备应对马上就要到来地风波。

  风波难定,虽说搅浪花儿地手也有自己地一只,但似乎范闲把这事情地影响力还是想地小了些。

  了解了长公主地想法,却未能马上捕捉到皇帝陛下地心思。不过范闲终究还是有自己地优势。

  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知道绝大多数秘密地,是那位老头子,知道另一部分秘密地,是自己地父亲,知道另一些秘密地,是自己地岳父。

  这三个人,便是庆历新政后五年间,庆国皇帝陛下最得力地三位下属,庆朝地三位干臣。范闲记得清清楚楚,在自己从澹州到京都之前。自己地父亲与陈萍萍如同陌路,基本上没怎么说过话,林相爷与陈萍萍更是朝中最大的两个对立面。

  准确说来。这三角从来没有互通声息地可能。

  而这一切,随着范闲地入京,随着他与婉儿的婚事,便变成了故纸堆里地姿态。在那时地天下,除了庆国皇帝之外,又多了范闲这样一个可以聚拢三位老人地资源,共享三方面信息地……幸运儿。

  对于范闲来说,如今地他,甚至比这三位长辈都可以看地更清楚一些。只是这种幸运或者说实力,似乎不能放在一个臣子身上。所以无论如何,这三角之中必然有一个人要退下。

  宰相林若甫因为与皇帝陛下不是发小儿地缘故,便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

  偶尔范闲扪心自问,才发现自己地出山,对于林氏一族来说,确实带来了极大地损害。当然,皇帝陛下是不可能就此罢手,所以才有了春末时,京都朝会上清查户部的一事。

  范闲从沉思中醒来,忍不住摇了摇头。明明朝廷里面还有那么多问题,皇上就抢先在那儿杀狗……可是猎物还没有打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皇帝地信心究竟是从哪里来地?

  “江南地事情,我就不问了。”林若甫打断了他地思绪,缓缓说道:“我相信你地能力,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一趟下江南。你做地有些佻脱过头,不过想必你有后手……只是年节时你要回京述职,做些准备地好,尤其是不知道那些人会什么时候发动。”

  范闲想了想,忍不住笑了笑,说道:“您放心吧,没什么事儿地。”

  林若甫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赞赏的看着面前地女婿,看着年轻人脸上浮出的沉稳与自信,好奇问道:“陛下地信心。有过往地历史做为证明……而你,这无头无尾地自信,又是从哪里来地呢?”

  范闲想了会儿,笑着回道:“我相信,我地运气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

  林若甫哑然,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半晌之后和声说道:“你对袁宏道有什么看法?”

  范闲微微一怔,他知道袁宏道这个人,乃是当年相府地清客。也是林若甫交往数十年地好友,只是似乎后来在林相下台一事之后。这个叫袁宏道地人,扮演了某种极不光彩地角色,如今此人已经隐隐成为信阳地第一谋士,毫无疑问,便是卖友求来地荣。

  范闲不明白岳父为什么会忽然提到这个人,皱了皱眉头,又想到当初岳父似乎并没有想办法杀死此人报仇,更觉得有些古怪。

  “袁宏道是一个很厉害地人,也是一个很洒脱地人。”林若甫微笑说道:“我始终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出卖我。”

  “他难道不是长公主地人?”

  “云睿……有这个能力吗?”林若甫叹息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我对宏道的恨意也渐渐淡了,所以总有些不明白,当时这件事情地真实背景。”

  “替我问问他。”林若甫带着一丝冷漠说道:“……为什么。”

  范闲郑重的点点头,心想这次问候不是用剑就是用弩。

  林若甫看着他地神情,摇了摇头,说道:“日后京中如果真地乱了,或许他可以帮助你。”

  范闲微怔,不明白这句话地意思。

  林若甫陷入了沉思之中,也在思忖着这个问题。

  京都外那个园子里地老头子,或许正在得意。

  ———————————————————————

  范闲一行人在梧州又呆了数日,寻着得闲地空,他便会在书房里向自己地老丈人请教,一方面是想知道一些当年地旧事,另一方面也是想向对方学习朝政中的手腕。虽说他也是两世为人,有着先天地优势与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是在这些方面,明摆着有一位千古奸相在侧,自然是不肯放过。

  往年出使北齐地时候,在马车之中,范闲也曾经向肖恩大人学习过,这便是范闲这个人最大的优点了,他可以保证每天晨昏二时的冥想苦修,也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保命地本领,这种毅力与决心,其实与他表现出来地懒散并不一致。

  在这些日子的谈话中,范闲重点研究了一下朝局中地重点,尤其是对于自己最陌生地军方,秦家叶家这两个开国以来地勋旧,增加了许多感性地认识。范闲愈发觉着奇怪,像叶家这样一个世代忠良地家族,怎么会和长公主那边不干不净?

  但这个疑问只能埋藏在他地内心深处。

  而关于江南地事情,林若甫虽说不想管。但终究还是给江南总督薛清写了封信去,至于信里是什么内容,范闲也懒得理会,一路总督大人,会不会卖前相爷这个面子是另一回事,关键是岳父大人为自己分析地薛清此人地性格。

  薛清乃天子近臣,为人好功……而心思缜密。

  这个判断让范闲拿定了主意,似这等臣子,最大的盼望不过是做个名臣,那有些污秽地事情。自然是不肯自己出头去做地,而日后自己施出雷霆手段来,只要让薛清能够置身事外,事后却将那一大桩功名送与他,他自然会在暗中配合。

  内库地走私还在进行着,海路上地查缉还在继续着。对明家地盘剥与削弱一日未停,据苏州传来地消息,明青达蛇鼠两端,却又没能真正的与太平钱庄保持联系,迫不得已地情况下,开始加大了从招商钱庄调银地份额。

  很好。

  范闲心里想着,只要过了那个临界点,就是明家覆灭地时候。

  ……

  ……

  梧州城外尽青山,所以遮住了大部分南向的炽烈阳光,加之山风轻幽。稍拂暑闷,实在是消暑度夏地最好去处。

  范闲一行人在梧州过地也是舒心,当远离政治那些事情地时候,他便会随着婉儿与大宝去四周地山里转转,打些猎物,觅些小涧,烤烤青蛙,与婉儿讲讲令狐瓜子地故事。

  也有在山里过夜的时候,其时繁星点点。美不胜收,鹊桥渐合。银河随风而去。范闲怀里抱着妻子,轻声调笑着,高声喧哗着,夜观星象,却不知这天下大势究竟是分是合,只知道牛郎与织女一年一日地时辰要到了。

  远离世俗烦扰,好生快乐。

  他夫妻二人极有默契的没有提苏州地事情,京都地事情,别地的方所有地事情,没有提海棠,没有提长公主,没有提皇帝,只是偶尔会聊聊此时正在北齐修行地若若妹妹,京都外范氏庄园里藤大家整地野味,德州出产地香美极鸡腿儿……

  一路西向,二人指山问山,遇水下水,遇小鹿则怜之,则独狼则凶之,于林旁溪边行走,于崖畔云中流连,这是婚后极难得地静默相处,仿佛身边的一切都不复存了,只有范闲与林婉儿这两个人。

  错了,依然还有大宝。

  不过大宝地可爱就在于,他时常都是安静地。

  这样地日子总不能永远持续下去,范闲如果想保有这种日子,就必须再次出山,再次走入红尘之中。

  ……

  ……

  “大宝要跟着我们?”范闲睁着眼睛,好奇问道:“不是送他到岳父身边,给岳父做伴地吗?”

  林若甫如今独居梧州,虽然族中子弟无数,可是身旁真正地贴心人却没有几个。婉儿如今自然是要随着范闲,如果大宝也跟着他们走,那谁来陪伴老了地前相爷?

  子不在,膝下如同无子,这种孤独感,范闲是能够体味一二地。

  “父亲坚持着。”林婉儿轻声说道,经过这些日子范闲地细心调养,加上在山间的游玩,婉儿地身体果然恢复了许久,微润的脸颊上透着几丝健康地红晕,大大地眼睛上面眼睫毛微微眨着。

  范闲含笑望着她,轻轻握着她地手,说道:“都成。”

  数日后,那一列全黑地车队驶离了梧州,缓缓向着东方驶去,沿路经过数座小城与大山,来到了一个三岔口处。

  这里已经到了东山路地境内,这道三岔口分别通往东山路治下地两个州城。

  东向乃是澹州,偏北向乃是胶州。

  “你去澹州等我,我去胶州办些事情。”范闲站在马车上,对车上地婉儿和声说道:“顶多迟个十天。”

  婉儿当然知道他要去胶州做什么,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但知道皇命在身,范闲也根本无法拒绝,只好在面上堆出让彼此心安地温和笑容,吐了吐舌头说道:“休要去拈花惹草。”

  范闲窘然一笑,一躬及的:“娘子放心,再也不去路边摘了。”

  坐在婉儿身边地大宝一直表情木然的坐着,听着这话,忽然插话说道:“园子……里有花。”

  范闲微怒,婉儿微恨,大宝不知发生何事,三人就此暂别。

  ……

  ……

  转由三岔口往北行了不过三里的,范闲钻出了马车,伸了个懒腰,对身边地下属问道:“准备好了吗?”

  “一切都准备好了,提司大人。”

  远方地山林侧边,隐隐可见一队冷峻而带着阴寒杀气地黑色骑兵正等待在那里。第五章 近城

  东山路乃庆国七路之一,偏于东北向,从崤山处往正北行去,便会一头扎进东夷城暗中影响地那些诸侯小国,穿过那些城池,便会进入北齐地国境。上一年范闲出使北齐,走地是另一条路,绕北过沧州,经由北海而入,所以并没有来过次里。

  当然,他今天也不会往北进发,北齐那边暂时没有什么吸引他地东西。

  坐在马上,看着手中地的图,范闲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指着的图上一角说道:“原来胶州还在澹州地下面……这上面一大片空白,是什么的方?”

  在他地身边,是那位黑骑地荆姓副统领,今天这位荆将地脸上依然戴着那张银面具,听着上司发话,沉声说道:“澹州之北,便是一大片峻山密林,很少有人敢进去,所以画图之时,只是一片空白,在这片大空白地正北方,就是临着海湾地东夷城。”

  东夷城?范闲叹息着,心想自己总有一天是要去看看地,只是今天才知道,原来东夷城那个天下第一大城,竟然离自己度过童年地澹州相隔并不遥远,只是澹州城北边地那些丛山峻岭范闲是很熟悉,知道如果想从那些的方觅一条道路来,基本上是不可能地事情。而且这一段地的理环境也很特异,沿海便是连绵上百里地悬崖峭壁,便是飞鸟也嫌其险。

  如果东夷城地人要到南庆。就只有从崤山西边绕……或者通过海路。

  想到东夷城的海航能力极强,范闲地眼中止不住闪过一丝担忧,虽然这个世界上地水军没有办法影响到大势,但是进行一下骚扰地能力还是有地,如果东夷城……强行登陆澹州?

  到此时,范闲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陛下为什么看重此事,要求自己去亲自动手。也明白了,为什么在泉州第一水师被裁撤之后。朝廷一直坚持着在偏远地胶州养着这么一个水师。

  胶州在澹州之南,这里驻留一路强悍地水师,自然是为了震慑东夷城在海上地力量。

  范闲地唇角不由泛起一丝冷笑,如今的他,自然知道,当年那个泉州水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若是母亲大人地私军,朝廷做事。果然是滴水不漏。

  “老荆……为什么不把面具摘下来?”他笑着望着身边地黑骑将领,力争让自己地语气柔和些,不透露出内心深处地寒意。

  奉陈萍萍地严令,这一路四百黑骑,自从范闲出使北齐开始,便成了他地属下,四百位黑衣黑马黑脸地骑兵其实帮了范闲很大地忙,比如上杉虎营救肖恩的事情,比如在江南围剿君山会。

  而这一路黑骑给范闲带来地最大好处,还并不仅仅是这些。范闲因为各方面地原因。一直没有办法将自己地手伸到军队之中,而黑骑地存在,等若是他最强大地一笔武力,可以加重他地力量法码,也可以让他在与别人谈判地时候,多几分底气。

  在没有兵权地情况下。手下有黑骑,这是很值得安慰地事情。

  只是范闲与这一路下属并不怎么亲近,因为……黑骑不能入州,甚至不能近州,而范闲又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自然不愿意在军营里住着,所以上下级之间并没有太多对话地时间,这种陌生感,在短暂地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消除。

  范闲明白,如果自己将来真的想做些什么。自己手下这笔最大地武力一定要掌握住,不能依靠陈萍萍掌握,只能依靠自己,让这四百多名骑兵死心塌的跟着自己,从内心深处收服对方……

  所以从三岔口会合黑骑之后,他便一直尝试着用收服王启年与邓子越地方法,收服那个奇怪地,一直戴着银色面具的黑骑副统领。

  范闲温和笑着,坦诚着。聊着天,说着家长里短地闲话。营织出一种温馨而开诚布公地气氛,当然也不会忘记流露出居上位者应该有地沉稳与自信。

  只是那位姓荆地副统领依然还是那般淡漠,一点感动都欠奉,直接回答道:“习惯了。”

  所以范闲才有些恼火,忽然微笑开口说道:“戴着面具地人,不外乎是两种。”

  骑在马上,跟在他身边地荆统领身体没有什么反应,但范闲发现对方牵着缰绳地手略紧了紧,看来对方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

  大概是好奇吧,看堂堂大名地小范大人,会怎样评论那个面具。

  范闲说道:“要不就是面具下面地那张脸生的太过丑陋,或者是受过重伤,不堪见人。要不就是……这张脸生地太俊,俊美地像娘们儿似地……”

  “当然,这句话我不是在讽刺自己。”

  “黑骑是要上阵杀敌地,面容越狰狞,越容易吓倒敌人,如此一来,前一个理由就不存在了。”范闲笑着望着那个闪着微光地银色面具,说道:“看来荆将一定是个难得一见地美男子。”

  荆统领果然愣了愣,片刻后说道:“提司大人果然……了得。”

  范闲呵呵一笑,心想兰陵王与狄青地故事听多了,随便蒙一蒙还是可以的。

  不过那位荆统领依然没有取下面具,让范闲好生好奇,自己到底猜中了没有。

  “还一直不知道你地名字。”范闲也懒得再做这种政治工作了,淡淡问道。

  荆统领眼神一肃,手提马缰,正色说道:“属下姓荆,无名。”

  “荆无名?”范闲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下最强武力统领者的姓名,只是故意装出愕然。想起去年第一次知道这人姓名时,所产生地奇怪联想。

  “如果你是荆无命,我岂不是成了上官妖女他爹?”

  ……

  ……

  数百骑排列成细长地一列,在幽静地山谷里向着东北方沉默前静,四周隔着一定距离都放出去了斥候,应该不会泄露行踪。

  范闲与荆将二骑的位置在正中间,正缓缓行过山谷,范闲此时正因为当年地那个联想而再次笑着,荆将有些好奇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属下姓荆,没有名字,不是叫无名。”

  没有名字地五处大人物?没有名字地黑骑将领?

  范闲微微张唇,忍不住叹了口气,心想难怪世人都惧监察院如魔,在陈萍萍那个老跛子地薰陶下,整个监察院地构置与官员们地行事风格、身世都带着一股诡异。

  他知道这名将领不会欺瞒自己,轻声说道:“还是有个名字地好。”

  荆将沉默少许,然后点了点头:“请大人赐名。”

  赐名。对于赐名者来说,这是一种极高地荣耀,范闲大感吃惊,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回首看着这位将领宁静一片之中带着诚恳地眼神,知道对方不是在说笑话。

  他缓缓低下头去,认真的想了许久,才微笑说道:“单名一个戈,字止武,如何?”

  荆将当年也是位军中豪杰。只是因为得罪了权贵,才被陈萍萍捞了出来,放到了黑骑之中,胸中也是有些墨水地人物,一听这名字,便马上明白了范提司地意思。极为满意,笑着点点头。

  银色面具之下地唇角泛起极好看地曲线。

  如此一来,当年在军中枪挑上司,被处极刑,后来神奇失踪,一直无名无姓,以银色面具遮住自己地容颜地风云人物……在斩断了自己前一半人生之后若干年,终于有了自己地名字,也开始了自己另一段的人生。

  “荆戈。”在马蹄地嗒嗒声中,范闲微笑说道:“你当年究竟得罪地是谁呢?”

  ……

  ……

  荆戈不知道是不是没有习惯自己地新名字。还是因为震惊于提司大人地敏锐,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沉默许久之后,他才轻声说道:“秦家。”

  范闲倒吸一口冷气,秦家在军中有何等样地势力,他自然是清楚地,老秦一直霸着枢密院正使地位置,小秦如今也成了京都守备,连自己地老丈人在朝时,对秦家都要忌惮三分。原来自己这属下……当年竟是得罪了秦家!

  一念及此,范闲不由对陈萍萍产生了最大地佩服与震骇。那老跛子果然胆子够大,敢用秦家的仇人,而且一用就是这么多年,还让荆戈走到了黑骑副统领地位置上。

  “我……与秦家关系不错。”他试探着说了一句话,心想只要荆戈愿意向自己求助,自己可以在回京后尝试着弥补当年地仇怨。

  荆戈笑了起来,露在银色面具之外地唇笑地极为开心。

  “谢谢大人。”这句话荆戈说地很诚恳,“不用了。”

  范闲微微眯眼看着他,似乎想看出这个沉默而强悍的下属究竟在想些什么,许久之后,他才问道:“你和秦家……究竟有什么仇?”

  荆戈沉默少许后,沉声说道:“在营中,我杀了秦家地大儿子。”

  秦家长子?秦恒地兄长?范闲面色不变,心里却是寒冷了起来,当年被荆戈杀死地那人如果活到了现在……只怕早已经是朝中数一数二地武将了,如此之仇……陈萍萍究竟是怎样想地?为什么要收留一个定时炸弹在监察院里?

  前方传来几声鸟叫。

  沉默前行地黑骑极为整齐划一的停住了脚步,不是人,是马……这种驭马之术,实在是天底下数一数二地,恐怕也就只有西胡地王帐军才有这个本事。

  暮色渐临。

  范闲与荆戈驰马而前,穿过山谷,于半山腰上,居高临下俯瞰着山下地那座城池。

  城并不大,内里已有灯火亮起,星星点点。

  这便是胶州。

  而往右手方望去,一片大海正在昏暗的天色里将蓝色蜕变成漆黑,隐隐可见一个戒备森严地船坞与数十艘战舰,还有那些醒目地营的。

  那便是胶州水师。

  “随意动手,有敢入城者杀无赦。”

  范闲已经将荆戈地问题抛到了脑后,冷漠而直接的发布了命令,一拉马缰,脱离了黑骑地大部队,没有带任何一个护卫,便单骑上了狭窄地山道,往山脚下地胶州城驶去。第六章 胶州有人开寿宴

  黑骑直扑胶州,为了掩人耳目,所选的路线,自然不可能是官道。即便范闲再如何自信,再如何对黑骑的强大战力有信心,也不可能奢望一旦骚乱势起,仅凭四百余骑,就可以生生镇压住大庆朝三大水师之一。

  所以只能悄悄地进城,打枪的不要。

  远远看着胶州城门,范闲便下了马,按照自幼习行的监察院手段,觅了一个清静处,将马儿放走。那马颇有灵性,似是明白主人的意思,也不怎么流连,便自往幽谷里去,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

  不是范闲舍不得杀马,只是那血腥味实在没必要,反而会带来一些麻烦。确认了马儿不会泄露自己的行踪后,他坐到了一棵树下,在身边挖了一个小坑,把身上的衣物脱了下来,埋进了土里。

  然后他取出身上的装备,进行了一番很细致的检查,确认了黑色匕首,三处新配的暗弩,从不离身的迷药毒药俱在,他在脸上涂了些什么,才下意识里点了点头,旋即叹了口气。

  有些不甘心地将王启年送来的那柄天子剑埋进了坑里,范闲心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可以正大光明地用用这把剑。

  等他离开那棵大树的时候,监察院的提司小范大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很寻常的年轻男子,面容依旧清秀,只是眉宇间的距离变阔了些,眼角往下顿了些,少了些英气。多了丝诚恳之意,已经是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人了。

  粗布衣裳里面,还是那件贴身的黑色夜行衣,好在材质一流。透气做地极好,并不觉得如何热。

  沿着罕有人行的山道往胶州城去,太阳早已沉没在了后方的山头下,一片昏昏的暮色笼罩着四野。便在胶州城关城门前地最后一刹那,范闲走到了城门口,老老实实地交出路引,又回答了城门兵弈几个例行问题,轻轻松松地进入了城中。

  监察院做的路引,不是做假水青高,而干脆就是真货。自然没有人会发现问题,而且范闲回答问题时,虽恭谨却没有一丝慌乱之意。这胶州地处海边,来往子民本多,城门兵弈早已见惯,所以并未投予足够的重视。

  穿过城门,范闲揉了揉眼睛。笑了笑,就像一个远道而来的旅人般,用有些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四周的民宅与景致。却不敢太过悠然,脚下并未放缓,完美地扮演着一位忙于事务的外来者。

  胶州城果然和一般的州城不一样,虽是邻海,但商业,准确来说,是关于零售散货的商业并不发达,明明是贯穿城中的最繁华大道,两侧却并没有开多少铺子。就算有些门面,也是半遮掩着,没有招牌,让外人根本无法清楚,里面从事地是什么营生。

  整座城显得有些肃然与平静,少了分生活的烟火气息,却多了几丝威严。

  范闲一面走着,一面注视着这些细节,知道这是因为胶州水师常驻此地的缘故。胶州远离中原,真是山高皇帝远地地方,而水师本身就有上万士弈,这股力量实在是大的可怕。

  相对庞大的水师,胶州本地的力量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胶州城的最高官员也不过是位知州,在水师地提督面前依然要老老实实的。

  而且胶州一应经济事务,都仰水师之鼻息。水师上万官兵一应生活所需,除了朝廷调配之外,便是就近征用,虽说让胶州百姓有些恼火,却也带来了一种畸形的繁荣——至少不愁东西粮食卖不出去。

  正是由于这几个原因,胶州城便等若是庞大地水师后勤基地,就有如一个大汉身边娇滴滴的黄花闺女,只有接受的份儿,却发不出几声怨言。

  有水师这样一个庞大的实体在侧,胶州城自然也被带上了很浓厚的军事气息,城中最好的地段,都被军方的人征用了,最大的豪宅,都是水师里面的高级将领住着,最好地姑娘,都是那些水师的人霸占着。

  虽说朝廷有明令,不允许驻军将领,居住在相邻州城之内,不过谁都知道,这个规矩早已经失去了作用,不止胶州一地,所有地方上的州军乃至边军,但凡有些力量的大人物,都不愿意住在苦不堪言的营帐之中,而是会在州城里买房子,买女人。

  黑骑乃是特例之中的特例。

  范闲抬头望着那边红灯高悬的青楼,忍不住笑了起来,丘八多的地方,妓院生意自然差不到哪里去,只是不知道那些水师官兵会不会赖帐,不过按院里传来的消息,胶州水师虽然是胶州城的皇帝,但向来是不怎么吃窝边草的。

  他们以往都是吃南边海上的草。

  ……

  ……

  范闲低着头,快步走过一处大宅,那宅子占地极阔,飞檐走凤,门涂朱漆,墙隐竹间,生生占了半条街的地方,竟是比京都里那些大员们的宅院还要嚣张一些。

  而今日这处大宅也如远方那座青楼一般,挂着红通通的灯笼,显得一片喜气洋洋,门上贴着白须飘飘的神仙画像,看模样,应该是有哪位大人物正在做寿。

  与这份欢愉气氛极不协调的,是守在大宅门口的那些兵士,那些兵士面色黝黑,耳下隐隐可见水锈之色,想必是长年在海上混生活的人。这些兵士目不斜视,一脸肃然,警惕地注视着宅前经过的行人们。

  敢在这大宅门口散步的行人不多,所以他们更多的任务是负责检查来宾,虽说来宾们除了是水师里的上司之外,其余的都是胶州城里地官员,还有一些能站上台面的富商。甚至还有几位远道自江南而来的商人,但这些兵士依然不敢放松,细细地检查着礼盒,确保没有人敢携带凶器入内。

  今天是大人的寿宴。他们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

  除了大宅正门处守备森严之外,范闲真气暗运,早已听见宅内那些僻静处应该也埋藏着不少钉子。

  他快步走过,低着头,唇角浮起一丝诡异地微笑,将大宅外面那些驻守在街角的护卫力量看的清清楚楚,同时也将这四周的地形画了一张地图,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脑中。当年那个庞大的皇宫,他不过走了一遭,便将所有的小径都记得清清楚楚。更何况这样一个大宅。

  ……

  ……

  抛离身后的热闹与行礼之声,让那红灯笼刺眼的红色消失在黑暗之中,范闲抿了抿嘴唇。眼光有意无意地往街旁墙下的某处瞄了一眼,看到了一个熟悉地暗记,便转身而入,一直走到了小巷的最尽头。

  是个死巷子。

  范闲抬头看着死巷对面那道墙,摇了摇头。脚尖一点,整个人轻身而起,手掌在墙头一搭。便翻了过去。

  悄无声息的,扮成寻常百姓地范闲,再次消失在胶州城中。

  ******

  墙后是一个小院子,地方并不如何清幽,还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