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02-本草经集注-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痢。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生姜∶味
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犍为川谷及荆
州、扬州,九月采。(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天鼠屎。)
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
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
(《
草木中品
五色符
内容:味苦,微温。主治咳逆,五脏邪气,调中,益气,明目,杀虱。青符、白符、赤符、黑
符、黄符,各随色补其脏。白符一名女木。生巴郡山谷。
方药皆不复用,今人并无识者。(《新修》三六三页,《大观》卷三○,《政和》五四六页)
草木下品
大黄将军
内容: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
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
得芍药、黄芩、牡蛎、细辛、茯苓治惊恚怒,心下悸气。得硝石、紫石英、桃仁治女子血闭。
(黄芩为之使。无所畏。)
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
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
便不中服,最为世方所重。道家时用以去痰疾,非养性所须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矣。
(《
草木下品
蜀椒
内容:味辛,温、大热,有毒。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除五脏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 下痢,泄精,女
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胆,鬼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
年。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一名巴椒,一名卢 。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八月采实,阴干。(杏仁为之使,畏橐吾。)
出蜀郡北部,人家种之,皮肉浓,腹里白,气味浓。江阳晋原及建平间亦有而细赤,辛
而不香,力势不如巴郡。巴椒,有毒不可服,而此为一名,恐不尔。又有秦椒,黑色,在上
品中。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出,谓为汗椒,令有力势。椒目冷利去水,则入药不得相杂
尔。(《新修》一五四页,《大观》卷十三,《政和》三四○页)
草木下品
蔓椒
内容:味苦,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除四肢厥气,膝痛。一名豕椒,一名猪椒,
一名彘椒,一名狗椒。生云中山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
山野处处有,世呼为 ,似椒 ,小不香尔,一名 杀,可以蒸病出汗也。(《新修》一
五九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五八页)
草木下品
莽草
内容:味辛、苦,温,有毒。主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虫疽疮。杀虫
鱼。治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近目。一名 ,一名春草。生上谷山谷及宛
朐。五月采叶,阴干。
上谷远在幽州,今东间诸山处处皆有。叶青新烈者良。人用捣以和米纳水中,鱼吞即死
浮出,人取食之无妨。莽草,字亦有作KT 字,今世呼为KT 草也。(《新修》一五五页,
《大观》卷十四,《政和》三四六页)
草木下品
鼠李
内容:主治寒热瘰 疮。皮∶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
名,生田野,采无时。
此条又附见,今亦在副品限也。(《新修》一五七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五三
页)
草木下品
枇杷叶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治猝噎不止,下气。
其叶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饮,乃小冷。(《新修》二五一页,《大观》卷二十
三,《政和》四六九页)
草木下品
巴豆
内容: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坚积聚,留饮痰癖。
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寒,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疰邪物,杀虫鱼。治女
子月闭,烂胎,金创,脓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可练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
与鬼神通。一名巴椒。生巴郡川谷。八月采实,阴干,用之去心皮。(芫花为之使,恶
畏大黄、黄连、藜芦。)
出巴郡,似大豆,最能利人,新者佳。用之皆去心皮乃秤,又熬令黄黑,别捣如膏,乃
合和丸散尔。道方亦有练饵法,服之乃言神仙。人吞一枚,便欲死,而鼠食之,三年重卅斤,
物
草木下品
甘遂
内容: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
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一名主田,一名甘 ,一名陵 ,一
名凌泽,一名重泽。生中山川谷。二月采根,阴干。(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太山,江东比来用京口者,大不相似。赤皮者胜,白皮都下亦
有
观》卷十,《政和》二五四页)
草木下品
葶苈
内容:味辛、苦,寒、大寒,无毒。主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下膀胱水,腹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久服令人虚。
一名大室,一名大适。一名丁历,一名 蒿。生 城平泽及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得
酒良,榆皮为之使,恶僵蚕、石龙芮。)
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荠,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也。(敦煌卷子本《新
修
草木下品
大戟
内容:味苦、甘,寒,大寒,有小毒。主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
吐逆。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一名邛钜。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阴干。(反甘
草,畏菖蒲、芦草、鼠屎。)
近道处处有,至猥贱也。(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五六页)
草木下品
泽漆
内容:味苦、辛,微寒,无毒。主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利大
小肠,明目,轻身。一名漆茎,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泽。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茎叶,阴干。
(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亦能啮人肉。(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
观》卷十,《政和》二五六页)
草木下品
芫花
内容:味辛、苦,温、微温,有小毒。主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
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久服令人虚。一名去水,一名毒鱼,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根,治疥疮,可用毒鱼。生淮源
川谷。三月三日采花,阴干。决明子为之使,反甘草。
近道处处有,用之微熬,不可近眼。(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四,《政
和》三六○页)
草木下品
荛花
内容:味苦、辛,寒、微寒,有毒。主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
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治痰饮咳嗽。生咸阳川谷及河南中牟。六月采花,阴
干。
中牟者,平时惟从河上来,形似芫花而极细,白色。比来隔绝,殆不可得。(敦煌卷子
本
草木下品
旋复花
内容:味咸、甘,温、微温,冷利,有小毒。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
补中下气。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 ,
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一名戴椹。其根∶主风湿。生平泽川谷。
五月采花,日干,二十日成。
出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又别有旋 根,乃出河南来,北国亦有,形似川芎,唯合
旋
《政和》二五一页)
草木下品
钩吻
内容: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金创乳 ,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破症积,
除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杀鸟兽。一名野葛。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
汤。生传高山谷及会稽东野。秦钩吻,味辛。治喉痹,咽中塞,声变,咳逆气,温中,一
名除辛,一名毒根。生寒石山,二月、八月采。(半夏为之使,恶黄芩。)
五府中亦云,钩吻是野葛,言其入口能钩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牵挽人腹而绝之。核
事而言,乃是两物。野葛是根,状如牡丹,所生处亦有毒,飞鸟不得集之,今人用合膏服之
无嫌。钩吻别是一草,叶似黄精而茎紫,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既极类黄精,故以为杀生之
对
或云钩吻是毛茛,此《本经》及后说皆参错不同,未详定云何?又有一物名阴命,赤色,
着
,《政和》二五二页)
草木下品
蚤休
内容:味苦,微寒,有毒。主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
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山阳川谷及宛朐。(《大观》卷十一,《政和》二七九页)
草木下品
虎杖根
内容: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极主暴瘕,酒渍根服之也。(《大观》卷十三,
《政和》三三三页)
草木下品
石长生
内容:味咸、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下三虫。一名丹草。生咸
阳山谷。
世中虽时有采者,方药亦不复用。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南中多生石岩下,
叶
二八○页)
草木下品
鼠尾草
内容:味苦,微寒,无毒。主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
名,一名陵翘。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
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用治下 ,当浓煮取汁,令可丸服之。今人亦用作饮。(《
大观》卷十一,《政和》二七三页)
草木下品
屋游
内容:味甘,寒。主治浮热在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
此瓦屋上青苔衣,剥取煮服之。(《大观》卷十一,《政和》二八四页)
草木下品
牵牛子
内容:味苦,寒,有毒。主下气,治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作藤生,花状如扁豆,黄色。子作小房,实黑色,形如球子核。比来服之,以治脚满气
急,得小便利,无不瘥。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药,故以名之。又有一种草,叶上有三白点,
世
草木下品
野狼毒
内容:味辛,平,有大毒。主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胁下积癖,恶疮,鼠 ,
疽蚀,鬼精,蛊毒,杀飞鸟走兽。一名续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陈而沉水者良。(大豆为之使,恶麦句姜。)
秦亭在陇西,亦出宕昌。乃言只有数亩地生,蝮蛇食其根,故为难得。亦用太山者,今
用出汉中及建平。云与防葵同根类,但置水中沉者,便是野狼毒,浮者则是防葵。世用稀,亦
难得,是治腹内要药尔。(《大观》卷十一,《政和》二六八页)
草木下品
鬼臼
内容:味辛,温、微温,有毒。主杀蛊毒,鬼疰,精物,辟恶气不祥,逐邪,解百毒。治咳
嗽喉结,风邪烦惑,失魄妄见,去目中肤翳,杀大毒,不入汤。一名爵犀,一名马目毒公,
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畏垣衣)
鬼臼如射干,白而味甘,温,有毒。治风邪鬼疰蛊毒。九臼相连,有毛者良,一名九臼。
生山谷,八月采,阴干。又似钩吻。今马目毒公如黄精,根臼处似马眼而柔润;鬼臼似射干
、术辈。有两种∶出钱塘、近道者,味甘,上有丛毛,最胜;出会稽、吴兴者,乃大,味苦
,无丛毛,不如,略乃相似而乖异毒公。今方家多用鬼臼,少用毒公,不知此那复顿尔乖越
也。(《大观》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页)
草木下品
芦根
内容:味甘,寒。主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当掘取甘辛者,其露出及浮水中者,并不堪用也。(《大观》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页)
草木下品
甘蕉根
内容:大寒。主治痈肿结热。
本出广州,今都下、东间并有。根叶无异,惟子不堪食尔,根捣敷热肿,甚良,又有五
叶莓。生人篱援间,作藤,世人呼为笼草。取其根捣敷痈疖,亦效。(《大观》卷十一,《政
和》二七○页)
草木下品
蓄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治女子阴蚀。生东莱山谷。五月采,
阴干。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 竹。煮汁与小儿饮,治蛔虫有验。
(《
草木下品
商陆
内容:味辛、酸,平,有毒。主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治胸中邪气,水肿,痿
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如人形者,有神。一名 根,一名夜呼。生咸阳川谷。
近道处处有,方家不甚干用,治水肿,切生根杂生鲤鱼煮作汤。道家乃散用及煎酿,皆
能
草木下品
女青
内容:味辛,平,有毒。主治蛊毒,逐邪恶气,杀鬼,温疟,辟不祥。一名雀瓢。蛇衔根也,
生朱崖。八月采,阴干。
若是蛇衔根,不应独生朱崖。世用是草叶,别是一物,未详孰是。术云带此屑一两,则
疫
草木下品
白附子
内容:主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生蜀郡。三月采。
此物乃言出芮芮,久绝,世无复真者,今人乃作之献用。(《大观》卷十一,《政和》二
七九页)
草木下品
天雄
内容: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
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治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
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一名白幕。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
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细而长者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头、附子
三种,本并出建平,谓为三建。今宜都 山最好,谓为西建。钱塘间者,谓为东建,气力劣
弱,不相似,故曰西水,犹胜东白也。其用灰杀之时,有冰强者并不佳。(敦煌本《新修》
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四四页)
草木下品
乌头
内容: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
积聚,寒热。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力视,
又堕胎。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射罔,味苦,有大毒。治尸疰症坚,及头中风,痹痛。
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乌喙,味辛,微温,有大毒。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
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步行,痈肿脓结。又堕胎。生朗陵川谷。正月、二月采,阴干。
长三寸以上为天雄。(莽草为之使,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蔹、白芨,恶藜芦。)
今采用四月乌头与附子同根,春时茎初生有脑形似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有两岐共蒂,
状如牛角,名乌喙,喙即鸟之口也。亦以八月采,捣榨茎取汁,日煎为射罔,猎人以傅箭射
禽兽,中人亦死,宜速解之。(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四三页)
草木下品
附子
内容: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
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走。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
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八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黑
豆、甘草、黄 、人参、乌韭。)
附子以八月上旬采也,八角者良。凡用三建,皆热灰炮令折,勿过焦,惟姜附汤生用之。
世
《大观》卷十,《政和》二四一页)
草木下品
侧子
内容:味辛,大热,有大毒。主治痈肿,风痹历节,腰脚疼冷,寒热鼠 。又堕胎。此即附子
边角之大者,脱取之,昔时不用,比来医家以治香港脚多验。凡此三建,世中乃是同根,而《本
经》分生三处,当各有所宜故也。方云∶少室天雄,朗陵乌头,皆称本土,今则无别矣。少
室山连嵩高,朗陵县属豫州,汝南郡今在北国。(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政
和》二四四页)
草木下品
羊踯躅
内容:味辛,温,有大毒。主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邪气,鬼疰,蛊毒,
一名玉支。生太行山谷及淮南山。三月采花,阴干。
今近道诸山皆有之。花黄似鹿葱,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故以为名。不可近眼。(敦
煌
草木下品
茵芋
内容:味苦,温、微温,有毒。主治五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
风湿痹痛。治久风湿走四肢,脚弱。一名芫草,一名卑共。生太山川谷。三月三日采叶,阴
干。
好者出彭城,今近道亦有。茎叶状如莽草而细软,取用之皆连细茎。方用甚稀,惟以合
治
草木下品
射干
内容:味苦,平,微温,有毒。主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
饮大热。治老血在心肝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久服令人虚。一名乌扇,一名乌
蒲,一名乌 ,一名乌吹,一名草姜。生南阳川谷,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此即是乌 根,庭坛多种之,黄色,亦治毒肿。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乃言其
叶是鸢尾,而复有鸢头,此盖相似尔,恐非。乌 ,即其叶名矣。又别有射干,相似而花白
茎长,似射人之执竿者。故阮公诗云∶射干临层城。此不入药用,根亦无块,惟有其质。(敦
煌
草木下品
鸢尾
内容:味苦,平,有毒。主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症瘕积聚,大水,
下三虫。治头眩,杀鬼魅。一名乌园。生九嶷山谷,五月 。方家皆云,是夜干苗,无鸢尾
之名,主治亦异,此当别一种物。方亦有用,鸢头者即应是其根,治体相似,而本草不显之。
(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四六页)
草木下品
由跋根
内容:主治毒肿结热。
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乌 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摩涂肿,亦效,
不入余药。(《大观》卷十,《政和》二四六页)
草木下品
药实根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蜀郡山
谷。采无时。(《新修》一六六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五七页)
草木下品
皂荚
内容:味辛、咸,温,有小毒。主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
精物。治腹胀满,消谷,破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生雍州
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青葙子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
、人参、苦参。)
今处处有,长尺二者良。世人见其皆有虫孔,而未尝见虫形,皆言不可近,令人恶病,
殊不尔。其虫状如草菜上青虫,荚微欲黑,便出,所以难见尔。但取生者看,自知之也。(《新
修》一六六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四一页)
草木下品
楝实
内容:味苦,寒,有小毒。主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根,微
寒,治蛔虫,利大肠。生荆山山谷。
处处有,世人五月五日皆取花叶佩带之,云辟恶。其根以苦酒磨涂疥,甚良。煮汁作糜,
食之去蛔虫。(《新修》一六七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四四页)
草木下品
柳花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治风水,黄胆,面热黑。痂疥,恶疮,金创。一名柳絮。叶∶主马
疥痂疮。取煎煮,以洗马疥,立愈。又治心腹内血,止痛。实∶主溃痈,逐脓血。子汁∶治
渴。生琅琊川泽。
柳即今水杨也,花熟随风起,状如飞雪。陈元正方以为譬者,当用其未舒时,子亦随花
飞,正应水渍取汁尔。柳花亦宜贴灸疮,皮叶治漆疮尔。(《新修》一六八页,《大观》卷十
四
草木下品
桐叶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治恶蚀疮着阴。皮∶主五痔,杀三虫。治奔豚气病。花∶敷猪疮,
饲猪肥大三倍,生桐柏山谷。
桐树有四种∶青桐,茎皮青,叶似梧桐而无子。梧桐,色白,叶似青桐有子,子肥亦可
食。白桐与岗桐无异,惟有花子尔。花三月舒,黄紫色,《礼》云桐始花者也。岗桐无子,
是作琴瑟者。今此云花,便应是白桐,白桐亦堪作琴瑟,一名椅桐,人家多植之。(《新修》
一
草木下品
梓白皮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治热,去三虫,治目中患。花、叶∶捣敷猪疮,饲猪肥大易养三倍,
生河内山谷。
此即梓树之皮。梓亦有三种,当用朴素不腐者,方药不复用。叶治手脚水烂。桐叶及此
以
政和》三五一页)
草木下品
蜀漆
内容:味辛,平、微温,有毒。主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
疰。治胸中邪结气吐出之。生江林山川谷,生蜀汉中,恒山苗也。五月采叶,阴干。栝蒌为
之使,恶贯众。
犹是恒山苗,而所出又异者,江林山即益州江阳山名。故是同处尔。彼人采,仍萦结作
丸
草木下品
半夏
内容: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
胀,咳逆,肠鸣,止汗。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
痈肿,胎堕,治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一名地文,一
名水玉,一名守田,一名示姑。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射干为之使,恶皂
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用之皆汤洗十许过,
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敦煌本《新修》卷
十,《大观》卷十,《政和》二四五页)
草木下品
款冬
内容:味辛、甘,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消渴,喘息呼
吸。一名橐吾,一名颗东,一名虎须,一名菟奚,一名氐冬。生常山山谷及上党水傍。十一
月采花,阴干。(杏仁为之使,得紫菀良,恶皂荚、硝石、玄参,畏贝母、辛夷、麻黄、黄
、黄芩、黄连、青葙。)
第一出河北,其形如宿 未舒者佳,其腹里有丝。次出高丽、百济,其花乃似大菊花。
次
政和》二二六页)
草木下品
牡丹
内容:味辛、苦,寒、微寒,无毒。主治寒热,中风,螈 ,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
留舍肠胃,安五脏,治痈疮。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一
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畏菟丝子、贝母、大
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按鼠妇亦名鼠姑,而此又同,殆非其类,恐字误。
(《大观》卷九,《政和》二二七页)
草木下品
防己
内容:味辛、苦,平、温,无毒。主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治水肿,
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
通腠理,利九窍。一名解离,文如车辐理解者良。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殷
孽为之使,杀雄黄毒,恶细辛,畏萆 。)
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黯黑冰强者不佳,服食亦须之,是治风水家
要
草木下品
赤赫
内容:味苦,寒,有毒。主治痂疡恶败疮,除三虫、邪气。生益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新
修》三六五页,《大观》卷三十,《政和》五四六页)
草木下品
黄环
内容:味苦,平,有毒。主治蛊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凌泉,一名
大就,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阴干。(鸢尾为之使,恶茯苓、防己。)
似防己。亦作车辐理解。《蜀都赋》所云∶青珠黄环者,或云是大戟花,定非也。世用
甚
草木下品
巴戟天
内容:味辛、甘,微温,无毒。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
气。治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生巴郡及下邳山谷。
二月、八月采根,阴干。(覆盆子为之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今亦用建平、宜都者,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大观》卷六,《政和
》一六五页)
草木下品
石南草
内容: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治脚弱,五脏邪气,除热。
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
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五加为之使。)
今庐江及东间皆有,叶状如枇杷叶,方用亦稀。(《新修》一五一页,《大观》卷十四,
《政和》三五一页)
草木下品
女菀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治风寒洗洗,霍乱,泄痢,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疾。治
肺伤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满,饮酒夜食发病。一名白菀,一名织女菀,一名苑。生汉中
川谷或山阳,正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