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医ü娜兆右簿臀诓辉兜牧恕!�
6月,根据国共两党的协定,蒋介石着手整编全国军队,军、师、旅、团均按下一级缩编,74军整编为74师,师长张灵甫,下辖51旅、57旅、58旅,旅长分别为陈传钧、陈嘘云、卢醒,总兵力仍为32000余人,不曾减少一员。
攻占两淮(1)
攻占两淮,李延年说:“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粟裕七战七捷,蒋介石下令将整编74师调往华东前线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之后,国共双方全力相搏的就是华东解放区。
华东解放区临江滨海,南通京沪,北连平津,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纵横其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尤为重要的是,华中的新四军与山东的八路军在这里组成了强大的重兵集团,直接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京沪地区,因而被蒋介石视为心腹大患。据此,从1946年7月开始,国民党方面设徐州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华东战事,以薛岳为主任,下辖第一(驻地无锡)、第二(驻地济南)、第三(驻地徐州)、第八(驻地蚌埠)四个绥靖区,共有5个军9个整编师,约45万余人浩浩荡荡地开往华东解放区。
中共方面在华东地区分南北两线部署兵力,南线为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驻扎在苏北盐城、涟水一带;北线为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驻扎在峄县以东的谷南地区。两军相距较远,只能作战略上的配合。
华东战场的第一枪是从苏北打响的。
自抗战中后期起,苏北即是中共重点经营的地区,到抗战胜利之时,苏北除了南通、扬州、泰州等几个孤立城市之外,其余都是共产党的解放区,隔江相望的南京已在共产党部队的眼皮底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飞到徐州,对薛岳说:“伯陵,拿出你在万家岭中打日本人的胆量,一鼓作气,荡平###!”
薛岳被蒋介石号为“老虎仔”,在抗日战场上曾屡败日军。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让他去打内战,薛岳实在有些不愿意。因而,面对蒋介石的激励,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仗难打啊!”
不知是蒋介石没听懂薛岳的话,还是他只顾自说自话,根本没理会薛岳所指,反正他滔滔念叨的全是蒋军必胜的希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后方交通运输工具,更完全是我们国军所独有,一切军需补给,我们也比###丰富10倍,重要交通据点、通衢都市也完全控制在我们手里,你说说看,这仗怎么不好打?抗战时,我们不如日本人,你每每能打胜仗,现在###不如我们,你一定会打出更精彩的仗来。依我看,只要我们戮力同心,不出半年,我们就会彻底地消灭共产党!”
薛岳不便争辩什么。送走蒋介石后,他喊来作战参谋,口授了作战命令。
进攻苏北的是李延年第一绥靖区的李默庵部,该部下辖整编第25、48、65、83师和2个交警总队,共12万人;而防守苏北的则是粟裕华中野战军的3万余人。
粟裕号为共产党的常胜将军。这位出生于湖南会同的军人,随毛泽东、朱德一道参加过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央根据地的斗争,且在红军“青山大学”里迅速成长为高级指挥员。他思虑周全深远,处事坚毅果敢,善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1940年10月,他出其不意,率部将“磨擦专家”、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的主力——独立第6旅围歼殆净,旅长翁达拔枪自杀。
1944年3月,他采取“围点打援”之法,发起车桥战役,击毙日军460多人,俘获24人,歼灭伪军500多人。此役成为新四军在抗战后期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精彩战例。战后,毛泽东夸奖道:“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攻占两淮(2)
这一次,在李默庵部强力压境面前,粟裕仍是那副心定神闲、胸有成竹的大将气度,他鼓励部下说:“兵力上的劣势正可以转为战场上的优势。主动出击,攻其不备,歼敌于运动之中,制胜于奇谋之外,我们是一定能够打破敌人的进攻的。”
结果,泰兴、宣家堡之战华中野战军旗开得胜。接着,在如皋、海安、林梓、丁堰、黄桥、乔墅战斗中,他们声东击西,打得李默庵部首尾难顾,死伤惨重,共损失5万余人。
这样,苏北的###不仅未被消灭,反而有饮马长江、鞭指南京之势。当时,蒋介石正在庐山避暑,得悉共产党在苏中七战七捷的消息后,他一把抓过眼前的茶杯,“砰”地一声砸在了别墅的地板上。“无能!美国货打不过土八路,简直无能!”他命令军委会驰电整编74师,下令将整编74师调往华东前线。
一天后,南京下关车站,整编74师精神焕发,登上了开往苏北的火车,时间是1946年的8月18日。
张灵甫拍着胸脯向蒋介石说:“校长,74师不仅能将共产党赶出苏北,赶到山东,而且能将他们赶到大海喝海水!”
时中共华东方面有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两个指挥部,山野司令员兼政委为陈毅,华野司令员为粟裕,虽然这两支部队俱受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指挥,但仍是各自为战,独立生存,配合不很默契,因而战场初期,整编74师挟抗战之余勇,凭武器之优势,整编74师抵达苏北后,立即表现出与其他国民党部队不一样的攻势。
就装备而论,我们不妨将74师与华中野战军的主力——陶勇的第1师、王必成的第6师稍作比较:整编74师装备计有12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山炮、108门105毫米迫击炮、108门81毫米迫击炮、108门37毫米战防炮、486门60毫米迫击炮、255具火焰喷射器、324具M1“巴祖卡”火箭筒、324挺毫米勃郎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1080挺毫米1918A2轻机枪、2400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4800支毫米M1903A1春田步枪,军官配9毫米勃郎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00辆、骡马1000匹。
而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6师加起来仅有各种枪13991支(其中冲锋枪92支)、各种火炮46门(其中山炮12门),没有坦克汽车,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十分明显。
尽管这不是战场上的决定力量,但也决不是可以忽略的因素。
8月21日,按照徐州绥靖公署部署,整编69师和整编74师自西向东,第7军自南向北,向睢宁、宿迁夹攻而来。两天后,整编74师占领睢宁县城。8月29日,又打下宿迁。
落日时分,张灵甫豪情满怀地带领一班将领踏上了宿迁城墙的钟鼓楼。看着奄奄西沉的夕阳,他大手一挥:“共产党就像这太阳,日落西山,气数已尽啦!校长说,不出半年,长江以北将看不到###的影子,依我看,这时间还要往前移,3个月就够了!”说罢,他仰天长笑,众人也附和着笑成一团。
占领宿迁之后,徐州绥靖公署便把淮阴和淮安作为他们进攻的下一个目标。
淮阴和淮安分别是中共苏北根据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其战略意义自不待言。
徐州绥靖公署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攻下两淮,结束苏北战事,将中共部队压迫至陇海路北,再行山东决战。他们命令整编28师为全军预备队进抵洋河;第7军由洋河向泗阳推进,策应整编74师的行动;整编74师从正面攻击两淮,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负责指挥整个部队的作战。
攻占两淮(3)
面对大军压境的危局,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却就战略部署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
陈毅是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的司令员,他强调淮北和山东的重要性,要求华中野战军主力尽早北上,移兵沭阳,向西作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则更看重苏中的战略地位,他认为一旦转兵北进,不仅“部队拖来拖去徒增疲劳”,而且更重要的是将造成两淮空虚,而两淮失守,苏中与山东的联系将大受威胁,我将陷入被动局面,因此他建议山东野战军退守泗阳,以作两淮的屏障。多年后,当年山东野战军的作战参谋王德回忆说:“为寻求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相互间电报往返上百份,方案提出三四个,今天提出,明天推翻,后天再提,反复次数之多,简直难以计数。”
最终,“山野”和“华野”的意见还是没有达成一致。
这时候,“山野”已退守到泗阳以东休整,而“华野”则在东台附近整训,准备攻打海安。在双方看法迥异的情况下,陈毅决定单独行动,主力北调,由北转西,求歼从宿迁出动的整编74师。
按照陈毅的预想,机械化装备的整编74师是应该从宿迁东进,沿运河东面平原南下,然后攻取两淮的,这样,“山野”以第8、9、第2纵队共5个纵队的力量围打这个宿敌,攻其不备,取胜是有较大把握的。
一听说去打整编74师,“山野”的指战员们一扫连日来心头的阴霾,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睢宁之失,宿迁之耻,是许多战士参加新四军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失利,整编74师的骄横与猖狂使许多战士认识到:棋逢对手,勇者为胜!现在主动迎敌,正是报仇雪恨的时候!
大家摩拳擦掌,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大部队便到达了里仁、陇集一带。
张灵甫更是求胜心切,他不愿把时间花在与共产党小股武装的纠缠上面,而是想“直捣黄龙”,拿下两淮!而沿运河西岸南下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在这条线上,第7军已占据洋河,现在由第7军在前面开路,整编74师随后跟进当然非常合算。因此,与张灵甫平时爱走险招、爱打头阵的战法不同的是,整编74师这一次暂时做起了缩头乌龟。
陈毅的判断与实际情况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9月12日,第7军猛攻泗阳。而整编74师则越过泗阳,直接向淮阴发起进攻。时“华野”主力远在时堰、四灶一带,守卫两淮的任务自然地落在了淮阴游击总队和各县、区游击大队身上。这些地方部队约有6000余人,所持的武器也多为根据地兵工厂所造,尽管如此,他们保卫家园,保卫根据地的决心和斗志却令整编74师得手不易。
9月17日,51旅在李口遭伏,伤亡近百人。
57旅在攻打淮阴时也遭到沉重打击。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此时正担任淮南兵工厂的厂长,在他的带领下,淮南兵工厂造出了威力极大的枪榴弹。这是一种利用步枪枪身,安装榴弹筒,远距离发射类似手榴弹一般威力的新式武器。
9月18日,当57旅向淮阴城发起攻击时,淮阴游击总队即以逸待劳,多次用枪榴弹打退了他们的进攻。57旅的旅指挥部设在一座小山的背后,一颗枪榴弹打来,正好打在指挥部的屋顶上,两个作战参谋命丧当场,旅长陈嘘云也受了轻伤。
久经沙场的整编74师竟被共产党的地方部队打得遍体鳞伤,停滞不前,这令张灵甫暴跳如雷。
攻占两淮(4)
9月19日,整编74师借助空军的支援,出动坦克猛轰淮阴,但游击部队退守城内后,仍逐屋逐巷地与他们展开拼杀,直到次日早晨才撤出城外。
两天后,淮安亦告不守。
攻下了苏北根据地的首府,连日来阴沉着脸的张灵甫终于绽开了笑容,又露出了张狂的本色。
他对报界吹嘘说:“陈毅、粟裕受到致命的打击,平定苏北,扫荡山东,指日可待!”
他向蒋介石拍着胸脯道:“校长,有74师就有国民党,74师不仅能将共产党赶出苏北,赶进山东,而且能将他们赶到大海喝海水!”
作为攻打两淮的最高指挥官,整编74师攻下淮阴、淮安后,李延年也乐不可支,他对国民党的中央社说:“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而一封封祝捷电报更像一枚枚闪光的奖章码在张灵甫的办公桌上,让他整天沉浸在胜利的云雾之中。
陈毅写了一封长达1600余字的检讨信
两淮陷落之后,华中野战军不得不放弃苏中,转向靠近山东的苏北根据地。粟裕部在凄风苦雨中向北转移,不少人把怨气泼到了陈毅身上。
早在宿迁失利的时候,“陈毅不会打仗”的谰言就在山东野战军中有所传闻;两淮易手之后,以饶漱石为首的华中分局召开了七人批陈会议,批评陈毅“不执行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指示”。9月间,中共中央甚至一度也有派徐向前到山东负责鲁南作战的动议,有人认为这是“对陈毅在淮北仗没打好,也有些不满”的表示。
但陈毅毕竟具有统帅的气度,在整编74师气势如虹,“山野”连战皆北,部队损兵、逃兵严重,怨声四起之时,他敏锐地发现,在部队士气消沉的深处,不是怯场,而是输得不服气。为此,他毅然担起了失败的责任,于10月4日给受挫最严重的山东野战军第8师领导干部写了一封长达1600余字的检讨信。
信中写道:“由于三月来战争,山东野战军在淮北未获连续胜利,既未完成截断津浦的任务,内线亦未歼敌,而且丧失五个城;部队撤退多,转移多,疲困劳苦;与各兄弟兵团如刘、邓、粟、陈(赓)等比较相形见绌,因而生长失望情绪。……三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先打强,即不应打泗县;一是不坚决守淮阴。如不先打强,至少69师、28师已被我消灭,我8师、9纵也不会损失过重,即损伤亦有代价;如坚守淮阴,整编74师即可能被我消灭,蒋军不会吹牛。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
陈毅的信在部队传达后,对扭转部队失望、埋怨情绪,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军心还需要胜仗来支撑,没有胜利便没有一切。给蒋军,特别是给骄横不可一世的整编74师以迎头打击,就成了华东军民的强烈愿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张灵甫自感“耻辱”(1)
一战涟水,张灵甫自感“耻辱”
57旅以300人的代价抹掉了6师一支成营建制的队伍
华野北移,更激起了整编74师穷追不舍的斗志。
1946年10月19日,整编74军分三路北攻涟水。中路第51旅由淮阴东北马厂镇,直指涟水,而其东路的第57旅和西路的第58则分别从淮、淮阴出发,包抄涟水的左、右两翼。
由于受徐州绥靖公署第二绥靖区王耀武5个军的压制,山东野战军无力抽兵支援华中野战军,更无力实现两部集兵西向的战略意图,保卫涟水的任务还是单独落在了华野指战员的身上。
粟裕以第10纵队和新四军第2师第5旅守备涟水城,以第9纵队及新四军第6师把守于黄河的北岸,以皮定钧的第13旅作全军的总预备队。也就是说,粟裕以4倍于敌的兵力,准备和整编74师打一场阵地保卫战。
1938年6月蒋介石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之后,千里江淮顿成泽国,黄河亦因此改道。抗战胜利后,在黄泛区人民的多次要求下,国民党堵截了黄河缺口,黄河又恢复了原来的流向,但黄泛区内依然黄沙弥漫,黄水淤积,涟水城就座落在苏北淤黄河和盐河之间,它连接华中、山东两个解放区,也就是说,一旦涟水失手,中###队将被赶出苏北,逼进山东,蒋介石就可实现其围歼###主力,最终平定华东之策。
整编74师再一次担当起了急先锋的角色。
10月21日,第57旅到达淤黄河的南岸,涟水城隐约可见。时近黄昏,旅长陈嘘云并没有把对岸的解放军放在眼里,他对部下说:“弟兄们,灭此朝食,打过河去,我们今天就在涟水城下生火做饭,明天端了那个###的老巢,到城里喝庆功酒去!”
士兵的欢呼声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炮声一齐飞到了淤黄河的北岸。
守河堤的是新四军第6师,师长人称虎将的王必成,这人寡言少语,但勇略兼具,敢啃骨头打死仗、打恶仗。当北岸阵地被57旅的野战炮炸得一塌糊涂、几百敌人乘坐橡皮舟急速北渡的时候,他一直铁青着脸,手持望远镜注视着河心的动态。
半个小时之后,十几只橡皮舟即将靠近北岸,他终于从牙缝里蹦出一个斫铁焠钢般的“打”字!
随着这一声洪钟般的大吼,啸叫着的枪弹暴雨似的向橡皮舟倾泻而来,57旅的渡河官兵丢下几十具尸体撤回到了南岸、
陈嘘云认为这不过是###集中火力攻其不备的结果,不足挂怀。他命令调集4挺马克沁重机枪压制对岸火力,然后组织了第二次渡河行动。
马克沁重机枪射程为8000公尺,威力极大,6师的人被压得抬头都很困难,300多个57旅的官兵就这样哗啦哗啦地登上了河岸,呐喊着向河堤发起了冲锋。
太阳,似一个无力的老者,静静地依在地平线上,注视着一场即将展开的搏杀。
看着清一色手提汤姆枪的敌人呼啦啦地向自己阵地冲来,沉稳的王必成心头也有几分发紧。“近战拼刺刀!”未等他的话音落地,站在他身旁的18旅旅长饶守坤早已飞箭般地向前线冲去。
防守河堤一线阵地的是53团1营,饶守坤尚未到达前沿的时候,营长董显光已带人扑向了敌人。
杀声震天,枪声揪心,双方成片地倒下,又成团地扭在一起,用枪砸,用刀刺,用手榴弹敲;枪身断了,刀刺弯了,手榴弹脱手了,他们就用牙咬,用拳打,用脚踢,用双手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张灵甫自感“耻辱”(2)
腥红的血水在空中迸溅,带血的刺刀在夕阳下翻飞,惨叫声、怒骂声在旷野里飘荡!
57旅的重机枪封锁了6师的援兵之路,而丢在北岸的橡皮舟又让51旅增援无门,双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滩地上的人群吼叫着、追逐着、厮杀着!
天渐渐地黑了,一轮残阳带着一身的血污躲进了地层深处。河滩寂静了,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呻吟之外,岸上的人听到的便只有淤黄河黄水流淌的哗哗声!
57旅以300人的代价抹掉了6师一支成营建制的队伍,饶守坤因营救不力被降团职。
华中野战军与整编74师打成平手,张灵甫视为“耻辱”
占了些便宜的57旅第二天如法炮制,以山炮和轻、重机枪隔岸打压6师的长枪短炮,以步兵携火焰喷射器强攻淤黄河的滩头阵地,6师只得忍痛撤离阵地,退至涟水城外8里远的韩庄隐蔽起来,寻机再战。
57旅便这样跌跌撞撞地攻到了涟水城下。这时候,除58旅被华野第9纵队阻滞于带河镇之外,51旅和整编第28师的第192旅也都齐集涟水城下。
华野新四军第2师第5旅和第10纵队不得不分兵把守涟水的各处城门。
苦战之后打跑了新四军第6师的57旅正是士气高昂、意气洋洋之时,他们一鼓作气地从西门城墙炸开一道缺口,潮水般地涌进了城内,2师5旅的战士则潮水般地向后退着,退着,涟水城已处在万分危殆之中!
事情的转机往往存在于某种偶然性之中。话说城西的高地上,有一座巍峨古老的七层砖塔,此塔高可俯瞰全城,十分宽厚坚固。早在备战的时候,5旅就在一、三、五层塔上安设了3挺重机枪,扫射范围可达全城。正在攻击兴头上的57旅官兵恐怕不曾料到,他们前进道路上会遇到这么一道钢铁屏障,一阵弹雨射来,200多前锋部队或死或伤,全部倒在了地上。陈嘘云这时也跨进了城内,被阻在这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地方的危险他比谁都清楚,而且多耽误1分钟时间,就会多增加一分危险。于是,他将士官、老兵组成“敢死队”,轮番发起冲锋,但除了死伤枕籍之外,砖塔依然不减火力。最后,他令人从城外搬来6门大炮,发疯似的轰击古塔,“足足用了4个小时,打了800发炮弹,古塔的前后左右都中了炮弹,但古塔依旧巍然耸立,塔上的坚强战士继续狠狠地打击敌人。”45年后,《陈粟大军征战记》这样记述这一段史实。
这时候,一个悲痛的消息也传到了守军中间:第10纵队司令谢祥军被敌炮击中英勇牺牲了!谢祥军是湖北大悟人,这是一个从挑夫成长起来的高级指挥员。
“为谢司令报仇”的口号顿时响彻了古城涟水!
借助57旅攻势受挫之时,新四军5旅整顿兵力,立即转入反攻,10纵分头而进,同样响起了冲锋号,埋伏在韩庄的6师也重整旗鼓、掩杀过来。
攻入城门的整编74师眼看就要被包饺子,立马撒开步子,溃逃而去。
这一仗,整编74师和192旅被歼7000余人,华野死伤10纵司令员谢祥军以下6963人,双方几乎打成了平手,但华野保住了涟水,战略上占了上风。
自参加内战以来,整编74师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个硬钉子,虽然在华野所歼的7000余人中,他们仅只2000来人,但他们还是把这次失利当作一次大“挫折”,当作是“耻辱”,他们咬着牙齿,虎视着报复的机会。
中共部队转移山东(1)
二战涟水,中共部队转移山东
涟水失守,王必成留下心头之痛
蒋介石怜惜整编74师的损失,他电询张灵甫,问是否愿回南京休整,张灵甫却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共产党未灭,何来休整?愿结束苏北扫平山东,再回南京不迟。”
12月初,徐州绥靖公署又一次纠集25个半旅的兵力,分成4个集团,同时向盐城、涟水、沭阳、鲁南发起进攻,企图一举将解放军逐出苏北。
12月3日,其第二集团由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率领整编74师、第28师、第7师,从淮阴向涟水气势汹汹地扑来。
这时“华野”和“山野”各自面临着严重的敌情,不可能合力作战。
李延年这个黄埔1期出生的山东人此时还兼任山东挺进司令。张灵甫对李延年说:“司令,共产党鬼得很,专门同它硬碰还不行,咱也不妨跟它玩个小花招,来它个声东击西,打它个措手不及!”
李延年也是个“直肠子”,与张灵甫性情相仿,两人臭味相投。李延年忙问他有什么“小花招”,张灵甫便如此这般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延年一听,高兴地一掌拍在张灵甫的背上:“行,兄弟,就按你的方案来!”
与整编74师相比,第28师、第7师的实力当然要差一些,李延年就把这两个师放在正面,猛攻王家口、谢家荡的“华野”17旅阵地,后来王必成的第6师也加入阵地防守,双方在顺河集、蒋家庄、大董庄、黄庄、高家荡一带往返冲杀,反复争夺,历经10余日却相持不下。
就在王必成的第6师脱身不得之际,整编74师的51旅和58旅竟从西坝、带河镇趁着夜色,渡过淤黄河,直逼涟水城。保卫涟水的仅一个独立第6旅,这是一支刚刚由地方武装升格而成的队伍,枪械都不齐全,对抗整编74师主力,自然难作持久之战。到天明时,独立第6旅牺牲大半,涟水城陷落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王必成得报,火速派张云龙的16旅驰援涟水,16旅趁整编74师立足未稳之机杀进城内,但很快又被裹在其中左冲右突,脱身不得。
王必成闻讯大惊,赶紧从前线咬牙抽出饶守坤的18旅紧急救援16旅。
那时,16旅的枪弹都已打完,而18旅尚在城外。张云龙的通信员冲出重围,找到王必成报告说:“师长,16旅弹尽粮绝,支持不住啦!”
王必成眼一瞪:“什么支持不住!我命令你回去告诉张旅长,没有子弹有枪托,没有手榴弹有拳头,没有刺刀有牙齿,坚持就是胜利!”
张云龙不愧是员战将,他令人从断墙处捡来碎砖堆积起来,从老百姓家中找来几百把晒草用的铁叉,硬是用这些武器支撑到18旅的到来,16旅和独立第6旅的残部就此在枪林弹雨中撤到了东郊。
涟水城落到了整编74师的手里。整编74师的战功簿上又重重地记上了“辉煌”的一笔。
是役,6师伤亡惨重,超过5000人,这成了王必成的心头之痛。据江渭清回忆,当时陈毅口头通知他代行师长职务,将王必成撤职查办。粟裕认为战役失利原因很多,不能只怪王必成一人,但作为前线主要指挥员,应该好好检查,建议留职反省。
王必成只说了一句:“给什么样的处分,我都无怨言,只是希望日后打74师,绝对不要忘了6师!”
粟裕说:“王老虎,你放心,打整编74师,一定少不了你们!”言毕,他将参谋长陈士渠召来,当面命令: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74师的战役,一定让6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并特别嘱咐将此命令记录在案,存档待查。
中共部队转移山东(2)
至此,华中野战军不得不转入山东作战。
。。
兵败孟良崮(1)
兵败孟良崮
占领孟良崮,张灵甫认为就能吸引###的主力
涟水失守之后,沭阳亦随之易手。有鉴于华野与东野行动不一,兵力分散的弊端,1947年1月,中共中央统编两个野战军,正式组成华东野战军,领导成员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下属9个纵队。
几乎与此同时,蒋介石也改变战争策略,放弃其全面攻势转而重点进攻陕北、山东两地解放军。
2月下旬,徐州绥靖主任薛岳制定鲁南会战计划,调集23个整编师53个旅的兵力分南北两线会攻鲁南,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决战于临沂地区。在南线,由19军军长欧震指挥的包括74师在内的8个整编师分三路沿沂河、沭河北犯;在北线,由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的第12军、第73军、整编46师经莱芜、新泰南犯。陈诚和蒋介石也飞来徐州,坐镇指挥,鲁南地区顿时战云密布,炮声隆隆。
战争之初,华东野战军拟将作战重点放在南线,中央军委亦电示:“目前除以一部打枣庄外,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以歼灭欧部8个旅为目标。”但北线李仙洲集团长躯直入,自明水、博山南下莱芜,锋芒所及,几无敌者。
对此,华东野战军瞄准李仙洲集团南北一线长达200华里的破绽,即时调整部署,以5个纵队的兵力,风雪兼程,隐蔽北上,迅即发起了莱芜战役。
2月21日至23日,就在解放军南线部队失守临沂的同时,北线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全歼了李仙洲集团的万余人,李仙洲本人被俘,原74军51师师长、现73军副军长李琰(湖北武汉人)也被活捉。
听说北线失利的消息,张灵甫大骂李仙洲混蛋,“这么个草包,几万人被共产党吞了还有脸活在世上,这哪里是校长的弟子,黄埔的学生?该死!”
但莱芜战败似乎并未伤及蒋介石的筋骨,4月初,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坐镇徐州,调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