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穗-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伏广所说的证据和证人出现在公堂上时差点让双庙村的人掉了下巴。秦涛和他媳妇盗窃那晚露了痕迹之后匆忙之间逃到了他丈母娘家,他丈母娘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这事儿自然瞒不过她儿媳妇。偏她媳妇憋着秘密憋得难受,悄悄跟村里一个交好的媳妇说了,没成想这话一个藏不住,两个藏不住,渐渐在他们村子里私下流传。

伏广办另外一个案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打听到了,把那只女鞋拿到涛媳妇四舅母面前,一来二去地盘问出实情,不仅案子了结了,还找到了另外一只鞋——秦涛丈母娘舍不得那只鞋,原本打算再做一只好和这只鞋配成一双。

他们因着被人套出实话,一点不敢跟秦十郎家通气,默默地躲了几天,然后出现在公堂上。

秦十郎光顾着让双庙村里的人给秦涛求求情,秦四郎天天疑神疑鬼,在村子里转来转去想揪出那个内鬼,谁成想,竟是秦十郎的亲家捅了大篓子。

秦涛那一板子他们理所当然地让秦涛媳妇给顶替了,直到现在也没给她好脸色。

第112章 腊八

说是幸灾乐祸也好,说是暗自庆幸也好,不管怎么说,金穗心里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秦涛将来有个好歹,秦家人再不能揪住黄家做冤大头了。

院子里、堰塘里的积雪在冷寒的阳光下化了又结冰,黄老爹当真把翠眉的亲事放在了心上,碰到晴朗的好天气,会往白水镇或者城里跑几趟,购置些箱笼等大物件,婚礼上的糕点果品买回来直接放在赵小全家。

金穗趁着咳嗽轻些了,也帮着做些家务,她学会了灌腊肠、腌腊肉、发豆芽,这些事无论是她的前世还是小金穗都从未曾做过,她盼着能减轻黄老爹眉间的那抹愁。

翠眉一心绣嫁衣等着做新娘,腊八过后,她日夜紧赶慢赶终于完工。

从煮腊八粥这天起,翠眉勒令珍眉不许再去学堂,让金穗和珍眉两人跟在她身后学着怎么生火煮菜:“姑娘,你和珍眉年纪都不小了,该学着咋掌勺,做一手好饭,好讨家人欢心。”

黄家的腊八粥包括了当地种的米,以及黄老爹从镇上换回来的粗米杂粮,熬了整整一上午,炖得烂烂的,分不清哪是白米,哪是杂粮,红红黑黑的一团夹杂着点点雪白,煞是好看。翠眉早早熬了半锅红薯,因红薯稀极甜,可做糖的替代品。她小心地挖了一小碗丢进锅里,袅袅的白烟便散发出清甜的香气。

金穗和珍眉从早上等到中午,她们全程参与了煮粥的过程,此时腹中空空如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锅里流口水。

金穗还是第一次吃腊八粥,她之前的家乡早把这个传统忘了,纵然有些商家用腊八粥做噱头,快节奏的生活让她没时间停下脚步在腊八那天吃一顿没什么年味的粥。

翠眉盛了两碗给金穗和珍眉。又跑到大门口高喊在隔壁赵小全家布置新房的黄老爹和山岚,黄老爹和山岚应了一声,没有像平时那样等到饭快凉了才肯放下手中的活计。

腊八粥又叫人头粥,吃这家的人头粥就是这家的人。

黄老爹先喝了一碗,赞道:“红薯稀熬得够火候,这粥香甜!”又就着半碟子浸了两滴油的葱花蒜末吃了半碗,道:“翠眉,过几天不晓得要多麻烦你赵爹爹,你这个粥理当给他们家盛两碗过去。”

翠眉忙应了一声,快速吃完碗里的剩粥。盛了两个大瓷碗,放在篮子里,裹上棉布去了赵家。

她回来时。金穗和珍眉正缠着黄老爹和山岚问她的嫁妆,四个人的欢声笑语衬得温暖的灶房更加暖和。她摸了摸眼角,这是她在黄家吃的最后一顿腊八粥了。

天公作美,翠眉出嫁前的这段日子一直晴朗明媚,她日日教导珍眉和金穗做菜、收拾屋子、练字帖、刺绣。一时恨不得把自己会的都交给她俩才好。这么忙碌着,转眼就到了翠眉出嫁的前一天。

翠眉坐在赵家布置得焕然一新的屋子里,这间屋子预备给赵小全俩个儿子的,因他俩年纪还小,又是冬天,小全媳妇担心他们夜里踢被子着凉。因此空了出来。

赵家从大门口一直到翠眉的房间都贴了大红的对联,门框上插着终年常绿的柏树枝,门梁正中悬一避邪驱鬼的圆铜镜。这天日头好。小全媳妇摊开一卷高粱杆席子,裹着红纸的鞭炮晾晒在上面。

小全媳妇满脸喜气洋洋,活像她家闺女出嫁似的,忙里忙外,比黄老爹还殷勤。

金穗被小雨点、小雨滴拉去玩捉迷藏的游戏。躲在稻草垛后面,她咳了两声。和她一起躲藏的小孩被发现而不高兴,金穗不想扫大家的兴,只好在珍眉关心的护送下回来。

“穗娘儿,你咋回来啦?我不是说让小凡和小强带你去玩吗?这俩泥巴蛋里滚的皮娃子,看他们回来我不抽他俩屁股!”小全一看到金穗便气呼呼地说道,只是那语气里带着喜气和宠溺,没有丝毫威胁性。

金穗当然不会把她哄孩子的话当真,这些日子她老往赵家跑,与小全媳妇熟悉很多,明白她的为人,只笑道:“外面风冷得刺骨,我就回来了,与小凡和小强不相干。”

她上前来,和小全媳妇一起把卷成筒状的鞭炮摊开,临时搭建的大灶房下有三俩个村里年轻媳妇正生着大火忙着煮菜,好预备明日的食材,赵爹爹和赵小全正在挥汗如雨地劈柴火。

金穗扫视了一圈,奇怪地问:“嫂子,我爷爷去卢爷爷家借板凳,咋这大时候还没回来?”

小全媳妇下巴点点翠眉的房间,手下的活计没停,回答:“你翠眉姐姐明儿的就要出门子啦,好歹在你家过活这多年,你爷爷有话跟她交代。借板凳桌子就是说一声的事儿,你卢爷爷家今儿的来了俩衙差,不晓得干啥来的,村长去他家了,关着大门,神神秘秘的,还不让打听。”

说着,她眼底泛起一丝不满:“往年衙差哪儿能这折腾,三天两头往我们这角旮旯里钻!”要在秦涛的事揭发之前,小全媳妇可不敢这么指着衙差的名说出这样大不敬的话来。秦涛入狱那会儿,她和她男人日日跑断腿去城里打听消息,还把赵爹爹累得够呛。

金穗疑惑地望了一眼卢爷爷家的方向,不知衙门里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了。她寻思一番,黄老爹刚从卢爷爷家回来,却没什么异常,想来不是卢家犯事。

“我去瞧瞧翠眉姐姐去。”珍眉心眼没那么多,对小全媳妇的话没以往那么有兴致八卦,想到翠眉要永远离开黄家,她眼眶就泛酸,偏是个大喜的日子,她只敢夜里偷偷哭两回罢了,更不敢惹金穗伤心。

小全媳妇道:“去吧,都去吧。你们啊,多见一面算一面,以后难得见到。穗娘儿,你也去屋里暖暖,待会儿我再弄个火盆子进去给你烤手。”

鞭炮一一铺开,小全媳妇站了起来往灶房走去,她要忙的事儿可多呢。

第113章 墙根

金穗搓搓手,跺跺麻木的脚,她这个体质极其畏冷,在外面多呆一会儿便冷得浑身冰凉。

珍眉见了忙拉住她尚戴着手套的手,狠狠呵了几口热气:“姑娘,我们快进去吧。”

金穗点点头,她可不敢跟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村子里偶尔传来杀猪的嚎叫,两人推开门,撩开帘子,里面正说着话的黄老爹和翠眉竟然没有发现。

“老太爷,这几天儿,顾大夫还没松口吗?”黄老爹说了些教导翠眉相夫教子的话颇为尴尬,静了一会儿,翠眉提出她最放不下心的事儿。

金穗可以说是她看着长大的,从在地上床上爬的小人儿到会软软地安慰她叫她“翠眉姐姐”的小姑娘,到了出嫁这天,她才发现自己有多舍不得多心疼这个病弱的小女孩。纵然她不再是金穗的侍女,但是几年来骨子里那种把金穗当做生活重心的习惯一时改不过来。

屋里不同寻常的静默让金穗放轻了脚步,珍眉正要唤“老太爷,翠眉姐姐”,金穗一把拉住她摇了摇头,珍眉就闭上了嘴。

黄老爹正坐在炕边的椅子上,背对着门口,翠眉坐在炕上,却被床边堆积的新被褥遮住了视线,一时两人都没发现屋子里突然多了两个小人儿。

一听到“顾大夫”三个字,金穗直觉有些不妥。这些日子,黄老爹去城里为翠眉的亲事置办东西时恐怕没少往医药堂里跑,她猜度着黄老爹和翠眉眉间的忧愁与这件事有不小的关联。

就在翠眉以为老僧入定的黄老爹不会回答时,黄老爹却突然开口了,嗓音沉沉的:“你就要出嫁了,这事儿本不该对你说,又怕你嫁了人搁肚子里不安心。说给你晓得也没啥。你只管把心放回肚子里,顾大夫没松口,我们黄家倒是有一千两银子。”

翠眉狠狠地吸了口气:“老太爷!”

金穗也瞪大了眼睛,黄家有这么多银子,黄老爹还能把白米换了糙米来吃?怎么看,黄老爹也不是肯让孙女吃苦受罪的人。

黄老爹却深深叹口气:“那银子说了也不怕你晓得,不是别个,是金穗脖子里的那两块玉佩。”

玉佩这个事儿翠眉早就知道,她慢慢舒口气缓解心中的震惊,她从小生活环境使然。并不知那两块玉佩能值这么多银子,虽宝贝玉佩却不知玉佩的真实价值。俄而,她想到什么。又拢起眉心,满脸不解:“顾大夫咋晓得我们家有俩玉佩,又刚好值这个钱呢?”

“谁晓得呢?”提到这事儿,黄老爹就有深深的忧虑。

顾大夫当初得罪了贵人,被人保到珠黎县这个对他来说是“穷乡僻壤”的地方。这后面的牵扯可多了。顾大夫肯定是知道些什么与玉佩相关的事儿,不然不会刚好出这个价钱为难他,不知这两枚玉佩顾大夫是怎么知晓的。

席氏那块黄玉便罢了,但那块白玉是席氏用命换来的信物,从未示于人前,一直在金穗的脖子里戴着。顾大夫别说没看过。就算看过,也不可能准准地料定两枚玉佩刚好值一千两银子。

明显那枚白玉的价值比黄玉高得多。

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顾大夫不想医治金穗故意为难他。要么是早知黄家有这两块玉佩,且是在玉佩落入席氏手中之前他就见过的,故而狮子大开口。顾大夫对富人的诊费高,可从未高到一千两这么离谱。

黄老爹不怕别的,就怕因那块玉佩牵扯进更大的麻烦中。

马上就要嫁人。翠眉也没想那么多,听到金穗有救。总算是了了最大的一桩心事,舒展开笑容,沉重的心情放开,欢快地道:“不管咋样,老天爷总算开了一回眼,我们姑娘的后福来了。”

黄老爹也露出点笑:“虽说那玉佩是你们太太留给你们姑娘作念想的,到底穗娘儿的身子骨儿重要,只希望你们太太老爷的在天之灵保佑你们姑娘早早儿养好身子。”

那两枚玉佩各有来历,黄老爹根本没想过动用玉佩,但是顾曦钧的为难及倔强让他不得不把心思动到玉佩上。

“老太爷说得对。恐怕那臭脾气的顾大夫也没想到我们家能拿出这笔银子来,既然他不松口,也只有这个法子了。”翠眉笑了笑,又抱怨地道,“一根筋的牛脾气,顾大夫心肠比铁还硬,老太爷,还是莫再求他。”

过去了这么多日子,翠眉想起那日情景心里依然不舒服,她眼底泛起一起泪光,哽咽道:“顾大夫不识好歹,姑娘将来晓得老太爷受的折辱委屈,不定得多心疼……”

怕揭了黄老爹的伤疤,她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道:“既然不愁银子,世上那多大夫,老太爷咋不打听打听别的县府里的大夫?兴许还有比顾大夫医术更好的,何苦花那个冤枉钱。”

“你不懂。”黄老爹摇摇头,转个口风道,“莫操这些闲心了,你好好嫁人过活,莫让穗娘儿担心便是了。”济民堂背后的大靠山是钟王府,在民间早不是什么秘密,钟王府一系没有做大夫的人,旁系却掌握着全大夏最高明的医术。顾曦钧师传钟王府旁系的国医圣手,年纪轻轻医术如此高明,恐怕找遍整个兖州,也找不出几个他这样医术的大夫来。

翠眉点点头,笑了下,这才露出新嫁娘应有的喜色。

金穗不知心口泛着的酸疼是怎么回事,翠眉把顾曦钧形容得那么可恶,且顾曦钧要的诊费那么高,黄老爹怕是吃了不少闭门羹才会妥协卖掉玉佩。

这段日子,翠眉和黄老爹担忧、隐瞒她的事大概就是这件事了。

珍眉听住了,她不知一千两是什么概念,只知道是很多很多银子,又知金穗的病有指望,喜得叫出来:“姑娘……”

不想,她这一开口却打扰了谈话的黄老爹和翠眉,两人受惊,黄老爹转回头就看见金穗心疼担忧的小脸,而翠眉从褥子堆后面探出头来,吃惊地捂住嘴。

ps:

从今天起,我想码每章2000字的章节,意思就是,每天会有双更共4000字。均订神马的,四舍五入以后归零……所以我不期待了。还是承诺,每增长十个均订会有加更,加多少看存粮。大家看文吧,本来废话就多,我就不多说了。 ……

第114章 出嫁(一)

出嫁(一)

“姑娘——”翠眉惊叫出声,有些慌张。珍眉年纪小可能听不懂她刚才的话,可金穗早慧,她刚说顾曦钧折辱黄老爹的话,不知金穗要怎样联想呢。

金穗压下翻腾的心思,眨着天真明净的双眸:“爷爷,翠眉姐姐,你们说啥这高兴,连我和珍眉进来了都不晓得。”

黄老爹走过来,脚步沉重,瞧了她两眼,金穗脸上只有欢快,还有咳嗽过后颊上留下的一丝红晕,他蹲下来,亲自解了她身上宽大的外袍:“又咳嗽了?这两天儿看着晴好,晚上星子却不多,眼看过几天儿要变天了。等过了明儿的,你还是在屋子里多待待。”他转头看了看珍眉,又对金穗道:“让珍眉陪着你。”

就是说,珍眉以后不能去女学堂了。

金穗也知道黄家目前的情况不允许,没有多话,点点小脑袋,等黄老爹抱她上了炕,笑道:“我好着哪,听爷爷说,那个顾大夫肯医治我了?”

翠眉细细凝着她的脸色,金穗收起了脸上的心疼忧虑,一派天真无邪,她暗笑自己疑神疑鬼的心思太多,金穗恐怕连“折辱”是什么意思都不知晓,遂接了她话道:“正是曹大夫介绍的那位,要的诊费银子可贵了。以后姑娘可得好好吃药。”

金穗乖乖地答应了一声。

翠眉见她如此乖巧,搂了搂她的小肩膀,招呼珍眉上炕去玩,端了热水放在炕桌上,又从准备的“早生贵子”里择拣出一小碟花生和一小碟红枣:“姑娘尝尝这枣儿,是小路庄路黑子的娘送的,长在山上的酸枣儿,个头小。味道却极好。”

又摸出一把硬纸做的叶子牌:“前几天儿在往年的报纸上瞧来的,好容易做好了,给姑娘冬天解解闷。”

说罢,她翻出一张报纸,照着上面的说明琢磨着叶子牌的玩法,和金穗俩个边玩边讨论。

翠眉安排得井井有条,黄老爹道:“我去你们卢爷爷家瞧瞧。”

小姑娘们已经玩上纸牌了,珍眉觉得新奇,抬头道:“那老太爷早点回来。”

结果,金穗这天因多咳了两声。翠眉便不许她出门,到了晚间歇息时仍没见黄老爹,而黄老爹不好总到翠眉屋子里。没事自然不会来。

金穗自来到这里之后,头一晚睡在别处,本想与翠眉和珍眉说些体己话,谁知赵凡和赵强喜欢翠眉房间里甜甜香香的味道,闹到晚上不肯回屋。小全媳妇打骂无用。翠眉无法,只得让小全媳妇多抱几床被子过来,五个人挤挤挨挨地睡了。

因翠眉是新嫁娘,孩子睡在她床上能沾喜气,讨个吉利,几个孩子又小。倒是没多少顾忌。

却是闹得翠眉晚上睡不安稳,几次起夜给那两个睡觉不安分的男孩盖被子。

一大早,天还没亮。金穗只觉得才闭上眼的功夫,小全媳妇和方四娘便来叫起。翠眉似乎此时才紧张起来,匆忙给自己和金穗穿了衣裳,给金穗系领口最后一颗扣子时,突然颊上滚了两颗豆大的泪珠。

金穗忙背着人给她擦了:“翠眉姐姐。今儿的是你大喜的日子,莫哭了。哭花了脸可不好看。”又用小小的手臂搂住她的肩膀,珍眉见状,默默地靠过来,抱住了翠眉的手臂。

翠眉抹抹眼角,破泣为笑。

这点动静却被耳朵尖的方四娘察觉,她笑道:“金穗,今儿的你可是小主人,马上村里的娃儿们要过来热闹了,你可得好好招待,有的忙。看你两眼皮都是黑的,先去你小全嫂子屋里再眯一会儿,养养精神才好。”

翠眉知她心思,是怕她睹人伤神,故而要把金穗和珍眉两个支开。

金穗确实没有休息好,昨夜想了一夜黄老爹和翠眉的话,精神头不足,她没多推辞,赶忙去了小全媳妇屋里补觉。

这一睡,到天微微亮才醒,农庄里鸡鸣狗吠牛羊叫,再加上村里的小孩儿果然来凑热闹要喜糖了,吵吵闹闹的,她想睡也睡不着,索性自己穿了衣裳起床,本想让珍眉多睡会儿,恐她起晚了要抱怨少见了翠眉,便把睡得酣甜的珍眉给叫醒了。

她叹气,珍眉这样才是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心思太重,早就老了。

两人手拉手来到翠眉屋里,翠眉已经换好嫁衣,长长的青丝盘成髻,鬓边戴着红纱堆成的纱花,衬着嫣红的唇、晕红的脸颊,明艳而又喜气。

她俩便瞪大眼睛望着仿佛大变身一样的翠眉。

“果见天下新娘子是最美的人,把这俩娃儿给看直了眼!”方四娘十分得意,她上有康健的婆婆,下有齐全的儿女孙子女,嫁的男人争气,正是今儿给翠眉梳头的人。

翠眉羞红了脸,凝了两眼镜中红艳艳的人,也觉不可思议,不过是化点妆,换身衣裳,便与往常大不一样了。

金穗好奇地摸摸翠眉的衣服,因着是冬日,她的嫁衣其实就是一件红色的棉袄,袖口、领口和前面绣着红梅,下面则是一件刚好遮住脚的长裙子,这样坐在那里,隐约可见裙子下红色的棉鞋。因她穿得厚,又刚到发育的年纪,身材倒看不出什么,倒是身上那股宁静、祥和、喜气的气质颇为引人注目。

“翠眉姐姐,你今儿的可真漂亮,把所有娘娃儿们都给比下去了。”金穗满脸笑颜,丝毫不吝啬夸奖翠眉。

翠眉低垂着脸,羞窘地嘟囔道:“姑娘,连你也来取笑我!”

“翠眉姐姐,你是真的好看啊!”珍眉围着她转了两圈,啧啧有声地夸赞道。

翠眉羞恼,却只是笑了笑。

珍眉便嘻嘻笑了起来。

须臾工夫,小全媳妇进来叫金穗和珍眉出去领着小孩们玩闹,以免他们到处乱窜,再摸了被子里抽屉里藏的桂圆花生,翠眉到了夫家可要闹笑话。

金穗只得揣了一小篮子麦芽糖挨个给村里小孩们发糖。没想到她这样一做,那些不爱与她玩的村里小孩们马上改观,纷纷邀请金穗和珍眉以后和他们一起玩耍,还一副哄孩子的样子拍金穗肩膀,表示以后打架会给她帮忙。

第115章 出嫁(二)

金穗一点意外之喜也没有,郁闷地笑着哄孩子。

赵家院子里挤满了人,年轻媳妇们喜欢凑热闹,纷纷到新房里去瞧新娘子,好歹翠眉是双庙村长大的,况且她后来除了奴籍,落户在双庙村。即便往常在怎么看不惯翠眉,翠眉是要走的人了,她们以后就是想羡慕嫉妒都找不着对象。所以,媳妇们好言好语,打趣有之,说教有之,气氛颇为融洽,还有那么点惺惺相惜的意思。

女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是很莫名其妙的。

金穗望了两眼,新房里挤满了人,她这小身板根本挤不进去,看样子闹到翠眉出门还不得清闲,只好打消与翠眉说说私房话的念头,和一群小孩们说着无厘头的话,顺便对着院子里飘着的饭菜香味流口水。她从早上起来还没吃饭,黄老爹他们忙着接客待客,根本没人顾得上她和珍眉,不得已她只能冲着煮菜的媳妇甜甜地笑,给自己和珍眉弄了两个白馒头和一碗夹了几大块肥肉的菜来吃。

按照这里的风俗,她中午不能在赵家吃饭,而是作为女方的娘家贵客到男方家里去吃。

黄老爹更是忙得团团转,本想弄得简单些,但是村里人认个乡亲的理儿,翠眉还没出嫁之前就说了要送礼来的,既然客人要来,没有拦在门外的道理。他给送亲的人每人发一个红包,刚把箱笼扎上蝴蝶结红带,这时候天才亮没多久,便见秦海和秦江兄弟两个满头大汗地跑回来,边跑边喊:“老黄爷,赶紧,迎亲的队伍到啦!”他俩一大早便蹲在村口的柴垛下面,是以。最早发现迎亲队伍。

院子里静了一瞬,众人都竖起耳朵聆听,果然听见远方便隐约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看样子迎亲队伍在天还亮的时候就出发了。

只一瞬间,赵家小院立刻沸腾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集体往村子边上赶。

小雨点拽着金穗的胳膊跑得飞快:“新郎来接新娘子啦!穗姑姑,你跑快点,我们要第一个冲过去,要喜糖!”

金穗很想翻白眼,但拗不过他的力气。只得跌跌撞撞地跟着他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珍眉衣角被拖油瓶小雨滴拽着,她跑不快。着急地大叫:“小雨点,你莫跑那快,我们姑娘要跌了跟头,仔细你的皮!”又回头冲小雨滴抱怨:“你腿短,你还偏要抢前头。我要抢不着糖,可都怨你!”

她后面的抱怨金穗都听不见了,终于看见迎亲队伍时,她松了一口气。等看清幻想中应该骑着高头大马风度翩翩而来的新郎官,却骑着一头扎红花的小毛驴时,她立刻囧得满脸通红。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刚到村子口,双庙村与黄家关系亲近。平时遇到婚丧大事会走礼的人便迎上去,一边放鞭炮,一边把红色的床单、被面什么的披挂在新郎脖子里。

新郎是个比较腼腆的少年,脸上也稍微化了点妆,看着越发清秀。与翠眉的妆容相比,大两岁的武双魁看着反而年轻一些。他双手抱拳不停给周围人道谢。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主婚人秦四郎高声唱诺,觑着一个空隙,方四娘对他笑道:“新郎官都高兴傻了!”

一路走到黄家,金穗发现几乎整个村子都因着翠眉的亲事而沾上了喜气洋洋的色彩,她便缓缓地笑开了,无论平日里大家关系怎么样,这个时候双庙村的人都在祝福翠眉。

新郎官答应以后家里的钱柜钥匙全交给老婆保管之后,终于芝麻开门,翠眉蒙着红盖头和武双魁跪别黄老爹,黄老爹说了些相夫教子的话,然后由秦海把翠眉背到花轿上,武双魁骑着小毛驴来,又骑着小毛驴走,小毛驴前面还有调皮的孩子用竹竿吊着的萝卜。

黄老爹终于记起还有个孙女,拜托秦海媳妇照顾金穗:“她年纪小不懂礼数,说错话做错事,你只管指出来,莫惯着她养成坏习惯。”

“我看您把金穗教导得好,瞧着比我还懂礼数呢!”秦海媳妇笑嘻嘻地道,让秦海挑个竹筐,一头放个金穗,一头放个珍眉。

秦四郎喊一声“起”,花桥晃晃悠悠地离地,金穗则很囧地乖乖待在竹筐里不敢乱动,和一堆扁担挑着的箱笼妆奁享受同等待遇。

双庙村和下河村离得不近,抬花轿的轿夫一路歇了四五次才到达武家。拜堂更加热闹,但是金穗却没能观礼,而是被秦海媳妇拉着一道随着嫁妆到了新房,由她看着武家请的人把东西归置好。

等新娘子回新房,金穗则早一步被拉去入席了。因她身份比较特殊,算是所有人里与翠眉关系最为亲近的人,便凭着六七岁的年纪坐了上席,是席间有位置坐的唯一一个小孩子,惹得男方这边的亲眷纷纷过来问她话,却都被秦海媳妇以“小娘娃儿身子不好,见了人认生”给糊弄过去。

好容易等到大家酒足饭饱,金穗终于有机会跑去看翠眉,新房里却挤满了人。武家亲戚极多,这些人都是武安娘子特意交代来照看新妇,以免新妇不自在。

金穗虽不能单独与翠眉说话,看到这种情况却是极为安慰的。翠眉在陌生环境里还有些怕生,见到金穗和珍眉,便搂了她们俩个,方才有些安全的感觉。

金穗小声道:“翠眉姐姐,武安娘子真周到,姐姐以后有福了。”

翠眉的眼里盈满了笑意和羞意,同样小声道:“姑娘,这都是老太爷的大恩大德。”她第一次感激上天,之前她只是个孤女,从未曾想到自己出嫁能和普通有爹有娘的女孩一样,若不是黄老爹肯费心,她哪能有这样的殊荣呢?

“翠眉姐姐照顾我那多年,爷爷这样做是应该的。”金穗嘴角牵起笑弧,又道,“以后翠眉姐姐莫再叫我姑娘了,叫我穗娘儿才亲近。”

翠眉的鼻翼动了动,金穗忙说:“这多人看着,翠眉姐姐可莫哭鼻子,仔细武家的嫂嫂婶婶们笑话!”

第116章 来意

没能看到闹洞房,金穗便和双庙村一干所谓“翠眉的娘家人”回家去了。

相比来时的热闹,回去的时候就冷清多了,男人们借着喜气和酒气混闹一阵,便有人问卢爷爷家的儿子卢墩儿:“墩儿,昨儿的衙差去你家又有啥幺蛾子闹啊?”

在村人心目中,被衙差找上门和现代人被警察找上门没什么两样,总归大多没好事情。

卢墩儿打个饱嗝儿,拍拍胸脯顺顺气,不慌不忙地道:“那两大人说,海边传信儿过来,这几年风调雨顺,让咱们还回海里打渔去!”

“哟!真的假的啊?前几年官府就发告示,说回海里打渔的渔民给安置钱,你们那时候不回去,都过了这多年,连海里的鱼长啥样子都忘了吧?”江五娘的儿子秦敢调笑道。

卢墩儿道:“就是让我爹跟大家伙儿说说,有个准备,兴许有些人家不爱在地里刨食,想回海里讨生呢?”

“这倒也是。”

大家便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女人们听到男人的谈话,也慢慢把话题从酒宴的奢侈上转移到衙差带来的消息上。

金穗只听听便罢了,黄家要回到海边去的可能性比较小,只她的病等着顾大夫医治,黄老爹就舍不得这个机会,况且黄老爹这么大年纪,再风里来浪里去,她也舍不得他去受那个罪。

只要衙门不是来找麻烦的便好。

不到第二天,这个消息便在村子里传开了,夹杂着对翠眉的婚事津津乐道。

累了一天,金穗临睡前问黄老爹:“爷爷,我们家不会搬家吧?”

听她的意思就是不想搬家。

黄老爹笑问:“要是爷爷想回海里打渔,穗娘儿跟不跟爷爷一起啊?”

“自然是爷爷去哪儿,我去哪儿。可是。爷爷,你腿不好,去海里打渔,腿会疼吗?你去打渔了,我一个人在家里被人欺负咋办哪?”金穗不高兴地回答,海里她不熟悉,与其在海上打渔,还不如以后好好谋划,说不得还能做个小地主,一辈子吃穿不愁。这样的生活才适合黄老爹养老。

她看出黄老爹逗弄的心思,但是仍担心黄老爹被衙门里的人说动,毕竟海啸过去将近十年了。朝廷会鼓励渔民回归故乡,想必是海边到现在人口还没恢复过来。所以,表明自己的决心才能让黄老爹坚定不移地坚持现在的决定。

黄老爹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