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穗-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的“流言止于智者”,智者会相信流言不过是流言,可世上更多的是“不智者”,她与姚长雍传出闲话,那些“不智者”的口水绝对会淹死她。

金穗眼珠子一转,脑子里转过数个可能,第一个怀疑的是姚大太太,因为姚府里的正经主子里,姚大太太相较来说,对她最为不满,第二个是秀枝,因为秀枝跟她的过节早便产生了。还有什么人?金穗实在想不出。

黄老爹见金穗着急,忙道:“流言现在传得还不厉害,穗娘儿,爷爷会解决的,你莫操心了。”

言毕,黄老爹的眸光微不可见地一闪,眉头微微蹙了蹙。

金穗拉回神智,事关名声,名声等于性命,她不可能真不在乎,急急问道:“爷爷想要咋解决?跟这玉佩有关么?”

总不能拿着姚长雍的玉佩,命令那些散播流言的人说,不许他们再传了吧?

黄老爹镇定道:“这事儿,你莫管了,这两天便呆在府里,哪儿也不要去。要是不放心蜀味楼,让于掌柜来家里跟你谈。”

金穗迟疑地应了声。

黄老爹便拿着姚长雍的玉佩乘马车去了姚府,门房看见他,殷勤道:“黄老太爷,今天我们四爷还没回来呢!一大早出去了,您去金玉满堂找找?”

黄老爹郑重其事地递上拜帖:“我今儿的来不是找姚四爷,是找姚老太太的。麻烦小哥儿通传一声。”

门房怔了怔,忽然有些接不上话,打量黄老爹神色不似作假,这才道:“好嘞,您先坐会子,吃口茶解解渴。小的这就去传话。哎,小六儿,赶紧引黄老太爷去会客厅,要上最好的茶啊!’

叫小六儿的小厮高高地答应一声,熟门熟路地带着黄老爹到了外会客厅。

顷刻,进去传话的门房便回来了,满面笑意道:“黄老太爷,我们老太太有请。”

他让出身子,一位妙龄的少女站了出来,笑吟吟道:“黄老太爷,老太太在外书房等待贵客。”

这人是琳琅。琳琅去过黄家几趟,黄老爹认得她的脸,见是个姚老太太身边最为信任的大丫鬟来请,黄老爹对自己来的目的又有了几分信心,不紧不慢地跟着琳琅到了外书房。那门房一路护送,一叠声提醒着脚下的石头,头上树枝,颇为殷勤,这殷勤的对象自然是琳琅。

黄老爹颇觉好笑。

到了外书房,黄老爹先给姚老太太见礼,姚老太太年纪比黄老爹大得多,口中说着不用见外,笑呵呵地问道:“黄老太爷今日来所为何事?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可莫见外了才是。”

姚老太太方见了媒婆,正打算叫媒婆明天去黄家提亲,谁知黄老爹就来了。她正纳闷,不过因为心中确定了金穗,见到黄老爹自然是笑脸相迎,这话里也透着一股子亲热劲儿。

黄老爹先是一怔,心想,金穗向来得姚老太太喜欢,看来是真的了。便果真开门见山地道明来意,倒是唬了姚老太太一跳:“老太太,老汉今儿的冒昧来府上,是来……提亲的。”

话完,姚老太太就愣住了,手里的茶杯都忘了放桌上,直怀疑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她没听错吧?女方向男方提亲?可明天,她就要上门提亲了啊!这黄老爹,性子急得连一天都等不得。

黄老爹可不管姚老太太愣住了,还是惊呆了,径直道:“姚老太太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家宝元媳妇救了姚四爷一命,姚四爷拿这块玉佩许诺,可答应宝元媳妇任意一件事。宝元媳妇不在了,这个许诺能不能让老汉代为提出?”

姚老太太思维有点转换不过来,见黄老爹拿出玉佩,面色又是一变,暗道,这小子什么时候把玉佩拿出去了?难怪这些日子他请安时没看见戴身上,因这玉佩是孙子自己雕刻的,因常年佩戴才有了不同的意义,她当然不会多嘴问孙子的私人玉佩去了哪里。

原来是在黄家姑娘手里啊。

姚老太太恍然,点了点头道:“这个事,我们家长雍当年一回府便如实跟我们长辈说了,能还个人情给黄家,我们家是很乐意的,长雍心里也能少些负担。老太爷是席娘子的公公,又是黄姑娘的爷爷,黄老太爷的话便是席娘子的话。”

从孝道上来讲,这句话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姚老太太已经做好各种极限的揣测了。

黄老爹便把玉佩推给姚老太太:“这玉佩物归原主,老太太,老汉别的不求,就拿这玉佩的承诺求一点,只希望能姚四爷能娶我们家的孙女,让穗娘儿能有个好归宿,而且是越快越好!”

姚老太太再次惊呆,就这么简单?真是与姚家想到一块去了,他们也希望两家人早点把亲事给办了。而且黄老爹这话带着恭维和肯定,那句“好归宿”着实让姚老太太十分开心。

但是,姚老太太还没被喜悦给冲昏头,在惊喜过后,忙关心地问道:“黄老太爷,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姚家但凡能出力的,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出力。我早便说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甭跟我客气。至于黄姑娘,我们长雍认定了黄姑娘,这门亲事我们家一直想求,有黄老太爷这句话,那越发是妥妥的了。”

她第一反应便是,黄老爹是不是患了什么绝症啊?这么火急火燎地要把孙女给嫁了,这可不像黄老爹的作风,就在刚刚,走进这个书房之前,她还在发愁,怎么说服黄老爹早些让金穗过门呢。

第427章 提亲(二)

未曾想,这一下子,便迎刃而解了。

黄老爹早把姚老太太的反应揣摩很多遍,姚老太太话里隐含的揣测在他预期之内,他又是感激,又是难受,感激的是,姚老太太明言会不遗余力地为黄家解决难题,难受的是,他利用了姚家的诚心。

可无论怎样,开弓没有回头箭,黄老爹皱起眉,把方才对金穗的说辞再对姚老太太解释一遍:“我偶然间听外间传闻我们家穗娘儿和府上四爷的闲话,想来是穗娘儿常来姚府,有些人不免心生疑窦。说句不中听的话,老太太晓得,宝元媳妇儿的事情让我对待穗娘儿的名声上,犹如惊弓之鸟。我心疼这个娃儿,但凡有一星半点的可能,我都不愿穗娘儿的名声有丝毫损伤。若是老太太相得中我们家孙女儿,早些结成两姓之好,我夜里睡觉才踏实了。”

黄老爹言辞恳切,目光灼灼。

姚老太太又是惊,又是怒,心头不断猜测到底是哪个挨千刀的乱说话,而且黄老爹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作为金穗的亲祖父,肯定不会胡乱拿自己孙女的名声说事,是以,姚老太太完全没有质疑黄老爹的话,而是认定外界已经在传流言了。

“黄老太爷啊,这个事,是我们家对不住黄姑娘……”姚老太太满脸愧色,不管是谁传出的流言,流言对于女孩子总要苛刻一些,反正姚长雍在亲事上的名声已经坏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黄老爹忙道:“老汉晓得这事跟姚家没关系。索性外面的流言蜚语没到沸沸扬扬的地步,老太太看?”

姚老太太欣慰黄老爹的通情达理,连连点头道:“既然如此,这亲事是该早些定下来。实不相瞒,见黄老太爷之前,我正请了媒婆。准备明天上门提亲的,聘礼差不多准备好了,只等黄老太爷和黄姑娘点头。我们家长雍年纪不小了。别家的小子在他这个年纪,儿子都满地打滚了。也是想早些娶黄姑娘过门的意思,就怕黄老太爷舍不得。有黄老太爷这个话,我这心算是完全落地了。”

黄老爹发怔,他才隐约听说姚大太太在宴会上冷待金穗,揣测姚大太太不满意娶金穗为儿媳妇,想着姚府内部事务还是姚老太太做主,只要姚老太太肯点头。他又有先前姚长雍对席氏的承诺,这亲事肯定成了。

谁知,姚府是准备明天就要去提亲了。

黄老爹面色酱紫成个猪肝色,到底女方先来提亲。而且以席氏的恩情为要挟,反倒在姚家人面前落了下乘,好像他孙女嫁不出去似的。

可惜,这世上既没有“早知道”,也没有“后悔药”。

姚老太太一看黄老爹的脸色便知他在想什么。她心里暗暗得意,在亲事上能压亲家一头,对姚家而言是好事,不过,本来姚家的门第高于黄家。压不压一头的其实没什么要紧。

她正了正面色,当做没看见黄老爹的尴尬,微微笑着继续道:“黄老太爷,既然咱们两家人达成一致,明日就遣媒婆正式上门提亲了。咱们两家人定亲的消息传出去,这流言嘛,自然会不攻自破了。”

黄老爹敛了尴尬的神色,附和道:“那老汉便在府里静候贵府的佳音。”

说罢,黄老爹和姚老太太闲拉两句家常,起身告辞。

姚老太太一路送到书房院门口,这才回转来,朝琳琅摇摇头笑道:“琳琅,你瞧,这天底下的缘分果真是这么巧妙的,打瞌睡老天爷就送来个枕头。”

琳琅略有风闻宫里太后为姚长雍选妻之事,暗赞姚老太太腹黑。也难怪黄老爹对姚老太太的话深信不疑,毕竟两家人在金穗和姚长雍的事情上都是默许的,先前又提到了提亲,黄老爹又是个对孙女的名声爱惜如命的祖父,外界稍有传言,他肯定会急的,而不会想到姚老太太是在宫里的压力下,仓促地提亲。

当然,姚老太太和琳琅更不会想到,老实巴交的黄老爹会捏造流言之事。总之,促成这件事,两位老人家各得其所,因达成心愿,两人对亲事出乎意料的顺利完全不会存疑。

琳琅送了口气,一旦提亲,她在金穗面前总算不再抬不起头,心存愧疚了。

姚老太太心情愉悦地去探望姚大太太,通知她已经请了媒婆,第二日便会去黄家正式提亲。

姚大太太面色苍白,勉强拉起唇角,笑道:“长雍的亲事有老太太掌眼,倒省了媳妇操心,可惜媳妇的身子骨不争气,劳烦老太太奔波,是媳妇不孝。”

姚老太太看她有气无力的,话又说得软,脸色稍霁,慈爱道:“你到底是长雍的母亲,若是没能操持他的亲事,不管长雍,还是你,总会留有遗憾。早些把身子养好吧,放宽心,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空灵大师可是算过的,咱们长雍是个富贵长寿的命,命里再多波折,总能化险为夷。”

姚大太太虚弱地点了点头,浑身的力气仿若被抽干了似的,眼神些微呆滞,呆了一瞬,又恢复清明,道:“老太太说的是。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有福。”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我们家的爷们,瞧瞧哪个是一生顺遂的,真有那顺遂的,一生无忧,不过是那不成器靠祖荫的纨绔罢了。”姚老太太话里隐含骄傲,这么多年来她就是这般安慰自己,如今拿来安慰儿媳。倘若不是坚信空灵大师的话,她真不知道在傅池春的围追堵截里如何扶持孙子成长,如何守护姚家的基业。

姚大太太眼神软了下来,岔开话题道:“老太太,提亲得有大雁,这个时节上哪里去捉大雁呢?”

姚老太太凝了姚大太太两眼,见她注意力转移到姚长雍的亲事上,便跟着道:“我夏天在后山避暑,见过几只大雁,想着是个好兆头,命人打下来,仔细养着。”说到这里,扬声唤道:“琳琅!”

琳琅忙进门行礼道:“奴婢听老太太吩咐。”

“你让人去后山上一趟,瞧瞧老李头养的大雁,把大雁送回来,顺便让老李头也跟回来伺候大雁。”姚老太太喜气洋洋地道。

琳琅跟着满脸喜色,道:“是,老太太。”

她悄悄抬眸看了眼姚大太太,只见姚大太太嘴角淡笑,但眸子里却没多少喜气,忙垂下眼,退了下去。

婆媳两人商量提亲的细节,以及聘礼的多寡,临到傍晚时,姚长雍回府,去荣禄堂没见着姚老太太,转来福熙院侍疾。

姚老太太笑盈盈地拉过姚长雍的手,道:“长雍,祖母今天请了媒婆来,明天你跟着祖母去黄家提亲。老李头已经把大雁带回来了,你去挑两只精神的。”

姚长雍仿若被雷劈了一般,愣了好一会儿,忍不住翘起唇角,压抑着心中的雀跃,镇定地笑道:“劳老太太为孙儿费心了。孙儿先伺候太太吃药,太太吃完药,孙儿再去挑不迟。”

他虽然知晓姚老太太明天要去提亲,还交代金穗不要出门,但是都没有姚老太太让他去挑雁,付诸行动来得真实。

姚老太太道:“长雍真孝顺。”转向姚大太太揶揄道:“母子血脉亲情,长雍心里你是第一位。”

这是提醒姚大太太不要为那些没影儿的事情争风吃醋。

姚大太太满意地看着眼角眉梢带笑的姚长雍,玩笑道:“老太太这话倒是含着酸意。长雍,我可不敢让你伺候,这里丫鬟婆子一大堆,缺了你不成?你快去挑雁吧,过会子老太太又说我跟你媳妇吃醋。”

姚老太太捂嘴笑了,看姚大太太更顺眼两分。

姚长雍到底伺候了姚大太太吃完药才去挑大雁。

姚府里喜气洋洋,金穗却在家中坐立难安。

黄老爹走之后,金穗便想到了黄老爹可能是去姚府提亲的,只有这一条路可以堵住那些流言。可想而知,女方向男方提亲,黄老爹得舍下多大的脸面,没准儿姚府还以为黄老爹厚脸皮呢。

好容易盼到黄老爹回府,黄老爹满脸愁容的出门,一脸喜色地回来。

金穗一看这架势便猜到结果,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忐忑问道:“爷爷,玉佩还给姚家了?”

黄老爹大马金刀地坐下,饮了口热茶,驱除身上的寒气,笑得脸上的褶子如波浪一般荡漾开来:“嗯,还了。穗娘儿,明儿的姚家来提亲,你在家里呆着,不要出门了。”

“……”金穗呆住了,她想到黄老爹先开口提亲,但是没想到居然明天姚府就来提亲了。

黄老爹调侃道:“穗娘儿,高兴坏了?”

金穗忙回过神来,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在黄老爹身边坐下,问道:“爷爷,你和姚老太太到底说了什么啊?”提亲的事自然是跟姚老太太谈的,金穗立刻反应过来,黄老爹是去找姚老太太了。

黄老爹矛盾地莞尔叹道:“爷爷这回可是丢了大脸了!我是去提亲的,姚老太太却说,她刚见了媒婆,准备明儿的来提亲。我要是镇定些,不那冲动,兴许不会这样丢人了。”

金穗囧然。

第428章 纳彩

直到夜里,金穗才记起来,姚长雍今日说过,让她明日不要出门。原来姚长雍早知道姚老明日要来提亲了。她翻个身,感觉浑身滚烫,摆了几个睡姿都不舒服,暗自恨恨道,居然又被姚长雍耍了一把。

翌日一大早,黄老爹吆喝着家下人等大扫除,特意花了大价钱在花市上买了几盆鲜花摆在屋内充门面。黄府的仆妇们见黄老爹喜气洋洋的,一个个凑在一起八卦,甚至于有人以为黄老爹记错日子了,现在还没到过年呢,怎就积极得跟过大年似的?

将近晌午时,姚老太太带上姚长雍,前后侍卫簇拥围成一条长龙,大张旗鼓地出行,前头有侍卫开路,目的地很明确,直指黄家,有人问,侍卫们直接答,一传十,十传百,都晓得姚老太太要亲自去黄府。

过路行人纷纷侧目,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嘀咕道,姚老太太不常出门,这么招摇过市的,为的哪般?

及至看到没掩窗的马车里坐着白媒婆,大家立刻跟炸了锅似的,这架势,分明是去黄家提亲啊!羡慕的,眼红的,酸溜溜的,嫉恨的,各种眼神朝黄家的方向射去,锦官城的高官都不敢跟姚家攀亲,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门小户黄家居然捷足先登了!还有不少男女老少在心里为美男姚长雍惋惜,捶胸顿足,恨不得大吼,貌若无颜的黄家孙女竟敢辣手摧草!

姚老太太朝马车外瞥了一眼道:“我多久没出门,咱们锦官城的百姓还是这么热情啊!”人群围着马车,马车的速度十分缓慢。而且有些人甚至丢下手头的事跟着马车移动,看热闹。

姚长雍以拳掩唇,咳了一声,道:“大家为老太太的风姿倾倒!”

惹得姚老太太笑骂:“都老妖怪了,谈什么风姿!”

话音刚落,马车前突然飞来一束鲜花,有一便有二,各种香帕、水果、花朵不要钱一样朝马车飞过来。马车夫又叫糟糕。又觉得特别骄傲,记得上一回少女们扔帕子,扔了满车,还是在他们家欢大爷未成亲前。

姚老太太透过玻璃车窗看到了外面的场景,拉着姚长雍的手戏谑道:“我还以为没姑娘看得上你,没想到我孙子魅力可真大!瞧瞧,外面上到五六十岁的老媪。下到三岁的女童,都朝你扔花呢!”

姚老太太明白,这是因为大家看见白媒婆了,姚长雍素有貌若潘安的名声在外,想趁着他结亲前,最后一次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或者直白点说。是爱美之心。

姚长雍大囧,脸色唰地红了,任他再怎么镇定,也实在没料到出门引来这种效果,他十分纳闷,他常常骑马穿街过巷,哪次也没像今次这样轰动啊?遂窘迫而生硬地反戏谑回去,道:“焉知大家不是为了能见得老太太一面?”

姚老太太掩着帕子哈哈大笑,难得见孙子的窘迫模样,她真心被娱乐了。笑过一回,说道:“这样也好,声势越是浩大,这亲事越是做的准。”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喻意不言而明。姚长雍定亲的消息从梁州传到伯京,他们再抓紧些定亲,等姚太后挑到合适的人家,事情早已成为定局。姚太后只有一边凉快的份儿。

让姚太后空欢喜一场,姚老太太想想就觉得快意。

马车到达黄家时,车顶和车前盛满花朵和香帕,黄家的门房诧异地看向这队长龙。奔进门内,磕磕巴巴地大喊道:“老太爷,姚府的四爷上门来啦!”

一语惊起千层浪,才做完大扫除的仆妇们立刻明白,原来他们忙活一上是为了迎接姚四公子啊!

黄老爹坐在书房里前走两步,后退两步,焦虑难安,听到这声喊叫忙跑出门外,想想觉得不能表现得太高兴,忙正了正神色,若无其事地迎向大门口,走到半路上时,另外一个门房才补充道:“姚家的老太太也上门来了。”

黄老爹点了点头,姚老太太亲自上门在预料之内。

门房看黄老爹心中有数,不紧不慢的,澎湃的心潮终于平复许多,实在是被姚老太太出门的阵仗给惊到了,尤其是姚老太太还带着比县太爷还威风的仪仗队到了黄家来,连他这个做门房的都觉得倍儿有面子。

姚长雍在门口给黄老爹见礼,黄老爹寒暄两句,又上前跟马车内的姚老太太作揖,让门房们拆了大门的门槛,直接把姚老太太的马车迎到二门处,黄老爹本要准备轿子,姚老太太看黄老爹如此殷勤,觉得不好意思,摇摇手道:“咱们老人家合该多动动腿脚,这便走着去吧。”

这时,金穗在二门处迎接,姚老太太便笑呵呵地把手递给金穗,另一手扶着琳琅,姚长雍在后面和黄老爹说话。姚长雍看了眼前面的金穗,唇角忍不住翘起来,今天金穗穿了件靛青缕金绣牡丹交织绫褂子,里面是一件淡粉偏白色的袄子,袄子袖口镶了一圈火红的狐狸毛,下面系了一条宝蓝色暗花棉裙,额上贴了孔雀尾花钿,双环髻两边各插了一支烧蓝点翠凤形钗,行动间,裙下镶蓝宝石的小靴子若隐若现。

姚老太太瞧着金穗一身打扮,不住口夸好看,夸得金穗脸色微红,姚老太太凝了两眼金穗额间的孔雀尾花钿,道:“瞧着眼熟。”

金穗笑道:“这是我初来锦官城那天,大太太给的见面礼。今儿瞧见了,正好配我这身衣裳,便贴上了。”

孔雀尾花钿只有小小的一片,但因颜色绚烂多彩,与孔雀尾巴的色彩极为相似,加工之后更似孔雀尾了,是极难得的色彩天然孔雀尾花钿,因此才显得金贵。

姚老太太心知金穗这是向姚大太太示好,心头高兴,也对金穗的识趣颇为满意,作为儿媳,有时候确实不得不退让,这没什么道理可讲,只因为自己依靠的男人是婆婆花费了一生心血培养的。

金穗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会着意打扮一番。

几人各自坐下,金穗和姚长雍各自给对方的长辈正式见礼,金穗和姚老太太说了几句家常话,借口去准备茶水,便退了下去,只让月婵和几个二等丫鬟在明堂伺候。晓烟来往穿梭,打探消息。

果然,等她一离开,那位白媒婆便进了明堂,把两家的孩子夸得天花乱坠,金穗就在隔壁,虽看不见堂上众人的脸色,但能听到声音。听到白媒婆说“黄姑娘花容月貌,明眸皓齿,倾国倾城……”,她不厚道地想笑,这些词用在姚长雍身上才比较合适吧?而且,白媒婆压根没见过她,居然一口气能说出那么多成语来,不愧是城里有名的冰人。

这话夸得黄老爹都不好意思了,黄老爹咳了一声,那白媒婆忙住了口,转而夸姚长雍,夸男子自然不能夸容貌,要夸才能,直到姚老太太也咳了一声,白媒婆才意犹未尽地住口,住口之前,狠狠地看了声色不动,从始至终笑意盈盈的姚长雍两眼。

姚老太太走过场一样,正式开口求婚:“黄老太爷,我是看着黄姑娘长大的,品性、模样、才干都是一等一的,想要为我家不成器的小子求娶黄姑娘为妻,请黄老太爷认真考虑,若黄姑娘入我姚府家门,全府上下必当竭尽心力地爱护。”

不管是不是过场,姚老太太这番话说得真的挺动人的,而且,以金穗对姚府的了解,姚府的媳妇们其实过得真的挺顺畅的,至少比外面许多婆婆苛刻的人家过得顺心。

黄老爹便答:“贵府四公子小小年纪便有大成,以少年之力支撑家族,爱护家人,有责任心,待人以诚,品性高洁,是男儿的好榜样。这门亲事,老汉代我家孙女允了。”

白媒婆笑得见牙不见眼,对姚长雍道:“雍四爷,快,快,黄家老太爷允了亲事,该送上大雁了!”

姚长雍眉眼笑意盎然,提着两只大肥雁上前跪下,郑重其事道:“多谢黄老太爷割爱。”

黄老爹听见此话,眼眶一热,险些掉下泪来,金穗是他捧在手心里疼了十几年的孩子,哪里真舍得这么给了人家,口中却连连道:“好,好,姚四公子快请起吧。”

姚老太太则道:“黄老太爷,从今天起,长雍便是你的准孙女婿了,再叫姚四公子,可不是折煞了他么?”

姚长雍正有此意,因此并未立刻起身。

黄老爹顺其自然地改口道:“好,便随着老太太叫长雍吧。长雍,快起身,地上凉。”

姚长雍笑道:“多谢黄老太爷。”这才从地上起来。

除了早猜到的月婵,黄府的其他丫鬟婆子们全部惊呆了,他们家姑娘跟姚家的少东家结亲?天啊,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嘛!

金穗看见晓烟抱进来的两只大白雁献宝,一阵无语,一个恍神间,记起了当初翠眉和武双魁定亲的情景,那时候武双魁没有大雁,弄了两只呆头鹅。晓烟让金穗摸一摸,金穗嘴角噙着笑意,摸了摸大雁的脑袋。

时间过得真快啊!

第429章 诱赌

姚老太太特意挑选将近晌午时来黄府,那时候街上的行人最多,又最闲,然后在黄府吃了晌午饭,磨蹭了一会儿,再大摇大摆地回府。一顿晌午饭足够两家定亲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了。

翌日,姚、黄定亲已经妇孺皆知,那些不知道的,除非不是锦官城的人,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件事,从开始恶意揣测黄家姑娘是无盐女,到后来把金穗传得国色天香,这个反转令人啼笑皆非。

不管是无盐女,还是国色天香,都是大家对姚长雍的善意:成事之前不愿看到美男姚长雍惨遭黄家姑娘“毒手”,才会恶意揣测;成事之后,觉得金穗若是无盐女那就太对不起姚长雍了,毁了姚长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才会把她传成“国色天香”,只为了能跟天人之姿的姚长雍匹配。

这些话传不进金穗的耳朵里,因为她被黄老爹押着绣嫁衣,由月婵监督,连蜀味楼都不让她去了。

金穗特别郁闷,若知晓黄老爹前后态度变化这么大,她情愿晚一点定亲。

接下来,是闺蜜张婉和许燕萍相继上门盘问,金穗当然不会告之实情,只说:“是两家长辈定下的,我也才晓得呢。”

张婉叹道:“以为黄姑娘真要招赘婿呢,直到昨天,我们家老太爷还在族中帮黄姑娘打听。”

这是从未婚少女的角度感叹的,张婉对金穗的招赘生活满怀憧憬,毕竟招赘婿算得上稀奇事。张婉一直想要从金穗身上看到实例,这样她又有八卦可说了。

“……我也以为爷爷会给我招赘婿来着。”金穗苍白地安慰道。

已嫁为人妇的许燕萍羡慕道:“听说姚老太太摆了好大的阵仗,专门来提亲。看来,黄姑娘很得姚老太太喜欢啊!如此,以后黄姑娘在姚府的日子要好过得多。”

这是从已婚媳妇的角度感叹的,许燕萍看到的是婆媳关系。

金穗很囧,她未来的婆媳关系堪忧,故作羞涩地低下了头:“承许姐姐的吉言。”

打发走八卦的张婉和祝福的许燕萍。金穗又开始绣嫁妆,只是在绣嫁妆的过程中,金穗偶尔会走神,有时眼前会浮现姚长雍的样子,有薄怒的,有严肃的,有面无表情的。有戏谑的,也有嘲讽的,有时会忧心黄来喜的事情,黄来喜背后隐射的事像个定时炸弹,可是黄老爹不许她管,她也没办法。

一念至此,金穗的脑海里再没了姚长雍的模样。招来月婵道:“月婵姐姐,胡小妹他们做的稻香里出了新品,说要给我品尝的,然后放到蜀味楼推广。你跑一趟,或者遣个小厮过去,把话说清楚,让胡小妹带酒过来给我尝尝。”

月婵听了,当然不会做选择题,直接道:“姑娘,横竖我今天没事。晓烟当差也是一样,就我跑趟腿吧,免得那起子小孩子话说不顺溜。”月婵对蜀味楼里面的事务还不如天天跟在金穗身边的晓烟清楚,因此,并未怀疑金穗的话。

金穗点头道:“那你多穿件袄子,最好把斗篷带上,莫着凉了。”

月婵心中一暖,应声退下。

……

藏宝赌坊。

王老五问道:“我听有些赌徒在议论姚府的亲事。似乎跟黄家扯上了关系,是怎么回事?”

“老板,昨天姚府的老太太亲自去了稻香里的黄家提亲,此事传遍了锦官城的大街小巷。如今大家都在议论,说黄家攀了高枝儿呢。”王老五的属下回答。

王老五拧眉:“怎么这时候定亲呢?这可麻烦了。”

“老板……我们需要在姚黄两家的亲事上做手脚么?”

王老五摇头道:“不必。得罪黄家便罢了,姚家,我们现在得罪不起。”顿了顿,又道:“你们试试看,能不能让黄鹰沾上赌博,尽量赶在两家人纳吉之前。”

“好,老板,这天下的人知晓了赌博的‘好处’,就没有沾不上的。黄鹰赌博,姚府爱面子,这门亲说不得就吹了。”

……

这天,黄老爹在棋茶室里与人下棋,连赢三局,赢来的彩头一个比一个大。

对弈的那人输了之后也不见丝毫沮丧,哈哈笑道:“黄老太爷,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连赢三局,黄老太爷,你又破纪录了!”

黄老爹眼神不明地看着对方,似笑非笑道:“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