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武少年-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番的反问,竟然逼的伶牙俐齿的季宗元一时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李玉身旁跪拜皇帝的包子轩,心中想到“厉害啊厉害,人之传言我朝太子自小痴傻,灵智弱于常人,只知疯傻痴迷于玩乐之中不能自拔,可今日得见,传言之说实属子虚乌有,所言为虚,眼见为实啊,立下对这个太子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
这时的太尉芑震天也站出身来,对着李玉俯身说道:“殿下此言差矣,想来诸国卫将军,谋略出众,治军严明,在加上其女诸红缨堪有排兵布阵之奇能,殿下若是督军,只需一路跟随,到地方辖区只可代天抚慰百姓一番即可,其他军事你概不要参与,任诸帅为之,哪里会有掣肘诸将军和任何不妥之处的发生?”
“太尉所言即是,殿下你尽可前往,无须劳心费神任何事的。”这时不知如何言语的丞相季宗元见太尉帮腔,也赶忙站起身来随声应道。
正当皇帝李贽也要应和两人意思,劝说李玉一番之时,这李玉的话又开口了,言语更加的嚣张之极。
“听到两位称之国之栋梁所言,李玉甚为震惊啊。就算你们想骂我李玉,也不带这样的,听两位刚才所言,表面上是要自己的这个督军什么都不用做,可实际还不说本殿下什么都不会做?”
“殿下,就算是你贵为皇太子之尊,也不能含血喷人,上有陛下亲临,下百官朝奉,都可作证,臣等何时辱骂与你,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丞相季宗元已经被李玉的话气的已然失态,就连说话的声音都略有了一丝嘶哑,可以看得出他内心是何等的激动。
“还说本殿下不可理喻,你丫直接说我李玉就是个傻蛋,什么也不懂,在身兼督军之职却不能发号施令,也不能管任何事,管事儿的话,不但对军事无利,反而有其害,帮倒忙而已,让随军之人就当自己是个白痴,不予理会,可是这意思?骂人就明说吗,何必借题发挥?直接就是我李玉是父皇生的一个傻儿子不就得了?还所本殿下不可理喻,我看你这人身为百官之首,说话语气一点也不顾及皇家的体面,本殿下可是你能教训得?”李玉一番话粗俗不堪,语气之胜声声刺耳,连番搬出自己太子之尊、皇家体面、最后就连自己的老爹都搬弄了出来,大帽子扣得是严严实实,接连打出了政治牌、亲情牌、胡乱撒泼牌,一下打得丞相季宗元毫无还口之力。
这殿下李玉太精滑了,这么一说,就连想替季丞相说情的皇帝李贽,一想到皇家的体面,想到自己生了个傻儿子,再想到时才季丞相话语虽没有说李玉如何白痴,但那意思还真透露出了一丝那样的意味,立马闭口不言,一句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
听闻此言,朝堂震惊,就连皇帝李贽的脸色都极为阴沉,不知是为自己的所愿被李玉拦阻,还是太尉和丞相所言真有所指,不过皇帝李贽还真从两人的口中听出了一丝这样的意思。
要知道督军之责,大于将帅,一是怕拥兵自重,起义进行叛乱;二是监管将帅用兵不当,以免造成失利之势,督军可谓不是没用,而是极为重要,在军中虽然战斗号令都是将帅所发,但督军的实质权力要大于将帅,就连各项重大军事命令都要经过督军的首肯才可发布,而两人之言分明就是要李玉装装样子即可,不要乱管军事上的事情,那这督军还监察个什么劲儿,言语间还真有歧视太子无知之嫌。
“殿下,老臣绝无此意啊?”吓的两人一下跪倒在地,连声喊冤,场面一片混乱。李玉连番的反问,上纲上线到了辱骂自己这个皇太子也就是要打自己老爹脸的份上,如此这般,再如何的德高望重,再如何的尊贵之身,可一升到皇家脸面上来,你一个臣子恐怕连个屁都不是。
而此时皇帝李贽本来稍有好转的脸色,一下阴沉的可怕。
李玉就这还不罢休,趁势而上。
转身对上坐的皇帝李贽说道:“父皇,若论谁人出征,儿臣以为,太尉和云鹰将帅都为合适,偏偏诸国卫将军出征不行。儿臣的理由也有其三。”
“其一,太尉身兼国丈、将帅和三公之列三重身份,可谓尊贵至极。所谓正义之军,师出有名,当朝太尉,身份尊崇,一将既出,四宇皆惊,怕是太尉要是领兵出马,一帮叛贼乌合之众,没有迎战,便大败而溃,可谓不战而胜。而云鹰所帅,正如丞相之言,大多还是新兵卒居多,而叛乱之贼人也不是什么虎狼之师,对于毫无凶险,但必诛之的大同郡尉之叛贼,正可利用此有利时机好好的加以练兵,以便日后,为我朝开疆扩土建立功勋充实作战丰富的兵员,而平定叛乱,此乃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云将军岂能错过,此是为其一。”
“其二,说起联姻之事,所谓大喜见到血光杀戮极为不利,乃是大凶之兆,父皇和众位群臣都是知道的,我李玉不久就要行那入室之礼,此逢举国太子大典之重大时刻之前,自己和那即将称为太子妃的诸红缨岂能身犯险境,也不是儿臣贪生怕死,若是关键时刻,太子妃和儿臣在战场之上有所差池,不是涨了他人威风,而削弱我朝冲天之势?”
第三卷 崭露头角宫廷斗 第九章 朝堂上的角力(五)
“况且只要是上战场就会有死伤,不管是谁死谁伤,但对于即将大婚的自己都是不祥预兆,还是那句话,儿臣没什么,反正这十几年也是浑浑噩噩,行如走肉,不为父皇所动,但儿臣出事,必然会引起一番新的宫廷动荡,内忧之争,这不是给邻国和其他窥视我朝的势力有可趁之机吗?此是为其二。”
“其三,关于督军之说,想我李玉,少不更事,立身之道尚未知全,哪还有能力去做监军之事,这不是拿着我朝忠勇杀敌将士儿郎们性命当草芥一般轻怠,没有丝毫的重视。要说督军人选,不说季丞相学识渊博,谋略得当,就是仅凭他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四海的资历,随到一地不是威望有余,功德高尚,安抚之说,岂不是比一个苦禁多年,足不出户,谁人也不识的无知小儿李玉更为合适?此是为其三。父皇,儿臣之言,烦请多加思虑,儿臣是为大局着想,不会只盯眼前一些名利而昏迷头脑,致使造成大的动荡,损失的还不是我大燊朝的利益?那样的话,父皇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玉的一番话语,针锋相对,言辞犀利,辩答的句句在理,字字有据,任你万千理由,没有一句能说的像李玉这般的具有严谨性、逻辑性、合理性。
皇帝李贽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自从上次一见之后,就明白不简单,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这般的透彻分析,细想之下,也却是如此,如果太子犯险,平安而归尚可,若生出意外事端,那芑岂不是涨了敌方的气势,虽然自己并没打算让其继位,但对外宣称太子出事,对自己的国之安稳也是极为不利的,看来这次还真不能按照原先的意图进行施展了。
而此时的诸国卫脸上未有任何表情,但心中早已波涛翻滚,久久不能平静。不是说李玉帮自己摆脱了困境,而是对李玉显然没有足够的认识,感到羞愧。听到刚才李玉的一番话和作为之后,感觉到了自己的这个女婿,从最开始的撒泼耍横,到后来的合理分析,最后假设事件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惊骇不已,这些话哪里是出自一个年仅二八弱冠年华少年之口。
刚开始之前,诸国卫能从丞相和太尉的眼中看出对太子这个无知小儿的不屑,而后由于李玉的怒骂到极为的生气失态,最后到对李玉合理的推断和深入事件后果分析的无言语对,诸国卫真的有些迷茫了,这还是人吗?这还是人之传言的痴傻太子吗?这分明就是治国方略的不世之才,这太子今后前途无量啊,怪不得那坤阳老祖说的,此生要想安身立业走个半死不活的棋局,也只有眼前之人能够做到,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啊。
整个朝堂的三公九卿这下可是真正的认识了这个皇太子李玉的厉害,明明感到这是太子殿下的诡辩,但每一处都好无瑕疵可寻,而面对如此严谨的言语,季丞相和芑太尉,也是哑口无言,一阵无语,心中纵有万千答辩的理由,可刚到嘴边,一句也说不出来了,能说什么?
说你皇太子李玉贪生怕死,人家有大婚做掩饰,出战若有差池是整个大燊朝的羞愧,说李玉不愿督军,可刚上殿之时,就连陛下都说了人家什么都不会,才准备刚刚学习五艺之术,哪里谈得上督军监察之职?再反过来,自己一个做臣子的哪有什么理由去反驳堂堂的皇家太子,虽然是个一无是处,毫无权力的落魄太子,但人家毕竟身份在那摆着呢,臣子和皇子就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如何辩之?
正当所有人都被李玉的一番言语说的哑口无言之时,皇帝李贽突然开口说道:“皇儿所说也不无道理,值此太子大婚即将来临之际,还是安身稳妥为好,依朕之见,我看出兵之事就有云鹰将军出征,至于督军监察吗,丞相不但要统领群臣,肩负日常繁重国事之重任,还身兼太子督学之要事,就勉为其难不要监军了,至于督军暂定御史大夫丙爱卿随行,我看此事就这般定了吧。”
妈的,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子是病猫啊,跟本太子搞辩论赛,你当老子前世的墨水是白吃的、书是白念的、辩论赛白参加的,前世已参加多次军区战术辩论分析大赛,有着极为丰富的短时间就能抓住论点、合理论据、逻辑论证的丰富经验,并且多次得奖的李玉,可谓是辩论赛场上的老油条了,能从众多的科班出身高知识分子中,杀出一条血路,也不是仅靠运气就能做到的,看着即将木已成舟的定局,都被李玉的伶牙俐齿的诡辩翻盘,的确靠的不是一时的幸运,此刻的李玉也是得意非凡,心想,叫你丫给我讲三则,讲其三,要不是老子害怕皇帝老儿太过受刺激,本殿下还能给你鼓捣出个其四、其五和其六来,跟我斗,弄不残你。
皇帝李贽一番言语决定之后,随口对着殿中的群臣说道:“云鹰将军何在?”
“微臣在。”一个身着将服,长相颇为年轻的人站了出来,抱拳俯身应道。看其面目十分英朗,眸闪精光,鼻尖略微鹰钩,眉宇间有那么一丝阴煞之气,但从气势上来看,此人武学修为已达八品巅峰,与那宗师之阶也相差不远,要是混迹江湖,估计这人也是一方枭雄。
“朕就将平叛乱贼之事交与云将军去镇压如何?”皇帝李贽面露微笑的说道。
“微臣谨遵圣命,定将那叛贼姚启星首级带给陛下,余下叛贼尽诛之,还望陛下安心,待我凯旋而归,以报皇恩。”这云鹰,整个面目毫无表情变化,一脸的肃杀之色,据说此人不但是皇帝最为宠爱的云贵妃之弟,更厉害的是此人统领红旗军之前,那云贵妃还不曾是什么贵妃,只是一普通的嫔妃而已,可见此人也不是靠什么裙带关系上来的。若说此人这么年轻就已成为大燊朝三军将帅的之一,端的是厉害非常,因为这,还有人说是云贵妃之所以被皇帝封为贵妃之尊,受到万般宠爱,还是沾了他这个弟弟的光呢。
第三卷 崭露头角宫廷斗 第十章 朝堂上的角力(六)
“至于余下排兵布阵,发兵数量,粮草后继等详细事端,还请与丙御史相商,记得这次云将帅出征,定要扬我大燊朝之国威,诛杀首恶,否则云将军可就大失我朝之颜面了。”说出此话,也是皇帝李贽对云鹰的必胜颇有信心,因为多次创造奇迹的云鹰一直就是大燊朝的一个传奇,不到四十岁的三军统帅,没有一些奇异手段是万万做不到的。
“微臣定不辱陛下之所命,诛杀首恶之徒,否则微臣誓不回还。”云鹰的话说的很是简单,也没有过多的煽情,直说了目的和任务,以及自己必胜的决心。
“御史大夫丙寅年何在?”
“臣听命陛下所令。”
“原本这也是你暂押不报,延误战机之罪,但这次朕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朕封你为红旗军此战的督军,行使那监察之责,你定当尽心尽力,辅佐云鹰将军,打好平息叛乱之仗。”皇帝看着丙寅年说道。
“微臣遵旨。”丙寅年刚还有些幸灾乐祸,心想,看这你们不管谁去打都跟自己无关,不管你们如何的明争暗斗,反正这火也烧不到自己身上,可这想法还不一盏茶时间,突然情势转变,让他如何也想不到这火会真的转到自己身上,脸上极度委屈的表情一览无遗,让我去给云鹰当督军,说不定还不如殿下,这云鹰听说为人很是六亲不认,打起仗来,你死我活,甚是凶狠。
而且此人不但身具红旗三军的统帅之职,关键此人还是当朝皇帝李贽最为宠爱的嫔妃,云贵妃的胞弟,自己虽然也是位列三公,但在云贵妃的面前那就等于是个屁啊,这云鹰到战场上会听自己监军,才是怪事,看来自己的这个监军才是个苦差事,是比太子殿下监军的傀儡还要傀儡十分,真是应了那句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难料啊。
“户部侍郎钱赢锭可在?”皇帝李贽开始为了平息叛乱调兵遣将。
“微臣在。”一个长的肥肥胖胖的中年朝官走出来。
“朕命你在一天之内,准备好红旗军出征作战所需的全部粮草,不得有误。”
“臣这就去开户放粮,准备云将帅出征所需的粮草,陛下尽可放心。”
“包子轩,朕这次也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地形熟悉,情况了解,朕命你随那云鹰将军一起出征,咱挂副帅之职,平息叛乱,望你尽力配合云将帅不辱使命。”
“小臣遵旨,谢陛下不杀之恩,小臣这就去唤来斥候,通知潘阳郡郡尉,早做准备,到时候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叛敌。”这时的包子轩想到,终于要到人马了,倒时自己的潘阳郡,肯定还是自己的,等着吧,老子很快就要打回去了。
等一切都不知安排妥当之后,皇帝李贽又开口道:“好了,我看今日朝议就到此吧,朕也有些累了,众卿都散去了吧,当下时局不稳,还望各位爱卿身怀为国之心,多加警惕,记得近日办事谨慎,随时查探不明各方势力的动向,随时等待朕之召见。”说完,竟然是一脸的倦意,起身走出了大殿,去往自己的御书房而去。
“恭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而身后也传来了山呼海啸的恭送声。
******************8
皇帝李贽的御书房,还是两人。
一个是皇帝李贽坐在书案后的龙椅上,正看这一人说着话。而另一个就是皇家亲卫何大海。
“何统领,你对大同郡尉反叛之事有何看法,是不是李忠那个叛逆搞的鬼?”皇帝李贽对这俯首站在一旁的何大海问道。
“陛下,要是按照常理分析,那大同郡尉万没有可能有那叛乱之举,但能够如此兴师动众的进行哗变,属下觉得就算不是李忠搞的鬼,此事也颇为蹊跷,十有**,是敢前老王爷也脱不开干系。”何大海一副恭敬之色,语气很是肯定。
“难道这厮终于忍不住了,又要开始对朕进行打击?”
“属下认为大的动向估计不会,因为上次的天魔之战,让他也是元气大伤,想要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估计还没有这么快,怎么说最少还需要三年时间。”
“何以见得?”
“据属下在西域安插的线人回报,这忠王爷似乎在搞一个什么宗师队正,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待到他的队正没有一定气候的话,他是不会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攻打我大燊朝的。”何大海说到宗师队正的时候十分的神秘。
“哦,你来说说什么是宗师队正?”李贽好奇的说道。
“陛下,宗师队正,就是一个队正编制的人数,全是宗师级别的高手,要是全部培育完成之后,那个队正将会是天下无敌般的存在,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与之抗衡的。”何大海也镇静的说道。
“是说什么?一个队正的宗师,那可是整整五十个宗师啊,要是等他搞成了,那朕就算有金帅护卫,可也没有他们那么多人数的宗师高手啊,到时候如何应对?”听到何大海之言,皇帝颇为震惊。
“放心吧,陛下,听那线人回报所言,这宗师队正并不是要找五十个宗师水平的高手,而是搜罗天下十三到十七岁左右的少年,通过西域某种奇异的曼陀罗花为主原料,再配以其他极难寻到的非凡功效药剂,加以喂养,才能可有千分之一的可能培养出宗师高手。因为失败率太高了,到现在忠王爷的那个队正,就连一个小分队,也就是十人左右都未达到。五十人的队正,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忠王爷岂不是可以称霸天下。”
“说的也对,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失败率竟然是这么高,要不是我们现在有拥有一百多万的精兵强将,那李忠还真说不定就打过来了,找自己复仇了,现在想起来,都是当初自己仁慈种下的恶果啊,要是当时自己狠下心斩草除根的话,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惶恐不安啊。”皇帝李贽一脸的悔意,握拳的双手青筋毕露。
“对了,西域的那种培育少年宗师药物灌养之术,你已掌握了几分?”皇帝李贽又接着问道。
“属下正在尽力而为,现已有了七八分的火候,就是有种奇药一直不得要领,总是培养不活,到现在仅到西域购买这药的种子,就花了不少银子呢,但不知为什么就是培育不出来。不过属下已经去联系了江湖早年出名的毒门宗师黑蜈蚣前来相助,相信不久就会成功。”
“银子不是问题,要多少,你只管说个数便可,主要的问题是加快这事的进度,要知道朕的时间不多了,那逆贼李忠已经蠢蠢欲动了,好像前段时间,云海帮传来消息,西域的黑白双煞也出没溧阳地界,但不知跟他有没有关系,不过这黑白双煞也就是昙花一现,之后就不见了踪影。好似那黑煞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湖女侠给杀了”
“什么黑煞被人杀了,是何人有如此高绝的身手?还是个女的?”何大海突闻此讯,顿时呆立当场。
第三卷 崭露头角宫廷斗 第十一章 与人斗其乐无穷
而此时,还是在议政殿的大厅之内,待到皇帝李贽缓步走出殿外之后,朝堂准备散去的众人,却没有丝毫忽视殿前的太子李玉,向着还在大厅之首坐着的李玉,俯首叩拜齐声说道:“臣等恭送太子殿下”
众臣的齐声恭送,不知是不是故意为之,声势之浩大,比之刚才恭送皇帝李贽的声音还要洪亮,差点没把李玉直接从椅子上惊翻下来,好在李玉好算镇定。连忙站起身来,抱拳一一作揖,脸上又露出了招牌式的嘿笑,口中说道:“谢谢各位了,同送、同送啊!”
而那丞相季宗元却对太子李玉未有理会,自顾埋头向殿外走去。
“哎,那个季丞相,你年纪大了,走路要小心台阶,这皇宫的门槛有点高,小心摔着了。”李玉故意大声的喊道。
正当李玉说话的时候,那季丞相正走到议政殿的门槛之处,忽然听到太子李玉的声音,好像是喊自己呢,赶忙回头探个究竟,结果还真是不小心,脚下被略微有点高的门槛绊了一下,身子也是一个趔趄,差点一头直接栽倒在议政殿的门外。
众人觉得李玉无心的一句话,竟然如此灵验,立马就现报了,真是见鬼了。李玉这时也无语了,自己可是心无杂念,一心真诚奉劝那季丞相小心的,哪知会真的出现这种事儿,唉,流年不利啊,人要倒霉的时候,就连门槛这死物都有些推波助澜之势,看来和这丞相的梁子是结定了。
“谢殿下关心,老臣还不至于老到不能走路的地步,你还是小心你脚下的路吧,年轻人有闯劲儿是好的,但不要锋芒太露,会招惹是非的,老臣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吧。”这季宗元也是愤恨一声,就要离开,却又被几步上前的李玉拦住。
“季丞相的腿脚没事,人老了偶尔也会跌跌撞撞的很正常,要知道牙牙学语十月孩儿童,不也是步履蹒跚,磕磕碰碰的吗?但季丞相你的脑子是不是有点问题啊?”李玉摆出一脸的认真样,看似不像是与自己开玩笑,可李玉做事说话的诡异总让自己有些感觉是在戏弄自己,脸上的怒色已经开始显露。
妈的,这乏味的日子,有人逗才其乐无穷,不至于自己单调的生活灰色一片,没有一点波澜,看来还是给自己找点事做做,还是比较有趣啊,李玉心中暗自思虑,同时也选着挑衅的对象,很不幸的是,这季丞相首当其冲,成为李玉的第一个试验品。
这时还有部分大臣没有来得及走的,都看到了季丞相脸上的不悦之色,看似对李玉还不是一般的恼怒。一下都暗暗自语,看来这殿下是跟季宗元对上矛了,不斗个你死我活,定然不会罢休的,嘿嘿,有好戏看了。
诸国卫也是故意晚走一些,本来是想找个机会给李玉打个招呼,说一些感激的话来着,可这个时机很难把握,一时间也就没有插上嘴,看到群臣都快散去,感到机会来了,正要上前说一番感谢的话,可半中间又出来这一杠子。这李玉看来也是个惹事的主,季丞相都已示弱了,可这小子还追着不放,大有一条道走到黑的趋势,心想今日还是不要与那李玉说话了,再说此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万一让人看到了就落人口舌了,想到此,也就一声不响的走了出去。
“殿下贵为太子,请说话讲礼节,办事有分寸,不要时不时的如那市井泼皮一般,老臣受你辱骂,也就算了,难道殿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皇太子之尊,不考虑我大燊朝的皇家体面,这般当着群臣,辱骂老臣没有脑子,就是拼着老命,也要到陛下面前理论一番。”说话间,这季宗元已经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的,神情颇为激动。
“这是怎么的了,本殿下看你上年纪好心提醒你走路小心,是你自己大意,差点跌倒,还来埋怨本太子?理论就理论,到了父皇的面前,我先告你个欺君之罪,看你丫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走,说完就上前,拉上季宗元朝服一角,就要去往皇帝李贽的御书房理论一番。
季宗元此时已经被李玉的莽撞举动给彻底打倒了,哪有一个皇子这般拉着一个大臣,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屁事,去日理万机的皇帝面前争论不休,这不是纯粹吃饱撑着没事找事啊。
这季宗元也是一脸的苦楚,都开始有些怕这时而癫狂、时而痴傻、时而又机警的皇子李玉,心想我这是怎么了,没事招惹这个煞星做什么,在议政殿上,这季宗元也看出来了,就连皇帝李贽也是多番对李玉进行忍让,该反对的时候,没有反对,该呵斥的时候,闭口不言,皇帝都如此,自己又能把他如何。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对这黄口小儿有些不服,利口质问道:
“殿下可真会给老臣扣大帽子,欺君之罪,你给老臣摆摆来看,你说老臣哪条犯了欺君之罪啊?黄口小儿,即使你为皇子也不能信口雌黄吧,无端污蔑我的忠君为国之人吧?”
“季丞相,你能不能不要用这种口气说话,你不累啊,整天一说话就是那么严肃,什么品德高尚,忠君报国,那么的兴师动众,搞的本殿下好像在听你念自己的墓志铭一般,至于吗?来,开心点,轻松点,自由点,就当是平日里聊天一样,真是不理解你了,天天都这样还能活到这般年纪,奇迹啊奇迹!”李玉的话刚说完,旁边一些看热闹的人,有的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捂着肚子靠在一棵桃树下,使劲儿的平定着自己的笑意。
“你”这时的季丞相已经被李玉气的浑身发抖,颤栗不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你不要多想,时才父皇不是传旨了吗,让你监督我六艺之术的学习,还说去什么国子监,这么快就忘记了?你若不管不顾的自行离去,岂不是不遵圣旨所行,这样一来,不是欺君之罪是什么?”
李玉的一番话语,在那个朝代可真是可大可小,大的那就是不按圣旨例行,欺君之罪,小的也不过就是走走形式说说话罢了,可李玉的一番话如惊梦中人,一下使这个季宗元,幡然醒悟,还真如这小子所说,如此这般,还真有欺君之嫌,自己都被气糊涂了,差点连圣上交代的事都给忘了,不过接受这个任务由开始自我荣耀,到现在的头疼万分,当初要知道这小子是这副德行,就是再光宗耀祖的事,估计这季丞相也不干。
“如此说来,还真是老臣的不对,殿下容臣这就去安排,殿下稍安勿躁。”说着就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刚到门口的季宗元,心里想了,我算是明白了,这小子整个一扮猪吃虎的主,就凭他在殿内的一番表现,以及说话办事时时都能抓住自己的破绽之处,暗自嘀咕“你还用学习什么六艺之术,就凭你那逻辑推理,辩解能力,我看你教别人都绰绰有余,老夫还真是小瞧了你,咱们以后走着瞧,哼!”
这季丞相虽然在和李玉的第一次朝堂交锋中,败的一塌糊涂,但听这口气,好似没完,看来今后的朝堂可有热闹瞧了,本来还有个芑震天,一个时不安分的丙寅年,这突然有冒出了一个太子李玉,这时局,可就真有点乱了套。
这时的太尉芑震天也走了过来,向李玉躬身一鞠,口中说道:“殿下考虑事情细致周全,判断局势有理有据,处事之道怕是我等这般年纪,都望之所及,看来殿下不日定能继承大统,号令群臣,保我大好河山,老夫甚慰、百姓甚幸啊!”
“太尉过谦了,天下谁人不知太尉当年乃是我朝第一勇将,驱虎狼、杀匈寇,立下了赫赫战功,李玉哪敢在您面前卖弄,老太尉还是不要取笑我这等小儿了,您不也说过吗,我做事,只装装样子就行,什么也不用做的。”李玉的话里话外讽刺意味十足,几句话说下来,让这养气功夫很是了得的太尉芑震天也是有些尴尬!
不过这太尉很快就恢复了神色,微笑道:“殿下才是英雄出少年,而老臣却是老了,不中用了,还提当年那些愚蠢之事做何,有机会定会前去太子府拜访,不过就是不去,我想也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