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空英豪-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机的起飞和落地都是逆风的,也就是说风的来向要对着机头,很少有顺风着陆的。特殊情况下,顺风着陆的风速也不能超过每秒四米,不然飞机会刹不住车而冲出跑道。对于侧风的落地,根据机种的不同和飞行员的技术不同,也有严格的规定。
米格型的飞机,90度的侧风,风速不能超过每秒六米。而这个标准只是飞机的性能标准,对于技术相当熟练的老飞行员来说,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对于飞行学员来说,90度角度的侧风,风速通常掌握在每秒四米以下。
对着陆能见度的要求,飞行学员的标准是大与10公里。能见度太差,就可能看不到跑道,无法落地。
现在侧风角度大,风速也大,而且还有加大的趋势。随着沙尘暴的来临,地面的能见度将会变的很差。这两点,都不利于学员的着陆。这就是指挥员急速命令空中飞机快速返航的原因。
但是张志宏并不知道这种情况,他没有遇到过沙尘暴,也不知道沙尘暴对飞行的危害。为了不给飞行员造成紧张情绪,指挥员也不会告诉这些情况。
顷刻间,天空已变成灰蒙蒙的一片,明亮耀眼的太阳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变得暗淡无光,像晚上的月亮。沉闷的空气给人以很大的压抑感,就像遇到了日食。
陈大壮和马教员已经回场,虽然侧风的角度和风速比较大,落地有些困难,但在教员的帮助下,已经顺利的落了地。张志宏虽然与陈大壮几乎是同时接到的返场命令,但由于飞机的位置离机场较远,回场的动作不如教员快,所以落在了陈大壮的后面。
空中放出去的飞机基本都已回场落地,现在就剩下张志宏的最后一架飞机了,全场的人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他的落地。
飞机终于到了机场上空,张志宏正常通过跑道,加入航线,准备着陆。
航线的前段除了能见度较差,给人已不舒服的感觉外,并没有太大的麻烦。张志宏做着陆动作也有几十次了,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建立航线的动作。
可是进入四转弯后,麻烦就来了。按照平时进入四转弯的位置作转弯,但转弯的过程中总有进入早的感觉,虽然减小了坡度,作了修正,改出转弯时还是没有对正跑道。经过了多次修正,就是对不正跑道。
飞机好像被一种无形的手推着向跑道边飘去,很快离开了跑道,对向塔台飞去。着陆下滑,只有短短十几秒的是间,下滑的上半段方向没有修正好,到了下半段,高度有低,飞机的速度又小,不可能用大的动作量去修正方向。勉强修正,就会使飞机失速,发生坠机撞地的事故。
塔台指挥员也看到张志宏的下滑方向不好,虽然在下滑的上半段已经多次提醒注意方向,但是效果不大。指挥员也清楚,在这样大的侧风下,让一个单飞不久的学员去落地,也真是有点难为他。但是毫无办法,单座的飞机,一个人驾驶,谁也帮不上忙。
这时看到飞机向塔台冲来,如果落地后,撞上了塔台后果不堪设想。
“加油门复飞!112复飞!”指挥员果断的下达了口令。
其实张志宏发现方向不好,早已失去了着陆的信心。他还记着贺新明的教训,着陆阶段的特殊情况处理要果断、及时。在指挥员下达口令的同时,已经将油门加满,拉杆使飞机转入上升。
飞机呼啸着从塔台的上空通过,尾后产生的涡流扫过塔台的楼顶,使塔台的顶部发生了轻微的颤动。
………【第六十章 沙漠风暴(二)】………
张志宏复飞后,收好起落架、襟翼,重新加入航线,作再次落地。在航线的第三边,他认真思考了一下刚才着陆没有成功的原因并想好了克服的办法。看来地面的侧风确实很大,这次落地要在修正侧风上下功夫。四转弯要进入晚一点,下滑的上半段要对正跑道右边,中段要用侧滑法修正……
正当张志宏考虑如何修正侧风时,无线电里也传来了指挥员的具体指挥:
“112,刚才复飞动作很好,很及时。不要紧张,好好想一下动作,第二次着陆要作好。”
今天的飞行指挥员是刘大队长,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有棱有角的脸庞给人以坚定沉着的感受。他先从精神方面安慰了一番,要知道,飞行员经过一次复飞后,一般精神上都会紧张。接着进行了具体指挥:
“现在地面右侧风90度,风速六到八米,要作好修正侧风的准备。四转弯进入不要太早,改出要早一点,向右带一个角度下滑,下滑中要用侧滑修正。112听明白了吗?”
“112明白!”
张志宏回答的声音洪亮而又清晰,声音中充满了自信。
在侧风情况下着陆,飞机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会向一边偏离,在飞行中称为“偏流”,偏离的角度,叫“偏流角”,所谓修正,就是要向偏流的反方向给飞机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叫“修正角”。只有“修正角”等于“偏流角”时,才会制止飞机的偏离,使飞机保持在正常的下滑轨迹中下滑。
根据飞行原理介绍,修正侧风的方法有三种:位置修正法、角度修正法、侧滑修正法。
位置修正法就是将飞机的位置摆在侧风来向的一边,随着飞机的前进,慢慢被风吹到正常的位置。但是飞机长时间在跑道的一边下滑,对飞行员来说,精神上是个负担,总觉得不对着跑道下滑,心里没有底。而且飞机的位置到底偏离多少,没有精确的数据,只能凭估计,取出一个大概的位置。
方向修正法就是将飞机航向向风的来向对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大小等于“偏流交”,可以由地面领航员计算出来告诉飞行员。但是飞机在下滑中始终带一个角度,在拉平以后如不及时修正,飞机就会带交叉角接地,弄得不好就会偏出跑道。而且在拉平的过程中修正方向,也是很不安全的。
侧滑修正法就是保持飞机在正常的位置下滑,飞机也不和跑道有交叉角,只不过要使飞机产生侧滑来修正侧风。当“侧滑角”等于“偏流角”时,飞机就不会偏离正常的下滑轨迹。但是在侧风比较大,“偏流角”比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受飞机性能的影响,就是达到最大的“侧滑角”时,也不能抵消“偏流角”。
侧滑并不是飞机特有的现象,在地面上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打方向盘急转弯时,汽车由于受惯性的影响,不是很顺畅的转弯,而是要向反方向横着滑去。这种现象就类似于飞机的侧滑。但虽然运动的形式一样,但产生的原理不同。汽车的侧向运动是由于惯性而引起,而飞机的侧滑是由空气动力而引起。
飞机的侧滑有时可以帮助飞行员,有时可以危及飞行安全。
飞机在空中转弯时,飞行员操纵飞机都是杆、舵一致,也就是如果要向左转,就向左压杆,同时蹬左舵。但是在作侧滑时,飞行员在操作中,杆和舵的方向是相反的。如向左压杆,为了制止飞机向左转弯,同时要蹬右舵,这时飞机虽然有左坡度,但不向左转弯,而是作直线运动,这就是侧滑。
指挥员已经把修正侧风的全部方法都告诉了张志宏,至于能不能奏效,就看张志宏如何操纵了。
张志宏的想法完全符合指挥员的提示,飞机又到了接近四转弯的位置,张志宏有意的推迟了四转弯的时机,使飞机在改出四转弯时对着跑道的右边下滑。对好下滑点,调整好速度,两眼紧盯着飞机方向。当飞机的位置快接近跑道延长线时,张志宏提前作了侧滑动作,向右压了一点杆,同时蹬上左舵,飞机开始横向运动。
由于飞机的纵轴与气流的来向不一致,进入飞机进气道的气流受到了阻挡,不是很流畅,发动机发出了呼呼的响声,好像一个患有哮喘病的病人在呼吸,使人听着很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蹬出的左脚上有一种巨大的力在往回推,使张志宏很难蹬住左舵,稍不注意,蹬出的左舵就会松开。
蹬住,松开,松开,蹬住,反复的动作,使飞机出现了左右的飘摆。
指挥员对飞机的飘摆现象看得一清二楚,及时进行了指挥:
“蹬住舵,注意方向。注意速度,油门不要小。”
从张志宏第一次没有落下来,复飞后,机场的气氛就已经紧张了起来,大家在地面都看到了着陆条件,能见度在变坏,侧风的角度大,风速大,对一个学员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这时开始,中队以上的干部都来到了塔台上,一是观察动静,二是看能否帮上什么忙。其他的人员听到飞机复飞的声音,也都从休息室跑了出来,站在外面观看。所有的人都为张志宏捏了一把汗。
由于张志宏在作侧滑时,没有始终蹬住左舵,飞机在“偏流”的影响下又偏向了跑道的左边,张志宏虽然尽力作了修正,飞机的位置是到了跑道延长线上,但飞机又向有带了一个很大的角度。这时飞机的高度已经很低了,要想修正过来,也来不及了。
“加油门,复飞!”
指挥员看到飞机又带着很大的角度,已经没有正常着陆的条件了,又果断的下达了复飞的口令。
飞机再一次腾空而起。
两次没有落下来,两次复飞,机场上紧张的气氛有增加了几分,张志宏的心情也有些紧张起来,对自己能不能顺利着陆,在信心上开始有了些动摇,难到贺新明的悲剧要在自己身上重演吗,想到此,他感到头皮有点发麻,身上也冒出了冷汗。他虽然并不怕死,在参军时就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献身的准备,但是现在还太年轻,好多事情还没有去做,而且也不是在战场上,死的不值。求生的**使他又想到,飞行员在空中,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到地面,其他别无选择,还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所以还不能失去信心。前两次虽然没有落下来,但他已经找到了原因,第一次是对侧风的估计不足,第二次是修正的方法不得力,相信只要克服前两次存在的问题,第三次一定会落下来。
到底能不能落下来,信心和实际是有差距的。
………【第六十一章 沙漠风暴(三)】………
地面的能见度还在继续变差,已经小于10公里了,太阳已经完全失去了光泽,昏昏暗暗连月亮都不如了,这预示着沙漠风暴就要到来了。
张志宏已经复飞了两圈了,再落不下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能见度如果小于六公里,在航线上就会看不到跑道,看不到跑道,对一个学员来讲,不但不能正确的建立航线,还可能会迷航。
可是侧风的影响确实是超出了学员的技术水平,如果再落不下来,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开始出现在塔台指挥班子的头脑里,特别是指挥员的头脑里。
塔台上,中队以上的干部已在商讨方案,有的人也在紧急的做着各种工作。
如果还落不下来,第二种方案无非有两种,一是到备降场着陆,二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跳伞。
对于去备降场,气象员也了解了周围机场的天气情况,离本场最近的机场是14号机场,但那里因为处于风暴的上游,早已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其他机场虽然天气比较好,但离本场的距离比较远。
领航员计算了飞机的剩余油量,张志宏的飞机已经留空时间很长了,所剩油量已经不多,就是到最近的机场也去不了了。
为了保证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最后一招就只有跳伞了。
这个问题已经在指挥员刘大队长的头脑里反复出现过多次,指挥飞行员跳伞,将预示着本大队出了一次二等事故,对大队的工作业绩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自己在指挥岗位上。更重要的是将损失一架飞机,这是国家的财产,价值几十万,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是**说过,世界上第一宝贵的是人,有了人什么样的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些个人得失和经济损失比起飞行员的生命来有算不得什么,在人机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可是跳伞就一定能保证安全吗?在场的老飞行员人人都清楚,每年上级都有一些事故通报,跳伞出现意外的事例不在少数。
首先,在战斗机上跳伞,是由一发弹射弹将飞行员弹出飞机的。弹射弹安装在飞行员的座椅上,在跳伞时,飞行员只要双手推动座椅上的弹射把手,就会点燃弹射弹,将人和座椅一同弹出飞机,两秒钟后,飞行员和座椅自动脱离,座椅脱离时拉动开伞拉环,使降落伞打开。
但是,在炮弹点火弹射的瞬间,飞行员身上将要承受8——12个正载荷,虽然时间只有12%秒,但弹射时如果飞行员的姿势不正确,就足可以使飞行员受伤。意外跳过伞的飞行员颈椎和脊椎骨折的比比皆是。
就是跳出了飞机,也可能会遇到伞打不开。有一个事故通报中说,飞行员跳伞后,降落伞没有正常打开,人像石头一样在空中往下掉。由于瞬间超大载荷的影响,开始阶段飞行员处于半昏迷状态。等到清醒时,发现伞没有打开,想用手动拉环打开伞,在身体快速下降中,就是没能找到开伞拉环,最后人掉在了地上,摔成了肉饼。在事故的现场,当人们看到他胸前被撕开的皮飞行服时,可想而知,在空中他是多么的焦急,使出了多大的力。
所以跳伞也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但是这是飞行员保全生命的最后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对空中的张志宏来说,并没有想那么多,去备降场他没有准备过,教员也没有提起过,因为这是航校,又是本场飞行,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么复杂的情况。跳伞也没有想到,作为一个飞行员,怎么能轻易把自己心爱的飞机扔掉呢?至于会带来那些不良的后果,他见所未见,也闻所未闻,也想象不到。
这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在第三次的着陆中能克服前两次存在的问题,把飞机安全的降落在跑道上。
在三边的航线上,他看到跑道已经变得漠漠糊糊了,这说明能见度已经变得很差了,再落不下去,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到那时可怎么办呢?
说是想到了什么,其实飞行员在空中是不会想到很多的,特别是在只有几分钟的起落航线上,在动作繁忙的情况下,有些危险的情况只能是事后的害怕,也就是后怕。但是关键的动作他还是想到了,那就修正侧风,保持方向。
飞行员在空中的动作,很多是处于本能,有些是人的本能,有些是职业的本能。就像一个人在遇到外来的攻击时,会躲闪,会举起手去阻挡,至于对方攻击的工具是刀还是棍棒,能否使手臂受伤,都来不及考虑。这就是人的本能,是防护危险的本能。
一个汽车驾驶员,在遇到障碍物,有相撞危险时,会紧急打方向盘避让,也会急刹车。这就是汽车驾驶员的本能,是职业本能。技术越熟练,这种本能就越强。
对于一个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来说,和汽车驾驶员的情况一样,人的本能和职业的本能都使他要把飞机操纵好,张志宏正是处于这种情况。
“112襟翼全放!”张志宏放好了大角度襟翼,向塔台报告后,准备进入四转弯。
听声音,洪亮而有力,显得沉着而坦然。
“可以着陆。注意四转弯进入时机和方向。”指挥员抓住关键动作提醒张志宏。
“112明白!”
这次着陆,指挥员刘大队长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只要方向偏差不是很大,就要指挥着陆,就是飞机偏出跑道,也不会出现大问题。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机场周围没有太大的障碍,就是飞机偏出跑道,也就是一个三等事故,飞机修一修还可以继续飞,实在不行,就指挥跳伞。
按照最坏的打算,他已经让训练参谋通知停在塔台下的各种救护车辆,起动好发动机待命,随时出动执行抢救任务。
刘大队长两眼紧盯着张志宏的飞机,手中的话筒放在嘴边,随时准备发出指挥的口令。
塔台下面也有几十双眼睛紧盯着张志宏的飞机,在心中暗暗为他加劲,都希望这次的着陆能够成功。
………【第六十二章 沙漠风暴(四)】………
张志宏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把进入四转弯的时机再往后延长了一些,当飞机快接近跑道延长线时,他才开始压坡度进入四转弯。改出转弯时,他把飞机对在跑道右侧的备降道上,在位置上留出很大的余地。
改出四转弯后,尽管飞机还在跑道延长线的右侧,但他就已经开始压杆,蹬舵,试探性的用侧滑修正法修正方向。他知道赶早不赶晚的道理,如果下降的后半段飞机还在跑道右侧,只要松一下杆,减小一点蹬舵的力量,飞机在风的作用下,很快就会回到跑道中间来。
但是事与愿违,本来还在跑道右边下滑的飞机,由于“侧滑角”偏小,顷刻间便被吹到了跑道中间,如果再继续下去,便会重导前两次的覆辙。
要知道,现在的风速是8——10米,而且是侧风,这就相当于每一秒钟,飞机的位置就要向左偏移8——10米,尽管作了侧滑修正,但是几十米的距离,也用不了几秒钟。
必须增加修正量,张志宏乘着飞机还没有跑到跑道的左边,又增加了右坡度,蹬左舵的力度也加大。飞机的发动机发出“呼呼”的声音,好像跑百米的运动员跑到了终点,在大口的喘气。
人都有个特点,两只胳膊向反方向运动,活动的范围大,也觉得舒服。比如右胳膊向左运动,活动范围可以达到90度以上,如果向右运动,活动范围可能只有10多20度。
这个特点带到操纵飞机上,体现也非常明显,在飞机上都是右手握驾驶杆,向左压杆时觉得很顺,也很舒服;向右压杆,就觉得很别扭,很不舒服。因为向右说是压杆,其实是在扳杆,向手心的方向使劲为压,向手背的方向使劲为扳,这是人们的习惯叫发。
现在张志宏为了修正右侧风,正是向右压杆,向左蹬舵,手脚不协调,更使他感到不舒服。但是为了修正侧风,不舒服也得坚持。
“注意速度,保持好下滑点。”
“压住杆,保持好方向。”
对于关键动作,指挥员在不间断的实施着指挥,看到飞机稍有变化,立即提醒空中的学员。
休息室外,观望的人群寂静无声,有的大张着嘴,显得惊恐,有的紧握着拳,在暗暗使劲。
陈大壮又不自觉的拿出了表演特技的动作,右手紧握着拳,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腿抬起来,在空中晃荡,大家知道他在替张志宏作压杆蹬舵的动作。尽管动作很滑稽,但此时大家却笑不出来。
林超双手紧握着拳头,在胸前上下晃动,像是在为张志宏加油助威。
马教员心情更加紧张、不安,这是他的学员在天上,他长不得张出一双翅膀飞进张志宏的座舱,替张志宏把飞机操纵下来。
程志站在那里,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在默默的思考着什么。
张志宏在空中费力的操纵着飞机,视线除了紧盯着下滑方向外,还要兼顾下滑点、速度、高度。握驾驶杆的右手用里的向右扳着驾驶杆,由于不习惯长时间使用一个姿势,右臂感到有点僵硬。
更难受的是,蹬出去的左脚由于受方向舵舵面所承受气流的冲击,有一股很强的反弹力,不自觉的想收回来休息一下,要用很大的毅力去克服。
他知道,第二次没有落下来的原因,就是没有蹬住舵,使飞机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这一次无论多困难,都要坚持住。
他感觉左腿有点发酸,手向右使劲,腿向左使劲,身体也像在拧麻花。
飞机继续向下降落,由于张志宏坚持住了修正侧风的动作,飞机基本保持住了方向。
200米,150米,70米。
飞机在一点点的下降,已到了转移视线看地面的高度。张志宏最后一次检查了一下方向,还好,但是还不能放松。
“看好地面,收油门,拉杆。”指挥员开始具体指挥张志宏的着陆动作。
张志宏一边向后拉杆做着陆动作,眼睛的余光还在时刻关注着方向,飞机还有向左偏移的趋势,压杆蹬舵的修正动作还要继续保持。
但是飞机是不能带着坡度接地的,飞机在带坡度的情况下,是向一边倾斜的,倾斜的飞机两个机轮不在一个平面内,接地时会造成一个轮子先接地,飞机的重量集中在一个轮子上,加上飞机接地时的冲击力,有可能使起落架折断,还可能使下沉一边的机翼擦在跑道上,造成大的事故,所以飞行员要在飞机接地的瞬间将飞机的坡度改平,但是这个时机是很不好掌握的。
飞机已经进入了跑道,位置仍然在跑道上,随着收小油门,飞机在均匀的下降。张志宏一边听着指挥员的指挥,一边向后拉杆。
“拉一点,再拉一点。”
飞机快速的前进,跑道快速的向后掠去。
“改平坡度。注意方向!”
随着指挥员的口令,飞机重重的落在了跑道上,机轮与跑道摩擦,冒出了两股青烟。尽管张志宏在指挥员下达“改平坡度”的同时,已将驾驶杆扳回了中间,但由于飞机反映的延迟性,飞机还是一个轮子先接地。张志宏感觉到了两个轮子一前一后的接地,飞机左右摇晃了一下。
“放前轮,刹车,保持方向。”
虽然飞机已经落在了跑道上,但是指挥员的指挥毫不放松,因为只要飞机不停稳,还会有出现问题的可能,越是到最后,越是不能麻痹。
飞机终于平稳的停在了着陆线,随着飞行结束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大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指挥员刘大队长放下了手中的话筒,长长的出了一口粗气,塔台上其他的中队以上干部也都放松了紧绷的弦,陆续走下了塔台。
张志宏享受了一次首长待遇,救护车开到着陆线将他接回到休息室。看到张志宏安全回来,大家异常高兴。
陈大壮抱起了张志宏,在地上转了一圈,嘴里不停的说着:
“张志宏,你真了不起,张志宏,你真伟大。”
林超也过来祝贺。
马教员也过来拍了拍张志宏的肩膀,说:
“112,真行。”
大家的祝贺和赞扬弄得张志宏很不好意思,只能傻呵呵的笑着,嘴里连连说着:
“还是教员教的好,全靠大家的帮助。”
他也知道大家在为自己担心,顿时一股暖流涌上了张志宏的心头,这就是阶级情,这就是战友情。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狂风也开始肆虐起来,它好像对年轻飞行员的成功愤愤不平,更要加劲施展它的威风,考验一下空军战士。
………【第六十三章 沙漠风暴(五)】………
真正的沙漠风暴来临了。
狂风呼啸着,大把大把地把沙土撒向空中,浑浊的空气遮天闭日,黄乎乎的天上已经看不见太阳,好像被肆虐的风暴吓得躲了起来。
天地一片昏暗,还不到中午的时刻,却像已经到了黄昏。
地面能见度变得极差,10米之内已看不清任何东西。
好悬啊,幸亏张志宏落了地,不然就完了。
沙石在大风的裹挟下,像急速行军的千军万马,急匆匆的从一个方向来,又急匆匆的向另一个方向去,一路上发出震人心扉的怪叫声。
幸亏在空旷的机场上没有参天的树木,又是在遍地不长草的大沙漠上,不然,这种声音将会更厉害。但这也足以吓坏一个胆小的人。
来过沙漠的人,特别是见过沙漠大风的人,都说沙漠是“遍地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没有来过沙漠的人对“不长草”的说法,都可以理解,干旱无水,不适合植物生长。但石头怎么能被风吹跑呢?不身临其境,是想象不到的。
地面上,一层一层的沙石在流淌,发出“唰唰”的声音,就像黄河的水,浑浊不清,只是沙土不像水,在流淌中没有滔天的大浪,但迅猛前进的形态却很像水。
沙土在流淌,使夹杂在其中的像鸡蛋一样大小的卵石也在地上向前滚动。
大地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传送带,把无数的沙石源源不断的送向远方,一层又一层,连绵不断,永不疲倦。
墙角处,土坎旁,沙石受到了阻挡,快速堆起了一座小山,这些沙石刚想歇歇脚,一阵旋风过来,又将它们卷走。旋风过后,后面的沙土又在墙角堆积起来。
空中飞过的像黄豆一样的小石子打在人的脸上,就像无数的马蜂在脸上蜇,使人感到火辣辣的疼。更让人难受的是,弥漫在空中的沙尘几乎挤走了所有的空气,使人呼吸困难,浑浊的粉尘呛得人透不过气来。
突如其来的沙漠风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空中的飞机虽然平安的落地了,但是地面的飞机仍然受到很大的威胁。飞扬的沙石会吹进飞机发动机的进气道和尾喷管,必须尽快的将进气道和尾喷管的堵盖堵上,不然沙石吹进去,在下一次开车时就会打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保护飞机外表的蒙布要盖好,不然快速流动的沙石会划伤飞机表面,特别是有机玻璃制成的座舱盖,如果划伤,就会影响透明度,就会报废。
更主要的是,飞机在大风的吹动下,机翼上也会产生升力,在升力的作用下,飞机会变轻。别看几吨重的飞机,也会被大风吹翻。必须用铁练将飞机固定在地面上。
这些工作是每次飞行后都要做的。在平时,做这些工作都是些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在这么大的风速的情况下,连人都站不稳,做这些工作就变得相当困难。
地勤人员已经将飞机用牵引车拖到了机窝里,正在与狂风抢时间。为了加强地勤人员的力量,刘大队长命令在场的所有人员到机窝去帮助地勤人员保护飞机。
停放飞机的机窝就在机场滑行道的旁边,距离休息室不到200米。可是这么短的距离,要走到那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强大的风力使人站立都很困难,顶风前进更是难上加难,弥漫在空中的沙尘使人睁不开眼,粉尘抢的人不敢呼吸。
没有防护工具,有人拿出了飞行用的衬帽拴在头上堵住口鼻,有的把手套捂在嘴上,解决呼吸问题。
看不见机窝,大家只能凭借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盯着脚下的地面,摸索前进。
为了抵御风的阻挡,也为了不走失迷路,大家排成一路,一个跟着一个,弯着腰,低着头,侧着脸,顶着狂风前进。
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